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戶外夜景 » 永濟夜景

永濟夜景

發布時間: 2020-12-22 21:12:52

⑴ 山西不登山的旅遊景點有哪些.2天內遊玩

山西不登山的旅遊景點很多!
杏花村、平遙古城、喬家大院
晉祠等等
適合老年人的就去平遙古城、喬家大院一日游 220元

⑵ 山西哪個城市的夜景最美最迷人

永濟啊,

⑶ 山居秋暝ppt

山居秋暝
山居秋暝《山居秋暝》是唐朝王維的五言律詩。詩中將空山雨後的秋涼,松間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聲音以及浣女歸來竹林中的喧笑聲,魚船穿過荷花的動態,和諧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給人一種豐富新鮮的感受。它像一幅清新秀麗的山水畫,又像一支恬靜優美的抒情樂曲,體現了詩人詩中有畫的創作特點。

作品名稱: 山居秋暝
創作年代: 唐朝
作品出處: 王右丞集箋注
文學體裁: 五言律詩
作者: 王維
創作地點: 紹興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山居秋暝》【創作年代】:盛唐 【作者姓名】:王維 【作品體裁】:五言律詩 【作品來源】:《王右丞集箋注》
編輯本段原文及其中心思想
唐 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中心思想: 雖然不免隱士氣,但寫得格調清晰,富於生活氣息, 與詩情畫意之中寄託詩人高潔的情懷和對理想境界的追求。
1.暝:日落,夜晚。 2.王維,約(701-761),字摩詰,蒲州(今山西永濟)人。唐代詩人、畫家。山水田園派詩人,人稱「詩佛」 3.空山:空曠,空寂的山野。 4.新:剛剛。 5.清泉石上流:寫的正是雨後的景色。 6.竹喧:竹林中笑語喧嘩。喧:喧嘩,這里指洗衣服姑娘的歡笑聲。 7.浣女:洗衣服的姑娘。浣(huàn):洗衣服。 8.蓮動:意謂溪中蓮花動盪,知是漁船沿水下行。 9.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反用《楚辭·招隱士》「王孫兮歸來,山中兮不可以久留」句意。意謂任憑它春芳消散,王孫也可以久留,因為秋色同樣迷人,使人留戀。隨意:任憑。春芳歇:春芳:春草;歇,消散、逝去。王孫:原指貴族子弟,後來也泛指隱居的人,此處指詩人。留:居。 全文中心:這是山水詩的代表作之一,它唱出了隱居者的戀歌。全詩描繪了秋雨初晴後傍晚時分山村的旖旎風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樸風尚,表現了詩人寄情山水田園,對隱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滿足心情。
空曠的山中,新雨剛剛下過。夜間的秋色更添幾分涼爽。明朗的月光照在松竹間,清澈的泉水從池上流過。浣女穿梭在林間,發出刷刷的響聲。蓮花觸動著下面的漁舟。春天的芳菲雖已消散,但秋景亦佳,我自可留連山中。
賞析一
王維的《山居秋暝》是山水詩的代表作之一,它唱出了隱居者的戀歌。全詩描繪了秋雨初晴後傍晚時分山村的旖旎風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樸風尚,表現了詩人寄情山水田園,對隱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滿足心情。 詩的開頭兩句「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寫薄暮之景,山雨初霽,幽靜閑適,清新宜人。是詩人用大手筆勾畫的雨後山村的自然畫卷。其清新、寧靜,淡遠之境如在目前。一個「空」字,渲染出天高雲淡,萬物空靈之美。詩人隱居於此是何等的閑適,如此描繪山水田園之典型環境流露出詩人的喜愛之情。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被雨水洗滌後的松林,一塵不染,青翠欲滴;山石顯得格外晶瑩、剔透新亮;就連月光也像被洗過一樣,極其明亮皎潔;山雨匯成的股股清泉頓時流淌於拾級而上的石板上,又順著山澗蜿蜒而下,發出淙淙的清脆悅耳的歡唱,好似宛轉的「小夜曲」奏鳴。「照」與「流」,一上一下,一靜一動,靜中有動,動中有靜,彷彿讓人感受到大自然的脈搏在跳動。此時此刻詩人也彷彿覺得自己也被洗凈了一般,自然的美與心境的美完全融為一體,創造出如水月鏡般不可湊泊的純美詩境。此種禪意非隱居者莫屬。蘇軾把此聯譽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典範之秀句。 接下來詩人由寫景轉為寫人。在這幅山水畫作之中,山村的自然美和村民們的生活美是水乳交融的。「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此二句均為寫人——「浣女」、「漁夫」的活動的畫面。詩人採用了「未見其人,先聞其聲」的寫法。可不是么,既是夜間,又被竹林遮擋,怎麼能見到浣洗完衣服歸來的女人們呢!