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戶外夜景 » 戶外運動研究

戶外運動研究

發布時間: 2020-12-31 08:52:12

戶外運動論文

關於我國高校戶外運動發展現狀的分析

摘要:國外對於戶外運動的研究是在20 世紀60 年代末70 年代初開始,它的出現是人類對體育提出了新的需要,當今社會人們的工作方式
和生活方式都發生了質的飛躍,人們新的需求不斷增長,渴望回歸自然的思想愈來愈強烈,進行旅遊、探險等戶外活動的人越來越多。2003 年我國教
育部把戶外運動明確納入普通高等體育教育的范疇,並從2007 年起將戶外運動課程在全國范圍內的普通高校進行全面推廣。針對我國高校的戶外
運動發展情況進行了調查總結,旨在推廣和普及戶外運動在我國健康發展。

關鍵詞:戶外運動;發展;運動普及

雖然戶外運動自20 世紀80 年代從歐美國
家傳入中國,但在2000 年以前有關戶外運動文
獻並不多見,直至2002 年以後才相繼有少量戶
外運動文獻出現,而把戶外運動納入高校體育
教育課程進行系統研究的文獻就更加少之又
少。戶外運動被納入高校體育課程進行研究最
初源於中國登山協會戶外運動管理中心的張志
堅和中國地質大學的董范。1989 年時任中國地
質大學地質教師的張志堅和董范就提倡在地質
專業學生中間開展野外生存、攀岩、登山等戶外
體驗課程,以提高地質學生野外作業時的生存
能力從而滿足地質專業學生進行自然科學考察
的需要。這也是我國戶外運動得以發展的源頭。
1 我國戶外運動發展的前景研究
近年來戶外運動在我國不斷升溫,據業內
人士估計我國目前參加戶外運動的人數已經達
到5000 多萬,產業規模也超過了100 億元,並
且每年以翻倍的速度不斷地增長,由於戶外運
動所特有的挑戰性、刺激性和參與性等特點,正
好適應了當今人們的需求,因此頗受人們的喜
愛。不僅如此,作為推動我國戶外運動的重要力
量,近幾年戶外運動也受到我國高校大學生們
的格外青睞,許多高校成立了自己的戶外運動
協會,同時全國每年舉辦各種大學生戶外運動
比賽,參與人數成倍增加。
2 我國學校戶外運動教育的情況分析
戶外運動課程是指充分利用自然地理資
源,以傳授戶外運動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術技能
為主要教學內容,以培養學生獨立安全地參與
戶外運動和競賽的能力、增進學生身體健康、拓
展學生心理品質、提高學生社會適應能力、培養
學生綜合素質為主要教學目的的一門課程。
2007 年四川省教育廳,對某高校進行了問卷調
查,通過其數據總結如下:
2.1 學生對戶外運動的理解
從數據結果中可看出,學生對戶外運動的
理解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鍛煉身體:體育的最大功效在於它是
一種強身健體的最有效手段。體育運動還能調
節人的心理,給人注入一種奮發向上的活力,使
人朝氣蓬勃精神得到極大的陶冶,這是其它任
何活動所無法比擬的。
第二,興趣愛好。調查發現大學生參加戶外
運動的動機正朝娛樂、消遣的方向轉移。對體育
運動的興趣愛好則是較多學生參加戶外運動的
重要動因。它使這部分學生對參加戶外運動表
現出極大的熱情和積極主動的態度。
第三,愉悅心情:體育的作用之一是調節人
的心理,產生積極的心態。當今大學生學習壓力
大,面臨擇業、就業等問題。心理壓力較大,通過
戶外運動能夠在自然中得到較好的放鬆。
第四,社會交往。在強調團隊協作的當今社
會中,不僅鍛煉集體主義思想,而且在與隊員或
活動中的其他個體交往的過程中發展友誼,鍛
煉社會交往能力。
當前很多院校只注重對大學生知識與技能
的培養,但是大學生作為一個即將步入社會,有
