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活動心得
A. 求一個戶外拓展活動心得主題
同舟共濟,信任,團結就是力量,勇敢的心,溝通的力量,我是做戶外拓展的,希望能幫到你~
B. 如何有效組織幼兒戶外游戲活動教研總結
一、為幼兒提供充足的游戲時間 多數班級的游戲時間不足,導致幼兒游戲水平低下。因此我們每天為幼兒提供戶外游戲2小時,戶外體育游戲1小時的游戲時間保證幼兒充足的戶外活動時間。另外,室內游戲時間不能代替戶外活動時間,這兩種活動會促進兒童不同方面的發展,都是不可缺少的。 二、要保護幼兒自主、自發的游戲活動 在游戲中,幼兒自主、自由,活動類型老師不做硬性安排,由幼兒自己選擇,玩什麼,怎樣玩均由幼兒自己做主。幼兒在游戲中可以不受任何限制,盡情玩耍。老師只是作為游戲夥伴參加游戲,為幼兒營造寬松、民主、自由的游戲氛圍,讓游戲以生動活潑的方式流露出幼兒的真實感受。當然在游戲中,教師並非完全放任,而應做到心中有數,進行相應的指導。 三、游戲要有選擇性 在幼兒中開展游戲一定要有選擇性。首先,要思想健康,避免一些有暴力思想的游戲。其次,能調動起幼兒參與的熱情。幼兒園開展游戲一般以集體游戲為主,如果游戲前准備時間很長,參與人數又少,幼兒便會覺得自己是個旁觀者,失去興趣,不好好配合。因此要設計一些孩子喜歡參與性強的游戲,孩子們都可以參與進去,孩子等待時間短了,都成了游戲的主角,自然樂於參與。 四、重視幼兒游戲的安全 開展豐富多樣的戶外游戲活動,必須,但決不能怕出事,因保證幼兒安全而影響幼兒健康教育的發展。因此,應採取一些應對的措施,既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又能保證幼兒的人身安全。首先要調整戶外活動時間,減少戶外活動人數合理安排安全的活動場地。根據年齡特點,運動量的大小,合理劃分各班的活動場地。教育幼兒應有規則意識。
C. 急求,一份(校園,戶外,運動類的)社團活動的總結的例文
以社團活動為載體推進校園精神文明建設 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明確指出,要建設體現社會主義特點、時代特徵和學校特色的校園文化,形成優良的校風、教風和學風,大力加強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開展豐富多彩、積極向上的學術、科技、體育、藝術和娛樂活動,把德育與智育、體育、美育有機結合起來,寓教育於文化之中.在新的形勢下,開展校園精神文明建設,不僅改變了校園環境,也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的行為、心理和思想。校園文化活動作為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推動校園精神文明建設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一、 校園文化活動在高校精神文明建設中作用的再認識 校園文化活動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設創建活動的重要內容,在高校精神文明建設中的作用主要表現為: 第一、有利於加強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營造和諧的校園氛圍 大學生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設的主體和主力軍,推動高校精神文明建設的發展離不開大學生的參與和支持。大學生在校園內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各種活動,營造了一種和諧的校園氛圍。通過參與各種活動,它們可以親身體驗到集體活動的樂趣和集體的力量,進一步認清個人與集體的關系,樹立全局的觀念、集體的觀念。校園文化活動也極大地促進了校園內的道德風氣,良好的校園道德風氣又為培養大學生的道德品質創造出良好的育人環境,促進校園精神文明和諧發展。 第二、有利於大學生投身社會實踐,鍛煉綜合能力 校園文化活動對培養和鍛煉大學生的綜合能力提供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活動載體與實踐機會。