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戶外夜景 » 野炊巫溪

野炊巫溪

發布時間: 2021-03-07 12:09:34

Ⅰ 有一天我出去玩,看到好多好多的螞蟻王都在一個垂直的地方往上爬。這是為什麼

您好重慶市下轄40個行政區縣(自治縣)除主城九區外的10個區:萬州區、涪陵區、萬盛區、雙橋區、黔江區、長壽區、江津區、合川區、永川區、南川區萬州:初一要去太白岩爬山撿柴 相傳太白岩是李白曾經去過的地方,撿柴是為了在新的一年初撿「財」涪陵:踩池子 「踩池子」是製做涪陵榨菜一種必不可少的勞動。艱辛和智慧釀出了涪陵榨菜那鮮、香、脆的獨特風味,十多次加工、十多種工藝,唯有腌制時「踩池子」是最富有享受的勞動。腌制榨菜時,在池內鋪上一層菜頭,拾在菜頭上灑上一定比例的食鹽,將菜和鹽踩得嚴嚴實實。一層一層地踩、一層一層地疊高,直到池滿,當地人叫做「踩池子」。「踩池子」又是一種極為風趣的勞動。口要喊、腳要踩,需要所有的踩池人動作協調一致,齊心合力。一人領喊,眾人附和,似川江號子。聲音粗獷豪放,很氣派;言詞豐富,娓婉動聽;而且從不會有膛舌現象和語言障礙。「踩池子」不分男女老幼,自由組合,幾人或十幾人踩一個池,池子通常一間屋子大小,用條石或水泥築成,低於地面成方形或長方形。踩池人的動作很好看,雙手反背著,一左一右,一前一後,有節奏有韻律地跟著指揮員的號子聲調,用力地踏著腳,合拍地旋轉著。口裡喊著號子,腳上踩著拍子,人頭攢動,高潮迭起。那聲勢、那氣派,聽來象是在賽歌,看去又似跳著踢踏舞。真是風情濃濃,詩情濃濃,令人陶醉。黔江:黔江目前結婚的風俗是頭一天,在新娘家辦花園酒,意思就是待嫁的姑娘,答謝父母、親戚以及身邊的朋友.當天下午,男方會帶著聘禮來到女方家.聘禮齊全,大到衣物、小到頭上的發卡、頭繩、襪子等.還有好多吃的、米、酒、煙等.新娘子在結婚當天會請命好的長者給自己上頭,梳頭時,長者會一邊梳一邊念:"一梳梳到頭……一梳梳到尾"(具體的語句有點忘記了)所以聘禮中還要用一個小盒子裝上給上頭人的禮物:一條毛巾、一把梳子(最好是紅色、老式為佳)一塊生豬肉、兩個紅包。聘禮的數量都以雙數為佳,比如衣服要2套、4套等,鞋子也最好是2雙、4雙……,其意思就是好事成雙。最有趣的是,聘禮中還要有半邊豬。不過經過城市的發展,時代的演變,這個風俗也逐漸被人們所變通。他們通常把一頭豬的重量設想成240斤,半邊豬也就是120斤。將豬肉已6圓或者8圓一斤算,也就摺合成錢,送到女方。如果是在比較有錢的人家,男方也會在聘禮中加上禮金。送聘禮,會被男方看成是頭等大事,會專門請當地,或者身邊德高望重的老者或者長輩擔當「押禮先生」,以前的押禮先生,是要負責捆綁禮物(所有禮物,包括衣物、碗、碟、鍋等)在一個個筐里,這項工作技術難度很高。在行走山路的過程中,不被挑夫因山路顛簸而被擔出來。如果禮物沒有捆綁結實,男方也會很不高興。在當地,女方辦花園酒這天,新娘與新郎是不允許見面的,說是見面之後不太好。花園酒當中,女方會特別照顧男方送禮來的人,據說這是有關於禮數與面子的問題。專門會派喝酒厲害的人物陪他們吃好這頓飯。據傳言,這天晚上,新娘子與自己的姐妹們所聊的話題很多的內容都是自己以前的那些花兒,是對過去的緬懷,也是對前路的期待。這個晚上,是很難熬的。有好多的風俗。比如幾點的時候,女方家要點香上燭(這個時間要根據女方家找算命先生具體算的時間為准)。時間到了,男方排人來接新娘了。在接親的過程中,男方與女方有個不可調和的矛盾。在新郎來到女方家之前,新郎的父母、親人一定會在家裡叮囑「到了女方家,一定不能先喊人,要一句話不說」。然而到了女方家,女方當然不允許這個男人一句話不說,一定要他點頭喊人之後才把女兒交出去。所以,雖然是有不可調和的矛盾,但是男方在這個時候一般都會屈服。因為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呀!新郎站在女方的門口不能進門,到了吉時,女方把新娘接出來,交到男方手中。等新郎向新娘鞠躬之後,才允許出門,但在出門前,男方不得不進新娘家,喊一聲爸爸、媽媽。爸爸媽媽給過兩個新人的紅包(這個紅包數目有點大喲),就出門了。這時,新娘踏上了自己生命新的一步。新娘去男方家,還會帶去自己的陪嫁。有父母給的錢(所以古時候會說女兒是陪錢貨)被子(一般為8床、12床、16床。呵呵,太多了,根本就沒什麼用)、五子(米子、橙子、瓜子|豆子、還有一子忘記了)、最重要的是一副碗筷(風俗說,這是父母給女兒吃飯的碗筷,意思是自己的孩子以後不愁吃)到了男方家,會進行拜天地等儀式,就象大家在電視頭看到的一樣: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送入洞房。拜完堂後,新娘和新郎會搶著去坐床。這在黔江,乃至於土家族苗族地區人人都知道的風俗小游戲。意思就是,誰先坐到床,誰也就是這個家的一家之主。還有一個就是回門。回門也就是結婚後,女兒與女婿回到娘家。當地有個風俗,如果當天不回門的話,就必須三天之後才回門。回門時,必須帶一根肘子,然後回門後,回家的時候,天不能黑。具體的原因也不清楚。江津:千米長宴 江津中山古鎮中山古鎮歷來民風淳樸,廣大群眾生活和美,熱情好客,鄰里關系和睦,知足常樂。特別是重大民俗節日,來古鎮的商販、遊人、挑夫、力漢,如不能回家者,這里就是他們的家,即由古鎮居民管吃管住,並免收其一切費用,此風俗不知從何年何月起,代代相傳,生生不息,傳承至今。古老的敬神、祭祖、祈福等傳統儀示正式開始以後,8位頭扎百帕,身著長衫的老者整齊的站在了罷滿豬頭、豬尾、蘋果、羔點的香案旁,虔誠地點燃香燭錢紙後,隨著喊禮人的口令雙手抱拳對天地祖宗整齊地行鞠躬禮,祈求上天和祖宗保佑來年風調雨順,家庭美滿幸福。