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戶外夜景 » 戶外出遊

戶外出遊

發布時間: 2020-12-21 00:15:06

㈠ 去戶外旅遊都需要注意哪些事情

年齡莫要問,貧富都平等

現代社會,很多女性的年齡,普遍會當「隱私」看待,並且諱言年老,在戶外遇見女驢友,更不要隨便打聽人家的年齡,這會讓你和她都很尷尬。

收入實際上與個人的能力相關,事關個人臉面,職業的好與壞,掙錢的多少,交談時一旦涉及這些問題,便會讓交談人沒有平等與尊嚴可言。

走進戶外,每個人都要忘記平時的身份和地位,盡情的去大自然中放鬆心情,去呼吸每一次新鮮空氣,不要還惦記著生活中的煩惱。

所以,在驢友圈,人人都是平等的。

借錢是個坑,輕易別開口

在驢友圈,這句話同樣很適用,大家因為這次活動聚在一起,是一種緣分,也是一種快樂,但是,當你們的關系達到十分親切的地步時,借錢是一種很不合適的行為。

現代社會中,只要你努力工作,基本生活是可以保障的。如果偶然遇到特殊情況需要錢,也要先自己想辦法解決,說明具體情況,再尋求朋友的幫助,這是對自己,對朋友的負責。

有時候,借錢並不是錯,但是希望我和同行的驢友們,把生活開支打理的井井有條,學會理財和投資,畢竟,錢多錢少,日子都是一樣能過的很開心。

所以,借錢需謹慎,救急不救窮。

水要自己帶,不能跟人要

戶外活動中,水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重要,一般情況下,每一位老驢,都會根據路程來控制自己水壺的水量,永遠不讓自己的水壺斷水。

不過,對於初入驢友圈的朋友來說,參與一趟戶外活動,要准備多少水,心裡是沒有清晰概念的。一些新驢會大大咧咧地,隨便裝點水就上路,走沒幾步就猛灌水,發現沒水了就向其他人討水喝。

在這種情況下,其他驢友是不會借水的,借水是一件不衛生的事情,你的口水我不想品嘗外,而且自救更是重要的一方面,每個人只准備了自己的那份水。

此外,在戶外旅途中通常會經過深山老林,即便是在路途中,能夠找到各種自然水源,也最好不要隨意喝,如果無法斷定水源是否干凈衛生,還是小心為上。

所以,多一份准備,讓自己的水壺永遠不要斷水。

當然啦,想起戶外旅遊還有好多事情都需要注意,所以,一定要事先做好准備,了解一下。

㈡ 什麼是戶外運動旅遊

戶外運動戶外運動,是一項在自然場地舉行的一組集體項目群。其中包括登山、攀岩、懸版崖速降、在野外露營、權野炊、定向運動、溪流、探險等項目,戶外休閑運動中多數帶有探險性,屬於極限和亞極限運動,有很大的挑戰性和刺激性,擁抱自然,挑戰自我。
戶外旅行,我個人理解為,背包客的生活方式。我自己就在做一個長線重裝旅行的計劃。

