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美工區
Ⅰ 美工區為東西爭奪時,改進措施目標
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是幼兒園體育活動的重要組織形式。在幼兒的一日活動中明確指出,幼兒園「每日戶外體育活動不得少於兩小時。」因此,積極地開展戶外體育活動是每個幼兒園體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Ⅱ 如何讓戶外美術活動更好玩
多讓戶外美術行動更好玩,我覺得更好玩的話,一般多傾心動物啊,或者是有些專業的活動氣氛就可以了。
Ⅲ 幼兒園戶外活動平衡區進區牌設計
一般幼兒園區域分為生活區,科學區,數學區,美工區,語言區,建築區,植物區等不同形式的區域活動,為幼兒提供了動手、動腦、並且能按照自己的興趣和能力進行活動的場所和施展才能的機會。 首先要選擇合適的主題,看看是否合適。
Ⅳ 幼兒園里的區域活動有些什麼
一般有語言區、數學區、科學區、美工區、音樂區、益智區、角色游戲區、木工區、建構區、閱讀區等;活動區的種類、大小要依據實際空間、幼兒人數、年齡段等條件進行設置。每個活動區應有劃定的范圍、規定的人數及活動的規則; 活動區材料的擺放應是開放式的,能供幼兒自由選擇和取放;活動區材料應根據幼兒的興趣、發展需要以及活動的內容進行投放,應具有啟發性、針對性、操作性; 注意動、靜不同區域的合理分隔,軟硬環境的搭配,盡量避免相互干擾; 活動區應根據活動的需要靈活地創設與調整。若幼兒園環境與條件受到限制,可以一區多功能,分時段輪流開放。或用可移動的材料櫃,隨機創設天氣晴朗時也可把一些活動區移到戶外去;緊跟時代的發展步伐,及時創設反映科學技術最新發展的、開發智能的游戲以及適合兒童能力發展的有益區域;有利於幼兒身心的健康成長,避免不安全因素的發生; 開發幼兒自身的潛力,尊重幼兒自己建構的想法;一些活動區應體現活動形式的競爭性。望採納,謝謝
Ⅳ 幼兒園美工區投放哪些材料
幼兒園美工區投放材料層次及種類
美工區在活動內容上包括三個既相對獨立又相互聯系的部分,即繪畫、手工和欣賞。那麼材料的投放也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分類
1. 各年齡段幼兒的繪畫基本技能和工具材料
小班:小班幼兒常把繪畫當作游戲,在區域活動中更不能在技能上有過高的要求,要讓幼兒在自己塗鴉的過程中逐步學會使用簡單的繪畫工具和材料,逐步學習控制手的動作。盡量用軟筆、棉簽棒、各種拓印材料等豐富幼兒對色彩的感知和想像。盡量不要用硬筆,以免對幼兒少造成傷害。
中班:中班幼兒已經能夠畫出較有力度而且平穩的線條,掌握了用各種圖形表達簡單物體的繪畫技能。這時在區域內可以提供一些簡單的風景、動物和人物的正面及側面等組合物體的畫,供有興趣的幼兒臨摹。中班的幼兒已基本會用蠟筆均勻塗色、清晰地勾輪廓線、小面積塗色等。
大班:大班幼兒已能觀察到物體的細節部分,並能把所見、所聞表現在畫面中。所以大班幼兒掌握蠟筆、水彩筆、毛筆等不同工具的基本性能和使用方法,有目的地選用和製造多種表現形式。如:塗蠟法、粘彩法、刻劃法、噴水法等。
2. 各年齡段幼兒的手工的基本技能和工具材料
(1)泥工
小班:小班幼兒在美工區的泥工活動中主要是認識泥工的簡單工具和材料,通過自己的操作感知泥是柔軟的、可塑的。小班幼兒泥工活動的主要技能要求有以下幾種:團圓、搓長、壓扁等。美工區的泥工材料要軟硬適中,另外,還可以在區域中投放一些陶泥、各色橡皮泥(彩泥的顏色不宜過多)、面團等。