如我校開展的文化藝術節、歌詠比賽、演講比賽等文化活動,既為我校大學生提供了必要的發揮個人興趣、特長的條件和機會,也鍛煉了學生的組織能力、活動能力,使相當多的學生從中能夠得到展示自己、表現自己的機會,從而更加樹立信心,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 第三、有利於提高知識水平,促進專業知識的學習與應用。 根據專業特點開展的校園活動,可以激發大學生學習專業知識的興趣,促進大學生對專業知識的學習與消化。比如我校管理學院連續三年組織學生參加國際企業管理挑戰賽(GMC),要求學生能全面、靈活地運用管理學的知識,如生產管理、市場營銷、財務會計等知識和預測、優化、對策、決策等方法,考察大學生的分析、判斷和應變能力。通過參加這種比賽,能夠激發大學生對專業課學習的興趣,並將所學的知識綜合運用到實踐中來,從而達到鍛煉同學們管理實踐能力、培養團隊協作精神、提高綜合素質的目的。 第四、有利於繁榮校園文化、促進校風學風建設 學生是校園文化建設的主體,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校園文化活動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和形式。目前,我校以學生社團為載體的校園文化活動開展豐富多彩,社團的發展也呈現蒸蒸日上的良好態勢。精彩紛呈的社團活動給校園文化注入了巨大的生機和活力,對建設良好的校風學風起到了巨大的促進作用,也對我校的精神文明建設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二、實踐案例:合肥工業大學社團活動現狀 大學生社團是校園文化活動的有效載體。近年來,我校學生社團組織的發展如雨後春筍,無論就其數量,還是就其活動范圍和參加人數,都遠遠超過了以往任何歷史時期。據我校大學生社團聯合會最新統計,目前我校有校管學生社團70個,院管學生社團20餘個,參與人數近萬人。但由於我校學生社團是自發組織,因而它具有易變性、興趣性、不成熟性等弱點,在某些層面上有礙於校園文化活動的深化,具體表現為: 第一、校團委直屬的學生社團組織雖然數量很多,但各社團發展卻良莠不齊。有的社團能夠招收較多會員,活動開展很有層次和規模,如書畫愛好者協會、天跡戶外運動協會等;有的協會雖然有一定的會員參與,但活動單調,缺乏創意,不能夠吸引廣大同學參與,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有的社團開展的活動與當前學生興趣愛好根本不適應,每年招的會員很少或根本招不到會員,名存實亡。 第二、社團活動開展很多,但學校缺少必要老師進行指導,也缺少必要的活動經費進行資助。校團委直屬的70個社團中,目前僅有極少數的老師進行宏觀指導,僅能負責活動的規劃和審批,在活動的具體開展過程中缺少專業的指導教師。社團的活動組織和發展壯大,過多地依靠社團主要負責人,沒有形成較為完善的工作制度和活動體系。另外,目前學校對社團發展也沒有專項資金,社團每次開展活動都要靠自己去拉贊助,贊助多則活動開展得好,沒有贊助則活動基本上開展不起來。缺少專業教師指導和資金資助,是目前影響社團健康發展的瓶頸。 第三、在院管社團活動中,與當前大學生的特點和需求嚴重脫節。單獨依靠學院開展的活動,數量比較少,形式也比較單一,滿足不了當前學生多樣化需求。學院學生想參加各類活動時,過多地依靠學校組織的活動,造成學生對學院的陌生感,直接影響學生的專業學習興趣。所有這些,都嚴重影響了學院社團活動的開展和社團的健康發展。 三、以社團活動為載體推進我校精神文明建設的措施 對於以上這些問題,我們應從完善我校社團活動管理,充分發揮其推動我校精神文明建設的作用方面解決,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建立學習型組織,提升幹部素質 建設學習型組織是當今時代充分發揮青年創新優勢、培養人才、推動經濟社會全面進步的必然要求。高校社團工作群體是青年大學生,與其他社會群體相比具有學習能力高、知識結構新、創新能力強的特點。建設學習型組織可以充分調動青年大學生的創造性,實現大學生成就事業與成就人的雙重效果。