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隔牆方式
『壹』 速公路聲屏障工廠隔音牆戶外隔音板室外吸音板空調外機隔音屏
你說的是不是高速公路啊?他的生平賬工廠隔音牆戶外的隔音室外的板吸音的什麼空調的外機怎麼樣了?你能不能把事情說清楚?要具體怎麼處理的?
『貳』 室外輕質隔牆板有哪些種類
這個的話有很多了啊,比如水泥發泡輕質隔牆板,復合實心輕質隔牆板,復合隔牆板、復合空心輕質隔牆板,復合條形牆板等等,但是目前使用比較多的是輕質水泥發泡隔牆板,因為它能起到保溫隔熱的效果,還能抗凍,防火。希望你能採納
『叄』 戶外組合式變電站對隔牆居民的身體傷害有多大
《大科技》雜志:電磁輻射是幽靈殺手嗎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0日 14:46 《大科技》
柳直平
有一位母親曾看到一篇報道,言之鑿鑿地描述電磁波會讓小孩得白血病以及其它身心病症。她一想到自家附近有高壓電線經過,馬上神經緊綳,開始擔心全家大小的健康,每天緊張和憂慮弄得全家雞犬不寧。
這並不是人們在生活中遭遇的個別事件。電視、電台、變電站、電腦、行動電話……甚至一根通了電的金屬線,都會向外輻射電磁場。人們擔心,那些攜帶著能量無所不入的電磁力線,會不會是一把把殺人於無形的魔劍?它們是不是使現代人類罹患越來越普遍的腫瘤、白血病、神經衰弱,還有胎兒畸形等各種絕症的幕後幽靈?當人類進入到電氣化時代後,人們在享受它帶來的各種便利和創造的各種神話時,心理上也同時遭受著巨大的折磨。
現在,我們越來越多地發現,每個人自己的猜測、醫生的告誡與部分科學研究報告都似乎在強烈暗示:遠離電磁輻射,那是健康的大敵,並且後果嚴重!曾有一個醫學報告指出,每天使用計算機4-6小時,三年後得到癌症的機率比正常人多26%。並且在報告中,作者聳人聽聞地說:如果把頭長期直接對著計算機,人們會覺得腰酸背痛,身體抵抗力越來越弱,精神常常無法集中——計算機族的殺手「胸廓出口症」就上身了,更嚴重的是哪天得了老年痴呆症或腦瘤就後悔莫及了!
電磁輻射真的是威脅我們生命健康的幽靈殺手嗎?科學家新的研究結果卻大大出乎我們的意料!
科學研究揭開了潘朵拉的盒子
電磁波有很多種,因為頻率的高低不同而不同,像可見光波、紫外線與紅外線,都是因為頻率不同而性質大異其趣。在我們生活的空間里,能夠接觸到的基本上都是頻率為數十赫茲的低頻電磁場。人們擔心造成癌症、異常的懷孕、影響神經系統等人體健康的電磁輻射也就是這些日常低頻電磁場產生的。
1979年,美國流行病學家威海莫收集到一份兒童白血病患者名單,她猜測禍首也許是電線,於是找物理學家李波合作。李波無法知道每個兒童所暴露的電磁場具體的強度,就以電線的粗細和與人體接近的程度,推算兒童遭受的電磁場輻射劑量。這個建立在推測與假定之上的研究最後的結論是:生活在因電力而產生高強度電磁場中的兒童,罹患白血病的機率是生活在低強度電磁場中兒童的3倍。
這份研究報告一出台,美國大量的研究機構立即轉向研究電磁輻射的健康效應。在結論莫衷一是的情況下,許多環保者要求國家將電線和變電所從人們的居住區移開,法院中立即堆滿訴訟案件,市場上各式測量和防止電磁場的儀器紛紛出籠,而媒體也開始連篇累牘聳人聽聞地報導電磁場風險,整個世界一下子陷入電磁輻射的魔圈中。人們聽信廣告而購買防電磁產品(但是大多受騙),跑到醫院尋求電磁輻射治療與心理疏導,苦心積慮把家搬到看不到電線的地方。直到1999年,二十年來美國因為害怕電磁場而耗費的社會總成本,超過250億美元。
