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裝背包的原則
1. 戶外背包是主要需要哪些功能
一般戶外背包包括徒步包和登山包,主要功能就是收納,背負,一些特殊場所會用到內比較高級一些的戶外背包,不只容是簡簡單單背負裝備的工具,在特殊情況下它甚至可以變身為保暖的睡袋或是救死扶傷的擔架。
一個真正的好包,不是背著的,而是像衣服一樣穿在身上的。只要打包得當,整個背包重心會隨使用者移動,十分符合人體工程設計。
品牌方面,我比較喜歡法國樂飛葉的,他們家的背包背著還挺舒服實用。
2. 戶外背包打包常識!
1、帳篷的裝法:
我們把帳篷分為帳面(內外帳的總稱)、帳桿、地釘三個部分。在購買帳篷時,這三部分是卷在一起出售的,但裝包時就不能原樣裝進去了,因為長條型的帳篷使得包內的剩餘空間變得很窄,不容易填裝其它物品,並且不容易分配重量。
我們建議的方式是將帳面象疊被子一樣疊成長方體,其長寬與背包相同或稍大一點,並用一根扁繩收緊,地釘也夾在帳面中(因為地釘帶防護套,所以不會扎壞帳面)。疊好的帳面建議放在背包的最上層,也就是說一打開背包,第一個就是帳篷。這樣做的比較符合露營的順序,我們在營地經常是先搭帳篷再做其它事情,而撤營時也是先收拾好帳篷裡面的東西再疊帳篷。我經常見到(包括過去我自己)把東西撒的滿地都是再搭(收)帳篷的人,不僅使人感覺凌亂,在下雨下雪的時候也會淋濕很多物資。你也許會問:帳篷放在最上面會不會影響取拿其他物品呢?多少會有所防礙,但因為帳面被收成一個整體,取拿時並不費力,熟練以後就會習慣。
帳桿沿著背包側面靠近背部的位置放置(這時背包的隔層要放鬆,以使帳桿能插到背包底部)。帳桿也可以外掛在背包兩側,但在走叢林時最好還是收在背包裡面,這主要是為了更好的保護帳桿。
2、零散物品的裝法:
零散的物品體積不均,重量質地各不相同,因而裝填的方法也各不相同。對於軟質地的物品(如帽子、手套等)我們建議用來填充大、硬、有形物品(如套鍋、水瓶等)的間隙,對於硬質地,外形又不規則的小物品(如頭燈、爐頭等),我們建議將其裝在套鍋、飯盒等容器里,方便裝填,又可以有效的保護這些小物品,當然,你的頭燈能否裝進飯盒,爐頭能否裝進套鍋全在你購買時有所選擇。隨時取拿的小物品應放在第二層--也就是帳篷的下面,往往和食品在同一個層面上。
3、水和食品的裝法:
食品的裝法與零散物品很象,位置也在同一層面上,這里就不在多說。至於水,它往往是所有物品中比重較大的一個,它的放置直接關繫到背包的重心,進而影響到整個旅程。但每個人的負重能力不同,舒適感也不同,就象有的民族將重物頂在頭頂、有的卻用一根布條勒在腦門上...但就我們的喜好,願意將水(一般是三升)放在背包中部,也就是第三層,這使得整個背包的重心在中部偏上,這樣會有最佳的舒適性(個人體會)。對於裝水的容器,我們建議使用截面是方形的,這樣可以減少容器所佔的體積,也會減少間隙。
4、衣物和睡袋的放置:
衣物尤其是冬天出行的衣物幾乎與睡袋佔有同樣的體積,象抓毛絨、羽絨服等都具有很好的壓縮性,但我們不建議使用壓縮袋,這樣會給取拿單件衣物造成很大的困難。我們提倡的方式是將衣物放在背包下層,睡袋的上邊(第四層)。這樣既可以用一、二、三層物品的重量盡量壓縮衣物所佔空間,又可以在需要時方便的從底倉取拿。睡袋就是第五層,建議使用壓縮袋,這樣不但可以減少體積,方便取拿。
網路的,有用就採納,復制這一大段話也不容易
3. 戶外背包的大小有什麼區別
根據一般人的經驗,不管背包有多大的容量,使用的人都會把背包塞的滿滿的,即使你只是參加一天來回的戶外活動,因此選擇背包最重要的是先確定從事的活動類型和個人的使用偏好,然後盡可能選擇小容量而方便攜帶的背包。
