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戶外夜景 » 戶外雷電

戶外雷電

發布時間: 2021-01-11 06:00:57

『壹』 .在野外遇到雷電時怎麼辦

1、在戶外躲避雷雨時,應注意不要用手撐地,同時雙手抱膝,胸口緊貼膝蓋,盡量低下頭,因為頭部較之身體其他部位最易遭到雷擊。
2、如果在雷電交加時,頭、頸、手處有螞蟻爬走感,頭發豎起,說明將發生雷擊,應趕緊趴在地上,這樣可以減少遭雷擊的危險,並拿去身上佩戴的金屬飾品和發卡、項鏈等。
3、在雷雨天氣中,不宜快速開摩托、快騎自行車和在雨中狂奔,因為身體的跨步越大,電壓就越大,也越容易傷人。
4、遠離建築物外露的水管、煤氣管等金屬物體及電力設備。
5、如果在戶外遭遇雷雨,來不及離開高大物體時,應馬上找些乾燥的絕緣物放在地上,並將雙腳合攏坐在上面,切勿將腳放在絕緣物以外的地面上,因為水能導電。
6、雷雨天氣時不要停留在高樓平台上,在戶外空曠處不宜進入孤立的棚屋、崗亭等。
7、如果在戶外看到高壓線遭雷擊斷裂,此時應提高警惕,因為高壓線斷點附近存在跨步電壓,身處附近的人此時千萬不要跑動,而應雙腳並攏,跳離現場。
8、在雷雨天氣中,不宜在曠野中打傘,或高舉羽毛球拍、高爾夫球棍、鋤頭等;不宜進行戶外球類運動,雷暴天氣進行高爾夫球、足球等運動是非常危險的;不宜在水面和水邊停留;不宜在河邊洗衣服、釣魚、游泳、玩耍。
9、不宜在大樹下躲避雷雨,如萬不得已,則須與樹干保持3米距離,下蹲並雙腿靠攏。
10、當在戶外看見閃電幾秒鍾內就聽見雷聲時,說明正處於近雷暴的危險環境,此時應停止行走,兩腳並攏並立即下蹲,不要與人拉在一起,最好使用塑料雨具、雨衣等。

『貳』 戶外怎樣防止雷電傷害

為避免雷電的傷害,在雷雨天氣時應注意:1)避開一切容易導電的物體,如金屬、炭、潮濕的動物和植物等,也不要穿濕衣服;2)不要在樹下避雨,特別是空曠環境中的樹木,因其極可能成為雷電放電的通路;3)不要在高大建築物(如塔等)旁邊避雨;也不要在倒塌的陰濕的老建築物(如古廟等)旁避雨;4)不要在鐵軌上行走;要遠離建築物的避雷針及其接地引下線;5)如果處在野外無處躲避,雷電交加時要立即蹲下,雙腳並攏,雙臂抱膝,頭部下俯,盡量縮小身體體積和接地面積,手中如果有金屬物品(如金屬桿的雨扇傘鐵器皿、鐵鍬等),要迅速放到較遠的地方;雷電,是伴有閃電和雷鳴的一種雄偉壯觀而又有點令人生畏的自然現象.雷電災害是"聯合國國際減災十年"公布的最嚴重的十種自然災害之一.全世界平均每分鍾發生雷暴二千次,每年因雷擊造成的人員傷亡超過一萬人,導致火災、爆炸、信息系統癱瘓等事故頻繁發生,每年因雷擊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二十億美元以上.對登山旅遊者和室外游泳者來說,雷電是一個嚴重的威脅,人被雷電擊中的死亡率高達40%.雷電一般產生於對流發展旺盛的積雨雲中,因此常伴有強烈的陣風和暴雨,有時還伴有冰雹和龍卷.積雨雲頂部一般較高,可達20公里,雲的上部常有冰晶.冰晶的凇附,水滴的破碎以及空氣對流等過程,使雲中產生電荷.雲中電荷的分布較復雜,但總體而言,雲的上部以正電荷為主,下部以負電荷為主.因此,雲的上、下部之間形成一個電位差.當電位差達到一定程度後,就會產生放電,這就是我們常見的閃電現象.閃電的平均電流是3萬安培,最大電流可達30萬安培.閃電的電壓很高,約為1億至10億伏特.一個中等強度雷暴的功率可達一千萬瓦,相當於一座小型核電站的輸出功率.放電過程中,由於閃道中溫度驟增,使空氣體積急劇膨脹,從而產生沖擊波,導致強烈的雷鳴.氣象專家指出,當雷電發生時您如果還在戶外,要注意下面幾點:- 不宜在山頂、山脊或建築物頂部停留.- 不宜在鐵柵欄、金屬曬衣繩、架空金屬體以及鐵路軌道附近停留.- 不宜在室外游泳池、湖泊海濱游泳.- 不宜在孤立的大樹或煙囪下停留.- 不宜開摩托車、騎自行車.- 在空曠場地不宜打傘,不宜把金屬工具、羽毛球拍、高爾夫球桿等扛在肩上.- 應迅速躲入有防雷設施保護的建築物內,或有金屬頂的各種車輛及有金屬殼體的船艙內.- 如果不具備以上條件,應立即雙膝下蹲,向前彎曲,雙手抱膝. 如果雷暴發生時您正在有防雷設施的建築物附近,也應注意以下幾點:- 不宜在建築物朝天面上活動,因為當朝天平面發生直接雷擊時,強大的電流可導致人員傷亡.- 切勿接觸天線、水管、鐵絲網、金屬門窗、建築物外牆,遠離電線等帶電設備或其他類似金屬裝置.- 緊閉門窗,防止危險的側擊雷和球形閃電侵入.- 家庭使用電腦、彩電、音響、影碟機等弱電設備不要靠近外牆,雷電發生時最好不使用這些設備.