㈢ 什麼才是戶外旅遊與傳統旅遊有什麼區別

提起來戶外旅遊,很多人都會和「驢友」一詞聯系起來,和「風險」、「刺激」等聯系起來,好像是少部分人的活動,體力不支者,無經驗者,裝備不行者,都是無法加入到戶外旅遊的圈子裡面來。如果這樣理解戶外旅遊,那就是大錯特錯了。 戶外旅遊,顧名思義,既是在戶外進行旅遊活動。 旅遊的概念:離開居住地80公里以上且停留24小時以上的既稱為旅遊活動,無論是商業談判、探親訪友、旅行攝影、宗教朝拜等,只要滿足以上條件的就是發生了旅遊活動。雖然全世界每個國家和地區定義有所區別,但是差別不大。 戶外旅遊,就加上了「戶外」一詞,卻變得彷彿很神秘,距離生活很遠一樣,很多人就遠離這片本來屬於自己生活的一部分。這種原因是如何造成的呢?是因為所有人都注意了一個極端,認為戶外旅遊分級別的,沒有經驗者要跟隨所謂的老驢進行鍛煉,鍛煉什麼呢?鍛煉登山技巧,鍛煉戶外安全風險應急知識,鍛煉團隊協調等等。如果是這些,旅遊中就有登山,登山就有危險性,參加旅遊的每個人都要知道登山技巧,遇到危險後的應急措施;只要是多人團隊旅遊,都會有團隊協調組織,因為沒有團隊協調,就沒有計劃的統一性,一個隊友在不是故意離開團隊、不是遇到自然性不可抗力因素的條件下,都不能丟下,所以所有多人旅遊的團隊都需要團隊協調。 還有一些人說:願意跟隨戶外驢友的組織去玩兒,因為那樣可以認識很多朋友,去的都是不出費用的景點,時間上還是比較自由的…… 戶外旅遊,如果說天天都是去的不收費的旅遊景點,那麼估計都是山水吧,可以隨意找一片山水風光沒有景區開發公司開發的地域進行旅遊活動,那麼文化的戶外就不是戶外旅遊?如果說文化性的旅遊不屬於戶外旅遊,那麼這個「戶外旅遊」就是一個殘疾,跟隨這樣殘疾的組織出去,慢慢的也就變成了一個半殘的驢友。 我還發現,很多自駕車的朋友絕對屬於戶外旅遊的組織內的,自稱「戶外驢友」的人都不能說自駕車這不屬於「戶外旅遊」,但是這些人到省外甚至國外,一樣去收費的景點游覽參觀,這些人一樣是戶外旅遊者,進行了戶外旅遊活動。 時間上比較自由,那是相對來說,相對什麼呢?相對的就是旅行社策劃的大部分旅遊線路,不可否認,旅行社大部分旅遊線路,特別是在旅遊旺季來臨後,時間上來說顯得更加不自由,緊張。這些也是有很多很多原因而造成的,旅行社每策劃一條線路,都要考慮市場,主要從時間、價格、出行方式等方面入手,當旅行社排列出來線路以後,就要按照時間順序誤差不大的情況下進行旅遊,如果不按照計劃內安排旅遊,那麼整個旅遊團就會出現很多麻煩,有可能旅行社的成本費用就要增加。例如:晚上本來入住酒店,而團隊沒有到達,酒店要取消,酒店就要扣除旅行社的違約金,旅行社的成本就增加,而參加旅行社的旅遊者一般是不願意拿出來這部分損失的,旅行社是商業性質的公司,就要考慮經濟利益,違背了經濟利益,就違背了開辦旅行社的初衷,所以在整個旅遊活動中就要按照原計劃的時間安排進行旅遊活動。吃、住、行、門票等因素都會影響到旅行社的成本價格。在此不一一列舉。 這里按照旅遊自由度分為三種:一種既是自由行,純粹的自由行,費用也是最高的旅行方式;第二種是半自由行,提前預定好旅遊線路、出行時間和返程時間、住宿酒店的時間安排,其他時間自由;第三種是計劃旅遊,費用最低的旅遊方式,一切都要在旅遊出發前做好安排,一般情況下不進行更改,保障旅遊活動安全快速進行的一種旅遊方式。在這里提出此三種旅遊方式,供大家按照自己的喜歡、時間、經濟基礎選擇自己的旅遊方式。 戶外旅遊,不是只有去不收費的地方玩兒才算戶外旅遊,也不是能認識很多新朋友的驢友圈還叫做戶外旅遊,更不是不隨旅行社的旅遊方式才是戶外旅遊。所有的旅遊都稱為戶外旅遊。 戶外旅遊,分為難度級別是難免的,無論是難度級別在低,都是戶外旅遊,千萬不要再說常規旅遊就不是戶外旅遊,戶外旅遊本身就是一種旅遊方式。旅遊就是要進行戶外活動的。 戶外旅遊,需要根據自己的喜好先擇自己喜歡的戶外旅遊方式,以後不要再認為戶外旅遊跟自己距離很遠很遠,其實呢,很近很近,不要失之交臂,失去了,就像緣分到面前卻不知道去把握。 戶外旅遊,本來就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沒有那麼復雜,和生活息息相關。少了戶外旅遊,生活少了一點兒樂趣,人生少了一點兒精彩…… 戶外旅遊,和傳統旅遊沒有區別,本來都是一回事兒!只是有一些人給他們這對千年情侶故意拆開,不懷好意。可恨!

㈣ 戶外出遊時吃什麼,怎麼吃

戶外出行,帶什麼吃的以及如何補充的問題,通過更合理的飲食,保證身體能量的補充,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進而養成更科學的生活習慣。下面我們聽聽老驢們怎麼說?

