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潭映月夜景
Ⅰ 三潭印月與三潭映月有什麼區別
【三潭印月】是西湖十景之一
,被譽為「西湖第一勝境」,三潭印月是西湖中最大的回島嶼,風景秀麗答、景色清幽,尤三潭印明月的景觀享譽中外。
三潭印月島與湖心亭、阮公墩鼎足而立合稱「湖中三島」,猶如我國古代傳說中的蓬萊三島,故又稱小瀛洲。俯瞰整個小瀛洲猶如一個碩大的「田」字。小瀛洲上有開網亭、亭亭亭、九獅石、閑放台、迎翠軒、我心相印亭等園林建築點綴其間。綠樹掩映、花木扶疏。湖岸垂柳拂波,水面亭榭倒影;園林富於空間層次變化,造成「湖中湖」、「島中島」、「園中園」的境界。
島南湖中建成有三座石塔,相傳為蘇東坡在杭疏浚西湖時所創設(現有石塔為明代重建)。而有趣的是塔腹中空,球面體上排列著五個等距離圓洞,若在月明之夜,洞口糊上薄紙,塔中點燃燈光,洞形印入湖面,呈現許多月亮,真月和假月其影確實難分,夜景十分迷人,故得名「三潭印月」。
如果是指西湖十景之一就是「三潭印月」(印:
外界事物反映在腦中所留下的形象),因為與月亮的倒影相關讀音又相近常被誤做「映月」,與單純的倒映湖面相比,帶有人主觀意識反應的「印」字顯得更有意境。
Ⅱ 三潭印月的簡單介紹
三潭印月,是浙江杭州西湖十景之一,被譽為「西湖第一勝境」。
三潭印月是西湖中最大的島嶼,風景秀麗、景色清幽,尤三潭印月的景觀享譽中外。主要景點有「開網亭」、「閑放台」、「先賢祠」、「迎翠軒」、「花鳥廳」、「我心相印亭」、「曲橋」、「九獅石」等。
岸上金桂婆娑,柳綠花明,與雕欄畫棟的建築相映成趣。具有湖中有島,島中有湖,園中有園,曲回多變,步移景新的江南水上庭園的藝術特色。
(2)三潭映月夜景擴展閱讀
三潭印月的歷史沿革:
北宋時期,為防西湖湖面被侵佔,蘇東坡於1089年在湖中立石塔三座(已廢,其中南塔在三潭印月放生池的位置,北塔在現湖心亭的位置。)
1552年,杭州知府孫孟尋得北塔遺址,在其上建振鷺亭,不久也毀。
1576年,明代按察僉事徐廷重建亭台,其後又有司禮太監孫隆在其周圍疊石,升亭為重檐,改稱喜清閣,即現湖中三島之一的「湖心亭」。「湖心亭」位於湖中央,繞亭皆水,環水皆山,所以得此「湖心平眺」的景名。
1607年,明代錢塘縣令聶心湯在原三塔中的南塔原址,築湖中之湖,為放生池。
1611年,明代錢塘縣令楊萬里用10年時間在放生池外築堤,並將原有的德生堂修為寺,構成島中有島,湖外有湖,小瀛洲自此形成。
1621年楊萬里又在小瀛洲南復建三塔,此三塔在清初又廢。
清康熙年間,重築瓶形三塔,聳峙而立,即今之三塔。
Ⅲ 西湖三潭印月到底是什麼風景
三潭印月是西湖十景之一,被譽為「西湖第一勝境」,三潭印月是西湖中最大的島嶼,風景秀麗、景色清幽,尤三潭印明月的景觀享譽中外。主要景點「開網亭」「閑放台」「先賢祠」「迎翠軒」「花鳥廳」「我心相印亭」「曲橋」「九獅石」等。岸上金桂婆娑,柳綠花明,與雕欄畫棟的建築相映成趣。具有湖中有島,島中有湖,園中有園,曲回多變,步移景新的江南水上庭園的藝術特色。人民幣一元紙幣的背面採用三潭印月的盛景,可見三潭印月在我國風景名勝中也占據極其重要的標志作用。
