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夜景的句子
❶ 秦淮河夜景的詩句
煙籠寒水月籠紗,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唐朝杜-牧的《泊秦淮》
登 鳳 凰 台
楊萬里
千年百尺鳳凰台,送盡潮回鳳不回.
白鷺北頭江草合,烏衣西面杏花開.
龍蟠虎踞山川在,古往今來鼓角哀.
只有謫仙留句處,春風掌管拂蛛煤.
游 賞 心 亭
王 圭
六朝遺跡此空存,城壓滄波到海門.
萬里江山來醉眼,九秋天地入吟魂.
於今玉樹悲歌起,當日黃旗王氣昏.
人事不同風物在,悵然猶得對芳樽.
金 陵 晚 眺
傅若金
金陵古形勝,晚望思迢遙.
白日余孤塔,青山見六朝.
燕迷花底巷,鴉散柳陰橋.
城下秦淮水,平平自落潮.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高啟
大江來從萬山中,山勢盡與江流東.
鍾山如龍獨西上,欲破巨浪乘長風.
江山相雄不相讓,形勝爭誇天下壯.
秦皇空此瘞黃金,佳氣蔥蔥至今王.
我懷鬱塞何由開,酒酣走上城南台;
坐覺蒼茫萬古意,遠自荒煙落日之中來!
石頭城下濤聲怒,武騎千群誰敢渡?
黃旗入洛竟何祥,鐵鎖橫江未為固.
前三國,後六朝,草生官闕何蕭蕭.
英雄乘時務割據,幾度戰血流寒潮.
我生幸逢聖人起南國,禍亂初平事休息.
從今四海永為家,不用長江限南北.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❷ 泊秦淮中的第一句描寫秦淮河的夜景有什麼作用
通過環境的描寫襯托心境 借景抒情
❸ 在南京想去看秦淮河夜景,在哪裡看最好看呢
有一種夜景叫做秦淮河夜景,秦淮河夜景在南京。夏天,南京迎來了夜生活根本停不下來的季節。你還在喝著啤酒吃著大排檔嗎?這就落後了,文藝青年都是喝著小酒欣賞著夜色,然後一起聊著人生。在這里你可以看到南京的步行橋。這里燈光璀璨,一座橋,一個運動盛會讓南京走向了世界,讓世界了解了南京。
最為著名的,就是這里的夫子廟,夫子廟是南京最重要的一個景點項目。夫子廟也可以稱得上是南京的門面,只要談到南京,就少不了夫子廟這個形象。每年元宵,春節的時候,整個夫子廟人山人海,最多的時候竟然達到了60萬人。所以選擇在春節期間觀看的話,一定要盡早的去買票,不然的話太擁擠了。
❹ 《泊秦淮》「秦淮夜景」後兩句是什麼抒發什麼感慨
泊秦淮後兩句是「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由歌曲之靡靡,牽出「不知亡國恨」,抨擊豪紳權貴沉溺於聲色,借陳後主(陳叔寶)因追求荒淫享樂終至亡國的歷史,諷刺晚唐那班醉生夢死的統治者不從中汲取教訓,表現了作者對國家命運的無比關懷和深切憂慮。
❺ 描寫秦淮河的詞
秦 淮 河
煙籠寒水月籠紗,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唐朝杜牧的《泊秦淮》
秦淮河,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金陵煙雨中的秦淮河。秦淮八艷、烏衣巷、王謝故居,秦淮河畔,六朝煙雨中。
秦淮河,是多年來夢中一道纖柔的身形。不同於「軟泥上的青荇,油油地在水底招搖」的風姿,秦淮河是內斂的,連岸邊的水草,也是怯怯地搖曳。是受了秦淮河畔那些嬌柔的女子的影響吧。古時的氣息,在秦淮河的心底,不曾褪色。
煙籠寒水月籠紗,夜泊秦淮近酒家。
據說,秦淮河,夜景是最迷人的部分。見識過那燈火輝映的河面,迷人則已,卻覺得它失了本來顏色。秦淮河合該是纖柔的。留下過秦淮八艷的影跡,又怎麼會不沾染上她們的氣息。
我喜歡的,是煙雨中的秦淮。霧色氤氳,像它濕透了的心,歷經了幾代繁華,依然如此感傷。煙雨中的秦淮河畔,我以為,我會逢著一個丁香一樣的姑娘。可是沒有。秦淮河畔那種古色古香的小傘,撐不起一片煙雨。還是不要打傘了吧。就在雨中的秦淮,感受那漸漸沉寂的心。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烏衣巷口的青石板,巷內高高的圍牆,圍牆邊瘦弱的細草。曾經的巷陌,曾經的井隴,曾經,曾經……一切都是舊時的痕跡,在靜默中訴說著心事,無人能懂的心事。王謝故居,成為故居已經是很多年的事了,連這磚瓦也開始忘記自己的年齡,更何況是舊時的燕子,繁衍生息,記得那時模樣的那些血脈早已淡化。唯有這秦淮河,河水日夜流淌,也滌不盡舊時記憶。
