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興寧夜景
⑴ 廣東梅州那個縣最大
梅州市轄2個市轄區、5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
梅州市面積15899.62平方千米,戶籍人口505.28萬人(2008年),,常住人口約412萬人,其中非農人口132.07萬人。
梅江區面積 298平方千米,人口 32萬。郵政編碼514000。區人民政府駐金山街道。
興寧市面積2105平方千米,人口 118萬。郵政編碼514500。市人民政府駐興田街道。
梅縣面積2755平方千米,人口 61萬。郵政編碼514733。區人民政府駐程江街辦。
大埔縣面積2470平方千米,人口 59萬。郵政編碼514200。縣人民政府駐湖寮鎮。
豐順縣面積2710平方千米,人口 68萬。郵政編碼514300。縣人民政府駐湯坑鎮。
五華縣面積3226平方千米,人口 128萬。郵政編碼514400。縣人民政府駐水寨鎮。
平遠縣面積1381平方千米,人口 27萬。郵政編碼514600。縣人民政府駐大柘鎮。
蕉嶺縣面積 960平方千米,人口 29.8萬。郵政編碼514100。縣人民政府駐蕉城鎮。
* 此處區劃地名資料截至2008年12月;面積、人口數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簡冊(2005)》,人口截至2008年底。*
⑵ 大聲古興寧哪個鎮的
興寧,廣東省轄縣級市,由梅州市代管
⑶ 興寧賞燈是什麼
說明文。
賞燈這個詞在其他地方是出現在元宵節這一天的,但對於興寧來說卻並非如回此,賞燈就是賞燈,基本上答沒有元宵這個概念。賞燈是興寧特有的,同處於梅州的其他縣市都沒有如此的節日。
興寧賞燈這一節日,通常出現在農村地區,可以說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每個村賞燈的日期都可能不一樣,從農歷初九開始到農歷十七都有,大部分集中在初十到十四之間。
當村裡某一家生了兒子之後,當年即可賞燈,由於賞燈是一個相當重大的節日,需要擺宴請親朋戚友大吃大喝大放煙花爆竹來慶祝添了新丁,當天也會有很多的舞龍舞獅前來出彩(需要給紅包),因此需要相當的經濟支出。所以如果添新丁的人家當年經濟拮據也可把賞燈推遲一年或兩年,稱之為「敦燈」。
如果生了女兒是沒有賞燈這個說法的,只有擺滿月酒,在興寧來說,擺滿月酒的習俗還是比較少的。
由此可見,這應該是舊時代帶有重男輕女思想的影響下的一個習俗,一直沿襲到今天。雖然很多人已經沒有了重男輕女的思想,但是這一習俗卻並沒有改變,也已經慢慢成了大家聚集走訪親戚朋友的重大節日。
⑷ 廣東省梅州市興寧市富裕嗎
