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戶外夜景 » 甲秀樓夜景開放時間

甲秀樓夜景開放時間

發布時間: 2020-12-15 17:14:17

① 描寫甲秀樓事物風景的詩句

1、《登鸛雀樓來》唐代:王之渙自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2、《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五代:李煜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一般 一作:一番)

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宋代:蘇軾

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4、《隨園詩話·卷一》

作郎中時詩也。玩其詞,若不料此後之出將入相者。及其為七省經略,《在金中丞席上》雲:「問心都是酬恩客,屈指誰為濟世才」《登甲秀樓》絕句雲:「炊煙卓午散輕絲,十萬人家飯熟時。問訊何年招濟火,斜陽滿樹武鄉祠。」居然以武侯自命,皆與未得志時氣象迥異。

5、《三朝北盟會編·卷五十七》

大余不敢返遣價傳語雲:東北有塵了。且亟行遂加鞭至晚抵孝義縣民雲:城西方。且廝殺何故官人來此余亟馳入城遣價於城西探之統制官甲秀並本縣尉果與賊(改作敵)戰各無勝負抵暮欲歸是日汾州發重傷人千餘人於晉絳就醫養皆為賊(改作敵)所殺初五日至初九日賊。

② 貴州的甲秀樓好玩嘛夜景怎麼樣

甲秀樓位於貴陽市南部的南明河上,是市內小型人文風景區,猶如西安的大雁塔,武漢的黃鶴樓,成都的望江樓,昆明的大觀樓一樣,甲秀樓是貴陽的市徽和標志.
甲秀樓始建於明萬曆26年,也就是1598年,至今已有400多年歷史.最先倡導修建甲秀樓的是當時的貴州巡撫江東之,他以河中的一塊形狀像鰲的巨石作為基礎,修建一座橋連接兩岸,並築一樓用以培育風水,取名「甲秀樓」.建樓的用意深遠,不但刻意點明貴陽山水甲秀黔中,而且激勵人們努力學習,使貴陽「科甲競秀」、人才輩出。
自此以後,貴陽果然出了許多著名人物,如明末以「詩書畫三決」聞名於世的楊世友,清代的兩個狀元,文狀元趙以炯和武狀元曹維城。所以甲秀樓是貴陽人傑地靈的象徵,是貴陽山水與文化的精華。
我們現在看到的是甲秀樓的石碑坊,上面題詞是「城南勝跡」,各位朋友可以在這里留影。我們腳下的這座橋叫浮玉橋,它的橋面並不是平直的,而是有一個起伏,像一條浮在水上的玉帶,增加了橋梁造型的美感。在全國的風景橋中,浮玉橋是有名的,它與杭州蘇堤上的「六橋煙雨」,揚州瘦西湖的五亭橋可以媲美。浮玉橋橫跨在明凈的南明河上,兩岸楊柳依依,非常美麗。
浮玉橋上的甲秀樓是三層三檐四角攢尖頂,高約20米,四個角上刻有珍禽異獸的圖案,低層有12根石柱托檐,四周護以雕花漢白玉欄桿,充分體現了中國古建築的美感。浮玉橋原先有九個橋孔,橋下的寒碧潭在此迴旋盪漾,形成「長江水倒流,九眼照沙洲」的奇觀。橋山的這個亭子叫涵碧亭,從遠處眺望,半圓形的橋孔與它在水中的倒影合在一起,剛好是個正圓,橋、亭、樓的影子一齊映在水中,恍恍盪盪,給人以「鏡中景,水中樓」的朦朧感覺。詩人更把這種感受寫成了一副楹聯,用「水從碧玉環中出,人在青蓮瓣里行」的詩句點出了它的神韻。
甲秀樓為貴陽主要名勝,素有「小西湖」之稱,歷代文人墨客往來於此,觸景生情,留下很多墨寶,其中尤以清人劉玉山所撰長聯最為著名,洋洋灑灑174個字,凝結了貴州的歷史文化,開頭便是:「五百年穩占鰲磯,獨撐天宇,讓我一層更上,眼界開拓。」
甲秀樓是鬧市中一處不可多得的清幽之地,景區內古色古香,景區外高樓林立,入夜後燈火輝煌,成為歷史文化和現代文明的聚焦點。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