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部夜景
㈠ 春日游,杏花吹滿頭。陌上誰家年少足風流。 妾擬將身嫁與,一生休。縱被無情棄,不能羞!這是什麼意思
"春日游,杏花來吹滿頭」,點明了源季節。有一個如花似玉的少女,滿面春風的漫步在花徑中,微風吹來枝頭落英繽紛,花雨飄灑在少女的頭上。僅有八個字就勾勒出一幅春意盎然色彩絢麗的少女春遊圖。「陌上誰家少年,足風流」,是寫少女所見,也是文中的又一主人公。這位少年公子也是在風和日麗的時刻,趁著大好時光,信步出來郊遊的。他那風度翩翩的姿態,英俊瀟灑的形象,使的少女一見鍾情。「妾擬將身嫁與,一生休。縱被無情棄,不能羞。」這是寫少女的心理活動。她打算嫁給少年終身和他相伴。並決定即使是被薄情拋棄,也不以為羞。這首詞以真率的語言,描寫內心的情感,著在當時以婉約含蓄為正宗的文藝領域里要算是別開生面,獨放異彩。還有白描的使用作者用淡雅的語言,描寫了少女的美麗形象和坦率的性格。把迷人的春天展現在讀者的面前,真摯的情感引起讀者的共鳴。其語言有濃厚的民歌風味,節奏上有一定的音樂性,長短錯亂的句式,有利於表現突然發生的情感,聲情激越,扣人心弦。最後用誓言似的短語作結,強烈的表示了女主人公的愛情的堅貞補不渝。
㈡ 求李煜的《虞美人》
虞美人〔南唐〕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全部注釋】
1李煜,史稱南唐後主,在位15年,降宋後封違命侯。這首詞表達了作者對故國的深切懷念。這是他的絕筆詞,相傳七夕之夜中命歌伎唱此詞,宋太宗知道這件事後,賜酒將他毒死。 2故國:指南唐都城金陵(現在南京)。 3雕欄玉砌:雕有圖案的欄桿和玉石鋪就的台階。此泛指宮殿建築。砌,台階。 4朱顏:紅顏,少女的代稱,這里指南唐舊日的宮女。
【翻譯】
春花秋月什麼時候才了結?往事知道有多少!小樓上昨夜又刮來了春天的東風,在月明中對已亡的本國不忍回首去想念。
精雕細刻的欄桿、玉石砌成的台階應該還在,只是宮女的年齡已經變老。問您能有多少愁?正像一江春水向東流。
【賞析1】
宋代王銍《默記》卷上載:"後主在賜第,因七夕命故妓作樂,聲聞於外,太宗聞之大怒,又傳'小樓昨夜又東風'及'一江春水向東流'之句,並坐之,遂被禍雲。"
此詞與《浪淘沙·簾外雨潺潺》均作於李煜被毒死之前。這是一麴生命的哀歌,作者通過對自然永恆與人生無常的尖銳矛盾的對比,抒發了亡國後頓感生命落空的悲哀,語語嗚咽,令人不堪卒讀。春花浪漫,秋月高潔,本令人人欣喜,但對階下之囚來說,卻已了無意趣了。"何時了"三字雖問得離奇,實含兩層意蘊:往昔歲月是何時了卻的?劫後之殘生又將何時了卻呢?這表明了他對生命的決絕心態。唐圭璋《屈原與李後主》一文說:"問春花秋月何時了,正是求速死也。"春花秋月無盡而人生有盡,這不僅是令李煜感到悲哀的,也是人類之大悲哀。俞平伯《讀詞偶得》評起句"奇語劈空而下"。
"小樓昨夜又東風"更具體印證了春花秋月無法終了的事實。由小樓進而聯想到故國, "不堪回首"四字乃心中滴血之語。"月明中"既是呼應起句"春花秋月"之"月",也是將小樓、故國,人生等等統統籠罩在永恆的月色中,則李煜個人之悲哀自然就直逼人類之大悲哀。
換頭承故國明月,點出物是人非之意。全詞到此為止的六句,都是兩兩對照,寫出永恆與無常的巨大反差,表現作者對宇宙與人生關系的思索。但柔弱的李煜已經不可能由此激發出進取的激情,而只能在與生命決絕前,放縱一下悲哀的心情,任憑自己沉溺在這種無邊的生命悲歌中,靜靜地等候人生終曲的奏起。
煞尾兩句自問自答,以具象的流水比喻抽象的愁懷,寫出愁思之無邊無際、無窮無盡、無休無止、無法遏制。
以水喻愁,李煜之前已有許多,但此句不僅新穎警辟,而且既貼切又富有力度。遂為名句。可與李頎"請量東海水,看取淺深愁";劉禹錫"蜀江春水拍山流,水流無限似儂?";秦少游"落紅萬點愁如海"等參讀。
唐圭璋《李後主評傳》指出:"他身為國主,富貴繁華到了極點;而身經亡國,繁華消歇,不堪回首,悲哀也到了極點。正因為他一人經過這種極端的悲樂,遂使他在文學上的收成,也格外光榮而偉大。在歡樂的詞里,我們看見一朵朵美麗之花;在悲哀的詞里,我們看見一縷縷的血痕淚痕。"
【賞析2】
作為一個「好聲色,不恤政事」的國君,李煜是失敗的;但正是亡國成就了他千古詞壇的「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詞話》語)地位。正所謂「國家不幸詩家幸,話到滄桑語始工」。《虞美人》就是千古傳誦不衰的著名詩篇。