然而,竹海之中傳來的女人們緩步挪移時撥動夜露浸潤的翠竹,發出「沙沙」的聲響,又伴著她們銀鈴般的笑聲,好一派歡聲笑語的喧鬧竟打破了如此寧靜的夜空;再聽水面蓮葉波動,這便是漁夫乘著月光歸來。詩人觸景生情,感慨油然而生:山民們戴月而歸,隨性而起,這般勤勞、樸素、開朗的性格,遠比宦途官場清明、純凈得許多。這些細節無不傳達出詩人不僅喜愛這兒的景美,更喜愛這里的人美。這就很自然地給結句作了有力的鋪墊。 尾聯兩句「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是詩人有感而發。雖然春光已逝,但秋景更佳,願意留下來。王孫指詩人自己,這是詩人對《楚辭·招隱士》「王孫兮歸來,山中兮不可以久留」的詩意的反其義而用之,是說春天的芳華雖歇,秋景也佳,隱者自可久留。正如詩人在《青溪》所言:「我心素已閑,清川澹如此。」其喜歸自然,厭惡宦海之情溢於言表。 總之,這首山水田園詩畫山綉水,清新寧靜,於詩情畫意中寄託了詩人的高潔情懷和對理想的追求,含蘊豐富,耐人尋味。
賞析二
這首詩寫山居所見秋山雨後黃昏的迷人景色和融怡陶醉的心境,大約是詩人隱居終南或輞川別墅時所作。詩的境界清澄透明,玲瓏剔透,恰似一泓秋水,其中洋溢著濃郁的生活氣息。詩歌於詩情畫意當中寄託著詩人的高潔情懷和對理想生活的執著追求。 首聯整體著眼,大筆勾勒,交待季節,點明狀態,給人以身臨其境,神清氣爽之感。「空山」、「新雨」、「晚秋」,平平實實的幾個字,極易引發人們的聯想,山居環境的靜謐,新雨過後的清新,秋日天氣的颯爽,白日向晚的安寧,字里行間彌漫著一股清幽明潔之氣。「空山」是王維慣用的詞語,耐人尋味。此處絕無冷清、空洞之意,也不是禪宗所謂的空寂、虛無,結合全詩來看,「空山」包含以下四層意思:一指山中林木繁茂,翠綠成蔭,遮掩了人們活動的痕跡,正如王維《鹿柴》所雲「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二是指此處遠離塵囂,人跡罕至,「峽里誰知有人事,世中遙望空雲山」(《桃源行》),有如世外桃源,遺世獨立,又如洞天福地,快樂怡人;三是指山雨初霽,萬物一新,銀輝四射,天地生輝,呈現在詩人眼前的是一派空明潔凈,熠熠生輝的燦爛圖景;四指空而不虛,靜而不寂,活力無限,意趣萬千,因為山中有歡歌笑語,漁舟晚唱,有明月朗照,清泉潺潺。可見,雨後空山帶給人們的不是孤獨、寂寞,不是沉寂、死滅,而是生機活力,妙趣橫生。 頷聯小處著眼,工筆細描,動靜結合,光色輝映,營造出一個雅緻脫俗、明媚空靈的迷人世界。皓月當空,朗照萬物;蒼松如蓋,亭亭凈植;松葉如針,清翠欲滴;水珠點點,閃閃發光;樹影斑駁,月光輝映,灑下一地的星星點點,有如細碎銀子鋪滿山林,給人以如夢似幻,飄飄欲仙之感。落一「照」字,不同於「瀉」,朱自清《荷塘月色》寫月光:「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與花上。」用「瀉」寫出了月光如水,靜謐朗照,柔媚生輝的特點。王維寫月光用「照」字,光色兼備,狀態逼真,活現月照松林,回光返射,閃爍不定,迷離恍惚的特點;也引導讀者去留意空山松林沐浴月華的恬靜光潔和明亮空靈。如果說第一句側重寫月下松林的幽美景致的話,那麼,第二句就是寫月下溪流的活潑生機。你瞧:山泉流淌,淙淙作響;月映溪流,素潔如練;流水空明,清澈見底;溪流彎彎,活潑機靈。面對這一溪清幽潔明,空靈剔透的山泉,恨不得掬一水山月滋潤滄桑的面龐,擷一縷清音唱響心靈的浪花。著一「流」字,盡顯風流,頗有柳宗元《小石潭記》「斗折蛇行,明滅可見」的韻味,也引導人們去體味小溪或水石相激飛花濺玉的閃亮或穿林繞石琤琤琮琮的合鳴。王維一「流」,可謂意態橫生,妙趣無窮! 頸聯拓展一步,進到人事生活,而這種生活出現在山中黃昏這一特有的情境中,便顯現出迷人的色彩。上句寫姑娘:一群天真無邪的農家少女浣衣歸來,結伴同行;她們嬉戲玩鬧,笑逐顏開,吵醒沉睡的山林,激活了寂靜的生機,銀鈴般的笑聲回盪在空曠幽深的竹林中。下句寫漁人:幾艘小船滿載星輝,盡興而歸,滿眼荷葉紛紛倒向兩邊,掀翻了無數晶瑩剔透的水珠。此情此景,讓人心生羨慕,多麼想,搖一船沉甸甸的豐收喜悅來迎接又一個靜謐幽美的夜晚;多麼想,唱一池脆生生的漁舟小調去歡送又一個余輝掩映的黃昏。姑娘也好,漁人也罷,詩人只聽見竹林中的喧鬧而不見其人,只見到蓮株的搖動而不見行舟,自可想見竹林蓮叢的茂密幽深,人們竟是裹在這樣一個鬱郁蔥蔥的綠色世界裡,這是何等動人的景象啊!而且,我們完全有理由推想,生活在這個世外桃源的人們,勤勞純朴,心性高潔;安居樂業,幸福快樂;率性真誠,一派天然。難怪末聯詩人要由衷地傾吐出「王孫」可留的感嘆了。 尾聯巧用《楚辭·招隱士》之典,《招隱士》末句雲:「王孫兮歸來,山中兮不可以久留。」原意是招王孫出山入仕,王維反用其意,自成佳構,增無限趣味,「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春芳雖然自然而然的消歇了,但秋光一樣美麗迷人,「王孫」自可不必離去了。貌似勸人,實則自勉。「山中」比朝中好,潔凈純朴,可以遠離官場污濁而潔身自好;「山中」比塵世好,純潔空靈,可以遠離世俗庸碌而修養性情。詩人對山中生活的迷戀之情,躍然紙上。另外,從全詩所用意象也可看出作者的思想情趣。皎皎明月,純潔空明;鬱郁青松,亭亭凈植;幽幽清泉,潺潺流淌;森森翠竹,修直挺拔;卓卓清蓮,污而不染;……凡此種種,在傳統詩文裡面,都是一些清閑雅緻,高潔不俗的意象,由此不難看出王維對理想生活的念念不忘之心。
