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露營盆
1. 去野外露營,都需要准備什麼東西
1、帳篷(目前市面上露營帳篷種類比較多,題主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來選擇),一般來說,我比較建議雙層雙人三/四季帳,外層要具備極好的防水功能,雙層內部空間夠大,放背包及其他裝備,舒適性也好。
4、配件。地釘、地布、營地燈、充氣枕頭及其他。
5、裝備。頭燈及備份電池,必備。爐頭套鍋氣罐,可根據需求選擇(我一般會帶一個鍋,主要燒熱水)保溫水壺,(能量)食品及餐具。
2. 野炊露營必備哪些物品
【野炊的必備品】:
1.食物
2.帳篷
3.背包
4.保暖衣物
5.手電筒
6.炊具
7.葯物
8.睡袋
9.戶外運動鞋
10.水壺
11.火柴或打火機
【其他物品】:
1.帽子和眼鏡
2.防曬霜
3.雨衣
3. 我有女友准備去妙峰山露營,請問需要帶什麼露營工具(帳篷之類的),還有沒有其它注意事項
你們要去幾天啊?
營帳,背包,睡袋,營燈,炊具,,碗筷,燃料, 食物, 哨子,瑞士刀, 太陽眼鏡,吊床, 望遠鏡,一本好書,充氣船,塑料袋, 拖鞋、涼鞋,盥洗用具
衛生紙,帽子,雨具。急救包, 防蚊葯水,手電筒、頭燈,地圖,指北針:配合地圖使用,衛星定位儀:可以指引你正確的方向,不會迷路喔。
近水 營地要選擇離水源近的地方,這樣既能保證做飯飲用的用水,又能提供洗漱用水。但在深山密林中,近靠水源會遇到野生動物,要格外小心注意。
·背風 最好是在小山丘的背風處,林間或林邊空地、山洞、山脊的側面和岩石下面等等。
·避險 營地上方不要有滾石、滾木,不要在泥石流多發地建營,雷雨天不要在山頂或空曠地上安營,以免遭到雷擊。
·防獸 建營地時要仔細觀察營地周圍是否有野獸的足跡、糞便和巢穴,不要建在多蛇多鼠地帶,以防傷人或損壞裝備設施。要有驅蚊、蟲、蠍葯品和防護措施。在營地周圍遍撒些草木灰,會非常有效地防止蛇、蠍、毒蟲的侵擾。
·日照 營地要盡可能選在日照時間較長的地方,這樣會使營地比較溫暖、乾燥、清潔。便於晾曬衣服、物品和裝備。
·平整 營地的地面要平整,不要存有樹根草根和尖石碎物,也不要有凹凸或斜坡,這樣會損壞裝備或刺傷人員,同時也會影響人員的休息質量。
最後清大家注意:在野外要保護自然環境,撤營時必須將燃火徹底熄滅。垃圾廢物要盡可能帶出,丟放在指定的地方,特殊情況無法帶走時可將垃圾挖坑掩埋。
·火的引燃及實際應用
首先是要尋找到易燃的引人物:如枯草、干例葉、樺樹皮、松針、松脂、細樹枝、紙、棉花等。
其次是撿抬於柴:乾柴要選擇乾燥、未腐朽的樹干或枝條。要盡可能選擇松樹、櫟樹、柞樹、樺樹、槐樹、山櫻桃、山杏之類的硬木,燃燒時間長,火勢大,木炭多。不要撿拾貼近地面的木柴,貼近地面的木柴濕度大,不易燃燒,已煙多熏人。
接下來是要清理出一塊避風、平坦、遠離枯草和於柴的空地。將引人物放置中間,上面輕輕放上細松枝、細乾柴等,再架起較大較長的木柴,然後點燃引人物。火堆的設置要因地制宜,可設計成錐形、星形、「並」寧形、並排形、屋頂形、牧場形等等。也可利用石塊支起乾柴或在宕石壁下面,把乾柴斜靠在岩壁上,在下面放置引人物後點燃即可。一般情況下,在避風處挖一個直徑1米左右,深約30厘米的坑。如果地面堅硬無法挖坑也可找些石塊壘成一個圓圈,圓圈的大小根據火堆的大小而定。然後將引人物放在圓圈中間,上面架些乾柴後,點燃引人物引燃乾柴即成篝火。如果引火物將要燃盡時乾柴還未燃起,則應從乾柴的縫隙中繼續添人引火物,直到把乾柴燃燒起來為止,而不要重新架柴點火。
點篝火最好選在近水處,或在篝火旁預備些泥上、沙石、青苔等用於及時滅火。
·迷向與迷路
迷失方向和迷失路徑是兩口事
迷失方向(迷向):不知該怎樣確定行進方向或辨認不清地磁方位(即分不看東南西北)。
迷失道路(迷路調不知該走哪條路或找不到原來的路徑。
迷路會導致迷向,而迷向不一定就會迷路。
如何正確地辨認方向,基本方法如下:
羅盤(指北針)一個優質的羅盤是野外旅遊的必備品。但要記住:羅盤指針指向「北」或「N」,這個方向是磁北方向,與真北方向有一個偏差角度,應計算出磁偏角的數差,以取得准確的羅盒方向。
帶指針的手錶 用於將手錶托平,表盤向上,轉動手錶,將表盒上的時針指向太陽。這時,表的時針與表盤上的12點形成一個夾角,這個夾角的角平分線的延長線方向就是南方。
北極星 北極星是最好的指北針,北極星所在的方向就是正北方向。
北斗七星 也就是大熊星座,像一個巨大的勺子,在晴朗的夜空是很容易找到的,從勺邊的兩顆星的延長線方向看去,約間隔其5倍處,有一顆較亮的星星就是北極星,即正北方。
立竿見影 在晴朗的白天,用一根直扦,使其與地面垂直,插在地上,在太陽的照射下形成一個陰影。把一塊石子放在影子的頂點處,約15分鍾後,直桿影子的頂點移動到另一處時,再放一塊石子,然後將兩個石子連成一條直線,向太陽的一面是南方,相反的方向是北方,直扦越高、越細、越垂直於地面,影子移動的距離越長,測出的方向就越准。
樹木、苔蘚 樹冠茂密的一面應是南方,稀疏的一面是北方。苔蘚的道理與之相間。另外,通過觀察樹木的年輪也可判明方向。年輪紋路疏的一面朝南方,紋路密的一面朝北方。
積雪的融化 積雪融化的地方定是朝南方的。
迷途知返 在深山密林中,不僅會迷失方向,同時也會迷失路徑。更多的時候,走在毫無人煙的林間密徑,又沒留下任伺路標,自己還不斷地欣賞著「無限風光在險峰」和「山到絕處我為峰」的豪情,當自己開始意識到不對時,己是身處險境,不知原有的路徑在伺處。心急之下,揮刀而上,砍出一條「血路」,卻發現眼前山連山、峰挨峰,看不到盡頭,來時的路己辨認不清,又生怕再次迷路,是走是留猶豫不定。
其實,在發現迷路的時候,自己高原有的路徑一般不超過20分鍾。這時不要著急,更不能亂喊亂跑,應冷靜下來,仔細口憶一下剛才走過的泉水、已石、大樹、水流、洞穴、山峰、岔路口等參照物,然後憑著自己的記憶尋找自己的足跡,退回到原來的路線上。