著豐富的精神世界,有著獨自的個性,而學生對
戶外景色的欣賞過程,也是對美的追求和享受
的過程,學生自覺地接受著美的熏陶和個性的
陶冶。學生的審美觀念、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都
能在這一過程中得到培養,學生的身心得到了
全面的、和諧的和健康的發展。
2.2 學生參與戶外運動的意願情況分析
為了更好的了解大學生對參與戶外運動的
愛好意願情況,對大學生進行戶外運動的意願
進行了問卷調查,有23%的大學生選擇了非常
願意,39%的大學生選擇了願意,28%的大學生
選擇了一般,不願意的僅佔10%(數據來源:四
川大學體育學院學報,2
008),具體情況如圖1
所示:
圖1 學生參與戶外運動意願情況
(不包括郊遊)
2.3 我國高校學生參加戶外運動項目歸納
2005 年國家體育總局對我國高校學生,參
加的戶外運動項目做了歸納,具體分為五大類,
包括:
第一,山地項目:包括叢林系列、峽谷系列、
岩壁系列以及其他。
第二,海島項目:包括荒島生存、灘塗運動、
峭壁運動、環島運動和潛水。
第三,荒漠項目:包括沙漠系列、荒原系列
和濕地系列。
第四,高原項目:包括登山系列和探險系列
(冰川探險、雪地探險)。
第五,人工建築項目:包括攀樓、攀塔和公
路穿越。
按參與的人氣排列依次是:郊遊、登山、野
營、徒步穿越、定向越野、攀岩、越野騎行、溯溪、
漂流、岩降、滑雪滑冰和溶洞探險。郊遊與登山
是我國的傳統戶外項目,充分體現了愉悅身心
的意義;野營與徒步穿越是進年逐漸流行的戶
外項目,它反應了當代大學生渴望有機會進行
互相交流和溝通,渴望回歸大自然,遠離城市的
喧囂。定向越野是目前我國教育部大力推廣的
戶外項目具有強健體魄、拓展心質、熔煉團隊精
神等價值,目前在高校學生中特別流行,第六位
的是攀岩,攀岩運動是從登山運動中派生出來
的運動項目,被稱為懸崖上的芭蕾,它集健身娛
樂和競技為一體受到廣泛的歡迎,在我國舉辦
的幾屆全國大學生攀岩大賽對攀岩運動的開展
起到了推動作用。攀岩後依次為越野騎行、溯
溪、漂流、岩降、滑雪滑冰和溶洞探險。由於場地
器材及相關教練缺乏等原因,排序後半部分的
對裝備、技術高要求的運動項目被大學生選擇
的比例較小。總的看來大學生對戶外運動的選
擇多是技術要求較低、器材限制較小、難度級別
較低的項目,這與我國戶外運動專業師資不足、
課程開設較少、裝備缺乏呈正相關。
3 戶外運動的人才培養需求
據調查我國目前戶外從業人員擁有此類證
書的人並不多僅佔12%,而且通過短期的培訓
並不能使一些戶外從業人員達到較高的專業水
准,同時我國戶外運動行業管理方面存在著諸
多漏洞,許多不具資質的戶外從業人員與非正
規的俱樂部在目前我國戶外運動市場佔有較大
的比例,此類從業人員專業水平相對較低,從而
導致我國戶外運動現存問題的出現。由於戶外
運動發展較快,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如高
山向導、戶外領隊、拓展培訓師、攀岩保護員等
缺口很大,同時,作為新興的攀岩、戶外、拓展運
動等,場地標准和人員資格認證工作呈滯後狀
態,以及我國戶外運動現存問題的出現,勢必影
響我國戶外運動的發展,因此培養出專業戶外
技能人才與戶外管理人才是迫在眉睫的。
參考文獻
[1]李凌.試論教育理論指導下的高校戶外運動
一中日高校課程比較研究[J].首都體育學院學
報,2006,7.
[2]操學誠,吳祖德.戶外運動與青少年的全面發
展[J].中國青年研究,2006,6.
[3]汪治國.成都市高校大學生開展戶外休閑運
動的調查研究[J].四川大學學報,2008,3.
[4]仝仕勝.對高校戶外運動的探索[J].體育世界
(學術版),2006,3.