興寧市位於廣東省東北部,扼東江、韓江上游,地跨東經115°30′至116°,北緯23°50′至24°37′。北部與江西省尋鄔縣毗鄰,東北部與平遠縣、梅縣相接,東部與梅縣交界,南部與豐順縣、梅縣相連,西北部與龍川縣相鄰,西南部與五華縣接壤。全市總面積2104.85平方公里。市委、市政府所在地興城鎮位於300多平方公里的寧江盆地中部,是粵、贛、閩三省陸路交通樞紐,粵東北部主要商品集散地,梅州市次中心城市,興寧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城區規劃面積51.9平方公里,至2003年建成面積12.8平方公里。興城距廣州377公里,至深圳347公里,至汕頭185公里,至韶關407公里,至江西尋鄔縣128公里,至福建龍岩282公里,至梅州城區57公里。全市年平均氣溫21℃,降水量1540毫米。
興寧人口絕大部分(佔99%以上)是操客家方言的漢族,亦有為數不多(大多數是解放後隨軍政幹部調動遷入)的壯、苗、蒙古、回、瑤等少數民族。2003年末,全市總人口1130988人,其中農業人口904794人,佔80%。興寧是華僑之鄉,旅居海外的華僑和港澳台同胞30餘萬人。華僑分布在世界5大洲30多個國家,大部分在泰國、印尼、越南等東南亞各國,僑居歐、美、澳等洲者亦有一定比例。改革開放以來,華僑及港澳台同胞回鄉探親、旅遊觀光、尋根問祖者日益增多。他們熱愛祖國,情系故鄉,熱心捐資、捐物興辦公益事業投資合資創辦各類企業,為家鄉建設作出了較大貢獻。
所以,現在的興寧是很富有的。
⑸ 興寧有什麼地方好玩的嗎
神光山
神光山,位於興寧市郊,海拔360米,山高100米。山上林木參天,曲徑通幽,古跡 甚豐,為歷代文人墨客暢游之地。每年重陽節赴神光山登高、祭祀、賽神會等已有 八百多年歷史。歲月推移,朝代更迭,原有的寺廟亭塔經受風雨侵蝕而廢壞。八十 年代,山南的墨池及石古大王、白沙大王、三山大王等廟壇,或經修葺,或經重建, 均復原如初。神光寺及其它古跡僅剩遺址。1984年,泰籍華人、泰國「龍福寺」主 持彰慈大師。興寧市政府與有關部門已進行分期規劃,要把神光山建成獨具特色的 游覽勝地.
合水風光
粵東「明珠」:合水水庫,是聞名遐邇的旅遊勝地,已列入《中國名勝風光大辭典》。 它座落於梅隆鐵路中心站與興平公路交叉點上,離興寧市區14公里,地處黃陂河與羅 崗河交匯處,故名合水。水庫建成於是1957年,雄偉的主壩宛如一條巨龍橫卧在山水 之間,水庫面積1、9萬畝,是防洪、灌溉、發電、種植、旅遊綜合利用的寧江水網樞 紐工程。四周青山如浪,峰巒滴翠,庫區碧波盪漾,景色秀麗,小島散布,輕舟點點。 主要景物有望江樓、鴛鴦亭、湖心亭、花塔、烈士紀念碑等。在湖濱碼頭,可乘遊艇 飽覽光山色;在合水賓館,可品嘗四時佳果及美味佳餚。
黃蜂窩茶山旅遊區
黃蜂窩茶山旅遊區位於興寧市東部的徑南鎮,離興寧城區二十公里,毗鄰梅縣,205國道路經茶山,於一九九零年建成。是集種茶、採茶、制茶、宣傳茶文化的名茶示範基地和旅遊觀光的旅遊區。黃蜂窩茶山現種植有優質單叢、奇蘭、黃金桂等名茶八仟多畝,茶場配有電動噴灌設施和機械化茶葉加工廠,茶山還種有沙田柚、荔枝、青欖等優質水果三仟伍佰畝。
最近幾年,中央、省等各級領導和有關部門專家及省內外港、澳地區嘉賓遊客曾先後多次到黃蜂窩視察、考察參觀。為加快農業綜合開發及旅遊農業發展的需要,茶山內已建成一條七米寬五公里長的環山水泥公路,在茶山旅遊區內建有世界最大的高7.8米,直徑8.5米的大茶壺和直徑3米的大茶杯各一個。茶山的各個山頭分別建有觀茶的茶亭、假山等景點。黃蜂窩綠色企業和旅遊農業的發展,已引起各地遊客的青睞,回歸大自然,飽賞茶山自然風光,體驗種茶、採茶、制茶已成為一種新時尚,成為城鄉一體游的農業觀光的一道風景線。