1短線和長線的食品規劃區別
人體有自動調整能力,一兩天的周邊短線活動,不用過度講究營養的補充和均衡,電解質的補充。一般情況下,按自己平常的習慣補充也可以。
兩天以上的長線活動食物計劃遵循"高能量、高壓縮比、耐儲存"的原則,能量是基礎,至於你喜歡帶面,還是帶米,掛面還是方便麵?完全是個人口味喜好。一般情況下,同樣重量的面比米能提供更多熱量。
每次活動早餐一定要吃好,平常其實也是如此!

2食品
一般人都認為吃肉耐餓,那麼是否戶外應該多帶肉類食品?其實並非如此。碳水化合物比蛋白質、脂肪能更直接快速地提供能量並且易消化。所以戶外活動中,首要補充的是碳水化合物,即米面類食物。
1、碳水化合物
前面已有講過,實際就是素食類。
2、肉食
肉食應該在運動前數小時或者運動後數小時進食(如早餐、晚餐),最好不要在運動過程中進食;
肉食以牛肉最好,因為它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和微量元素,可以為人提供比較均衡的營養;
罐頭食品,也是牛肉優先。注意魚肉最不合適,沙丁魚和鱈魚除外。
3、方便食品
也即常說的垃圾食品,如方便麵、火腿腸等,其實應該選擇帶上的,方便、輕便。只是日常生活中不要多吃就行了。
4、水果
水果能調整口味食慾,並且是最好的補充維生素的食品,特別是檸檬,其次橙子、蘋果。

3飲品
水是人體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沒有食物,人可以堅持七天;而沒有水,最多能堅持3-4天。
身體缺水可能引起中暑、腎衰竭等嚴重後果,甚至會有生命危險,所以活動前、活動時的飲水和活動後的補充水都是有必要的。
可以說,水是戶外第一重要的。那麼,如何飲水,如何保持身體對水的需求,就是十分重要的了。
1、水份
原來我們接受的理念是:多次少量,每次三小口,這樣既可以不沖淡胃液,又能保證嘴巴里不致於出現強烈的飢渴感。這是有一定問題的,清涼大了一個形象的比喻:細胞在燃燒時,每次一小口不過是火上澆油,只有一定量才能補充人體細胞對水的需求,他給出的量化指標是:每隔20-30分鍾喝一次,每次150-200ml。
平常情況下,一個人一天應該補充1200ml水,在戶外這種劇烈運動情況下,應該補充3-6倍的量才能滿足需要。在此需要提醒飲水少的同學,戶外運動,出汗多,如果喝水少,由於人體自我調節的功能,會將尿液中的水分再次吸收,造成排尿少,長期如此會導致腎出現各種問題。
2、補鹽
是否常吃高鹽榨菜好?一般情況下,不需要!
人體中的鈉使大量排出的,在需要的時候,會自動回收一些。只有在天氣十分炎熱、長期大量出汗的情況下,才有必要補鹽。
3、運動飲料
在戶外活動中補充運動飲料,是否能很好地補充體力?答案是否定的。
一瓶運動飲料提供的能量及電解質是很少的,佳得樂更只有葡萄適的一半。運動飲料的效果我們往往過於誇大了,一瓶的效果幾乎是忽略不計的。運動飲料的作用主要是提升爆發力,對耐力是影響較小。相反長期喝功能性飲料,會打亂體液自平衡系統,對身體不利。
4、補糖
葡萄糖易於人體吸收,多喝點有好處吧?也不是,原因同上。個人調配的葡萄糖,注意不能長期放置,因為這種溶液最易滋生微生物,喝了易致腹瀉!
總結一句話,人體是一個非常精密的自平衡系統,只要保持一定的水量,就能實現自我平衡。所以,我們日常帶的水,應該是:白開水、礦泉水、純凈水,或者野外的泉水;飲水,不要等到渴了再喝,應該堅持每隔20-30分鍾喝一次、每次150-200ml的原則補水。

4體能補給
體能准備方面:最早大家都是帶巧克力,也有人推薦紅牛,對於戶外來說,一個就是需要高能量,另外一方面需要抗疲勞的食品,再加上輕便容易攜帶,所以大家能想到的首選就是巧克力了,紅牛中主要的成分是牛磺酸,在加上其他成分的復配,能起到讓人保持清醒的作用,但對你體力的恢復作用卻不大,而巧克力盡管能量值比較高,但一方面消化吸收比較慢,適當的補充氨基酸、葡萄糖是不錯的選擇。這類食品特別是較長時間徒步、爬山的戶外活動建議准備。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的話,歡迎收藏或是轉發給身邊的朋友們哦

