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蕪了的花園
① 荒蕪了的花園,告訴我們一個怎樣的道理第11課
空談不如事干,行動勝於雄辯,誇誇其談,只說不做,最終的結果是一無所獲,只有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才能實現目標。
-----《荒蕪了的花園》道理
② 荒蕪了的花園閱讀答案
1.花園的荒蕪表現在那四個方面?
(1)花木枯萎盡了(2)夜鶯沒有飛來了(3)惡草荊刺重生,只有蟋蟀悲鳴
(4)池水幹得見了底
2.當花園來客面對花園的凄涼景象,他們的第一反應是什麼?
第一反應是:幾乎要哭了。
3.文中哪個詞語最能體現花園來客重建家園美麗的決心?
文中「毅然」這個詞語最能體現花園來客重建家園美麗的決心。
4.作者用了大量的篇幅細寫花園來客的討論情況,甚至還列出A,B,C等人的具體說法,這樣寫能看出作者對這些花園來客是持有怎樣的態度?
作者對這些花園來客是持有否定、諷刺 、討厭的態度
5.文章結尾"荒蕪了花園,還是照舊荒蕪著"中,"還是照舊的含義是什麼?
「還是照舊」的意思是:還是和原來一樣。含義是:強調幾位的討論毫無價值。
6.這則寓言能給我們什麼啟示?
其實是:與其光說不練,紙上談兵不如做出實際行動。
③ 荒蕪了的花園的資料
荒蕪了的花園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學會9個生字 ,認讀5個生字尤其注意「蕪」字的讀音,理解「荒蕪、荊棘、追慕、惋惜」等詞的意思。
2、了解前後對比的寫作手法,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3、學寫寓言故事。
情感態度價值觀
感受人物心情,體會文中蘊含的哲理,懂得只有腳踏實地地去做才能實現目標。明白要有團結協作的團隊精神。
過程與方法
1、 課前預習,利用工具書掃除閱讀障礙,查閱詞語的意思。
2、 走入文本抓住人物語言的前後變化,找依據,談感受,體會事理。
3、 分角色朗讀課文,感受人物心情。
教學重難點
通過人物的對話理解文章的內容:為什麼「荒蕪了的花園,還是照舊荒蕪著?」
教學過程
一.感知美麗,引出反差。
1、 談話引入:(板書:花園) 同學們,能簡要描述一下,你所見過的花園嗎?
學生交流。
2、教師小結:是啊,花園是個吸引人的地方,那百花爭艷,花紅柳綠,是休息放鬆的好場所。可是有這樣一個花園,卻長滿雜草,荒蕪了。補充板書:荒蕪了的)
3、讀題釋題:文中是這樣描述這「荒蕪了的花園」的。請輕聲讀讀句子,說說對「荒蕪」的理解。
生:本意指草長得多而亂,指田地、花園等因無人管理而長滿野草。
4、今天我們一起走進荒蕪的花園,看看裡面發生了怎樣的故事?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讀課文,學生提出不理解的詞語,全班交流。(教師指導)
2、再讀課文
思考:課文圍繞「荒蕪的花園」講了一個什麼故事?
(幾個人想讓荒蕪的花園恢復往日的美麗,但他們只說不做,結果荒蕪的花園,還是照舊荒蕪著。)
三、品讀課文,學習習作
1、默讀課文思考交流:
(1) 這荒蕪的花園究竟有什麼樣的景緻呢?
作者通過什麼樣的手法描寫的呢?
看到荒蕪了的花園,花園來客怎麼說怎麼做的?
為什麼花園還是照舊荒蕪著?
讀了這則寓言你悟出了什麼道理?
(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自由讀、悟,然後組織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2)全班交流。
(對比的手法,這樣寫更突出花園的荒涼)
師:他們面對荒涼的花園,他們什麼反應?
生:他們面對凄涼的花園個個臉上都顯出追慕惋惜的神色。
師追問:追慕何意?追慕什麼? 惋惜何意?惋惜什麼?
( 抓住重點詞「追慕,惋惜」引導學生理解第一段至第四段,今昔對比,理解花園來客今天的惋惜心情。)
師總結:今昔對比,花園的荒蕪使來客痛心不已,為他們後來的行為埋下了伏筆。
指導朗讀: 誰能讀出他們此時惋惜的心情?