賞析三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詩中明確寫有浣女漁舟,詩人怎下筆說是「空山」呢?原來山中樹木繁茂,掩蓋了人們活動的痕跡,正所謂「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鹿柴》)。由於這里人跡罕至,「峽里誰知有人來,世中遙望空雲山」(《桃源行》);自然不知山中有人來了。「空山」兩字點出此外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霽,萬物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氣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天色已暝,卻有皓月當空;群芳已謝,卻有青松如蓋。山泉清冽,淙淙流瀉於山石之上,有如一條潔白無瑕的素練,在月光下閃閃發光,多麼幽清明凈的自然美啊!王維的《濟上四賢詠》曾經贊嘆兩位賢士的高尚情操,謂其"息陰無惡木,飲水必清源」。詩人自己也是這種心志高潔的人,他曾說:」寧息野樹林,寧飲澗水流,不用坐梁肉,崎嶇見王侯。」(《獻始興公》)這月下青松和石上清泉,不正是他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嗎?這兩句寫景如畫,隨意灑脫,毫不著力。像這樣又動人又自然的寫景,達到了藝術上爐火純青的地步,非一般人所能學到。「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竹林里傳來了一陣陣的歌聲笑語,那是一些天真無邪的姑娘們洗罷衣服笑逐著歸來了;亭亭玉立的荷葉紛紛向兩旁披分,掀翻了無數珍珠般晶瑩的水珠,那是順流而下的漁舟劃破了荷塘月色的寧靜。在這青松明月之下,在這翠竹青蓮之中,生活著這樣一群無憂無慮、勤勞善良的人們。這純潔美好的生活圖景,反映了詩人過安靜純朴生活的理想,同時也從反面襯托出他對污濁官場的厭惡。這兩句寫的很有技巧,而用筆不露痕跡,使人不覺其巧。詩人先寫"竹喧""蓮動",因為浣女隱在竹林之中,漁舟被蓮葉遮蔽,起初未見,等到聽到竹林喧聲,看到蓮葉紛披,才發現浣女、蓮舟。這樣寫更富有真情實感,更富有詩意。 詩的中間兩聯同是寫景,而各有側重。頷聯側重寫物,以物芳而明志潔;頸聯側重寫人,以人和而望政通。同時,二者又互為補充,泉水、青松、翠竹、青蓮,可以說都是詩人高尚情操的寫照,都是詩人理想境界的環境烘托。 既然詩人是那樣地高潔,而他在那貌似「空山」之中又找到了一個稱心的世外桃源,所以就情不自禁地說:「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本來,《楚辭·招隱士》說:「王孫兮歸來,山中兮不可久留!」詩人的體會恰好相反,他覺得「山中」比「朝中」好,潔凈純朴,可以遠離官場而潔身自好,所以就決然歸隱了。 這首詩一個重要的藝術手法,是以自然美來表現詩人的人格美和一種理想中的社會之美。表面看來,這首詩只是用「賦」的方法模山范水,對景物作細致感人的刻畫,實際上通篇都是比興。詩人通過對山水的描繪寄慨言志,含蘊豐富,耐人尋味。
賞析四
這首詩寫出了清新、幽靜、恬淡、優美的山中秋季的黃昏美景。王維所居輞川別墅在終南山下,故稱山居。一場秋雨過後,秋山如洗,清爽宜人。時近黃昏,日落月出,松林靜而溪水清,浣女歸而漁舟從。如此清秋佳景,風雅情趣,自可令王孫公子流連陶醉,忘懷世事。此詩以一"空"字領起,格韻高潔,為全詩定下一個空靈澄凈的基調。全詩動靜結合,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月照松林是靜態,清泉流溢是動態。前四句寫秋山晚景之幽靜,五六句寫浣女漁舟之喧嘩。詩之四聯分別寫感覺、視覺、聽覺、感受,因象得趣,因景生情。反襯了當今社會官臣惰,貪,寫出詩人自己的高尚情操,寫出那無憂無慮,表達了作者十分嚮往這種生活。也表達了作者崇尚恬靜淡泊的田園生活,不願同流合污,潔身自好的人生態度。還有一點值得注意:古代文人多借清秋而寫悲傷之意,此詩則屬樂秋之佳作。《增訂評注唐詩正聲》郭雲:"色韻清絕。"《唐詩解》:"雅興淡中有致趣。"《唐詩矩》:"右丞本從工麗入,晚歲加以平淡,遂到天成。"《唐詩合選詳解》王雲翼雲:"前是寫山居秋暝之景,後入事言情,而不欲仕宦之意可見。" 這首山水名篇,於詩情畫意之中寄託著詩人高潔的情懷和對理想境界的追求。詩的中間兩聯同是寫景,而各有側重。頷聯側重寫物,以物芳而明志潔;頸聯側重寫人,以人和而望政通。同時,二者又互為補充,泉水、青松、翠竹、青蓮,可以說都是詩人高尚情操的寫照,都是詩人理想境界的環境烘托。 既然詩人是那樣地高潔,而他在那貌似「空山」之中又找到了一個稱心的世外桃源,所以就情不自禁地說:「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本來,《楚辭·招隱士》說:「王孫兮歸來,山中兮不可久留!」詩人的體會恰好相反,他覺得「山中」比「朝中」好,潔凈純朴,可以遠離官場而潔身自好,所以就決然歸隱了。 這首詩一個重要的藝術手法,是以自然美來表現詩人的人格美和一種理想中的社會之美。表面看來,這首詩只是用「賦」的方法模山范水,對景物作細致感人的刻畫,實際上通篇都是比興。詩人通過對山水的描繪寄慨言志,含蘊豐富,耐人尋味。 王維的人生大志也隱藏在字里行間。 中心:寫清幽安閑之境,表達了詩人順應天性,怡然自適。
