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戶外夜景 » 戶外活動發展

戶外活動發展

發布時間: 2021-01-16 08:04:05

戶外活動會給孩子帶來哪些好處

一、對身體的好處
運動有益身體健康這一點誰都知道,但仔細想想,如今孩子的日常生活比從前靜態了很多。
打游戲、看電視,屏幕時間支配了孩子的課餘生活。那些一天12個小時在戶外奔跑、攀爬、游泳的無憂無慮的日子已經不復存在了。對一些孩子來說,即使是校園健身房和體育課都成了他們不感興趣的事。

所以,有組織的團隊運動才能讓孩子們好好運動一場。他們能花上一整天來奔跑、運動,這會讓他們變得更健康、更有食慾、心情更好,同時也能學得更好。
二、促進腦力發展
有證據表明,重復的動作不僅能提升大腦的整體功能,對於大腦的執行功能的影響尤其大。
執行功能對於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它包括制定計劃的能力、集中注意力的能力、控制沖動、保持注意力的能力,以及自我管理、規劃,最終完成任務的能力。
這聽起來是不是正是注意力缺陷多動症的兒童正在應對的問題?沒錯,在美國,有11%的兒童正受到注意力缺陷的影響,而在過去十年裡,這個數字幾乎翻了一倍。

這些在注意力方面有缺陷的孩子需要通過一些常規的訓練來改善問題,而這些訓練提供的好處,團隊運動幾乎都能提供。
三、挖掘競爭意識
運動,可以使人對自己的身體進行更好的維護,也是使人不斷挑戰自我、突破自我的過程,既保證人的身體健康,也保證人的生活更為自律,還能為生活增添更多樂趣。
愛孩子的父母都不願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其實真正的起跑線是健康、是運動。沒有健康,生活會很痛苦,人生之路走起來會過於艱難。而運動,恰好是健康的通行證。

而且當孩子年紀還小的時候,沒有形成成熟的價值觀,選擇體育運動去挖掘孩子的競爭意識,總是比選擇學業更簡單一些。況且,體育運動更多的是在輕松的氛圍中進行,讓孩子們進行較量的同時還潛移默化地提高了孩子的身體素質。
四、更積極樂觀的心態
都說愛運動的人樂觀,天塌下來都不叫事~其實,這來源於長期訓練比賽後形成的良好心態,而這種心態,往往是很多人最後成就一番事業的強大動力源!

古希臘著名教育家、哲學家柏拉圖說:「一個人從小受的教育把他往哪裡引導,能決定他後來往哪裡走。」
熱愛運動的人,一定會有一顆堅強樂觀的心!