師:讀得很好,正因為有這種感覺,所以他們有一個想法?
生:所以他們下定決心整理花園。
師追問:「難道我們就任它長此荒蕪了嗎?」這是什麼句式?有什麼作用?
生: 反問句。起鼓動的作用,鼓動大家去重建花園。
師追問:其他人有什麼反應?
生:其餘的人都毅然站起來,答道:「不!決不!我們大家應該努力把它整理好。」
指導朗讀:抽學生朗讀(好,你讀出了他們毅然決然的態度。誰再來讀讀?)
師:那麼花園來客們表明態度後是怎麼做的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生:他們開始討論如何重建花園。
師追問:他們是如何討論的?找到其中的關鍵詞。文中反復出現了六次「討論」,兩次「辯論」你的腦海中出現了什麼樣的場景?
學生結合自己的理解談他們討論時態度的變化
(先是細細地討論改造的方法,「悉心地討論」如何布置,滔滔不絕地討論了整整一天,直到後來「相互辯論」到「謾罵、扭打」)
師:這樣討論的結果如何呢?
生:他們沒有一絲一毫的行動。
師:作者這樣大費筆墨的詳細描繪他們的討論,結果卻出人意料。這樣寫有什麼含義呢?
生:更能吸引讀者,有諷刺意味......
師:那麼大家再讀一讀,看誰能將他們這誇誇其談的表現呈現給大家。
生讀。
師:他們沒有行動的討論,對花園有影響嗎?
生:荒蕪的花園,依舊荒蕪。
師:為什麼荒蕪的花園還照舊荒蕪著?讀了這則寓言讓你明白什麼道理?
(同學之間相互討論)
生:不能只說不做,要團結......
師總結:空談不如實干,行動勝於雄辯。想成功,就得踏踏實實,團結合作。
3、 分角色朗讀課文,注意文中花園來客的語氣。
4、品讀佳詞妙句,領悟作者的個性寫作手法。
文章運用了哪些獨特的寫作手法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多讀幾遍,說說這樣寫的好處。
對比的寫作手法:
A 青蛙帶著滿肚的歡喜,由池岸下的石罅中跳出來聽;蟋蟀也暫時停止了他的悲鳴,由草叢中露出半個頭來,看他們討論。
B 青蛙等得不耐煩了,哭喪著臉,不高興地,一步一步,慢騰騰地仍舊走進石罅中去。蟋蟀的希望也漸漸地破滅了。它不願意再看他們的爭斗,終於把頭縮回草叢中,跑到牆角下,拖長它的音調,又悲鳴起來。
A 一個人嘆氣道:「難道我們就任它長此荒蕪了嗎?「其餘的人都毅然站起來,答道:「不!決不!我們大家應該努力把它整理好。」
B 荒蕪了的花園,還是照舊荒蕪著?
師:讀了這兩組句子,大家有什麼發現?
生:運用了對比的寫作手法
師:你能結合句子,說說這樣寫的好處嗎?
第一組:學生結合青蛙和蟋蟀的表情、動作、心理談感受、
第二組:學生結合剛開始花園來客毅然決然、摩拳擦掌、躍躍欲試的態度和後來一無所成的結果談感受。
師總結:對比的寫作手法本文中反復出現,成為文章的一大特色。使我們更體會到了作者的用心良苦:空談不如實干,行動勝於雄辯。誇誇其談,只說不做,最終結度談體會,總結本課的感受。
四、拓展練習
寓言故事蘊含著豐富的哲理,它用我們易於接受的方式交給我們做人的道理,自己試著編寫一則寓意深刻的寓言故事。
-
④ 課文荒蕪了的花園,續寫。
幾年後,有人再往這所花園去,卻發現那裡因為園子太大,走動的人太少而真的雜草叢生,毒蛇橫行,幾乎荒蕪了.孤獨、寂寞的貝爾太太守著她的大花園,她非常懷念那些曾經來她的園子里遊玩的快樂的遊客.