賞析五
首聯點明時間和地點,表達了一幅景象:在秋天寂靜空靈的山林里,剛下過雨,迷濛不已。 頷聯動靜結合,有「明月照」和「石上流」:在寧靜的夜裡,皎潔的月亮發出柔和的光,星星點點地灑在地上;流水淙淙地流過,似乎在唱一首動聽的曲子。頸聯以小姑娘和漁夫來襯托山的寧靜。尾聯則抒發了詩人對恬靜,安詳的生活的嚮往。 寫景: 1.動靜 明月,松林 2.空間變化 清泉,石頭 3.色彩明艷豐富 竹,浣女 4.自然景,人物景 蓮,漁舟
王維(701-761),字摩詰,盛唐時期的著名詩人、畫家,被後人稱為「詩佛」,官至尚書右丞,祖籍祁州(今山西祁縣),遷至蒲州(今山西永濟)。王維是唐代山水田園詩派代表詩人。崇信佛教,早年王維積極入世,是至情至性之人,用詩筆寫愛情,如《紅豆》,寫親情和友情,如《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晚年居於藍田輞川別墅。其詩、畫成就都很高,蘇軾在《東坡志林》中曾贊他「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而他筆下的山水景物特別富有神韻,常常是略事渲染,便表現出深長悠遠的意境,耐人尋味。他的詩句常常是看上去自然流暢,毫無雕飾,待細細品來愈覺其筆觸凝練精到,用心良苦。尤以山水詩成就為最,與孟浩然合稱「王孟」,晚年無心仕途,專誠奉佛,故後世人稱其為「詩佛」也!這首《山居秋暝》選自《王右丞集》。他還善畫人物、叢竹、山水。唐人記載其山水面貌有二:其一類似李氏父子,另一類則以破墨法畫成,其名作《輞川圖》即為後者。可惜至今已無真跡傳世。傳為他的《雪溪圖》及《濟南伏生像》都非真跡。開元進士。任過大樂丞、右拾遺等官,安祿山叛亂時,曾被迫出任偽職。 王維於唐玄宗開元九年(721年)即二十歲中進士第,為大樂丞。累遷至給市中,終尚書右丞,故世稱「王右丞」。可仕途坎坷,中年遭遇挫折,逐漸走上了明哲保身、遠禍自全的道路,思想日趨消極。此詩反映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塵世官場的厭倦。王維「晚年惟好靜,萬事不關心」(《酬張少府》)。《輞川集》中的作品,大多著力描寫自然景色的靜美境界,前人認為這些詩不談禪機而深得禪理,讀之身世兩忘,萬念俱絕。這反映了王維晚年對現實冷漠的消極思想,但這些詩「詩中有畫」的表現手法卻具有不朽的美學價值。 王維在詩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無論邊塞、山水詩,無論律詩、絕句等都有流傳人口的佳篇。王維又是一位著名的繪畫大師。蘇軾說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他是唐代山水田園派的代表,並創造了水墨山水畫派。開元進士。任過大樂丞、右拾遺等官,安祿山叛亂時,曾被迫出任偽職。其詩、畫成就都很高,尤以山水詩成就為最,與孟浩然合稱「王孟」,晚年無心仕途,專誠奉佛,故後世人稱其為「詩佛」。
1、「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詩中明確寫有浣女漁舟,詩人怎下筆說是「空山」呢? 原來山中樹木繁茂,掩蓋了人們活動的痕跡,正所謂「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鹿柴》)。由於這里人跡罕至,「峽里誰知有人來,世中遙望空雲山」(《桃源行》);自然不知山中有人來了。「空山」兩字點出此外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霽,萬物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氣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見。 2、把山居秋暝改寫成一個寫景散文片段。 【1】 我在空曠寂靜的山中徘徊,剛下過的秋雨還殘留著它冰涼的痕跡,在不知不覺間,這秋天的薄暮已經悄悄地依附在了我身邊。天上的一輪皓月在松濤里靜靜地散下一片愜意,耳邊回盪的都是清澈的泉流滑過溪石的聲音。靜美的秋暝是如此美好,直到不遠處的竹林里響起了一陣溫柔的喧囂,是那些俏麗的浣紗女子款款歸來,連蓮花都嬌美地不住抖動,她們自漁舟而下的翩翩腳步踏亂了這一山一水的心神。春花任憑它凋謝去吧,我已有了這屬於我的秋天,這空寂的深山,滿藏著我詩人的留戀,更何況那些從紙醉金迷里掙脫的貴族少年?又如何? 【2】秋日雨後,山顯得空盪盪的,彷彿塵世間的一切嘈雜都隨著秋雨滲入土中,一切安謐且幽靜。 夜,來得靜悄悄的卻十分迅速。晴朗的夜晚,皓月當空,銀色的月光彷彿瀑布般一瀉千里,卻緩緩地落到地上,柔柔地將一切包裹住。好一派美麗的秋月夜景。 