中班:中班幼兒已基本學會使用:捏、挖、嵌接等方法以使兒童作品形象更生動、真實,也會使用一些簡單的輔助材料表現出簡單的情節,因此區域中要多投放一些顏料、豆類、木棒、瓶蓋等可供幼兒使用或創造的輔助性材料。
大班:大班幼兒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他們的泥工活動,已能運用輔助工具和材料細致、生動地表現物體的特徵和細節。這時要給他們多提供一些泥工工具、模具和更多的可供幼兒想像的半成品材料,以充分發揮他們的創造力和表現力。
(2)紙工
小班幼兒在區域中的紙工活動主要是玩紙、撕紙和粘貼。小班幼兒喜愛玩紙和撕紙,區域內可事先准備一些顏色各異、質地不同的紙讓他們撕著玩,在玩紙、撕紙的過程中體驗紙的不同特性,發現各種形狀的變化,並初步撕出一些簡單的形狀。如「蘑菇」「球」「太陽」「餅干」等。還可以提供一些簡單的、僅需要對邊折、對角折的狗頭、牛頭等折紙的示意圖。簡單的圖形粘貼畫和輪廓清晰可以用手撕的圖形。
中班幼兒在紙工活動中基本技能已有了明顯的進步,紙工技能包括折紙、剪紙、撕紙、粘貼。在為中班幼兒准備紙工材料時要充分考慮他們各方面技能的發展,為他們提供難易適當的材料。
A 折紙的技能:集中一角折、四角向中心折、雙正方形、雙三角形
B 粘貼的技能:幾何圖形粘貼、自然物粘貼
C 剪紙的技能:按輪廓線剪、目測剪
在區域中投放的剪刀一定是圓頭的安全剪刀,還可提供能剪出各種花邊的花邊剪刀,既滿足各種需要,又增加活動興趣。
大班:大班幼兒的紙工技能較之中班更為復雜,有菱形折、組合折、折疊撕(剪)。
A 折紙的技能:菱形折、組合折
B 撕紙的技能:折疊撕
C 剪紙的技能:折疊剪
另外,到大班幼兒在紙工活動更豐富,這就需要給他們提供一些輔助材料,像在繪畫和泥工材料中提到的輔助材料都可以運用到紙工中。
3. 各年齡段幼兒的欣賞材料
小、中班:小、中班幼兒主要提供一些他們能理解的美術作品、自然景物、節日裝飾、環境布置等,也可欣賞周圍環境中的自然景色或塗片等。
大班:隨著幼兒認識能力的不斷提高,大班兒童的欣賞范圍也在逐步擴大,而且每種類型的欣賞內容也在不斷地深刻化、復雜化。大班幼兒可以在區域中展示與兒童生活經驗接近的,也可以是神話故事、科學幻想故事等題材的美術作品。
Ⅵ 如何合理的進行小班美工區材料投放結題報告
創意美工區的設立是為了為孩子營造一個寬松、舒適的創作空間,讓孩子們在廢紙箱、瓶子、石頭上,隨心所欲地塗畫與製作,盡情舒展內心的喜好和興趣,表達對外部世界的認識和感受,從而培養幼兒的創新意識和創造精神。而操作材料是區域活動的靈魂,是幼兒學習內容的載體,是區域活動目標得以實現的必不可或缺的前提。因此,教師應凝聚家園合力,豐富活動材料;設立班級「百寶箱」,使材料投放更有序;做到心中有數,使材料投放更具實效。通過做好創意美工區活動材料的投放工作,大大提高區域活動的實效,提升小班幼兒對藝術創作能力和表現能力。
《幼兒園3-6歲兒童發展指南》中指出:藝術是人類感受美、表現美和創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達自己對周圍世界的認識和情緒態度的獨特方式。每個幼兒心裡都有一顆美的種子。幼兒藝術領域學習的關鍵在於充分創造條件和機會,在大自然和社會文化生活中萌發幼兒對美的感受和體驗,豐富其想像力和創造力,引導幼兒學會用心靈去感受和發現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現和創造美。而創意美工區一直是幼兒喜歡的區域活動之一,為幼兒自主表達、表現美創造了必要條件和機會,也是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發展的重要場所之一。創意美工區的材料是幼兒學習內容的載體,它直接影響著幼兒的興趣,使幼兒在玩耍中鞏固學到的知識和技能,增強學習的效果。為了讓美工區活動更好地凸顯其實效,使每個幼兒在自主化的游戲活動中更大限度的發揮自己的創造潛能。我們在創意美工區材料投放方面進行了一些實踐和研究。