只是,空有秦淮河,河兩岸早換了舊時顏色。舊時的秦淮,只在觀光客的眼中。留在印象中的,也只是擁擠的夫子廟。
登 鳳 凰 台
楊萬里
千年百尺鳳凰台,送盡潮回鳳不回。
白鷺北頭江草合,烏衣西面杏花開。
龍蟠虎踞山川在,古往今來鼓角哀。
只有謫仙留句處,春風掌管拂蛛煤。
游 賞 心 亭
王 圭
六朝遺跡此空存,城壓滄波到海門。
萬里江山來醉眼,九秋天地入吟魂。
於今玉樹悲歌起,當日黃旗王氣昏。
人事不同風物在,悵然猶得對芳樽。
金 陵 晚 眺
傅若金
金陵古形勝,晚望思迢遙。
白日余孤塔,青山見六朝。
燕迷花底巷,鴉散柳陰橋。
城下秦淮水,平平自落潮。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高啟
大江來從萬山中,山勢盡與江流東。
鍾山如龍獨西上,欲破巨浪乘長風。
江山相雄不相讓,形勝爭誇天下壯。
秦皇空此瘞黃金,佳氣蔥蔥至今王。
我懷鬱塞何由開,酒酣走上城南台;
坐覺蒼茫萬古意,遠自荒煙落日之中來!
石頭城下濤聲怒,武騎千群誰敢渡?
黃旗入洛竟何祥,鐵鎖橫江未為固。
前三國,後六朝,草生官闕何蕭蕭。
英雄乘時務割據,幾度戰血流寒潮。
我生幸逢聖人起南國,禍亂初平事休息。
從今四海永為家,不用長江限南北。
秦 淮 河
煙籠寒水月籠紗,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唐朝杜牧的《泊秦淮》
秦淮河,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金陵煙雨中的秦淮河。秦淮八艷、烏衣巷、王謝故居,秦淮河畔,六朝煙雨中。
秦淮河,是多年來夢中一道纖柔的身形。不同於「軟泥上的青荇,油油地在水底招搖」的風姿,秦淮河是內斂的,連岸邊的水草,也是怯怯地搖曳。是受了秦淮河畔那些嬌柔的女子的影響吧。古時的氣息,在秦淮河的心底,不曾褪色。
煙籠寒水月籠紗,夜泊秦淮近酒家。
據說,秦淮河,夜景是最迷人的部分。見識過那燈火輝映的河面,迷人則已,卻覺得它失了本來顏色。秦淮河合該是纖柔的。留下過秦淮八艷的影跡,又怎麼會不沾染上她們的氣息。
我喜歡的,是煙雨中的秦淮。霧色氤氳,像它濕透了的心,歷經了幾代繁華,依然如此感傷。煙雨中的秦淮河畔,我以為,我會逢著一個丁香一樣的姑娘。可是沒有。秦淮河畔那種古色古香的小傘,撐不起一片煙雨。還是不要打傘了吧。就在雨中的秦淮,感受那漸漸沉寂的心。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烏衣巷口的青石板,巷內高高的圍牆,圍牆邊瘦弱的細草。曾經的巷陌,曾經的井隴,曾經,曾經……一切都是舊時的痕跡,在靜默中訴說著心事,無人能懂的心事。王謝故居,成為故居已經是很多年的事了,連這磚瓦也開始忘記自己的年齡,更何況是舊時的燕子,繁衍生息,記得那時模樣的那些血脈早已淡化。唯有這秦淮河,河水日夜流淌,也滌不盡舊時記憶。
只是,空有秦淮河,河兩岸早換了舊時顏色。舊時的秦淮,只在觀光客的眼中。留在印象中的,也只是擁擠的夫子廟。
登 鳳 凰 台
楊萬里
千年百尺鳳凰台,送盡潮回鳳不回。
白鷺北頭江草合,烏衣西面杏花開。
龍蟠虎踞山川在,古往今來鼓角哀。
只有謫仙留句處,春風掌管拂蛛煤。
游 賞 心 亭
王 圭
六朝遺跡此空存,城壓滄波到海門。
萬里江山來醉眼,九秋天地入吟魂。
於今玉樹悲歌起,當日黃旗王氣昏。
人事不同風物在,悵然猶得對芳樽。
金 陵 晚 眺
傅若金
金陵古形勝,晚望思迢遙。
白日余孤塔,青山見六朝。
燕迷花底巷,鴉散柳陰橋。
城下秦淮水,平平自落潮。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高啟
大江來從萬山中,山勢盡與江流東。
鍾山如龍獨西上,欲破巨浪乘長風。
江山相雄不相讓,形勝爭誇天下壯。
秦皇空此瘞黃金,佳氣蔥蔥至今王。
我懷鬱塞何由開,酒酣走上城南台;
坐覺蒼茫萬古意,遠自荒煙落日之中來!