因此,建議學校能夠進一步重視和加強我校學習型組織建設,把加強學習型組織建設作為當前加強和改進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手段來抓。學校應制定和完善的各種配套政策,促進各類學習型組織朝規模化、品牌化發展,進一步推進學習型校園的建設。 第二、實行科學管理,實現項目化運作 管理出效益。學校領導應重視對學生社團的指導,使之充分發揮其在校園文化中的主導性作用,牢固佔領校園文化活動的主力陣營;加強對我校大學生社團聯合會的指導,實施「質量建團」戰略,開展以評促建活動,對社團進行年終考核定級,規范管理,使學生社團成為校園文化活動的生力軍;成立專家指導委員會,選派優秀專業教師進行指導,並設立專項經費,探索出一套適合我校特點的校企結合、多方聯動、項目化運作的有效模式。 第三、實施有效激勵,促進全面發展 學生參與社團活動,以期通過社團組織滿足綜合能力發展的需要,而人的需要滿足與激勵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對此,學校在激勵的措施上,除了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外,還應從「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個人」、優秀社團」、「優秀畢業生」等評定上進行體現,以讓學生感到自己是社團的成員,這樣學生就會從自身的利益出發去關心社團的發展,充分發揮積極性、創造性和主動性。這是學校實現有效激勵、為社團的發展提供保證的重要手段。 第四、開創特色活動、樹立品牌意識 品牌經營在現代企業經營管理中所發揮的作用已毋庸贅言,而在我校學生社團管理中引入品牌意識,正是結合當前我校的發展形勢、運用現代管理理念的體現,本身就是一大特色。在日益社會化的校園里,品牌不僅能對樹立社團形象、擴大社團知名度和加強社團凝聚力等發揮積極作用,而且一個成功的品牌,它所蘊涵的效應更是巨大,影響更為廣泛。要把品牌意識在我校社團管理中真正樹立起來,關鍵還在於社團本身質量的提高與特色的挖掘。只有不斷地完善與鞏固,才能真正繼承和發揚社團精神,構建真正體現當代教育特色的大學生社團,以不斷推進我校精神文明建設。 總之,校園文化活動在推動我校精神文明建設方面確實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只有高奏校園文化建設的主旋律,才能推動我校精神文明建設不斷上層次、邁大步,進而對整個社會精神文明建設做出積極貢獻。
D. 如何開展戶外游戲活動的學習心得
心得是
戶外游戲很有趣
而且可以和大自然親密接觸
放鬆一下
戶外游戲要注意安全
確保人身財產安全
E. 戶外拓展活動怎麼寫心得
寫寫你們之前做了什麼准備,有什麼心情,開展這項活動都進行了什麼,通過這些活動你有什麼心情,從中你學到了什麼
F. 小班班級戶外活動總結寫不足的地方出去玩的
戶外體育區域活動是幼兒園體育活動的一種特殊的組織形式,是對幼兒園基本的體育活動組織形式的一種補充。它是指幼兒在一定的體育活動區域內自主自願的游戲活動。它可以打破幼兒年齡、班級界限。擴大幼兒之間的接觸與交往,使幼兒在活動過程中,相互影響,共同提高與發展,同時也能滿足幼兒多方面的需要,充分體現幼兒是活動的主人。 根據小班幼兒第一學期自理能力較弱,肌肉骨骼發育不健全,戶外體育區域活動中不安全因素比較多的實情情況,我們認為小班前期體育區域活動以班級輪換式適宜。小班幼兒自控能力較差,在活動中可能會由於興奮而忘記老師要求,因此將幼兒的活動控制在一定區域內,一定時間進行輪換,便於全面觀察和隨機指導、保護。 對於班級輪換式的組織形式,我們進行了一系列的嘗試。可分為三種組織形式。旨在遵循「以幼兒發展為本」的原則通過師生間的互諧環境促進幼兒身心發展。
G. 如何在戶外活動中培養幼兒的自主性心得
戶外體育活動是通過豐富的活動材料,充足的場地空間,科學的項目設置來促進幼兒動作、思維、意志等方面發展的一種途徑和方式;也是培養幼兒自主性、發揮幼兒創造性的一項自主活動。我在組織幼兒進行戶外體育活動中,做了一些嘗試,來培養幼兒的自主性。
戶外活動中培養幼兒自主性
一、注重環境,為幼兒創設自主發展氛圍。
良好的環境創設應體現開放、自由,能讓幼兒無拘無束地參與活動,使幼兒產生愉快的情緒,能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對活動的興趣,增強幼兒的自主性、自信心,因此,為幼兒創設一個愛與寬松的環境是發展幼兒自主性的前提。
