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炊團隊
⑴ 幼兒園全體老師出去野炊,搞一個團隊活動,稿子怎麼寫
一、活動目的: 1.與大自然零接觸,讓我們深入大自然,了解大自然,開闊孩子們的視野,增長孩子們的見識,並對孩子不失時機地進行愛家鄉、愛勞動教育。 2.把課堂延伸到自然和社會,培養我們的團結合作意識及自理能力,體驗勞動的喜與樂。 3.在活動中滲透環境保護教育,讓孩子從小樹立環保意識。 4.促進團結協作精神的提高,提供師幼、生生等互相交流的機會,培養孩子的主體意識,推進和諧校園的建設。 5.豐富我們的課外生活,讓孩子在活動中感知,在活動中交流,在活動中學習,在活動中陶冶情操。 二、活動時間:2013年4月13日(周六) 三、活動地點:羊皮灘 四、活動對象:XXXX 五、活動內容:XXX 六、活動要求: 1.活動前各保育教師做好思想教育,強調紀律,進行安全教育和環保教育。 2.活動時要求孩子在家長的帶領下有組織地進行,發揮大哥哥、大姐姐的作用。 3.活動後自覺地將垃圾帶回,保護環境衛生並進行口頭總結,上傳野炊照片。 七、安全分析: 1.從我園到我們活動場地,要沿著公路走一段路,這是一個應該注意的方面,我們做到前有老師領隊,中間、後面有老師維持。這樣一整支隊伍不分離、不脫節。 2.這次活動出發時人多,所以沿途,要求孩子不擁擠、不打鬧、單隊走。 3.不準孩子跳到水裡去玩耍。提倡各家組織一些集體活動(才藝展示等),開展有意義的集體聯歡。 4.要求在生火時注意用火安全,做到人走火滅,嚴防火災。 5.炊具安全保管,在野炊時要求注意自身的安全,小心燙傷。 八、活動准備: 1.各保育教師提前做好思想動員、教育及分組工作: A、要求孩子要做好自我保護,如穿的衣和鞋等。 B、注意野外用火安全,我們須在規定的范圍內才能點燃火,不得私自用火,用火結束後,用水將火撲滅。要及時檢查,保證每個灶完全滅火,並復查。 C、教育孩子在活動過程中,要互幫互助,大哥哥要發揮「紳士」風度,應積極主動地承擔比較繁重的任務,照顧好女生或者是體弱的孩子。 D、對孩子行路時的交通安全和整個活動過程中的環保進行教育。 2.由兩位教師負責整個活動。 3.各小組請事先安排相關事宜:如食品要實惠、衛生,用具攜帶情況(如:引火用的易燃柴火、鍋、勺、碗)等要提前落實,於活動當日帶到學校。 4.步行或騎車到達目的地,按規定在指定地點開始野炊活動。 搭灶——生火——炒菜——做飯——用餐——收拾場地——收拾垃圾,滅火——回家。 5.必備的物品有:桌布一張、打火機或火柴、硬柴若干、調料、干糧或其它,鍋、勺、碗,垃圾袋一個等。要炒的菜先洗干凈切好裝在袋子中。 九、活動過程: 1.13日上午9:30,清點人數,強調活動具體要求。 2.10:00點出發。 3.11:30野炊。在烹調過程中,教師之間可進行手藝大比拼。整個過程要做好環境保護及滅火工作。 4.16:00左右活動結束,回家。 十、活動結束: 活動結束後,進行野炊小結,交流野炊感想,上傳野炊照片。 十 一、其他事項: 1.應帶物品(請教師自己結合實際提出建議)。 2.以上設想還有不周到的地方,各教師臨時加以補充教育,力求本次野炊活動安全、快樂而有意義。 十 二、教師安排: 1.總指揮:XXX 2.沿途和野炊紀律:XXX 3.野炊場地安排:XXX XXX 4.野炊攝影:XXX XXX 5.參加教師: 全部教師