石頭城下濤聲怒,武騎千群誰敢渡?
黃旗入洛竟何祥,鐵鎖橫江未為固。
前三國,後六朝,草生官闕何蕭蕭。
英雄乘時務割據,幾度戰血流寒潮。
我生幸逢聖人起南國,禍亂初平事休息。
從今四海永為家,不用長江限南北
08-10-25 | 添加評論 | 打賞
0
酒一直喝
秦 淮 河
煙籠寒水月籠紗,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唐朝杜牧的《泊秦淮》
秦淮河,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金陵煙雨中的秦淮河。秦淮八艷、烏衣巷、王謝故居,秦淮河畔,六朝煙雨中。
秦淮河,是多年來夢中一道纖柔的身形。不同於「軟泥上的青荇,油油地在水底招搖」的風姿,秦淮河是內斂的,連岸邊的水草,也是怯怯地搖曳。是受了秦淮河畔那些嬌柔的女子的影響吧。古時的氣息,在秦淮河的心底,不曾褪色。
煙籠寒水月籠紗,夜泊秦淮近酒家。
據說,秦淮河,夜景是最迷人的部分。見識過那燈火輝映的河面,迷人則已,卻覺得它失了本來顏色。秦淮河合該是纖柔的。留下過秦淮八艷的影跡,又怎麼會不沾染上她們的氣息。
我喜歡的,是煙雨中的秦淮。霧色氤氳,像它濕透了的心,歷經了幾代繁華,依然如此感傷。煙雨中的秦淮河畔,我以為,我會逢著一個丁香一樣的姑娘。可是沒有。秦淮河畔那種古色古香的小傘,撐不起一片煙雨。還是不要打傘了吧。就在雨中的秦淮,感受那漸漸沉寂的心。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烏衣巷口的青石板,巷內高高的圍牆,圍牆邊瘦弱的細草。曾經的巷陌,曾經的井隴,曾經,曾經……一切都是舊時的痕跡,在靜默中訴說著心事,無人能懂的心事。王謝故居,成為故居已經是很多年的事了,連這磚瓦也開始忘記自己的年齡,更何況是舊時的燕子,繁衍生息,記得那時模樣的那些血脈早已淡化。唯有這秦淮河,河水日夜流淌,也滌不盡舊時記憶。
只是,空有秦淮河,河兩岸早換了舊時顏色。舊時的秦淮,只在觀光客的眼中。留在印象中的,也只是擁擠的夫子廟。
登 鳳 凰 台
楊萬里
千年百尺鳳凰台,送盡潮回鳳不回。
白鷺北頭江草合,烏衣西面杏花開。
龍蟠虎踞山川在,古往今來鼓角哀。
只有謫仙留句處,春風掌管拂蛛煤。
游 賞 心 亭
王 圭
六朝遺跡此空存,城壓滄波到海門。
萬里江山來醉眼,九秋天地入吟魂。
於今玉樹悲歌起,當日黃旗王氣昏。
人事不同風物在,悵然猶得對芳樽。
金 陵 晚 眺
傅若金
金陵古形勝,晚望思迢遙。
白日余孤塔,青山見六朝。
燕迷花底巷,鴉散柳陰橋。
城下秦淮水,平平自落潮。
❻ 形容夏天秦淮河的句子
1、煙籠寒水月籠紗,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2、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3、梨花似雪草如煙,春在秦淮兩岸邊。一帶妝樓臨水蓋,家家粉影照嬋娟。
4、陵古形勝,晚望思迢遙。白日余孤塔,青山見六朝。燕迷花底巷,鴉散柳陰橋。城下秦淮水,平平自落潮。
❼ 朱自清關於秦淮河遊船及秦淮夜色(包括月色、燈光、河水、歌聲等)的描寫,從中體認的描寫筆墨的特點與造詣