同時還表演了川劇坐唱、玩獅子、舞小龍、送財神等活動一時間鞭炮齊鳴,鑼鼓喧天。氣氛熱烈,場面壯觀。來自國內遊客和當地群眾近5000人參入其中,領略古老商德,體味濃濃親情,共吃團圓飯,盡情享受傳統節日的快樂。合川:抬籮轎 是合川的一個民間民俗的風俗,結婚的時候,都要抬籮轎。表示很吉利、吉祥。就要問公 公婆婆,在今後的生活當中,對媳婦落不落轎,那麼公公一定要說落轎、落轎!在四川方言中,「落教」一詞就是說這個人做事、說話時時刻刻都在為別人著想,不使人難堪。在新娘子進門的時候,民俗"抬籮轎"不僅喜慶,而且公公婆婆還必須當眾大聲說"落教",寓意在以後的生活中,一家人和睦相處 。按到"公公",大家發問,(落不落轎?)落轎、落轎!南川:世居金佛山區的人們,妻子生了孩子要由丈夫去岳父家報喜,而報喜方式十分奇特。妻子生了孩子3天後,丈夫就到岳家,不需開口岳父母只看看送來的禮物便知道生的是男孩或女孩。女婿送來的是只公雞,就表示添了男外孫;送的是只母雞,定是生了個女外孫。不僅如此,就連左鄰右舍也能清楚生的孩子是男是女。只要聽到這家的女婿在外放鞭炮,就說明是生了男孩;若鞭炮從屋裡傳出,就說明生了女孩。至今仍有不少人沿用這個風俗。 婚嫁:姑娘們要出嫁時,只要婚期一定,姑娘就開始「哭嫁」,先是半月哭一次,近婚期前十天就隔夜哭,婚期前三天連夜哭,婚期頭天晚上整夜哭。姑娘哭時還要數落,說盡自己父母、兄嫂、長輩的好處,還要表達不願離家和到婆家後多有不習慣等情感。姑娘在出嫁的途中,還有種風俗是「攔新娘」。一些愛熱鬧的男男女女和小孩,事先准備好難題,在途中攔下迎親隊伍,友好地硬帶新娘新郎答題,答得不對就不放行。為了打開通道,新娘就向攔親隊伍撒下「糖彈煙彈」中敗退。但有時遇上一些「硬汗」時,就逼得新娘出面拿出喜錢、手巾等贈送,方得放行。17個縣:綦江縣、潼南縣、銅梁縣、大足縣、榮昌縣、璧山縣、梁平縣、城口縣、豐都縣、墊江縣、武隆縣、忠縣、開縣、雲陽縣、奉節縣、巫山縣、巫溪縣銅梁:銅梁龍舞 銅梁龍燈是巴渝十大民間藝術之首。銅梁龍燈兩度晉京參加國慶大典,銅梁舞龍隊被中國龍獅協會冠名為「中國國家舞龍隊」,銅梁龍具被國家體委指定為全國舞龍競技比賽標准道具,銅梁龍舞被國家體委指定為全國舞龍競技比賽的標准套路,銅梁縣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龍燈之鄉」。銅梁龍燈成為最具中國龍文化的傑出代表。銅梁龍燈的代表品種是為大蠕龍,世人將其直呼為「銅梁龍」。它的舞蹈在多變的構圖和動作轉換中,傳達著神龍的無窮意趣、雄渾氣勢和神韻風采。給人以一種酣暢淋漓的視覺感受……然而,銅梁龍更為突出的表演藝術特色是:以大龍具、大場面、大套路、大變化來體現大氣勢、大情感。在這幾「大」之中,又始終包含著精緻和細膩,貫穿著靈動與輕捷。它集南北龍舞之所長,既體現出北方龍的浩大和豪放,又同時具有南方龍的精美與靈巧特;既有北方龍舞剛猛有力、激烈奔放、渾朴昂揚、表意直接的「剛」,又有南方龍舞柔緩細膩、輕捷嬌健、活潑靈巧、變化有致的「柔」;從而能夠集高、難、精、美於一身,用豐富的動作和套路來有聲有色地展現出巨龍翻滾騰飛的意蘊與雄姿。正是這種兼收南北龍舞之所長而形成的剛柔相濟的風格特徵,規定了銅梁龍所具有不同凡響的特殊美學品格——磅礴與細膩共存,浩大與精美同輝。燈板龍--節日龍燈 流行於樂清、永嘉等地。這是一種國內罕見的而又獨具一格的木質龍燈,民間相傳,至少已有八十多年歷史。它是由一條條厚薄不同的狹長木料(俗稱「檔身」或「檔板」)連結起來,在板與板的連結之處還以木雕戲曲人物的座柄為栓。兩頭分別裝有鏤雕、浮雕和漆繪兼施的龍頭龍尾、屈伸自如。檔板上裝篝燈和旗桿,桿系三角小旗和銅鈴;檔身下裝木柄,供握持負行。檔身和檔板多有圖案,或雕或繪,現樂清縣柳市鎮呂嶴村還保存了一條光緒年間製作的燈板龍,這條木龍是已故著名木雕藝人葉阜如製作的,龍身共十八節,節和節之間用一條板連接起來,名叫「燈板」。龍頭、龍尾全部用樟木之類的優質木材精心雕刻而成。人們為了把龍燈裝飾得更加美麗,每節雕上樓台亭閥和許多小型圓雕的戲劇人物,整個有近六十組戲曲劇目,如《牛郎織女》、《白蛇傳》、《濟公傳》、《西游記》等。雕刻精工,並且描繪上彩,成為彩木雕。每節之上,裝有燈籠,入夜燈亮,巡遊於村落,燈光映著人物和花鳥,配合整個龍燈,顯得更富麗堂皇。榮昌:祝壽禮 人從一生下來就開始慶賀,打三朝而後滿月(彌月)、滿周歲 (碎盤)、十周歲直至百歲,六十以上的生日慶典,才能稱為祝壽,榮昌地區還流傳著父母健在子女不能做大壽的習俗。榮昌地區的祝壽禮一般程序是:一、策劃由長子主持策劃以及安排。包括邀請對象的確定,壽筵的內容(一般是冷盤、雞、鴨、魚、大酥、小酥、燒白、肘子、酒米飯等九大碗)。祝壽禮最講究壽面,必不可缺,面條長度不能超過九寸,借喻於「面長人壽」的諧音。此後即為寫請帖、發請貼。請貼由壽者兒子逐戶送到。二、籌備1、布置壽堂:貼對聯,如九十壽誕是「九志曾留干載壽,十年再進百齡觴;明月有恆紀年合獻九如頌,長壽不老添閏當稱百歲人;橫幅有:樂享耄齡或壽比南山」。2、准備壽宴。三、祭祖為表示對祖宗的虔誠,在生日的前一天晚上,於祖宗香火神位前分別奉上刀頭、酒、水果、香、蠟、紙、燭,由司儀主持,壽星帶領全家焚香祭拜,以求保佑後人昌盛利達。四、拜壽生日的前一天晚上,由老人的女兒、女婿並攜帶子女,請來民間樂器吹打班,前來祝賀,民間叫「上壽」,吹打樂曲主要有《喜洋洋》和《串之簾》等。此時的壽星身著大紅緞新衣,肩披壽帶,正坐堂屋,兒子和晚輩站立壽星兩旁。然後壽者晚輩依次前來拜壽。五、正壽1、迎賓:正生日上午,吹打人員吹打演奏迎賓曲,歡迎前來賀壽的賓朋。