這首詞刻畫了強烈的故國之思,取得了驚天地泣鬼神的藝術效果。「春花秋月」這些最容易勾起人們美好聯想的事物卻使李煜倍添煩惱,他劈頭怨問蒼天:年年春花開,歲歲秋月圓,什麼時候才能了結呢?一語讀來,令人不勝好奇。但只要我們設身處地去想像詞人的處境,就不難理解了:一個處於刀俎之上的亡國之君,這些美好的事物只會讓他觸景傷情,勾起對往昔美好生活的無限追思,今昔對比,徒生傷感。問天天不語,轉而自問,「往事知多少。」「往事」當指往昔為人君時的美好生活,但是一切都已消逝,化為虛幻了。自然界的春天去了又來,為什麼人生的春天卻一去不復返呢?「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東風」帶來春的訊息,卻引起詞人「不堪回首」的嗟嘆,「亡國之音哀以思」,大抵只能如此吧。讓我們來想像:夜闌人靜,明月曉風,幽囚在小樓中的不眠之人,不由憑欄遠望,對著故國家園的方向,多少凄楚之情,湧上心頭,又有誰能忍受這其中的況味?一「又」字包含了多少無奈、哀痛的感情!東風又入,可見春花秋月沒有了結,還要繼續;而自己仍須苟延殘喘,歷盡苦痛折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是「月明中不堪回首故國」的倒裝。「不堪回首」,但畢竟回首了。回首處「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想像中,故國的江山、舊日的宮殿都還在吧,只是物是人非,江山易主;懷想時,多少悲恨在其中。「只是」二字以嘆惋的口氣,傳達出無限悵恨之感。
以上六句在結構上是頗具匠心的。幾度運用兩相對比和隔句呼應,反復強調自然界的輪回更替和人生的短暫易逝,富有哲理意味,感慨深沉。一二兩句春花秋月的無休無止和人間事的一去難返對比;三四兩句「又東風」和「故國不堪回首」對比;五六兩句「應猶在」和「改」對比。「又東風」、「應猶在」又呼應「何時了」;「不堪回首」、「朱顏改」又呼應「往事」。如此對比和回環,形象逼真地傳達出詞人心靈上的波濤起伏和憂思難平。
最後,詞人的滿腔幽憤再難控制,匯成了曠世名句「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以水喻愁,可謂「前有古人,後有來者」。劉禹錫《竹枝詞》「水流無限似儂愁」,秦觀《江城子·西城楊柳弄春柔》「便作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這些詩句或失之於輕描淡寫,或失之於直露,都沒有「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來得打動人心,所謂「真傷心人語」也。把愁思比作「一江春水」就使抽象的情感顯得形象可感。愁思如春水漲溢恣肆,奔放傾瀉;又如春水不舍晝夜,無盡東流。形式上,九個字平仄交替,讀來亦如滿江春水起伏連綿,把感情在升騰流動中的深度和力度全表達出來了。以這樣聲情並茂的詞句作結,大大增強了作品的感染力,合上書頁,讀者似也被這無盡的哀思所淹沒了。
全詞抒寫亡國之痛,意境深遠,感情真摯,結構精妙,語言清新;詞雖短小,餘味無窮。難怪王國維有如是評價:「唐五代之詞,有句而無篇。南宋名家之詞,有篇而無句。有篇有句,唯李後主降宋後之作,及永叔、子瞻、少游、美成、稼軒數人而已。」(《人間詞話》刪稿之四○) (蔣雅雲)
[編輯本段]虞美人·風回小院庭蕪綠(李煜)
風回小院庭蕪綠,柳眼春相續。憑闌半日獨無言,依舊竹聲新月似當年。
笙歌未散尊前在,池面冰初解。燭明香暗畫樓深,滿鬢清霜殘雪思難任。
【注釋】
1.庭蕪:庭院里的草.
2.柳眼:初春柳葉細如睡眼,故雲柳眼.
3.尊罍:別作尊前.尊罍:酒杯.
4.畫堂:別作"畫歌"(疑誤);"畫樓","畫闌".深:別版誤作"聲"
5.清霜殘雪:鬢發白如霜雪.任:忍受.別作"禁"
【譯文】
春風吹過庭院,吹綠了庭草.細如睡眼的柳葉也相繼生出.面對生機盎然的滿園春色,作者感受到的卻不是喜悅而是幽怨.因為想起往事而悄然獨立.眼前的春色明媚如昔,月色依然如昔,而自己卻已不再是當初的自己了.物是人非事事休.怎不讓人慾語淚先流.
酒宴上的笙歌還在繼續,酒杯尤在手中.春風不僅吹綠了庭苑,也吹開池面的寒冰,吹出一池春水.燭殘,香暗,夜已闌.想自己人未老卻早生華發,鬢發如雪.憂懷不能自已,傷感難以承受.