朱自清的《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是一篇出色的散文代表作,文章筆墨變化多端,有典雅的詩化語言,也有濃艷的語句。作者坦率和誠摯地流露出真情實感,將自己的感情與思緒,融合在技巧十分高超的風景描寫中間,使讀者真切地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感情。這篇文章相當突出地標志著「五四」散文創作所達到的藝術成就。對於社會人生和自然景色,朱自清一向很善於進行精確和縝密的觀察,作出細膩和深入的描寫。朱自清在描繪自然景物的時候,都是在讀者不知不覺中,悄悄地完成的。這些委婉而富有韻味的描繪,在開始時似乎都是無關緊要的閑筆,他從各處名勝的遊艇講起,說到了秦淮河的小船(「七板子」),說到了這船上的「燈彩」,接著就擴展到多少條遊船上的燈光,映出了河上的「薄靄和微漪」,然後又過渡到描寫「碧陰陰的」、「厚而不膩」的河水,描寫河上「薄薄的夜,淡淡的月」,描寫清朗的月光和渾濁的燈光,及其相互交織在一起的景緻。在這一束束五彩繽紛而又變幻莫測的光照底下,秦淮河的夜景顯出「纏綿」和「渺渺」的豐富復雜的意境。在表現秦淮河光亮的這一點上,朱自清運用的並非形象的色彩,而是抽象的文字,他駕馭起文字來象具有魔力似的,非常真實地繪出了秦淮河光亮的美麗與絢麗多彩,繪出了猶如印象派大師所作的五光十色的油畫。顯得非常豐滿和渾厚。這當然是由於作為現代人的朱自清,接受了中外文學藝術創作的許多有益的經驗,對於宇宙萬物的觀察和理解深刻的緣故,因此才能夠作出這種真實形象的描寫。在塗抹鮮明豐富和渾厚濃郁的色彩,描繪燈光、水光和月光時,朱自清將自己深沉的感情灌注了進去。他一開始就神往於秦淮河的歷史陳跡,因而產生了「空」和「靜」的感覺,然而當圓潤的歌聲,凄厲的琴聲,微風的吹漾,和水波的搖拂一起傳來時,他「便瘋狂似的不能自主了」,歷史和現實的交織輝映,確實使他的感情波濤起伏,他不是單純地在作風景畫,同時也剖析了自己心中的強烈感受,他將自己的感情與思緒,融合在技巧十分高超的風景描寫中間,因而當讀者在領略他筆下的秦淮河夜景時,也就領略了他情感與思緒的波瀾,領略了他內心中的搏鬥。做到了這樣的情景交融,就將綿密和蘊藉的情致、豐滿和深遠的想像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因而更能夠洋溢出動人心弦的詩意,極耐人咀嚼和尋味。當朱自清在聆聽秦淮河上**的歌聲時,又進一步寫出了內心中劇烈的思想沖突,正如他自己所說,孔尚任《桃花扇》和余澹心《板橋雜記》所寫的明末歌妓,對他產生了「奇異的吸引力」,早就想領略一番她們的聲音,因為沒有聽到而覺得「寂寥」和「無端的悵悵」,可是當載著歌妓的輕舟出現在他面前,進行兜攬和糾纏時,他卻又十分窘迫起來,拒絕聆聽她們的賣唱的歌聲。他此時既被**們的歌聲所「難以言表的吸引」和「降服」,又因為拒絕她們的要求而感到內疚和抱歉。他的這兩種情緒都受到「道德律的壓迫」,卻依舊無法打消蘊藏在自己內心裡的聽歌的願望,於是潮湧般的思緒使他陷入「重重的爭斗里」,深感自己是一個被「道德律」所束縛的「自私的人」。與他同游的俞平伯,引用周作人洋溢著人道主義同情心的詩篇《小孩》,表示因同情歌妓而尊重她們的人格,經過細微的思想斗爭後就決定不再聽歌了,這使作者覺得俞平伯不像自己那樣受到「道德律」的束縛,似乎比自己要來得高超。朱自清寫出自己在這方面的內心搏戰,可以說是坦率和誠摯地流露了自己的至情,這正是文學藝術創作中最可寶貴的東西。朱自清通過自己所走的艱苦的人生歷程之後,在中國近代歷史上留下了光輝的痕跡。