2、收禮:子婿送岳父的壽禮用籮筐挑,內裝衣服、鞋襪等全套新衣服,茶食20桌,8寸長壽面12斤,直徑60厘米的糍粑一對,雞一隻,酒兩瓶,鞭炮,壽被一床,匾一塊。每一樣都用三厘米寬的紅紙條封好,意喻老人要走鴻運。六、正席1、入席:由支客師根據輩分高低、年齡大小、親戚關系以及是否飲酒安排座位,客人入座,八人一桌,壽星坐正堂屋上方。2、開席:中午十二點,壽宴開始,樂隊演奏,首先上茶食,而後上壽面,再上菜。3、敬酒:由壽者晚輩向來賓敬酒。4、扣飯:主人安排專人給客人添飯,為表示對客人尊敬、主人熱情大方,打雜人採取多種方法扣飯,希望客人盡量吃得酒足飯飽。七、祝壽表演正宴過後,家庭殷實者,還要舉行演出活動,有請唱戲的,有請舞獅的,有請雜耍的。八、復宴酒:第二天,留宿人員吃復宴酒,壽席規格與正宴相同,只是不再敬酒、不吹打。九、送客打發:客人辭主返家,主人對所有送了禮的親朋打發壽碗等禮品。十、留客:主人對所有親朋好友表示誠意,請大家留在主人家多耍幾天。梁平: 偷青、偷燈籠、偷冬瓜 「偷青、偷燈籠、偷冬瓜」,是梁平的民俗,並非道德敗壞的那種「偷盜」。 一、 偷青 老年人說:元宵節「偷青、吃青,一年無災星,越活越年輕。」「偷青」的民俗出自什麼年代,有待考證。「偷」什麼呢?那是象徵性的,青菜一棵兩棵,其他菜也只能是一根幾根。「偷」多了便不是「偷青」,而是真正的小偷偷菜了。「偷」什麼人的呢?專選家裡女人比較「惡」,會罵人的,偷了讓她罵,就把「災星」罵掉了。什麼時候「偷」呢?多是正月十五晚上,在街上或其他地方看了花燈、花筒、獅子之類回家時,按預先選定的目的地,「順手牽羊」偷了回來。這時多是深夜一兩點鍾,早已肚餓,便燒火洗菜,和著元宵節吃剩的肉湯、酥肉、盤子菜之類,煮得燙燙的,鬧鬧熱熱地吃完才上床睡覺,這個年也就快快樂樂過完了。 至於「偷青」遭人罵,卻是很少有的事,因為大家都明白,「偷青」只不過是種樂趣。有時被偷家也有人去偷別家的,他還罵什麼!這一民俗盛行之時,多是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之時。 二、偷燈籠、偷冬瓜 「偷燈籠、偷冬瓜」,不是為自己,而是為別人祈子嗣。「偷」以後,接著還要「送」,送給那結婚幾年無子嗣的年輕夫婦。這兩項民俗既有喜慶意味,也有戲劇性樂趣。偷送之前一般以開玩笑的方式取得「受家」同意。如鄉鄰中有結婚幾年還無子嗣的年輕夫婦,在相聚時,有人說「你兩口子也該生個兒子了!」有人在旁幫腔道「要不要,我們給你送個「燈籠兒」?(或「冬瓜兒」)如果年輕夫婦笑而不答,那就說明他們願意接受。於是說者來了勁,語言變成行動,幾個人一商量,某某家兒孫滿堂,福氣好,就偷他家的燈籠(或冬瓜)。偷燈籠、送燈籠,一般是偷送的人在冬臘月作出決定,第二年正月十五元宵節晚上行動。當年農村的習俗是「30晚上的火,15晚上的燈」。偷送者作好准備,等下半夜燈籠的主任熟睡以後,由幾個動作敏捷的年輕人,偷偷把主人的燈籠摘下來,貼上寫有「早生貴子」的紅紙,然後找兩個童男(八九歲的男孩)舉著,後面跟著一群祝福的男女,喜氣洋洋地給受家送去。有時還加放一掛鞭炮。接受燈籠的年輕夫婦,然後熱情地用煙茶招待。祝福一陣,說笑一陣,才愉愉快快地散去。 「偷冬瓜」與「送冬瓜」和「偷燈籠」、「送燈籠」的過程基本相同,只是與受家說「送兒子」的時間在六七月間,偷、送冬瓜的時間是8月15日晚上。8月5日晚,偷到兒孫滿堂的主人的冬瓜以後,用寫好「早生貴子」的紅紙包上,讓一個已有兒女的年輕人抱著,後面跟著一群祝福的男女,鞭炮連天,熱熱鬧鬧給受家送去。年輕的夫婦雙手接下,放到床上,同樣用煙茶招待,然後歡歡喜喜散去。 凡是接了燈籠或冬瓜的年輕夫婦,當他們添了兒女後,大家自然又是歡喜,又是笑鬧。做「三朝酒」(孩子出生十來天後,招待慶賀客人)時,對當年送燈籠(或送冬瓜)的全請坐席,而對原燈籠(冬瓜)的主人,特請坐上席,表示感謝。並將孩子取與燈籠或冬瓜有關的名字,以示紀念。這兩項民俗也多在太平年代發生。 · 做對歲 嬰兒滿一周歲,謂之「對歲」,照例家長要為嬰兒生日慶賀一番。外婆家除送衣服鞋帽等生活用品外,還要推粑粑,蒸熟後點紅點,有的要送二、三十斤粑粑(每個約五錢)。 生日那天,用一個籃盤,放著算盤、尺子、筆、紙和雞蛋,讓嬰兒拿東西,預測嬰兒成人後的愛好,但一般是先拿雞蛋的嬰兒較多,往往預測不準確,不過是大人的願望,反映了古老民俗的遺意。 散客時,主人家要個客人贈粑粑若干個,讓其帶回家分贈親友,謂之「免災」。豐都:農歷八月十五日為中秋節,大都吃糍粑。傳說「中秋不打粑,婆娘兒女不歸家」。入夜,家家聚於院壩中,或飲酒,或吃月餅賞月。舊時,一些年輕人常於中秋之夜去別人菜地里「摸秋」。將摸來象枕頭一樣的南瓜(或冬瓜),送給想生兒子的人家(叫「送頭」),祝其早生貴子。忠縣:如果一個大家庭有祖先去世後,該家的主要負責人馬上通知左鄰右舍的,到這里探望這位逝去的祖先,同時鳴放鞭炮,以示這位德高望重的仙人即將去往西天極樂世界。第一天,由該家的兒女通知這個祖先去世的消息。兒女到親戚朋友那裡通知的時候,剛進門就在親戚朋友面前跪下。只要一跪,親戚朋友就知道這個所跪人家裡有祖先去世了。這在我們那裡叫祖先去世放信。放信時,一般會簡單講如何埋葬這個祖先,如何埋葬,在什麼時候坐夜,什麼時候上山下葬等。祖先去世後,一般會請當天有名的風水先生看期會,比如坐夜是哪一天,下葬在什麼地方,下葬地方要從墳墓的朝向,地理位置,墳墓周圍的風水來確定。什麼都確定好後,再正式通知各親朋好友到坐夜的那一天,一起為祖先悼喪。祖先的兒女回到家,一般在進家門會放一掛鞭炮,然後常跪在祖先的靈前,不停的哭喪,直到有人拉起這個哭喪的兒女。祖先去世後,在家裡停留幾天,這要由風水先生確定,一般來說至少都要在家裡停放三天以上,以給後人悼喪。祖先去世的當天開始,每天必須有子女在祖先的陵前守夜,好讓祖先在遠去黃泉路上不會寂寞,一個大家族有人為祖先守夜。