河南豫劇電影版全場戲
Ⅰ 豫劇桃花庵全場戲詞
豫劇《桃花庵》唱詞:
九盡春回杏花開,我的張才相公!
九盡春回杏花開,那鴻雁兒飛去紫燕兒來。
蝴蝶兒雙飛過牆外,想起來久別的奴夫張才。
張才夫出門十餘載,一十二載未曾回來。
為奴夫在神前我掛過彩,為奴夫我許下了吃長齋。
為奴夫在門外我算過卦,為奴夫在月下常徘徊。
為奴夫廟內求神神不語,在那門外邊算卦,卦卦帶災。
奴好比梧桐鳳良伴不在,奴又比那鴛鴦侶誰把俺拆?
奴好比芙蓉鏡掩了光彩,奴又比孤山鸞鳴聲悲哀。
為奴夫我懶把鮮花戴,為奴夫懶上梳妝台。
為奴夫茶不思我飯也不愛,為奴夫我晝夜不眠常等待。
張才夫他好比石沉大海,把他的生死存亡實實地難猜。
竇氏女年長三十外,我跟前缺少兒嬰孩。
張才夫你若有好和歹,撇下我孤苦伶仃怎樣安排?
叫丫環你領我過街樓上,站至在過街樓細觀明白。
過路的君子有千千萬,怎不見張才回家來?
哭聲我的夫你回來吧,樓棚上嘆煞妻珠淚盈腮。
(1)河南豫劇電影版全場戲擴展閱讀
《桃花庵》還有其他名稱為《齒痕記》《張才游庵》等,屬豫劇傳統劇目。民國二十四年(1935),陳素真將自己常演的《賣衣收子》帶進了豫聲劇院演出,樊粹庭看後為陳素真進行了整理改編,加重了妙善的戲並提高其形象,刪去別家、撒瓜子、游庵、生子等情節。
1937年王鎮南也曾為常香玉整理此劇。1942年崔蘭田搭班洛陽,飾竇氏,姚淑芳飾陳妙善。1952年,王鎮南又刪去「爭狀元」一場。後也成為桑振君大師代表劇目之一。
豫劇《桃花庵》根據傳統戲《桃花庵》整理、改編成戲曲藝術片,豫劇豫西調名家崔蘭田的代表劇目。影片在景色、唱腔、扮相上充分體現了桑派藝術「字乖音巧、閃滑搶離」的演唱風格,在手、眼、身、法、步及水袖等方面更加規范,以戲曲特有的表演程式和造型手法,外化了人物內心世界,提升了豫劇藝術表演品位。
此劇的歷史背景是在明朝「洪武之治」時期,說這部戲就不能不說張才之父。在明朝開業之初,一次朱元璋被敵追殺,為張才之父所救,後洪武南京稱帝,要報答張家救命之恩,無奈張才之父無心仕途,遂賜予張家無數的財富,然張父無福撒手西去,瞥下年饉18歲,剛剛完婚的張才和偌大的家業,這才引出一段尼姑思春,張才望會,茶樓戲姑, 桃花庵私會一命歸天的人間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