Ⅱ 你為什麼要堅持戶外運動

必須堅持運動的幾大理由
1、緩解身體自然疼痛
如果你感到膝蓋、肩膀、背部或脖子疼痛、僵硬時,休息並不是最好方法。專家表示,長期堅持有氧運動的成年人同那些總是喜歡躺坐在沙發上的人相比,肌骨骼不適的幾率低25%。
運動可以釋放出內啡肽(一種可以鎮痛的荷爾蒙),它是身體疼痛舒緩劑,還可讓肌腱不易被拉傷。緩解身體一些慢性症狀,如關節炎。美國北卡羅萊納州大學的研究證明:關節炎患者在經過6個月低強度的鍛煉(如平衡運動)之後,疼痛感降低了25%,僵硬感降低了16%。
每周兩次練習瑜伽或太極,可增加身體柔韌性,並且減少疼痛感。
2、削減感冒幾率33%
適當的運動不只是能夠加快你的新陳代謝,它還可以提升你的身體免疫力,幫助你的身體對抗感冒病毒和其他細菌的入侵。美國華盛頓大學的研究發現,每周進行5次時長45分鍾的心肺鍛煉課程的女性,發生感冒的次數是那些每周進行一次拉伸鍛煉的女性的1/3。
保持運動,但不要做過度。如果經常劇烈運動,例如跑步超過90分鍾,反而會降低身體免疫力。
3、更健康的口腔
專家認為,牙線和牙刷其實並不是靚麗笑容的唯一法寶,鍛煉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他們最新的研究發現,成年人每周進行5次30分鍾適度的運動,患上牙周炎的幾率會降低42%,這種牙齦疾病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發生得更為頻繁。運動也能像阻止牙周炎一樣抑制心臟病的發生——因為它能夠降低血液中導致炎症發生的
C反應蛋白的含量水平。
除了保持適當的運動之外,最好每年進行兩次牙齒清洗,如果牙科醫生告訴你患上牙齦疾病的幾率很高的話,那麼還要增加洗牙的次數。
4、提升語言能力
僅在跑步機上跑步鍛煉就可以讓你更加聰明。德國門斯特大學的研究表明,要進行兩次3分鍾的快跑(中間可有兩分鍾間隔),學習新單詞速度會比沒有進行這一鍛煉的人快20%。因心臟快速跳動可增大血流量,向你的大腦輸送更多的氧氣。同時,還能激發大腦中控制事務處理、制訂計劃和記憶區域的更新。
可用跑步上下樓代替跑步機。
5、更快樂地工作
英國布里斯托爾大學的研究表明,積極的生活方式可以幫助你更好地完成每天的工作計劃清單。他們發現,公司職員在進行完一套健身活動後,經過測試,他們的思維變得更為清晰、工作完成得更快,而且與同事之間的合作也更加順暢、富有成效。同時,可以避免生病耽誤工作。

Ⅲ 國外戶外運動發展情況

戶外運動的發展歷史
早期的戶外運動其實是一種生存手段,采葯、狩獵、戰爭等活動無一不是人類為了生存或發展而被迫進行的活動。 二戰期間,英國特種部隊開始開始利用自然屏障和繩網進行障礙訓,其目的是為了提高野外作戰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這是人類第一次系統的把戶外活動有目的的運用到實際中。二戰中發生多起海難,後來經過統計發現在海難中能逃生的人群年齡群分布在28-38之間最多,經過專家研究發現在這一年齡群中人員大多心理成熟,有各式各樣的生活經歷,有良好的團隊精神,而恰恰是這些因素能幫助他們逃生。
二戰後,隨著戰爭的遠離和經濟的發展,戶外活動開始走出軍事和求生范疇,成為人類娛樂、休閑和提升生活質量的一種新的生活方式
1989年紐西蘭舉辦的首次越野探險挑戰賽後,各種各樣形式的戶外活動和比賽在全世界如火如荼的開展起來。目前在歐洲每年都有眾多的大型挑戰賽舉行。在美國,戶外運動的參與人數和產值都位居所有體育運動的第三位。
戶外運動的概念: 戶外活動是指以自然環境為場地的,帶有探險性質或體驗探險性質的體育活動項目群。
戶外活動的的基本特點:
1、以自然環境為運動場地,有回歸自然,反撲歸真的特徵
2、戶外活動無一列外地具有不同程度的挑戰性和探險性
3、戶外活動尤其強調團隊精神
4、戶外活動對身體、意志有全面的要求
5、戶外運動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
戶外運動的分布:
一、 空中項目:滑翔(有動力、無動力)、熱氣球、跳傘等
二、 水上項目:漂流、扎筏、泅渡等
三、 陸上項目:叢林穿越、登山、攀岩、溯溪、露營、探洞等
四、 綜合項目:野外生存、野外拓展、探險挑戰賽等。