⑵ 廣州有哪裡適合20人左右的團隊旅行。例如春遊、野炊、露營等
我在大學期間班裡面也組織過同學一起去旅遊,大概30來人吧。比較適合20人左右的團隊旅行並且可以露營、野炊的廣州旅遊景點不多,例如番禺大夫山森林公園、白雲山風景區、大學城金星農庄等,2012年廣州首發行廣州旅遊一卡通,票價29元,24小時無限次乘坐廣州地鐵游景點。
最近這兩天我在地鐵站內的7-11便利店或者網上「益民團」官網,都可以預定到這張卡。個人覺得比較方便快捷和實惠很多,省去很多交通費用。
⑶ 我國56個民族都有什麼節日
漢族節日:
中國漢族的節日很多,主要有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等等。
白族
三月街:三月十四至十六日,習俗:物資交流、賽馬、賽龍舟、歌舞
火把節:六月二十五日,習俗:驅邪求吉、祈求豐收
石寶山歌會:七月末八月初三天,習俗:彈唱白族情歌
納西族
米拉會/棒棒會:五月十五日,習俗:賽馬、農具交易會
騾馬大會:三月七月,習俗:牲畜交易
七月會:七月中旬,習俗:大牲畜交易、對歌
彝族
火把節: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五日,習俗:點火把、摔跤、鬥牛、歌舞
插花/打歌節:二月初八,習俗:採集杜鵑花插於各處密枝節
跳蘆笙舞、賽衣節:三月二十八日習俗:賽衣、三月會
苗族
花山節:一月三日,習俗:對歌、跳蘆笙舞、爬花桿
藏族
成佛日:四月一至四日
跳神法會:藏歷除夕,習俗:跳神節目
賽馬會:五月初五,習俗:搭帳篷,野炊、宴客、賽馬
成道日:十月二十五日
端陽節:五月初五,習俗:賽馬、跳鍋庄舞、弦子舞、野餐
雪頓節:藏歷六月底七月初,習俗:曬大佛、跳藏戲、過林卡
藏歷新年:藏歷新年是藏族最隆重、熱鬧的民族節日,時間從藏歷元月一日開始,一般持續15天。新年這天,天剛亮,穿著節日服裝的青年男女都要互相拜年,見面要恭祝吉祥如意。盛裝的藏族人會到附近的寺廟朝佛,或成群結隊地上街唱歌跳舞,但不能到親友家去做客。
布依族
牛王節:四月八日,習俗:吃牛王粑、給牛散食、歌舞
傣族
潑水節,習俗:歌舞、賽龍舟、潑水、放升高
採花節,習俗:採花獻佛
送龍節:公歷一月,習俗:送祭品給龍神
哈尼族
扎哩作:一月一日,習俗:祭祖、對歌、盪鞦韆、宴請
阿瑪突:二月屬龍日,習俗:祭山、祭祖、祭社林等
十月年:十月,習俗:祭祖、通街宴
姑娘節:二月二日,習俗:野餐、唱歌跳舞
祭母節:三月第一個屬牛日,習俗:祭母、唱思母歌
京族
京族歲時習俗中隆重的民族節日為「唱哈節」
澫尾、巫頭兩地在農歷6月初十,山心在8月初十,紅坎在正月十五。「
隴端節:三月,習俗:物資交流、青年男女對歌、社交
僳僳族
賽歌會:臘月或正月上旬,習俗:賽歌、沐浴
澡堂會:節春,習俗:沐浴、交友
回族
開齋節:回歷十月一,習俗:禮拜、贈「油香」等
古爾邦節:回十二月,習俗:團拜、宰牛羊等
拉祜族
葫蘆節:十月,習俗:跳蘆笙舞、物資交流、
擴拾節:正月初一,習俗:接新水、跳蘆笙舞、狩獵
祭太陽神:立夏日,習俗:敬獻神靈、祈禱年豐
佤族
拉木鼓節:臘月,習俗:拉木鼓、剽牛、跳舞
瑤族
盤王節:五月二十九日,習俗:祭祖、歌舞
普米族
轉山會:五月五日,習俗:轉山、歌舞、鳴槍
阿昌族
會街:九月十五日,習俗:耍青龍、白象、跳象腳鼓舞
基諾族
祭大:三月,習俗:跳鼓舞、竹桿舞、打陀螺
