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天拍夜景
『壹』 天氣不好,還是拍夜景
夜景,主要看被拍攝景物的燈光效果。所以,只要空氣通透,沒有霧霾影響,出片效果都會很棒的。如果是大晴天,那就更理想了!
『貳』 晴天時的光是什麼光。攝影知識
晴天的光源是太陽,它是發光體,在所有光源之中它是最亮的。日光是直射光(集射光)其性質屬於硬光。太陽光在一天之內,隨著和地面的角度不同以及穿過大氣層的路途不同,其強度和色溫在不斷變化之中。掌握這個規律對攝像工作者有重要意義,一天之內太陽光的變化,根據太陽和地面的角度,我們大致上分四個時刻分別敘述如下:
第一時刻:0-15度左右。稱為日出、日落時刻。這一時刻自然光的照明特徵是:
①太陽光色溫低,天空光色溫高。照明景物的光線冷暖相映。由於太陽經過大氣層路程較長,波長較短的蘭光被大氣層擴散,只有波長較長的紅光透射過來。故這時的太陽呈現橙紅色,色溫大約在2500K-3500K左右,相當於鎢絲燈的色溫。如果加用5600K的濾色鏡,並以白光調白平衡,畫面將偏橙紅色,有明顯的早晚氣氛。由於太陽光色溫較底,天空光色溫高,受光面偏暖,背景面偏冷,寒暖對比明顯,景物色彩豐富多彩。
②光線投射角度低,景物投影長,垂直面受光強水平面受光弱。並且具有很強很明顯的空氣透視效果。其長長的投影往往是構圖的有利因素;
③有時天空出現彩霞,被太陽逆光照射呈現出形狀各異的媚人景像。這時太陽往往是被攝對象,容易拍出有意境的畫面;
④光線柔和光比小,色溫冷暖相間,是拍抒情畫面的最好時刻;
⑤這一時刻的特點是時間比較短促,光線變化較快(亮度和色溫)不易掌握。一般只能拍一、二個氣氛鏡頭。這一時刻,由於具有以上一些特點,所以被稱為效果光時刻,也有人稱為攝影的黃金時刻。
第二時刻:15°——60°左右。
這一時刻的光線特點是光源的光譜成分比較穩定,亮度也變化不大,反差正常,持續的時間較長,稱為正常照明時刻。這一時刻是拍電影和電視最出鏡頭數量的時刻。其次這一時刻,景物的水平和垂直方向照度差別不大明顯,光比適中大約在1:4-1:8之間,色溫大約在5500K-5600K左右。
第三時刻:60-90度左右。
這一時刻稱為頂光時刻,太陽光頂頭照射,在南方的夏季幾乎和地面垂直,太陽光強烈反差較大。這一時間為頂光照明,一般不適合拍攝人物中近景。因為頂光照明,演員面孔會被歪曲變形。一些遠景鏡頭亦可以此刻進行拍攝。
第四時刻:0度以下,這一時刻被稱為曙暮光時刻(或稱黎明或黃昏時刻)這一時刻的光線照明特徵是:
①太陽未出或已落,地面所有影物靠天空照明。天空是最亮部分,既是光源又是拍攝對象。這時天空和地面影物形成具大的反差。其亮度范圍大大超過膠片或攝像機的曝光容度。拍攝時如果按天空曝光,地面景物將呈現剪影狀態(沒有層次)。若重點表現景物用較低的角度把景物疊在天空上,輪廓鮮明;
②此時刻是拍攝夜景畫面的理想時刻。拍帶天空的夜景場面常在此刻拍攝。人物主光應高於或等於天空亮度,用人工光進行補助。可得到好的夜景效果;
③這一時刻天空亮度變化極快,當天空亮度達不到攝像機或膠片最低亮度值時,只能拍攝不帶天空的夜景畫面。不然天空將是一片死黑。這一時刻,太陽出處或落處(即早東、晚西)天空較亮,所以應該考慮到拍攝的角度。
晴天的天空,是由大氣層微粒散射太陽光形成的散射光源,陽光透過大氣層,其中波長較短的蘭光損失較多,所以呈現蘭色。如果太陽光做為主光天空光即為副 光。它照明被攝對象陰影部分,故陰影部分偏蘭色。主光和付光的反差程度和天空亮度有關,蘭天時,亮度較低,反差大,有薄雲時,亮度高,反差小。
