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戶外觀察記錄表
『壹』 幼兒活動區域觀察記錄表怎麼寫
貴陽市第十幼兒園班抄級區域活動觀察分析表
時間2011、3、7、班級各個班級觀察項目區域游戲觀察情況觀察後的情況說明:說明1、基本上全部都做好了區域游戲的標記
2、大四班做好幼兒進區域進行游戲的標記分析後要求1、周三開始,區域活動每天都正常進行,不間斷2、區域游戲材料我們要看到有一個明顯的增添3、教研組長要緊緊的把此項工作抓在手上,每周至少細查2次。時間2011、3、7、班級各個班級觀察項目周工作安排觀察情況1、及時完成情況說明大班:除了大二班未能及時貼出之外,其餘均及時貼出來了。
中班:中三班及時貼出,中一和中二沒有。
小班:除小三班未能及時貼出之外,其餘班級都按時貼出來了。
2、完成的質量情況
普遍計劃不夠細致,特別是晨間活動的重點指導和游戲的安排。區域游戲的指導也也寫的比較馬虎。分析後要求要求:1、周計劃要求在本周五完成下周的周工作計劃2、教研組長每周對周計劃都要進行詳細的檢查和指導,並做好相關記錄,對於指導後仍然沒有變化要在業務學習或是教研學習時嚴肅的指出來。3、把周計劃完成的及時程度和質量做好量化考核的一個指標內容。
『貳』 幼兒園中班戶外活動觀察記錄腳環球
觀察內容:
今天帶小朋友進行戶外活動,來到了活動場地上,我交代了今天戶外活動玩的內容與規則,「今天,我們玩平衡木、布包、毛球。請你們自由選擇,喜歡玩什麼就去拿什麼玩,拿了哪種器械就要跟著負責這種器械的老師那裡,不可以亂跑……」孩子們對於戶外活動特別感興趣呢!他們一個個都玩得很高興。忽然,聽見傳來了哭聲。我趕緊尋著聲音望去,只見淘淘正站在一個小朋友那裡哭。我馬上跑過去了解原因:「淘淘,你怎麼了?」並安慰他不要哭了,淘淘抽搐著說:「我剛剛在玩布包,可是一會兒不想玩了,我把布包放在這里,去走了一下平衡木,可是回來就不見了……」說著說著淘淘又開始哭了起來,聽了他的講述後,我明白原來是因為有人搶了他的小布包玩具。淘淘剛才把布包放在一邊,去走了一會兒平衡木,回來後就不見了,也不知道是誰拿走的,找來找去又找不到,想想就哭起來了。我安慰他說:「幼兒園的玩具是大家玩玩的,布包不見了,可能是其他小朋友拿去玩了啊,你可以玩其他的玩具嘛,那邊還有毛球、皮球都可以玩啊。」聽我這么一說,他倒也不怎麼傷心了,他說可是那個大布包是我先看見的。我告訴他說:「好朋友之間應該互相謙讓,你玩會兒我玩會兒才高興嘛。如果你真的很想玩布包,你也可以找一個好朋友,跟他一起玩布包呀。」說到這里,我馬上問身邊玩布包的小朋友:「哪個大方的小朋友願意與淘淘一起來玩布包呢?」馬上就有很多小朋友積極舉起了小手說:「我願意、我願意、我也要願意的……」「淘淘,你看,這么多小朋友都很謙讓,都願意與你一起分享,你找個好朋友,你們兩個互相合作玩游戲,你拋給我我拋給你,看看誰本事最大,每次都能接住布包,不讓布包掉到地上。」淘淘聽了似乎明白了,擦擦眼淚高興地去玩去了。
分析措施:
1. 幼兒心理的佔有欲是很強的,他覺得這件玩具是他先看到的話,就一定要自己一個人先玩得盡心了才肯讓給他人玩。這時,我們應該及時地引導他們,願意與他人一起分享玩具。
2. 提供自由活動的機會,支持幼兒自主地選擇、計劃活動,鼓勵他們通過多方面的努力解決問題,不輕易放棄克服困難的嘗試。
3. 引導幼兒參加各種集體活動,體驗與教師、同伴等共同生活的樂趣,幫助他們正確認識自己和他人,養成對他人、社會親近、合作的態度,學習初步的人際交往技能。
4. 在以後的活動中培養幼兒相互謙讓的精神,同事增強幼兒之間相互合作的意識。
5. 在戶外活動前要強調活動規則,提醒幼兒活動時應注意的事項等,這樣可以避免有些事故的發生,保證活動的正常進行。
『叄』 幼兒園小班區角游戲觀察記錄表(沙池、建構區)
目標:
1、通過鏟沙復,拍沙等動作制,促進幼兒上肢動作的發展。
2、培養幼兒初步的環保意識。
3、在玩沙中讓幼兒自由結伴,培養幼兒合作游戲的能力。
准備:l、幼兒每人一頂帽子,一雙拖鞋。
2、玩沙工具(鏟子、小桶)
3、每人自製插塑小樹若干。
過程:
(一)引題
1、師講故事:小鳥住在樹木林里很快活……,後來樹林被人砍光
了。
2、提問:樹被砍完了,小鳥能生活在樹林里嗎?