俞平伯在與朱自清同游之後,也寫了一篇《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他追求的是「朦朧」和「渾然」的境界,在柔婉細膩的筆墨中顯出了一種清幽和空靈的意境,卻沒有朱自清那種亢奮的情緒和執著的追求。朱自清在燈光、水光和月光的交織之中,未能很好領略六代繁華的笙歌,因此再度產生了「寂寞」和「惆悵」之感,「心裡充滿了幻滅的情思」,這是很自然的事情。因為此時「五四」思想啟蒙運動的**已經過去,他在文化思想界處於暫時沉寂的苦悶的氛圍中間,只能踏踏實實地進行著探索和思考,他這種多少有些頹廢的「幻滅的情思」,不是來源於厭倦人生的遁世哲學,而是來源於思索黑暗現實之後的失望情緒。前面已經分析過了,朱自清是通過文字的描繪,構成油畫般的效果的,這就不僅需要他在記述自然景色時,得寫出自己細致獨到的觀察,運用潑墨似的技法作出充分的勾勒;這種工筆畫的作風,也還需要他的詞藻來得華美、明艷和精雕細刻,只有像這樣的文字本身,才能夠保證他畫幅中的許多形象,達到十分精確、豐滿和渾厚的超度。他這些經過了千錘百煉的文字,盡管是夠華麗和明艷的了,卻又一點兒不顯出雕琢的痕跡,在這些讀起來琅琅上口,頗有情韻的文字底下,更顯得是蘊藏了十分飽滿的形象,他盡力用文採去渲染和烘托形象,而不是用這來損害它,這正是他運用詞藻的高超之處。總體上看來,朱自清《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這篇文章把華美的文采與精密的構思緊密結合在一起,他一路描寫過來的景色和人事,都是從平凡常見的境界中顯出新穎的發現,在文章構思中顯出驚警的思想,取得了很高的藝術成就,可以當成是「五四」散文創作的成功的標本。
❽ 夜遊秦淮河詩句
1、泊秦淮 唐 杜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注釋:浩渺寒江之上彌漫著迷濛的煙霧,皓月的清輝灑在白色沙渚之上。入夜,我將小舟泊在秦淮河畔,臨近酒家。賣唱的歌女不懂什麼叫亡國之恨,隔著江水仍在高唱著玉樹後庭花。
2、秦淮夜泊 宋 賀鑄
官柳動春條,秦淮生暮潮。樓台見新月,燈火上雙橋。
隔岸開朱箔,臨風弄紫簫。誰憐遠遊子,心旆正搖搖。
賞析: 《秦淮夜泊》是五言律詩。賀鑄這首詩色調明麗,人們從「春條」『新月」「燈火」「朱箔」等意象中可以感受到一股溫馨的氣息,一種優美的清調。與杜牧的「煙籠寒水月籠沙」《泊秦淮》那樣迷濛清冷,因為它和杜牧詩感嘆興亡、諷喻現實的著眼點不同。
3 、七絕·秦淮河
錦瑟微瀾棹影開,花燈明滅夜徘徊。
一池春水胭脂色,流到前朝夢里來。
注釋:在琴聲中,小船的槳盪起的微波慢慢散開,花燈忽明忽暗,我在夜裡徘徊。一池的水被燈光映射為紅色,慢慢的不驚會想到前朝的那些憂愁的事。
4、《石頭城》唐 劉禹錫
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
賞析:此詩選取了山水明月加以擬人化的描寫,在低徊感嘆中充滿了對興亡變化的無限沉思。詩中淮水指秦淮河。
5、 《泊秦淮》 唐 杜牧
秦淮河,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金陵煙雨中的秦淮河。秦淮八艷、烏衣巷、王謝故居,秦淮河畔,六朝煙雨中。
注釋:秦淮河,是多年來夢中一道纖柔的身形。不同於「軟泥上的青荇,油油地在水底招搖」的風姿,秦淮河是內斂的,連岸邊的水草,也是怯怯地搖曳。是受了秦淮河畔那些嬌柔的女子的影響吧。古時的氣息,在秦淮河的心底,不曾褪色。