晴天陽光照明,物體所形成投影,其方向永遠和光源方向相反,投影長度和太陽的高度成反比。大面積的投影,會形成無陽光直射的陰影區只受天空照明,亮度一般低於陽光區2-3擋。陰影下的光線是散射光,在陰影區拍攝由於周圍環境光的影響也會形成較小的明暗反差。
沒有不好的光線,只有不好的選擇和運用。能有助於主題表現的光線就是最好的光線。沒有不好的光線,只有不好的選擇和運用。能有助於主題表現的光線就是最好的光線。二樓講的對: 任何天氣都可以照的。關鍵是對光線的把握。
『叄』 膠卷相機 一般夜景,陰天,晴天各用多少度的膠卷
拍攝夜來景,肯定需要腳架源,最好能用T門,沒有的話B門也可以,最好用快門線,感光度100-400都沒有問題,因為光圈和快門對曝光也有很大影響;
如果在沒有閃光燈的情況下拍攝夜景人像,最好用高感光度的膠卷,800-3200的在淘寶都買得到;
陰天盡量用200度或以上的;
晴天沒有要求,50-400都可以,但如果機身只支持1/1000以下的快門速度,就要縮小光圈拍攝。
『肆』 夜間攝影有什麼技巧阿
你想尋找攝影機會嗎?除了那些能產生迷人影像的白天之外,你可能偶爾會聽說一些攝影師利用日落的余輝或日出前的霞光拍攝--大約有30分鍾的時間,可有多少時候你聽到關於攝影師利用另外9到10個小時去拍攝神奇的室外夜景呢?這真是個遺憾,缺乏想像力將是從事攝影師工作最致命的弱點。
對於夜景攝影,每一次拍攝都需要周密的策劃,因為通常直到底片沖洗出來之後,我們才會看到拍攝結果,所以我們不得不事先構思要拍攝的照片,然後設計一種達到這個目的的拍攝方案。想一想,要是我們把相機快門打開10個鍾頭會發生什麼情況呢?假如給前景足夠的照明,而使天空中的余輝保留原有的光線效果,眼前的景象又會怎樣呢?
器材
一付結實的三腳架是首要的。我使用曼富圖三腳架,另外把一個勘探用的三腳架修改了一下做攝影用。快門線也是必須的,而且別忘了帶閃光燈,我認為那種小型神光牌閃光燈很棒,它使用兩節5號電池(與我的相機和電子閃光燈里用的一樣),放在口袋裡或攝影包里很方便。此外,還有一件隨時會用得上的東西是筆記本,可以用它記錄你所經歷的一切。
磁性指南針很有用,因為假如你想拍到星星繞著北極或南極運行的整個軌跡,指南針會便於你在天黑之前設計好你的照片。
我用聚光燈或電子閃光燈照明被攝體,至於選擇哪一種,則根據被攝體的體積大小來決定。
我的大多數夜景照片是用廣角鏡頭拍攝的--35毫米相機配24毫米鏡頭,6×6厘米畫幅相機配40毫米鏡頭,偶爾,我也會用35毫米相機配50毫米鏡頭,6×6厘米畫幅相機配80毫米或150毫米鏡頭。
膠片
膠片的選擇隨個人的喜好而定,短時間曝光使用通常用的膠片就可以了,對於長時間曝光,也許可以試著用一些其它類型的膠片。
我所有的夜景照片都是使用日光型反轉片拍攝的,對於這種膠片來說,使用電子閃光燈可以達到很好的色彩還原,而使用聚光燈會有一些偏黃,對於我的許多拍攝主體來說,這不是個問題--石頭不會在意這種偏色。不過,有時我也在聚光燈前加一塊淺藍色的明膠片。這樣可以使閃光更接近於白光,不過會損失約1/3級的光量。不妨一試
余輝:太陽剛落山的時候,夕陽余輝看上去並不怎麼壯觀,但是它的美麗與輝煌會逐漸展現出來。隨後它會迅速消失在黑暗之中,此時拍的照片幾乎沒有陰影(天空的大部分就如同一個巨大的燈箱),並且顯現出一種暖色調(因為天空此時通常是桔紅色的)。 也許一個不算太長的望遠鏡頭此時會很有用。這樣,可以把更多的燦爛余輝納入鏡頭,同時可以使黑色的天空少一些。前景中的物體可以拍成剪影或用人造光照亮。如果你決定照亮前景,那麼動作一定要快,這樣背景中的余輝才不會曝光過度。以上這些建議同樣適於拍攝落日。
