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江吟的夜景
㈠ 《暮江吟》中寫"夜晚"的詩句是哪句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詩人在這里把天上地上的兩種景專象壓縮在詩里,屬通過對「露」和「月」的視覺形象的描寫,創造出秋夜一派和諧寧靜的意境。
這句詩的意思是:九月初三這個夜晚多麼可愛啊,岸邊草莖樹葉上的露珠像稀少的珍珠一樣,而升起的一彎新月像一張精巧的彎弓。
後兩句寫新月初升的夜景。詩人流連忘返,直到初月升起,涼露下降的時候,眼前呈現出一片更為美好的境界。詩人俯身一看,江邊的草地上掛滿了晶瑩的露珠。這綠草上的滴滴清露,很像是鑲嵌在上面的粒粒珍珠。用「真珠」作比喻,不僅寫出了露珠的圓潤,而且寫出了在新月的清輝下,露珠閃爍的光澤。詩人再抬頭一看,一彎新月初升,如同在碧藍的天幕上,懸掛了一張精巧的彎弓。詩人把這天上地下的兩種美妙景象,壓縮在一句詩里——「露似真珠月似弓」。作者從像弓一樣的一彎新月,想起當時正是「九月初三夜」,不禁脫口贊美它的可愛,直接抒情,把感情推向高潮,給詩歌造成了波瀾。
㈡ 暮江吟,將什麼的夜景生動描繪出,來
《暮江吟》將彎月初升,露珠晶瑩的朦朧夜景生動描繪出來,原文如下:
作者:白居易
一道殘陽鋪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譯文:
一道殘陽漸沉江中,半江碧綠半江艷紅。
最可愛的是那九月初三之夜,露珠亮似珍珠郎朗新月形如彎弓。
(2)暮江吟的夜景擴展閱讀:
寫作手法
詩人通過「露」、「月」視覺形象的描寫,創造出和諧、寧靜的意境,用這樣新穎巧妙的比喻來精心為大自然敷彩著色,描容繪形,給讀者展現了一幅絕妙的畫卷。
由描繪暮江,到贊美月露,這中間似少了一個時間上的銜接,而「九月初三夜」的「夜」無形中把時間連接起來,它上與「暮」接,下與「露」、「月」相連,這就意味著詩人從黃昏時起,一直玩賞到月上露下,蘊含著詩人對大自然的喜愛、熱愛之情。
㈢ 暮江吟中寫夜晚的詩句是
露似珍珠月似弓. 露和月都是晚上嘛,所以此句也是
㈣ 《暮江吟》中描寫江邊夜景的詩句。
暮 江 吟
[唐] 白居易
【一道殘陽 鋪水中 ,半江瑟瑟 半江紅 】
.可憐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其實整首詩都是白居易傍晚在江邊看到的景色,如果一定要強調江邊情景,最符合也最有名的就是【前兩句】了.
祝你開心如意!
㈤ 暮江吟描寫了什麼景色
一幅是夕陽西沉、晚霞映江的絢麗景象,一幅是彎月初升,露珠晶瑩的朦朧夜色。
前兩句寫夕陽落照中的江水。「一道殘陽鋪水中」,殘陽照射在江面上,不說「照」,卻說「鋪」,這是因為「殘陽」已經接近地平線,幾乎是貼著地面照射過來,確像「鋪」在江上,很形象;
這個「鋪」字也顯得委婉、平緩,寫出了秋天夕陽獨特的柔和,給人以親切、安閑的感覺。「半江瑟瑟半江紅」,天氣晴朗無風,江水緩緩流動,江面皺起細小的波紋。
受光多的部分,呈現一片「紅」色;受光少的地方,呈現出深深的碧色。詩人抓住江面上呈現出的兩種顏色,卻表現出殘陽照射下,暮江細波粼粼、光色瞬息變化的景象。詩人沉醉了,把他自己的喜悅之情寄寓在景物描寫之中了。
後兩句寫新月初升的夜景。詩人流連忘返,直到初月升起,涼露下降的時候,眼前呈現出一片更為美好的境界。詩人俯身一看,江邊的草地上掛滿了晶瑩的露珠。這綠草上的滴滴清露,很像是鑲嵌在上面的粒粒珍珠。用「真珠」作比喻,不僅寫出了露珠的圓潤,而且寫出了在新月的清輝下,露珠閃爍的光澤。
詩人再抬頭一看,一彎新月初升,如同在碧藍的天幕上,懸掛了一張精巧的彎弓。詩人把這天上地下的兩種美妙景象,壓縮在一句詩里——「露似真珠月似弓」。作者從像弓一樣的一彎新月,想起當時正是「九月初三夜」,不禁脫口贊美它的可愛,直接抒情,把感情推向高潮,給詩歌造成了波瀾。
(5)暮江吟的夜景擴展閱讀:
1、作品原文:
暮江吟(唐代詩人白居易)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2、白話譯文:
一道殘陽漸沉江中,半江碧綠半江艷紅。
最可愛的是那九月初三之夜,露珠亮似珍珠郎朗新月形如彎弓。
㈥ 《暮江吟》的前兩句寫的是夜晚江邊的景色(對的打√,錯的打Ⅹ)
《暮江吟》的前兩句寫的是夜晚江邊的景色,錯。
暮江吟前兩句寫傍晚時候的江邊景色;後兩句寫夜晚(新月初升)時候的景色。
暮江吟
作者:白居易 (唐)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譯文
一道殘陽漸沉江中,半江碧綠半江艷紅。
最可愛的是那九月初三之夜,亮似珍珠郎朗新月形如彎弓。