古詩中長用秦淮二字來表達對前朝的感慨懷念與借鑒。
❾ 泊秦淮前兩句寫秦淮夜景後兩句是什麼,抒發感慨
泊秦淮後兩復句是「商女不知亡制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由歌曲之靡靡,牽出「不知亡國恨」,抨擊豪紳權貴沉溺於聲色,借陳後主(陳叔寶)因追求荒淫享樂終至亡國的歷史,諷刺晚唐那班醉生夢死的統治者不從中汲取教訓,表現了作者對國家命運的無比關懷和深切憂慮。
全詩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前兩句寫秦淮夜景,後半段抒發感慨。由「近酒家」引出商女之歌,酒家多有歌妓,自然灑脫;由歌曲之靡靡,牽出「不知亡國恨」,抨擊豪紳權貴沉溺於聲色,含蓄深沉;由「亡國恨」推出「後庭花」的曲調,借陳後主因追求荒淫享樂終至亡國的歷史,諷刺那些不從中汲取教訓而醉生夢死的晚唐統治者,表現了作者對國家命運的無比關懷和深切憂慮。
❿ 描寫「秦淮河」的句子有哪些
有雨,就有了秦淮河盪漾的綠。翻新的油紙傘,做舊的旗袍,那些如花美眷,到底去了晚晴樓,還是桃葉渡?過往的君子,是在文德橋下馬,還是在白鷺洲沽酒?
歲月被抽空一截,雨水就來填滿一截,讓光陰的波紋,不增不減。朱雀橋邊,唐代的青苔連著野草花,對面眾多的人里,一定有那個劉禹錫,翹首等待那些早就消失的燕子,就像我在烏衣巷口,等一場詩題里的艷遇。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燈影輕薄灑、淡月映秦淮」。在我的記憶中,南京給我最深刻的印象,既不是總統府,也不是夫子廟,而是秦淮河。秦淮八艷、烏衣巷、朱雀橋、王謝故居、秦淮酒家、畫舫,都讓我記憶猶新。
朱自清在《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里寫道:「夜幕垂垂地下來時,大小船上都點起燈火。從兩重玻璃里映出那輻射著的黃黃的散光,反暈出一片朦朧的煙靄;透過這煙靄,在黯黯的水波里,又逗起縷縷的明漪。在這薄靄和微漪里,聽著那悠然的間歇的槳聲,誰能不被引入他的美夢去呢?」他用細膩的筆觸,描述了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無數次的縈繞在河月的夢里,久久回盪……
夢里幾度,在秦淮河畔,這個上演了一幕幕才子佳人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的地方,我留戀徜徉。淚光幾許,追尋著槳聲燈影,融合著秦淮煙雨,在我漸漸凝重的眼眸中放映出古往今來多少悲歡離合的人間往事。
十里秦淮,六朝金粉,這一條流淌了幾千年的薔薇色的河流,終於再現在我的面前。雖然不願意回來,不願意揭起那道傷,但我還是一步一步地走進,走進心海翻騰的世界。重回這里,已看不見我走時的那一條路,代替的是這里一座座小樓和新街商鋪。
驀然,我從水與光的諧舞中,意會到了已經作古千百年的英雄豪傑,他們建功立業的豪氣並沒有隨著歷史的流失淡去,就在不遠處,他們向後世的我們招手;意會到了美艷絕倫的歌妓佳麗,她們回眸一笑,就裊裊婷婷地依著水流飄向秦淮殘夢的那一端,從此芳蹤難覓……
腦海中早早就有了一條從前人的詩詞歌賦中流來的秦淮河,只不過略顯零碎罷了。劉禹錫那首著名的《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的詩句,讓我以為秦淮河是一條香艷的河,流淌著許多紅塵弱女美麗的身影和軟軟的琴聲,這也正應了成見中金陵那濃濃的脂粉氣。