❷ 戶外體育活動發展了幼兒哪些運動能力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要求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但是,現在的獨生子女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家長望子成龍、盼女成鳳心切,在家庭育兒上出現重智育輕體育、重保育輕鍛煉的現象,再加上部分家庭住在高樓,獨門獨戶,因此幼兒戶外活動的時間很少,普遍缺乏鍛煉。鑒此,本人認真學習貫徹《綱要》中關於健康領域的精神,在保證每天兩小時體育活動時間的基礎上,因地制宜,不斷優化戶外體育活動,努力嘗試從戶外活動的設計與實施上,促進我班幼兒的身體健康和協發展,下面就從戶外民間體育活動的設計與實施這兩方面,來簡單談談幼兒在戶外體育運動中的身體發展。 一、民間體育游戲 促進幼兒的發展 游戲是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重要形式,我們注重收集民間游戲,並加以改進,使它適合於幼兒,如:抬花轎、老鷹捉小雞、跳竹竿、投沙包、椰殼高蹺等,同時,教師還和幼兒一起共同收集廢舊材料製作沙包、飛碟、球棒等玩具,因地制宜地為幼兒提供游戲材料,創設游戲條件。有了這些民間游戲和材料,一方面保證了游戲的正常開展,另一方面也豐富了幼兒的活動內容,幼兒對民間游戲非常感興趣,百玩不厭,自由活動和戶外活動時,他們自由結伴,自由游戲,玩得非常開心,教師只需從旁邊稍加指導。民間游戲不僅豐富了幼兒的游戲生活,更重要的是能提高幼兒的身體素質及運動機能,小推車、老鷹捉小雞等游戲使幼兒思維敏捷,反應機智、靈活,投沙包、扔飛盤鍛煉了幼兒的手臂力量,總之,幼兒在這些民間游戲自由、輕松愉快的玩耍過程中,促進了幼兒身體動作的發展和機能的協調發展。 二、對戶外民間體育游戲活動的設計 1、戶外民間體育活動的方法多種多樣,應精心設計新穎多變的游戲活動,把枯燥的動作和身體素質的練習變成有趣的模仿活動或有情節的游戲活動,使幼兒輕松、愉快的參與活動,有目的、有計劃的積極引導幼兒探索游戲的玩法,達到增強體制、促進全面發展的目的。 2、掌握幼兒參與戶外體育活動的一般規律及不同方面發展的特殊規律,根據發展目標設計教育活動。將每一目標分解為若干水平層次,形成從低到高的發展順序。如:根據民間體育器械好玩的布袋的發展目標和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將發展目標分解從低到高的發展順序設計教育活動。 首先,讓幼兒自由探索。幼兒在探索中發現布袋的多種玩法:可以吧布袋放在地上間隔鋪成小路玩小兔跳的游戲、折成布條間隔鋪成小路玩小兔跳的游戲、把腳裝在布袋裡玩袋鼠跳的游戲等等。 然後,挖掘幼兒探索玩法與預設內容相結合。根據預設的內容與幼兒的探索成果相結合,把發展目標分解從低到高的順序發展:(1)、引導幼兒先把布袋折成布條間隔鋪成小路玩小兔跳的游戲,(2)、縱放布條玩小兔左右跳,(3)、把布條打開鋪在地上間隔鋪成小路玩小兔跳的游戲,(4)把腳裝在布袋裡玩袋鼠跳的游戲。 從以上的戶外民間體育游戲設計中可以看出幼兒的發展循序漸進,先的探索跳的玩法,再從簡單的雙腳跳到進一步的連續跳和左右跳,從跳小的布條到跳寬的布袋,最後玩袋鼠摘果子的游戲來鞏固跳的技能。 各年齡班的戶外體育活動的目標既是教師組織教育活動的依據,教育內容、方法及手段亦根據實現目標的需要設定。 三、活動中看實施 1、活動的組織原則:注重手段的多樣化與內容的豐富性。強調通過多方面的重復性的經驗促進每一分解目標的實現,充分挖掘各級發展目標。 2、活動中的基本形式: (1)個體活動中:教師根據當前目標的需要和幼兒的活動興趣提供環境,投入玩具和材料引發幼兒主動活動。同時,亦注意在活動過程中觀察、指導幼兒,對於較長時間內一種或幾種行為練習的幼兒給予適當指導,以使幼兒通過個體的活動獲得發展。 如:在投擲活動中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創設了喂鴨子的情景環境,投入了鴨子籮筐若干個,再畫一個大圓圈吃糖,讓幼兒邊念兒歌邊圍池塘走:小鴨子嘎嘎嘎,肚子餓了吃點啥?送你一個大麵包,吃飽肚子別叫了。說完轉身用雙手把手裡的大麵包拋向小鴨子嘴裡,或用單手把手裡的大麵包投向小鴨子嘴裡。同時注意在活動過程中觀察、指導幼兒,對於較長時間內一種或幾種行為練習的幼兒給予適當指導,如:有的幼兒一直都是用雙手,沒有進一步的練習單手投時,應及時給予指導,以使幼兒通過個體的活動獲得發展。 (2)小組活動中:主要作用是滿足幼兒不同的活動興趣,照顧幼兒不同發展水平,有利於教師因人施教、個別給予身體鍛煉技能上的重點指導,培養幼兒的集體意識、合作精神及協調人際關系的能力。 如:在玩布袋的最後環節時為了滿足幼兒不同的活動興趣,設計了袋鼠摘果子和舞龍的競賽游戲,在活動中不僅培養幼兒的集體意識、合作精神及協調人際關系的能力,同時照顧幼兒不同發展水平和技能的提高鍛煉。 (3)集體活動中:集體活動以傳授身體鍛煉的新知識、新技能為主,這些方面的知識技能適宜通過集體教育傳授給幼兒。 通過以上活動的設計與實施中,可看出以上的活動形式是相互配合、相互滲透的,可以相互轉化的有機整體,不可相互分割的。在各種戶外活動中,精心的設計、有效的措施,激發幼兒對戶外體育活動的興趣,發展幼兒各種身體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培養幼兒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的習慣和活潑開朗、勇敢、克服困難等良好品質,促進幼兒身體健康全面發展。