照亮前景:如果你需要更多的時間來照亮前景,不妨試一下二次曝光。把相機放在一個結實的三腳架上,第一次按照夕陽正確曝光,當晚上天足夠黑之後,打開相機定時曝光,同時用聚光燈照亮主體直到足夠為止。兩次曝光之間,在進行第二次曝光時,當你把快門速度調到B門時,一定要小心,不要移動相機。
月光:月亮從圓到缺的每一刻你都可以很容易地拍到照片。滿月照亮大地之時,我使用ISO 100的膠片、f/4、15-60分鍾曝光。(此時月亮是作為主要光源,而不是構圖的一部分)。 注意相機的放置方向,月亮有可能在曝光過程中移到相機前方,這樣極不利於拍攝,所以需要使用遮光罩。如果月光直接射入鏡頭,將會造成光斑。
月光,加上閃光燈或聚光燈,同樣也能被用來控制前景與背景之間的反差。如果你用人造光照亮前景物體,並且曝光正確,底片的背景(僅被月光照亮)密度將隨著曝光時間的長短而變化。
月光也可以作為光源,在某些情況下,人們不會懷疑照片是在晚上拍的。月光是太陽照在月球表面上的反光,它與正午時的光線顏色並不完全相同,但是區別細小。
人們常看到後來加上一輪明月的風景照,你也可以加上不止一個月亮來闡明月亮是怎樣升起的。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我用多次曝光技術拍攝畫面的基本組成部分或前景。它可以是一塊崖石,要使它曝光不足,大約使用比日落時低一擋的光圈。天黑之後,把相機裝在三腳架上,給畫面再加上月亮。注意仔細確定好月亮的位置,這樣不致於使月亮落在某一前景細節上端。要把多個月亮納入一張底片,曝光必須至少要以2 1/4分鍾為間隔,否則月亮會重疊在一起。我發現5-6分鍾是最佳的曝光間隔。滿月之時,我用f/8、1/125秒(ISO 100)拍攝,每6分鍾為影像加一個月亮。
星跡:我拍的另一種夜景照片是用人造光照亮前景,然後打開快門曝光10小時,這意味著天空不是漆黑一片,而是在照片空白處布滿星星的軌跡。 這么長時間的曝光只能在新月的時候嘗試,以避免曝光過度,同時使天空和星星的軌跡保持很好的反差。光圈設定在f/5.6-f/2.8之間效果最好,前景的照明則根據選擇的光圈來計算。
用光技巧
對於樹、小石頭這類被攝體,用電子閃光燈照明很有效,而照亮大的被攝體則需要12伏、100W的手持照明設備,靠一個攜帶型、完全密封的摩托車用電池供電,這樣,閃光可以逐漸照亮被攝體,整個過程可以自行掌握,從1分鍾到1小時都可以。
使用電子閃光燈時,我不是把閃光燈裝在相機上,因為這樣太黑了,我圍繞著被攝物體採用1到2次閃光,從不同角度勾勒出被攝體的輪廓。通常把被攝體的一面作為重要部分,運用較多的光照明。這樣拍出的被攝體具有立體感,而不會因為從相機位置打閃光而造成的平淡效果。
當你進行閃光時,你可以藏在樹、岩石或其它物體後面。這是確保你的身影不會出現在鏡頭之中的最可靠的辦法。要在白天支好相機,找出你想要照亮的被攝體的位置,用石塊、棍子或其它明顯的東西作標記,並確定在每一位置需要打光的次數。
一般情況下,閃光燈的指數都是根據室內條件設計的,在室外並不準確。在戶外,我通常把光圈開大1 1/2級,彌補因為沒有牆壁、天花板的反光造成的損失,而且像石頭建築物這樣的被攝體通常光線都比較暗。
當你想在晚上給樹打閃光時,總會出現一些問題,所以必須在幾乎沒有風的晚上才可以用閃光燈,否則樹葉和樹枝位置在每一次閃光中都會略有變動。為了完全照亮整個
樹冠,還需要一些額外的閃光,以一棵小樹為例:從左邊對准樹干閃光(焦距設在50毫米),對准樹冠閃光2次(焦距設在85毫米),從右邊對准樹干閃光2次(50毫米),對准樹冠閃光3次(85毫米)
......
