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水夜景
㈠ 急急急!!周日與一女兩人自駕游,從梅州梅江區出發,當日來回,周邊150KM以內旅遊路線推薦
廣州到梅州2日游
梅州市位於廣東省東北部,是歷史上客家民系的最終形成地、聚居地和繁衍地,更是全世界客家華僑的祖籍地和精神家園,被尊為「世界客都」。
作為客家人的我,一定得去看看「世界客都」,所以選擇周末來梅州旅遊了。
梅州市內旅遊資源豐富,景點眾多,著名的景點有:梅城的千佛塔、人境廬、東山教育基地、
中國客家博物館,梅縣的雁南飛茶田旅遊度假村、雁鳴湖旅遊度假村、陰那山省級風景區、葉劍
英紀念園、客天下旅遊產業園、聯芳樓、洞天湖旅遊度假區,平遠縣的五指石省級風景名勝區,
世界第一天然卧佛——南台山天然卧佛(石正鎮),明、清時期粵贛閩著名「鹽道」要沖,廣東平
遠龍文——黃田省級自然保護區,粵東最佳礦物質浴療保健溫泉熱柘溫泉;豐順縣的豐順溫泉省
級旅遊度假區、龍鯨河漂流、龍歸寨瀑布,蕉嶺縣的長潭旅遊度假區,五華縣的湯湖熱礦泥山
庄,興寧市的合水旅遊區、神光山國家森林公園,石馬鎮民國開國元老何子淵故居——光裕廬,
大埔縣的客家土圍樓-花萼樓,大埔三河鎮旅遊景區等。其中,大埔三河鎮在2008年9月被確認為
廣東省第一批歷史文化名鎮之一。
飲食文化:在梅州,可以吃到有很多客家美食,如:客家釀豆腐,梅菜扣肉,客家娘酒,梅
州腌面,米粄,黃粄等等。
第一天--五指山--千佛寶塔-- 黃遵憲故居
五指山
遠看五指石,岩崖峻峭,形如伸展的五指,拔地而起,直刺雲天,故名「五指石」。五指最
高峰海拔460多米。五指石擁有豐富獨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觀資源。景區內擁有「五奇」(奇石、奇
縫、奇樹、奇洞)、「八景」(劍門、石林寺、聰明泉、混元塔、一線天、仙人床、隆武殿、青
雲路)和淡靜居、蝴蝶谷、生態樂園等勝景60多處。
平遠縣城至景區有8輛中巴往返,每1小時互發一輛
千佛寶塔
千佛寶塔始於修慧寺內,後毀,乾隆初年由嘉應州官王者輔遷置於梅城東郊山上。1989年釋
明慧法師來梅後接納眾議,將被圍於鋼鐵廠內的千佛鐵塔遷入普同塔院內保護。後得政府重視及
海內外鄉賢善信匡助,寶塔於1991年奠基,1993年冬主塔竣工。塔高36米,全花崗岩石結構,共
九層。首層置修復之千佛鐵塔,二至八層內壁鑲千尊漢白玉佛,第九層安放千尊金佛,塔頂又有
一座七層小石塔。塔中上下共三干尊佛,構成塔中有塔,塔上有塔,鐵佛、玉佛、金佛共容一塔
的特色,為梅州一大藝術傑作,是東南勝境之奇觀
寶塔夜景
黃遵憲故居
人境廬取意於東晉大詩人陶淵明「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暄」的名句,是我國著名愛國詩人、
傑出的外交家黃遵憲的故居,為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坐落在市區東山大橋下的小溪唇,