❸ 如何讓幼兒在戶外活動中享有發展的快樂

在戶外體育活動中激發幼兒主動參與性的嘗試戶外體育活動是通過豐富的活動材料,充足的場地空間,科學的項目設置來促進幼兒動作、思維、意志等方面發展的一種途徑和方式。它是幼兒比較感興趣的一項活動,活動的內容一般都是以游戲的形式出現。《綱要》中指出:「開展豐富多彩的戶外游戲和體育活動,培養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和習慣,增強體質,提高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形式多樣的體育游戲能激發幼兒積極性,孩子在游戲過程中能夠積極主動地尋找滿足需要的途徑和方法,在活動中幼兒走、跑、跳、鑽、爬、平衡等基本動作的准確性、協調性、穩定性、和靈活性得到發展和提高。注重戶外體育活動過程中幼兒的參與性是幼兒全面發展的需要。也是培養幼兒自主性、發揮幼兒創造性的有力舉措。我們在組織幼兒進行戶外體育活動時,在培養幼兒積極主動的參與性方面做了一些嘗試,。 一、為幼兒創設和諧寬松的活動環境 1、提供豐富的玩具和材料。在組織幼兒進行戶外體育活動時,教師給幼兒提供的玩具、材料要找到幼兒興趣、要求、原有水平與教育目標和內容的結合點,選擇能引起幼兒進行多種動作的玩具,讓他們自主活動。幼兒的活動能力各不相同,因此我們在為幼兒准備活動器材時要適合幼兒的發展水平,玩具的投放要有一定的層次性和挑戰性,讓幼兒自主探索玩具的玩法,以最大限度的調動幼兒參與戶外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同時教師還要啟發引導幼兒探索一物多玩的方法。如在進行球、沙包、圈、輪胎等活動時,球,幼兒既可用手拍、又可用腳踢,還可用頭頂、拋接等;沙包,可向遠處投擲,既可練習投擲動作,又可練習拋接動作。還可把沙包放在頭上頂著走或放在背上學烏龜爬,鍛煉幼兒身體協調能力;圈,老師給幼兒提供的圈可以是大小不同的塑料體操圈和輪胎,供不同水平的幼兒選擇,讓幼兒自己去感受、探索不同圈的特點和不同玩法,啟發孩子說出圈和輪胎在使用時的不同,比如一個很輕松地就能跳過去,一個要用很大力才能跳過去;體操圈既可玩套圈、滾圈、鑽圈、轉圈、雙腳跳、花樣跳、側跳圈,還能用圈玩「開汽車」、「開火車」游戲等等,輪胎能滾、能走、還能跨。同時幼兒熟悉的形象,逼真的場地安排,也能夠為幼兒的練習活動營造濃厚的氣氛,如練習爬的動作時,我們為孩子准備了用防滑墊製作的坦克履帶,幼兒在履帶裡面爬行更增添了幾分神秘感,同時也激發了孩子們參與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這些玩具都為幼兒的想像、創造提供較為寬松的空間,滿足幼兒不斷發展的需要,孩子們不僅玩得開心,自信心和成功感也得到了增加,繼而提高了幼兒參加活動的興趣。 2、營造和諧、溫馨的心理環境。《綱要》指出:「建立良好的師生、同伴關系,讓幼兒在集體生活中感到溫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賴感」。因此給幼兒一個自主發展的空間,不僅在物質環境上滿足幼兒的需要,在精神上我們更應該相信孩子,了解孩子,發現每一個孩子的閃光點,使其充分感受到被同伴接納、喜歡的快樂,建立自信心。在戶外體育活動過程中,教師要經常與幼兒交流,與他們建立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朋友關系,充分尊重幼兒的意願,發現每個幼兒的興趣、愛好,了解他們發展的需求,並把教育目標滲透在活動之中,寬松和諧充滿愛與平等的環境,使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更加濃厚,目標達成度更高。 