水族
端節:八月下旬至十月上旬,習俗:銅鼓舞、對歌尋偶
獨龍族
卡雀哇:臘月,習俗:剽牛、祭天、跳鍋庄、互邀作客
愛伲族
耶苦扎:六月,習俗:打鞦韆、跳舞、聚餐
怒族
鮮花節:三月十五日,習俗:採集鮮花、祭祀仙女
怒族年:臘月二十九日,習俗:射箭、打石頭靶、歌卜(猜唱)、盪鞦韆、舞蹈等。
蒙古族
蒙古族的傳統節日主要有舊歷新年,蒙古語為「查干薩仁」,即白色的月。
朝鮮族
其節日基本上與漢族相同,主要有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老人節等。
東鄉族
東鄉族和其他信仰宗教的民族一樣,每年有三大節日,即開齋節、古爾邦節、聖紀節,都來源於伊斯蘭教。
布朗族
厚南節是布朗族盛大的年節,每逢農歷三月清明節後7日,即陽歷4月13日—15日舉行。
塔塔爾族
塔塔爾語叫「古爾邦艾提」,古爾邦節,是在伊斯蘭教教歷12月10日,即「肉孜節」之後70天。古爾邦節、開齋節、聖紀節三大節日。
滿族
滿族受漢文化的影響,節日與漢族相近,重視過農歷新年。正月十五過燈節,正月二十五祈求來年過「添倉節」,農歷二月二是「鎖龍」的日子,還有五月端五,八月十五日中秋節;添倉節等。
黎族
黎族的節日與黎族的歷法有著密切的關系。大多都用農歷,節日與漢族相同,例如春節、清明節、端午節等。就黎族來說,過得最隆重和最普遍的節日是春節和三月三。
撒拉族
撒拉族主要有古爾邦節和開齋節聖紀節。
烏孜別克族
烏孜別克族主要有開齋節、古爾邦節,諾魯孜節。
獨龍族
獨龍族的傳統節日只有一個,人們稱「卡雀哇」或「德里哇」,意為年節,時間在農歷臘月 中,具體時間由各家或家族自己定,節日期間,人們要舉行 祭山神儀式,唱歌跳舞。
侗族
各地侗族大多要過春節,時間也是正月初一。有些地方在10月底或11月初擇日過侗年。4月8日或6月6日為祭牛節,節日時不準使用牛。
僳僳族
僳僳族的主要節日有澡塘會、收獲節、過年節等。
毛南族
春節放鳥飛、端午找草葯。毛南族也過端午節,還有南瓜節、重陽節。
鄂倫春族
鄂倫春族的主要節日是農歷新年。
維吾爾族
傳統節日有肉孜節(即開齋節)、庫爾班節(即古爾邦節)和諾魯孜節。
佤族
佤族和漢族一樣過春節。還有插種節、新米節。
柯爾克孜族
柯爾克孜人的節日分傳統節日與宗教節日。
仡佬族
祭山、吃新、過年,是仡佬族普遍過的三大節日。
鄂溫克族
鄂溫克族不管是牧民、獵民還是農民,都以農歷新年為主要節日。臘月二十三日要祭火神。
畲族
畲族主要過三月三和畲族春節。
土族
土族傳統的節日春節、端陽節與漢族相同。本民族的節日和廟會有舊歷正月十四佑寧寺官經會,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四等。
錫伯族
錫伯族的傳統節日有春節、端午節等,其中最具民族特色的要算是抹黑節和西遷節。
德昂族
有關門節和開門節,宗教節日有「進窪」(關門節),是虔誠的佛教徒最大的凈居把齋節日。還有潑水節。
土家族
土家族的傳統節日中,「以趕年」最為隆重,每年農歷春節,漢族過除夕,土家族部是在漢人至少提前一天過年,所以叫「趕年」,土家族過「小年」,也要比漢人提前一天。。
達斡爾族
達斡爾族的節日有春節、中秋節等,大致與漢族的傳統節日相同。但達斡爾人對這些節日卻有自己傳統的節慶習俗特點。
阿昌族
耍白象是阿昌族傳統節日。
保安族
民族傳統節日也都是伊斯蘭教的重大節日,如開齋節、古爾邦節、聖紀節等。