有一種可行的辦法就是立刻分析山勢走向和地理地貌的環境,然後判斷出是否有野生動物並尋找到其走過的痕跡,沿著「獸道」走出險境,但必須非常警覺,以免遭到野獸的襲擊或狩獵者設下的套、夾的傷害。一般來說山鞍或山脊會有獸道。
不論是在林木遮蔽的山林中,還是在叢草蓋地的山坡上,低頭近看,根本找不出路跡采,只有遠看,看到幾十米以外,才能隱約地看出一條草枝微斜、草葉微傾、葉背微翻的痕跡,然後再由遠而近、由近再遠、遠近比較之後,就能分辨出路來了。
·如何在野外尋找水源
聽 憑借靈敏的聽覺器官,多注意山腳、山澗、斷崖、盆地、谷底等是否有山溪或瀑布的流水聲,有無蛙聲和水鳥的叫聲等。如果能聽到這些聲音,說明你已經離有水源的地方不遠了,並可證明這幾的水源是流動的活水,可以直接飲用。但要特別注意的是,不要把風吹樹葉的「嘩嘩」聲當做流水的聲音。
嗅 過鼻於,盡可能地嗅到潮濕氣味,或因刮風帶過來的泥土腥昧及水草的味道。然後沿氣味的方向尋找水源。當然這要有一定經驗積累。
觀察 憑著豐富的經驗和知識。去觀察動物、植物、氣象、氣候及地理環境等也可以找到水源。
根據地形地勢(地理環境),判斷地下水位的高低。
如山腳下往往會有地下水,低窪處、雨水集中處,以及水庫的下游等地下水位均高。另外,在干河床的下面。河道的轉彎處外側的最低處,往下挖掘幾米左右就能有水。但泥漿較多,需凈化處理後,方可飲用。
根據氣候及地面干濕情況尋找水源
如在炎熱的夏季地面總是非常潮濕,在相問的氣候條件下,地面久曬而不幹不熱的地方地下水位較高;在秋季地表有水氣上升,凌晨常出現像紗中似的薄霧,晚上露水較重,且地面潮濕,說明地下水位高,水量充足;在寒冷的冬季,地表面的隙縫處有白霜時,地下水位也比較高;春季解凍早的地方和冬季封凍晚的地方以及降雪後融化快的地方地下水位均高。
根據植物生長情況尋找水源
生長著香蒲、沙柳、馬蓮、金針(也稱黃花)、木芥的地方,水位比較高,旦水質也好;生長著灰菜、蓬篙、沙里旺的地方,也有地下水,但水質不好,有苦味或澀味,或帶鐵銹;初春時。其它例枝還設發芽時,獨有一處樹枝已發芽,此處有地下水;入秋時,同一地方其它樹時己經枯黃,而獨有一處樹葉不黃,此處有地下水;另外,還如三角葉楊、梧桐、柳樹、鹽香柏,這些植物只長在有水的地方,在它們下面定能挖出地下水來。
根據動物、昆蟲的活動情況尋找水源
夏蚊蟲聚集,且飛成圓柱形狀的地方一定有水;有青蛙、大螞蟻、蝸牛居住的地方也有水;另外,燕子飛過的路線和銜泥築巢的地方,都是有水源和地下水位較高的地方。再有,鵪鶉傍晚時向水飛,清晨時背水飛;斑鳩群早晚飛向水源,這些也是判斷水源的依據。
根據天氣查化尋找水源
天空出現彩虹的地方,肯定有雨水;在烏黑、帶有雷電的積雨雲下面,定有雨水或冰雹;在總有濃霧的山谷里定有水源;靠收集露水也可緩解些燃眉之急。
直接從植物中職水
在南方的叢林中,到處都有野芭蕉,也叫仙人蕉。這種植物的芯含水量很大,只要用刀將其從底部迅速砍斷,就會有干凈的液體從莖中滴出,野芭蕉的嫩芯也可食用,在斷糧的情況下,可以充飢。如果能找到野葛藤、葡萄藤、獼猴桃藤、五昧子藤等藤本植物也可從中獲取飲用水。另外,在春天樹木要發芽之時,還可從燁例、山榆樹等喬木的樹干及枝條中獲取飲用水。注意:千萬不要飲用那些帶有乳濁液的藤或灌、喬木的汁液,有毒。另外,還可以從蘆苔、仙人掌及其果實中獲取飲水。
提示:從植物中獲取的飲用「水」,容易變質,最好即取即飲,不要長時間存放。
上述取水方法在野外缺水時是有效的。然而,單純地依靠上述方法去尋找水源卻不是長久之計,且很復雜很辛苦。只限於少數人員(3-7)和短時間(3一5天)。不適合人員眾多或時間過長。就安全而言,希望朋友們最好不要遠離水源一兩天的路程,也不要單槍匹馬獨闖叢林。
當你在極度疲憊乾渴之際,找到了水源,最好不要立即狂飲,應該就當時的環境條件對水源進行必要的凈化和消毒處理,以避免因飲水而中毒或染上疾病。
·野外飲用水的凈化處理
一般說來,除泉水和井水(地下深水井)可直接飲用外,不管是河水、湖水、溪水、雪水、雨水、露水,還是通過滲透、過濾、沉澱而得到的水,最好都應進行消毒處理後再飲用。那麼,怎樣進行消毒呢?方法如下:
1.將凈水葯片放入水容器中,攪拌搖晃,靜置幾分鍾,即可飲用,可灌人壺中存儲備用。一般情況下,一片凈水葯片可對1升的水進行消毒,如果遇到水質較混濁可用之片凈水葯片進行消毒。口前,軍隊至都採用此法在野外對水進行消毒。
2.如果沒有凈水葯片,可以用隨身攜帶的醫用碘酒代替凈水葯片對水進行消毒。在己凈化過的水中,每一升水滴人3一4滴碘酒,如果水質混濁,則在每升水中病人的碘酒要加倍。攪拌搖晃後,靜置的時間也應長一些, 20一30分鍾後,即可飲用或備用。
3.利用亞氯酸鹽,即漂白劑,也可以起到消毒的作用。在已凈化的水中,每升水滴人漂白劑3、4滴,水質混濁則加倍,搖晃勻後,靜置30分鍾,即可飲用或備用。只是水中有些漂白劑的味幾,注意不要把沉澱的濁物一同喝下去。
4.如果以上的消毒葯物均沒有,正巧隨身攜帶有野炊時用的食醋(白醋也行),也可以對水進行消毒。在凈化過的水中倒人一些醋汁,攪勻後,靜置30分鍾後便可飲用。只是水中有些醋的酸味。
5.在海拔高度不太高(海拔3000米以下)且有火種的情況丁,把本意沸5分鍾,也是對水進行消毒的很好的方法。
6.如果尋找到的水是鹹水時,用地椒草與水間煮,這雖不能去掉原來的音咸,卻能防止發生腹痛、腹脹、腹瀉。如果水中有重金屬鹽或有毒礦物質,應用濃茶與水間煮,最後出現的沉澱物不要喝。
目前,有一種飲水凈化吸管,在野外非常實用,形如一支粗鋼筆,經它凈化的水無茵、無毒、無味,無任何雜質,不需經過沸煮即可飲用,很輕便。
另外要提醒注意的是,在水源緊缺的情況下,要合理安排飲用水,不要為一時口渴而狂飲。另外,在野外工作或探險中,喝水也要講究科學性。如果一次喝個夠,身體會將吸收後多餘的水分排泄掉,這樣就會白白的浪費很多的水。如果在喝水時,一次只喝一兩口,然後合在口中慢慢咽下,過一會兒感覺到口渴時再喝一口,慢慢地咽下,這樣重復飲水,既可使身體將喝下的水充分吸收,又可解決口舌咽喉的乾燥。一標准水壺(0.9一1.1升)的水量,運用正確的飲水方法,可使一個單兵在運動中堅持6一8小時,甚至更長些