【賞析】
這首詞是懷舊之作,詞意比較朦朧,與其他詞作直接坦露胸臆略有不同。開篇寫出「憑欄」所見初春景色,但盎然的春意並未能驅散主人公心頭的愁雲。藝術上這叫以樂景寫哀情,倍增其哀。主人公獨自賃欄「半日」而「無言」,可想見心情的沉重。我們彷彿看到一位面容憔悴的中年男子,臨風獨立,默默無語,臉上的神情痛苦不堪。到了晚上,新月初升,小院里風吹翠竹,聲聲入耳。主人公依然獨立欄邊,回想著往事。這耳畔竹聲,眼前新月,與當年南唐宮廷里的景象何其相似。神思恍惚之中,他的思緒回到了當年,眼前又浮現出往日歡樂的場面:池塘里春風盪漾,薄冰初融,池畔嬪妃圍坐,酒杯交錯,笙歌齊作。君臣同樂,不知今夕是何夕。「燭明」二句陡轉,寫憑欄後轉回室內。畫堂里,明燭高照,爐香裊裊,場面不失富麗,但寂靜無人,沒有一絲生氣。對鏡自照,滿鬢白發,意識到自己年老體衰,生命行將消逝的悲傷不覺襲上心頭。莫非此生將老死於此?命運真是捉弄人啊, 一國之君變成了俘虜,從天上附落到人間,這樣孤獨寂寞、悲傷屈辱的日子何時是個盡頭? 他的內心翻江倒海,幾乎無法控制和承受。李煜後期的詞作,都深深打上了他的生命烙印。從詞史的發展進程來看,這些詞已超越了誚歌的歌辭功能,而變成了一種抒發自我人生感受的特殊形態的抒情詩。
[編輯本段]虞美人(晏幾道)
晏幾道
曲闌干外天如水,昨夜還曾倚。初將明月比佳期,長向月園時候望人歸。
羅衣著破前香,舊意誰教改?一春離恨懶調弦,猶有兩行閑淚寶箏前。
晏幾道詞作鑒賞
此為懷人怨別詞。詞中以淺近而真摯的語言,迴旋往復地抒寫了詞人心中短暫的歡樂和無法擺脫的悲哀,寄託了詞人落拓不堪的人生境遇中對於人情冷暖、世態炎涼、身世浮沉的深沉感慨。詞中著意刻畫的女子形象,隱然蘊含作者自傷幽獨之感。
詞的上片描述女主人公倚闌望月、盼人歸來之情。
起首兩句主寫倚闌,而寫今夕倚闌,卻從「昨夜曾倚」見出,同樣一句詞,內涵容量便增加一倍不止。——既然連夜皆倚闌而望,當還有多少個如「昨夜」者!「天如水」,比喻夜空如水般明澈與清涼,可是其意不於寫天,而於以明凈的天空引出皓潔的明月。歇拍兩句寫女主人公的對月懷人。男子去後一直不回來,也沒說准什麼時候回來,她結想成痴,就相信了傳統的或當時流行的說法——月圓人團圓,每遇月圓,就倚闌苦望。詞中寫女主人公倚闌看月,從希望到絕望,有其獨到之處。「初將」是說「本將」,這一語匯,便已含有「後卻不然」的意味。下面卻跳過這層意思,徑寫「長望」,其中自有一而再、再而三以至多次的希望和失望的交替不言之中。「初」字起,「長」字承轉,兩個要緊的字眼,括凈時期以來望月情事,從中烘托出女主人公的痴情和怨意。
詞的下片抒寫女子不幸被棄之恨,與上片的真誠信託、痴情等待形成強烈的反差。過片兩句,從等待無望而終於悟知痴想成虛。「羅衣著破」,是時長日久:「前香」,則以羅衣前香之猶存比喻往日歡情的溫馨難忘,委婉表達對舊情的繾綣眷戀。「舊意誰教改」?問語怨意頗深。人情易變,不如前香之尚;易散之香比人情還要持久,詞中女主人公感到深深的痛苦。結拍二句,點出全詞的「離恨」主旨,以「一春」寫離恨的時間久長,以「懶調弦」、「兩行閑淚」形容離恨的悲苦之深,將愁極無聊之感抒寫到極致。
春日本為芳思纏綿之時,然而日日為離恨所苦,自然無心調弦彈箏,然而又百無聊賴,於是不得不對著箏弦黯然神傷。這種內心的苦恨,被作者表現得惟妙惟肖。陳延焯謂「北宋晏小山工於言情」,確然不錯。
此詞運筆有迥環往復之妙,讀之使人心魂搖盪,低徊不已。
[編輯本段]虞美人·乳燕飛華屋(蘇軾)
蘇軾
乳燕飛華屋,悄無人、桐陰轉午,晚涼新浴。手弄生綃白團扇,扇手一時似玉。
漸困倚、孤眠清熟。簾外誰來推綉戶?枉教人夢斷瑤台曲。又卻是、風敲竹。
石榴半吐紅巾蹙,待浮花浪蕊都盡,伴君幽獨。艷一枝細看取,芳心千重似束。
又恐被、西風驚綠。若待得君來向此,花前對酒不忍觸。共粉淚、兩簌簌。
蘇軾詞作鑒賞
這是一首抒寫閨怨的雙調詞,上片寫美人,下片掉轉筆鋒,專詠榴花,借花取喻,時而花人並列,時而花人合一。作者賦予詞中的美人、榴花以孤芳高潔、自傷遲暮的品格和情感,這兩個美好的意象中滲透進自己的人格和感情。詞中寫失時之佳人,托失意之情懷;以婉曲纏綿的兒女情腸,寄慷慨郁憤的身世之感。
上片以初夏景物為襯托,寫一位孤高絕塵的美麗女子。起調「乳燕飛華屋,悄無人,桐陰轉午,」點出初夏季節、過午、時節、環境之幽靜。「晚涼新浴」,推出傍晚新涼和出浴美人。
「手弄生綃白團扇,扇手一時似玉」,進而工筆描繪美人「晚涼新浴」之後的閑雅風姿。作者寫團扇之白,不只意襯托美人的肌膚潔白和品質高潔,而且意象徵美人的命運、身世。自從漢代班婕妤(漢成帝妃,為趙飛燕譖,失寵)作團扇歌後,古代詩人筆下,白團扇常常是紅顏薄命,佳人失時的象徵。