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美麗的大花園.如果我們願意讓別人在此種植快樂,同時也讓這份快樂滋潤自己,那麼我們心靈的花園就永遠不會荒蕪.
⑤ 《荒蕪了的花園》文章結構有什麼特點
單元文化主題——啟智於身邊
一、人文性目標
在我們的身邊,總有許多智慧的火花在閃動,那也許是一些充滿哲理的故事,也許是一些耐人尋味的處事方式,也許是一句不經意的話語帶來的啟發,也許是一個小生命留下的感悟……有心的人會聚集這些智慧的火花,用它照亮前進的旅程。
讀書使人睿智,是因為文章中蘊含的道理能開啟我們的智慧,使迷茫的心靈豁然開朗。有書就有啟迪,有生命就有智慧,當然,這一切都離不開思索。
本單元的五篇課文中,有三篇精讀課文和兩篇略讀課文。
《荒蕪了的花園》告訴我們,只有設想,不付諸行動,那麼所有的建議與討論都是空話,那些美麗的設想帶給人們的只能是更深的失望。讓學生體會文中蘊涵的哲理,懂得只有腳踏實地去做才能實現目標。
《瘸蟬》一文中那些憑自己的力量完成蛻變過程的蟬兒們,雖然多經歷了一些痛苦的煎熬,但最終都展開美麗的翅膀,變成了真正的蟬;而經蘇格拉底幫助的那隻蟬,翅膀卻始終縮成一團,怎麼也展不開;而且它的六條腿也是瘸的,爬起來左搖右晃,極其笨拙。讀了這篇課文,不由得使人想起了寓言故事《拔苗助長》和四年級學過的課文《自然之道》,這些文章都在告訴我們一個道理: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是有自己的發展規律的,人類只有懂得自然之道,並遵循自然規律辦事,才不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自然之道不可逆,《拔苗助長》只能是禾苗過早的枯萎,海龜的犧牲曾經給學生帶來極大的震撼,蘇格拉底幫助蟬的幼蟲蛻變,卻造成《瘸蟬》的悲劇,這些文章藉助這樣一個個生物成長的例子,也是讓我們從生物身上得到啟發,明白每個人的成長過程都是需要經歷痛苦的,人只有學會了承受,才能獲得成功。這也給我們做家長和老師的提了個醒:孩子們的成長是不能替代的,溺愛和包辦是在折斷他們飛翔的翅膀,只有讓他們親身經歷艱辛的磨難,才能體會到成功飛翔的快樂!
《四個人和一隻箱子》講的是四個在叢林中探險時生命隨時受到威脅的人,為了實現一個承諾而歷盡艱辛.團結一致,最終走出叢林獲得生存的故事。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格拉夫的愛心和智慧,懂得信守諾言.團結協作和必勝的信念才是克服困難的無價之寶。這篇文章還告訴我們,在生命最艱難的時刻,支撐著人們活下去的是信念。泰戈爾說:信念是鳥,它在黎明仍然黑暗之際,感覺到了光明,唱出了歌。信念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一個人有了堅強的信念,相信成功的日子就指日可待了。
《白楊》通過一位邊疆建設者在旅途中向子女介紹在戈壁灘上的白楊,贊揚了白楊不畏艱險,不怕困難的優良品質,藉以表達自己紮根邊疆的志向以及希望子女也能紮根邊疆的心願。文章採用了借樹喻人(也叫托物言志)的寫作方法,由白楊的特點聯想到無數紮根邊疆.建設邊疆的人。自然界的生物和人本是相通的,戈壁《白楊》和邊疆建設者在品格上有著驚人的相似,人類種下白楊,白楊又啟迪了人類的智慧。借物喻人使積淀已久的情感得以表白。
《米芾學書》這篇略讀課文講的是米芾學習練習書法的故事。課文通過米芾跟私塾先生和秀才學習書法的不同經歷,告訴我們:學東西.做事情機械盲目,不會取得很好的效果,只有用心.得法.才能有較快的進步和提高。其實做什麼事情都是這樣,只有用心琢磨,找到適合自己的巧方法,才會成功。作為教師的我們,也應從私塾先生和秀才不同的教法中獲得啟示。教學相長,在這里體現得更加鮮明,師生一起學做智者,走上成功的捷徑。