二、激發幼兒思維使其積極主動參與活動 幼兒的主動活動來自主動思維,在活動中教師不再將要求,答案直接告訴幼兒,而是注意創設環境氛圍,引導幼兒看看、想想、說說、試試,啟發幼兒自己去嘗試,例如:在「摘果子」的游戲中,我們在場地中懸掛了三組高低不同的水果飾物,讓幼兒任意觸摸,活動一會兒後,教師引導幼兒回答:這些水果你能摸到幾個,有幾個摸不到,為什麼摸不到,摸到的最高東西是什麼,比自己高的東西怎樣才能摸到等等,最後請跳得高的小朋友做示範,讓其他幼兒說一說為什麼他跳得高,並一起總結出好的跳法,大家再一起嘗試實踐,看看比第一次進步了多少,通過展開的積極討論,既有益於幼兒養成動腦思考的習慣,又可以鍛煉語言概括能力。同時也使幼兒在意識和行為上自覺接近目標,並逐步能自我反饋,自我調整,進而產生成功感和進一步努力的需要,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幼兒能輕松自然地接受要求,思維活躍、活動積極。又如在下雪的時候,不妨帶幼兒到雪中玩堆雪人、打雪仗的游戲。讓他們親近大自然,感到雪給人們帶來的快樂,同時也培養孩子不怕寒冷克服困難的品質。在每一次的游戲過程中,老師要細致地觀察每個孩子的表情、情緒變化以及呼吸狀況、活動密度等,使幼兒不會因達不到運動負荷而懊惱,或超負荷運動而受到損傷,使整個幼兒群體形成積極向上的愉悅氛圍。 三、給予幼兒積極合理的評價《綱要》指出:「教育評價是幼兒園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適宜性、有效性,調整和改進工作,促進每一個幼兒發展,提高教育質量的必要手段」。因此,教師在評價過程中首先要用欣賞鼓勵的目光關注幼兒。面對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我們給幼兒的第一個評價就是微笑。如在一次組織大班幼兒進行跳繩活動時,發現個別幼兒沒有按老師的要求去做,而是在那裡神情專注地晃動繩子玩,老師便俯下身微笑著小聲的對他說:「你在做什麼游戲呢」?他驚奇地說:「老師你看它多像一條在爬得蛇」。他發現老師不僅沒有批評他,反而欣賞他,因此這位幼兒在後來的跳繩活動中也非常投入。老師欣賞激勵的目光和鼓勵的語言喚醒了幼兒活動的積極性,在組織活動時老師關注了幼兒的表現與反應,敏感地覺察到他們的需要,並及時給予適當的方式應答,這樣會使幼兒一天都很快樂。其次,用贊賞肯定的目光評價幼兒。每位幼兒都希望得到老師的表揚和肯定,老師不要吝嗇贊賞性的語言,老師要善於發現孩子的微小變化,哪怕幼兒有一點點進步與創新,就應及時當眾表揚。尤其是對於膽小、內向、體質較弱、能力較差的幼兒,老師更應該多鼓勵多表揚,盡量不讓他們受挫折,教師更不要用劃一的標准評價不同的幼兒。再次,戶外體育活動過程中藝術性的評價,對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有激勵作用。評價中能讓幼兒知道自己的優缺點,明確努力的方向,從而促進幼兒不斷進步。《綱要》的第四部分圍繞著幼兒園教育評價提出了「評價應多角度、多主體、重視過程、重視質性研究」等原則。但是一直以來我們只注重對活動結果的簡單評價,而忽視了幼兒在活動中的主體性發展的評價。重視評價和注重活動的過程並不矛盾,老師要讓幼兒讀懂你的目光,讓幼兒體驗到在老師目光下的熱情與關愛。因此,注重戶外體育活動過程中對幼兒的評價能產生較好的學習效應,能激發幼兒對運動的興趣。另外,教師還應鼓勵幼兒進行自主評價,使幼兒在評價自己和他人的過程中,更好地在戶外體育活動中培養幼兒的自主性。總之,幼兒天生好動,戶外體育活動本身是幼兒喜愛的活動,教師利用在園時間認真組織幼兒進行此項活動,不僅能促進幼兒的生長發育,增強體質,提高智商,同時還鍛煉幼兒的意志,提高反應靈敏度。所以我們不應將發展幼兒基本動作視為最終目的,而要把幼兒作為活動的主體,應充分利用幼兒在園的機會,培養幼兒的運動興趣,教師在組織戶外體育活動時,應引導幼兒在活動中積極主動地去感知、操作、探索、發現,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要讓活動成為幼兒主動學習、探索的過程,而不要變成是教師教的過程,同時利用一切契機,發揮教育資源的綜合效能,不斷增加幼兒的活動密度,擴大活動廣度,提高幼兒參與度,使幼兒在增強運動能力的同時,在豐富多樣、積極愉快的體育活動