1、提供豐富的玩具和材料。
在組織幼兒進行戶外體育活動中,我給幼兒提供玩具、材料時,注意用心找到幼兒興趣、要求、原有水平與教育目標和內容的結合點,及時調整玩具、材料,選擇能引起幼兒的多種動作的玩具,讓幼兒自主活動,如選擇:、球、沙包、圈、輪胎等。
球既可用手拍、又可用腳踢,還可用頭頂;沙包可向遠處投擲,既可練習投擲動作,又可練習拋接動作,還能把沙包放在頭上頂著走或放在腳背上走,鍛煉平衡能力;圈,既可玩套圈、滾圈,又可將圈放在地上跳,如:雙腳跳、花樣跳、側跳等,還能用圈玩「開汽車」、「開火車」游戲;輪胎能滾、能走、還能跨。這些玩具都為幼兒的想像、創造提供較充分的空間,滿足幼兒不斷發展的需要。
2、營造和諧平等的心理氛圍。
幼兒有自己的特點和需要,他們有自主性、獨立性、有自己獨立的人格,因此,我們必須樹立正確的指導思想,充分認識到幼兒在活動中的主體地位。給幼兒一個自主發展的空間,除了在物質環境上滿足幼兒的需要,在精神上我們更應該相信孩子,了解孩子,發現每一個孩子的優點,使其充分感受到被同伴接納、喜歡的快樂,建立自信心。
在戶外體育活動中,我經常和幼兒交流,與他們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朋友關系,和他們說話時能蹲下來,尊重他們,慢慢地了解每個幼兒的興趣、愛好,了解他們發展的需求,並把教育目標滲透在戶外體育活動中,引導他們產生自身的需要,逐步形成內部動力定型,最終內化為自覺行為,為他們提供寬松和充滿愛與平等的環境。
二、轉變觀念,讓幼兒成為發展的主人。
現代教育新理念要求我們:轉變觀念,充分認識幼兒的主體作用,讓幼兒真正成為發展的主人。
1、激發幼兒的自主積極性。
興趣在幼兒的發展過程中發揮著動力、組織、創造、強化的功能。興趣對提高幼兒自主性發展起著明顯的促進作用。蘇霍姆林斯基也曾指出:「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
幼兒時期,是天真好奇、主動探索的時期,我們要抓住這一時期幼兒的特點,注重激發幼兒活動和學習的願望,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實踐證明,充滿好奇、興趣廣泛的幼兒一般都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各種活動和游戲。因此,在活動中我們應注意觀察幼兒的表現,關注幼兒對活動是否有興趣,是否能以積極愉快的情緒投入其中,堅持從培養幼兒有益的興趣出發,給予恰當的指導,使幼兒心情愉悅、積極主動地進行活動。當幼兒品嘗到成功的美味後,再給他們提出更高的要求,以便挖掘和發揮他們的巨大潛力。
在培養幼兒興趣,激發幼兒在戶外體育活動中的自主性的實際過程中,我覺得讓幼兒動手操作,是一個非常好的重要手段。我根據不同層次的教學要求,提供適合幼兒身心發展的不同操作難度的材料,採取民主的態度,引導幼兒自主選擇,自由操作,鼓勵他們進行「五動」:動眼、動腦、動手、動腳和動口,我總是耐心地傾聽他們的想法和感受,為他們提供表達的機會。鼓勵他們把自己的玩法玩給大家看,為每個孩子提供表現的機會,讓他們在成功的體驗中得到發展,從而進一步激發了他們的自主積極性。
2、放手讓幼兒去玩。
《綱要》指出:應該支持幼兒富有個性和創造性的表達。應絕對尊重
幼兒的意願,不用自己的建議去左右他們的想法。陳鶴琴教育思想中也指出:要以幼兒為主體,將游戲的主動權交給幼兒。游戲的主體是幼兒,游戲的權利也在幼兒,我們要保證幼兒在游戲中有充分的自由度。
在戶外體育活動中,幼兒玩什麼玩具,怎麼玩,和誰一起玩,在哪兒玩,一種玩具玩多長時間,我都讓幼兒自己選擇,自己做主,讓他們當主人,使他們有盡可能多的選擇自由度。例如:戶外體育活動中,有的孩子會對飄在空中的蒲公英興趣盎然,邊跑邊吹;有的會對一根落在地上的小樹枝感興趣,獨自擺弄著;還有的會對樹上飄落的樹葉和小花瓣著迷,撿起來數一數,比比誰撿得多。這些,都是孩子天性的外露,童真的一面,我從不去約束他們,而是放手讓他們去玩,發揮他們的想像力,不規定今天一定要玩什麼,讓他們盡情地想一想、玩一玩,對所有幼兒的想像、玩法都給予充分的肯定,鼓勵他們,讓他們體驗玩的幸福和快樂。
3、鼓勵幼兒玩出新花樣。