當天來回的活動一般20~35公升的中小型背包就足以滿足使用者的需求,至於背包的功能性和容量,則完全取決於消費者的預算、用途以及攜帶物品的重量。一周以內的旅遊通常使用的背包容量從35公升~75公升不等,屬於中大型背包,選購時通常根據使用的天數和攜帶物品的多寡來決定,當然也可以視個人情況來選擇背包的容量和型式。
較長時間的旅行(超過一周或海外自助旅行)從事長時間的旅行或戶外活動,有背架系統的大型背包(分內架、外架兩種型式)是比較適合的,背包容量通常在75公升~100公升的范圍,而選擇大型背包的第一個要件就是要決定使用內架式或者外架式的背架系統。
極地或冬季的旅行。超過一個星期,沒有任何的外界補給。
一般超過七天,完全自給自足的野外旅行、或者需要在雪地露營的情況、或者是被人指派要做挑夫的時候,就會需要使用這種大容量的背包,通常背包的容量在95公升以上,挑選這型背包時,肩膀和腰部附近的大型護墊是非常需要的,必須挑選舒服的形型才不會被背上的重物壓的不能喘息。
4. 戶外背包怎麼裝
戶外背包的裝法:
1、正確的戶外背包的裝法是使兩邊擺放的東西平衡,重的東西放在較上面。一般背包分為上下兩層,下層可以放睡袋、鞋子等。
2、裝包把帳篷、睡袋、防潮墊各自豎著放進背包,自己的衣物塞到這些東西的縫隙里,再把吃的和其它雜物放在上面,常用的東西放在背包的側兜里,比如手紙、手電筒、水壺等,注意:重的東西應放在背包上部,並且裝包時不要將睡袋、防潮墊隨便放在地上,以免弄臟或讓昆蟲爬入。
3、背包將肩帶松開,把包放到較高的位置或讓別人托一下,背上包以後再收緊腰帶和肩帶,收緊背包的腰帶是為了讓包的大部分重量分配到腰臀部,使肩膀不累。
(4)戶外裝背包的原則擴展閱讀:
戶外背包選用
一個結實耐用的背包最好到旅行用品專賣店購買。普通的旅行背包在挑選時應當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背包外料是用密實防水的耐磨、防燃、防撕裂材料製造,多用人造纖維(Kodra)及高密度牛津尼龍布(Hi-density Nylon Oxford),一般用D來區分它們的功用,如420D牛津尼龍,1000D Kodra尼龍等,越高功能越好,越具有專業性,其縫線有些有防水噴膠膜處理。
2、較寬且厚實的背帶、腰帶及背墊,背墊有排汗通氣槽等。
3、主包容積應當在50公升左右,並至少有2~3個側包或頂蓋包。
4、背包織帶為高強度背包織帶,有超強的抗拉性及耐磨性。
5. 想了解一下國內戶外背包的各方面的知識
給你科普一下【摘自攀躍戶外】:
容量方面:
一般而言女士選用的背包容積最好不要超過60升。
在選擇背包時除了用眼睛看看外,親自背上重物試一試,走一走往往是最能感覺背包性能的。再先進的設計,如果你背著不舒服,這款背包也是不符合你的。記住,甭管是什麼「檔次」什麼牌子的包,不合適照樣把肩膀勒出血印子。
A、根據裝載物品的數量選擇背包的容積:如果出行時間較短,且不準備在戶外宿營,攜帶物品不多,宜選中小容積的背包,一般說25升至45升就夠了。這種背包一般結構比較簡單,不設外掛或較少設外掛,除一個主袋外,通常設3-5個附帶,便於分類裝載物品。若出行時間較長,或需攜帶露營裝備,則要選一個大包,以50升-70升為宜。若需裝載物品奇多或體積較大,可選80+20升的大背包,或外掛較多的背包。
