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畫荷花
A.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用簡筆畫的形式表達出來
荷葉一片緊挨著一片,從此間到彼岸,從眼前到天邊;而其中點綴的荷葉,同初升的太陽相映,顯得格外紅艷。 很辛苦地寫了,想要分
B. 兒童簡筆畫系列·一畫就會:風景的目錄
黃鶴樓
人民大會堂
博物館
公園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日出
林中小屋
田園風光
荷花池版
海邊
池塘景權色
蘑菇林
山中野花
山間小溪
向日葵
山腳下
燈塔
水上帆船
鐵路
萬里長城
新農村景象
小橋流水
中秋賞月
游樂園
黃果樹瀑布
堆雪人
西湖景色
海底世界
沙漠
梅園
放風箏
帳篷
草原
大劇院
天安門
動物園
商場
體育館
幼兒園
C. 繪畫蘿卜荷花,怎麼樣能把蘿卜刻成荷花
繪畫是幼兒的一種心理需求,是生命之初自然放發出來的一種想法。小班是繪畫的啟蒙階段,由於小班孩子感知經驗少,表象貧乏,繪畫技能較低,以至於對繪畫活動不感興趣,繪畫水平得不到提高。如何喚起幼兒對繪畫的興趣呢? 1、採用游戲的方式進行教學。
幼兒的基本活動方式是游戲,尤其是小班的幼兒,這與他們的生理、心理特點有密切關系。所以,我們就要順乎塗鴉期幼兒這一明顯的心理特徵,採用游戲的方式進行教學。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游戲氛圍中畫畫,使他們對自己所創造的繪畫語言更加感興趣,促進其身心健康、和諧發展。2、注重操作材料的豐富性和活動形式的多樣性。好奇是孩子的天性,任何新鮮的事物對幼兒都有不可抗拒的吸引力,豐富的操作工具和材料可以激發幼兒主動探索的願望。因此為幼兒提供豐富多樣的繪畫材料,採取豐富多樣的活動形式,能有力地提高幼兒的繪畫興趣。
陳鶴琴先生主張在玩中學。玩是孩子的第一需要,我們把一些美術工具和材料採用多種不同的活動形式,讓幼兒在「玩」中逐漸掌握,在「玩」中逐步提高多種能力。如:提供油畫棒讓幼兒玩塗色游戲《甜甜的糖果》、《多彩的樹葉》,提供藕、胡蘿卜、水粉讓幼兒玩蔬菜印章畫游戲《彩色的花布》,提供棉簽、水粉讓幼兒玩棉簽畫游戲《一串紅》,提供大大小小的瓶蓋、水粉讓幼兒玩瓶蓋印章畫游戲《小魚吐泡泡》,提供水粉讓幼兒玩手指點畫游戲《彩色的雨滴》。孩子們非常樂意玩這些游戲,豐富的操作工具和材料給他們帶來了無限的滿足和快感。
由此可見,我們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利用新鮮的內容,新奇的形式、新穎的材料去吸引幼兒,能激發他們對繪畫活動的興趣。
D. 兒童畫,今年的"十二朵花"怎麼畫
「十二朵來花」,可以用一年的源12個月的代表花卉來畫。一月迎春花,二月杏花梨花,三月桃花,四月石榴花,五月牡丹花,六月荷花,七月葵花,八月桂花,九月菊花,十月木槿,十一月山茶花,十二月梅花。
將12月的代表花卉畫完,不但能增長孩子對花卉的認識,也能學習不同花卉的不同繪畫技法。
E. 畫荷花的作家是誰
作者葉軍。
書中詳細講述了使用方法和描繪各類圖像範例的步驟解析,重點突出,簡單明了,使初學者在學習繪畫的過程中充滿樂趣。書包括簡明的文字教程、練習方法、畫法步驟,並配以大量范畫,並以視頻的形式向少年兒童、初學者展示作畫的全過程。此書既可以作為少年兒童和初學者學習國畫的工具書,也可作為美術教師的教學參考書。 中國畫不僅是中華名族傳統文化藝術中的璀璨的瑰寶、燦爛的明珠,而且在世界藝術領域中形成獨特的體系而為世人矚目。學習中國畫,有利於振奮名族精神,弘揚名族藝術。自幼接受中國傳統繪畫的熏陶,能使少年兒童產生對祖國藝術的熱愛,增加民族自豪感。
書名
畫荷花
出版社
湖北少年兒童出版社
語種
簡體中文
ISBN
7535366392
作者
葉軍