❹ 幼兒戶外活動的價值

幼兒戶外活動的價值:戶外活動是強身健體、減少和預防疾病發生的;戶外活動是促進幼回兒心理發展;戶外活動中是答加強安全教育、增強幼兒自我保護意識。

幼兒園的大孩子們很喜歡戶外集體活動,在老師的帶領下玩的非常開心。必須承認,常組織有教育目的的戶外活動能讓孩子們在愉快的前提下還可以接受良好體能發展和生活教育,4 -6 歲的孩子身體動作機能已經基本發育完善,合理的戶外活動會幫助孩子發展各項能力。

有老師發現,小班的孩子則對於戶外活動積極性不高,他們多數時間喜歡單獨或者和自己相熟的某個小夥伴在一個固定的地方默默的玩耍,就算帶他們出去了,也只是手裡拿著東西看著大孩子們游戲。



(4)戶外活動發展擴展閱讀:

幼兒戶外活動的注意事項:

1、整理相關的物品,看有沒有丟失或者遺忘的物品;

2、調整小朋友狀態,讓小朋友好好休息下;

3、等小朋友休息好了可以適當的做些分享與總結,讓小朋友相互有更多的了解和溝通;

4、檢查孩子身上有沒有蚊蟲叮咬的地方,檢查孩子的精神面貌,給孩子洗手洗臉等細節工作。

❺ 國外戶外運動發展情況

戶外運動的發展歷史
早期的戶外運動其實是一種生存手段,采葯、狩獵、戰爭等活動無一不是人類為了生存或發展而被迫進行的活動。 二戰期間,英國特種部隊開始開始利用自然屏障和繩網進行障礙訓,其目的是為了提高野外作戰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這是人類第一次系統的把戶外活動有目的的運用到實際中。二戰中發生多起海難,後來經過統計發現在海難中能逃生的人群年齡群分布在28-38之間最多,經過專家研究發現在這一年齡群中人員大多心理成熟,有各式各樣的生活經歷,有良好的團隊精神,而恰恰是這些因素能幫助他們逃生。
二戰後,隨著戰爭的遠離和經濟的發展,戶外活動開始走出軍事和求生范疇,成為人類娛樂、休閑和提升生活質量的一種新的生活方式
1989年紐西蘭舉辦的首次越野探險挑戰賽後,各種各樣形式的戶外活動和比賽在全世界如火如荼的開展起來。目前在歐洲每年都有眾多的大型挑戰賽舉行。在美國,戶外運動的參與人數和產值都位居所有體育運動的第三位。
戶外運動的概念: 戶外活動是指以自然環境為場地的,帶有探險性質或體驗探險性質的體育活動項目群。
戶外活動的的基本特點:
1、以自然環境為運動場地,有回歸自然,反撲歸真的特徵
2、戶外活動無一列外地具有不同程度的挑戰性和探險性
3、戶外活動尤其強調團隊精神
4、戶外活動對身體、意志有全面的要求
5、戶外運動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
戶外運動的分布:
一、 空中項目:滑翔(有動力、無動力)、熱氣球、跳傘等
二、 水上項目:漂流、扎筏、泅渡等
三、 陸上項目:叢林穿越、登山、攀岩、溯溪、露營、探洞等
四、 綜合項目:野外生存、野外拓展、探險挑戰賽等。

戶外活動在中國
1989年第一個民間社團在中國成立,在中國登山運動管理中心的領導下,2003年底,注冊的正式俱樂部有300多家。

戶外多數帶有探險性,屬於極限和亞極限運動,有很大的挑戰性和刺激性。擁抱自然,挑戰自我,能夠培養個人的毅力、團隊之間合作精神,提高野外生存能力,深受青年人的歡迎。戶外運動越來越吸引了人們的目光,日益成為關注的焦點。另外,由於我國地理條件的得天獨厚,擁有良好的廣大自然資源,也為戶外運動提供了一個廣闊的空間。