月光透過松樹間的空隙照到地上,若隱若現,亦真亦幻,彷彿下了一場小雨,萬物都披上了一層「雪紗」,細細地聆聽,會有泉水擊石的聲響。「丁冬,丁冬」,雖然機械地重復著這一單調的旋律,但卻富有韻律,忽遠忽近,似有似無。 竹林中傳來陣陣笑語喧嘩,原來是浣紗洗衣的姑娘們洗罷衣服,踏著月光回家去了;水上的蓮葉輕輕搖曳,卻沒有秋風掠過,再仔細一看,原來有漁舟順流而下。 山中之景是那麼清澈明凈,長風是那麼朴實淳厚。看似喧囂,卻又如此和平恬靜;看似恬靜,卻又如此充滿生機。叫我怎能不流連忘歸,叫我怎能不想置身其中。春草就隨它的意衰敗吧,我自可留在山中,效仿陶公,種豆南山,採菊東籬,靜靜地欣賞這里的秋景。 嚮往那種生活,心似白雲常自在,意如流水任東西。 【3】秋風拂過,留下一片寧靜。黃昏時分,輞川山莊景色旖旎,使我不得不自醉其中。空靜的山莊中剛下過一場秋雨,天氣已顯出秋的涼意,被秋感染的山顯得更偉岸通靈,彷彿透露著一種力量與風雅。 皎潔的月光照進松樹林,使土地披上了一件班駁的大衣,清澈的泉水從石頭上流過,溫和地滋潤著石上的青苔。一切顯得那麼祥和,那麼悠然,好似自己的心也被洗得一塵不染。 竹林深處隱約傳出陣陣清脆的笑聲,那是洗衣服的姑娘們回來了,燦爛的笑容掛在臉上,竹子彷彿也跟著快樂起來了,伴著微風輕輕搖曳。水面上泛起層層漣漪,碧綠的荷葉搖動著盡顯君子的灑脫,原來是打漁的小船打破了這一份寧靜,卻也帶來了無限的生機。 雖然春天的花草枯萎凋謝了,但秋天的美永遠值得欣賞。雖然春天美得更明艷,但秋天的深沉,秋天的韻味卻無與倫比。這山莊的秋色更把完整的秋展現在了我的眼前,絲毫不乏一種自然美,質朴美。 帶著一顆歸隱的心置身於如此美的奇鏡中,是一種享受。我願意永遠看著松樹林,看著荷塘,看著青山,做一個面朝自然的人。 本詩是一首五言律詩,韻腳是秋、流、舟、留
明月清泉自在懷 賈平凹讀王維的《山居秋暝》時年齡還小,想像不來「松間明月」的高潔,也不懂得「泉流石上」是什麼樣。母親說這是一幅很美的風景畫,要我好好背,說背熟了就知道意思了。可我雖將詩句背得滾瓜爛熟,其意義依然不懂。什麼空山、清泉、漁舟這些田園風物也只是朦朧,而鄉野情致則更模糊了。 後來上了大學,有了些古文功底,常常自豪於同窗好友。翻來覆去的「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也能獲得師長贊許。再後來深入鄉村,那兒有田園,卻無松竹流泉;及上了華山、峨眉山,並且在月夜聽泉,古剎聞鍾,乘江南漁舟,訪溪邊浣女,都為尋找王維《山居秋暝》的那種燦爛意境,都為了卻「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那份執著情結。一段時間,於人世紛雜之中,自以為林泉在胸,甚至以林泉野老自居,說和同事糾紛,勸解禍中難人。自以為心中有了王維,就了卻人間煩惱,看透了紅塵紛爭;更自以為一壺清茶,便可笑談古今。 真正進入了人生的生存程序:結婚、生子、住房、柴米油鹽,等等,才知道青年時代「明月松間照」式的「超脫」,只不過是少年時代「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浮雕和順延。真正對王維和他的詩的理解,是在經歷了無數生命的體驗和閱歷的堆積之後。人的一生,苦也罷,樂也罷;得也罷,失也罷——要緊的是心間的一泓清泉里不能沒有月輝。哲學家培根說過:「歷史使人明智,詩歌使人靈秀。」頂上的松月,足下的流泉以及座下的磐石,何曾因寵辱得失而拋卻自在?又何曾因風霜雨雪而易移萎縮?它們自我踏實,不變心性,才有了千年的閱歷,萬年的長久,也才有了詩人的神韻和學者的品性。我不止一次造訪過終南山翠華池邊那棵松樹,也每年數次帶外地朋友去觀覽黃帝陵下的漢武帝手植柏,還常常攜著孩子在碑林前的唐槐邊盤桓……這些樹木中的祖宗,旱天雷摧折過它們的骨幹,三九冰凍裂過它們的樹皮,甚至它們還挨過野樵頑童的斧斫和毛蟲鳥雀的嚙啄,然而它們全都無言地忍受了。它們默默地自我修復,自我完善。到頭來,這風霜雨雪,這刀斧蟲雀,統統化作了其根下營養自身的泥土和涵美情操的「胎盤」。這是何等的氣度和胸襟?相形之下,那些不惜以自己的尊嚴和人格與金錢地位、功名利祿作交換,最終腰纏萬貫、飛黃騰達的小人的蠅營狗苟算得了什麼?且讓他暫去得逞又能怎樣?! 王維實在是唐朝的愛因斯坦,他把山水景物參悟得那麼透徹,所謂窮極物理,行而上學於他實在是儲之心靈,口吐蓮花!坦誠、執著、自識,使王維遠離了貪婪、附庸、嫉妒的裝飾,從而永葆了自身人品、詩品頑強的生命力。誰又能說不呢?的確,「空山」是一種胸襟;「新雨」是一種態度;「天氣」是一種環境;「晚來」是瞬間的境遇。「竹喧」也罷,「蓮動」也罷,「春芳」也罷,「王孫」也罷,生活中的誘惑實在是太多,而物質的慾望則永無止境,什麼都要的結果最終只能是什麼都沒有得到。惟有甘於清貧、甘於寂寞,自始至終保持獨立的人格,這才是人生「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財富。王維的人生態度正是因為有了太多的放棄,也才便有了他「息陰無惡木,飲水必清源」的高潔的情懷,也便有了他哲悟金鉑般的千古名篇! 「明月松間照」,照一片嫻靜淡泊寄寓我無所棲息的靈魂;「清泉石上流」,流一江春水細流淘洗我勞累庸碌之身軀。浣女是個好,漁舟是個好,好的質地在於勞作,在於獨立,在於思想——這是物質的創造,更是精神的明月清泉。