上文已一再渲染「悄無人」的寂靜氛圍,這里又寫「手弄生綃白團扇」,著一「弄」字,便透露出美人內心一種無可奈何的寂聊,接以「扇手一時似玉」,實是暗示「妾身似秋扇」的命運。以上寫美人心態,主要是用環境烘托、用象徵、暗示方式,隱約迷離。以下寫美人初因孤寂無聊而入夢,繼而好夢因風搖竹聲而被驚斷。「漸困倚、孤眠清熟」句,使人感受到佳人處境之幽清和內心的寂寞。
以下數句是說:美人入夢後,朦朧中彷彿有人掀開珠簾,敲射門窗,不由引起她的一陣興奮和一種期待。可是從夢中驚醒,卻只聽到那風吹翠竹的蕭蕭聲,等待她的仍舊是一片寂寞。唐李益詩雲:「開門復動竹,疑是玉人來。」(《竹窗聞風寄苗發司空曙》)東坡化用了這種幽清的意境,著重寫由夢而醒、由希望而失望的悵惘:「枉教人」、「卻又是」,將美人這種感情上的波折突現出來了。從上片整個構思來看,主要寫美人孤眠。寫「華屋」,寫「晚涼」,寫「弄扇」,都是映襯和暗示美人的空虛寂寞和嘆惋悵恨之情。
下片用穠艷獨芳的榴花為美人寫照。「石榴半吐紅巾蹙」,化用白居易詩「山榴花似結紅巾」(《題孤山寺山石榴花示諸僧眾》)句意形象地寫出了榴花的外貌特徵,又帶有西子含顰的風韻,耐人尋味。「待浮花浪蕊都盡,伴君幽獨」,這是美人觀花引起的感觸和情思。此二句既表明榴花開放的季節,又用擬人手法寫出了它不與桃李爭艷、獨立於群芳之外的品格。
「穠艷一枝細看取」,刻畫出花色的明麗動人。「芳心千重似束」,不僅捕捉住了榴花外形的特徵,並再次托喻美人那顆堅貞不渝的芳心,寫出了她似若有情、愁心難展的情態。「又恐被秋風驚綠」,由花及人,油然而生美人遲暮之感。「若待得君來向此」至結尾,寫懷抱遲暮之感的美人與榴花兩相憐惜,共花落簌簌而淚落簌簌。
詞的下片借物詠情,寫美人看花時觸景傷情,感慨萬千,時而觀花,時而憐花惜花。這種花、人合一的手法,讀來婉曲纏綿,尋味不盡。作者無論是直接寫美人,還是通過榴花間接寫美人,都緊緊扣住嬌花美人失時、失寵這一共同點,而又寄託著詞人自身的懷才不遇之情。
[編輯本段]虞美人·有美堂贈述古(蘇軾)
虞美人·有美堂贈述古
湖山信是東南美3,一望彌千里4。使君能得幾回來5?便使尊前醉倒更徘徊6。
沙河塘里燈初上7,水調誰家唱8?夜闌風靜欲歸時9,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10。
【注釋】
1.有美堂:嘉佑二年(1057),學士梅摯任杭州太守。臨行時宋仁宗賜詩,開頭是"地有吳山美,東南第一州",梅摯到任後,築堂於杭州城內吳山上,取名"有美"。
2.述古:杭州太守陳襄的字。
3.湖山信是東南美:當是化用宋仁宗"地有吳山美,東南第一州"之詩句。信,確實。
4.彌:滿,遍。
5.使君:封建社會對太守、刺使的稱呼,此處指陳述古。
6.尊:同"樽",酒器。《國語·周語中》有"出其尊彝。"
7.沙河塘:在杭州城南五里,與錢塘江通,當時為市肆繁華之地。
8.水調:曲調名,是唐代流行的大麴。
9.夜闌:夜深。闌:盡,晚。
10.琉璃:一種礦石質的半透明體材料,又寫作"流離"、"瑠璃"。此處比喻江水碧綠清澈。
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學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學識淵博,多才多藝,在書法、繪畫、詩詞、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詣。他的書法與蔡襄、黃庭堅、米芾合稱「宋四家」;善畫竹木怪石,其畫論,書論也有卓見。是北宋繼歐陽修之後的文壇領袖,散文與歐陽修齊名;詩歌與黃庭堅齊名;他的詞氣勢磅礴,風格豪放,一改詞的婉約,與南宋辛棄疾並稱「蘇辛」,共為豪放派詞人。
【賞析】
此詞作於熙寧七年(1074年)七月。《本事集》雲:"陳述古守杭,已皮瓜代。未交前數日,宴僚佐於美堂。侵夜,月色如練,前望浙江,後顧西湖,沙河塘正出其下,陳公慨然,請貳車蘇子瞻賦之,即席而就。"
這是一首贈別詞,全詞緊扣"湖山信是東南美"一句,寓情於景,寫出了江南水鄉旖旎迷人的景色,充分體現了人物的依依惜別之情。
上闋先總寫湖山之美:"信是"寫美景的不容置疑,"彌千里"寫美景之廣闊。面對美景和陳公的感慨,作者自然想到其對湖山的留戀。且想到此番別離,恐難以再次如此相聚,故"便使尊前醉倒",也徘徊不肯離去。
下闋寫夜景。江上的燈火,動聽的水調,靜謐的夜晚,柔和的清風,皎潔的月光,清澈的江水。聽覺、視覺、觸覺等感覺的融合,光和聲、動和靜的滲透。景象由歡騰轉為寧靜 畫面色彩也由濃郁轉為恬淡,烘託了惜別的氣氛,令人回味無窮。
虞美人姿態蔥秀,裊裊娉娉,因風飛舞,儼然彩蝶展翅,頗引人遐思。古詩雲:「芳心寂寞寄寒枝,舊曲聞來似斂眉;哀怨徘徊愁不語,恰如初聽楚歌時。」
[編輯本段]虞美人·波聲拍枕長淮曉(蘇軾)
虞美人·波聲拍枕長淮曉
波聲拍枕長淮曉,隙月窺人小。無情汴水自東流,只載一船離恨向西州。
竹溪花浦曾同醉,酒味多於淚。誰教風鑒塵埃?醞造一場煩惱送人來!