㈤ 驢友去戶外旅遊要注意什麼

驢友去戶外旅遊要注意:熱身工作要做足、保暖措施不可省、運動量要循序漸進、運動後及時補充水分、以有氧運動為主

1、熱身工作要做足

一般來講,當感到身上開始出汗時,應該說熱身已做足了。熱身可以利用一些戶內的運動器械進行,也可以在戶外熱身,如小步慢跑等。

2、保暖措施不可省

許多人認為戶外鍛煉只穿運動服即可,理由是運動起來不會冷。但人體在鍛煉中產生較多熱量的時候僅是中段,一前一後十分容易受外界溫度的影響,所以,運動中要逐漸脫減衣服,鍛煉後及時擦乾汗水並添加衣服保暖。

應依據個人的身體適應情況選擇適當的運動服裝,盡量減少身體暴露。注意肢體末端及耳朵等部位的保暖,如採取戴手套、耳罩的方法就可有效避免凍傷。

3、運動量要循序漸進

運動量應由小到大,逐漸增加,尤其是跑步。不宜驟然劇烈長跑,必須有一段時間小跑,活動肢體和關節,待肌體適應後再加大運動量。

通過鍛煉,感到全身有勁,輕松舒暢,精神旺盛,體力和腦力功能增強,食慾、睡眠良好,說明這段時間運動是恰當的;倘若感到身體軟弱無力,提不起精神,疲乏不堪,食慾減,厭惡鍛煉,就要注意減少運動量,或改用另一種運動鍛煉方式。

4、運動後及時補充水分

運動前後及時補充水分。冬季戶外鍛煉所需的水同夏季一樣多,飲用的水可以是普通水或運動飲料。寒冷的天氣,許多人會想喝一杯熱咖啡或巧克力再出去鍛煉,這是不科學的做法,因為這會造成人體失水。

5、以有氧運動為主

冬季氣候寒冷,爆發性的無氧運動容易引起身體不適,甚至造成運動傷害,所以,健身時一定要選擇動作幅度較小、熱量消耗較大的有氧運動,避免那些劇烈撞擊的運動。

㈥ 旅遊與戶外運動有其區別嗎

戶外運動與旅遊的區別

一般認為,旅遊是旅遊者離開日常居住的環境(逃避現實) ,到其他地方去接受跨文化與異域風情的洗滌(審美) ,盡情享受休閑時光(娛樂) ,並通過這一系列感官刺激和心靈感受,獲取精神的成長(教育) 。可見,從本質上看旅遊就是異地體驗,是旅遊主體(旅遊者)與客體(旅遊吸引物、設施、服務)角色互動的產物。從這個意義上講,旅遊和戶外至少在如下方面存在差別:

從原因上講,旅遊者出行是為了暫時避開現實,而戶外活動這一目的則不明顯,更多的是主動地回歸自然;

從過程來講,旅遊者接受的是審美(自然和文化)及娛樂,而戶外活動接受的是運動的樂趣;

從結果上講,旅遊者得到的是感官刺激和心靈感受,獲取精神的成長,戶外活動除了得到這些之外還注重體格的鍛煉和運動技能的提高;

從屬性上看,旅遊是一種文化活動,而戶外活動更多是在滿足人的生理(運動)需求,帶有非常明顯的自然屬性。

組織以上戶外運動應該注意的幾項原則:
1、安全性(這個問題居首位,也就是說在這個問題上是沒有得商量餘地的, 不能帶感情色彩去組織戶外運動 )
2、團隊合作性
3、准備充分:理念、知識、技術、、裝備、體能。
4、保障體系完善(急救、救援等)