B、根據背包的用途選擇背包的類型:同是登山包,其用途卻不盡相同。如專門為攀岩活動設計的攀岩包,一般不設計硬支撐,為的是便於隨身,外掛點比較多,以利於綴掛器材,有的款式還專門裝配了整理器材的墊布。而為騎行設計的自行車系列包,更多地注重了騎行特點,具體可分為背行包、架掛包、前把包、背掛兩用包、馱袋等。一般意義的登山包,亦可稱為野營背包,設計考慮了各種運行形式的特點和長途行軍的需要,適用於登山、探險和林地穿越活動。還有專門為長途旅行設計的背包,稱其為多用包或子母包,其分體結構形式基本與登山包類同,可雙肩背、上下分層,又類似於旅行箱,揭蓋式開口,可單肩背,亦可橫、豎提行,大小包裝有連體結構,可分可合使用方便,很受出差者歡迎。。
C、根據身材選用背負系統的尺碼:什麼樣的尺碼為合宜呢?一般說背包的腰部受力點應在尾骨上方的腰窩上,肩帶的支點應大體與肩平略低於肩部,這樣才便於受力帶的調整和受力,背起來才舒服。而背部尺碼過大會產生才墜感,反之則會有上墜感,使腰部受力不到位。合適的尺碼調整好後,背包會自然在背上,很舒服。
tips:在處於有利地形時,應將背包的重心移到上部;而處於較為不利地形時,應將背包重心移到中部。一般裝載物品的順序自上而下為:給養、飲料、較重設備、較輕設備、睡袋及衣物,背行者在使用中盡可體味。
選購細節需要注意:是否有雙層底布之設計,此一特點可以大大延長背包之壽命。
是否有拖吊環,掛冰斧環。當需要多日的長途跋涉及行走時,背包是否有彈性容量之設計。
是否有壓縮側帶之設計,當裝備減少時它可束緊背包減少背包容量,以防止行動時背包內裝備移位晃動影響行進平衡。
是否有方便攜帶冰爪、雪橇、雪鞋、登山杖的設計。
是否有可拆裝側袋,此一特點可使背包容量彈性加大。
背包是否有胸帶設計,在困難及惡劣地形它可以防止背包移動。
如果背包是用於技術攀登或密林中,則應選擇外形平滑的背包,以免被樹枝或岩石纏絆。
背包布料材質應堅固、耐磨,比較能符合野外活動的需求。
背包的拉鏈是否會直接受力?如會直接受力那它的受力限制如何?如果拉鏈故障背包是否還能使用?
背包的裝填與維護
裝填背包並非將所有物品全扔入背包,而是要背的舒服,走的愉快。內架包如果填裝不合適,背起來很不舒服,受累不說,沒准還得閃了腰,所以最好請有經驗的戶外愛好者幫忙設計一下。一般來講,背內架包需要身體向前微傾——這是內架包的缺點——時間長了身體會很累。但是合理的背包填裝方式可以減輕甚或解決這個問題。下面就簡介一下背包裝填的基本原則和方法,希望對各位背包族稍有助益。
背包的重量分布是緊次背包總重的因素,也是為什麼背包要盡量合身的原因之一。一般說來裝包遵循兩大原則:
裝包第一原則:平衡。重心不能左右偏。這點容易實現,不再多說。
裝包其他原則:在裝填時把相對較重的物品放在靠近支架的一側,即將重的、密度大的東西要放在離身體近的地方,使重心高些且貼緊背部。因為重量離身體越遠,軀干肌肉就越要用更多的力量平衡那些東西往後拽軀乾的力矩。當然,雖然重的器材在上部是省力,在需要靈活性的場合要根據行程的特點確定重心的位置,比如平路或上坡路,需要把重心調高一些,下坡路則調低一些;在沒路的地方困難攀登和滑雪,重東西放在下邊靠近身體重心更穩定,背包跟隨性更好。具體解說如下:
首先:要將重量較大的器材置於上端且靠背部,如:爐具、燈具、炊具、重的食物 、雨具、水瓶等。重的物品置於頂部可以讓背包的重心高些,如此背負者於行進過程的腰才能挺直,否則重心點太低或遠離背部會使身軀彎身行走。健行過程中,背包裝填重心可高些貼緊背部。在身體需要彎曲鑽行於林木間,或行進於裸岩崩壁的攀爬地形時,重心相應的應該調低些。攀岩時的背包裝填重心接近骨盆位置,即身體旋轉的中心點,此防止背包重量移到肩膀。
帳篷須使用傘帶綁於背包頂端。燃料油、水、食物須分開擺置,要避免污染食物與衣物,注意 爐具或鍋組的裝填不要令背部不舒服,鍋組於雨天置入帳篷內要擦拭乾凈。相機和鏡頭如果能放在一個小的攝影包里也可以放在頂端,如果到了景區你就可以取出來用。