三潭印月島與湖心亭、阮公墩鼎足而立合稱「湖中三島」,猶如我國古代傳說中的蓬萊三島,故又稱小瀛洲。俯瞰整個小瀛洲猶如一個碩大的「田」字。小瀛洲上有開網亭、亭亭亭、九獅石、閑放台、迎翠軒、我心相印亭等園林建築點綴其間。綠樹掩映、花木扶疏。湖岸垂柳拂波,水面亭榭倒影;園林富於空間層次變化,造成「湖中湖」、「島中島」、「園中園」的境界。
島南湖中建成有三座石塔,相傳為蘇東坡在杭疏浚西湖時所創設(現有石塔為明代重建)。而有趣的是塔腹中空,球面體上排列著五個等距離圓洞,若在月明之夜,洞口糊上薄紙,塔中點燃燈光,洞形印入湖面,呈現許多月亮,真月和假月其影確實難分,夜景十分迷人,故得名「三潭印月」。
Ⅳ 為什麼叫做三潭印月
西湖裡有三座石塔,象三個寶葫蘆一樣,長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每到中秋之夜內,明月容當空,人們喜歡在石塔的圓洞里點上燈燭,把洞口糊上薄紙,水裡就會映出好多小月亮,月照塔,塔映月,景色十分綺麗。那就是有名的「三潭印月」。
三潭印月是西湖十景之一,被譽為"西湖第一勝境",三潭印月是西湖中最大的島嶼,風景秀麗、景色清幽,尤三潭印明月的景觀享譽中外。
(4)三潭映月夜景擴展閱讀:
三潭印月南北有曲橋相通,東西以土堤相連橋堤呈「十」字形交叉,將島上水面一分為四水面外圍是環形堤埂。
從空中俯瞰,島上陸地形如一個特大的「田」字,呈現出湖中有島,島中有湖,水景稱勝的特色在西湖十景中獨具一格,為我國江南水上園林的經典之作。三潭印月島的前身是水心保寧寺。
九曲橋東,隔水與一堵白粉短牆相望。牆兩端了無銜接,形若屏風。但粉牆上開啟四隻花飾精美的漏窗,牆內牆外空間隔而不斷,相互滲透。牆外遊人熙熙攘攘,牆內卻幽雅寧靜,咫尺之間兀自大異其趣。
Ⅳ 三潭印月的真實來歷
三潭印月島與湖心亭、阮公墩鼎足而立合稱「湖中三島」,猶如我國古代傳說中的蓬萊三島,故又稱小瀛洲。俯瞰整個小瀛洲猶如一個碩大的「田」字。小瀛洲上有開網亭、亭亭亭、九獅石、閑放台、迎翠軒、我心相印亭等園林建築點綴其間。綠樹掩映、花木扶疏。湖岸垂柳拂波,水面亭榭倒影;園林富於空間層次變化,造成「湖中湖」、「島中島」、「園中園」的境界。
島南湖中建成有三座石塔,相傳為蘇東坡在杭疏浚西湖時所創設(現有石塔為明代重建)。而有趣的是塔腹中空,球面體上排列著五個等距離圓洞,若在月明之夜,洞口糊上薄紙,塔中點燃燈光,洞形印入湖面,呈現許多月亮,真月和假月其影確實難分,夜景十分迷人,故得名「三潭印月」。
(5)三潭映月夜景擴展閱讀:
歷代說法:
關於三潭印月的「印月」幾種說法:
一種是《西湖志》所說:「月光映潭,分塔為三,故有三潭印月之目。」
另一種是畫家所繪,畫3個小石塔,各懸一月影於中,基本上跟上說相同。
再一種認為因每塔有5個小圓孔,若在每個小孔中點上燈燭,洞口蒙一層薄紙,共得15個月亮,湖中倒影15個,再加上天空一輪皓月和倒映在湖面的一輪圓月,可看到32個月亮,若是加上心中之月,總共是33個月亮。
還有一種是清代陸次雲在《湖壖雜記》中所載:
順治壬辰(公元1652年)春,偶同王子古直登教場山絕頂,下盼湖中有三大圓暈見於放生池之左側。詢之山僧,僧曰:「此所謂三潭印月也。」因悟印月之說,謂其似月而非真月,向之畫工大誤矣。