『叄』 戶外避雷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不要躲在樹下!
不要步幅太大!
車里相對安全!

『肆』 野外遇到雷電時不要站在什麼什麼或什麼下避雨.

當雷電發生時您如果還在戶外,要注意下面幾點:
1、不要在建築物頂部停留。
2、不要進入孤立的棚屋、崗亭等,也不宜撐鐵柄傘,更不能把金屬工具扛在肩上。
3、要遠離建築物外露的水管、煤氣管等金屬物體及電力設備,也不宜在鐵柵欄、金屬曬衣繩、架空金屬體以及鐵路軌道附近停留。
4、不宜在水面和水邊停留。在河裡、湖泊、海濱游泳,在河邊洗衣服、釣魚、玩耍等都是很危險的。
5、不宜在孤立的大樹或煙囪下停留。如萬不得已,則須與樹干保持3米距離,下蹲並雙腿靠攏。
6、不宜開摩托車、騎自行車。
7、雷電交加時,頭、頸、手外有螞蟻爬走感,頭發豎起,說明將發生雷擊,應趕緊趴在地上,並丟棄身上佩戴的金屬飾品和發卡、項鏈等,這樣可以減少遭雷擊的危險。
8、當在戶外看見閃電幾秒鍾內就聽見雷聲時,說明正處在靠近雷暴的危險環境,此時應停止行走,兩腳並攏並立即下蹲,不要與人拉在一起或多人擠在一起,最好使用塑料雨具、雨衣等。
9、應迅速躲人有防雷設施保護的建築物內,或有金屬頂的各種車輛及有金屬殼體的船倉內。
10、如果不具備以上條件,雷雨天氣中,嚴禁奔跑,不要張嘴,應立即雙膝下蹲,同時雙手抱膝,胸口緊貼膝蓋,盡量低下頭,因為頭部較之身體其他部位最易遭到雷擊。
11、如果在戶外看到高壓線遭雷擊斷裂,此時應提高警惕,因為高壓線斷點附近存在跨步電壓,身處附近的人此時千萬不要跑動,而應雙腳並攏,跳離現場。
12、特別提醒:夏天應多聽、多看天氣預報。當預報天氣有雷電時,應盡量避免野外活動,以防止,雷擊造成生命危險。

『伍』 最為一名驢友,經常在戶外徒步,遇到雷電怎麼辦

首先不要沒事的時候下大雨去山裡溜達。其次如果外出時遇上了,盡量別走到空曠的地方或者山脊,而是要第一時間找地方避雨。最後一定要及時關閉手台、手機,把登山帳之類的該塊收起來。

