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騎行車
① 戶外騎行和自行車旅行,用21速的山地車足夠嗎相比24速的車會辛苦很多嗎
21和24是最高速上面有區別,24和27最高速一致只是變化幅度的差別。21速一般是大盤42-44小飛14,24速一般是大盤42-44 小飛11,算一下可知最高速差了25%到30%。不過市內騎行21速夠了,太快太危險。
② 戶外騎行:我應該買什麼尺寸的自行車
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騎行中來,騎行的必備器材自然就是自行車了。很多沒買車的人都會想到,我該如何選購適合自己身高的自行車呢?我當初買車的時候也是到處翻資料,還沒開始就被入門知識嚇倒了,騎個車子那有那麼困難,我們這代人幾乎都有騎車的經歷,進店跟老闆交流下,明白自己買車到底是幹嘛用,他自然會推薦給你,當然下面也給出公式,讓你知道所以然。車架作為整個車子的主體,最大程度地決定影響了你騎行姿勢的正確性和舒適性,所以選擇一個合適的車架是至關重要的。以下是度量身體個部位長度和計算車架尺寸的公式,供大家參考使用。1. 測量大腿長度測量時最好穿騎行服,站於水平硬性地面,身體直立,兩腳間隔約十公分用書本或其他類似的東西平置於襠部,並向上施加小於坐車座的適當力度,測量書本頂部至地面的距離:2. 測量身長姿勢與步驟1相同,測量鎖骨之間V字槽底部至書本上端的距離3. 測量臂長a水平站立,平伸手臂掌心向前,測量從虎口到肋骨所在平面的距離4. 測量肩寬直立,放鬆兩臂,測量肩關節處的寬度以上尺寸每個測量三次,取平均值根據以上數據可以得到你所需要的車架尺寸:公路車架尺寸=i*0.67(cm)山地車架尺寸=(i*0.67-11.0)*0.394(英寸)把立長度=[(t+a)/2+x]-et(g公路車x=4;山地x=8;et=effective top tube length你所適合的曲柄長度:腿長范圍 (cm) 曲柄長度65cm - 70cm 165mm71cm - 76cm 170mm79cm - 81cm 172.5mm82cm - 90cm 175mm彎把寬度:(彎把的寬度是指中心至中心的長度)肩寬范圍s 把寬cm38cm 38 4039cm 4040cm 4041cm 40 4242cm 4243cm 42 44看了後要感嘆了吧,會不會太專業了。。入個門不容易~ 我找到這個的時候看了就有點懵了,要不要這么難搞!那麼就看下面的品牌車的簡單對照吧。提醒一下數據僅供參考,具體還得進店試騎。捷安特 GIANT15寸:152-170CM17寸:165-180CM19寸:173-185CM21寸:185CM以上美利達 Merida14寸:150-165CM16寸:160-175CM18寸:170-185CM20寸:185CM以上想買車的朋友們現在大概知道自己的身高適合什麼尺寸的車子了。可以標記待用了。只給出兩個品牌的對照表因為這兩個牌子普及啊,好多城市都有這兩家店以及門店組織的單車俱樂部,趕緊潛伏進去,多跟老鳥套套近乎,成長速度比自己摸索可快多了。
③ 單車戶外遠距離騎行,要准備什麼