前面四種說法可分兩類:一類是說所印者乃真月;一類是說所印者乃假月。
Ⅵ 杭州西湖的三潭印月是怎麼形成的
相傳為蘇東坡在杭疏浚西湖時所創設(現有石塔為明代重建)。蘇軾疏浚內西湖後,為了能看出湖容泥再度淤積情況,在堤外湖水三個最深處立了三座瓶形石塔作為標志,形成「湖中有深潭,明月印水淵,石塔來相照,一十八月圓」的奇異景緻。
三潭印月是西湖的十大景觀之一。它被稱為「西湖第一勝景」。三潭印月是西湖最大的島嶼。風景秀麗,風景秀麗,在國內外都很有名。主要景點有「開網亭」「閑放台」「先賢祠」「迎翠軒」「花鳥廳」「我心相印亭」「曲橋」「九獅石」等。
(6)三潭映月夜景擴展閱讀:
三潭印月與湖心亭、阮公墩並稱「湖中三島」。它就像中國古代傳說中的蓬萊三島,所以又叫小瀛洲。俯瞰整個小瀛洲就像一個巨大的字「田」。小瀛洲有開放式網亭、亭閣、九獅石、閑置平台、迎翠軒、心香隱亭等園林建築同時點綴。
樹被遮蔽了,花稀疏了。湖畔的柳樹和水面上的亭閣,在空間層次上變化豐富,形成了「湖中湖」、「島中島」和「園中園」的境界。
島上有三座石塔。有趣的是,在塔的中心有五個相等的距離孔。在月光的夜晚,洞里貼著薄紙,光在塔上點亮,洞里印在湖面上,有許多月亮,真月亮和假月亮,它們的影子真是分不開。夜景非常迷人,因此被命名為「三潭印月」。
Ⅶ 中秋節,當我們在杭州西湖欣賞三潭印月的夜景時,美國紐約卻是艷陽高掛。你能解釋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現象嗎
地球自轉
自轉是指物件自行旋轉的運動,物件會沿著一條穿越身件本身的軸進行旋轉專,這條軸被稱為「屬自轉軸」。一般而言,自轉軸都會穿越天體的質心。凡衛星、行星、恆星、星系繞著自己的軸心轉動,謂之自轉。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是23小時56分4秒。
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
一、 晝夜更替
你在一個地方不動,會產生白天黑夜。
二、地方時
因為經度而不同的時刻叫做地方時
就是杭州是夜晚紐約是白天
三、沿地表水平運動的物體的偏移
Ⅷ 三潭印月 的景點是在哪裡
別名:小瀛洲介紹:三潭印月是西湖三島中面積最大、景觀最豐富、知名度最高者,被譽為版「西湖第一勝境」,是江權南水上庭院藝術的代表作。「湖中有島、島中有湖」是這里的最大特色。小瀛洲呈「田」字狀,外圈和內十字有島橋相連,亭台軒榭,點綴其間,內部被島橋自然分割成四個湖,中心綠洲的「竹徑通幽」藝術牆充滿詩情畫意。島南端的「我心相印亭」前可觀賞三潭印月勝景。每到中秋月夜,放明燭於塔內,燈光外透宛如15個小月亮。此時,月光、燈光、湖光交相輝映,夜景十分迷人。
Ⅸ 三潭印月是什麼典故
三潭印月的傳說典故:
西湖裡有三座石塔,象三個寶葫蘆一樣,長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每到中秋之夜,明月當空,人們喜歡在石塔的圓洞里點上燈燭,把洞口糊上薄紙,水裡就會映出好多小月亮,月照塔,塔映月,景色十分綺麗。那就是有名的「三潭印月」。
那麼,這三座石塔是哪裡來的呢?