一般來說,陵堂的搭建前面,要用剛從柴林里割下來的柏樹枝搭成的陵門,悼念的人走過這個陵門才能悼念祖先。祖先的靈堂一般搭在一個正屋的中間,而不是偏房,這主要是對祖先在世功德的一個表現,也是後人盡孝必須這樣做的。否則會被視為不孝或對祖先不尊重。坐夜那天,也是為逝去的人悼念最隆重的一天,這一天,祖先的所有兒女和親朋和好友都會在那天來悼念。坐夜,顧名思義,即為逝去的人坐著,守夜一個晚上,直到第二天祖先入土下葬才可睡覺。作業那天,也是伙食最為豐富的一天,伙食的豐簡,一般由祖先的家庭條件來定。家庭條件好的,坐夜那天的伙食就特別好,家庭條件差的,住院那天伙食就比較差點。忠縣的紅白喜事,一般在當地都有一個專門管這樣的人,在我們老家叫總管。總管主要負責伙食,客人接待安排,住宿安排,掛禮安排,人員調配等。開縣:正月初九,是開縣傳統的登山節,每年的正月初九這天,可以說是開縣最隆重的節日,上班的人願意三十,初一上班,也不願意初九不去登山,這天,全縣城可以形容為全城出動,最喜歡去的,就是離城最近的鳳凰山。不管是好天氣還是壞天氣,都阻擋不了人們的登山熱情,從山腳下直到山頂的路上全是人的長龍,最近十幾年,縣里還專門組織了登山活動,人們的熱情更高了。到了山上,有的到農家休閑,有的去給故去的親人拜年(祭奠),有的和朋友們聚會......。這天也忙壞了那些做生意的,一大早,各種買小吃的就忙的不亦樂乎,各種鹵菜,涼面,涼粉,包面(餛飩)......等等,有的自己買了上山吃,有的自己去野炊,有的去農家吃飯......。反正這天就是一個字:玩!玩的痛快,玩的高興。過玩了初九,人們就要忙著第二天上班了,這年呢也就過的差不多完了。雲陽:雲陽民風剽悍純朴。民眾性格好結社,講義氣,重親情,不畏權勢,吃苦耐勞。服飾特點是冬天男性多穿保暖性能的皮獵裝、皮夾克,女性多愛穿顏色鮮艷的皮衫、毛線衫及呢制服裝。飲食特點是喜吃大米、豬肉,其菜喜愛麻、辣,有不怕辣的習性。雲陽人熱情好客,凡客人到家,遠道者,先送上熱毛巾洗臉,然後捧上香茶及香煙、糖、水果,由客人選用。雲陽的宗教有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主要分布在雲陽鎮,天主教分布在雲陽鎮、雲安鎮,基督教分布在路陽鎮的部分村、社。巫山:巫山風俗端午節這天,要用很多草葯熬煮成葯湯洗澡,可以預防皮膚病,還有消災避邪之說。農貿市場采購草葯的品種有:艾蒿、菖蒲、薄荷、千里光、疙瘩草、蚵螞草、車前草、金銀花、馬鞭草、水燈芯……還有幾種回到家中就忘了名字。用這葯湯泡洗,感覺皮膚特別的爽,風俗來源於屈原的楚辭。4個自治縣:石柱土家族自治縣、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石柱:土家族最富民族特色的節日是年節,節日中最富民族特色的歌舞是「舍巴日」,也就是擺手舞。舍巴日「舍巴」,意為「擺手」;「日」,即「做」。土家語動賓倒置,「舍巴日」,漢語直譯為「做擺手」,意譯為「擺手舞」。它是土家族祭祀祈禱的一種活動,一般在年節舉行,並發展為祭祀、祈禱、歌舞、社交、體育競賽、物資交流等綜合性的民俗活動。「擺手」有大小之分。每隔三、五年舉行一次的叫「大擺手」。「大擺手」規模大、套數多、時間長,歷時七、八天,與集市貿易、文藝體育活動一起,在「擺手堂」前舉行。「擺手堂」,在土王祠。「小擺手」規模小,套數少,一般是一至三天,多在本氏族祠堂舉行。土家人在擺手活動中,追憶祖先創業的艱辛,緬懷祖先的功績,展示土家先民的生活場景,整個活動都著濃厚的祖先崇拜痕跡。秀山:生小孩:婦女婚後有孕曰「有喜」。生孩子要往外婆家報喜,稟告親友,擇吉日過「粥米客」。吉日那天由外婆家送衣服、蛋、雞、粥酒,以示慶賀,主人大辦酒席款待,喜慶3天,窮困人家至少也要過「三朝」。建房:為大喜大慶之事。凡建房上大梁時,親朋好友均來祝賀,戶主熱情款待。建房前要請「陰陽」先生擇地基,選開工吉日。豎房時,由「魯班」師傅點梁,在梁木正中畫紅黑色太極圈,太極圈兩頭寫上乾、坤二字,放上茶葉、紅米和陰陽歷書,用紅布包好,曰「包粱」;待天明「豎房」時,由主盤木匠喊吉祥語上樑,邊喊邊上;接著娘家、舅家或姐、妹夫家懸掛紅綢布,曰「纏梁」;繼後即扔拋梁粑,鳴放鞭炮,酒席慶賀3天。祝壽:秀山祝壽習俗歷史悠久。在一個家庭內,只有長輩才能過壽日。若長輩在,晚輩無論年齡多大,均不能過生日祝壽。在上無長輩的情況下,年齡到50歲後即可祝壽,之後逢「十」年一次大慶,其子孫(含婿)、親朋好友趕來祝壽。夫妻健在的,雙坐堂前,接受壽禮和頌詞。壽禮多為福壽桃、長面條、豬肉、衣料、現金等。富有之家壽禮還送皮衣、金銀首飾等。頌詞一般為「福如東海,壽比南山」之類。壽慶以長面條(長壽面)和酒筵款待來賓。「三月三」:興起於土家族,之後各族人民都興吃「三月三」粑粑,傳說吃後可以避免蛇咬。這一天苗族還有「趕坳」、「踏青」和「踩花山」活動,男女青年一起唱歌跳舞。「四月八」:稱「牛王節」,為各民族共同的節日。其中,苗族青年男女對歌,進行社交活動,俗稱「跳月」。「六月六」:為各族人民的曬衣節。有「六月六曬龍袍」的傳說。苗族稱「六月六」為太陽節,是祭天的日子。酉陽:「以葉為媒」是酉水河流域土家人的祖先流傳下來的神奇婚俗。吹木葉,除跟吹笛子和嗩吶等其他樂器一樣,必須具備一定的氣息控制技巧和極強的樂感外,還必須有旺盛充沛的精、氣、神。吹響木葉,就是土家後生體質壯、精力足、氣血旺、樂感強、心靈手巧、天資聰明的完美體現。這樣的後生,就能得到姑娘的青睞。而吹不響木葉的土家後生,就無法得到姑娘的垂青,得不到嚮往的愛情,就無法娶上媳婦去延續香火和血脈,自然遭到淘汰。因此,會不會吹木葉就成為土家妹子選擇心上人的標准。「以葉為媒」的婚俗就這樣流傳了下來。謝謝