從古到今,多少智者留給我們巨大的寶藏,閱讀鏈接《智者的叮嚀》說的是為人處事.學習以及面對挫折的態度和方法。用心感悟的人一定能聯繫到生活實際,取得大的收獲和進步。
二、工具性目標
(一)文體方面
1.哲理故事
本單元五篇文章都是講述一個個富含哲理的小故事,閱讀時要注重感悟,以讀懂課文.獲得啟示.聯系實際談感想為教學重點。
2.寓言
11課《荒蕪了的花園》,體會寓言這種文體的寫作特點,讓學生試著學寫寓言。
3.借物喻人
14課《白楊》,學習借物喻的人寫作方法
(二)寫作順序
1.按事情發展的順序記敘。
12課《瘸蟬》用表示時間的詞語,清晰地寫出了蟬蛻變的過程
15課《米芾學書》按時間的推移,依次寫出米芾學書的經過,使人一目瞭然,清晰易懂。
2.倒敘
13課《四個人和一隻箱子》開頭猶如電影的特寫鏡頭,首先進入讀者眼簾的是從林中艱難行進的四個人。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引發讀者深深的疑問,繼續閱讀,便會看到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這樣的寫法,盪氣回腸,引人入勝。
3.插敘
《白楊》一課在講爸爸向孩子介紹白楊樹的特點後,插敘了一段介紹這一家人的生活經歷的內容,使讀者對紮根西部的邊疆建設者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三)寫作方法
1.學習從人物的神態.動作.語言.品格.心理描寫等方面細致刻畫人物的方法。
2.學習恰當運用關聯詞語
3.學習文章前後呼應的寫法
4.學習總——分——總的寫作方法。《米芾學書》
(四)修辭方法(體會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學習運用修辭手法)
1.對比
11課《荒蕪了的花園》運用今昔對比的手法,突出了花園的荒蕪寂靜。
12課《瘸蟬》巧妙地運用了對比,孩子們高興地放飛蟬和先前捕捉幼蟲形成對比,突出了孩子們對堅強生命的敬畏;飛蟬與瘸蟬的對比使讀者感慨萬千。
15課將米芾跟私塾先生學書和向秀才學書兩件事對比記敘,使讀者易於感悟。
2.排比 12課《瘸蟬》 14課《白楊》
(五)語文技能
1.藉助字典自學生字
2.藉助工具書理解生詞
3.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的含義
4.理解課文內容,能復述或概括文章大意
5.抓住文章的線索,理順脈絡
12課《瘸蟬》以時間為線索
13課《四個人和一隻箱子》以箱子為線索
6.讀懂關鍵詞的內涵
如:11課《荒蕪了的花園》中的「討論」、「辯論」,15課中的《米芾學書》「琢磨」。
7.透過故事情節感受人物品質
8.體會文章蘊含的深刻道理,聯系生活實際談啟示
(六)讀書方法
1.養成課前自主解決生字詞的好習慣。
2.學習從文章內容想開去,體悟文章蘊含的哲理的讀書方法。《荒蕪的花園》
3.不動筆墨不讀書,及時做批註
4.養成勤於積累的好習慣,並在平時的語言實踐中把積累和運用結合起來。
5.養成勤於動筆的好習慣,讀書後及時把讀書的感受或心得寫下來——寫讀後感
v教材說明和教學建議
【教材說明】
這則寓言主要講的是幾個人想重修荒蕪的花園,但眾人各持己見,最終花園依舊荒蕪著。文章從「所見」和「所聞」兩方面寫出了花園的荒蕪,運用今昔對比的手法,突出了花園的荒蕪寂靜,文章條理清晰,情節起伏,語言朴實無華,在平淡中透出一股淡淡的嘲諷和哀傷。通過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空談不如實干,行動勝於雄辯。誇誇其談,只說不做,最終結果是一無所獲。文章表達了作者希望少些空談,多些行動的美好願望。
選編這篇課文的主要意圖,一是使學生通過學課文,懂的行動永遠比空談重要;二是學習作者運用朴實無華的語言,揭示深刻道理的寫作方法。