游戲的重復行為是幼兒游戲的主要外顯特徵,重復機能是幼兒自主發展的需要。提供充足的時間,讓幼兒展開想像的翅膀,在自由自在的玩中探索,可以提高他們的自主創造性。
在戶外體育活動中,我和幼兒一起玩,一起笑,一起探索游戲中碰到的問題,一起動腦筋想出更多更好的玩法,共同交流和享受其中的樂趣。我允許幼兒每天都玩自己喜愛的器械材料,鼓勵他們想方設法玩出新花樣,愛玩多久就玩多久。例如:戶外體育活動時,有的孩子接連幾天都玩塑料拼板。開始,他們都是各自玩各自的,有的將拼板拼成一個長方形、正方形或是不規則圖形,然後在拼板上跳一跳;有的將拼板捲成一個濟公帽,戴在頭上走來走去,一臉的自豪樣,這時,我肯定了他們的各種玩法,啟發他們是否能幾個人一起玩。於是,孩子們開始了交往,他們一起將拼板拼成一條長長的小河跨一跨,或拼成一條小路走一走,還有的將拼板兩塊兩塊豎起來,變成一個倒「V」 型,練習助跑跨跳。當然,在孩子們玩的過程中,他們也會出現一些破壞現象,不過,這比起孩子們在游戲中探索玩具的新玩法,同時又學會了與同伴交往、謙讓、合作,發展了他們的自主性、創造性就顯得微乎其微了。
4、給予積極評價。
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我給幼兒的第一個評價就是微笑。在活動中,我更多地承擔「觀察者」的角色,對幼兒每一個創意都表現出傾聽、微笑和接納的態度,欣賞他們,注重他們自主能力、創造力的發展,鼓勵他們積極大膽、自主地表現自己的創意。《綱要》指出,要「尊重幼兒在發展水平、能力、經驗、學習方式等方面的個體差異,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個幼兒都能獲得滿足和成功。」因此,應從多方面觀察、評價和分析孩子的發展,並以此為依據選擇和設計適宜的教育內容和教育方法。教師的肯定、贊賞、鼓勵都會增強幼兒的積極情感和信心,另外,我還主張並鼓勵幼兒進行自主評價,使幼兒在評價自己和他人的過程中,更好地認識自己,完善自己。
三、繼續探索,培養幼兒自主性應注意的幾個方面。
1、處理好自主性發展與能力培養的關系。
合作精神涵蓋著一個人的自製力,與人熱誠相處的能力。戶外體育活動中,我們在尊重孩子的意願,培養幼兒自主性發展的同時,還應培養幼兒合作玩的能力。例如:「兩人三足」游戲、「老鼠籠」游戲、蹺蹺板、跳皮筋和一些民間游戲:如丟手絹、抬花轎等這些活動,為幼兒提供合作機會,鍛煉合作能力,讓他們在與同伴的交流、協作中獲得全面、主動、生動的發展。在活動中,慢慢懂得使用禮貌用語,學會尊重他人,和同伴團結友愛,充分體驗合作的快樂。
在戶外體育活動中,教師還注重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應為幼兒創設條件,提供他們與本班幼兒及其他班幼兒交往的機會,讓他們自己去尋找游戲夥伴,充分表達自己的意見,對幼兒大膽說、大膽問給予表揚,注重幼兒社會化技能的培養。
另外,還應鍛煉幼兒處理問題的能力。我們應讓幼兒處理力所能及的事情,盡量讓他們成為處理問題的主角,使他們覺得自己的事情自己能處理。當然,教師也應及時引導、鼓勵、啟發幼兒學習解決問題的方法。讓幼兒學會自己解決問題,不僅培養了幼兒的自主意識,還提高了幼兒分辨是非的能力。
2、必須遵循的幾個原則。
(1)主體性原則。立足於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以最大限度地激發幼兒自主性和創造性為宗旨,選擇有利於幼兒多種感官主動參與的教育形式和方法,拓展為幼兒提供操作、思考、交流與表現的時間和空間,幫助幼兒實現把活動內容和對象內化為自己的態度、能力和習慣。
(2)身心全面發展原則。注意為幼兒提供豐富多彩的活動內容,經常指導幼兒選擇或更換不同的活動內容,以求鍛煉的全面性。
(3)啟發性原則。充分調動幼兒的主動性積極性,引導他們生動活潑的游戲,經過自己的思考,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因材施教原則。活動中,教師既要注意幼兒的共同點,又要注意幼兒的個別差異,從實際出發,有的放矢地進行指導,使每個孩子都能得到充分發展。
總之,通過戶外體育活動,培養幼兒自主意識,自主行為,使之成為幼兒發展的內驅力,並作為全面素質教育的核心和切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