騎車遠游之前要做充足的准備,尤其是數千公里以外的遠距離騎行。准備事項有三個:鍛煉身體、收集資料、備足「銀兩」。 好的身體是騎車遠行的基本保障。當然主要是耐力訓練,可以做一些長跑運動,其次為了加強腿部和腹部的肌肉力量,可以進行俯卧撐、仰卧起坐、引體向上、蛙跳、壓腿等運動。如果有的朋友想騎車進藏的話,那就得進行耐寒訓練,必須有一付能耐冷的好身板,盡可能地避免感冒,因為感冒在缺氧的高原上會加劇或轉為肺氣腫而危及生命,所以可以通過擦冷水澡來提高身體抗寒能力,先從夏天開始,經過秋天的適應,到了冬天已經可以在室外用冷水擦身了,只要能堅持下去,不僅能使你的抗寒能力大大加強,而且能使你的身體更加健康,在日常生活中,不再會因乍寒乍暖而感冒。 鍛煉身體的同時,還要充實大腦,豐富你的知識,廣泛收集沿途地區的自然風光、人文景觀、氣象地理、少數民族、風土人情等各種資料,以防走馬觀花。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二者缺一不可。 最後是模擬騎行訓練。長途騎車之前應先做一些短途旅行,從中積累經驗,鍛煉身體、增強戰勝困難的自信心。 前面兩個條件都具備了,就輪到錢了。買自行車以及修車工具、易磨損零件、機油、相機、膠卷等等無一不需要錢,這些都備齊了,最後便是攢筆錢遠行。 二、道路的選擇: 自行車騎行,對道路要求也比較高。出行時應選擇平坦、易於通行的道路,除迫不得已,應盡量避免去坡道、土道,這對人對車都有損害。因此,只有在土路很明顯是抄近,或非去不可的情況下,才能走土路。一般情況下,寧可多走幾里,也要避開。 俗話說:「寧走十里坦,不走一里坎」,對於自行車旅遊來講也是有道理的。 當你騎車出發時,要切記安全第一。由於你是沿公路騎行,首先要注意過往車輛,別刮著、碰著,最後是別夜間騎車。至於路上碰見野獸,遇到歹人等等,發生的概率是極小的,不必擔心。 三、自行車的選擇:由於自行車是旅遊中的主要交通工具,所以自行車的好壞與騎行的成敗有著直接密切的關系,自行車是根據不同的目的而開發設計的。因此,要在日新月異的新型自行車中挑選自己中意的自行車並非易事。自行車種類很多。大致分為公路自行車、山地自行車、場地自行車、小輪車、技巧車等。一般來說,玩小輪車、技巧車與滑板、滾軸有許多相似之處,在青少年中很流行。對於以外出旅行為目的的人來說,依所去地點不同,一般選擇公路車、山地車。 首先,必須明確自己想騎怎樣的車,然後考慮用途。例如,在山間騎行,就需要較結實的類型,山地車比較合適;在柏油馬路行駛,則可選擇速度較快的公路跑車。另外,自行車騎行也屬於一種體育運動項目,同時需要考慮運動速度,山地自行車運動速度快,在不同的路線行駛時,也更加靈活有力。此外,對自行車各部的機件做全面徹底的檢查,觀其是否靈敏可靠,性能良好,出發時,要攜帶最常用的修理工具,如扳手、鉗子、氣筒和各種易損壞的備用零件,如滾珠、車條、內胎、氣門芯、閘皮等,以備發生故障時及時修理。在裝配上,如有不合適的地方,應重新調整裝配,使其保持最靈活的狀態。 四、配件的准備: 1. 頭盔:流汗終比流血好,騎摩托車需要安全帽的主因是為了 保護脆弱而精細的頭部,騎自行車也不例外,雖然法律沒有規定騎自行車必須戴安全帽,但為了安全起見,安全帽配件中是排名第一的必須品。選購時以通風量為優先,包復性、吸含材質、扣帶角度調整也是必須考慮的。 2. 騎車服:車手穿的專業騎車服更適合一般穿,色彩鮮明的車衣讓騎士在車陣中相當的明顯,也增加了安全性,背後的口袋是最方便的設計, 而透氣性與排汗性是選購時重點。 3. 手套:手套最主要可以止滑,還可以手掌磨破皮,一般手套分為半手指及全手指,全手指多半用於越野激烈操控的玩家,一般而言,具吸汗棉的半手指手套適合一般休閑使用。 4. 鞋:比一般鞋子來的硬底的登山車鞋,更適合於踩踏腳踏,而且具有安裝卡式腳踏的升級空間。 5. 