蘇軾詞作鑒賞
此詞為元豐七年(1084)十一月作者至高郵與秦觀相會後,於淮上飲別之詞。詞中反映了蘇、秦兩人的深摯情誼。
起二句,寫淮上飲別後的情景。秦觀厚意拳拳,自高郵相送,溯運河而上,經寶應至山陽,止於淮上,途程二百餘里。臨流帳飲,惜別依依。詞人歸卧船中,只聽到淮水波聲,如拍枕畔,不知不覺又天亮了。著一「曉」字,已暗示一夜睡得不寧貼。「隙月」,指船篷罅隙中所見之月。據王文誥《蘇文忠公詩編注集成。總案》載,蘇軾於冬至日抵山陽,十二月一日抵泗州。與秦觀別時當十一月底,所見之月是天亮前從東方升起不久的殘月,故「窺人小」三字便形容真切。「無情汴水自東流,只載一船離恨向西州」,二語為集中名句。汴水一支自開封向東南流,經應天府(北宋之南京,今河南商丘)、宿州,於泗州入淮。蘇軾此行,先由淮上抵泗州,然後溯汴水西行入應天府。
流水無情,隨著故人東去,而自己卻載滿一船離愁別恨,獨向西行。「無情流水多情客」(《泛金船》),類似的意思,蘇詞中也有,而本詞之佳,全「載一船離恨」一語。以水喻愁,前人多有,蘇軾是詞,則把愁恨物質化了,可以載船中,逆流而去。這個妙喻被後人競相摹擬。李清照《武陵春》詞:「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聲名竟出蘇詞之上。
「西州」,龍榆生《東坡樂府箋》引傅注以為揚州,其實詞中只是泛指西邊的州郡,即東坡此行的目的地。
過片二句,追憶當年兩人同游的情景。元豐二年,東坡自徐州徙知湖州,與秦觀偕行,過無錫,游惠山,唱和甚樂。復會於松江,至吳興,泊西觀音院,遍游諸寺。詞雲「竹溪花浦曾同醉」,當指此時情事。「酒味」,指當日的歡聚:「淚」,謂別後的悲辛。元豐二年端午後,秦觀別東坡,赴會稽。七月,東坡因烏台詩案下詔獄,秦觀聞訊,急渡江至吳興尋問消息。以後幾年間,蘇軾居黃州貶所,與秦觀不復相見。「酒味多於淚」,當有感而發。末兩句故作反語,足見真情。「風鑒」,指以風貌品評人物。吳處厚《青箱雜記》卷四:「風鑒一事,乃昔賢甄識人物拔擢賢才之所急。」東坡對秦觀的賞拔,可謂不遺餘力。熙寧七年(1074年),東坡得讀秦觀詩詞,大為驚嘆,遂結神交。三年後兩人相見,過從甚歡。後屢次向王安石推薦秦觀。
可見文人高士之友誼實非常人可比。
[編輯本段]虞美人(秦觀)
秦觀
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數。亂山深處水縈回,可惜一枝如畫為誰開?