4. 在白盆珠水庫露營,應該准備什麼
白盆珠水庫,相信對於廣東地區經常戶外的朋友來說,這個地方並不陌生,可能聽很多人提及過,心裡無限嚮往。去過那裡的朋友都感慨,白盆珠水庫算說是惠州最美的五星露營營地了。每逢周末或者節假日,都有大量戶外隊伍或家庭集群結於此,露營、釣魚、燒烤,歡聲笑語不斷……
注意事項1、野外露營,如果開火要格外注意用火安全;
2、夜間出行一定要兩人以上同行,帶好照明工具;
3、產生的垃圾隨身帶走,不要隨意丟棄;
4、由於白盆珠水庫附近有水庫工程,要注意暴雨拉閘泄洪風險,出行前一定要查好當地天氣,如果遇上中暴雨,應立即取消露營活動;
5、夏季泡水,要注意安全,不要獨自去陌生的地方下水,不要超出警戒線;
5. 野外露營需要帶哪些裝備
野外露營到底需要帶哪些裝備,其實很難概而論之,你是獨自出行,還是團隊,打算露營幾天,什麼地方,環境如何都會影響你所需要攜帶的裝備,下面是探客戶外手電筒為大家准備的一份露營清單,朋友們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來選擇:
行程表留一份在家,讓家人知道你在何處
必帶類:
背包、背包罩、帳篷、睡袋、防潮墊、睡袋;
洗漱類:(選擇性攜帶)
毛巾、肥皂、牙刷、牙膏、梳子、鏡子、折疊水杯、水壺2個(1個普通、1個凈水器水壺、濾芯);
鞋類:(選擇性攜帶)
登山鞋或徒步鞋、備用鞋:溯溪鞋(看情況)、拖鞋:也可以備用鞋代替、襪子N雙;
衣服類:(選擇性攜帶)
換洗內褲(看天數決定)、速乾衣1套、雨衣褲(看天氣決定)、抓絨衣(看天氣決定)、帽子手套2對(1半指,2全指.)頭巾、雨傘(可選)、
爐具類:(選擇性攜帶)
鍋(看集體是否要帶)、套鍋、個人勺、筷子、牙簽、打火機、蠟燭數根(可選)、防潮火柴、氣罐、爐頭、擋風板、鹽、洗潔精、集體飯勺、湯勺(選擇性)、餐巾紙(小包、抽紙)、折疊水盆;
安全裝備:(選擇性攜帶)
17M繩1條(看需要)、7M繩2條(看需要)、晾衣繩8M(看需要)、快掛(看需要)、安全半身帶(看需要)、護膝(看需要)
刀、工具(選擇性攜帶)
半齒、全刃、軍刀、多功能刀、開山刀(看情況帶)、多功能鉗帶電筒、多功能剪刀;
其他:(以下小物品根據個人需要攜帶)
地圖、防水袋、指南針、哨子、營地燈、頭燈、手電筒、備用電池、火柴或打火機、相機、相機電池、防水袋、輔繩、針線包、別針、快掛扣、茶(冰爽茶)或咖啡、衛生紙、手錶、手機、輕便折疊凳子、垃圾袋、筆記本、筆、個人證件、石灰或香煙(泡水後撒在帳篷外防蟲)草木灰撒在帳篷的四周,可以有效的防止蜈蚣蛇等。干、濕紙巾(女孩子的最愛,但男孩子也該准備點)、登山杖、防曬霜、工兵鏟等
注意行前剪好腳指甲。
6. 外出折疊盆那種款實用
可以出去露營用來打水。也可以釣魚的時候打點水洗手或者裝魚。
如果覺得答案解決了你的問題,請採納,有問題繼續追問吧,希望我的答案能幫到你。
7. 野營需要准備什麼東西的
裝備名稱 單位 數量 重要
程度 備 注
基本裝備
背包50L 個 1 必備 悠山美地提供 攜帶隨身物品
小背包
或腰包 個 1 建議攜帶 行走和叢林穿越使用
帳篷 頂 1 必備 悠山美地提供
睡袋 個 1 必備 悠山美地提供
睡墊 個 1 必備 悠山美地提供
沖鋒衣褲(雨衣) 套 1 建議攜帶 5活動區域溫度在20度—25度,正常情況下無雨,攜帶可防備
抓絨衣 件 1 建議攜帶 活動期間主要的作裝方式
厚褲子 條 1 必備 主要下裝,需要耐磨,不建議密彩
排汗內衣 套 1 必備 活動量大
襪子 雙 3 必備 建議厚襪,保護腳部
徒步鞋 雙 1 高幫 防水鞋 要走山路,要防滑
服飾附件 1 自選 帽子,圍巾、頭巾
手套 雙 1 必備 下降、叢林穿越,
護膝 付 1 建議攜帶
個人小物品
防水袋 個 1 必備 漂流用
水具 個 1 必備 徒步,探洞需要
餐具 套 1 必備 野餐使用
頭燈 個 1 必備 配備照明時間達到20小時的電池
營燈 個 1 建議攜帶 創造洞中舒適的照明條件
多功能小刀 把 1 建議攜帶 方便
洗漱用具 套 1 必備 牙膏、牙刷保持個人衛生
衛生用品 套 1 必備 衛生紙或女性衛生用品
個人葯品 件 1 必備 俱樂部會另行攜帶常用醫療用品
照相機 個 1 自選 喜愛攝影的需要攜帶大功率閃光燈與
腳架,充電器,大河,苗廳洞口有電源
其他個人物品、零食請自行決定,活動強度中等。
8. 野外露營應如何選擇露營地
帳篷露營是野外旅行、登山探險等各種戶外活動的主要宿營方式,也是值得積極提倡的宿營方式。它的特點:首先是最貼近自然,沒有什麼方 式比睡帳篷更加貼近大自然了,想想你身下就是大地而不是什麼席夢思、鋼絲床及水泥地,打開帳門就是自然界的一切,沒有任何混凝土建築 遮擋你的視線,這才是真正的回歸自然;其二、它是隨遇而安的家,只要腳下有三平方米的平地,就可以紮下一頂足夠二人而居的「家」, 而一頂最輕的帳篷僅1公斤左右,只要有它在身旁,就有了遮陽、避風避雨的屋了,還可以幫躲避風雪、寒流等,它是我們野外旅行的親密伴侶,有了它我們就可以安心的旅行;其三是經濟的宿營方式,450元左右一頂(可住3人),愛惜的使用至少可用50次(晚)以上,那麼一次的人均成本僅為3元左右,3元一晚的房費了不是很便宜嗎,因而住宿帳篷既劃算又衛生。當然,這些好處的代價就是要預先投資和花力氣背帶。 露營營地的選擇 宿營營地的選擇及其建設是關繫到全部人員休息的大問題,在營地的選擇很講究,以下是注意事項: 近水:露營休息離不開水,近是選擇營地的第一要素。因此,在選擇營地時應選擇*近溪流、湖潭、河流邊,以便取水。但也不能將營地扎在河灘上,有些河流上游有發電廠,在蓄水期間河灘寬、水流小,一旦放水時將漲滿河灘,包括一些溪流,平時小,一旦下暴雨,都有可能發大水或山洪暴發,一定要注意防範這種問題,尤其在雨季及山洪多發區。 