民間甚囂塵上的爭議需要有一個權威的說法了。美國國家科學院在1996年發表了其歷經3年的研究結論:並沒有證據顯示低頻電磁場對人體健康有害。但是如何解釋電線附近住家兒童的白血病風險較高呢?科學家回答可能是住在電線附近的家庭較窮而擁擠,以及較不重視衛生,這些都是導致白血病的危險因素。接著在1997年,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宣布其耗時7年涉及1200人研究對象的研究結果:任何白血病和電線電磁場之間的關聯都太微弱,無法察覺,也無需擔憂。這一嚴謹權威的報告,把電磁輻射打開的各種社會問題的「潘朵拉」之盒終於「猛力關緊」了。
餘悸之下的反思
電磁場輻射有無害之爭,與其說是環境健康的真正危機,不如說是科學研究方案設計上的方法之爭。當我們了解了科學家們研究電磁輻射與健康之間的實驗方案後,許多疑惑就釋然了。基於人道,科學研究不可能像使用實驗小白鼠一樣把人體直接放在各種強度的磁場輻射中進行實驗,替代方式是流行病學(調查研究疾病傷害死亡在人群中的分布情況與環境因素之間的關系)、生物體外細胞培養、進行動物實驗等,但是這3種方式各有陷阱。例如在流行病學上,即使統計調查顯示指出電磁場和致癌有關系,但不能指出這種關聯是不是因果關系,也就是說不能知道是不是電磁場導致了致癌。而在細胞與動物上實驗得到的結論與人體真實情況有時相距甚遠。
前述威海莫研究兒童白血病的情況就是個統計學被誤用的案例,事實上白血病與電磁場的關聯性極弱,只有3%的可能性,因而不足以採信。反過來我們看看吸煙與肺癌之間的研究就知道怎麼回事了:首先流行病學調查表明吸煙致肺癌的可能性超過30%,專家再通過生物體外細胞培養發現煙草中致癌物質有確信的致癌機制,最後通過動物實驗進一步驗證,確定了吸煙確實致癌的結果。而威海莫的研究只有流行病學調查,所得到的結論是不成立的。
生活中的電磁輻射其實並不可怕。電與磁並不是人造的新鮮產物,而是自然存在的,閃電和磁石也能產生電磁輻射。成千上萬年以來,人類就習慣生活在電磁場環境中,其中,作為電磁波的光還與人類的生命息息相關,而閃電似乎是生命誕生的重要條件——億萬年前促使氨基酸的合成,完成了生命起源的最重要一步!此外,地球本身就有個大磁場,飛行的鳥、水中的魚都藉助地球磁場行動。有些魚類等生物本身也可發出強烈電磁場。
實際上,醫學依能量強弱已經對電磁輻射進行了區分:高頻率的輻射才是有害的,可以打斷人體細胞分子的化學鍵,例如X光;而電台和家電等產生的都是數千赫茲以下的低頻輻射,它們不但無害,甚至會對人體產生一定的健康效應。
電磁輻射的激效
在科學家們著力探求電磁輻射的危害時,有些研究結果卻大出意外。在1976年和1979年,兩家哈佛附近的診所發現,低劑量的輻射可以使癌症患者在4年內的存活率提高30%左右。日本東北大學的一項研究也表明,接受低劑量輻射的病人存活12年的幾率為84%,而沒有接受輻射的病人存活9年的幾率只有50%。
此外,1994年在加拿大和法國、1995年在美國,曾經進行的規模龐大的研究都一致指出,電機員工不但無額外致癌危險,甚至比遠離電磁輻射的人平均罹患率還低。
一個更能說服人的事實是,電磁輻射在疾病治療上早已被廣泛應用了,例如醫生以電磁波治療憂郁和精神分裂、腦中風、腦部水腫、高血壓、帕金森氏症等疾病。這樣說來,電磁輻射不但沒有毒害,反而是良葯了?16世紀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葯理學家帕拉塞爾蘇斯說:「所有的事物都帶有毒性,劑量的多少決定它是否成為毒葯。」讓人疑惑不已的電磁輻射,也正是這樣的一種「毒葯」。