輕寒細雨情何限,不道春難管。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時候斷人腸。
秦觀詞作鑒賞
此詞運用新巧別致的比喻手法,表現了懷才不遇、傷春惜別的主題。詞人用細膩的筆墨,精心刻繪出完整的形象來作比喻。詞的上片寫仙桃,下片寫美人,以仙桃比喻美人,而美人又是作者寄託身世、用以自況的對象。
首句化用晚唐詩人高蟾《下第後上永崇高侍郎》「天上碧桃和露種」句,只是把「種」改為「栽」,並稍易語序。再言「不是凡花數」,以贊美花的仙品,說它象天上和露栽種的碧桃,不是凡花俗卉一般。
接下來「亂山深處水縈回,可惜一枝如畫為誰開?」兩句卻突作轉折,極力一抑,顯示這仙品奇葩託身非所。亂山深處,見處地之荒僻,因此,它盡管具有仙品高格,縈回盤繞的溪邊顯得盈盈如畫,卻沒有人來欣賞。
過片「輕寒細雨情何限,不道春難管。」兩句,寫花暮春的輕寒細雨中動人的情態和詞人的惜春的情緒。細雨如煙,輕寒惻惻,這盈盈如畫的花顯得更加脈脈含情,無奈春天很快就要消逝,想約束也約束不住。花的含情無限之美和青春難駐的命運這里構成無法解決的矛盾。
結句「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時候斷人腸!」說的是因為憐惜花的寂寞無人賞,更同情花的青春難駐,便不免生出為花沉醉痛飲,以排遣愁緒的想法。君,這里指花。「只怕」二字一轉,又折出新意,說是想到酒醒以後,面對的將是春殘花落的情景,豈不更令人腸斷?這一轉折,將惜花傷春之意更深一層地表達了出來。
此詞通過仙桃這一美的形象,來寄託作者懷才不遇、美而不被賞識的身世感慨。作者善於利用轉折突變的方式表達感情,先充分描寫桃的非凡、美麗,下面突然轉寫它生非其地,強調它的身世悲哀;先寫春光多情,讓人愜意,然後筆墨一轉,嘆惜其不由人意。
這種轉折變化中,造成一種情緒上的迭宕起落,收到了百轉千回、凄咽惻斷的藝術效果。
[編輯本段]虞美人·聽雨(蔣捷)
㈢ 王維《鳥鳴澗》
王維《鳥鳴澗》賞析鳥鳴澗 ·王維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賞析一】關於這首詩中的桂花,頗有些分歧意見。一種解釋是桂花有春花、秋花、四季花等不同種類,此處所寫的當是春日開花的一種。另一種意見認為文藝創作不一定要照搬生活,傳說王維畫的《袁安卧雪圖》,在雪中還有碧綠的芭蕉,現實生活中不可能同時出現的事物,在文藝創作中是允許的。不過,這首詩是王維題友人所居的《皇甫岳雲溪雜題五首》之一。五首詩每一首寫一處風景,接近於風景寫生,而不同於一般的寫意畫,因此,以解釋為山中此時實有的春桂為妥。桂樹枝葉繁茂,而花瓣細小。花落,尤其是在夜間,並不容易覺察。因此,開頭「人閑」二字不能輕易看過。「人閑」說明周圍沒有人事的煩擾,說明詩人內心的閑靜。有此作為前提,細微的桂花從枝上落下,才被覺察到了。詩人能發現這種「落」,或僅憑花落在衣襟上所引起的觸覺,或憑聲響,或憑花瓣飄墜時所發出的一絲絲芬芳。總之,「落」所能影響於人的因素是很細微的。而當這種細微的因素,竟能被從周圍世界中明顯地感覺出來的時候,詩人則又不禁要為這夜晚的靜謐和由靜謐格外顯示出來的空寂而驚嘆了。這里,詩人的心境和春山的環境氣氛,是互相契合而又互相作用的。在這春山中,萬籟都陶醉在那種夜的色調、夜的寧靜里了。因此,當月亮升起,給這夜幕籠罩的空谷,帶來皎潔銀輝的時候,竟使山鳥驚覺起來。鳥驚,當然是由於它們已習慣於山谷的靜默,似乎連月出也帶有新的刺激。但月光之明亮,使幽谷前後景象頓時發生變化,亦可想見。所謂「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曹操《短歌行》)是可以供我們聯想的。但王維所處的是盛唐時期,不同於建安時代的兵荒馬亂,連鳥獸也不免惶惶之感。王維的「月出驚山鳥」,大背景是安定統一的盛唐社會,鳥雖驚,但決不是「繞樹三匝,無枝可依」。它們並不飛離春澗,甚至根本沒有起飛,只是在林木間偶而發出叫聲。「時鳴春澗中」,它們與其說是「驚」,不如說是對月出感到新鮮。因而,如果對照曹操的《短歌行》,我們在王維這首詩中,倒不僅可以看到春山由明月、落花、鳥鳴所點綴的那樣一種迷人的環境,而且還能感受到盛唐時代和平安定的社會氣氛。王維在他的山水詩里,喜歡創造靜謐的意境,這首詩也是這樣。但詩中所寫的卻是花落、月出、鳥鳴,這些動的景物,既使詩顯得富有生機而不枯寂,同時又通過動,更加突出地顯示了春澗的幽靜。動的景物反而能取得靜的效果,這是因為事物矛盾著的雙方,總是互相依存的。在一定條件下,動之所以能夠發生,或者能夠為人們所注意,正是以靜為前提的。「鳥鳴山更幽」,這裡面是包含著藝術辯證法的。 (余恕誠)http://www.mcscn.net/shicishangxi173.aspx
㈣ 描寫夜色的詩句有哪些
1、《秋夕》
唐代:白居易
葉聲落如雨,月色白似霜。
夜深方獨卧,誰為拂塵床。
釋義:
夜風拂過,樹葉紛紛下落好似雨聲闖入耳中,皎潔的月光似清霜鋪滿大地。
正當夜深人靜要獨自睡去,不禁感慨有誰願來為我拭去床上的灰塵。
5、《眾星羅列夜明深》
唐代:寒山
眾星羅列夜明深,岩點孤燈月未沉。
圓滿光華不磨瑩,掛在青天是我心。
釋義:
眾多星星像棋子排列,使夜空顯得非常幽深。尚未西沉的月亮像一盞孤燈在山崖上點亮。
光彩明麗、圓滿如鏡的月亮不用打磨也晶瑩剔透。那掛在青天上的,就是我的一顆心哪。
6、《楓橋夜泊》
唐代: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鍾聲到客船。
釋義:
月亮已落下烏鴉啼叫寒氣滿天, 對著江邊楓樹和漁火憂愁而眠。
姑蘇城外那寂寞清靜寒山古寺, 半夜裡敲鍾的聲音傳到了客船。
㈤ 春全文描繪了那五副畫面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情感
春全文描繪了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和迎春圖,五幅春日圖景。