一、凝聚家園合力,豐富活動材料
家長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夥伴和寶貴的教育資源,家庭教育是幼兒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家長是幼兒園教育工作中不可忽視的教育資源,因此,幼兒園各項活動的順利開展,都離不開家長朋友的積極支持與配合。為此,我們在收集材料的過程中經常通過家校路路通、家長園地等多種途徑與家長進行溝通,從而知道家長協助幼兒共同做好活動材料的收集工作。我國著名的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教育和生活是同一過程,教育含於生活之中。」只有來源於孩子身邊的,才能引發孩子內在的情感和操作慾望。因此,利用自然物和廢舊物品就成了很好的豐富區域材料的形式。同時,我們將收集材料的過程也作為幼兒學習的過程。我注重引導幼兒參與,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作用。引導幼兒通過多種渠道,從生活中入手,想、問、看、找,並且在家長的幫助下獲得我們需要的材料。如:在材料投放初期,我們會和幼兒一起商量創意美工區需要哪些材料?幼兒的回答出乎我們的想像:毛線、廣告紙、蚌殼、石頭、樹葉、牙膏盒等等,到了第二天,許多幼兒都從家中帶來了活動區所需的材料,大大提高了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在老師的引導下孩子們運用自己收集的各種材料創作出了豐富多彩的作品如:蛋殼貼畫、太陽娃娃等。孩子們收來的材料全來自於生活,取之於生活,家長們也發現許多孩子變了,變得環保了,平時吃完的牛奶罐、餅干盒都不亂丟了,而是洗干凈了帶到班級的美工區里。
二、設立班級「百寶箱」,使材料投放更有序
區域創設初期,孩子們一起收集了許多的材料,美工區也漸漸變得雜亂無章了。活動過程去,經常會發生孩子們因為要尋找到自己想要的材料,而進行翻箱倒櫃的事情。為了使幼兒能夠自由、方便地的選擇到合適的材料,並做到合理利用,使收集到的材料充分發揮其應有的功效。在與孩子們的共同討論下,我們一致決定設立班級的「百寶箱」,「百寶箱」由三個廢舊的紙盒組成,分別收集瓶瓶罐罐、各種小紙盒、包裝材料,並在上面分別貼上相應的實物小標識,起到提示作用。這樣一來,不僅美化了活動環境,也為幼兒的游戲活動減少了不必要的時間浪費。
三、做到心中有數,使材料投放更具實效
皮亞傑說過:「兒童的智慧來源於操作」,而操作是要藉助於材料的,所以區域材料的投放是區域活動實施與開展的核心。作為教師就要為幼兒提供各種豐富而有意義的,有趣而又符合幼兒能力發展的材料。在創意美工區活動中,操作材料是幼兒活動的物質基礎,要積極通過幼兒的操作活動,促進幼兒創造性思維的發展,提高動手的興趣,教師的投放材料的過程中就必須做到心中有數,為幼兒提供符合其思維特點、貼近幼兒生活的多層次的可變性的材料。
1、材料投放要遵循層次性與多樣性原則。