背風:在野外扎營,不能不考慮背風問題,尤其是在一些山谷、河灘上,應要選擇一處背風的地方扎營。還有注意帳篷門的朝向不要迎著風。背風同時也是考慮用火安全與方便。 遠崖:扎營時不能將營地扎在懸崖下面,這樣很危險,一旦山上刮大風時,有可能將石頭等物刮下,造成傷亡事故。 近村:營地*近村莊有什麼急事可以向村民求救,在沒有柴禾、蔬菜、糧食等情況時就更為重要。近村的同時也是近路,即接近道路,方便隊伍的行動和轉移。 背陰:如果是一個需要居住兩天以上的營地,在好天氣情況下應當選擇一處背陰的地方扎營,如在大樹下面及山的北面,最好是朝照太陽,而不是夕照太陽。這樣,如果在白天休息,帳篷里就不會太悶熱。 防雷:在雨季或多雷電區,營地絕不能扎在高地上、高樹下或比較孤立的平地上。那樣很容易招至雷擊。 建設營地 營地選擇好後即要建設營地。尤其是有一定規模的野外露營地,整個營地的建設就尤為重要,分以下一些步驟: 平整場地:將已經選擇好的帳篷區打掃干凈,清除石塊,矮灌木等各種不平整、帶刺、帶尖物的任何東西,不平的地方可用土或草等物填平。如果是一塊坡地,只有坡度不要大於10度一般都是可以作為露營地。 場地分區:一個齊備的營地應分帳篷宿營區,用火區,就餐區,娛樂區,用水區(盥洗),衛生區等區域。第一個先落實宿營地。用火區應在下風處,距離帳篷區應在10~15米以上,以防火星燒破帳篷。就餐區應就近用火區,以便燒飯做菜及就餐。活動及娛樂區應就餐區的下風處,以防活動的灰塵污染餐具等物,並距離帳篷區應在15~20米,以減少對早睡同伴的影響。衛生區應在宿營區的下風處,與就餐區、活動區保持一定的距離。用水區應在溪流及其河流上分別上下兩段,上段為食用飲水區,下段為生活用水區。 建設帳篷露營區:如有數頂帳篷組成的帳篷營地區,在布置帳篷時,應注意:第一,所有帳篷應是一個朝向,即帳篷門都向一個方向開、並排布置。二,帳篷之間應保持不少於1米的間距,在沒有必要的情況下盡量不系帳篷的抗風繩,以免絆倒人。三,必要時應設警戒線(溝),在山野露宿有可能會遇到威脅性的動物或者壞人的攻擊,當然,這種可能性很小。可以在帳篷區外用石灰、焦油等刺激性物質圍帳篷區畫一道圈,這樣可以防蛇等爬行動物的侵入。或者用電子報警系統等辦法。 建設用火就餐區:就餐同用火一般在一塊兒或是相近的地方,這個區域要與帳篷區有一定的距離,以防火星燒著帳篷。燒飯的地方最好是有土坎、石坎的地方,以便挖灶建灶,拾來的柴禾應當堆放在區外或上風處。就餐區最好有一塊大家圍坐的草地,「餐桌」可以用一塊大平石或者就在地上。「餐椅」同樣用石塊最好,或者席地而坐,由於地氣對人體有害,故可以用各自的睡墊或氣枕頭代用一下,不要怕麻煩,至少要用雨衣或塑料布。多數就餐時間已經是天黑的時候了,應當考慮照明的位置,不論是用汽燈還是其他方式照明,燈具應當放在可以照射較大范圍的位置,如將燈具吊在樹上、放在石台上或者做一個燈架將其吊起來。 建設取水用水區:用水、取水一般都在水源處,盥洗用水與食用水應分開,如是流水,食用水應在上游處,盥洗生活用水在下游處。如是湖水即同樣要分開地方,兩種用水處應當距離10米以上。這種劃分是出於衛生的需要。另外,取水要經過的河灘地帶亂石灌木等物較多,沒有小路可尋,故應當在白天的時候注意清理一下,不然晚上取水時就不方便了。 建設衛生區:衛生區即是隊員們解手方便的地方,如果只是住宿一晚,可以不必專門挖建茅坑,可以指定一下男女方便處即可。如果隊員人數多或者住宿天數在兩天以上,即應當挖建茅坑,臨時廁所應建在樹木較密的地方,就不用拉圍簾了。更要注意不能建在行人常經過的地方。如果附近的溪流多,可以將廁所建在溪流上,在小溪上塔兩根大木頭,要建平穩並有安全感,大家即可在上面大小便,並將大小便直接排入溪流中,不用耽心會污染河流,小量的糞便會被河流中的生物分解或被自然凈化。如果已建了衛生區,大家的大小便就應該在修建的衛生區里進行,而不應滿山排泄,而大煞風景。 建設娛樂區:娛樂區可以在就餐區,待就餐以後打掃出來即可,如果場地大,也可以單獨劃出一塊地,只要場地平整即可,同時場地里絆腳、碰頭(矮樹)的東西要少,因而要進行一般性的清理,在玩一些游戲時應在一個劃定的圈子裡拉上保護繩,以免不注意發生意外事故。 野外氣象小知識:在戶外旅行應當知道些氣象的基本知識,本書在第七章中有些介紹,這里是針對野外露營進行介紹。一旦到了戶外,就只有聽天由命,我們只能認識自然,而不能左右自然。旅行中除了遇到雷雨、大風雪等情況應當停止、休息外,其他情況均可以繼續行動。而在野外露營就需用多考慮一些氣象問題: 防雨:防雨是露營氣象考慮的重要問題,如果判斷當晚有可能下雨,應當對營地及帳篷進行必要的防雨處理,除選擇好營地外,需要挖泄洪溝,加固帳篷並增強防雨性能,如可以在帳篷外加蓋防雨塑料布、雨衣等,將各種旅行用品放置在帳篷中等。防雨應在扎營前觀察天氣變化情況,經常外出旅行多觀察多積累經驗就會掌握是個大慨。 防風:風向對應扎營比較重要,關繫到帳篷門、爐灶口開向及營地各區域的整體布置問題。這須要了解一些地形氣候知識,在大湖泊邊扎營,其風向是早晚相反變化,白天,地面溫度上升快,風向是向陸地刮;夜晚,地面溫度下降快,風向向湖區刮。故應當將帳篷門背風開,而爐灶口應向風開。在炎熱乾燥的山區同樣有相似的情況,白天,由於山谷(谷地)氣溫上升慢於山坡(山頂),呈上升氣流,即谷地向上刮風,而夜晚則呈下降氣流,風向谷地刮。故在山谷中扎營時應當事前考慮這種情況。研究風向及風力,對應戶外運動比較重要,有條件的可以帶上一個風向風力表,或根據下表查知風力,在記日記時不妨記錄一天最大的風速。 附表(6-1) 風力等級簡表 風速單位:米/秒 風力等級 風速 外界表象 0級靜風 0.0-0.2 煙柱直上,水面無波,樹葉不動。 1級軟風 0.3-1.5 弱而無力,煙隨風去,樹葉微動。 2級輕風 1.6-3.3 人有感覺,樹有微響,旌旗始動。 3級微風 3.4-5.4 細枝搖動,旌旗風展,稻穀搖動。 