珞巴族
珞巴族以桃樹開花為歲首,月亮周期變化12次為1年。每年莊稼收獲後,珞巴族都要舉行近兩天的豐收節,叫做德林昂節。節日期間全村男女身穿盛裝,各家端出准備好的美酒,共享節日食品。
哈尼族
「扎勒特」是哈尼族最大的節日,因在農歷十月間進行,故又稱「譯臘和實」,即十月年。「好收」,是元江縣那婼一帶哈尼族三大節日之一。
拉祜族
拉祜族統一的節日有五個,即春節、清明節、端午節、火把節和八月月圓節。其中春節是最大有節日。這些節日的來歷和過節的內容,都有其本民族的特色。
仫佬族
仫佬山鄉幾乎每1個月都有節日。由農歷正月初一春節(即農歷年)開始到農歷十二月二十四日送灶王爺上天,十二月三十日(大年)或十二月二十九日(小年)的除夕,全年的每個節日都有其活動的形式與風格。
普米族
普米族節日,主要是「大過年」、「大十五節」、「供岩洞」、「轉山會」、「嘗新節」等,這些節慶活動,多與生產勞動和宗教習俗有密切的聯系。
基諾族
這是紀念基諾族創世紀祖阿嫫堯白的紀念日,一般在6月間舉行,歷時3天。
哈薩克族
節日主要有開齋節、古爾邦節、聖紀節和納吾魯孜節。前三個是源於伊斯蘭教的節日。納吾魯孜節是哈薩克族傳統節日。
水族
水族有許多傳統節日,最隆重的當推「端節」。「端節」就選擇在水歷十二月至次年二月(相當於農歷八月至十月),時值大季收割、小季播種,也是水歷的年終歲首,因此是辭舊迎新、慶賀豐收、祭祀祖先的盛大節日。
羌族
羌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是羌歷新年,羌語稱「日羌節」,時間是農歷十月初一。另一年節日是「祭山大典」,又稱祭山會、山神會等。
塔吉克族
節日分傳統節日和宗教節日兩大類。迄脫乞迪爾節是他們的傳統節日,每年三月舉行。宗教節日就是伊斯蘭教的三大節日。
京族
京族歲時習俗中隆重的民族節日為「唱哈節」,包括祀神、祭祖、文娛和鄉飲四項重要活動。澫尾、巫頭兩地在農歷6月初十,山心在8月初十,紅坎在正月十五。
(3)野炊團隊擴展閱讀:
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國家。民族節日是一個民族在長期歷史發展中形成的、具有一定意義的、並要在這一天舉行慶祝或祭祀儀式的日子。
這些與自然界季節更迭、祈求豐收、崇敬英雄、談情說愛、傳統習俗、宗教信仰等有密切關系的節日,是民族歷史的活化石,是民族生活方式的集中體現,也是民族傳統文化的生動展示。
盡管各民族的節日在日期、內容、意義、過節方式等方面千差萬別,但它們都有穩定性、群眾性、民族性和傳承性的共同特點。
⑷ 如果有一個團隊是組織野炊、爬山什麼的。參加的人會不會很多
那要看是什麼團隊組織的了。還有你在的城市是那裡。還有就是野炊、爬山的地點。以北京為例子,戶外運動有綠野org,綠野info,他們組織的活動人數,如果是強度較低的,裝備要求不高的,那人數會很多。如果是高強度的穿越,對戶外經驗,裝備的要求較高,那就相對較少。還有,一般非商業的活動,對人數都是有限制的。即便是商業活動也會有限制。基本上組織開始就會設定人數。
⑸ 約11人的團隊可以組織一次什麼有趣的活動不要野餐,燒烤,野炊,聚餐什麼的
租一個別墅,裡面有各種活動
⑹ 怎樣才能讓自己不無聊
問:**************************
妙祥師父:
首先得打開他憂郁的結。現在的憂郁結在哪塊兒呢?