幼兒間存在著個體差異,正因為有著差異的存在,教師在材料的投放千萬不能一刀切,應該通過觀察、評估每一個幼兒的發展狀況,為不同發展水平的幼兒提供不同層次的材料。如在開展主題活動《小小蛋兒把門開》的過程中,我們和孩子一起收集了各種蛋殼,並引導孩子進行蛋殼貼畫,能力弱的孩子,讓他根據已有的小路圖案來粘貼蛋殼小路,能力強的孩子則可以粘貼較為復雜的圖案,如蝴蝶、花朵等,並在此基礎上利用毛線、廣告紙等材料進行輔助裝飾。在活動過程中,孩子們興趣極高,有的孩子選用一種顏色的蛋殼來進行粘貼,有的孩子選用多種不同顏色的蛋殼來進行粘貼,在活動過程中也體驗到了「蛋殼」這種操作材料所帶來的樂趣。
2、材料投放要遵循目的性原則。
通過教師有目的地投放範例材料以後,大大激發了孩子的創作興趣和靈感,也為游戲材料注入了新的生命和活力。材料是孩子隱性的老師,是幼兒認識的中介和橋梁,教育目標通過材料表現出來,材料的投放要為教育目標服務,也就是說教育目標可以隱含在投放的材料中,滲透在教師所創設的環境中,當幼兒一旦進入老師所精心創設的環境中,在與材料互動的過程中即可獲得某方面的發展。如在開展主題活動《美麗的春天》的過程中,利用散步等戶外活動時間和孩子們一起收集了許許多多的花瓣,我就把它們投放在了創意美工區,一次活動過後,發現很少有孩子會去關注它們,更別說進行創作了。為此,我有目的地在美工區的牆面上貼上了一些花瓣貼畫作品,這大大吸引了孩子們的眼球,好多孩子在欣賞的過程忍不住在嘴巴里還發出了「哇!哇!」的贊嘆聲,大大激發了孩子們創作的慾望,第二天有許多孩子又收集來了美麗的花瓣,並投放在了美工區了。區域活動時許多孩子都爭著要到美工區里進行花瓣貼畫的創作,從簡單的拼拼貼貼,到目的地拼出一些簡單的造型,孩子們的心情雀躍著,創作的畫面也越來越生動了。
3、材料投放要遵循挑戰性原則。
幼兒是不斷發展的個體,在材料的投放中,對原有材料進行部分抽取或添加,使材料始終處於動態變化過程中,並盡可能貼近幼兒已有的知識經驗,又要利於幼兒獲得新的知識經驗,循序漸進。材料是否有趣、可變與幼兒能否主動參與操作有很大的影響。其次,對原有材料的提升和創新,也是對幼兒的一個新挑戰。如在《石頭大玩家》這一主題活動的開展過程中,孩子們收集來了許多小小的鵝卵石,他們把這些鵝卵石組合在一起,拼出了彎彎曲曲的石子路、房子、花朵、樹等多種多樣的圖案,又用橡皮泥給鵝卵石裝飾上了五官和頭發,做成了憨態可掬的太陽娃娃,把鵝卵石壘高做成了高高的樓房、寶塔等。有一天,我們在幼兒園散步的時候發現了一塊很大很大的石頭。「這塊大石頭能做什麼呢?」我問。好多孩子一下子都愣住了。我和孩子們一起把這塊大石頭帶回了我們的創意美工區了里。這天是聰明活潑的傑傑和樂樂在創意美工區里活動,只見這兩個孩子一到美工區里就對這塊大石頭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只見它們摸摸這里,看看那裡,然後兩顆小腦袋又緊緊地靠在一起商量著,然後就拿起邊上的顏料和筆畫了起來。不久,這塊石頭就變得「五顏六色、色彩斑斕」了。活動結束時,我請這兩個孩子做了介紹,樂樂馬上興高采烈地說:「我們做的是一個大怪獸」,然後又在我的指引下一一指出了怪獸的眼睛、鼻子、嘴巴、手、腳等,其他孩子們也都聚精會神地聽著,有的孩子眼睛裡還透露出了羨慕的光芒。通過增添了新的材料——從小到鵝卵石到大石頭,這一活動材料是放大,大大豐富和延長了原有的游戲內容和游戲過程,提高了幼兒的創造意識。
Ⅶ 小班美術區角名稱有哪些
以下名字供參考:
美術區——創意空間
圖書區——童心世界
表演區——夢想秀工廠
積木區——建築工地
數學區——IQ博士
益智區——魔法學校
Ⅷ 幼兒園常用的區角名稱有哪些
1、美術區:
()、創意空間。
(2)、繪生繪色。
(3)、七彩童畫。
(4)、巧手樂園。
(5)、巧手吧。
(6)、創意手工坊。
(7)、創意空間。
(8)、童心童畫。