襪子:一般的短棉襪也可以用,但是有著著名車品牌、圖案的襪子,讓你的STYLE更IN。 6. 座墊袋:按在座墊下方的座墊袋,在外出時可以放入備胎、簡單工具,反光功能則是額外的安全效果。 五、 騎車技術: 自行車騎行,特別是戶外遠距離騎行中,掌握好自行車技術是很重要的,目的是為了節省體力,保證安全。 自行車車座的調整,是自行車技術的一個重要方面。自行車車座應調整到什麼高度為最佳呢?一般說來,以車座較低並有5-10度的後傾最便於長途旅遊。因為低車座好處很多:一是低車座蹬車靈活,可用腳的不同部位輪流用力,這樣可使腳的各種肌肉輪流休息,延長耐久力;二是車座低,人的位置相對降低,可減少空氣阻力,也便於伏在車把上,改進空氣流張;三是車座低,微後傾,可使身體挺直,臀部受力均勻,減少疲勞感,同時又可減輕雙臂的負擔,保護手腕;四是車座低於有利於安全,在遇到緊急情況時,雙腿伸直便可著地,這樣可避免造成危險。 因此,旅遊時對車座的調整,應以低車座為最佳,這對保持體力、速度、耐力都有很大的好處。 此外,自行車旅遊選擇好適當的速度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般來講,普通自行車,在體力正常、道路平坦等條件下的長途旅遊,速度應保持在每小時15公里左右,體力好的可加快到每小時20公里。 自行車騎行貴在保持速度,選擇適當的速度,切忌忽快忽慢,有勁拚命騎,沒勁步步停的現象。途中休息也可保持每二至三個小時一次,不要想停就停,應堅持到時間或預定地點再休息。在特殊的道路條件下行車,適當地掌握行車速度更為重要。無論是山間小路,還是又長又陡的下坡道,車速度既不可太快,也不可太慢,應因地制宜選擇速度。
④ 動感單車和戶外騎行的健身效果有什麼異同
動感單車如果是隨著音樂的節奏進行鍛煉,並且按照訓練計劃嚴格控制運動的時間,那動感單車的運動強度要大一些,對於一些減肥的人減重效果要比戶外騎行要好;戶外騎行如果能保證路程,運動的強度要小一些,量要大點,健身的效果還可以,尤其是對下肢的耐力提高較好。具體的健身效果要看自己的目的,如果以減重為目的,單車好一些,如果是愉悅身心,健康生活還是戶外騎行好一些。
⑤ 戶外騎行中如何最大限度的避免摔車損傷
如果謹慎騎行,並記住一些簡單的規則,或許做到可以避免摔交,當然了就算摔車了也能把損傷降到最小。A、盡早停車。 假設騎行速度很快,而路況也不熟,前方突然出現一個斜坡,而坡底有一個滿是大石頭的深坑,此時已無法及時停車,注意的是要使身體立即向一側傾斜,順勢倒地。這樣做的後果不過是身體出現一些擦傷。B、四肢收攏,把身子綣成一團,順勢在地上打滾。千萬不要驚慌失措。一定不要把手臂伸出來,試圖支撐身體,因為這樣的話四肢最容易受傷。要讓軀干承受全部的沖擊力,可以保證身體不至於受傷太重。C、繼續保持原來的沖力。即將摔倒時,不要用力掙扎,要保持原來的前沖力,繼續向前騎,直到支撐不住時再摔倒。身體著地時,就勢向前滾動,直到最後能停下來。當然,如果正朝著懸崖或者比較陡的斜坡下沖,則必須想盡一切辦法把自行車停住。D、讓自行車吸收一定的沖擊力。有時,可以讓自行車也順勢倒下,為自己充當襯墊。自行車壞了可以換,但人如果受傷,可就沒有那麼簡單了。E、從自行車後面跳下來。自行車即將摔倒時,如果正處於下坡過程中,而且也沒有辦法補救,那麼車手可以松開自行車,從後面跳下來。F、摔倒時千萬不要肩膀著地。摔倒時肩膀著地肯定會摔斷鎖骨,甚至會更糟。如果發覺自己就要同近旁的物體相撞了,請想方設法向前或者向後摔倒,這樣,就不至於肩膀先著地了。大部分的騎行者在戶外騎行中路線一般都是近郊或者是有組隊的結伴而行,當中肯定有核心人物在帶領 ,因此緊跟領隊,注意領隊的手勢可避免各種意外,如果單獨騎行在不熟悉的路段相信很少人會拚命加速,騎行玩的是心情,領略的是風景,戶外季認為咱們又不是參加比賽,又不是長途騎行趕在既定時間抵達宿營地。速度適當減慢,少一些攀比之心,電動車跑在前面也不是什麼讓騎行者丟臉的事。最後騎行中必要的防護裝備是必須要穿戴的。看看美女騎車的美圖,悠哉悠哉。