於1884年由黃遵憲親自設計建造,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這座故居佔地面積不大,但建築精
巧,布局合理,裡面有會客廳、書房、卧室、藏書室、無壁樓、五步樓、十步閣、息亭、花壇、
假山等,藏書室內有黃遵憲的各種著作和讀過的書共八千多冊。廬中保留著黃遵憲親自撰寫的對
聯,如會客廳對聯:「萬丈函歸方丈室,四圍環列自家山」,另有一聯:「有三分水、四分竹、
添七分明月;從五步樓、十步閣、望百步長江」,都十分形象地描繪了這故居的環境。進入人境
廬,你就會感到這是別開生面的文化景觀。黃遵憲晚年蟄居人境廬,創作了大量詩歌,並自選和
編訂了《人境廬詩草》。
乘1路或3路公交車到發明橋下車,向北步行即到。
梅州美食
梅州是客家人的聚居區,客家菜以口味醇重、火候老到著稱,與潮州菜、廣州菜一起,並稱為廣東三大菜系。具代表性的鹽焗雞、釀豆腐和梅菜扣肉,被稱為傳統的客家三大菜餚
客家釀豆腐--中午我們點的一個最愛的菜之一回來看到圖片還真讓我懷念 啊 千年古城梅州,有「客都」之稱,中原人「衣冠南遷」到這里,不但帶來了讀書皆上品的風氣,也形成了自己的飲食文化客家菜。火柴盒大小的水豆腐炸成金黃色,把豬肉魚肉做成的餡「釀」入其中,放進蔥花,香油,盛在雞湯瓦煲內燜著,直到香氣四溢。想來到了梅州的客家人,一時無麥可包餃子,才創出如此美味。據說客家釀豆腐,是由五華長樂鎮(現華城鎮)的一對兄妹首創,故客家釀豆腐原名也叫做「長樂釀豆腐」。
第二天--葉帥故居--華僑圍屋
葉帥故居
葉劍英故居位於廣東省梅縣雁洋虎形村,建於清代,坐東北朝西南,現有建築面積350平方米。葉劍英在此出生並度過童年和青少年時期。不少到過葉帥故居的客人都驚嘆地說:雁洋是塊「藏龍卧虎」寶地。不錯,你站在雁洋最高的五指峰上往下看,便可望見兩條白練般的長河環抱著一座橢圓的個山,而山形似一伏卧體憩的巨虎,而這「巨虎」就是虎形村。葉劍英元帥的故居,就坐落在虎形山下.故居是一座普通客家民間農舍、泥土石灰混合結構,共有15間房子,其中4間為葉帥家所有。右側第一間是廚房,第二間為葉帥父母親的卧室,牆上懸掛著葉帥雙親的遺像,卧室里擺著古典風格的木床、木桌、木椅等,左側後角二間分別是葉帥少年時代的卧室及書房。華僑圍屋 坐落於梅縣白宮富良美村,又名聯芳樓,為華僑捐資所建。該圍屋長近百米,寬四五十米,四周以建築物環成「圍屋」大院。屋的正面是三個凸起的鍾樓式大門,其上下左右及所有窗戶頂端,都飾以動物和花草浮雕,鍾樓上端則有獅子滾球、雙龍奪寶、雄鷹展翅、天使臨門等塑像。正樓大門的陽台下,還雕有郭子儀拜壽群像,工藝精巧。正觀整座樓面,富麗堂皇。圍屋內分建房室一百多間,堂、廳、房間、走廊、天井的設計都十分巧妙。梅州是中國著名的四鄉——「文化之鄉、華僑之鄉、足球之鄉、客家之鄉」,同時還享有「山歌之鄉、金柚之鄉、客家菜之鄉,單叢茶之鄉」美稱.
梅州市市花
梅花如此美麗,堅強,正是梅州人民的象徵。我一直覺得客家人有一種純朴,是不用語言來表達的,交流過程就讓人覺得溫暖舒服,
傍晚
回廣州,結束了這次周末旅行,客家文化,我會一直追尋的。
詳情請關注走吧網!