【教學建議】
這篇寓言故事內容比較淺顯,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讀悟出行動永遠比空談重要的道理。
(一)理解課題的意思:
首先引導學生通過課文的1——4自然段理解課題——「荒蕪」的意思,知道「荒蕪的花園」指的是因無人管理而長滿野草的園子。
(二)初讀課文,藉助工具書自學生字詞,可以充分發揮小組合作的優勢,進行合作學習與探究。通過自學和合作學習,學生能夠做到讀准字音,藉助詞典和聯繫上下文理解生詞。理清課文脈絡,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1.本課的生詞很多,主要理解以下詞語的意思:
荒蕪:田地或莊稼因無人管理而長滿野草。 荊棘:泛指山野叢生的帶刺小灌木。
燦爛:光彩鮮明耀眼。 枯萎:乾枯萎縮。
灌溉:把水輸送到田地里。 凄涼:落寞,凄清。
追慕:追懷,羨慕。 悉心:用盡所有的心思。
惋惜:對人的不幸遭遇或事物的意外變化感到可惜。
毅然;堅決地,毫不猶豫地。
滔滔不絕:比喻話多,連續不斷。
漫罵:用輕慢嘲笑的態度罵。
2.文章脈絡:
3.概括文章主要內容:文章主要講了有幾個人看到花園荒蕪,想重修園子,但對園子怎樣修,眾人各持己見,卻沒有一個人去行動,結果荒蕪的花園照舊荒蕪著。說明了光說不幹,最終結果只能是一無所獲的道理。
(三)細讀課文,朗讀感悟。
重點學習課文「眾人各持己見,空談改造計劃」這一部分,可設計中心問題:
1.文中的幾個人都想還花園以美麗,他們是怎麼做的?為什麼荒蕪了的花園依舊荒蕪著?從中你明白了什麼道理?
2.青蛙、蟋蟀的心情有什麼變化?這種變化說明了什麼?(人們對空談者的失望。)
先讓學生自學,再小組交流,小組內各成員的意見達成共識後,再在班上集體交流。在品讀課文的過程中,重點體會花園來客的六次討論,以及兩次辯論,直到最後的「謾罵、扭打」,時間在一分一秒的逝去,卻沒有一絲一毫的行動,感受文章強烈的諷刺和批判意味。
(四)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通過表情、語調變化再現幾個人和青蛙、蟋蟀的心情,達到批評只說不做的空談者的目的。
(五)借鑒作者運用朴實無華的語言,揭示深刻道理的寫作方法。
寓言是文學體裁的一種,以短小、淺顯的故事來表達比較深刻道理。本寓言故事形象生動,人物活靈活現,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是一個含有諷喻或明顯教訓意義的故事。要讓學生仔細閱讀課文。如幾個人討論整理花園的過程部分,作者的遣詞值得學習,先後用了六次「討論」兩次「辯論」,「細細地討論」「悉心地討論」「滔滔不絕地討論」,不同的修飾詞使幾個人整理花園的決心躍然紙上。作者抓住對青蛙、蟋蟀的擬人化描寫,感悟「滿肚歡喜、停止悲鳴、暗想」表明人們對改造花園的期盼。最後「不耐煩、哭喪著臉、慢騰騰、縮回、悲鳴」等又反映人們對空想家的失望。結尾以「荒蕪了的花園還是照舊荒蕪著」照應開頭,結構嚴謹。文章條理清晰,情節起伏,語言朴實,值得借鑒。尤其是課後第二題的兩組句子,引導學生找出它們之間內容上的聯系,在充分思考和討論的基礎上,讓學生體會對比手法的作用。
(六)本課生字較多,要求會寫的生字中,左右結構的字有七個,其中「灌、荊」兩個字不要寫成上下結構。注意形近字 「溉」與」概」 區別,「慕」 與「幕」「墓」「墓」的字形、字義區別。「蕪」是形聲字,從字義記憶字形。
⑥ 《荒蕪了的花園》續寫300字
從前有一座美麗的花園,因為人類的懶惰而讓這美麗的花園荒蕪了。有一次,來了幾個人到了花園里,這里的小動物看見幾個人討論怎麼改造花園,小動物有了一線希望,終於打破了這寧靜了。後來他們還是無功而返,小動物們的一線希望有破滅了。花園又陷入了寂靜。