其次:次重物品置於背包中心和下方側帶,一般把睡袋和不需換穿的衣服放在最下面,,如備用衣物(必須用塑膠袋密封且用不同的顏色標識帶子如此易辨認)等。也可以將需要經常取用的東西則放在側兜,如防雨的沖鋒衣,地圖,指南針之類的。背包須准備長帶綁一些物品,有時也可以把輕的物品綁於背包下方,如三腳架、睡袋(必須用防水袋密封),營柱可置於側袋。
最後:處理背內架包前傾問題時,在靈活性要求不高時可以肩帶上掛些東西在胸前。要是喜歡攝影就可以把所有家當掛在那,重量前後比較平衡了,而且照相也方便多了。地圖羅盤和零食也可掛在那,注意前包的重量是在肩帶上,因為肩帶是懸空的,所以前包重量和主包一樣是由胯部承擔的。行李中經常取用的東西,例如地圖,羅 盤,筆記本,文具,小刀子,若裝入背袋取用十分不便,應裝在背袋的外側口袋裡或腰包里,容易取用。衣服上的口袋亦可利用。
適合男女的背包並不一致,因為男生的軀幹上半身較長而女生的上半身軀干較短但腿較長,謹慎選擇自己合適的背包,裝填時男生的重物置高些,因為男生的重心位置接近胸腔 ,女生則低些重心位置接近腹部,重的物品盡量貼緊背部,讓重量高於腰。
PS:長時間背負重量轉移到胯部一般說來在80%-85%以上。肩帶應該通過肩帶與背包上方的連接帶懸在肩膀上方一寸左右,肩帶與身體接觸是在肩膀前方和胸前,背包不是用肩膀背的。
結束語:綜上所述,背袋容積很大,凈所有的東西統統裝入,取拿時不易分辨又費時,最好多裝備幾個塑料袋,將餐具,食物,葯物分類包好,分為易碎與不易碎兩種,裝背袋時切記先裝入輕的東西,後裝入重的東西。背袋下面裝輕而體積大的睡袋,衣服等;中間依餐具類,小爐子,食品類順序裝入,易碎的物品用報紙或棉布包裹作為緩沖,手電筒未裝入背袋之前一定要檢查開關是否有故障,而且最好把電池倒裝或在電池中夾紙以免電量流失。
維護:
宿營期間,背包要關緊避免如黃鼠狼、老鼠等小型動物盜糧,入夜須使用背包套覆蓋背包,即使晴朗的天氣,露水依然會沾濕背包,雪期,可 用背包作為雪洞的門,若躦行或爬行於樹林、灌木林,裝填背包調低重心較適合,宿營可將空背包置於腳下套於睡袋外,絕緣於寒冷的地表改進睡覺的溫度回來必須將背包清理乾凈。若太臟可用中性的清潔劑清洗背包再 置於陰涼處風乾,但避免曝曬太久,因為紫外線會傷害尼龍布健行過程依然要注意基本的保養,背包被劃破就 要即時縫補要選用較粗的針線是專門縫補椅墊的針具須縫牢,尼龍線可用火烤斷。
收藏背包須是陰涼、乾燥的環境 ,避免發霉損害背包布外層的防水鍍膜,平日檢查主要支撐點,如腰帶、 肩帶,背負系統的穩定性,避免墊片惡化或硬化而不知,拉鏈該換就要換 ,不要等到東西溜出背包才補救。
背包
專業背包不僅外觀賞心悅目,性能也很卓越。以德國Performic背包為例,其整體設計採用了尼泊爾背簍負重的原理,「雙V」設計,裝載部分上寬下窄,上厚下薄呈「V」字形,背負結構採用「V」字形框式鋁管架,背包受力均勻合理。背負結構的腰支點和肩支點,用透氣性很好的材料隆起支撐,三點觸背,形成馬鞍形,便於通風,一些不方便放在包里的東西還可以掛在外邊。
背包的材料與工藝:
因為戶外背包在特殊環境中使用 ,對背包的材料和工藝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先談材料,一般好的包選擇像500D Corra這種既結實又能防一點兒水的材料。一定選超強度材料的包底。這是最容易磨損的地方之一,最好用1000D Corra的面料。 要大號的YKK拉鏈。雖然這些東西太大了增添重量,但還是結實點兒好。背負系統一定要有好的填充材料,要結實。太軟了等你背多東西時就慘了。內架和你身體之間的填充材料可以稍軟點,最好是那種網眼的,可以吸汗。所有背包受力的位置均用縫線回針車縫三次,使受力位置堅固耐用。