㈦ 戶外旅遊必備安全知識有哪些

一、周密的旅遊計劃:即事先要制定時間、路線、膳宿的具體計劃和帶好導游圖(書)、有關地圖及車、船時間表及必需的行裝(衣衫、衛生用品等)。
二、帶個小葯包:外出旅遊要帶上一些常用葯,因為旅行難免會碰上一些意外情況,如果隨身帶上個小葯包,做到有備無患。
三、注意旅途安全:旅遊有時會經過一些危險區域景點,如陡坡密林、懸崖蹊徑、急流深洞等,在這些危險區域,要盡量結伴而行,千萬不要獨自冒險前往。
四、講文明禮貌:任何時候、場合,對人都要有禮貌,事事謙遜忍讓,自覺遵守公共秩序。
五、愛護文物古跡:旅遊者每到一地都應自覺愛護文物古跡和景區的花草樹木,不任意在景區、古跡上亂刻亂塗。
六、尊重當地的習俗: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許多少數民族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和習俗忌諱,切不可忽視禮俗或由於行動上的不慎而傷害他們的民族自尊心。
七、注意衛生與健康:旅遊在外,品嘗當地名菜、名點、無疑是一種「飲食文化」的享受,但一定要注意飲食衛生,切忌暴飲暴食。
八、警惕上當受騙:目前社會上還存在一小部分偷、詐、搶的壞人,因此,「萍水相逢」時,切忌輕易深交,勿泄「機密」,以防上當受騙造成自己經濟、財物上的損失。
新時代還需注意事項:
1、參加團隊旅遊時,應選擇一家信譽良好的旅行社,簽訂詳細的旅遊合同;自助旅遊時,最好結伴而行,購買一份旅遊意外保險;出行時,還應互相交換導游和同行人員的電話號碼。
2、乘坐交通工具時,一定要系好安全帶,勿隨意更換座位,上下車時要注意來往車輛;不帶危險或易燃品。
3、出入飯店房間隨手關門,離開房間應切斷電源,不在床上抽煙;不讓陌生人進入房間。
4、不可擅自脫隊,如需單獨離隊,應徵得導游和同伴同意,並記住集中地點、時間、所乘車號、所住飯店地址、電話。夜間或自由活動時間白行外出,告知導游或團友。
5、水上活動必須按規定穿著救生衣,勿超越安全警戒線,勿獨自下水;行走雪地、山路要小心謹慎;年邁和身體不適者勿參加劇烈或刺激性活動項目。 遇雨天、山路、險坡等應注意行路安全。
6、外出旅遊發生糾紛,需要投訴,請找當地的旅遊行政主管部門。

㈧ 戶外出遊時飲食方面應該注意什麼

1、水要干凈
2、注意補充電解質
3、不宜吃得太飽
4、不吃變質食物
5、不要喝碳酸飲料
6、謹慎食用野菜

㈨ 戶外和旅遊的區別是什麼

比如有些景點或者活動,戶外俱樂部和旅行社都會發團,大家覺得兩者有什麼區專別
看錯你屬的標題了,你的標題和副題有區分。你的意思是:在都發團隊的情況下,旅遊團隊和戶外團隊的區分是什麼。我看成:旅遊和戶外的區分了。

㈩ 戶外旅遊需要帶什麼

【必須攜帶】
1、身份證、學生證/軍官證、銀行卡等
2、葯品:暈車葯、感冒葯、止瀉葯、創可貼、維生素等個人常備葯品。
3、防曬霜、潤唇膏、墨鏡和帽子以免強紫外線灼傷皮膚和眼睛。
4、備一些干糧、水果和零食
5、洗漱用品,換洗衣物(看日出風大,平均氣溫早晚3度左右,白天15-20度左右。要帶上沖鋒衣或棉衣,白天拍照時盡量穿艷麗的顏色)
6、旅遊鞋、徒步鞋、登山鞋都行
7、消毒濕紙巾會讓出行更方便
8、最好帶1大包1小包,大包用來放旅途中不用隨身攜帶的物資(可用拉桿箱代替),小包用來放需隨身攜帶的物資(相機、紙巾、零食、水等)

【特別注意事項】

1、穿著適合戶外休閑活動(帶換洗衣服,洗簌用品,防曬用品,帽子太陽鏡和光源)。
2、海島活動特別要注意安全,島上最缺乏蔬菜水果,吃飯貴,多帶些好吃的上島!
3、沿途嚴禁丟不可降解的垃圾,一經發現,直接海里喂魚,哈哈。
4、此活動如遇暴雨、台風、地震等特殊情況而取消,領袖戶外的mm會通知參加的隊員。
5、露營的朋友帶上露營裝備(背包、帳篷、睡袋、防潮墊等)。
6、請隊員們根據自身的身體健康狀況,來選擇報名適合自己的活動。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