有一年,山東的能工巧匠魯班帶著他的小妹,到杭州來。他們在錢塘門邊租了兩間鋪面,掛出「山東魯氏,鐵木石作」的招牌。招牌剛剛掛出,上門拜師的人就絡繹不絕。魯班挑挑揀揀,把一百八十個心靈手巧的年輕後生收下作為徒弟。
魯班兄妹的手藝好極了,真是鬼斧神工:鑿成的石狗會看門,雕出的木貓會捕鼠。一百八十個徒弟經他們一指點,個個都成了高手。
一天,魯班兄妹正在細心給徒弟們教手藝,忽然刮來一陣大風,頓時天上烏雲翻滾,原來有一隻黑魚精到人間來作祟。黑魚精一頭鑽進西湖中央,鑽出一個三百六十丈的深潭。它在潭裡吹吹氣,杭州城裡就滿城的魚腥臭;它在潭裡噴噴水,北山南山下暴雨。就在這一天,湖邊的楊柳折斷了,花朵凋謝了,大水不斷往上漲。
魯班兄妹帶著一百八十個徒弟,一起爬上寶石山。他們朝山下望望,只見一片汪洋,全城的房屋都浸泡在臭水裡,男女老少四散奔逃。湖中央,有一個好大好大的漩渦,漩渦當中翹起一隻很闊很闊的魚嘴巴,魚嘴巴越翹越高,慢慢地露出整個魚頭,魚頭往上一挺,飛起一片烏雲,烏雲飄飄搖搖落到寶石山頂上,雲頭落下一個又黑又丑的後生。
黑後生轉動著圓鼓鼓的斗雞眼珠,朝魯妹瞟瞟:「哈哈,漂亮的大姑娘,你做的啥行當?」
魯妹說:「姑娘我是能工巧匠。」
黑後生把魯妹從頭看到腳:「對了,我看你亮亮的眼睛彎彎的眉,想必會綾羅綢緞巧裁剪。走,跟我去做新衣裳。」
魯妹理也不理他。
黑後生把魯妹從頭看到腳:「對了,我看你苗條身材纖巧的手,想必有描龍綉風的好針線。走,跟我去綉棉被。」
魯妹厭惡地別轉頭。
黑後生猜來猜去猜不著,心裡想了想,眯起眼睛說:「漂亮的大姑娘,不會裁剪不要緊,不會刺綉沒關系,你嫁到我家去,山珍海味吃不完,樂得享清福。」說著,伸手拉魯妹。
魯班一榔頭隔開他的手,喝道:「滾開!」
黑後生仍舊咧著大嘴,嬉皮笑臉:「我的皮有三尺厚,不怕你的榔頭!大姑娘嫁給了我,什麼都好說,要是不嫁,再漲大水漫山岡。」
魯妹心裡想,倘若再漲水,全城百姓的性命都保不住。她眼珠兒一轉,有辦法了。對黑後生說:「嫁給你不能急,讓阿哥先給我辦樣嫁妝。」
黑後生一聽,開心了:「好姑娘,我答應。你打算辦什麼嫁妝?」
「高高山上高高岩,我要阿哥把它鑿成一隻大香爐。」
黑後生高興地拍大腿:「好好好,天上黑魚王,下凡立廟堂。有個你陪嫁的石香爐,正好拿它來收供養。」
魯妹拉過阿哥商量了一陣。魯班對黑後生說:「東是水,西是水,怎麼辦?你先把水退下去。」
黑後生張開闊嘴巴一吸,滿城的水都倒灌進他的肚皮里去了。
魯班指著山上一塊懸崖問後生:「你看,把這半座山劈下來作石香爐怎麼樣?」
「好哩,好哩,大舅子,你快鑿,鑿得越大越風光。」
「香爐大,香爐高,重重的香爐你怎麼搬呢?」
「喏喏喏,只要我抬抬腳,身後就會刮黑風。小小的石香爐算什麼,就是一座山我也吸得動。」