Ⅱ 濟公傳和白蛇轉年代相同嗎

您好

重慶市下轄40個行政區縣(自治縣)

除主城九區外的10個區:萬州區、涪陵區、萬盛區、雙橋區、黔江區、長壽區、江津區、合川區、永川區、南川區

萬州:初一要去太白岩爬山撿柴 相傳太白岩是李白曾經去過的地方,撿柴是為了在新的一年初撿「財」

涪陵:踩池子 「踩池子」是製做涪陵榨菜一種必不可少的勞動。艱辛和智慧釀出了涪陵榨菜那鮮、香、脆的獨特風味,十多次加工、十多種工藝,唯有腌制時「踩池子」是最富有享受的勞動。腌制榨菜時,在池內鋪上一層菜頭,拾在菜頭上灑上一定比例的食鹽,將菜和鹽踩得嚴嚴實實。一層一層地踩、一層一層地疊高,直到池滿,當地人叫做「踩池子」。「踩池子」又是一種極為風趣的勞動。口要喊、腳要踩,需要所有的踩池人動作協調一致,齊心合力。一人領喊,眾人附和,似川江號子。聲音粗獷豪放,很氣派;言詞豐富,娓婉動聽;而且從不會有膛舌現象和語言障礙。「踩池子」不分男女老幼,自由組合,幾人或十幾人踩一個池,池子通常一間屋子大小,用條石或水泥築成,低於地面成方形或長方形。踩池人的動作很好看,雙手反背著,一左一右,一前一後,有節奏有韻律地跟著指揮員的號子聲調,用力地踏著腳,合拍地旋轉著。口裡喊著號子,腳上踩著拍子,人頭攢動,高潮迭起。那聲勢、那氣派,聽來象是在賽歌,看去又似跳著踢踏舞。真是風情濃濃,詩情濃濃,令人陶醉。

黔江:黔江目前結婚的風俗是頭一天,在新娘家辦花園酒,意思就是待嫁的姑娘,答謝父母、親戚以及身邊的朋友.當天下午,男方會帶著聘禮來到女方家.聘禮齊全,大到衣物、小到頭上的發卡、頭繩、襪子等.還有好多吃的、米、酒、煙等.新娘子在結婚當天會請命好的長者給自己上頭,梳頭時,長者會一邊梳一邊念:"一梳梳到頭……一梳梳到尾"(具體的語句有點忘記了)所以聘禮中還要用一個小盒子裝上給上頭人的禮物:一條毛巾、一把梳子(最好是紅色、老式為佳)一塊生豬肉、兩個紅包。聘禮的數量都以雙數為佳,比如衣服要2套、4套等,鞋子也最好是2雙、4雙……,其意思就是好事成雙。最有趣的是,聘禮中還要有半邊豬。不過經過城市的發展,時代的演變,這個風俗也逐漸被人們所變通。他們通常把一頭豬的重量設想成240斤,半邊豬也就是120斤。將豬肉已6圓或者8圓一斤算,也就摺合成錢,送到女方。如果是在比較有錢的人家,男方也會在聘禮中加上禮金。送聘禮,會被男方看成是頭等大事,會專門請當地,或者身邊德高望重的老者或者長輩擔當「押禮先生」,以前的押禮先生,是要負責捆綁禮物(所有禮物,包括衣物、碗、碟、鍋等)在一個個筐里,這項工作技術難度很高。在行走山路的過程中,不被挑夫因山路顛簸而被擔出來。如果禮物沒有捆綁結實,男方也會很不高興。

在當地,女方辦花園酒這天,新娘與新郎是不允許見面的,說是見面之後不太好。花園酒當中,女方會特別照顧男方送禮來的人,據說這是有關於禮數與面子的問題。專門會派喝酒厲害的人物陪他們吃好這頓飯。據傳言,這天晚上,新娘子與自己的姐妹們所聊的話題很多的內容都是自己以前的那些花兒,是對過去的緬懷,也是對前路的期待。

這個晚上,是很難熬的。有好多的風俗。比如幾點的時候,女方家要點香上燭(這個時間要根據女方家找算命先生具體算的時間為准)。時間到了,男方排人來接新娘了。在接親的過程中,男方與女方有個不可調和的矛盾。在新郎來到女方家之前,新郎的父母、親人一定會在家裡叮囑「到了女方家,一定不能先喊人,要一句話不說」。然而到了女方家,女方當然不允許這個男人一句話不說,一定要他點頭喊人之後才把女兒交出去。所以,雖然是有不可調和的矛盾,但是男方在這個時候一般都會屈服。因為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呀!新郎站在女方的門口不能進門,到了吉時,女方把新娘接出來,交到男方手中。等新郎向新娘鞠躬之後,才允許出門,但在出門前,男方不得不進新娘家,喊一聲爸爸、媽媽。爸爸媽媽給過兩個新人的紅包(這個紅包數目有點大喲),就出門了。這時,新娘踏上了自己生命新的一步。新娘去男方家,還會帶去自己的陪嫁。有父母給的錢(所以古時候會說女兒是陪錢貨)被子(一般為8床、12床、16床。呵呵,太多了,根本就沒什麼用)、五子(米子、橙子、瓜子|豆子、還有一子忘記了)、最重要的是一副碗筷(風俗說,這是父母給女兒吃飯的碗筷,意思是自己的孩子以後不愁吃)

到了男方家,會進行拜天地等儀式,就象大家在電視頭看到的一樣: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送入洞房。拜完堂後,新娘和新郎會搶著去坐床。這在黔江,乃至於土家族苗族地區人人都知道的風俗小游戲。意思就是,誰先坐到床,誰也就是這個家的一家之主。

還有一個就是回門。回門也就是結婚後,女兒與女婿回到娘家。當地有個風俗,如果當天不回門的話,就必須三天之後才回門。回門時,必須帶一根肘子,然後回門後,回家的時候,天不能黑。具體的原因也不清楚。

江津:千米長宴 江津中山古鎮中山古鎮歷來民風淳樸,廣大群眾生活和美,熱情好客,鄰里關系和睦,知足常樂。特別是重大民俗節日,來古鎮的商販、遊人、挑夫、力漢,如不能回家者,這里就是他們的家,即由古鎮居民管吃管住,並免收其一切費用,此風俗不知從何年何月起,代代相傳,生生不息,傳承至今。

古老的敬神、祭祖、祈福等傳統儀示正式開始以後,8位頭扎百帕,身著長衫的老者整齊的站在了罷滿豬頭、豬尾、蘋果、羔點的香案旁,虔誠地點燃香燭錢紙後,隨著喊禮人的口令雙手抱拳對天地祖宗整齊地行鞠躬禮,祈求上天和祖宗保佑來年風調雨順,家庭美滿幸福。同時還表演了川劇坐唱、玩獅子、舞小龍、送財神等活動一時間鞭炮齊鳴,鑼鼓喧天。氣氛熱烈,場面壯觀。來自國內遊客和當地群眾近5000人參入其中,領略古老商德,體味濃濃親情,共吃團圓飯,盡情享受傳統節日的快樂。

合川:抬籮轎 是合川的一個民間民俗的風俗,結婚的時候,都要抬籮轎。表示很吉利、吉祥。就要問公 公婆婆,在今後的生活當中,對媳婦落不落轎,那麼公公一定要說落轎、落轎!