背包的卡扣等部件可以作到防凍,防砸以及120攝氏度變形不損壞。背包的外料主要有420D牛津尼龍,1000D尼龍,600D或1000Dpolyester(滌綸),或1000D CORDVRA等材料。1000D材料密度高,很耐磨,很適合在野外使用。CORDVRA是美國杜邦公司研製的很著名的高檔耐磨尼龍粗紗面料。該材料的耐磨性遠遠高於一般的尼龍或滌綸,而且重量輕。世界上90%以上的著名品牌的背包均採用這種久負盛名的尼龍材料。這些材料可承受0.5m~2m的水壓,使包內物體保持乾燥。有些材料還有防撕裂功能,一旦刺破後,破口不會撕開擴大。
再就是工藝,包內側最好有那種可以伸長的「領子」 (Storm Collar). 當你不需要帶很多東西時,你的包看起來很小。比如95升的包吧,也許看起來像個70升左右的。可拆卸的背包蓋。當你建立營地以後,別的東西可以放在車上或營地里,把背包蓋一摘,把必需品放在裡面,這樣你就有了一個小背包。 一般的包有個裝睡袋的口袋,你如果不需要睡袋也可以裝點別的。 有的包不但可以從頂端填裝,前兜(Front Pocket)裡面和包本身相通。 如果裝好包以後需要從包下面拿東西,可以從前兜拉開拉鏈去拿,省得從頂端一件一件去翻。另外,裝水瓶的口袋也很有用。最好能有捆綁東西的功能。至於能否攜帶冰鎬三腳架根據個人需要,一般人用不上。飲水系統Hydration System之類的則要看個人習慣和愛好了
背負系統:
一個背囊的好壞除了看它的容量、防水性能外,更重要的是看它的背負系統是否根據大體背部的生理曲線設計的,可調節。早期背包的背負系統設計不當,常令登山者於攀登過程,肩膀酸疼或痙巒或手指麻痹酸疼,相反的今日背包設計,不僅舒適,即使背負三十公斤的重量宛如二十公斤的感覺,同時背包的材質也從帆布發展到尼隆布與鋁合金骨架。
背包的背負系統由肩帶、胸帶和腰帶三部分組成。胸帶起固定作用,避免東西兩邊晃動。腰帶則是將整個背囊的重量分散到腰部和臀部,讓你背了舒服,而且省力,背囊的底部都可以放睡袋,中間放照明工具及餐具,帳篷則橫放在上層。前袋放零碎的小東西,整個背囊由防水面料製成,內置鋁條,使外形挺拔。根據不同人的身高,有40、50、60、65、70等幾種不同型號。售價在幾百至千元不等。
選擇:
買包時不能光看容量和號碼,還要看自己該用多大的背負系統(suspension system)。
選包之前最好請家人朋友幫忙用尺子(最好用裁縫用的軟皮尺)量一下你的torso length(軀干長度)。這個軀干長度指的是從你的第七塊脊椎骨(就是你脖子和肩膀交接處最突出的那塊骨頭)到和你胯骨平行的那塊兒脊椎骨之間的距離。這個軀干長度和你的內架需要相符,千萬不要以為你1米8的個就該背個大號的包,有的人身子長腿短,有的人身子短腿長。 一般來說,如果你的軀干長度小於45公分,你應該買一個小號的包。如果你的軀干長度在45-52厘米之間,你應該選一個中號的包。如果你的軀干長度在52厘米以上,你應該挑一個大號的包。 好的廠家提供特大(56厘米以上)或特小號(40厘米以下)的包,而且還可以量身定做。各大廠家的包大小不一,而且即使是同一廠家不同系列的包尺寸也不一樣。你最好能問清楚,或者找一些資料,實在不行就量一下內架的長度。
背負系統除了上面提到的內架以外,還有肩帶(Shoulder Belt),腰帶(Hip Belt),和胸帶(ChestBelt)。 好的廠家和經銷商可以根據你的體形更換肩帶和腰帶。另外,因為男女體形不同,好的廠家專門為女生設計了一些款式的背包。這些包的背負系統是根據女性的身體特點特別製作的。 各廠家的尺寸不一樣,一般來講,腰帶的尺寸如下:
如果你的腰圍(繞胯骨一周)為68厘米以下,選特小號。