『伍』 拍藝術照,是晚上好還是白天好,雨天好還是晴天好
如果想拍「低調來」照片,源那是晚上好;如果想拍「剪影」照片,那是中午好;如果只想拍一般的照片,那最佳時間是:早上8點之前,下午6點以後。下雨天可以拍照片,但拍出來的照片效果不佳,一片灰濛蒙的,沒有立體感。
『陸』 什麼樣的天氣,才能拍出好看的夜景
夜景,主要看被拍攝景物的燈光效果。
所以,只要空氣通透,沒有霧霾影響,出片效果都會很棒的。如果是大晴天,那就更理想了!
『柒』 在自然光照射下什麼時間段照像最好需詳解
一天當中的自然光什麼時段最適合戶外攝影?---
晴天室外自然光的選擇與運用
晴天的光源是太陽,它是發光體,在所有光源之中它是最亮的。日光是直射光(集射光)其性質屬於硬光。太陽光在一天之內,隨著和地面的角度不同以及穿過大氣層的路途不同,其強度和色溫在不斷變化之中。掌握這個規律對攝像工作者有重要意義,一天之內太陽光的變化,根據太陽和地面的角度,我們大致上分四個時刻分別敘述如下:
第一時刻:0-15度左右。稱為日出、日落時刻。這一時刻自然光的照明特徵是:
①太陽光色溫低,天空光色溫高。照明景物的光線冷暖相映。由於太陽經過大氣層路程較長,波長較短的蘭光被大氣層擴散,只有波長較長的紅光透射過來。故這時的太陽呈現橙紅色,色溫大約在2500K-3500K左右,相當於鎢絲燈的色溫。如果加用5600K的濾色鏡,並以白光調白平衡,畫面將偏橙紅色,有明顯的早晚氣氛。由於太陽光色溫較底,天空光色溫高,受光面偏暖,背景面偏冷,寒暖對比明顯,景物色彩豐富多彩。
②光線投射角度低,景物投影長,垂直面受光強水平面受光弱。並且具有很強很明顯的空氣透視效果。其長長的投影往往是構圖的有利因素;
③有時天空出現彩霞,被太陽逆光照射呈現出形狀各異的媚人景象。這時太陽往往是被攝對象,容易拍出有意境的畫面;
④光線柔和光比小,色溫冷暖相間,是拍抒情畫面的最好時刻;
⑤這一時刻的特點是時間比較短促,光線變化較快(亮度和色溫)不易掌握。一般只能拍一、二個氣氛鏡頭。這一時刻,由於具有以上一些特點,所以被稱為效果光時刻,也有人稱為攝影的黃金時刻。
第二時刻:15°——60°左右。
這一時刻的光線特點是光源的光譜成分比較穩定,亮度也變化不大,反差正常,持續的時間較長,稱為正常照明時刻。這一時刻是拍電影和電視最出鏡頭數量的時刻。其次這一時刻,景物的水平和垂直方向照度差別不大明顯,光比適中大約在1:4-1:8之間,色溫大約在5500K-5600K左右。
第三時刻:60-90度左右。
這一時刻稱為頂光時刻,太陽光頂頭照射,在南方的夏季幾乎和地面垂直,太陽光強烈反差較大。這一時間為頂光照明,一般不適合拍攝人物中近景。因為頂光照明,演員面孔會被歪曲變形。一些遠景鏡頭亦可以此刻進行拍攝。
第四時刻:0度以下,這一時刻被稱為曙暮光時刻(或稱黎明或黃昏時刻)這一時刻的光線照明特徵是:
①太陽未出或已落,地面所有影物靠天空照明。天空是最亮部分,既是光源又是拍攝對象。這時天空和地面影物形成具大的反差。其亮度范圍大大超過膠片或攝像機的曝光容度。拍攝時如果按天空曝光,地面景物將呈現剪影狀態(沒有層次)。若重點表現景物用較低的角度把景物疊在天空上,輪廓鮮明;
②此時刻是拍攝夜景畫面的理想時刻。拍帶天空的夜景場面常在此刻拍攝。人物主光應高於或等於天空亮度,用人工光進行補助。可得到好的夜景效果;