在四川方言中,「落教」一詞就是說這個人做事、說話時時刻刻都在為別人著想,不使人難堪。在新娘子進門的時候,民俗"抬籮轎"不僅喜慶,而且公公婆婆還必須當眾大聲說"落教",寓意在以後的生活中,一家人和睦相處 。

按到"公公",大家發問,(落不落轎?)落轎、落轎!

南川:世居金佛山區的人們,妻子生了孩子要由丈夫去岳父家報喜,而報喜方式十分奇特。妻子生了孩子3天後,丈夫就到岳家,不需開口岳父母只看看送來的禮物便知道生的是男孩或女孩。女婿送來的是只公雞,就表示添了男外孫;送的是只母雞,定是生了個女外孫。不僅如此,就連左鄰右舍也能清楚生的孩子是男是女。只要聽到這家的女婿在外放鞭炮,就說明是生了男孩;若鞭炮從屋裡傳出,就說明生了女孩。至今仍有不少人沿用這個風俗。

婚嫁:姑娘們要出嫁時,只要婚期一定,姑娘就開始「哭嫁」,先是半月哭一次,近婚期前十天就隔夜哭,婚期前三天連夜哭,婚期頭天晚上整夜哭。姑娘哭時還要數落,說盡自己父母、兄嫂、長輩的好處,還要表達不願離家和到婆家後多有不習慣等情感。

姑娘在出嫁的途中,還有種風俗是「攔新娘」。一些愛熱鬧的男男女女和小孩,事先准備好難題,在途中攔下迎親隊伍,友好地硬帶新娘新郎答題,答得不對就不放行。為了打開通道,新娘就向攔親隊伍撒下「糖彈煙彈」中敗退。但有時遇上一些「硬汗」時,就逼得新娘出面拿出喜錢、手巾等贈送,方得放行。

17個縣:綦江縣、潼南縣、銅梁縣、大足縣、榮昌縣、璧山縣、梁平縣、城口縣、豐都縣、墊江縣、武隆縣、忠縣、開縣、雲陽縣、奉節縣、巫山縣、巫溪縣

銅梁:銅梁龍舞 銅梁龍燈是巴渝十大民間藝術之首。銅梁龍燈兩度晉京參加國慶大典,銅梁舞龍隊被中國龍獅協會冠名為「中國國家舞龍隊」,銅梁龍具被國家體委指定為全國舞龍競技比賽標准道具,銅梁龍舞被國家體委指定為全國舞龍競技比賽的標准套路,銅梁縣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龍燈之鄉」。銅梁龍燈成為最具中國龍文化的傑出代表。銅梁龍燈的代表品種是為大蠕龍,世人將其直呼為「銅梁龍」。它的舞蹈在多變的構圖和動作轉換中,傳達著神龍的無窮意趣、雄渾氣勢和神韻風采。給人以一種酣暢淋漓的視覺感受……然而,銅梁龍更為突出的表演藝術特色是:以大龍具、大場面、大套路、大變化來體現大氣勢、大情感。在這幾「大」之中,又始終包含著精緻和細膩,貫穿著靈動與輕捷。它集南北龍舞之所長,既體現出北方龍的浩大和豪放,又同時具有南方龍的精美與靈巧特;既有北方龍舞剛猛有力、激烈奔放、渾朴昂揚、表意直接的「剛」,又有南方龍舞柔緩細膩、輕捷嬌健、活潑靈巧、變化有致的「柔」;從而能夠集高、難、精、美於一身,用豐富的動作和套路來有聲有色地展現出巨龍翻滾騰飛的意蘊與雄姿。正是這種兼收南北龍舞之所長而形成的剛柔相濟的風格特徵,規定了銅梁龍所具有不同凡響的特殊美學品格——磅礴與細膩共存,浩大與精美同輝。

燈板龍--節日龍燈 流行於樂清、永嘉等地。這是一種國內罕見的而又獨具一格的木質龍燈,民間相傳,至少已有八十多年歷史。它是由一條條厚薄不同的狹長木料(俗稱「檔身」或「檔板」)連結起來,在板與板的連結之處還以木雕戲曲人物的座柄為栓。兩頭分別裝有鏤雕、浮雕和漆繪兼施的龍頭龍尾、屈伸自如。檔板上裝篝燈和旗桿,桿系三角小旗和銅鈴;檔身下裝木柄,供握持負行。檔身和檔板多有圖案,或雕或繪,現樂清縣柳市鎮呂嶴村還保存了一條光緒年間製作的燈板龍,這條木龍是已故著名木雕藝人葉阜如製作的,龍身共十八節,節和節之間用一條板連接起來,名叫「燈板」。龍頭、龍尾全部用樟木之類的優質木材精心雕刻而成。人們為了把龍燈裝飾得更加美麗,每節雕上樓台亭閥和許多小型圓雕的戲劇人物,整個有近六十組戲曲劇目,如《牛郎織女》、《白蛇傳》、《濟公傳》、《西遊記》等。雕刻精工,並且描繪上彩,成為彩木雕。每節之上,裝有燈籠,入夜燈亮,巡遊於村落,燈光映著人物和花鳥,配合整個龍燈,顯得更富麗堂皇。

榮昌:祝壽禮

人從一生下來就開始慶賀,打三朝而後滿月(彌月)、滿周歲 (碎盤)、十周歲直至百歲,六十以上的生日慶典,才能稱為祝壽,榮昌地區還流傳著父母健在子女不能做大壽的習俗。

榮昌地區的祝壽禮一般程序是:

一、策劃

由長子主持策劃以及安排。包括邀請對象的確定,壽筵的內容(一般是冷盤、雞、鴨、魚、大酥、小酥、燒白、肘子、酒米飯等九大碗)。祝壽禮最講究壽面,必不可缺,面條長度不能超過九寸,借喻於「面長人壽」的諧音。

此後即為寫請帖、發請貼。請貼由壽者兒子逐戶送到。

二、籌備

1、布置壽堂:貼對聯,如九十壽誕是「九志曾留干載壽,十年再進百齡觴;明月有恆紀年合獻九如頌,長壽不老添閏當稱百歲人;橫幅有:樂享耄齡或壽比南山」。2、准備壽宴。

三、祭祖

為表示對祖宗的虔誠,在生日的前一天晚上,於祖宗香火神位前分別奉上刀頭、酒、水果、香、蠟、紙、燭,由司儀主持,壽星帶領全家焚香祭拜,以求保佑後人昌盛利達。

四、拜壽

生日的前一天晚上,由老人的女兒、女婿並攜帶子女,請來民間樂器吹打班,前來祝賀,民間叫「上壽」,吹打樂曲主要有《喜洋洋》和《串之簾》等。此時的壽星身著大紅緞新衣,肩披壽帶,正坐堂屋,兒子和晚輩站立壽星兩旁。然後壽者晚輩依次前來拜壽。

五、正壽

1、迎賓:正生日上午,吹打人員吹打演奏迎賓曲,歡迎前來賀壽的賓朋。

2、收禮:子婿送岳父的壽禮用籮筐挑,內裝衣服、鞋襪等全套新衣服,茶食20桌,8寸長壽面12斤,直徑60厘米的糍粑一對,雞一隻,酒兩瓶,鞭炮,壽被一床,匾一塊。每一樣都用三厘米寬的紅紙條封好,意喻老人要走鴻運。