白居易純粹寫景的作品很少,這是一首頗為人稱道的小詩。全詩構思妙絕之處,在於攝取了兩幅幽美的自然界的畫面,加以組接。一幅是夕陽西沉、晚霞映江的絢麗景象,一幅是彎月初升,露珠晶瑩的朦朧夜色。兩者分開看各具佳景,合起來讀更顯妙境,詩人又在詩句中妥帖地加入比喻的寫法,使景色倍顯生動。由於這首詩滲透了詩人自願遠離朝廷後輕松愉悅的解放情緒和個性色彩,因而又使全詩成了詩人特定境遇下審美心理功能的藝術載體。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寫夕陽落照中的江水。「一道殘陽鋪水中」,殘陽照射在江面上,不說「照」,卻說「鋪」,這是因為「殘陽」已經接近地平線,幾乎是貼著地面照射過來,確像「鋪」在江上,很形象;這個「鋪」字也顯得委婉、平緩,寫出了秋天夕陽獨特的柔和,給人以親切、安閑的感覺。
「半江瑟瑟半江紅」,天氣晴朗無風,江水緩緩流動,江面皺起細小的波紋。受光多的部分,呈現一片「紅」色;受光少的地方,呈現出深深的碧色。詩人抓住江面上呈現出的兩種顏色,卻表現出殘陽照射下,暮江細波粼粼、光色瞬息變化的景象。詩人沉醉了,把他自己的喜悅之情寄寓在景物描寫之中了。
「可憐九月初三夜」,是個過渡。可憐,可愛。九月初三,是農歷,指進入深秋。意思說:深秋的夜晚多麼可愛啊!前兩句描寫日落時景象,這一句很自然地把時間從日落過渡到夜晚。看似隨意寫來,實際很重要,讓讀者明確感到時間在推移,繼續觀賞後面的畫面。
最後一句「露似珍珠月似弓」。意思說:露水像珍珠一樣晶瑩光亮,彎彎的月亮像弓一樣。秋天的江邊夜色降臨,空氣濕潤,草木上都凝結起露珠,「露似珍珠」,寫出秋葉特點。九月初三,月亮剛出現,還是月牙兒,彎彎的,所以說像一張弓。「月似弓」,進一步點出月初的秋夜。這句重點寫了秋夜露珠和新月,連用兩個新穎貼切的比喻,描繪出深秋月夜的迷人景象。
詩人通過「露」、「月」視覺形象的描寫,創造出和諧、寧靜的意境,用這樣新穎巧妙的比喻來精心為大自然敷彩著色,描容繪形,給讀者展現了一幅絕妙的畫卷。由描繪暮江,到贊美月露,這中間似少了一個時間上的銜接,而「九月初三夜」的「夜」無形中把時間連接起來,它上與「暮」接,下與「露」、「月」相連,這就意味著詩人從黃昏時起,一直玩賞到月上露下,蘊含著詩人對大自然的喜愛、熱愛之情。
另外,值得讀者注意的是這首詩中的時間問題。《暮江吟》寫了三個不同的「時間」。通過以上分析,《暮江吟》前兩句寫的時間是日落前(一小段時間)或日落時;後兩句主要寫日落後(一小段時間),即黃昏;由後兩句還引伸出夜裡一段時間。這完全符合作者的觀賞順序,即作者先於日落前看到了「殘陽鋪照」,又於日落後看到了「月似弓」,再於夜間看到了「露似真珠」。大多數資料都認為,「月似弓」與「露似珍珠」是作者於夜間同一時刻看到的,前寫天上,後寫地下。其實這是因為缺少天文、氣象常識,忽視了兩種自然現象之間的「時間差」問題。如前所述,作者看到「九月初三」、「月似弓」之時,只能是在日落後不久。此時,由於太陽剛剛落山不久,地面散失的熱量還不多,涼露尚未形成;而等到夜裡「露似真珠」之時,似弓之月卻又早已沉入西方地平線以下了。
㈦ 《暮江吟》中描寫江邊夜景的詩句有哪些
一道殘陽鋪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紅。
釋義:一道殘陽漸沉江中,半江碧綠半江艷紅。
㈧ 「暮江吟」中描寫傍晚景色的詩句是什麼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暮江吟》--(唐代)白居易
一道內殘陽鋪水中容,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真珠 通 珍珠)
㈨ 暮江吟描寫夜晚的詩句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㈩ 暮江吟姜什麼的,夜景生動的描繪出來
別描寫了;殘陽,江水,露珠,新月, 夕陽西沉,晚霞映江。
譯文:
一道余輝鋪在江面上,在陽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江水一半呈現出深深的碧色,一半呈現出紅色。 更讓人憐愛的是九月涼露下降的初月夜,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珍珠一般,一彎新月彷彿是一張精緻的弓。
賞析:
《暮江吟》是白居易「雜律詩」中的一首。全詩構思妙絕之處,在於攝取了兩幅幽美的自然界的畫面,加以組接。一幅是夕陽西沉、晚霞映江的絢麗景象,一幅是彎月初升,露珠晶瑩的朦朧夜色。兩者分開看各具佳景,合起來讀更顯妙境,詩人又在詩句中妥帖地加入比喻的寫法,使景色倍顯生動。由於這首詩滲透了詩人被迫遠離朝廷後輕松愉悅的解放情緒和個性色彩,因而又使全詩成了詩人特定境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