如果你的腰圍為68-78厘米,選小號。
如果你的腰圍為78-92厘米,選中號。
如果你的腰圍為92-106厘米,選大號。
如果你的腰圍為106厘米以上,選特大號。
至於肩帶,調節好了和你的肩胛骨之間不會有什麼空隙(駝背的人例外)。好的包可以自己任意調節在肩膀上的重量分配,你可以根據體力以及環境隨時調整。
總之,好的背負系統調節合適了,可以把大部分重量(60%以上)轉移到胯部和臀部,那樣你的肩膀會輕松很多,活動起來也更靈活。到時候你才可能有足夠的精力去享受大自然。
當你選擇背包的時候,你需要考慮幾個問題了。 你需要哪種類型的背包哪?你需要多麼大的背包?你需要哪些功能?你能接受的價位是多少?根據不同的用途,背包的種類很多,有適合登山、野營的,有適合攀岩的,有適合旅行的。大小、尺碼也有講究,選擇時不妨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根據身高選擇要注意背包的尺碼,如果過大,在身上會有下墜感,如果過小,則有上縱感,受力不到 位。選擇背包時一般需要先量一下自己的後上身長(即頸椎突起處至最後一節腰椎的距離),小於46cm宜選用小號背包,46~51cm適合中號背包,大於51cm則應該選擇大號背包。 選擇時不妨試背一下,承重點在尾骨上方10公分左右比較合適,肩帶支點應略低於肩,受力調整支點高於肩,才便於調整。整體像長在身上似的,腰部承重,肩部輔助並調整平衡,沒有累贅感。
二、根據東西多少選擇要注意背包的容量,如果外出旅行較短,不準備露宿,選擇比較簡單的25-35升旅行包就可以,這類包有一個主袋和3-5個附袋,便於分類裝物品。如果要過足野外癮,就可以選擇大些的,一般男的選55-80升的,女的選45-60升的。如果背包有很多外掛點,就可以選容積小點的。三、下好決心,一次到位很多生手選背包時願意逐漸過渡,先買便宜的試試,再看好的。其實低檔背包不僅面料較粗糙,功能較差,還常有背部開線、插扣折斷等煩心事,也用不多久。如果真想做個「玩家」,不如一次到位,選個好些的,背著舒服又結實。比如同為500D的面料,杜邦Czra要比普通面料貴一半,但強度高3倍,還是值。
內架式背包的結構
一般選購內藏式背包,先觀看背包的結構設計必須具備基本的下列事項:
背包底部是否雙層,如此可增加背包的耐用度。背包頂部的延伸袋必須可再向上延伸,同時嚴伸袋須能密封。背包外側的緊縮帶須能緊縮背包體積,防止搖晃。背包側袋須方便拆裝。背包須有牽引環與冰斧環提供攜帶冰爪、雪鞋…等其它物品。背包的耐用度是否合自己需要。
背包的防水處理程度。萬一拉鏈故障是否可繼續使用。背包須用防水套,雖然背包有防水處理,雨水依然會從縫合線,口袋頂端或拉鏈縫合處滲水。
檢查外觀後,再背起背包面對鏡子,注意下列事項:
背包骨架必須高於肩膀2~4寸,上袋不得超過肩膀5或6寸,否則重選一個背包。背負時腰帶的中心點要處於坐骨中央,腰部墊片尾端彼此不要靠太近且無墊片的部份不可摩擦肚子,不要選太緊的腰帶。調整肩帶固定點,肩帶的曲線須貼緊背負者的背部,肩帶約低於肩膀頂部2~3寸,且雙手抓緊肩帶尾端,拳頭須低於腋下。頭部不能撞擊到背包頂蓋,不能阻礙帶頭盔。胸帶必須能幫助背負者能渡過困難地形。
6. 請問戶外背包的容量是如何計算的
找一個戶外店用來撐包用的氣囊,把氣囊放進包里裝滿氣然後把版氣囊取出來。找個大臉權盆或者浴缸,把氣囊放進去後開始放水,等水沒過氣囊以後在邊上標注一個記號。之後再把氣囊拿出來,用定容量的量杯向浴缸里加水直到記號處就可以知道背包的具體容量是多少升了。