『陸』 在室外遇到打雷該怎麼辦

戶外避雷注意事項
雷電通常會擊中戶外最高的物體尖頂,所以孤立的高大樹木或建築物往往最易遭雷擊,人們在雷電大作時,在戶外應遵守以下規則,以確保安全。
1、雷雨天氣時不要停留在高樓平台、山頂、山脊或建(構)築物頂部,不宜停留在小型無防雷設施的建築物、車庫、車棚、崗亭及附近。
2、遠離建築物外露的水管、煤氣管等金屬物體及電力設備。
3、不宜在大樹下躲避雷雨,如萬不得已,則須與樹干保持至少5米距離,下蹲並雙腿靠攏。
4、如果在雷電交加時,頭、頸、手處有螞蟻爬走感,頭發豎起,說明將發生雷擊,應趕緊趴在地上,這樣可以減少遭雷擊的危險,並拿去身上佩戴的金屬飾品和發卡、項鏈等。
5、如果在戶外遭遇雷雨,來不及離開高大物體時,應馬上找些乾燥的絕緣物放在地上,並將雙腳合攏坐在上面,切勿將腳放在絕緣物以外的地面上,因為水能導電。
6、在戶外躲避雷雨時,應注意不要用手撐地,同時雙手抱膝,胸口緊貼膝蓋,盡量低下頭,因為頭部較之身體其他部位最易遭到雷擊。
7、當在戶外看見閃電幾秒鍾內就聽見雷聲時,說明正處於近雷暴的危險環境,此時應停止行走,兩腳並攏並立即下蹲,不要與人拉在一起,最好使用塑料雨具、雨衣等。
8、在雷雨天氣中,不宜在曠野中打傘,或高舉羽毛球拍、高爾夫球棍、鋤頭等,避免增加人的有效高度成為「尖端」而遭雷擊。不宜進行戶外球類運動,雷暴天氣進行足球、籃球等運動是非常危險的;不宜在水面和水邊停留;不宜在河邊洗衣服、釣魚、游泳、玩耍。
9、在雷雨天氣中,不宜快速開摩托、快騎自行車和在雨中狂奔,因為身體的跨步越大,電壓就越大,也越容易傷人。
10、如果在戶外看到高壓線遭雷擊斷裂,此時應提高警惕,因為高壓線斷點附近存在跨步電壓,身處附近的人此時千萬不要跑動,而應雙腳並攏,跳離現場。
雷擊前的徵兆
當你站在一個空礦的地方,如果感覺到身上的毛發突然站起來,皮膚感到輕微的刺痛,甚或聽到輕微的爆裂聲,發出「嘰嘰」聲響,這就是雷電快要擊中你的徵兆。遇到這種情況,你應馬上蹲下來,身體傾向前,把手放在膝蓋上,曲成一個球狀,千萬不要平躺在地上。
雷擊後的搶救
被閃電擊中後,強大的電壓使人的心臟停止跳動,因此死因是心臟停止跳動,而不是被燒傷。所以如果能在4分鍾內以心肺復甦法進行搶救,可能還來得救活,讓心臟恢復跳動。不過人們有一個錯誤的觀念,以為被閃電擊中的人體內還有電,而不敢去觸摸他,往往導致搶救時間被拖延。如果遇到一群人被閃電擊中,那些會發出呻吟的不要緊,先搶救那些已無法發出聲息的人。
天盡量不要打手機
南京大學氣象專家余志豪教授認為,由於雷電的干擾,手機的無線頻率跳躍性增強,這容易誘發雷擊和燒機等事故。但一般來說,公共聚居地都裝有避雷裝置,人們處在這種環境中相對安全,雷電僅僅會干擾手機信號,頂多也僅是損壞晶元,對人體不會造成致命傷害。而一旦處於空曠地帶時,人和手機就成為地面明顯的凸起物,手機極有可能成為雷雨雲選擇的放電對象。所以盡量避免在打雷時撥打或接聽手機,雷雨中穿行無障礙物地區時,最好關掉手機電源。

『柒』 在戶外遇到雷電,錯誤的做法是什麼

你好!
不要躲樹下躲屋檐下不要打電話不要拿金屬導體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望採納。

『捌』 野外如何防雷

雷電通常會擊中戶外最高的物體尖頂,所以孤立的高大樹木或建築物往往最易遭雷擊,人們在雷電大作時,在戶外應遵守以下規則,以確保安全。

野外防雷應注意以下幾點:

①雷雨天氣時不要停留在高樓平台上,在戶外空曠處不宜進入孤立的棚屋、崗亭等。

②遠離建築物外露的水管、煤氣管等金屬物體及電力設備。

③不宜在大樹下躲避雷雨,如萬不得已,則須與樹干保持3米距離,下蹲並雙腿靠攏。

④如果在雷電交加時,頭、頸、手處有螞蟻爬走感,頭發豎起,說明將發生雷擊,應趕緊趴在地上,這樣可以減少遭雷擊的危險,並拿去身上佩戴的金屬飾品和發卡、項鏈等。

⑤如果在戶外遭遇雷雨,來不及離開高大物體時,應馬上找些乾燥的絕緣物放在地上,並將雙腳合攏坐在上面,切勿將腳放在絕緣物以外的地面上,因為水能導電。

⑥在戶外躲避雷雨時,應注意不要用手撐地,同時雙手抱膝,胸口緊貼膝蓋,盡量低下頭,因為頭部較之身體其他部位最易遭到雷擊。

⑦當在戶外看見閃電幾秒鍾內就聽見雷聲時,說明正處於近雷暴的危險環境,此時應停止行走,兩腳並攏並立即下蹲,不要與人拉在一起,最好使用塑料雨具、雨衣等。

⑧在雷雨天氣中,不宜在曠野中打傘,或高舉羽毛球拍、高爾夫球棍、鋤頭等;不宜進行戶外球類運動,雷暴天氣進行高爾夫球、足球等運動是非常危險的;不宜在水面和水邊停留;不宜在河邊洗衣服、釣魚、游泳、玩耍。