戶外活動在中國
1989年第一個民間社團在中國成立,在中國登山運動管理中心的領導下,2003年底,注冊的正式俱樂部有300多家。

戶外多數帶有探險性,屬於極限和亞極限運動,有很大的挑戰性和刺激性。擁抱自然,挑戰自我,能夠培養個人的毅力、團隊之間合作精神,提高野外生存能力,深受青年人的歡迎。戶外運動越來越吸引了人們的目光,日益成為關注的焦點。另外,由於我國地理條件的得天獨厚,擁有良好的廣大自然資源,也為戶外運動提供了一個廣闊的空間。

參與性強,老少皆宜。登山戶外運動與其他運動項目的最大不同,就是參與性很強,年齡可大可小,方式也很多樣,登山、遠足、渡水、露營等都可以,類似於「體育超市」,可以自由選擇,不斷變換,形式自由,有利於個性張揚,挖掘潛能,順應了社會發展的時代潮流的需要。
當然對於戶外運動,每一個參與其中的人都應該保持一份理智清醒的認識,不可盲目,但也不能因也噎廢食。媒體及各類從事戶外運動的組織、機構更應該在保障安全,提高大眾安全意識和技能的同時積極開展和宣傳戶外運動。讓這種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為更多的人所接受。

Ⅳ 中國戶外運動產生的背景

戶外運動是近幾十年來在世界各地風行起來的在自然環境下進行的體育運動,它是伴隨著人們對工業化、城市化的反思產生的。在國際化大眾體育浪潮興起的社會背景下,信息社會、休閑社會來臨了,戶外運動順應了人們更加渴望。親近大自然,追求自由、張揚個性,強調平等參與的願望。它通過對傳統體育的改造、滲透、融匯和創新逐步發展起來。戶外運動的形式和內容不斷發展變化,越來越豐富。戶外運動按技術難度從低到高可分為戶外生活、戶外活動、戶外競賽、戶外探險。 戶外運動與旅遊、教育、文化及科學探險緊密聯系,相比傳統的運動項目更具人性化和生活化,更加自由開放,更具創造性,更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 戶外運動在自然環境中進行,使人們回歸自然、親近自然、感悟自然,釋放壓力,放鬆心情,返璞歸真,給人以更自然、更人性化的享受,可以有效的應對和緩解「城市病」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傷害。 戶外運動具有不同程度的挑戰性和探險性,結果不可預期性,新鮮刺激,可以激發人的興趣、慾望和人的潛能,錘煉意志品質,提升自尊心、自信心和創造能力,提高身體全面適應能力,使人獲得克服困難或迎接挑戰帶來的興奮感、