⑥ 怎麼選擇一好的山地車戶外騎行
1、車腳架
許多品牌的新車是不含腳架的,如果你的自行車用於日常通勤,考慮到日常停放的內便利性,配置一個容腳架非常有必要,在選擇腳架時,一定要注意腳架是否與車輛配套,最好購買通用型腳架。
2、擋泥板
許多騎友覺得裝擋泥板會降低整
車的美觀度,其實不然,特別是在雨天泥濘的道路上騎行,你也不會希望身後多一條「分界線」,如果是晴天當然沒必要,但如果是雨天,騎友們穿著酷勁十足的騎行服去騎行,最好還是裝一塊擋泥板以防萬一。
3、車尾燈
車尾燈的主要功能是提示後方車輛,避免它們撞到你,是安全騎行的保證,特別是夜騎時,車尾燈有LED車尾燈和激光車尾燈,TTGO車尾燈閃亮鮮明,不受街燈影響,可見度超過一公里,且有防震設計,180度調節支架,裝取非常方便。
4、水壺架
騎行時補水非常重要,這一點我們在之前的TTGO學堂有表述過,但是水壺或飲料該放哪兒呢?這個時候,水壺架就非常重要了。建議一輛車最好配備兩個水壺架,一個放隨身攜帶的水壺,一個放平時買的功能性飲料。
5、車管包
同樣,騎行時一些隨身攜帶的東西該放哪裡,雙肩包會增加你的負擔,其他的包包類型並不適合騎行攜帶,所以車管包就非常重要。
⑦ 戶外騎行都分哪些類型長途戶外騎行應該選擇什麼樣的車型
短途,中遠途,遠途騎行
長途的車型有旅行車,山地車比較適合
⑧ 騎自行車有什麼好處和害處
自行車是一種非常健康的代步工具,它可以大大縮短兩地之間所花費的時間,並且讓人們的身體得到很好的鍛煉。而且綠色環保,不會排放出尾氣對環境造成污染。不過除了在時間來不及的時候騎共享單車之外,的確有很長時間沒有騎車了。這樣一種被人們所倡導的綠色出行方式,其實也是一種很好的鍛煉身體的方式,長期地進行這樣一種體育鍛煉也會給身體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
但是這種運動並不是只有好處的,如果過度地騎車或者在騎車的時候方法不當的話,也會對身體造成一定的損傷。因為騎車是需要在戶外進行的一種運動,所以存在著一定的風險,如果路況不夠好的話,很容易出現摔跤的情況。如果車座過硬的話,在騎行的過程當中容易造成較大的摩擦,會讓皮膚出現擦傷的情況。車座的高度調節不到位的話,為使在騎行過程當中身體的姿勢錯誤,導致脊椎出現一定的損傷。
⑨ 哪款電動車舒適性強一點適合戶外騎行的。
我 也比 較 喜歡 戶外 騎行 , 一 直騎愛 瑪 忽雷 , 重載 真空輪胎 ,避 免爆胎 , 適應全專 路面;高 強 度尼龍 座墊底屬 板, 舒 適耐用 ; 全鋁合 金 壓 鑄 擱腳 墊, 防滑 擱 腳, 整 車設 計 都 比 較 人 性 化 ,面 對極端的地形也能舒 適越野 , 適 合 戶 外 地 形 ,可以去愛瑪 專 營 店 試騎體驗 一 下 。
⑩ 戶外騎行一定要買貴的山地車嗎
玩XC等越野最好是買五千以上的山地車,不玩越野那就不要買山地車,也不用買太貴的,買一兩千的平把公路車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