4級和風 5.5-7.9 樹枝彎動,灰塵四起,紙飄空中。 5級勁風 8.0-10.7 小樹搖動,湖塘起波,莊稼起伏。 6級強風 10.8-13.8 電線有聲,撐傘難行,大樹搖動。 7級疾風 13.9-17.1 迎風難行,全樹搖動,大樹彎枝。 8級大風 17.2-20.7 阻力甚大,小枝折斷,江河浪猛。 9級烈風 20.8-24.4 吹壞煙囪,小屋受損,瓦片移動。 10級狂風 24.5-28.4 行人吹跑,逆風難行,樹木颳倒。 11級暴風 28.5-32.6 破壞嚴重 12級颶風 32.7以上 摧毀極大 3.氣溫:氣溫對應戶外旅行同樣重要,我們應當學會氣溫管理,即掌握在什麼季節、什麼地區的氣溫變化及規律,並在此基礎上的裝備、服裝配置。學會對氣溫及變化有一個較為准確的直覺判斷,這就要經常攜帶一個氣溫表,經常性的對照觀察、體驗。一日之中,一般在下午2點為當日最高氣溫,為其峰值;而夜裡2點~3點是最低點。這一日之間的溫差叫日較差,日較差的大小與地理緯度、地形、季節、天氣狀況等因素相關,一般說來,低緯度比高緯度地區、內陸比沿海地區、晴天比陰天、盆地比平原、荒漠比林地的日較差大。在森林中,由於森林的儲存功能,日較差小,林中要比無林地氣溫低0.7~2.3℃,夏季低8~10℃,冬季低4~5℃,同時森林中的濕度也較大,故在森林中露營應當注意這一問題。 住宿溶洞 在南方大部分地區的野外,常可見到各種形式的山洞,旱洞、水洞、穿山洞、復合洞等,住宿溶洞是野外旅行最為常見的方式之一。我們的祖先就是從住宿溶洞開始了新的地面生活。可見住宿溶洞是安全、方便、溫暖、避風避雨的好地方。住宿溶洞應當注意以下幾點: 通風:首先要察明該洞是否是通風的溶洞,而不是一個死洞。保持空氣的流通很重要的,可以點一支香煙察該洞是否通風,只要煙向洞中或洞外單向的飄動即說明此洞是通風的。 淺住:洞多是比較深的,從安全的角度出發最好將營地安排在距離洞口較近的地方,以方便撤營及轉移。 水情:在確定一個溶洞可否住宿時,應先弄清此洞的水情,多數的溶洞都有流動的地下水在活動,有個別的地下水水情復雜,尤其在雨季就更應當注意,選擇的住宿地應當乾燥,上無滴水。 其他在溶洞住宿應當注意:不少的溶洞多有蝙蝠、燕子等動物棲息,因而入洞住宿最好少驚動它們,或者換一個洞。如果對洞穴探險沒有經驗應當在洞中少活動,單人活動應當禁止;在洞中住宿可以不用支搭帳篷,只需鋪上各種睡具即可,如果有蚊蟲可以燒煙驅趕。 露天宿營:露宿是對我們野外生活的一種鍛煉和考驗,同時也是一種難得地生活體驗。在沒有雨水、大風、風雪及霜的天氣,完全可以試試在露天下露宿的方式,不用支搭帳篷等任何遮擋物。露宿可以選擇一塊大樹下,鋪上塑料布、防潮墊,再放上睡袋,睡袋上可以再罩上一塊塑料布,或者在睡具的上方簡單的掛一張防雨布,露宿主要的問題就是防露水及蚊蟲的侵襲,可以在睡袋的頭套處罩一層紗網,以防蚊蟲,或連夜的燒煙火,燃煙可以防止霜降,減少露水,在一些農村可以看到農民這樣做為減少霜降。當然,雨季、冬天就不要露宿。另外,注意不要在水邊、草木密集的地方露宿,那些地方蚊蟲多,也不安全,同時,在露天露宿一般氣溫比帳篷里低5度左右,故要多加衣物,以防著涼。 另一種露宿的方式就是用吊床,吊床的優點是不會被地上的動物襲擾(如蛇等爬行動物),並在一些潮濕的地帶很適合,用吊床要在睡袋下墊防潮墊,並在吊床上方掛一張防雨布。有一種吊床式帳篷即有防雨蓬,同時還有防蚊蟲的紗帳,很適合叢林宿營。 雪屋:在大雪紛飛的雪天,如果雪地的雪比較厚實,就可以用雪做一個簡單的雪屋,這在東北地區的農村,獵人們就熟悉這種辦法。建蓋雪屋必須要有比較壓實的雪,再用鐵鏟等物切割建蓋,由於篇幅所限,本書不過多的研究特殊條件下的露營方法。 野外作息:合理的戶外作息安排是保障身體良好狀態的重要途徑,常常會由於激動、興奮等原因,大家在篝火旁一聊就沒完,或者進行一些娛樂活動,從而影響正常的休息。這要特別注意,因為大家活動了一天,身心都比較疲勞。這時隊長應當規定統一的作息時間,如不超過夜間12點休息,早上不超過7~8點起床,尤其要強調要統一,不能因個別人而影響整體。
9. 野外露營,除了要買帳篷和睡袋防潮墊,還要哪些細節的東西
必需品
1.頭燈或者手電筒(蓄電池燈)(晚上扎營走路沒那東西危險)
2.帳篷、塑料布(防潮)
3.花露水
4.雲南白葯噴劑、紅花油、創可貼
5.繩索
6.小刀
7、火種(火柴和打火機二者都要),但在高原地帶,火柴和打火遇高海拔很難打著,困此在高原地域最好是攜帶鎂棒取火。
8.潔凈的水(適量)
9.充足的食品
10.濕巾、紙巾
11.保暖用衣物
12.防身器具:如噴劑、高壓電棍等
13.綳帶
14.太陽鏡
15.望遠鏡
16.顏色醒目的衣物或飄帶,最好為大紅色
17.強力驅蟲劑
安全指南
選營地
在搭帳篷之前,必須仔細勘察地勢,營地上方不要有滾石、滾木以及野外露營風化的岩石,尤其是靠岩石壁越近的地方越要留意,盡量要避免在凹狀的地方扎營。萬一發現滾石,應立即大聲喊叫,通知同行夥伴。
許多石塊有被泥土包裹的痕跡,這是識別發生泥石流的主要標志。營地不要選在離泥石流通道太近的地方。
如果是雷雨天的話,不要在山頂或空曠地上安營,會引起雷擊。也不要在河灘、河床、溪邊及川穀地帶建立營地,以防被突如其來的洪水沖走。
一些便於欣賞風景的營地,雖然是理想的露營場所,但是一旦下雨,理想場地將會變成災難之地。山谷里的水會突然暴漲,使河岸沒入水中。
另外選擇營地時,要選擇排水情況良好的地方。還需時常注意水源流水量及渾濁情況以及流水聲。一旦感覺異常,就要趕快逃。深夜或疲憊時都是導致災難的主要原因,不可粗心或觀察不仔細。
搭帳篷
搭帳篷時應盡量選擇在平坦、堅硬的地上搭帳篷。沙地、草地、或岩屑地等排水佳的都是理想的營地。入口要背風,盡量遠離有滾石的山坡。不要在河岸和乾涸的河床上扎營。帳篷四角要用大石頭等重物壓住。帳篷內要保持空氣流通。如果要在帳篷內做飯的話,要防止著火。為了防止飛蟲進入帳篷,可在帳篷周圍撒一圈煤油。帳篷搭建時,最好超南或東南面,能夠看到清晨陽光的地方。為了晚上不會太冷,可以選擇在有凹槽的地方搭建。