有一天,一位有名的工程師來到了這里,不禁熱淚盈眶,這么美麗的花園本應為人觀賞,卻在這里被人遺忘,他暗暗下定決心:「我一定要恢復它原來的風采。」他畫出草圖,運回材料,小動物們的無精打采現在依然絲毫未改,它們心想:「他們都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我們還是回去吧。」工程師一步一步進行施工,弄了半天,小動物們想:「咦?這個人真的會恢復花園的樣子嗎?」
工程師不分晝夜地工作,花園也一步步沖出黑暗,走向光明。這不得不讓小動物們恢復自信心,工程師鋸木頭,小動物喊著口號。終於,過來一個月,花園里春回大地,萬物復甦,一朵朵小花含苞欲放引來一團團金黃的蜜蜂。小河歡快的流不停地唱歌,小鳥將這個好消息告訴其他動物植物,:「花園復甦了!花園復甦了!」
這個花園在陽光的照耀下變換五彩的顏色。簡直走進一幅美麗的風景畫一樣。所有動物植物歡呼雀躍,跳個不停,就像有用不完的青春活力。工程師見到這樣的花園說:「花園是供人們觀賞的,而不是被人遺忘,誰也不能破壞大自然的一草一木。」
⑦ 荒蕪了的花園主要內容
一座荒蕪的花園里,只有有毒的惡草與刺人的荊棘生長著;除了蟋蟀在草叢中悲鳴以外,聽不見別的聲音了。
從前,美麗的池水淙淙地流過石橋,現在因為沒有人管理,漸漸地幹得見底了。從前,美麗的花木燦爛地盛開著,現在因為沒有人灌溉,也漸漸地枯萎了。就連從前天天飛到花園里來唱夜之歌的夜鶯,也因為它的好朋友玫瑰死了,好久沒有飛來了。
一天,有幾個人到園里來。他們看見這座美麗的花園呈現出這樣的凄涼狀況,幾乎要痛哭了。他們坐在快要坍倒的草亭中的破椅子上,談起這座花園以前的美景,個個臉上都顯出追慕惋惜的神色。
一個人嘆息道:「難道我們就任它這樣荒蕪了嗎?」其餘的人都毅然站起身來,答道:「不,決不,我們應該努力把它重新建好。」於是他們跑到池旁,坐在假山上,細細地討論怎樣改造這座荒蕪的花園。
青蛙帶著滿肚子的歡喜,從池岸下的石縫中跳出來聽;終夜悲鳴的蟋蟀也暫時停止了它的哭聲,從草叢中露出半個頭來,看他們討論。
他們悉心地討論,還用粉筆在石頭上畫了許多草圖,計劃將來園中的種種布置。他們由黎明討論到早餐過後,還沒有商量好一件事,因為他們的意見有許多不能統一。青蛙暗想道:「為什麼他們還不動手做工,只在那裡滔滔不絕地討論呢?」
後來他們寫了將來的詳細計劃,轉而討論改造這座廢園的入手方法。
A說:「應該先把惡草和荊棘砍除掉,然後才能把花木栽下。」
B說:「不對!應該先把花木運來,然後去砍除惡草和荊棘,因為……」
C說:「我同意A君的話,惡草和荊棘如果不先除去,佳木好花是決不能栽種的,因為……」
其餘的人說:「C君,你的話錯了。我贊成B君的意見,因為……」
他們各自舉了許多理由,互相辯論著,還引了許多例子來證明他們的話,由早餐的時候一直辯論到正午,家家起了炊煙,還沒有停止;他們甚至因為意見不合,互相謾罵,扭打起來了。
青蛙等得不耐煩了,哭喪著臉,不高興地,一步一步慢騰騰地走進石縫中去。
蟋蟀的希望也漸漸地減少了。它不願意看見他們爭斗,終於把頭縮回草叢中,跑到牆角下,拖長它的音調,又悲鳴起來。
荒蕪了的花園,還是照常荒蕪著。
(7)荒蕪了的花園擴展閱讀
《 荒蕪 的花園 》 是冀教版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是我國著名作家鄭振鐸寫的一則寓言故書。幾個人想近修荒蕪的花園,但眾人各持己見,最終花園依舊荒蕪著。
文章從「所見」和「所聞」兩方面寫出花園的荒蕪,運川今昔對比的手法,突出了花園的荒蕪寂靜,文章條理清晰,情節起伏,語言朴實無華,在平淡中透出一股淡淡的嘲諷和哀傷。
通過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空談不如實干,行動勝於雄辯。誇誇其談,只說不做,從終結果足一無所獲。文章表達廠作者希望少些空談,多些行動的美好願望。
⑧ 讀完荒蕪了的花園的感受100字左右
有幾個人想重修荒蕪了的花園,但只談不幹,荒蕪的花園依舊荒蕪著.