⑷ 唐朝詩人

第十 陳子昂
初唐的詩歌大部分還沿用著前人浮糜的筆風,唐人詩歌至陳公方真正大變。他開啟了後來的李白杜甫,也影響了盛唐乃至以後的眾多詩人。我將他排進前十隻要考慮了他對後人的影響,當然也因為他確實留下了一些絕唱。
第九 杜牧
杜牧和李商隱是晚唐詩人的代表,詩至晚唐,已經明顯走了下風,不如前人的大氣。但「小李杜」的出現卻使晚唐出現了一片詩歌的新的景象。可就寫詩的藝術性和對文字的駕御力,杜牧還是遜於李商隱的。但就整個唐朝來說,能比他強的,恐怕也不多了。
第八 王昌齡
以絕句馳名大唐的王昌齡,詩歌或是渾壯有力,或是暗喻深情,筆法的彰弛是很少有對手的。他的絕句在唐朝和李白齊名,可以說是唐人絕句的絕頂人物之一。放眼大唐,能在絕句上與王昌齡一爭高下的,恐怕也只有李白一人。所以我將他列在第八。
第七 李商隱
作為晚唐詩人的第一代言人,他的詩歌水平是不容別人說二話的。特別是他自開一派詩風,其詩令人百思而百得。絕句和律詩上有著極高的造詣,其詩歌給唐詩開了一片洞天。我將其排在了第七。
第六 孟浩然
雖然常有人把他和王維放在一起,但要是真論起來,他和王維還是有一定差距的。但其文風自然,筆法不食煙火,對文字的駕御能力是唐人少有的。就其對詩歌的影響力確實是少有人能比,基於此,我還是將他排進了前六名。
第五 崔灝
也許我將他排在這里會有很多人不服氣,但是就其在詩歌上的真正成就來說,崔灝確實在孟浩然李商隱之上。
能和杜甫在其看家本事上律詩上一較高下的,唐人中僅有崔灝一人。雖然王昌齡也能在李白擅長的絕句上一爭高下,但是李白真正縱橫詩壇的卻是古風,也就是古體歌行。崔灝一首《黃鶴樓》令李白都不得不嘆「眼前有景題不得」,也讓杜甫雖然律詩眾多,卻始終不能拿得「第一律詩」的稱號。就此一點,已經是李商隱、孟浩然比不了的。況且崔灝極長長篇古體歌行,在盛唐能在這方面強於崔灝的,也只有李白杜甫二人而已。所以我將他排在第五。
第四 白居易
以詩歌的水平而論,白居易和王維是不分高下的。但是在白王之間,我更偏愛王維。所以只能將白居易放在王維後面了。白居易是中唐第一詩人,也是新樂府詩的代表,長於長篇敘事,深受杜甫影響。其詩歌的藝術水平,放眼大唐,能真正壓過他的,也只有李白和杜甫了。
第三 王維
王維是多才多藝的詩人,眾體皆善,其山水詩在唐朝可以說是沒有對手。他的詩歌意境深遠,筆法如出水芙蓉,又盡帶蟬性。只可惜,他對自己的才華沒有好好開發,否則他也許真能和李白杜甫一爭高下。但歷史不能假設,所以他還是落在了李杜之下。
第二 杜甫
第一李白
劉禹錫不僅是一位政治改革家和哲學思想家,也是一位有著獨特成就的出色詩人。盡管他和韓愈、白居易都有深厚的交情,卻能在詩歌的風格上保持獨立自主,不附合、更不附屬於韓、白的有勢力的流派。這突出地表現在對民間文學的學習上,他的愛好不僅局限於一般人所熟悉的古代樂府歌辭,而更感到興趣的則是當時民間所流行的俚歌俗調。他的《竹枝詞》、《柳枝詞》就是他的藝術實踐。他的詩歌語言干凈明快,決無炫博矜奇的地方。其藝術精華在於《劉夢得文集》。

⑸ 西安 到山西永濟自駕

出西安,沿著連霍高速在「風陵渡秦東」口下高速。過風陵渡黃河大橋,進入運風專高速,在「永濟西屬」下,有標志直接到普救寺、蒲州古城、鐵牛館、鸛雀樓、黃河岸畔旅遊。完後沿原路到高速口,直接到永濟市區,住下。南郊的華鑫商務酒店、神州大酒店都便宜。晚上出門看中條山夜景,舜帝山廣場,很壯觀,精彩,必看不可。次日在酒店門口,直往西,可以13公里上五老峰,也可3公里雪花山景區,也可往西一公里神潭大峽谷,不過一天只能玩一個。五老峰名氣大,有索道。
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永濟歡迎你!