第二個辦法,沒有氣囊,可以用大米或者黃豆,塑料袋裝好大米或者黃豆,沙子也可以,然後想包里裝填滿了為止。取出並稱重量,之後再找個塑料袋稱出一個單位標准重量比如1KG,把這個塑料袋浸沒在水盆里,畫線標記水位後取出,再加水到該標記就可以得知單位重量的體積最後簡單乘法計算就知道背包的具體容量了。
上面這兩個辦法都可以幫助你具體測定你背包的容量究竟有多大,測定的時候注意有些戶外背包品牌將側兜,前兜,頂包等容量也計算在內了,因此在最終計算的時候要予以補償。
7. 戶外背包都什麼尺寸
戶外背包不是分尺寸的,是按照容量大小分的,就像樓上說的:6L 8L 15L 18L 20L 25L 28L 30L 35L 40L 45L 50L 60L 70L 80L 90L都有,專還有的是XXL+10這樣的屬,比如65L+10意思是65升還有10升是可以機動的,需要就加高,不要就不佔地方。 選包,一要看你裝多少裝備,二還要看你的身高,身高矮小,就不適合被大包,因為背負調不起來
8. 戶外背包的作用
1、登山包
兩類:一類是體積在50——80升之間的大背包;另一類是體積在20——35升之間的小背包,也稱「突擊包」。大登山包主要用於登山中運輸登山物資,小登山包一般用於高海拔攀登或突擊頂峰。登山專用背包是為應付極端環境的,製作考究而獨特,一般包體瘦長,包的背部按人體自然曲線而設計,使包體緊貼人的背,以減輕背帶對雙肩的壓力。這類包都經過防水處理,即使在大雨中也不會漏水。此外,登山包除用於登山,在其它探險運動(如漂流、穿越沙漠等)和長途旅行是也被廣泛使用。
2、旅行包
大旅行包與登山包相似但包體形狀不同,旅行包的正面可以通過拉鏈全部打開,非常利於取放東西,不象登山包通常是從包頂的頂蓋將物品放入包內的。小旅行包種類繁多,一定要選擇背著舒適的,而不要只注意外觀。
3、自行車專用包
分為掛包式和背包式兩類。掛包式既可背著,也可將包掛在自行車前把或後貨架上。背包式主要用於需要高速度騎行的自行車旅行。自行車包上都帶有可反射燈光的反光條,以保證夜間騎行時的安全。
4、背架包
這類包由包體和外置的鋁合金架子組成。用來背負體積較大,不易裝入背包的物品,如攝影箱、煤氣罐等。另外,許多背包在標牌上也往往註明適合於哪些運動。(
9. 戶外背包的幾大功能舉例說明
1、可調式的背負系統可依身型不同而調整、使用方便舒適。
2、具有流線型輪廓的順回暢外型在困難地形或局答促狹窄的空間有更多的活動范圍和自由的伸展彈性。
3、貼身的設計可將打包負重的重心隨著身體重心而移動,較易保持平衡。
4、可在簡易至中等難度的路線上提供龐大的背負能力。
5、背包本體內部有大量的儲存空間可以利用、具有方便使用的隔層、側袋、外袋以利打包和取用裝備。
6、外掛能力強大,可以很有效率地將大量裝備掛架在外架之上.
7、在背負時因為身體背部和背架間襯以透氣網帶,故具有良好的透氣性,使用起來較為通風、乾爽。
10. 如何裝戶外背包
您好來!
安裝方法
1、正確的戶外源背包的裝法是使兩邊擺放的東西平衡,重的東西放在較上面。一般背包分為上下兩層,下層可以放睡袋、鞋子等。
3、裝包
把帳篷、睡袋、防潮墊各自豎著放進背包,自己的衣物塞到這些東西的縫隙里,再把吃的和其它雜物放在上面,常用的東西放在背包的側兜里,比如手紙、手電筒、水壺等,注意:重的東西應放在背包上部,並且裝包時不要將睡袋、防潮墊隨便放在地上,以免弄臟或讓昆蟲爬入。
4、背包
將肩帶松開,把包放到較高的位置或讓別人托一下,背上包以後再收緊腰帶和肩帶,收緊背包的腰帶是為了讓包的大部分重量分配到腰臀部,使肩膀不累;收緊肩帶是為了讓背包更貼近後背,行走中好掌握平衡。團隊訓練時每個背包上都有背包號,請大家記住自己的包號,以免拿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