2、圖書區:
童心世界。
3、表演區:
夢想秀工廠。
4、積木區:
(1)、建築工地。
(2)、小小建築師。
(3)、拼拼搭搭。
(4)、建構樂園。
5、數學區:
IQ博士。
6、益智區:
魔法學校。
7、語言區:
(1)、 童言無忌。
(2)、有趣的漢字。
(3)、xx故事會。
(4)、快樂夢工廠。
8、表演區:
(1)、我型我秀。
(2)、星光大道。
(3)、歡樂劇場。
(4)、寶貝秀場。
(8)戶外美工區擴展閱讀:
1、內容簡介:
(1)、區角游戲是幼兒在游戲區(或稱活動角、活動區)中所進行的某種特定活動。
(2)、區角游戲的區域包括角色游戲區、積木區、玩沙玩水區、語言圖書閱讀區、音樂表演游戲區、美工區、科學發現區、自然角、益智區、操作區等等。
2、幼兒園區角操作活動舉例:
(1)、珍珠找家。
(2)、喂海綿寶寶。
(3)、小手真能幹。
(4)、可愛的毛毛蟲。
(5)、包餃子。
(6)、旋瓶蓋。
(7)、插花。
(8)、蝴蝶飛飛。
(9)、蟲兒飛。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幼兒園區角操作活動150例
網路-幼兒園區角設計
Ⅸ 幼兒園哪些室內的區域活動可以移到戶外進行
一般幼兒園區域分為生活區,科學區,數學區,美工區,語言區,建築區,植物區等不同形式的區域活動,為幼兒提供了動手、動腦、並且能按照自己的興趣和能力進行活動的場所和施展才能的機會。 首先要選擇合適的主題,看看是否合適。和戶外最為密切相關的是植物區,教師可以帶幼兒在戶外進行對植物的觀察,學習一些植物的科普,用戶外的方式既有趣,而且小朋友也喜歡。 植物區的活動內容是供幼兒觀察和勞動,可以在課外時間以個別的或幾個人為小組的形式來進行。這樣可讓幼兒根據自己的興趣自由地選擇觀察對象。在勞動時,教師可有目的地根據幼兒的特點組織本班的勞動。如 :小班幼兒的體質弱,動作發展差,那麼主要就讓幼兒觀察和協助教師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像給植物澆水等 。而大班則可安排值日生照顧植物角或組織幼兒集體清掃植物角。讓他們自己商量都做哪些工作,誰干什麼, 需要准備哪些工具等。這樣幼兒既從中體驗 到勞動的樂趣,又培養了從小愛勞動的品質。 1、讓幼兒在戶外認識植物標本的名稱和用途。 2、在戶外種植植物。用廢舊的鐵罐頭盒、小碗、小盤、塑料點心盒等種植物。如種黃豆、蠶豆、花生、蒜、芹 菜根、蘿卜頭、花草等。教師每天提醒鼓勵幼兒觀察它們發芽生長的過程及變化。 3、用植物種子粘貼或反映不同教育內容的畫面。如:貼出不同的幾何圖形,讓幼兒既認識了植物種子, 又認識了圖形,還認識了顏色。還可用不同顏色的植物種子粘貼成一幅優美的畫面。如:用大米貼成白雲、小 紅豆貼成太陽或紅花、綠豆貼成小草或小樹、黃豆貼成房子門窗、黑瓜子皮貼成大雁、海鷗等,讓孩子們在欣 賞畫面的同時,自然地掌握一些植物知識。 4、把一些植物稍加修飾擬人化,當作工藝品擺放。如:製作一個冬瓜娃。 5、採集各種樹葉、樹種和野生植物,學會簡單的保存方法,如將樹葉拼粘成動物或圖案貼在植物標本冊 上。將樹種盛放在透明小瓶內貼上標簽陳列,或製成樹葉畫冊、樹種畫冊等。
Ⅹ 幼兒園大班美工區目標與指導
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是幼兒園體育活動的重要組織形式。在幼兒的一日活動中明確指出,幼兒園「每日戶外體育活動不得少於兩小時。」因此,積極地開展戶外體育活動是每個幼兒園體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