⑹ 永濟買婚紗便宜的,到永濟,臨晉,臨猗,都行,要婚紗,便宜的200----400之間,不能超過40

旅遊景點簡介:拙政園:位於婁門內東北街178號,是蘇州園林中最大的,也是最著名的一座。拙政園始建於明代,王獻臣是該園第一位主人。他在嘉靖、正德年間官居監察御史,晚年仕途不得意,罷官而歸,買地造園,借《閑居賦》「拙者之為政」句意,取名為拙政園。園內主要景點有:蘭雪堂、芙蓉榭、秫香館、放眼亭、遠香堂、小滄浪、留聽閣、浮翠閣等。交通:游1、2、5線,2、3路拙政園站下,往東步行100米即到。門票:旺季(3.1-5.31;9.1-11.30)70元;淡季(6.1-8.31;12.1-2.29)50元。兩個旺季分別舉辦免費杜鵑花節、荷花節。開放時間:8:15-17:30獅子林:位於城東北的園林路23號,是元代僧人天如禪師為紀念他的教師中峰神僧而創建的。獅子林擁有國內尚存最大的古代假山群。湖石假山玲瓏眾多、出神入化,形似獅子起舞,被譽為「假山王國」,有「桃源十八景」之美譽。園中最高峰為「獅子峰」,另有「含暉」、「吐月」等名峰,建築有「立雪堂」、「卧雲室」、「指柏軒」、「問梅閣」等。提醒:可與蘇州民俗博物館、錢幣博物館同游。沿園林路向北百米即是拙政園。交通:游1、2、5線,2、3、4、40、701路可達。門票:旺季(3.1-5.31;9.1-11.30)30元;淡季(6.1-8.31;12.1-2.29)20元。虎丘:是蘇州城的標志性景觀,有「吳中第一名勝」之稱。蘇州在春秋時是吳國的首都,吳王闔閭後就葬於虎丘。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在蘇州任刺史時,曾鑿山引水,修七里堤,使虎丘景緻更加秀美。宋代詩人蘇軾曾說過:「到蘇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古人在評價虎丘的特色時,曾提出:「九宜」之說,稱虎丘宜月、宜雪、宜雨、宜煙、宜春曉、宜夏、宜秋爽、宜落木、宜夕陽。現園內主要景觀有:世界著名斜塔——虎丘塔、「天下第三泉」、斷梁殿、憨憨泉、試劍石、劍池、擁翠山莊、萬景山莊等。交通:游1、2路,公交8、49路車可達。門票:旺季(3.1-5.31;9.1-11.30)60元;淡季(6.1-8.31;12.1-2.29)40元。兩個旺季分別舉辦花會、廟會。留園:中國四大名園之一,始建於明嘉靖年間。清乾隆末年被劉恕所得,擴建後改名寒碧山莊,時稱「劉園」。光緒初年,官紳盛康買下此園,吸取蘇州各園之長,重新擴建修葺,改名為留園。留園共分中、東、西、北4個景區,景區間由700多米長的曲廊連接,長廊兩壁上嵌有歷代名家書法石刻300多方,人稱「留園法帖」。廊檐下有粉白花牆漏窗,圖案精美。從花牆望去,山池亭台在花樹中若隱若現,有如丹青畫卷,別有情趣。交通:游1、2線,11路可達。門票:旺季(3.1-5.31;9.1-11.30)40元;淡季(6.1-8.31;12.1-2.29)30元。旺季免費提供「吳歈蘭薰」表演。開放時間:7:30-17:00西園寺:位於蘇州金門外下塘街,留園西側不遠處,西園寺是戒幢律寺和西花園放生池的總稱。該寺始建於元至元年間(1264-1294年),本名歸源寺,有四大天王殿、大雄寶殿、五百羅漢堂、觀音殿和藏經樓等建築。其中羅漢堂特點突出,堂中央有一尊用整根香樟木雕成的13米高的千手千眼觀音,在它不遠處,還有一尊特殊的佛像,四面有四個不同面相的臉,據說代表了佛教的四大名山及主供神,即:五台山文殊菩薩、九華山地藏菩薩、峨眉山普賢菩薩、普陀山觀音菩薩。堂內還塑有大肚彌勒像,寒山、拾得像,關公、韋馱像等,其中最為著名的是「瘋僧」、「濟公」兩像,其傳神與妙趣橫生令人驚嘆不已,堪稱傑作。西花園的放生池同樣引人入勝,池內有很多魚和鱉,大都是佛教徒所放生。其中五色鯉魚可與杭州玉泉媲美。池中還有一隻三百多歲的大黿,只有在炎熱天氣才出水一現。交通:游1、2、3線,6、10、11、17路可達。門票:25元寒山寺:位於姑蘇城外楓橋邊,始建於六朝,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唐貞觀年間改名為寒山寺。寺內主要建築有:大雄寶殿、廡殿(偏殿)、藏經樓、碑廊、鍾樓、楓江樓等。大雄寶殿右側有一口日本友人送來的銅鍾,它是1906年由小林誠義等一批工匠鑄成的。此鍾一式共鑄兩口,一口在日本館山寺,另一口就在寒山寺,至今保存完好。提醒:可順路游附近的楓橋、鐵鈴關等景點。交通:乘游3線、3、6、9、17、21、31、301路車楓橋站下。門票:15元/人,陳列館門票5元/人,聯票價格為20元/人,登鍾樓敲鍾5元(3下)。網師園:位於帶城橋路闊家頭巷11號,是一處典型的清代宅園。最初是南宋淳熙年間(1174-1189),吏部侍郎史正志罷官後建的一座宅院,自譽藏萬卷書,取園名「萬卷堂」,自號「漁隱」。清乾隆年間,光祿寺少卿宋宗元在萬卷堂故址,營造別墅,為奉母養親之所,始名網師園,「網師」是漁夫、漁翁的意思。全園面積5400平方米,由東部的宅第、中部的主園和西部的內園三部分組成。園內主要景觀有:轎廳、大廳、梯雲室、月到風來亭、殿春庭院等。1981年建成於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內的中國庭院「明軒」,就是以該園的「殿春」庭院為藍本設計建造的。網師園最特別的是夜花園部分,崑曲、評彈、江南絲竹、古箏、笛子等曲藝節目輪流在花園中不同的廳堂演出。由於表演有中國江南特色,環境又是著名的蘇州園林夜景,對遊客了解吳地文化有一定程度的幫助,因此極受海內外遊客的喜愛。滄浪亭:蘇州最古老的園林,原為五代吳越廣陵王的池館。滄浪亭以清幽古樸見長,融園內的假山與園外的池水於一體,在假山與池水之間,隔著一條復廊,廊壁開有花窗,透過漏景,溝通內山外水。據說全園有108種花窗樣式,圖案花紋變化多端,構作精巧,是蘇州園林花窗的典型。滄浪亭在假山東首最高處,上刻清代朴學大師俞樾手書「滄浪亭」3字。