生物自古以來即在自然界、諸如宇宙射線的輻射環境中生長,已演化出適應低劑量輻射的能力,這稱為電磁輻射的激效。美國加州大學的梅倫•普里科夫對輻射激效的研究已經有十幾年的歷史,他發現,低劑量的輻射至少從兩個層次上對人體有益:首先,它能夠刺激免疫系統,使免疫系統不停地搜索並摧毀癌細胞;其次,它可以促進DNA的修復。普里科夫承認,所有的輻射,即使劑量再低,也都會導致傷害,但是輻射所起到的刺激和興奮作用的益處足以補償並超過了它招致的傷害。
有毒物質的激效
激效這個詞說來很拗口,講到激素大家就不陌生了。兩個詞在希臘文中都與形容興奮有關。不過,激素是由微量的化學物質引起動物身體的興奮,而激效的興奮起因來源於砒霜之類的有毒物質。
在中醫的理論上,有以毒攻毒一說。而相信「毒物激效理論」的現代毒物學家則常常會說,小劑量的二惡英、砒霜、水銀、放射性的氡氣乃至輻射會對人的健康有益。例如,砒霜的劇毒人人皆知,從潘金蓮害死武大郎,到拿破崙因為砒霜慢性中毒被謀殺,古今中外死於這種毒物的人數不勝數。然而,最近研究指出,當飲用水中的砒霜含量介於10億分之25到75之間時,會產生顯著的激效作用。生物學家更是建言,將飲用水中砒霜的含量提高到10億分之50,對癌症會產生一定療效。
氡是世界衛生組織確認的主要環境致癌物質之一,主要由石材釋放出的氡氣污染,會導致肺癌,並增加支氣管癌和鼻咽癌的發病率。但有趣的是,奧地利的旅遊勝地之一「巴德加斯坦」以天然的富含高濃度氡的溫泉而著稱於世。在美國蒙大拿,一些充滿氡氣的廢棄礦井被改建成了天然的氡治療中心,用於癌症患者康復治療。
人們對毒物的認識過程相當具有戲劇性,那些鼓吹微量毒物有益健康的激效理論的科學家,往往首先是一些長期從事環境毒害作用研究並成為堅定的環保主義者的人。馬薩諸塞大學的毒物學家愛德華•卡拉布里斯就是這樣一位科學家,他曾是一個堅定的環保主義者,但他從上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對致癌化學物質進行了意義深遠的研究,最終得出的結論連他自己都大吃一驚。最近他公開宣稱,那些環保法規中的規定很可能都是一廂情願,那些二惡英、砷、汞、氡等一致被公認的污染物對人體其實大有裨益。這一下子讓人簡直無法接受,科學管理當局對他所做的上萬項有關研究數據進行了詳細調查,結果的確顯示出,雖然大劑量的毒性物質或電磁輻射雖然會給對象帶來損害,但當劑量減小到某個臨界點以下時,卻能夠通過促進體內自我平衡而產生有益的興奮作用。
或許有一天,這些毒物學家的研究結果會真的證明德國哲學家尼採的話:那些沒有殺死你的,會讓你更強壯。——沒有殺人於無形的電磁輻射,會讓你的生命更頑強、身體更健康!
轉帖:
眾所周知,美國,歐洲訴訟成風.各位堅決不肯相信科學家"工頻電磁場對人體無害"的結論,並舉出無數嚇人"數據"的廣州人士,請問:你們能夠舉出世界上任何國家,哪怕一例"高壓線變電站輻射受害人"控告並獲賠償的案例嗎? 不要自己嚇自己了!
事實上,90年代,已在石棉,吸煙,硅膠隆乳等訴訟中成功擊敗美國工業巨頭,獲得巨額賠款的美國律師們一度認定"高壓線,變電站"是下一塊肥肉,全美律師成立了"電磁場案評估團"(ERCET), 民間成立了"電磁輻射傷害聯盟"(EMF ALLIANCE)相呼應.法院聘請了16名頂級科學家, 包括6名諾貝爾獎獲得者(分別獲得物理學,病理學,生物化學,醫學諾貝爾獎)對所有證據作科學鑒定.結論是:"工頻電磁場對居民健康無害." 這與1996年美國科學院,1997年美國癌症學會的結論完全一致.無論律師們如何利害,也不得不在科學證據面前低下高昂的頭! "要以相信科學為榮,以愚昧無知為恥", 胡主席說的太好了!!