但我想,為什麼「一個人嘆氣道:'難道我們就讓他長此荒蕪了嗎……答到:'不,決不!我
們大家應該努力把它整理好.'」但是「荒蕪了的花園,還是照舊荒蕪著.」呢?為什麼「青蛙帶著
滿肚的歡喜,有池岸下的石罅中跳出來聽……看他們討論.」但是「青蛙等得不耐煩了,哭喪著
臉……跑到牆角下,拖長它的音調,又悲鳴起來.」呢?想了許久許久終於明白了,還不是因為
「他們列舉里許多理由,互相辯論著……甚至因為意見不合,互相謾罵,而且扭打了起來.
但我又想,他們一行人為這個荒蕪了的花園做了什麼?我覺得只有一項——用粉筆在石上
畫了許多的草圖.但這對重修荒蕪了的花園這件事有什麼幫助嗎?不論問誰,誰也會說沒有.
這只是徒勞,只是一種無畏的付出.他們如果先把第一步用一點的時間談妥帖,就動起手來也
不會一點也完不成.
但在我們的生活中也不是沒有發生過這樣的事.每次放假,老師都建議讓我們做一個作息
時間表,家長更是.我也做,但每次做完都不會應用到生活中去.這樣不也是只說不做嗎?
空談不如實干,事實勝於雄辯,誇誇其談,只說不做,最終結果還是一無所獲.
⑨ 荒蕪了的花園讀後感800字
《鋼鐵是怎樣練成的》讀後感很早以前,就聽說過《鋼鐵是怎樣練成的》是一本值得讀的好書。所謂聞名不如見面,前不久,我就讀了這本好書。關於革命一類的書籍看得不是很多,但也涉獵過一些,但是這本書對我影響是最大的。這本書的主人公是一個名叫「保爾柯察金」的青年。在他十二,三歲時,母親把他送進了學堂。保爾的家庭很貧困,母親在給別人做傭人,哥哥是一個電工,而父親很早就死了。所以,進學堂對於保爾的家庭來說是一個非常難得的機會。但是,因為保爾對於教書先生的不公平,對於教書先生對他的百般刁難感到十分憤恨,因而做出一系列的報復行為。很快,他被學堂開除了。由於生活的無奈,母親把他送到一個飯館做伙計。在那裡,他工作了一年多,也是在那裡,他看到了這個社會的黑暗,這個社會的最低層。那兒簡直就是人間的地獄。然後,在哥哥的幫助下,他被調到了發電廠做了一個電工。在那兒,他認識了一個名叫朱赫來的水兵。在他那兒,保爾接觸到了一連串的新鮮事物,關於團組織,黨組織以及革命。一些日子以後,保爾偶然得到了一把手槍,也因為殺了一個敵人,為了逃難離開了母親哥哥以及生長的家鄉。那個時候開始,他就參加了革命。以後的八年,他都熱衷於革命事業。雖然只是八年,對於生命來說,太微不足道了。但是,與某些人的生命比起來,這八年比別人活了三輩子還要珍貴。一次又一次的病魔纏繞著他,他也一次又一次的克服著。後來,由於神經遭受破害,導致自己下肢癱瘓,雙目失明。但他還是用他僅有的一點點兒生命寫成了一部中篇小說《暴風雨所誕生的》。對於保爾來說,能寫成這本書簡直就是一個奇跡。因為他只讀過三年書。以前寫文章,總有幾十處修辭有問題,但經過幾年的大量閱讀書籍,完成了一個對於他來說的奇跡。當這一本書發表以後,他的生命又重新燃燒起來了。當然,這本書對於我們現在很多人來說,是有點兒看不懂的,這並不難明白。因為我們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年代,但是,這樣的精神還是可以延續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呢?就像保爾一樣,為了革命的事業堅持到底,無論多大的困難,多大的挫折都不屈服。這就是所謂的百折不撓。