等到避在山上的人都回家去了。魯班他們就爬上那倒掛的懸崖。魯班輪起大榔頭,在懸崖上砸一錘,他的一百八十個徒弟,跟著砸一百八十錘。「轟隆」一聲,懸崖翻下來了。——從此,西湖邊的寶石山上就留下一道峭壁。
這塊懸崖真大。這邊望望白洋洋,那邊望望洋洋白,怎麼把它鑿成滾圓滾圓的石香爐呢?魯班朝湖心的深潭望望,估計好大小,就捏根長繩子,站在這塊懸崖當中,叫妹妹拉緊繩子的另一頭,「啪嗒啪嗒」跑兩步。魯妹的腳印就在懸崖上畫了一個圈。魯班先鑿了一個大樣,一百八十個徒弟按照樣子鑿。鑿了一天又一天,七七四十九天,這塊懸崖變成了一隻很大很大的石香爐。圓鼓鼓的香爐底下,有三隻倒豎葫蘆形的尖腳,尖腳上,都有三面透光的圓洞。
石香爐鑿成了,魯班朝黑後生說:「你看,我妹妹的嫁妝已經做好了,現在,就請你搬下湖。」
黑後生急著要新娘子。魯班說:「別忙!你先把嫁妝搬下去擺起來,再打發花轎來抬。」
黑後生高興死了,一個轉身就往山下跑,他捲起旋風,竟然把那麼大的石香爐骨碌碌吸得向後滾。黑後生跑呀跑呀,跑到湖中央,就變成黑魚,鑽進深潭,石香爐滾呀滾呀,滾到湖中央,在深潭邊的斜面一滑,「啪」一聲倒覆過來,把深潭罩得嚴嚴實實,不留一絲縫隙。
黑魚精被罩在石香爐下,悶得透不過氣來,往上頂頂,石香爐動也不動,想刮陣風,又轉不開身子,沒辦法,只好死命往下鑽,它越往下,石香爐就越往下陷……
黑魚精終於悶死了,石香爐也陷在湖底的爛泥里,只在湖面上露出三隻葫蘆形的腳。
這便是「三潭印月」三個石塔的由來。
Ⅹ 三潭印月美在哪裡
三潭印月,為西湖十之一,又稱小瀛洲,島蔭凝秀,園林精雅,文脈蘊藉,豐姿綽約,名列西湖十景,尤以仲秋時節空中月、水中月、塔中月與賞月人心中各有寄託的「明月」上下輝映、神思遄飛而為秋遊者所必到。
三潭印月島前身是吳越水心保寧寺寺基,明代繞基築堤圍成湖中湖,清末重構大格局留存至今。全島面積7公頃,居西湖人工三島之首。島上水面,南北曲橋,東西土堤,天光雲影,碧水鏡開,花木扶疏,魚鳥相悅,亭台雅潔,移步換景。
坐船人登上小瀛洲穿過九曲橋來到「我心相印」亭,鼎立於盈盈碧水之上的三座葫蘆形石塔便映入眼簾。傳說中,這三個石塔是巧匠魯班兄妹為除掉在西湖為害的黑魚精而雕的石香爐的三隻腳,因為香爐是將黑魚精倒扣在湖心裡,所以只露出香爐的腳。
其實這三座石塔最初是北宋詩人蘇東坡疏浚西湖時所立的,這三座瓶形石塔為觀察標志,他規定三塔之內不準種植菱藕,以防西湖淤塞。至元代,三塔被毀,現在所見的三塔是明代重建的。而有趣的是塔腹中空,球面體上排列著五個等距離圓洞,若在月明之夜,洞口糊上薄紙,塔中點燃燈光,洞形印入湖面,呈現許多月亮,真月和假月其影確實難分,夜景十分迷人,故得名「三潭印月」。明人張寧詩雲:「片月生滄海,三潭處處明。夜船歌舞處,人在鏡中行」。
參考資料:http://ke..com/subview/75592/84326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