參與性強,老少皆宜。登山戶外運動與其他運動項目的最大不同,就是參與性很強,年齡可大可小,方式也很多樣,登山、遠足、渡水、露營等都可以,類似於「體育超市」,可以自由選擇,不斷變換,形式自由,有利於個性張揚,挖掘潛能,順應了社會發展的時代潮流的需要。
當然對於戶外運動,每一個參與其中的人都應該保持一份理智清醒的認識,不可盲目,但也不能因也噎廢食。媒體及各類從事戶外運動的組織、機構更應該在保障安全,提高大眾安全意識和技能的同時積極開展和宣傳戶外運動。讓這種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為更多的人所接受。

❻ 如何看待戶外活動對幼兒身體發展的作用

戶外活動是以陽光和新鮮空氣為伴,以個體或群體的方式,動用全身感官共同參與的活動。既滿足了孩子愛玩好動的天性,又增加了他們與大自然的親近感。所以,戶外活動對孩子的身心發展有相當大地好處。 1、戶外活動是孩子親近陽光和空氣,走近大自然的最佳途徑,也是鍛煉他們有健康體魄、樂觀人生的有效手段。 2、戶外活動能滿足孩子好動與探究的本性。在戶外活動中,孩子所受到的制約大大減少,他們在更多的情況下是活動的參與者,因此能充分發揮想像力、動手能力和創造力。 3、戶外活動能提高孩子的社會化發展。戶外活動往往是需要與小朋友一起展開的,即使是簡單的游戲活動,也有不少規則。 如:幾個小朋友在一起滑滑梯,就有一個先後次序的問題;一起搭積木或踢球,就有合作與配合的問題。可以這么認為,戶外活動為孩子解決日常生活問題、積累為人處事規范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孩子們往往會將從游戲中積累經驗並遷移到將來的日常生活中去《幼兒園工作規程》明確指出:「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標之一是促進幼兒身體正常發育和機能的協調發展,增強體質,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衛生習慣和參加體育活動興趣。」我們認為積極開展戶外活動,培養幼兒 參加戶外活動的興趣是增強幼兒體質、提高幼兒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

❼ 在戶外活動中如何促進幼兒社會性的發展

社會性是指人們進行社會交往,建立人際關系、理解、掌握和遵守社會行為准則,以及控制自身行為的心理特徵。幼兒階段是兒童社會性發展的關鍵期:2-4歲是兒童秩序性發展的關鍵期,3-5歲是幼兒自我控制發展的關鍵期,4歲是幼兒同伴交往發展的關鍵期,5歲是幼兒由生理性需要向社會性需要發展的關鍵期。游戲是幼兒活動的主要形式,著名教育學家陳鶴琴說過:「游戲是孩子的生命,游戲是孩子獲取知識的基本活動形式。」在幼兒社會性發展中游戲起著重要作用,如果我們抓住其生理、心理上的敏感期,提供孩子適當的游戲環境,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游戲能為幼兒提供社會交往的機會,發展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

幼兒生性不甘寂寞,愛與同伴遊戲。游戲中有四類孩子:受人尊敬的「人氣王」;順從、隨和的服從人;不受歡迎又受嫌棄的孤立人;因霸道而遭排斥的兒童人。游戲能使幼兒擺脫「自我中心」,促進親社會行為的發展,因為同伴交往需要合作、分享、謙讓、同情、助人、寬容等親社會行為。很多游戲,都需要幼兒合作來完成,如在玩《娃娃家》時,有的當媽媽,有的當爸爸,有的當孩子,組成了一家人,在一起快樂的玩耍,這時,另一個孩子也想到娃娃家去玩,只好問他們的「家長」說:「我當你們家的客人行嗎?」得到允許後,於是他們玩起了歡「迎你到我家來做客」的聯合游戲,你給客人倒水,他給客人搬椅子;媽媽、爸爸問寒問暖;我給客人拿書看;模仿現實生活中的活動,孩子們玩得可高興了。