表達了作者對春的企盼和眷戀,對美好事物的無限熱愛,對人生及至人格的追求,表現了作家骨子裡的傳統文化積淀和他對自由境界的嚮往。
五副畫介紹:
1、春草圖
描繪出春天嫩草勃發如茵景色。先寫出了春草的旺盛、多和新,接著寫出人在春草地上的活動與感受,點明春草帶給人們的歡樂。
2、春花圖
描繪了春天百花競放爭春的景象,特別著力於色彩與香味的描繪,又通過具體的三種花與無名的各種野花相照應,進一步展示了春意的濃郁。
3、春風圖
描繪了春風的和煦與清新。春風無形、無色、無味的,通過觸覺、嗅覺、聽覺和視覺把空靈的春風居然描繪得有聲有色,有味有感,有情有形。
4、春雨圖
描繪了春雨的細密輕柔和潤物無聲的特點。先突出春雨多、細、密、柔特點,然後描繪春雨中特有的景象,特別是雨中夜景圖更是把細密綿綿的春雨描繪得如此靜謐、安詳、平和,另人不禁對南方的春雨格外嚮往。
5、迎春圖
是五幅圖中唯一主要寫人的。它抓住中國民間「春早人勤」的特點,從「天上」引向「地上」,引出地上「城裡鄉下,家家戶戶,老老小小」一片熱鬧的景象,展示了一幅春意盎然鬧人間的圖畫。
(5)春日部夜景擴展閱讀:
原文:
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山朗潤起來了,水漲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小草偷偷地從土裡鑽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園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
坐著,躺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風輕悄悄的,草軟綿綿的。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帶著甜味兒;閉了眼,樹上彷彿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草叢里,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風里帶來些新翻的泥土的氣息,混著青草味兒,還有各種花的香。
都在微微潤濕的空氣里醞釀。鳥兒將巢安在繁花嫩葉當中,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唱出宛轉的曲子,與輕風流水應和著。牛背上牧童的短笛,這時候也成天嘹亮地響著。雨是最尋常的,一下就是三兩天。可別惱。看,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
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樹葉兒卻綠得發亮,小草兒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時候,上燈了,一點點黃暈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靜而和平的夜。在鄉下,小路上,石橋邊,有撐起傘慢慢走著的人,地里還有工作的農民,披著蓑戴著笠。他們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靜默著。
天上風箏漸漸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裡鄉下,家家戶戶,老老小小,也趕趟兒似的,一個個都出來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擻抖擻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一年之計在於春」,剛起頭兒,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它生長著。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著,走著。春天像健壯的青年,有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領著我們上前去。
作者介紹:
朱自清(原名朱自華),1898年出生,原籍浙江紹興,生於江蘇東海,因其祖父與父親定居住於揚州,故他又自稱「揚州人」。1917年,20歲的朱自清「感於家庭經濟情況不好,為了惕勵自己不隨流俗合污,改名自清。「自清」兩字出自《楚辭·卜居》:「寧廉潔正直以自清乎?」
意思是廉潔正直使自己保持清白。其字佩弦,朱自清因自感性情遲緩,感於《韓非子》中「董安於之性緩,故佩弦以自急」之語,乃字「佩弦」以自警策。朱自清幼年在私塾讀書,深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1912年進入中學學習;1916年考入北京大學預科。
翌年,升入本科哲學系,於1920年修完課程提前畢業;在北大期間,朱自清積極參加「五四」愛國運動,嗣後又參加北大學生為傳播新思想而組織的平民教育講演團。他大學畢業後,在浙江、江蘇的多所中學任教,繼續參加新文學運動,成為文學研究會的早期會員。
此外,還參與發起新文學史上第一個詩歌團體「中國新詩社」和創辦第一個詩歌雜志《詩》月刊等工作,支持由青年學生組成的湖畔詩社及晨光文學社的活動,為開拓新詩的道路付出了辛勤的勞動。朱自清於1919年底開始發表詩歌,作為新文學運動初期的詩人之一。
朱自清愛國演講勵後人:
抗戰時期,西南聯大在敘永縣城設有西南聯大敘永分校,分校校本部在敘永城內文廟,女生宿舍在帝王宮,男生宿舍兼教室在南華宮和春秋祠,其他教室、實驗室、圖書閱覽室、食堂等都分布在天上宮、城隍廟等各大廟宇中。課程設有國文、英文、中國通史、普通化學、微積分等。
分校主任是「五四」時期就蜚聲文壇的楊振聲教授,著名教授吳晗、李廣田等也在此執教。在敘永,朱自清遇見了任教西南聯大敘永分校的多年不見的好友李廣田,他們多次交談,主要是討論抗戰文藝,特別是抗戰的詩。同時,朱自清還抽時間為西南聯大敘永分校中文系的學生講課。