成就感和幸福感。 戶外運動強調團隊精神,要求團隊統一思想和行動,團結協作,互相幫助,可以使人們擴大交往,體驗真情,改善人際關系,培養團隊合作意識。 戶外運動是學習的大課堂。「行萬里路得到讀萬卷書」,在戶外可以學習到多方面的科學知識、專門技術、生活技能和解決突發問題的技巧。 參與戶外運動是一個尋找自我、回歸自我、面對自我、體驗自我、感受自我、塑造自我和完善自我的過程。它可以使乾涸的心靈得到滋養,使單調乏味的生活煥發活力,使平淡無奇的人生增添光彩,使柔弱的身體強壯起來。 戶外運動的理念概括起來有幾個關鍵詞:科學、安全、環保。 (一)科學 著名華人高原低氧學家甯學寒先生曾說過:「登山准備工作的起步點是通過學和思考去認識山和在山面前的自己。用科學知識及訓練先使自己具備合格的條件在接近她,然後用自己的調整去習服她,」他主張「攀登者的步伐,也應踏在科學的腳印上」。這些用在戶外運動中也是恰如其分的。 自然環境內和戶外運動都具有各自的規律。如果人們能客觀地認識戶外運動,多把握一些科學規律,減少一些盲目
和沖動,從意識上、物質上、體能上、技能上和知識上做更充分、更科學的准備,並採取有效手段規避風險,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運動者的人身安全,減少家庭和社會的負擔,更好地享受戶外運動的魅力。相反,如果安全意識淡漠或盲目自信,違背客觀規律,那麼發生危險的可能性將會大大增加。對此,我國著名登山家王勇峰針對某些活動就曾說過:「(事故)沒發生,是幸運的;發生了,是必然的!」 (二)安全 人們開展戶外活動時,常常面臨著不斷變化的地理環境、天氣條件、與熟悉或不熟悉的人一起參與等,這些變化因素和不確定性嘗試戶外運動具有不同程度的挑戰性、探險性及結果不可預測性,從而激發人的興趣、慾望和潛能,錘煉意志品質,提升自信心、自尊心和創造能力,提高身體全面適應能力,獲得克服困難或迎接挑戰帶來的興奮感、成就感和幸福感。而這些因素同時又是戶外安全所要考慮的。 隨著戶外運動在中國的飛速發展,戶外安全特別是戶外事故的發生成為一個重要的問題。據中國登山協會登山戶外運動事故調查研究小組統計數據,從1957年至2000年,戶外遇難人數為33人,而在2001年至2013年這12年間,戶外遇難的人數共累計313人,2013年,共有48人在戶外活動中遇難更是創了歷史最高點。在這些事故中,絕大多數
是因為缺乏戶外常識,對戶外風險認識不足,准備不充分或出現問題後應對不合理造成的。 自然環境與人們日常生活的環境存在和大的差異,尤其是對大多數生活在城市中的現代人來說時陌生和特殊的。如何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體驗戶外運動的魅力是每個戶外愛好者都會面臨的問題,因此,識別和評估戶外運動的風險,掌握合適的戶外知識技能,未雨綢繆並合理應對,是實現戶外安全的前提。 (三)環保 大自然總有些東西深深的吸引著人們,當你在靜靜的溪水旁或高高的峰頂上,或圍坐在營地中欣賞落日的最後一縷陽光時,你可曾想過面對大自然給予人類的無私饋贈,我們應該以怎樣的心態和行動去回饋?沒錯,是感恩的心態和環保的行動。 如果沒有對脆弱環境的悉心保護,幽靜美麗將轉化為擁擠臟亂。謹守戶外環保規范、與他人共享戶外生活的樂趣,是我們共同的責任。