找水源
尋找水源、收集水在戶外運動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項技能。
首先,在山區尋找水源的首選之地是山谷底部地區,如果在高山地區尋水,應沿著岩石裂縫去找,乾涸河床沙石地帶往往會挖到泉眼。
在海岸邊,應在最高水線以上挖坑,很可能有一層厚約5厘米的沉濾水浮在密度較大的海水層上。但是在飲用凹地積水處的水時,必須做到先消毒、沉澱後煮沸飲用。切不可為了解一時口渴,而不消毒,直接引用。
此外,收集雨水也是一個取水的有效方法。在地上挖個洞,鋪上一層塑料,四周用粘
土圍住,可以收集到雨水。
在野外,如果發現動物、鳥類、昆蟲、或人類的蹤跡,可以順著足跡找到水源。而許多植物中,例如竹類等中空植物的節間常存有水,藤本植物往往有可飲用的汁液,棕櫚類、仙人掌類植物的果實和莖干都含有豐富的水分。
辨方向
在山野中行進,常常會遇到迷路的情況,這時候切忌慌張,要冷靜沉著,利用大自然中的一些特徵物來識別方向:
表法是比較簡單的辨別方法。利用傳統手錶有的時針和分針,但是前提是它表示的是確切的當地時間。越遠離赤道地區,這種方法會越可靠。在北半球,將表水平放置,時針指向太陽,時針與12點刻度之間夾角的平分線指示正南方向。
另外有一種簡易指南針法同樣可以用來辨方向。將一截鐵絲(縫衣針即可)反復同一方向與絲綢摩擦,會產生磁性,懸掛起來可以指示北極。當然利用自然植物來尋找方向也十分便捷。若是在陰天迷了路,可以靠樹木或石頭上的苔蘚的生長狀態來獲知方位。以樹木而言,樹葉生長茂盛的方向即是南方。若切開樹木,年輪幅度較寬的一方即是南方。
巧生火
火不僅可以將食物煮熟,還能釋放熱量產生暖意,會節省體內熱量散失;可以烘乾衣服;薰過的肉食可以較長時間保鮮;火可以嚇跑危險的野獸;煙霧可以驅走害蟲,另外還可鍛燒金屬打制工具,削尖木棍。因此必須學會在任何條件下、任何地方生火。
正常情況下,打火機和火柴是最重要的點火工具。出發前在火柴上滴蠟,防止火柴變潮。火柴萬一潮濕,將它放在頭發裡面磨擦一番,頭發產生靜電可使其乾燥,另外,要記住:一隻小蠟燭只損耗最小的能量就可以維持很長時間,而且蠟燭是良好的助燃劑。
在有強烈的陽光的情況下,可以通過凸鏡聚集後可以產生足夠的熱量點燃火種。放大鏡、望遠鏡或照相機凸鏡都可以作為生火的工具。
另外一種方法可以用電池生火。用導線連接車輛、手電筒或收音機中電池的正負極時發出的火花可用來點火。
當然,也可以回歸遠古時代,利用鑽木來取火。用一塊堅硬的紡棰狀木頭在一塊軟木底座上磨擦鑽孔,起初會落下細碎的木屑,爾後磨擦處會變熱,為便於鑽木,往往將硬的紡棰狀木頭纏在自製木弓上,加快轉動速度,盡快引燃火種。
營地選擇
營地選擇及其建設是關繫到全部人員休息的大問題,在營地的選擇很講野外露營究,以下是注意事項:
近水
露營休息離不開水,近是選擇營地的第一要素。因此,在選擇營地時應選擇靠近溪流、湖潭、河流邊,以便取水。但也不能將營地扎在河灘上,有些河流上游有發電廠,在蓄水期間河灘寬、水流小,一旦放水時將漲滿河灘,包括一些溪流,平時小,一旦下暴雨,都有可能發大水或山洪暴發,一定要注意防範這種問題,尤其在雨季及山洪多發區。
背風
在野外扎營,不能不考慮背風問題,尤其是在一些山谷、河灘上,應要選擇一處背風的地方扎營。還有注意帳篷門的朝向不要迎著風。背風同時也是考慮用火安全與方便。
遠崖:扎營時不能將營地扎在懸崖下面,這樣很危險,一旦山上刮大風時,有可能將石頭等物刮下,造成傷亡事故。
近村
營地靠近村莊有什麼急事可以向村民求救,在沒有柴禾、蔬菜、糧食等情況時就更為重要。近村的同時也是近路,即接近道路,方便隊伍的行動和轉移。
背陰
如果是一個需要居住兩天以上的營地,在好天氣情況下應當選擇一處背陰的地方扎營,如在大樹下面及山的北面,最好是朝照太陽,而不是夕照太陽。這樣,如果在白天休息,帳篷里就不會太悶熱。
防雷
在雨季或多雷電區,營地絕不能扎在高地上、高樹下或比較孤立的平地上。那樣很容易招至雷擊。
住宿溶洞
在南方大部分地區的野外,常可見到各種形式的山洞,旱洞、水洞、穿山野外露營洞、復合洞等,住宿溶洞是野外旅行最為常見的方式之一。我們的祖先就是從住宿溶洞開始了新的地面生活。可見住宿溶洞是安全、方便、溫暖、避風避雨的好地方。住宿溶洞應當注意以下幾點:
通風
首先要察明該洞是否是通風的溶洞,而不是一個死洞。保持空氣的流通很重要的,可以點一支香煙察該洞是否通風,只要煙向洞中或洞外單向的飄動即說明此洞是通風的。
淺住
:洞多是比較深的,從安全的角度出發最好將營地安排在距離洞口較近的地方,以方便撤營及轉移。
水情
:在確定一個溶洞可否住宿時,應先弄清此洞的水情,多數的溶洞都有流動的地下水在活動,有個別的地下水水情復雜,尤其在雨季就更應當注意,選擇的住宿地應當乾燥,上無滴水。
其他在溶洞住宿應當注意:不少的溶洞多有蝙蝠、燕子等動物棲息,因而入洞住宿最好少驚動它們,或者換一個洞。如果對洞穴探險沒有經驗應當在洞中少活動,單人活動應當禁止;在洞中住宿可以不用支搭帳篷,只需鋪上各種睡具即可,如果有蚊蟲可以燒煙驅趕。
露天宿營:露宿是對我們野外生活的一種鍛煉和考驗,同時也是一種難得地生活體驗。在沒有雨水、大風、風雪及霜的天氣,完全可以試試在露天下露宿的方式,不用支搭帳篷等任何遮擋物。露宿可以選擇一塊大樹下,鋪上塑料布、防潮墊,再放上睡袋,睡袋上可以再罩上一塊塑料布,或者在睡具的上方簡單的掛一張防雨布,露宿主要的問題就是防露水及蚊蟲的侵襲,可以在睡袋的頭套處罩一層紗網,以防蚊蟲,或連夜的燒煙火,燃煙可以防止霜降,減少露水,在一些農村可以看到農民這樣做為減少霜降。當然,雨季、冬天就不要露宿。另外,注意不要在水邊、草木密集的地方露宿,那些地方蚊蟲多,也不安全,同時,在露天露宿一般氣溫比帳篷里低5度左右,故要多加衣物,以防著涼。