歐美各國科學界作出"工頻電磁場無害"的結論,是十分嚴肅的.結論發表在美國最權威的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醫學雜志"(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337(1):1-7(1997));歐洲最權威的醫學期刊"不列顛醫學雜志"(BMJ,pp. 1047-1051, Oct.26, 1996);以及"美國加州最高法院判案"(Supreme Court of California),S045854號,1996年8月22日判決書,32頁等文獻.廣州等各大城市圖書館以及各醫學院的圖書館很容易查到上述包括6位諾貝爾獎獲得者的各行業世界頂級科學家的論述原文.問題是:您是相信這些科學權威呢,還是相信傳言呢?
這需要15年時間.已經有很多人類似這么做過了: 芬蘭全國有幾十萬人連續20年住在高壓線旁,調查發現他們患癌率比不住在高壓線附近的人低! 1996年,芬蘭政府為了回答和您一樣的廣大芬蘭群眾的疑問,責成:
芬蘭赫爾辛基大學P.K.Verkasolo教授和芬蘭癌症學會等專家共同對芬蘭全國所有1970-1989年20年間住在高壓線500米范圍內383700名居民逐個徹底普查。發現:上述人群致癌率比芬蘭全國居民不但不高,反而低2%,尤其是,上述人群致肺癌率比芬蘭全國居民低7%.(詳見:Pia K.Verkasolo, et al.: BMJ, 313: pp. 1047-1051, Oct.26, 1996)。
各位住在高壓線變電站附近的居民:你們真的不用害怕.如果要爭取電站設得遠些,各位不妨叫幾句"有害",但是,您心裡一定要明白:"沒害".不要忘了"杯弓蛇影"對您身體會真的有害!
讓我們向正直的科學家學習:瑞典科學家,卡羅林思卡大學教授Ulla M.Forseen多年來一直懷疑高壓線,變電站等電磁輻射會引發婦女乳癌.其著作曾被廣為引用作為"高壓線,變電站有害"的證據. 然而,在其科研小組對斯德哥爾莫市23年來20,400名乳癌患者和116,000名健康婦女仔細研究表明:電磁輻射與乳癌毫無關系. FORSEEN教授表示:"我們大為震驚.我們一直認為有關,但反復檢查,也找不到任何關聯,以前的懷疑被徹底推翻."(論文不久前發表於"Americ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Vol. 61, No. 3, pp. 250-259, 2005,也在"科學新聞"(SCIENCE NEWS),2005年2月26日報道.各位可到圖書館查閱). 有些人引用的我國個別科學家似不應泛泛而談,引用國外過時資料,造成群眾不必要的恐慌.
關於世界衛生組織對輸變電系統與有關疾病無關聯方面的文章,請見以下參考文獻:
[1]美國全國環境衛生學研究所(NIEHS),電磁場研究與公眾資料傳播(EMF RAPID)計劃——電磁場常見問題與回答[DB/OL].http;//www.niehs.nih.goy,2002-10-1。
[2]Jonh Iloulder,電力線與癌症一常見問題和回答。美國威斯康星醫科大學[DB/OL]。 http;//www.who.int/emf,2004-6-29。
[3]世界衛生組織(WHO),電磁場和公眾健康——生物系統中的物理性質和影響,Fact Sheet No.182 [DB/OL]。http;//www.who.int/emf。1998.05.
[4]世界衛生組織(WHO),電磁場和公眾健康——極低頻場.Fact Sheet No.205[DB/OL]。http;//www.who.int/emf。 1998.11
[5]世界衛生組織(WHO),電磁場和公眾健康—一極低頻場和癌症.Fact Sheet No.263 [DB/OL]。http;//www.who.int/emf。 2001.10
[6]世界衛生組織(WHO),電磁場和公眾健康——顯示器與人類健康.Fact Sheet No.263 [DB/OL]。http;//www.who.int/emf。 199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