建築風格古樸,結構形式與整個園林氣氛非常協調。兩旁石柱上有石刻對聯一副:「清風明月本無價,近水遠山皆有情」。怡園:位於市中心人民路中段,是清光緒年間富紳顧文彬所建的私人花園。東部原為明朝尚書吳寬的舊宅,西部為顧氏擴建。東西兩部間用一道復廊相隔,復廊牆壁飾有花窗,從花窗中看東、西兩面的園景,格外幽深曲折。交通:游1、4線,1、8、9、20、21、38、46、68、101、102、103路可達。門票:15元,軍人持證免費。盤門:位於蘇州古城牆的西南角,有著名的「盤門三景」瑞光塔、吳門橋和盤門城樓。現存的瑞光塔為北宋磚塔,塔高43.2米,7級8面,由外壁、迴廊、塔心組成。瑞光塔中曾多次發現珍貴文物。1963年,在第一層塔壁內發現木佛兩尊,第三層塔心內取出石佛一尊以及大中祥符年間磚刻題等文物。1978年,又在第三層塔心磚龕內發現舍利寶幢、觀音、如來銅造像、木刻印刷和碧紙金書的經卷共100多卷,為五代至北宋時文物。交通:游2、5線,7、30、701路到盤門景區站下。從人民路上的泰華商廈向西200米亦可到達盤門景區。門票:25元,免費提供評彈表演。開放時間:8:00-16:45旅遊行程推薦:周六:早上在上海火車站乘城際列車去蘇州,抵達後乘2路去拙政園、獅子林、蘇州民俗博物館,轉游1路依次游覽虎丘、留園、西園,再乘6路去寒山寺,夜遊觀前街,宿酒店。周日:上午乘游2依次游網師園、滄浪亭、怡園,下午游盤門景區,游畢後乘游2路回火車站,搭過路火車返滬。旅遊行家指南:娛樂:蘇州樂園被譽為「東方迪斯尼」,它具有國際現代游樂高科技與深刻的文化內涵兼備的特點。置身其中,既能領略繽紛絢麗的歐美風采,又能感受自然渾厚的東方情調,中西文化精粹如清風襲面,讓人耳目一新。蘇州的觀前街、十全街歷經數年修葺完善,業已成為集娛樂、餐飲、觀光、購物於一體的現代化商業街,如今是海內外遊客蘇州之行的必游之地。餐飲:著名的蘇式招牌菜有:松鼠桂魚、清湯魚翅、響油鱔糊、西瓜雞、母油整雞、太湖蒓菜湯、翡翠蝦斗、荷花集錦燉等。蘇州小吃亦聞名天下,蜜汁豆腐乾,松子糖,玫瑰瓜子,蝦子醬油,棗泥麻餅,豬油年糕等,都是膾炙人口的美食,不可不嘗。「得月樓」和「松鶴樓」是老字型大小的蘇式餐館;「老蘇州茶酒樓」以傳統蘇幫菜而聞名;「朱鴻興面館」和「綠揚餛飩」等物美價廉,比較適合大眾消費。蘇州的主要美食街有:太監弄、十全街、學士街、嘉餘坊、鳳凰街、干將路和石路金門商市美食街等。交通:上海到蘇州的城際列車,每天上午在上海新客站發車,40分鍾即可直達。蘇州南、北、西幾個汽車站每天日間都有高速大巴開往上海,北站最多,平均20分鍾一班,票價26-30元,車程1小時20分左右。上海下客站有恆豐路、滬太路、徐家匯虹橋路、浦東白蓮涇等地,建議在購票時詢問清楚,選擇離自己目的地近的車站。計程車:起步價10元(3公里)。3公里後,每公里單價1.8元,5公里後,加收50%空駛費。等候時間5分鍾免費,超過5分鍾,每5分鍾摺合1公里。23:00後,車費(起步價)含增加30%。蘇州部分景點分布在小巷中,汽車不能直接到達門前,此時三輪車就是最好的交通工具了。三輪車起步價2元,每公里加收2元,包車時,每人每小時5元。蘇州的景點比較集中,騎著一輛自行車走街串巷、訪古探幽,您一定能沉醉於「小橋、流水、人家」的意境之中。在火車站東側的平門橋一帶有許多租車店,大致價格為:4小時內2元,5-6小時3元,一天5元,需要身份證及押金。住宿:如果你是自駕車旅遊,天平山附近以及太湖沿岸有不少豪華別墅,價格也便宜,一般一幢雙層別墅每日租金大約在400—600元之間。當然對那些希望省錢的旅遊者來說,要找一家干凈、便宜的招待所也相當容易,在市區的大街上隨處都能找到100元左右的「標間」。例如地處五卅路的體育局招待所就比較舒服。購物:到蘇州購物,旅遊紀念品首推蘇綉,蘇州的刺綉工藝與湖南的湘綉、四川的蜀綉、廣東的粵綉並稱中國的四大名綉。蘇州的碧螺春茶是中國的十大名茶之一,是饋贈親朋好友的佳品。還有蘇州的宋錦、桃花塢木刻年畫、蘇扇等,都是當地的特產。此外蘇州豆腐乾也是小有名氣的地方特色小吃,不妨買些回去與家人分享。蘇州的觀前街是一條聞名中外的集娛樂、餐飲、觀光於一體的商業步行街,並有觀光游覽車(每位1元)行駛街頭。閶門外的石路和新區內的淮海街也是有名的商業街區,此外,十全街是旅遊紀念品一條街,皮市街是花鳥市場,虎丘路和火車站前是婚紗和攝影器材一條街,都是購物好去處。渭塘鎮何家灣的「中國珍珠城」是個很大的珍珠交易集散地,可在蘇州火車站乘83路公交車直達,也可乘12、84路公交車到達。出遊提示:特色菜:䰾肺湯 白汁黿菜 碧螺蝦仁 松鼠桂魚 西瓜雞特產:碧螺春茶 采芝齋糖果 宋錦 蘇式糕點 蘇式蜜餞 蘇式糖果 蘇綉 太倉肉鬆 太湖銀魚 桃花塢木刻年畫提醒:蘇州的景點大都在17:30以前就關門了,節假日也不例外,如果是自助游就要特別注意這一點,合理安排時間。蘇州地區旅遊節慶:·西山太湖梅花節 3月1日—10日·虎丘花會 3月—5月·拙政園杜鵑花會 3月—6月·角直水鄉服飾文化節 4月·南浩街神仙廟會 5月·拙政園荷花節 7月—8月·虎丘廟會 9月—10月·中國絲綢旅遊節 9月20日—25日·蘇州天平紅楓節 11月·寒山寺除夕聽鍾聲 12月31日23時起

⑺ 西安 到山西永濟自駕

出西安,沿著連霍高速在「風陵渡秦東」口下高速。過風陵渡黃河大橋,進入運風高速版,在「永濟西」權下,有標志直接到普救寺、蒲州古城、鐵牛館、鸛雀樓、黃河岸畔旅遊。完後沿原路到高速口,直接到永濟市區,住下。南郊的華鑫商務酒店、神州大酒店都便宜。晚上出門看中條山夜景,舜帝山廣場,很壯觀,精彩,必看不可。次日在酒店門口,直往西,可以13公里上五老峰,也可3公里雪花山景區,也可往西一公里神潭大峽谷,不過一天只能玩一個。五老峰名氣大,有索道。
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永濟歡迎你!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