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龍山恐龍蛋地質公園
⑴ 恐龍蛋化石群的[青龍山恐龍蛋化石群]
據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有關課題組96年2月提交的《湖北省鄖縣青龍山一帶白堊紀地層、恐龍蛋化石及其地質遺跡保護初步研究報告》和中國古生物學會秘書長李風麟教授等專家考察研究,青龍山恐龍蛋化石具有以下基本特點:
· 數量大。地表可見的恐龍蛋化石或蛋坑有2000個。在分布最集中的腹地青龍山一帶約6萬平方米范圍內,地下貯存的恐龍蛋化石更多。
· 埋藏淺。產蛋地層大多已露出接近地表,稍加揭露即可見到在窩成片完整的恐龍蛋化石,對研究、開發均有利。
· 種類多。目前國際報導發現的8個恐龍蛋科,國內報導發現的7個恐龍蛋科中,在該區發現有5個科,且本區恐龍蛋化石和科中多數的屬種為首次所見。
· 分布集中。蛋化石密集程度高,在地層剖面上產蛋層位一般為2-6層,且層位比較穩定,僅土廟嶺分布有5層,同一層位蛋窩間距一般為3-5米,最密處不足3米,每窩蛋的數量一般為10個左右,最多可見25個。
· 保存完好。化石及區內地貌保存較完整,基本保存了原始成窩狀態,地質信息相當豐富。 鄖縣青龍山恐龍蛋化石群是繼河南西峽恐龍蛋化石之後的又一重大發現,海外報刊驚嘆青龍山恐龍蛋化石「全球最完整、規模超西峽」。地質專家聲稱:「這一罕見的地質遺跡是地球漫長地質歷史時期,由於各種內外動力地質作用,形成、發展並遺留下來的珍貴的、不可再生的地質自然遺產」。
鄖縣青龍山恐龍蛋化石以其獨特之處為國內外研究恐龍生活習性、繁殖方式及當時的生態環境提供了十分珍貴的實物證據,對研究古地理、古氣候、地球的演變、生物的進化,對探討恐龍蛋化石的系統分類與演化、對探索地球上恐龍大批死亡、滅絕原因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學價值。 下面是青龍山恐龍蛋保護區大事表。
一九九五年三月,湖北省鄖縣柳陂鎮青龍山發現恐龍蛋化石,在青龍山周圍不足4平方公里范圍內的地表恐龍蛋分布集中的有8處,其中以紅寨子和土廟嶺兩地恐龍蛋分布最為集中,在這里,恐龍蛋化石成片出露,數量之多,分布之集中,保存之完好,實屬世界罕見。這一重要發現,受到海內外廣泛關注。
一九九七年,鄖縣青龍山恐龍蛋化石群遺跡保護區被國務院列為國家一級地質遺跡保護區。
一九九八年,鄖縣人民政府斥資100多萬元人民幣,在恐龍蛋化石最為集中的土廟嶺修建了500多米長的集科普、旅遊和保護為一體的圍牆,保護區總面積為0.6平方公里,有效地保護了這一珍貴的地質遺跡。
二〇〇八年五月一日,鄖縣國家地質公園正式開園揭牌。 鄖縣國家地質公園由香港華袤控股公司投資開發經營,計劃在5年內將其建成國家4A級旅遊區。公園核心區位於鄖縣柳陂鎮,東距縣城約8公里,南距十堰市區約23公里。景區所轄「一園八區」。核心區主要有:地質博物館、恐龍文化廣場、恐龍科普園、恐龍湖水上游樂園、恐龍蛋化石展示長廊、恐龍游藝園、地質景觀牆、燕窩群、恐龍生態園、恐龍標志碑、牌、遊客接待服務中心、科普展示中心等景區.點。該區的恐龍蛋化石具有埋藏淺、數量多、種類全、分布集中、保存完好的特點,在國內外有較高的知名度。尤其是龍蛋同在一個區域共生,在全世界還屬罕見 。
住宿:
景區內沒有住宿,可以回十堰住宿,推薦十堰酒店。
也可以到鄖縣住宿,推薦鄖縣旅館。
交通:
到十堰客運站乘綠色交通車到柳陂鎮,然後乘的士直達。
美食:
糊辣湯是鄖縣獨有的一種經濟實惠的風味小吃。糊辣湯用料講究,佐料齊全。主要有:粉條(本地紅薯粉)、麵筋、山葯、黃花、木耳、海帶絲、牛肉丁等。佐料有:胡椒、丁香、肉桂、草果、西茴、辣椒粉等,混合碾碎備用。
糊辣湯的做法是:先將主要用料煮熟,再用糖醬加色,並用洗麵筋的水粉打黃,加入一口大鍋里煮,30分鍾左右即可。做好後的糊辣湯呈粉紅透明的糊狀,熱乎乎的,香氣撲鼻,味美可口,微辣而味長。
喝糊辣湯加燒餅(或油條)是鄖縣人冬季最愛吃的早餐。它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容易消化。也是病人最好的營養滋補食物。
⑵ 中國的恐龍故鄉有哪些地方呢河南南陽有恐龍蛋,四川自貢有恐龍博物館,還有哪些城市有呢謝謝哦
位於十堰市和鄖縣縣城之間的柳陂鎮青龍山,面積約4平方公里,距今六千萬年——八千萬年左右。該化石群東距縣城約12公里,南距十堰市區18公里。據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有關課題組96年2月提交的《湖北省鄖縣青龍山一帶白堊紀地層、恐龍蛋化石及其地質遺跡保護初步研究報告》和中國古生物學會秘書長李風麟教授等專家考察研究,青龍山恐龍蛋化石具有以下基本特點:
數量大。地表可見的恐龍蛋化石或蛋坑有2000個。在分布最集中的腹地青龍山一帶約6萬平方米范圍內,地下貯存的恐龍蛋化石更多。
埋藏淺。產蛋地層大多已露出接近地表,稍加揭露即可見到在窩成片完整的恐龍蛋化石,對研究、開發均有利。
種類多。目前國際報導發現的8個恐龍蛋科,國內報導發現的7個恐龍蛋科中,在該區發現有5個科,且本區恐龍蛋化石和科中多數的屬種為首次所見。
分布集中。蛋化石密集程度高,在地層剖面上產蛋層位一般為2-6層,且層位比較穩定,僅土廟嶺分布有5層,同一層位蛋窩間距一般為3-5米,最密處不足3米,每窩蛋的數量一般為10個左右,最多可見25個。
保存完好。化石及區內地貌保存較完整,基本保存了原始成窩狀態,地質信息相當豐富。
鄖縣青龍山恐龍蛋化石群是繼河南西峽恐龍蛋化石之後的又一重大發現,海外報刊驚嘆青龍山恐龍蛋化石「全球最完整、規模超西峽」。地質專家聲稱:「這一罕見的地質遺跡是地球漫長地質歷史時期,由於各種內外動力地質作用,形成、發展並遺留下來的珍貴的、不可再生的地質自然遺產」。
鄖縣青龍山恐龍蛋化石以其獨特之處為國內外研究恐龍生活習性、繁殖方式及當時的生態環境提供了十分珍貴的實物證據,對研究古地理、古氣候、地球的演變、生物的進化,對探討恐龍蛋化石的系統分類與演化、對探索地球上恐龍大批死亡、滅絕原因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學價值。
下面是青龍山恐龍蛋保護區大事表。
一九九五年三月,湖北省鄖縣柳陂鎮青龍山發現恐龍蛋化石,在青龍山周圍不足4平方公里范圍內的地表恐龍蛋分布集中的有8處,其中以紅寨子和土廟嶺兩地恐龍蛋分布最為集中,在這里,恐龍蛋化石成片出露,數量之多,分布之集中,保存之完好,實屬世界罕見。這一重要發現,受到海內外廣泛關注。
一九九七年,鄖縣青龍山恐龍蛋化石群遺跡保護區被國務院列為國家一級地質遺跡保護區。
一九九八年,鄖縣人民政府斥資100多萬元人民幣,在恐龍蛋化石最為集中的土廟嶺修建了500多米長的集科普、旅遊和保護為一體的圍牆,保護區總面積為0.6平方公里,有效地保護了這一珍貴的地質遺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