後來,李廣田寫道:「相隔十年,朱先生完全變了,穿短服,顯得有些消瘦,大約已患胃病,特別引起我注意的是他的灰白頭發和長眉毛,我很少見過別人有這么長眉毛的,當時還以為這是一種長壽的徵象。」朱自清早就是我國著名學者了,但他在敘永的那段日子裡。
仍是按時作息,孜孜不倦地治學。隨身帶的行李中,這箱是書,那箱也是書。午夜,人們都已呼呼入睡,而他仍俯首案前,在昏暗的煤油燈下不停地翻書查資料,筆耕不停。朱自清非常熱愛和關心青年一代,曾先後應敘永縣立初級中學、私立培根小學的邀請,給學生作學術演講和抗日演講。
特別是朱自清當年在敘永縣立初級中學的一次抗日演講,至今仍是敘永人激勵後生的最好教材。朱自清還鼓勵「學生要努力學好各門功課,就如同拿起槍炮上前線殺日本鬼子一樣。」朱自清的抗日演講曾喚起了眾多的有志青年,許多學生受其進步思想的熏陶和影響,初中畢業就奔赴抗日前線。
㈥ 比較好看一點的動漫,要加類型,劇情簡介。
釘宮四連星(女主配音是同一人)
龍與虎~女主很嬌蠻可愛~~露易斯+夏娜的集合體
灼眼的夏娜~2季高人氣之作~經典不衰~期待10月第3季~
零之使魔~有3季~很不錯的~
旋風管家~惡搞類後宮~很多動漫和漫畫都被惡搞過~而且很搞笑
輕音少女~op和ed都很好聽~而且輕松幽默~屬於這類中的經典~5個女孩子都非常可愛哦
candy boy~GL型的動漫~一話完結~還有第2部~有7話~很唯美的~
盜賊王jing~每集都是獨立的故事~jing(男主)相當炫,囂張,拽~~
魔法禁書目錄~這部也很不錯~男主(上條當麻)和旋風管家男主(凌崎颯)倒霉的程度另人費解~
吸血鬼騎士~美型~逆後宮~很好看~
涼宮春日的憂郁~無理頭類的~播放順序是被打亂的~春日的個性~長門的3無~男主(阿虛)的吐槽~擁有了無數的fans
櫻蘭高校男公關部~女主誤成男公關~和男主(須王環)即腦殘又內涵是亮點~很不錯的
南家的三姐妹~講南家三姐妹的平凡生活~但是卻不枯燥無聊~這類作品也很另類~~
草莓100%
初戀限定~兩部河下水希的戀愛物語~~是戀愛類不看不行的作品
初音島~有兩部~每部2季~後宮作中的經典~不看的話那你算沒看過後宮拉~
鋼鐵新娘
憂傷的二之宮君~也是很好看的後宮~~
ef~~2部~誓死捍衛神作的地位~~第1部三段感情起伏跌盪~第2部感傷有感動~~~!!
吸血鬼與十字架~這個有2部~純後宮~水樹的配音~很不錯的
惡作劇之吻~也是水樹配音~很經典的戀愛故事~
㈦ 描寫「夜景」的詩句有哪些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泊秦淮》杜牧
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靜夜思》李白
天階夜色涼如水,卧看牽牛織女星——唐·杜牧《秋夕》
午夜江聲推月上,浪花如雪寺門前(鄭元祜《寄金山普衲》)
明月有情還約我,夜來相見杏花梢(袁枚《春日雜詩》)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桿南斗斜(劉方平《月夜》)
一夜夢游千里月,五更霜落萬家鍾(濮淙《聞梁蘧玉己寓京口》)
月夜 (劉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十五夜望月 (王 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入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㈧ 關於1~6年級春夏秋冬節的古詩
《詠柳》唐 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線。
不知細對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初夏絕句》宋 陸游
紛紛紅紫已成塵,
布穀聲中夏令新。
夾路桑麻行不盡,
始知身是太平人。
《野望》唐 王績
東皋薄暮望,
徙倚欲何依。
樹樹皆秋色,
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犢返,
獵馬帶禽歸。
相顧無相識,
長歌懷採薇。
《夜雪》唐 白居易
已訝衾枕冷,
復見窗戶明。
夜深知雪重,
時聞折竹聲。 ▲春
朝來新火起新煙,湖色春光凈客船(杜甫《清明二首》)
春風賀喜無言語,排比花枝滿杏園(趙嘏《喜張諷及弟》)
▲夏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台倒影入池塘(高駢《山亭夏日》)
紛紛紅紫己成塵,布穀聲中夏令新(陸游《初夏絕句》)
▲秋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為大風所破歌》)
相逢不用忙歸去,明日黃花蝶也愁(蘇軾《九日次韻王鞏》)
▲冬
才見嶺頭雲似蓋,己驚岩下雪如塵(元稹《南秦雪》)
誰將平地萬堆雪,剪刻作此連天花(韓愈《李花二首》)
▲夜景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桿南斗斜(劉方平《月夜》)
一夜夢游千里月,五更霜落萬家鍾(濮淙《聞梁蘧玉己寓京口》)春:
春日
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 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 萬紫千紅總是春
夏:
宋代詩人秦觀
《納涼》:
攜扙來追柳外涼,畫橋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參差起,風定池蓮自在香。
秋:
秋池一株蓮
隋 弘執恭
秋至皆空落,凌波獨吐紅。
托根方得所,未肯即從風。
冬: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