在建構區,「你搶我的玩具」,「我沒有大插片」,「我想……」孩子間的爭吵時有發生,教師不要只做高高在上的大法官,應去做孩子們的玩伴:「我們一起插個大花籃吧!」「你們兩個剪子包袱錘,誰贏了給誰。」去參觀、郊遊時,鼓勵孩子去問路,提醒孩子注意說話的語氣,讓孩子到現實生活中去體驗交往。在醫院,鼓勵孩子自己與醫生交流,回答醫生的詢問,表述自己的病情;在超市,讓孩子主動與售貨員交往,詢問價格,了解商品等等,誰不喜歡交往,就鼓勵其他孩子主動與他交往,讓他產生安全感,再逐漸鼓勵孩子和小朋友交往,體驗交往的樂趣。讓孩子與玩伴遊戲,與比他大的孩子一起玩,可以學習大孩子的為人處事方法;與比他小的孩子一起玩,可以給他一次當哥哥姐姐的機會,讓他學會關心照顧他人,讓孩子體驗待別人好,別人也會待自己好;攻擊、侵犯別人,別人就不會喜歡自己,促使幼兒重新調整已有的觀念以適應、了解他人的觀點,逐漸學會了各種社會交往技巧,包括合作性與競爭性技巧,形成友愛、合作等良好行為習慣,促進孩子社會交往能力的良好發展。

游戲使幼兒學習社會角色,掌握親社會性行為規范

社會猶如一個大舞台,每個人都是社會舞台中的不同角色,也就是說,每個人都按照社會的要求和自我的選擇,承擔著一定的社會職位。由於幼兒身心發展水平的制約,還無法真正扮演社會角色,參與社會生活,但在社會性教育活動中可以通過角色扮演去讓幼兒模擬社會生活,預演一些角色,使幼兒在扮演中感知社會角色及其規則、角色之間的關系,從而豐富幼兒的社會認知,強化社會情感,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

要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的品質,只靠成人的說教效果不會太明顯,而讓幼兒在無拘無束的游戲中懂得什麼是應該做的,什麼是不應該做的,能判斷是非、善惡、美醜、好壞,效果會很明顯。現在的孩子大都是獨生子女,很少能想到主動地去關心別人,只知道別人照顧自己、關心自己是應該的,而在「娃娃家」里,「爸爸」「媽媽」會自覺地關心照顧自己的孩子:給寶寶做飯,送寶寶上幼兒園;寶寶生病了,「爸爸」「媽媽」急得團團轉,一會兒找「大夫」,一會兒摸摸寶寶的頭,一會兒給寶寶倒水、喝葯,還不住地說:「你真勇敢,頭燒得燙手,不哭也不鬧,真是個懂事的乖孩子。」寧寧在發燒痊癒後返園的第一天,媽媽就拉著我的手說:「寧寧生病的時候可乖了,不哭也不鬧,打針時醫生都表揚他懂事、很勇敢,問他怎麼變得這么棒,他說在娃娃家裡都這樣。」在游戲中,幼兒學會了關心、幫助別人,並體驗到幫助、關心別人的快樂。在日常生活中,有的幼兒能主動使用禮貌用語,而大部分幼兒是在成人的提醒下使用,然而在游戲中,去「娃娃家」做客,會主動敲門,「小主人」也是熱情款待:你好!請進,請坐,請吃水果;玩具一起玩;不小心碰了頭,都爭著說「對不起,撞疼了吧?」「沒關系,我很勇敢!」客人要走了,會主動說:「謝謝你,我在你家玩得很快樂!再見」,「再見,歡迎你下次再來!」這樣讓孩子體驗到禮貌用語給人帶來的愉快,在日常生活中也學會了主動使用禮貌用語。農村的環境所限,孩子的衛生習慣不是很好:大多數孩子不洗手臉,衣服上不是泥,就是污垢,家長農活兒忙,也懶得管。我們通過鏡子游戲,讓孩子在洗手、洗臉、梳頭前後照鏡子觀察自己的變化,還結合兒歌《洗手歌》、詩歌〈〈小朋友愛清潔〉〉、故事〈〈小豬變干凈了〉〉和〈〈我的自畫像〉〉等一系列

❽ 發展戶外運動能力屬於哪一個學習目標

發展戶外運動能力屬於哪個學習達標發展戶外的運動能力的話是屬於運動方面的,學習目標必須要有運動方面的基礎才可以。

❾ 戶外活動如何提高幼兒的發展動作

戶外活動想要提高幼兒的一個發展動作的話,就應該做一些游戲的,比如說捉迷藏或者是老鷹抓小雞,這些都是非常的有幫助的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