⑨在雷雨天氣中,不宜快速開摩托、快騎自行車和在雨中狂奔,因為身體的跨步越大,電壓就越大,也越容易傷人。

⑩如果在戶外看到高壓線遭雷擊斷裂,此時應提高警惕,因為高壓線斷點附近存在跨步電壓,身處附近的人此時千萬不要跑動,而應雙腳並攏,跳離現場。

『玖』 在戶外如何避雷

雷電交加時你該怎麼辦北京市避雷裝置安全檢測中心副主任 宋海岩 北京這幾天一直秋雨不斷,雷擊也頻頻惹是生非,22日晚的一場雷雨,豐台南苑鄉一處高壓線被閃電擊著;24日上午8時30分左右,隨著一聲震天雷擊,順義區東、西北部15條高壓線路被雷電擊斷,10千伏的電源被切斷,造成順義區7個鎮數十個行政村斷電。這是本市有史以來因雷擊而斷電面積最大的一次,所幸未造成人員傷亡。 北京市避雷裝置安全檢測中心副主任宋海岩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雷電目前已被聯合國列為全球十大自然災害之一,每年我國因雷擊災害所造成的損失不計其數,尤其是進入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電子信息系統在居民生產、生活和工作中的廣泛應用,雷電災害造成的損失也越來越嚴重。 宋海岩向記者介紹說,雷電是發生在大氣層中的一種聲、光、電的氣象現象,主要反映在雷雨雲內部及雷雨雲之間,或者在雷雨雲與大地之間產生的放電現象。全球每天約發生800萬次閃電,平均每分鍾約有2000個地區遭遇雷暴。我國雷暴活動主要集中在每年的6至8月,按照北京地區的氣象觀測資料來看,北京每年最早的雷暴發生在4月中旬,最遲可以到10月下旬。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8月底,今年北京發生雷擊災害已達35起。通過對雷擊災害的現場勘察,專家發現雷擊的主要受災對象集中為單位的計算機、監控等系統以及居民住宅樓的電視機、電腦等家用電器。 戶外避雷十大方法 雷電通常會擊中戶外最高的物體尖頂,所以孤立的高大樹木或建築物往往最易遭雷擊,人們在雷電大作時,在戶外應遵守以下規則,以確保安全。 1、雷雨天氣時不要停留在高樓平台上,在戶外空曠處不宜進入孤立的棚屋、崗亭等。 2、遠離建築物外露的水管、煤氣管等金屬物體及電力設備。 3、不宜在大樹下躲避雷雨,如萬不得已,則須與樹干保持3米距離,下蹲並雙腿靠攏。 4、如果在雷電交加時,頭、頸、手處有螞蟻爬走感,頭發豎起,說明將發生雷擊,應趕緊趴在地上,這樣可以減少遭雷擊的危險,並拿去身上佩戴的金屬飾品和發卡、項鏈等。 5、如果在戶外遭遇雷雨,來不及離開高大物體時,應馬上找些乾燥的絕緣物放在地上,並將雙腳合攏坐在上面,切勿將腳放在絕緣物以外的地面上,因為水能導電。 6、在戶外躲避雷雨時,應注意不要用手撐地,同時雙手抱膝,胸口緊貼膝蓋,盡量低下頭,因為頭部較之身體其他部位最易遭到雷擊。 7、當在戶外看見閃電幾秒鍾內就聽見雷聲時,說明正處於近雷暴的危險環境,此時應停止行走,兩腳並攏並立即下蹲,不要與人拉在一起,最好使用塑料雨具、雨衣等。 8、在雷雨天氣中,不宜在曠野中打傘,或高舉羽毛球拍、高爾夫球棍、鋤頭等;不宜進行戶外球類運動,雷暴天氣進行高爾夫球、足球等運動是非常危險的;不宜在水面和水邊停留;不宜在河邊洗衣服、釣魚、游泳、玩耍。 9、在雷雨天氣中,不宜快速開摩托、快騎自行車和在雨中狂奔,因為身體的跨步越大,電壓就越大,也越容易傷人。 10、如果在戶外看到高壓線遭雷擊斷裂,此時應提高警惕,因為高壓線斷點附近存在跨步電壓,身處附近的人此時千萬不要跑動,而應雙腳並攏,跳離現場。 有人遭雷擊怎麼辦 1、人體在遭受雷擊後,往往會出現「假死」狀態,此時應採取緊急措施進行搶救。首先是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雷擊後進行人工呼吸的時間越早,對傷者的身體恢復越好,因為人腦缺氧時間超過十幾分鍾就會有致命危險。 2、其次應對傷者進行心臟按摩,並迅速通知醫院進行搶救處理。 3、如果傷者遭受雷擊後引起衣服著火,此時應馬上讓傷者躺下,以使火焰不致燒傷面部。並往傷者身上潑水,或者用厚外衣、毯子等把傷者裹住,以撲滅火焰。 防盜門變成導電門 案例一1992年6月21日下午5點半,北京突然出現雷雨天氣,正在街上玩耍的10歲小姑娘婷婷渾身被雨淋濕,急忙往家跑,當她推開自家鐵門時,一下子昏倒在地。家人及時對她施行了人工呼吸,緊接著,急救車將她送往醫院。經過醫生的全力搶救,6小時後婷婷最終恢復了知覺,並有清醒意識。 專家點評:這是一個非常典型的感應雷擊人的例子,對當今我國城鎮居民在日常生活中的防雷避雷很有參考價值。因為現在許多居民家裡都流行安裝防盜門。雷電交加時,這種鐵制或鋼制的防盜門有時就會因靜電感應而帶上電,而一旦附近有落地雷發生,觸門者就會像案例中的婷婷一樣因接觸電壓而受雷擊。 案例二有記載以來,一次雷擊最多曾造成21死亡。這一慘劇發生在1975年12月23日,當時,非洲南部高原辛巴威烏姆塔利市郊進行野外活動的21個農民,為躲避雷雨而同時擠入了一座茅棚,閃電擊中茅棚,引起大火,茅棚頃刻之間化為灰燼,導致21人全部葬身火海。 專家點評:在這次雷擊意外事件中,最終出現21人同時喪生的慘痛結果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首先,由於受害者缺乏在戶外的防雷常識,選擇了錯誤的避雨地點。其次,受害者並未意識到雷擊災害常會引發火災等其他災害。而之所以21人最終無一生還,主要是因為茅草屬於易燃物,在雷擊後失去知覺的受害者全部是葬身火海而身亡的。 家庭避雷保險秘笈 1、雷雨天氣應注意關閉門窗,以防側擊雷和球雷侵入。2、在雷雨交加時,最好把室內家用電器的電源切斷,並拔掉電話插頭。3、雷電天氣時,居民在家中最好不要接觸煤氣管道、自來水管道以及各種帶電裝置。4、不宜在雷電交加時用噴頭沖涼,因為巨大的雷電會沿著水流襲擊淋浴者。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