當然,現在我們這兒沒有戰爭,但是生活中一樣的會出現很多的困難,雖然不大,但我們仍舊需要用我們的精神去克服他們,我很喜歡書中的一段話:「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對於每個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回憶往事時,他不會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感到羞愧;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人應當趕緊地,充分地生活,因為意外的疾病或悲慘的事故隨時都可以突然結束他的生命。」不要懼怕生活。魯濱遜漂流記》讀後感當一個人只能靠自己的智慧,堅持在人煙稀少的荒島上生活二十八年!海島上誘人的陽光、海浪、沙灘、棕櫚樹……還會是我們的夢境嗎!《魯濱遜漂流記》記述了主人公魯濱遜被漂流到一個人煙稀少的孤島上,在無助與孤獨中,如何適應荒島生活,依靠智慧和勇氣,克服困難,讓生命延續,並且找到生活樂趣的這樣一個奇妙故事。魯濱遜並未做出驚天動地的事情,而是和我們一樣在生活著。但那些瑣碎的細節卻又是魯濱遜同困境抗爭的過程,而這些困境又是幾乎每個人都曾體會到的:黑暗,飢餓,恐懼,孤獨……這時候,魯濱遜面對困境,發出求生動力,堅定改變惡劣環境的信念,這種信念是別人沒法給他的。只有他自己,堅持堅持再堅持,才會有活著回家的機會。沒有人明白他是怎麼做到的。他曾經這樣說道:「我要盡全力而為,只要我還能劃水,我就不肯被淹死,只要我還能站立,我就不肯倒下……」也許就是因為心中的那個信念,在支撐著這位偉大的人艱難的活著。在魯濱遜看來,天底下沒有什麼人克服不了的困難,只要充分利用自己的智慧與雙手,堅持信念,一切難題都可以解決。其實在我們學習中不同樣需要具備魯濱遜那樣不懈努力、堅持信念的精神嗎?我們的學生時代,學習的進步就像魯濱遜身陷孤島、面對困境、堅持信念一樣,是苦中求樂、先苦後甜的過程。比如愛迪生幾乎每天在實驗室里工作18個小時,在那裡吃飯睡覺,但他絲毫不以為苦,他說:「我一生從未做過一天工作,我每天都其樂無窮。」就是這個從未進過學校的人,這個報童出身的人,視工作為快樂,發明了燈泡、電話等一千多個專利產品,改變了我們世人的生活。還有個小男孩叫艾克,他經常與家人一起打撲克牌。有天晚上,他連續幾把都抓到破牌,就不高興了,開始抱怨起來。母親嚴肅說道:「如果你要玩,就必須把手上的牌玩下去。發牌的是上帝,你能做的,就是把手中的牌玩得最好。生活就是這樣。」後來,艾克在遇到生活困境時,總是會想起母親的話,總是盡力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去適應環境,面對挑戰。他從一個平民家庭走出,從士官而成為上校,後來成為二戰時的盟軍總司令,最終成為美國總統。他就是艾森豪威爾。其實,人與人之間智力差異並不大,學習條件也相差不多,關鍵要刻苦、講究方法,從小事做起,注意細節、開好頭、不找借口、咬牙堅持,把自己當作魯濱遜身在無人海島、堅持信念,就一定會和魯濱遜一樣成功!
⑩ 荒蕪了的花園閱讀答案
.文中寫A.B.C等人的對話時,出現了三處省略號,其作用是什麼
2那幾個人「談專起這座花園以前的美景,個個屬臉上都顯出追慕惋惜的神色。」請你綜合利用文中有關語句,描述下這座花園以前的美景。
3青蛙。蟋蟀為什麼會充滿希望?後來,為什麼又失望了?
4這個故事給你什麼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