就是說他並不缺吃缺穿,就在於沒有道德,沒有方向,苦悶。因為人都是以金錢為標准。以金錢為標准,就是好的人,時間長了也都會得憂鬱症,或有自殺傾向,沒法活了。也不是自己吃不上,也不是自己挨凍了,總覺得世上沒有意義。
人生活沒有感情,沒有真情,沒有道德,除了錢就是錢。父母跟兒女也是錢,兒女跟父母還是錢。那朋友就不用說了,吃喝是朋友,不吃喝就不是朋友,所以說眾生都為了錢。
錢本身就是個毒葯。不管你有和沒有,只要你追求了錢,他的痛苦必然要生出來,所以說這個痛苦是很重的。我們對這樣的病人,應該從這幾個方面去開示。一個不要貪戀,我經常跟有的人講,我說放下你的財產和企業。他說我那怎麼活呀?我說你撿著吃唄!垃圾箱有,撿點吃。雖然他聽著是一種笑話,但他的心結一下打開了。他從來沒想到我這一生,可以撿著吃,還可以活著,他以為只要吃不上,我就得死了。我說,你看我們都要著吃(乞食)都能活。所以說,一句話,人都是鑽不開這個勁兒。只要放下我們的貪心和執著,就能夠得到解脫。
所以憂郁,往往是道德不充足的一種表現。過去的人沒有這么多憂鬱症。六〇年(自然災害,生活條件不好)也沒這么多憂鬱症。為什麼現在有憂鬱症?條件又這么好,電視也多了,你說電視什麼節目都有,書也多,娛樂也多,吃的千奇百怪。為什麼還生起這么多憂郁呢?就是人這個追求心不斷,人們的幸福,不建立在物質需要上,而建立在什麼上呢,互相比上。
比如說,有個居士吃個饅頭,你們倆吃飯,你吃著饅頭,他喝著粥,吃饅頭的人,你會感覺什麼呢,很幸福。他喝的粥,我吃的饅頭,很光榮。吃饅頭能不能帶來光榮呢,不能。是因為把他比下去了,你的光榮才起來。要是大家都發饅頭,你那種光榮又沒有了。要是別人發油條,給你是饅頭,你又感覺你很低落,很憂郁。
所以說人的這個憂鬱症,大部分都建立在什麼基礎上,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上。別人痛苦了他就感到滿足了,這就是我們心胸狹窄的一部分,不愉快的一部分。所以,我們應該多幫助人,應該處處地去幫助,去布施,去舍,這樣的話才能脫離這種分別。
另外對錢應該看開,對這個社會有一些症狀,比如說,崇拜金錢,崇拜物質,我們應該遠離看開。經常和一些善知識在一起,經常讀佛經,這樣的話,慢慢就轉過來了。
佛教啊,有很多深的道理。人要不學佛,這一生就白做人了。不學佛,這一生哪,人就是白活了。一點意義也沒有,除了吃、睡,和動物沒啥區別了。你看就人這一生,吃、睡、有個男女,完了有孩子就完事了,動物也是那樣,人活著就白活了。
所以說人這一生學佛掌握真理,這才是主要的。人活著,為什麼要活著?死上哪兒去?生從哪兒來?我們都得研究清楚了,是不是?人再沒有恐懼了,等你把這些事情都研究完以後,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沒有恐懼,對生沒有恐懼,對死沒有恐懼,對活著也沒有恐懼,而且很自在的。沒有比這再舒服的事情。世間就給你錢,它也是個迷茫。錢也不知道是怎麼花?也不知道花錢為了什麼玩意?除了吃,沒有啥用處,是不是?就是造業。
最後願朋友您身心自在,事事順心,全家幸福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