書中詳細講述了使用方法和描繪各類圖像範例的步驟解析,重點突出,簡單明了,使初學者在學習繪畫的過程中充滿樂趣。書包括簡明的文字教程、練習方法、畫法步驟,並配以大量范畫,並以視頻的形式向少年兒童、初學者展示作畫的全過程。此書既可以作為少年兒童和初學者學習國畫的工具書,也可作為美術教師的教學參考書。 中國畫不僅是中華名族傳統文化藝術中的璀璨的瑰寶、燦爛的明珠,而且在世界藝術領域中形成獨特的體系而為世人矚目。學習中國畫,有利於振奮名族精神,弘揚名族藝術。自幼接受中國傳統繪畫的熏陶,能使少年兒童產生對祖國藝術的熱愛,增加民族自豪感。
F. 幼兒繪畫的幾個階段
18世紀法國教育家盧梭說過:在教育中要「把孩子看成孩子」,「在他們心靈還沒有具備種種能力以前,不應當讓他們運用他們的心靈,因為它還處在蒙昧的狀態時,你給它一個火炬,它也是看不見的。」我們在輔導孩子繪畫中,必須按照兒童繪畫的發展階段進行。如果指導不得法,違背了兒童心理發展規律,用兒童暫時無法理解的知識和難以掌握的技能生硬灌注,強制訓練,接受不了便橫加斥責,那樣會造成兒童對繪畫產生厭惡和反感,阻礙他興趣愛好的發展與提高。
1.亂畫期(1歲)
亂畫期是幼兒塗鴉階段,所以也叫塗鴉期。周歲嬰兒用他們能接觸到的工具(如鉛筆、蠟筆、竹桿、樹枝等),不管在什麼地方,都會笨拙地胡亂塗畫。在塗抹活動中,他們感到新奇好玩,樂於嘗試,開始還沒有想畫什麼的想法,只是孩子好動的本能。他們看到塗抹的效果會引起興趣。經過反復塗畫,促進了手、眼、腦機能的發展,不斷增加線、形、色的感知積累。一開始塗得亂麻一團,線條沒有分別,毫無秩序,進而能反復同一動作,有一定方向,說明視覺上有所控制了。這種控制能力會發展到更復雜的動作——繪出了圓形,雖然很不象樣子,但已是一大進步。成人可能對幼兒畫的形狀難以理解,但從那些線條的動態中感受到幼兒心裡的喜悅和驚奇。
2.命名期(2、3歲)
這時期,孩子一邊畫,一邊呀呀說著什麼。但他畫的是什麼,人們根本看不出。他說這是「蘋果」、那是「媽媽」等等,是孩子自己對塗畫的註解,自己很欣賞。把自己的動作和想像結合起來,促進了思維的發展。他還不能抓住物體的整個形狀的特徵,只是把自己看到的一部分象徵性地去命名。人們如不細心觀察、詢問,就很難理解。當孩子一說這是什麼時,大人們也許會捧腹大笑。這就加深了對兒童心理活動的了解。這個階段的兒童不是想什麼畫什麼,而是畫什麼想什麼。
3.羅列期(3、4歲)
在塗鴉階段,兒童只要能把畫的東西和想的東西逐漸聯系起來,畫得稍微有些形狀,就感到很大滿足。把表示腦袋的圓圈和表示手腳的長線拼湊起來,就感到這是一個活人,大圈套小圈就是一個貓,這只能說是一個一個物的羅列,相互沒有聯系。這里畫個太陽,旁邊畫個貓,又可能畫個車,或畫個小蟲子。因為這時的思維能力還處在不能把事物組織起來的狀態,應該根據孩子興趣,引導他注意把畫的事物聯系起來。這有助於孩子想像力的發揮。例如:孩子畫個小鴨,可以問他小鴨和誰玩呀?在哪玩呢?在水裡游泳呀。水裡有什麼呢?水裡有小魚,有荷花。天上有什麼呀?有雲、有蜻蜓……。這樣依據孩子的有限經驗,啟發他聯想,就會使畫面越來越豐富。孩子一個時期反復畫一樣東西,從不像到有點像,這是認識的深化過程。
4.圖式期(4、5歲)
隨著兒童知識、經驗的增長,手運動機能的發展和形象積累的增加,他們開始表現自己所想的內容。從開始單純的物的表現發展到事情的表現,他們主觀地體會和觀察自己周圍的世界。他們常用形態符號來表示同一事物。其中誇張了主要部分,忽視或乾脆省去了不重要部分。表現動作時,就主觀地移動要做動作的那個部分。如為了把刀舉過頭,就主觀地伸展移動胳膊。
這階段的兒童還沒有形成正確的空間概念,還不能正確地掌握上下、前後、左右和空間,對比例的估計能力更晚。讓孩子在紙上表現一定深度的畫是有困難的,因此畫面上就會出現一種沒有遠近、沒有前後、沒有大小的任意排列的平面圖,而且他們把一切東西都放在一條表示地平線的基礎上,他們畫畫怕遮掩、重疊,就是從不同角度看到的東西也統統排列在畫面上。屋裡的陳設在室外根本看不見,也要透過牆壁畫出來,並認為不這樣反而是錯誤的。這種求全、求實的表現法,正是兒童心理的正常反映。這些都說明孩子畫的還不是他看見的東西,是他想當然的東西。這時讓他畫寫生畫,他看一眼對象就憑自己的印象去畫了。因為兒童觀察事物的方法和成人不同,他們還缺乏理性地分析和比較能力,只能憑感覺印象畫畫,對印象深的部分他容易誇大。這正是兒童畫的「黃金時期」。孩子的天真氣應注意保護,讓它充分表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