Ⅳ 戶外運動的好處有哪些

專家指出,戶外運動好處多,有益於兒童的健康成長。促生陽光維生素 維生素D是一種脂溶性維生素,也被看作是一種作用於鈣、磷代謝的激素前體,它與陽光有密切關系,所以又叫陽光維生素。它能促進身體吸收食物中鈣和磷,促進骨骼的生長,預防佝僂病,同時紫外線還有較強的殺菌作用,可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刺激骨髓的造血功能。 另外,戶外活動還利於保持體重的健康值。英國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發現,經常參與戶外活動的孩子不容易肥胖,因為戶外活動可以燃燒更多的卡路里。有利右腦開發 戶外活動還有利於孩子右腦的開發。1981年,美國獲得諾貝爾獎的神經心理學家斯佩里通過研究發現,人的左腦主要負責人類的理性、語言、文字、分析等,右腦主要負責音樂、形象、經驗、直觀等認識。人的想像力、創意力、靈感和超高速反應等功能都來源於右腦。科學研究發現,孩子只有多參加戶外運動,多感受大自然,多去接觸實物,才能讓右腦得到更多的鍛煉和開發。 知名兒童教育專家小巫還談到,其實很多傳統游戲都能起到促進孩子各方面發展的功效。比如,跳皮筋、擲沙包等鍛煉孩子的身體協調和應變能力,促進大腦左右半球的溝通整合,進而促進孩子的智力發展;彈球、砸杏核類游戲鍛煉孩子的精細動作與手眼協調,進而促進孩子的閱讀、書寫和計算能力。提升社交認知能力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青少年工作系副教授何玲指出:戶外活動能幫助孩子提升運動、社交及認知能力。 孫雲曉也介紹說,運動可以使孩子擁有強壯的體魄和健康的心理素質,這不僅能讓孩子在面對困難時擁有強大的心理和身體優勢,並且會讓孩子在面對困難時,學會利用同伴的力量,學會合作,進而適應社會。特別是足球、籃球等群體性戶外活動,孩子在這些活動中可以學會與別人交往、合作、遵守規則等多項技能,這是孩子社會性培養的重要途徑。提高注意力改善學習 美國伊利諾伊大學的研究者們建議,每日步行二十分鍾可以提升孩子的注意力,取得更好的學業表現。人類認知的過程是身體情感思考,即感官的體驗引發情緒反應,繼而基於情緒的品質而從中總結經驗、獲得認知;而這三者必須有機結合,相輔相成,才能真正達到學習的效果。尤其是兒童的學習,絕不是在靜止中發生的,而是在每天各種活動當中進行的;越小的孩子,就越是用身體來認識世界,而非頭腦。事實上,兒童的一舉一動都是學習,而戶外游戲則是最佳的綜合性學習方式。 健康小貼士:對於小學生來講,如果過剩的精力得不到正常、足夠的渠道發泄,孩子會在課堂上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小動作頻繁等情況,而且容易出現煩躁、焦慮等不平衡的心理狀態。家長需帶孩子多參加有益身心的戶外活動,讓孩子多親近大自然。

Ⅵ 戶外運動如何走進課堂

要努力提高教師的教學和研究能力 教研活動要從教學實踐出發,在解決體育教學中存在問題的同時,努力提高教師的教學和研究能力。每個學期,教研組都應根據本校體育教師各個年齡層次存在的不同問題,有針對性地組織開展課堂教學評比和教學研討活

Ⅶ 戶外活動有什麼好處

幼兒戶外活動的好處?
1、 戶外活動有利於孩子親近陽光和空氣,走近大自然:戶外活動是以陽光和新鮮空氣為伴,以個體或群體的方式,動用全身感官共同參與的活動。如與小朋友一起玩水玩沙、玩球、堆雪人兒、滑旱冰等,既滿足了孩子愛玩好動的天性,又增加了他們與大自然的親近感。

2、 戶外活動有利於增強兒童抵抗能力:研究表明,經常在戶外活動的兒童,身體結實,不怕風寒,一年四季很少生病。夏天怕熱著、冬天怕凍著的孩子身體反而嬌嫩,對季節的交替變化不能適應,容易傷風感冒。人的健康標志之一就是對外界環境的變化能否適應。而在決定適應能力的因素中,皮膚具有重要作用,因為皮膚內有無數感受外來剌激的神經末梢,它對外界環境的不斷變化和剌激最先發生反應,具表現在對體溫的調節上。孩子多進行戶外活動,利用日光等自然條件的剌激來提高對體溫調節的能力,以增進體格的健康。經常在戶外鍛煉的孩子,受到寒冷的刺激,體溫下降幅度小,恢復的速度快。反之,缺乏戶外鍛煉的孩子,體溫下降的幅度大,恢復的速度也比較慢。隨著寒冷的刺激,全身代謝加強,內臟器官內血液的供應量增加,內臟器官也得到了鍛煉。所以經常進行戶外活動孩子的抵抗力要比其他的孩子強。

3、 戶外活動能滿足孩子好動與探究的本性:在戶外活動中,孩子所受到的制約大大減少,他們在更多的情況下是活動的主動參與者,因此能充分發揮他們的想像力、動手能力和創造力。

4、戶外活動有利於兒童的生長發育:戶外活動對增強呼吸器官,加強心臟活動能力,改善身體各組織器官的機能,促進生長發育也都有好處。戶外的空氣新鮮,陽光充足,可使孩子獲得充分的氧氣和日光照射,使孩子不易缺鈣,日光中的紫外線還能提高孩子關節和肌肉的活動能力。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