③這一時刻天空亮度變化極快,當天空亮度達不到攝像機或膠片最低亮度值時,只能拍攝不帶天空的夜景畫面。不然天空將是一片死黑。這一時刻,太陽出處或落處(即早東、晚西)天空較亮,所以應該考慮到拍攝的角度。
晴天的天空,是由大氣層微粒散射太陽光形成的散射光源,陽光透過大氣層,其中波長較短的蘭光損失較多,所以呈現藍色。如果太陽光做為主光天空光即為副 光。它照明被攝對象陰影部分,故陰影部分偏藍色。主光和付光的反差程度和天空亮度有關,藍天時,亮度較低,反差大,有薄雲時,亮度高,反差小。
晴天陽光照明,物體所形成投影,其方向永遠和光源方向相反,投影長度和太陽的高度成反比。大面積的投影,會形成無陽光直射的陰影區只受天空照明,亮度一般低於陽光區2-3擋。陰影下的光線是散射光,在陰影區拍攝由於周圍環境光的影響也會形成較小的明暗反差。
沒有不好的光線,只有不好的選擇和運用。能有助於主題表現的光線就是最好的光線。任何天氣都可以攝影,關鍵是對光線的把握。
『捌』 晴天早晨或傍晚的戶外光照會有怎樣的光效
你提的問題太籠統了!
如果是陰天,戶外光照就基本不存在早晨傍晚還是版上午下午了,因為這一天中,權太陽不管在什麼位置,它的光都不是直接照到物體上,陰天的雲就像給太陽這個光源罩了一層濾光鏡,光線十分柔和。
再來說晴天,光照分清晨黃昏、早晨傍晚、上午下午還有中午。你所說的早晨傍晚可能有清晨黃昏的意思,也就是太陽不在視線之內,而天際卻已有明顯光亮的那段時間,這段時間里,如果把白平衡做偏,故意調得色彩略偏藍,可以拍到很好的模擬夜景的畫面,如果拍正常畫面,會出現畫面中景物層次不分明的現象;在早晨傍晚,也就是太陽在視線之內,而角度在30度以下的那段時間,是一天中拍畫面最佳的時機,層次分明,光又不次,如果拍人物遠景,使用大逆光方式,會出現長長的拖影,會有一種悲壯凄涼的效果,拍樹林會有一種時光流轉的效果,但要注意的是,如沒有特殊的表達含義,一般拍景物或人物,最好採用側逆光的方式。
以上所述純屬個人見解,不到之處敬請諒解。
『玖』 晴天、陰天、室內、夜景通常用多少感光度比較合理
1.ISO這個東西,永遠是越低越好,這個不需要我解釋。2.至於ISO在陰天和室內能開多高版這是機器決定的,有權的好機器開到1600甚至更高畫質也還行,有的機器開到400+基本就要跪,不要開到1600以上,目前我沒發現ISO開到1600還能完全沒躁點機器,哪怕是D3X。3.夜景請直接把ISO開到最低,然後F8,反光板預升,腳架快門線搞起,慢慢曝光吧。。。 夜間拍活動物體需要高速快門的,用閃光燈吧,有條件弄外閃。。。 覺得拍夜景靠高感的,基本都是攝影還沒入門的~~~~~~~
『拾』 拍城市夜景選擇雨後好還是晴天好
逆光拍人像,人臉總是黑黑的,怎麼可以拍好?各有各的好處吧,為什麼這么說呢?一起來看~
雨後城市夜景
雨後的城市街道,燈光亮起,光怪陸離,如油畫一般夢幻。這是拍照的好時候,比平常更有氛圍,這時就算是拍攝尋常的街景都是很有味道的。
▲延時攝影拍攝車水馬龍
以上內容如有幫助,歡迎點贊,留言,轉發!想了解更多攝影技巧,歡迎關注【墨染印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