⑹ 興寧哪些景點好玩 興寧旅遊景點大全
興寧十大旅遊景點
1、神光山旅遊區
2、月形山鄉村旅遊區
3、興寧市鴻源溫泉生態回園
4、何答子淵故居
5、寧新羅氏東升圍
6、熙和灣客鄉文化旅遊產業園
7、寧新劉氏大劉屋
8、福興王氏永思堂(大王屋 )
9、興寧客家村寨
10、磐安圍圍龍屋
⑺ 興寧賞燈的習俗是怎麼來的,習俗的意義以又是什麼
興寧賞燈的習俗緣自明朝的元宵花燈(南京夫子廟花燈節),客家人保留了傳統的上燈暖燈等,其中上燈在客家地區都是基本風俗,但興寧的上燈(初九到十五)最為熱鬧,初七就有接花燈的了,興寧龍田暖燈有到二十外的,整個燈節有半個月久。
升燈的時候是最為熱鬧,鑼鼓喧天,舞龍舞獅,煙花爆竹齊鳴。到了晚上放孔明燈猜馬喝老酒放煙花爆竹。
其中河源連平和興寧的花燈最為漂亮。簡單點來說就是明朝要求百姓正月十五前把燈升上,十五過後把燈放下來,這就是上燈和暖燈,上燈興寧最熱鬧,暖燈要數連平熱鬧。
興寧人習慣上稱元宵節為「賞燈」,其日期一般是正月初九到十六,各村各屋自定,以十一、十二最為集中。興寧對「賞燈」的重視程度更甚於「過年」,可以說是「賞燈」大「過年」。
客家人初次遷來興寧時,人數很少,勢單力薄,因而產生了多生男丁的心理。丁與燈同音,生了男丁的人家,便在元宵賞燈時,舉辦筵席,邀請親友前來慶祝。
因此賞燈就有了雙重意義,一是觀賞燈色,一是慶祝添丁。若干年後,人口多了,難免有好幾家人都添了男丁,如果都正月十五這一天賞燈(丁),則彼此都走不開去對方家裡慶賀,這就有了矛盾。為了解決這個矛盾,便把賞燈節日分開了。
(7)大興寧夜景擴展閱讀:
興寧的元宵賞燈習俗歷史久遠。長期來,以落基祖定居興寧始,便以姓氏人口繁衍流布別地,而同時把元宵賞燈之俗帶進了當地,形成代代承襲相傳、永不溟滅的興寧客家重要傳統節日之一。
元宵賞燈,從每年的農歷正月初八日一直延續至十五日,加上"暖燈",共歷時9天。在這段時間里,天天都有賞燈活動,而初十至十四日為最盛,異彩紛呈、高潮迭起。
南宋末(1127-1279)興建,遠近聞名的興寧寧新鎮東風村九廳十八井羅氏大圍屋,現有80多戶,250多人(不包括外遷戶),年均添新丁(男孩)2-3個,最多時13個(建國前)。以羅氏祖小九公娶9妻,生18子得名九廳十八井。
堂號"宗睦堂"。以其祖公靈驗,主世代繁榮昌盛,道德風范好,沒有發生過刑事犯罪案件,而得到世代子孫之敬仰和社會之好評。每年農歷正月十三日的傳統元宵節,親朋盈門,大操大辦,影響波及四鄰。
為使活動行之有序,善始善終,世代堅持以當年生第一個男孩的新丁戶為丁首,在屋長監督下(清光緒年間長者羅玉堂熱心聖事,樂此不疲,得屋中伯叔稱贊和懷念,是其一)領銜組織眾新丁戶發動全屋群眾;
在節前做好公共和家庭清潔衛生工作,布置廳堂,定燈請燈及節間應酬龍獅隊,購買和燃放煙花爆竹,製作與升放孔明燈,安排猜拳猜碼手,配足老酒瓶果招待他們,以及做好暖燈日對花燈的處理等等。其活動費由新丁戶平攤。
如遇丁少或丁戶經濟困難時,則發動全屋群眾捐助解決。雖費神勞碌花錢,仍在所不辭,一律承受。解放後,一改舊規,以賞燈委員會代替丁首行事。在每年的除夕,屋長主持召開戶主會,民選公正厚道的長者和熱心公益的中青年7人,組成賞燈委員會。