另一種露宿的方式就是用吊床,吊床的優點是不會被地上的動物襲擾(如蛇等爬行動物),並在一些潮濕的地帶很適合,用吊床要在睡袋下墊防潮墊,並在吊床上方掛一張防雨布。有一種吊床式帳篷即有防雨蓬,同時還有防蚊蟲的紗帳,很適合叢林宿營。
雪屋:在大雪紛飛的雪天,如果雪地的雪比較厚實,就可以用雪做一個簡單的雪屋,這在東北地區的農村,獵人們就熟悉這種辦法。建蓋雪屋必須要有比較壓實的雪,再用鐵鏟等物切割建蓋,由於篇幅所限,本書不過多的研究特殊條件下的露營方法。
野外作息
合理的戶外作息安排是保障身體良好狀態的重要途徑,常常會由於激動、興奮野外露營等原因,大家在篝火旁一聊就沒完,或者進行一些娛樂活動,從而影響正常的休息。這要特別注意,因為大家活動了一天,身心都比較疲勞。這時隊長應當規定統一的作息時間,如不超過夜間12點休息,早上不超過7~8點起床,尤其要強調要統一,不能因個別人而影響整體。
露營是指不依賴山屋、旅社等人工設備,而是用自己准備的道具,在山野中生活過夜。露營雖然很有趣,但露營新手卻要注意很多項問題
建設營地
營地選擇好後即要建設營地。尤其是有一定規模的野外露營地,整個營地的建設就尤為重要,分以下一些步驟:
平整場地
將已經選擇好的帳篷區打掃干凈,清除石塊,矮灌木等各種不平整、帶刺、帶尖物的任何東西,不平的地方可用土或草等物填平。如果是一塊坡地,只有坡度不要大於10度一般都是可以作為露營地。
場地分區
一個齊備的營地應分帳篷宿營區,用火區,就餐區,娛樂區,用水區(盥洗),衛生區等區域。第一個先落實宿營地。用火區應在下風處,距離帳篷區應在10~15米以上,以防火星燒破帳篷。就餐區應就近用火區,以便燒飯做菜及就餐。活動及娛樂區應就餐區的下風處,以防活動的灰塵污染餐具等物,並距離帳篷區應在15~20米,以減少對早睡同伴的影響。衛生區應在宿營區的下風處,與就餐區、活動區保持一定的距離。用水區應在溪流及其河流上分別上下兩段,上段為食用飲水區,下段為生活用水區。
建設帳篷露營區:如有數頂帳篷組成的帳篷營地區,在布置帳篷時,應注意:第一,所有帳篷應是一個朝向,即帳篷門都向一個方向開、並排布置。二,帳篷之間應保持不少於1米的間距,在沒有必要的情況下盡量不系帳篷的抗風繩,以免絆倒人。三,必要時應設警戒線(溝),在山野露宿有可能會遇到威脅性的動物或者壞人的攻擊,當然,這種可能性很小。可以在帳篷區外用石灰、焦油等刺激性物質圍帳篷區畫一道圈,這樣可以防蛇等爬行動物的侵入。或者用電子報警系統等辦法。
建設用火就餐區:就餐同用火一般在一塊兒或是相近的地方,這個區域要與帳篷區有一定的距離,以防火星燒著帳篷。燒飯的地方最好是有土坎、石坎的地方,以便挖灶建灶,拾來的柴禾應當堆放在區外或上風處。就餐區最好有一塊大家圍坐的草地,"餐桌"可以用一塊大平石或者就在地上。"餐椅"同樣用石塊最好,或者席地而坐,由於地氣對人體有害,故可以用各自的睡墊或氣枕頭代用一下,不要怕麻煩,至少要用雨衣或塑料布。多數就餐時間已經是天黑的時候了,應當考慮照明的位置,不論是用汽燈還是其他方式照明,燈具應當放在可以照射較大范圍的位置,如將燈具吊在樹上、放在石台上或者做一個燈架將其吊起來。
建設取水用水區
用水、取水一般都在水源處,盥洗用水與食用水應分開,如是流水,食用水應在上游處,盥洗生活用水在下游處。如是湖水即同樣要分開地方,兩種用水處應當距離10米以上。這種劃分是出於衛生的需要。另外,取水要經過的河灘地帶亂石灌木等物較多,沒有小路可尋,故應當在白天的時候注意清理一下,不然晚上取水時就不方便了。
建設衛生區
衛生區即是隊員們解手方便的地方,如果只是住宿一晚,可以不必專門挖建茅坑,可以指定一下男女方便處即可。如果隊員人數多或者住宿天數在兩天以上,即應當挖建茅坑,臨時廁所應建在樹木較密的地方,就不用拉圍簾了。更要注意不能建在行人常經過的地方。如果附近的溪流多,可以將廁所建在溪流上,在小溪上塔兩根大木頭,要建平穩並有安全感,大家即可在上面大小便,並將大小便直接排入溪流中,不用耽心會污染河流,小量的糞便會被河流中的生物分解或被自然凈化。如果已建了衛生區,大家的大小便就應該在修建的衛生區里進行,而不應滿山排泄,而大煞風景。
建設娛樂區:娛樂區可以在就餐區,待就餐以後打掃出來即可,如果場地大,也可以單獨劃出一塊地,只要場地平整即可,同時場地里絆腳、碰頭(矮樹)的東西要少,因而要進行一般性的清理,在玩一些游戲時應在一個劃定的圈子裡拉上保護繩,以免不注意發生意外事故。
野外氣象小知識:在戶外旅行應當知道些氣象的基本知識,本書在第七章中有些介紹,這里是針對野外露營進行介紹。一旦到了戶外,就只有聽天由命,我們只能認識自然,而不能左右自然。旅行中除了遇到雷雨、大風雪等情況應當停止、休息外,其他情況均可以繼續行動。而在野外露營就需用多考慮一些氣象問題:
防雨
防雨是露營氣象考慮的重要問題,如果判斷當晚有可能下雨,應當對營地及帳篷進行必要的防雨處理,除選擇好營地外,需要挖泄洪溝,加固帳篷並增強防雨性能,如可以在帳篷外加蓋防雨塑料布、雨衣等,將各種旅行用品放置在帳篷中等。防雨應在扎營前觀察天氣變化情況,經常外出旅行多觀察多積累經驗就會掌握是個大慨。
防風
風向對應扎營比較重要,關繫到帳篷門、爐灶口開向及營地各區域的整體布置問題。這須要了解一些地形氣候知識,在大湖泊邊扎營,其風向是早晚相反變化,白天,地面溫度上升快,風向是向陸地刮;夜晚,地面溫度下降快,風向向湖區刮。故應當將帳篷門背風開,而爐灶口應向風開。在炎熱乾燥的山區同樣有相似的情況,白天,由於山谷(谷地)氣溫上升慢於山坡(山頂),呈上升氣流,即谷地向上刮風,而夜晚則呈下降氣流,風向谷地刮。故在山谷中扎營時應當事前考慮這種情況。研究風向及風力,對應戶外運動比較重要,有條件的可以帶上一個風向風力表,或根據下表查知風力,在記日記時不妨記錄一天最大的風速。
風力等級簡表 風速單位:米/秒
風力等級 風速 外 界 表 象
0級靜風 0.0-0.2 煙柱直上,水面無波,樹葉不動。
1級軟風 0.3-1.5 弱而無力,煙隨風去,樹葉微動。