六、正席

1、入席:由支客師根據輩分高低、年齡大小、親戚關系以及是否飲酒安排座位,客人入座,八人一桌,壽星坐正堂屋上方。

2、開席:中午十二點,壽宴開始,樂隊演奏,首先上茶食,而後上壽面,再上菜。

3、敬酒:由壽者晚輩向來賓敬酒。

4、扣飯:主人安排專人給客人添飯,為表示對客人尊敬、主人熱情大方,打雜人採取多種方法扣飯,希望客人盡量吃得酒足飯飽。

七、祝壽表演

正宴過後,家庭殷實者,還要舉行演出活動,有請唱戲的,有請舞獅的,有請雜耍的。

八、復宴酒:第二天,留宿人員吃復宴酒,壽席規格與正宴相同,只是不再敬酒、不吹打。

九、送客打發:客人辭主返家,主人對所有送了禮的親朋打發壽碗等禮品。

十、留客:主人對所有親朋好友表示誠意,請大家留在主人家多耍幾天。

梁平: 偷青、偷燈籠、偷冬瓜 「偷青、偷燈籠、偷冬瓜」,是梁平的民俗,並非道德敗壞的那種「偷盜」。

一、 偷青

老年人說:元宵節「偷青、吃青,一年無災星,越活越年輕。」「偷青」的民俗出自什麼年代,有待考證。「偷」什麼呢?那是象徵性的,青菜一棵兩棵,其他菜也只能是一根幾根。「偷」多了便不是「偷青」,而是真正的小偷偷菜了。「偷」什麼人的呢?專選家裡女人比較「惡」,會罵人的,偷了讓她罵,就把「災星」罵掉了。什麼時候「偷」呢?多是正月十五晚上,在街上或其他地方看了花燈、花筒、獅子之類回家時,按預先選定的目的地,「順手牽羊」偷了回來。這時多是深夜一兩點鍾,早已肚餓,便燒火洗菜,和著元宵節吃剩的肉湯、酥肉、盤子菜之類,煮得燙燙的,鬧鬧熱熱地吃完才上床睡覺,這個年也就快快樂樂過完了。

至於「偷青」遭人罵,卻是很少有的事,因為大家都明白,「偷青」只不過是種樂趣。有時被偷家也有人去偷別家的,他還罵什麼!這一民俗盛行之時,多是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之時。

二、偷燈籠、偷冬瓜

「偷燈籠、偷冬瓜」,不是為自己,而是為別人祈子嗣。「偷」以後,接著還要「送」,送給那結婚幾年無子嗣的年輕夫婦。這兩項民俗既有喜慶意味,也有戲劇性樂趣。偷送之前一般以開玩笑的方式取得「受家」同意。如鄉鄰中有結婚幾年還無子嗣的年輕夫婦,在相聚時,有人說「你兩口子也該生個兒子了!」有人在旁幫腔道「要不要,我們給你送個「燈籠兒」?(或「冬瓜兒」)如果年輕夫婦笑而不答,那就說明他們願意接受。於是說者來了勁,語言變成行動,幾個人一商量,某某家兒孫滿堂,福氣好,就偷他家的燈籠(或冬瓜)。偷燈籠、送燈籠,一般是偷送的人在冬臘月作出決定,第二年正月十五元宵節晚上行動。當年農村的習俗是「30晚上的火,15晚上的燈」。偷送者作好准備,等下半夜燈籠的主任熟睡以後,由幾個動作敏捷的年輕人,偷偷把主人的燈籠摘下來,貼上寫有「早生貴子」的紅紙,然後找兩個童男(八九歲的男孩)舉著,後面跟著一群祝福的男女,喜氣洋洋地給受家送去。有時還加放一掛鞭炮。接受燈籠的年輕夫婦,然後熱情地用煙茶招待。祝福一陣,說笑一陣,才愉愉快快地散去。

「偷冬瓜」與「送冬瓜」和「偷燈籠」、「送燈籠」的過程基本相同,只是與受家說「送兒子」的時間在六七月間,偷、送冬瓜的時間是8月15日晚上。8月5日晚,偷到兒孫滿堂的主人的冬瓜以後,用寫好「早生貴子」的紅紙包上,讓一個已有兒女的年輕人抱著,後面跟著一群祝福的男女,鞭炮連天,熱熱鬧鬧給受家送去。年輕的夫婦雙手接下,放到床上,同樣用煙茶招待,然後歡歡喜喜散去。

凡是接了燈籠或冬瓜的年輕夫婦,當他們添了兒女後,大家自然又是歡喜,又是笑鬧。做「三朝酒」(孩子出生十來天後,招待慶賀客人)時,對當年送燈籠(或送冬瓜)的全請坐席,而對原燈籠(冬瓜)的主人,特請坐上席,表示感謝。並將孩子取與燈籠或冬瓜有關的名字,以示紀念。這兩項民俗也多在太平年代發生。

· 做對歲

嬰兒滿一周歲,謂之「對歲」,照例家長要為嬰兒生日慶賀一番。外婆家除送衣服鞋帽等生活用品外,還要推粑粑,蒸熟後點紅點,有的要送二、三十斤粑粑(每個約五錢)。

生日那天,用一個籃盤,放著算盤、尺子、筆、紙和雞蛋,讓嬰兒拿東西,預測嬰兒成人後的愛好,但一般是先拿雞蛋的嬰兒較多,往往預測不準確,不過是大人的願望,反映了古老民俗的遺意。

散客時,主人家要個客人贈粑粑若干個,讓其帶回家分贈親友,謂之「免災」。

豐都:農歷八月十五日為中秋節,大都吃糍粑。傳說「中秋不打粑,婆娘兒女不歸家」。入夜,家家聚於院壩中,或飲酒,或吃月餅賞月。舊時,一些年輕人常於中秋之夜去別人菜地里「摸秋」。將摸來象枕頭一樣的南瓜(或冬瓜),送給想生兒子的人家(叫「送頭」),祝其早生貴子。

忠縣:如果一個大家庭有祖先去世後,該家的主要負責人馬上通知左鄰右舍的,到這里探望這位逝去的祖先,同時鳴放鞭炮,以示這位德高望重的仙人即將去往西天極樂世界。

第一天,由該家的兒女通知這個祖先去世的消息。兒女到親戚朋友那裡通知的時候,剛進門就在親戚朋友面前跪下。只要一跪,親戚朋友就知道這個所跪人家裡有祖先去世了。這在我們那裡叫祖先去世放信。放信時,一般會簡單講如何埋葬這個祖先,如何埋葬,在什麼時候坐夜,什麼時候上山下葬等。

祖先去世後,一般會請當天有名的風水先生看期會,比如坐夜是哪一天,下葬在什麼地方,下葬地方要從墳墓的朝向,地理位置,墳墓周圍的風水來確定。什麼都確定好後,再正式通知各親朋好友到坐夜的那一天,一起為祖先悼喪。祖先的兒女回到家,一般在進家門會放一掛鞭炮,然後常跪在祖先的靈前,不停的哭喪,直到有人拉起這個哭喪的兒女。