主任羅佛清、副主任羅俊欽主持工作全過程。其職能與丁首制時基本相同,相異處是籌資方式改為多向本屋富有人家捐助,不足部份,適當向新丁戶和群眾領取,這樣,大大地減輕了新丁戶的經濟壓力。在財務收支安排上,做到民主理財,當年收入當年開銷,不留余額,節後公布,取信於民。
⑻ 興寧有什麼地方好玩
神光山神光山,位於興寧市郊,海拔360米,山高100米。山上林木參天,曲徑通幽,古跡
甚豐,為歷代文人墨客暢游之地。每年重陽節赴神光山登高、祭祀、賽神會等已有
八百多年歷史。歲月推移,朝代更迭,原有的寺廟亭塔經受風雨侵蝕而廢壞。八十
年代,山南的墨池及石古大王、白沙大王、三山大王等廟壇,或經修葺,或經重建,
均復原如初。神光寺及其它古跡僅剩遺址。1984年,泰籍華人、泰國「龍福寺」主
持彰慈大師。興寧市政府與有關部門已進行分期規劃,要把神光山建成獨具特色的
游覽勝地.
合水風光
粵東「明珠」:合水水庫,是聞名遐邇的旅遊勝地,已列入《中國名勝風光大辭典》。
它座落於梅隆鐵路中心站與興平公路交叉點上,離興寧市區14公里,地處黃陂河與羅
崗河交匯處,故名合水。水庫建成於是1957年,雄偉的主壩宛如一條巨龍橫卧在山水
之間,水庫面積1、9萬畝,是防洪、灌溉、發電、種植、旅遊綜合利用的寧江水網樞
紐工程。四周青山如浪,峰巒滴翠,庫區碧波盪漾,景色秀麗,小島散布,輕舟點點。
主要景物有望江樓、鴛鴦亭、湖心亭、花塔、烈士紀念碑等。在湖濱碼頭,可乘遊艇
飽覽光山色;在合水賓館,可品嘗四時佳果及美味佳餚。
黃蜂窩茶山旅遊區
黃蜂窩茶山旅遊區位於興寧市東部的徑南鎮,離興寧城區二十公里,毗鄰梅縣,205國道路經茶山,於一九九零年建成。是集種茶、採茶、制茶、宣傳茶文化的名茶示範基地和旅遊觀光的旅遊區。黃蜂窩茶山現種植有優質單叢、奇蘭、黃金桂等名茶八仟多畝,茶場配有電動噴灌設施和機械化茶葉加工廠,茶山還種有沙田柚、荔枝、青欖等優質水果三仟伍佰畝。
最近幾年,中央、省等各級領導和有關部門專家及省內外港、澳地區嘉賓遊客曾先後多次到黃蜂窩視察、考察參觀。為加快農業綜合開發及旅遊農業發展的需要,茶山內已建成一條七米寬五公里長的環山水泥公路,在茶山旅遊區內建有世界最大的高7.8米,直徑8.5米的大茶壺和直徑3米的大茶杯各一個。茶山的各個山頭分別建有觀茶的茶亭、假山等景點。黃蜂窩綠色企業和旅遊農業的發展,已引起各地遊客的青睞,回歸大自然,飽賞茶山自然風光,體驗種茶、採茶、制茶已成為一種新時尚,成為城鄉一體游的農業觀光的一道風景線。
⑼ 興寧市在哪裡
興寧市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東北部興寧盆地,廣梅汕鐵路,梅河高速線上,毗鄰江西省。全市人口中絕大部分為客家人,當地民居、民俗和方言都具有鮮明的客家特色,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最具代表性的客家城市之一。
⑽ 興寧市近幾年來有清華北大的學生嗎
這是友情情話,北大的學生的,但是清華北大學生還是比較少一些,因為它錄取的主要是每一個省的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