㈡ 旅遊項目設計原則/
山合水易規劃設計院解析,
第一:強調保護先行的開發原則。旅遊資源是大自然和人類留給我們最寶貴的遺產,一般都具有較高的科學價值、美學價值、歷史文化價值等,但同時這些資源又都具有脆弱性,易遭到破壞,破壞後無法恢復的不可逆性。因此,在規劃設計時首先考慮的是各種資源的保護措施,保證在不影響其長存性的基礎進行合理的開發,如果發現旅遊資源的開發會遭到破壞應堅決的停止開發。1992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高級督察員桑塞爾在參觀九寨溝之後,留下一句忠告:「旅遊景區最嚴重的挑戰,遊人增加就會損害景觀本身,帶來很多不利影響。所以旅遊開發要相當謹慎。」
第二:旅遊景區規劃設計要突出景觀的特色和個性的原則。旅遊景區品位的高低、品牌的影響大小直接決定於旅遊資源(景觀)的非凡價值,而價值的高低就是景觀是否有特色,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並形成自己的個性特色,景觀的特色是旅遊資源吸引力的根本所在。例如曾經席捲全國的「西遊幻宮」,因其可創造性和雷同而曇花一現,而深圳的「世界公園」和「錦綉中華」,無錫的「三國城」等由其與眾不同而長久的獨領風騷。所以,景區規劃中應大力強化、提高景觀中有特色、有個性的景點,千萬不要面面俱到,沒有重點,或者所有景點都是重點,要的是綠葉襯托紅花。
第三:旅遊景區規劃設計要體現自然美與人工美的和諧統一。和諧生美應該是景區規劃設計的核心,景區中的旅遊資源各具特色、各不相同,單一的組合會使景觀景點顯得單調、無生氣,產生審美疲勞。在景觀設計中應做到自然美與人工美的和諧統一。在自然景觀為主的景點中要做到將人工設施有機的融入到自然中,因勢、得體,體現「雖由人作,宛自天然」,如深山藏古寺如何藏而不露,和周圍環境協調。再比如,亭台樓閣、橋梁等本來是為了實用,為遊人休憩的,建築者就應該按照和諧美的規律,精心設計、建築、裝飾,或者撰寫楹聯詩文,從而讓它與自然景觀形成統一的整體,構成絢爛多姿、文化品位較高的突出自然美的作用,如泰山的摩崖石刻、廬山三疊泉瀑布的詩句等。但是目前許多景區的索道沒有顧及到與自然的和諧,大煞風景。而以人工美的景觀為主的古典園林、古建築、古跡、民俗風情等都要注意如何與自然環境的協調一致,不要產生人工美游離於自然之外的隔閡,例如我國南北園林迥然不同的特色,就直接與當地的自然地理環境有關,古典園林中的山水林草、建築等應有機的結合起來,創造出優美的理想的深邃意境,看山似山,看水似水,奇峰怪石方顯自然之趣,「不出城郭,而享山林之美」。如四川樂山大佛的修建原來是與自然很協調的一個重要景觀,但是現在在其旁修巴米揚大佛,建「東方佛都」,造成對該景區的生態和文化環境的極大的破壞,極不相稱,何談和諧美。
第四:旅遊景區規劃設計要維護生態平衡。自然生態環境是旅遊資源存在的基礎,「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沒有良好的生態環境就沒有良好的自然風景和較高的旅遊價值,黃山因人滿為患,土壤板結,構成對植被的極大威脅。景區應該能夠提供優美的風景、茂密的森林、清新的空氣、清潔的水體、和煦的陽光、湛藍的天空、幽幽的鳥鳴等,讓遊客有一個適宜的環境。如果大肆修公路、建設賓館等旅遊設施而砍伐森林,會引起水土流失,過度克服導致野生動物的生存或者物種的減少,由於排泄廢棄物過多和不合理的處置導致水體污染、煙塵彌漫、海灘污染等,直接影響到生態平衡,從而破壞優美和諧的自然風光。
第五:旅遊景區規劃設計要運用整體性原則,讓景區的自然、社會、經濟效益達到最完美的統一。旅遊業已成為當今世界最具活力的龐大的產業活動和人們最重要的休閑、娛樂活動,同時也是影響環境變化的一個重要因素。景區規劃設計就必須從整體上充分的考慮自然、社會、經濟三者之間的關系,首先,旅遊資源作為一種重要的經濟資源有其重要的經濟價值,有必要大力發展旅遊業,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解決就業,增加人們收入,促進區域經濟發展,提高當地人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但同時由於旅遊活動的發展會給地理環境造成一定的影響,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破壞,比如,由於大力發展經濟,我國的三大石窟由於遊客眾多,在自然風化與人為原因(遊客大量湧入,改變了石窟的小氣候)的雙重作用下,受到的損害極為嚴重。因此,在規劃時要做到自然、社會、經濟三者兼顧,不能因保護環境而不發展經濟,也不能借口發展經濟而不顧環境,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要做到三者共贏,優先保護,適度開發。
總之,旅遊景區規劃設計是一個綜合的過程,在規劃設計還要考慮地域文化的保護與發揚,交通路線的選擇、旅遊資源的進一步挖掘和旅遊形象的創立等等原則,在教學中應積極調動學生參與討論、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