3、激發幼兒再造樹林的願望。
(二)交待玩沙要求
1、使用鏟子要小心,顧前又顧後,鏟子別舉太高,以免沙子揚起,
落到小朋友身上。
2、沙子若丟入眼睛中,不要用手揉,要請老師幫忙。
3、玩好以後要清理身上沾上的沙子,才能出沙池。
(三)幼兒玩沙,教師 指導
1、鼓勵幼兒自由結伴,用不同的工具玩。
2、想出各種堆沙山的辦法,如鏟沙,用手捧沙,用手兜沙,再把
沙拍得緊緊的,不會塌下來。
3、在造好的山上種樹木,變成樹林。
(四)結柬部分
1、表揚幼兒的造樹林行為,體驗為小鳥做好事的自豪情感。
2、整理衣著回教室。
『肆』 幼兒園實習 需要完成幼兒一日生活、游戲觀察表 以及 幼兒行為觀察記錄表 比如幼兒的語言表現和動作怎麼寫。
一、行為記錄:
張睿是這學期新調入我們班的幼兒,記得他第一天剛進班那會兒就讓我有點招架不住。在短暫的來園十分鍾內,張睿機靈得如泥鰍般穿梭於教室的各個角落,似乎對什麼都不陌生,就像在家裡一樣無拘無束。看著他一副無所謂的樣子,我真是無可奈何。也許是對這一特殊孩子特別關注的緣故,每天,張睿的一舉一動都在我的視線范圍內:上課時,他會鑽到桌子底下和你「捉迷藏」;戶外活動時,他會趁你不注意爬到滑梯上轉一圈再下來;午睡時,他會像小烏龜一樣把脖子伸得老長老長;他的自由散漫、調皮搗亂已經到了無人能及的地步。可是,既然張睿已經成了班上的一分子,總不能讓他一直自由下去吧,我該怎麼辦呢?
二、行為分析:
1、家庭教育的方式。孩子最早接觸的是家庭,家庭成員的行為方式、情感態度對孩子個性的導向作用是巨大的。
(1)祖輩的溺愛:姥姥姥爺凡事順著他,因為他愛鬧,受不了只能息事寧人由著他,另外祖輩怕心愛的外孫在外面受欺負,所以常常教孩子一些自衛的行為方式。
(2)父輩的疏忽:由於爸爸沒有父母,平時上班又比較忙,對這調皮的孩子,不管孩子提出的要求合理與否都予以滿足,對孩子的一些不良習慣也束手無策。當孩子做錯事時,也是用比較直接野蠻的方式來教育他,他們也一直用「調皮死了」「不聽話」等字眼來評價自己的孩子,少有稱贊鼓勵的話語。
2、好奇心驅使的淘氣行為。張睿的好奇心是很強的,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他愛到處亂跑,看見什麼都想摸一摸,愛問為什麼,看到同伴有些新奇的舉動,也愛模仿。
3、想得到老師的關注。調皮的孩子有時更想得到老師的愛和關注。為此,張睿就用調皮搗蛋或者惡作劇式的淘氣行為引起老師和同伴的注意。
三、行為指導:
1、樹立榜樣。在孩子的眼中,成人特別是老師幾乎是無所不能的。教師面對事件、困難和挫折所表現出的態度對幼兒有很大影響。面對困難時,教師一定要表現出冷靜、勇敢,並經常和幼兒談談自己的體會和看法,注重潛移默化的作用。為幼兒樹立榜樣,並鼓勵幼兒向表現優秀的幼兒學習。
2、張睿的一些行為讓我發現,我們老師的某些方式也有待改善。以往對待犯錯誤的孩子,我們往往直接嚴厲地批評指責。而現在則應該是避開他敏感的錯誤給他提出改正的要求,並鼓勵他立刻改正,強化其好的行為習慣,讓良好的行為慢慢內化為他本身的習慣。在平等地把表揚和關注送給張睿的基礎上,每天集體活動後我都和他個別交談幾分鍾,告訴他自己長大了,應該如何自己管好自己,讓他感受到老師給予他的特殊的愛。
3、家園共攜手。對於張睿的教育,我注重從家庭人手,一方面讓家長了解到孩子的不和諧行為所帶來的後果,另一方面也及時讓他們知道孩子也有進步的一面,比如:最近張睿說話的嗓門就沒有以前大了,會輕聲和別人交流了,也讓家長改變自己的教育行為,變責罵為鼓勵。
相信通過家園雙方的努力,張睿的行為習慣會日漸改善的,他也不會再讓我們害怕擔心了
『伍』 幼兒園戶外活動觀察記錄表怎麼寫
觀察者隨感:
從觀察中可以出來,張子傑是個愛動腦筋的孩子,想像力也不錯,就是動手能力還不夠,遇到困難總喜歡找老師幫忙,盡管獅子是在老師的幫助下完成的,但從她臉上開心的笑容中可以感受到她正沉浸成功的喜悅中!
分析幼兒對本區域的興趣:
A、非常感興趣
B、一般
C、不感興趣
老師提供的材料是多種多樣的,有些是孩子們從自己的家裡帶來的,所以活動的興趣較高,尤濤已經掌握了獅子的基本特徵,可是做的過程中遇到了各種困難,這是由於孩子的年齡特點所致,另一方面,老師應該在製作前,示範一下各種材料的用法,再提供一些範例,讓幼兒在製作的過程中有一個參考,不至於無從下手,由於時間原因,幼兒不能對各組材料進行一一嘗試,因此我決定把這些材料提供在動手角,讓幼兒嘗試用多種材料進行製作裝飾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