2級輕風 1.6-3.3 人有感覺,樹有微響,旌旗始動。
3級微風 3.4-5.4 細枝搖動,旌旗風展,稻穀搖動。
4級和風 5.5-7.9 樹枝彎動,灰塵四起,紙飄空中。
5級勁風 8.0-10.7 小樹搖動,湖塘起波,莊稼起伏。
6級強風 10.8-13.8 電線有聲,撐傘難行,大樹搖動。
7級疾風 13.9-17.1 迎風難行,全樹搖動,大樹彎枝。
8級大風 17.2-20.7 阻力甚大,小枝折斷,江河浪猛。
9級烈風 20.8-24.4 吹壞煙囪,小屋受損,瓦片移動。
10級狂風 24.5-28.4 行人吹跑,逆風難行,樹木颳倒。
11級暴風 28.5-32.6 破壞嚴重
12級颶風 32.7以上 摧毀極大
氣溫
氣溫對應戶外旅行同樣重要,我們應當學會氣溫管理,即掌握在什麼季節、什麼地區的氣溫變化及規律,並在此基礎上的裝備、服裝配置。學會對氣溫及變化有一個較為准確的直覺判斷,這就要經常攜帶一個氣溫表,經常性的對照觀察、體驗。一日之中,一般在下午2點為當日最高氣溫,為其峰值;而夜裡2點~3點是最低點。這一日之間的溫差叫日較差,日較差的大小與地理緯度、地形、季節、天氣狀況等因素相關,一般說來,低緯度比高緯度地區、內陸比沿海地區、晴天比陰天、盆地比平原、荒漠比林地的日較差大。在森林中,由於森林的儲存功能,日較差小。
野外露營
露營裝備
帳篷
一般分三季帳、四季帳和高山帳。按使用人數可分單人、雙人、三人、多人帳。一般戶外店普遍銷售的是三季雙人帳,即春夏秋普通休閑露營活動常用,結構分雙層、單層帳。雙層帳外賬防雨,內帳透氣,在夏季天晴可不加外賬,因此雙層帳越來越普遍。帳桿分玻璃纖維桿和鋁合金桿以及碳纖維。
四季帳較少見,可在冬天使用,但也較為厚重,價格較高。
登高山特別是雪山,應用高山帳篷,通風、保暖、透氣且非常結實,能防12級大風,一般旅遊帳篷不適合高山地區。
背包
根據容量分小型背包30升以下,中型背包30-45升、大型背包45-80或更高。根據目的地攜帶的裝備選擇背包。一般周末兩到三天的野外露營活動,45-60升的背包合適(帳篷、防潮墊可未掛置頂)。戶外中大型背包一般都有良好設計的背負系統,使背負重量均勻分散到背上和腰上,並可調節。背負系統好壞是衡量背包好壞的重要因素。
睡袋
普通氣候條件可以用杜邦棉或其它棉的睡袋,根據溫標(睡袋保暖溫度的指標)選擇睡袋。在高山或高寒地區以高質量的羽絨製成的睡袋較好,一般1.5-2公斤的充填絨量即可。羽絨睡袋因容易壓縮,體積、重量都小,越來越受歡迎,但價格也較貴。
防潮墊或氣墊
物理防潮墊或充氣睡墊,用於與地面潮氣隔離,保持體溫及睡眠質量。
沖鋒衣和沖鋒褲
沖鋒衣泛指防水透氣的功能性外套,區別與雨衣是其透氣性,讓身體汗蒸汽容易揮發,保持身體的乾爽與舒適。著名的防水透氣材料品牌是Gore-Tex。
炊具與餐具
野外炊具一般指爐頭和燃料(氣罐)用於野外煮食燒水,攜帶非常方便。爐頭分油爐和氣爐,氣爐搭配氣罐較為常用。油爐又稱萬用爐,配合煤油、白汽油等使用,但價格貴,並且需要經常清理維護。餐具包括適用不同人數的套鍋、碗、刀叉筷子。
登山鞋
登山與野外行走,全方位對腳部提供良好的保護與緩沖,大大減緩疲勞。分登山鞋、徒步鞋,還有根據目的地型的其他功能鞋。
頭燈
戴在頭上的燈具,用於夜間活動,走夜路或營地活動,解放雙手。
水瓶/水袋
著名的SIGG水瓶和太空杯等。而水袋是專業水具,用於在行走中直接飲水。
另外,常見戶外裝備還有望遠鏡、防水袋、登山杖、各種刀具(瑞士軍刀)、指南針、功能手錶、GPS等等。
10. 第一次去戶外野營,新手要准備些什麼
說到戶外野營,很多人都只會想到要帶哪些裝備?其實不然,戶外野營,並不只是准備裝備,更需要有安全和環保意識和必須遵守的戶外道德守則。
1、裝備實用原則:既然去野營,帳篷、睡袋和地墊是不可少的,頭燈和衛生用品比如衛生紙、濕巾紙、毛巾牙刷甚至一個壓縮型的水桶都是必需的。既然露營,就會需要野餐,氣罐、爐頭和簡易的鋁鍋、飯盆也是不可少的。
至於其他的裝備諸如登山鞋、防水的沖鋒衣褲、登山杖、雪套雖然是穿越登山的重要准備,但並不一定是野營的必需裝備,因為你是去露營、而不是去探險,你完全可以把車子開到一個草壩或者森林空地去扎營,根本不需要把自己打扮成一個雪山攀登者或者洞穴探險者的模樣。
當然,既然是野營,就要過夜,照明裝備比如頭燈、營地燈肯定是需要的,否則到了晚上兩眼一抹黑,那就不僅是不好玩的事情了,更有可能存在各種安全隱患。
2、露營環境選擇:第一次野營,最好有經驗豐富的老驢同行,以便指導你如何選擇安全舒適的營地。比如很多新驢第一次出行,往往選擇把帳篷扎在干凈的河灘草坪上,雖然卧聽流水潺潺的水景房是一件很浪漫的事,但這卻是非常危險的!事實上近些年國內發生過多起露營帳篷被突發山洪沖走的悲劇。此外,為了躲避風雨把帳篷扎在山崖下也是不可取的,這樣有可能在下雨之後發生塌方造成傷亡事故。而孤立地把帳篷扎在一個凸起的高地上也不可取,因為雷雨天氣可能遭到雷擊。
另外,夏季營地的周邊,最好能用硫磺粉或者殺蟲劑噴灑一遍,以防毒蟲侵襲。而清晨起來放在帳篷周邊的鞋子和其他容器也要仔細檢查,以防蟲蛇躲入避寒。
3、食物和水:外出露營盡量自備飲水,迫不得已必需選擇干凈水源燒開甚至沉澱後燒開飲用,千萬不要看到山崖上流下來的山泉就以為一定是大自然的潔凈水源,說不定你爬上山崖就看到水邊到處是動物糞便甚至還有山民開墾的菜地污水呢!
不採食把握不準的野菜野果,更不要採食野蘑菇,要知道即便是土生土長的山裡人,採摘野蘑菇也有看走眼的時候,這種失誤是沒有補救機會的。而野菜也必需有相當的經驗才行,特別是野芹菜最容易跟毒芹混淆,沒有十分把握不要輕易以身試菜。
4、保護環境:露營地盡量避免大動工具挖土鏟草,盡量不動用鋤頭等工具破壞大自然的原生狀態。也不要看到野花就興高采烈地採摘,請把野花以留給後來人共同觀賞,因為那些野花屬於公眾資源,並不屬於你一個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