泮池碼頭位於夫子廟前,籠罩在一片厚重的燈光和水霧之中。當我坐進有各色花燈裝扮的畫舫內時,南北兩岸的巨燈彩照撲面而來,霎時有一種宛如夢中的感覺。南岸的照壁上,兩條金色的巨龍騰空飛舞,下面是由藍色光影織成的水幕,似滾滾河水奔流而下;北岸那恢宏的夫子廟、高大的江南貢院,在一排金黃色燈光的暈染下,顯得庄嚴而肅穆。金黃自古為帝王之色,我立時感到帝王的威嚴,我想到自宋明以來這里曾經發展成為全國最大的科舉考場,江南貢院的牆壁上「明經取士,為國求賢」八個大字仍在熠熠生輝。
我真的好希望秦淮河能如鳳凰涅盤一般,輕身振翅,扶搖於新的輝煌之中。雖然心有遺憾,但倚靠玉欄,任目光隨意漂浮在水波之上,心仍然被瑰麗的水色光影陶醉了。這是怎樣的景象呀!近的,遠的,強的,弱的七彩光芒,紛紛墮入水中,把滿河的水印染得奼紫嫣紅,猶如水晶宮般璀璨,猶如彩虹般奪目,猶如萬花筒般奇幻。船兒從遠處緩緩駛來,盪起水波,剎那間,水和光一齊顫抖起來,然後,光影被打碎,滿世界金光閃閃的,我就想,這是秦淮的星眼在閃爍,這是秦淮的夢境在變幻,這是秦淮的魂魄在舞蹈。
可當我真正站在秦淮河畔時,才發現「紙醉金迷」 、「六朝金粉」的秦淮河,隨著歷史長河的流淌已經逐漸失去了往日的風韻。碧綠的水面沉潛著歷史的清流,靜靜地流淌著,河面畫舫凌波,燈籠高掛,不是晚上,自然就看不到燈影,聽不到槳聲了。「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當年秦淮河兩畔賓朋滿座的酒家,如今依然林立,只是和熱鬧非凡的夫子廟相比,這里卻顯得有點冷清了。那些夢里的艷麗燈花,披著輕紗的曼妙女子,纏綿悱惻的吳儂軟語,還有那錦瑟琵琶,都帶著遙遠而朦朧的顏色,只在古舊的書頁里重復吟唱。夢里依稀,媚香樓里那個一襲白衣、清骨傲神的叫李香君的女子呢?還站在那灑滿月光的樓里憑欄尋思。
秦淮河的水越發變得深綠了,早已看不見河裡的小魚兒,只有那搖搖曳曳在河裡的小船兒,伴著艷紅的燈籠,慢慢悠悠地穿過一座又一座的橋,向著夢想,向著夢里的情緣劃去。多年的傷感隨著這楚楚的河風消散了,我的愛戀,我的秦淮,此時正在溫柔地等待我,她依然繁華,依然千家萬戶,依然紅紅火火。我彷彿還能看見昔日風華絕代的秦淮八艷,在燈火迷離的幻影中嫵媚風情,裊裊多姿,溫柔蜷娟,可有多少人會憐惜她們背後的痴情相守,年年腸斷呢?紅顏薄命,有情女子總遇負心之人。
朱自清那篇《漿聲燈影里的秦淮河》中,又知道了秦淮河是一條美麗的河,流淌著桂舫蘭棹、燈曳波漾的美景,尤其是在迷濛的夜裡。
再後來,讀了孔尚任的《桃花扇》和余懷的《板橋雜記》,方知道秦淮河還是一條厚重的河,流淌著秦淮八艷美麗動人的故事,以及自六朝而明清悠長的歷史文化。從美人到美景到美談,秦淮河的美漸漸豐腴起來,心中的嚮往也就漸漸地濃了起來。
初中時讀朱自清的《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一文,只覺得文字美,沒有什麼感觸。很多年後又仔細看了幾遍,竟對秦淮河有了一種別樣的情結。夜幕中泛著清幽磷光的河面、夢幻似的燈影、嘩嘩的槳聲、悠悠行駛的畫舫,還有那絲絲入耳的小曲……抬頭,月掛柳梢;兩岸,影影綽綽……時光在河面靜止。置身這般情景之中,人,莫非在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