祖先去世後,在家裡停留幾天,這要由風水先生確定,一般來說至少都要在家裡停放三天以上,以給後人悼喪。祖先去世的當天開始,每天必須有子女在祖先的陵前守夜,好讓祖先在遠去黃泉路上不會寂寞,一個大家族有人為祖先守夜。一般來說,陵堂的搭建前面,要用剛從柴林里割下來的柏樹枝搭成的陵門,悼念的人走過這個陵門才能悼念祖先。祖先的靈堂一般搭在一個正屋的中間,而不是偏房,這主要是對祖先在世功德的一個表現,也是後人盡孝必須這樣做的。否則會被視為不孝或對祖先不尊重。

坐夜那天,也是為逝去的人悼念最隆重的一天,這一天,祖先的所有兒女和親朋和好友都會在那天來悼念。坐夜,顧名思義,即為逝去的人坐著,守夜一個晚上,直到第二天祖先入土下葬才可睡覺。作業那天,也是伙食最為豐富的一天,伙食的豐簡,一般由祖先的家庭條件來定。家庭條件好的,坐夜那天的伙食就特別好,家庭條件差的,住院那天伙食就比較差點。忠縣的紅白喜事,一般在當地都有一個專門管這樣的人,在我們老家叫總管。總管主要負責伙食,客人接待安排,住宿安排,掛禮安排,人員調配等。

開縣:正月初九,是開縣傳統的登山節,每年的正月初九這天,可以說是開縣最隆重的節日,上班的人願意三十,初一上班,也不願意初九不去登山,這天,全縣城可以形容為全城出動,最喜歡去的,就是離城最近的鳳凰山。不管是好天氣還是壞天氣,都阻擋不了人們的登山熱情,從山腳下直到山頂的路上全是人的長龍,最近十幾年,縣里還專門組織了登山活動,人們的熱情更高了。

到了山上,有的到農家休閑,有的去給故去的親人拜年(祭奠),有的和朋友們聚會......。這天也忙壞了那些做生意的,一大早,各種買小吃的就忙的不亦樂乎,各種鹵菜,涼面,涼粉,包面(餛飩)......等等,有的自己買了上山吃,有的自己去野炊,有的去農家吃飯......。反正這天就是一個字:玩!玩的痛快,玩的高興。過玩了初九,人們就要忙著第二天上班了,這年呢也就過的差不多完了。

雲陽:雲陽民風剽悍純朴。民眾性格好結社,講義氣,重親情,不畏權勢,吃苦耐勞。服飾特點是冬天男性多穿保暖性能的皮獵裝、皮夾克,女性多愛穿顏色鮮艷的皮衫、毛線衫及呢制服裝。飲食特點是喜吃大米、豬肉,其菜喜愛麻、辣,有不怕辣的習性。雲陽人熱情好客,凡客人到家,遠道者,先送上熱毛巾洗臉,然後捧上香茶及香煙、糖、水果,由客人選用。雲陽的宗教有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主要分布在雲陽鎮,天主教分布在雲陽鎮、雲安鎮,基督教分布在路陽鎮的部分村、社。

巫山:巫山風俗端午節這天,要用很多草葯熬煮成葯湯洗澡,可以預防皮膚病,還有消災避邪之說。農貿市場采購草葯的品種有:艾蒿、菖蒲、薄荷、千里光、疙瘩草、蚵螞草、車前草、金銀花、馬鞭草、水燈芯……還有幾種回到家中就忘了名字。用這葯湯泡洗,感覺皮膚特別的爽,風俗來源於屈原的楚辭。

4個自治縣:石柱土家族自治縣、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

石柱:土家族最富民族特色的節日是年節,節日中最富民族特色的歌舞是「舍巴日」,也就是擺手舞。

舍巴日「舍巴」,意為「擺手」;「日」,即「做」。土家語動賓倒置,「舍巴日」,漢語直譯為「做擺手」,意譯為「擺手舞」。它是土家族祭祀祈禱的一種活動,一般在年節舉行,並發展為祭祀、祈禱、歌舞、社交、體育競賽、物資交流等綜合性的民俗活動。「擺手」有大小之分。每隔三、五年舉行一次的叫「大擺手」。「大擺手」規模大、套數多、時間長,歷時七、八天,與集市貿易、文藝體育活動一起,在「擺手堂」前舉行。「擺手堂」,在土王祠。「小擺手」規模小,套數少,一般是一至三天,多在本氏族祠堂舉行。

土家人在擺手活動中,追憶祖先創業的艱辛,緬懷祖先的功績,展示土家先民的生活場景,整個活動都著濃厚的祖先崇拜痕跡。

秀山:

生小孩:婦女婚後有孕曰「有喜」。生孩子要往外婆家報喜,稟告親友,擇吉日過「粥米客」。吉日那天由外婆家送衣服、蛋、雞、粥酒,以示慶賀,主人大辦酒席款待,喜慶3天,窮困人家至少也要過「三朝」。

建房:為大喜大慶之事。凡建房上大梁時,親朋好友均來祝賀,戶主熱情款待。建房前要請「陰陽」先生擇地基,選開工吉日。豎房時,由「魯班」師傅點梁,在梁木正中畫紅黑色太極圈,太極圈兩頭寫上乾、坤二字,放上茶葉、紅米和陰陽歷書,用紅布包好,曰「包粱」;待天明「豎房」時,由主盤木匠喊吉祥語上樑,邊喊邊上;接著娘家、舅家或姐、妹夫家懸掛紅綢布,曰「纏梁」;繼後即扔拋梁粑,鳴放鞭炮,酒席慶賀3天。

祝壽:秀山祝壽習俗歷史悠久。在一個家庭內,只有長輩才能過壽日。若長輩在,晚輩無論年齡多大,均不能過生日祝壽。在上無長輩的情況下,年齡到50歲後即可祝壽,之後逢「十」年一次大慶,其子孫(含婿)、親朋好友趕來祝壽。夫妻健在的,雙坐堂前,接受壽禮和頌詞。壽禮多為福壽桃、長面條、豬肉、衣料、現金等。富有之家壽禮還送皮衣、金銀首飾等。頌詞一般為「福如東海,壽比南山」之類。壽慶以長面條(長壽面)和酒筵款待來賓。

「三月三」:興起於土家族,之後各族人民都興吃「三月三」粑粑,傳說吃後可以避免蛇咬。這一天苗族還有「趕坳」、「踏青」和「踩花山」活動,男女青年一起唱歌跳舞。

「四月八」:稱「牛王節」,為各民族共同的節日。其中,苗族青年男女對歌,進行社交活動,俗稱「跳月」。

「六月六」:為各族人民的曬衣節。有「六月六曬龍袍」的傳說。苗族稱「六月六」為太陽節,是祭天的日子。

酉陽:「以葉為媒」是酉水河流域土家人的祖先流傳下來的神奇婚俗。

吹木葉,除跟吹笛子和嗩吶等其他樂器一樣,必須具備一定的氣息控制技巧和極強的樂感外,還必須有旺盛充沛的精、氣、神。吹響木葉,就是土家後生體質壯、精力足、氣血旺、樂感強、心靈手巧、天資聰明的完美體現。這樣的後生,就能得到姑娘的青睞。而吹不響木葉的土家後生,就無法得到姑娘的垂青,得不到嚮往的愛情,就無法娶上媳婦去延續香火和血脈,自然遭到淘汰。

因此,會不會吹木葉就成為土家妹子選擇心上人的標准。「以葉為媒」的婚俗就這樣流傳了下來。

謝謝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