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公園與生態功能區
⑴ 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有哪些
這25個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包括:大小興安嶺森林生態功能區、三江源草原草甸濕地生態功能區、黃土高原丘陵溝壑水土保持生態功能區、桂黔滇喀斯特石漠化防治生態功能區等
⑵ 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都有哪些 求詳解
優化開發區域
一、環渤海地區
1.京津冀地區2.遼中南3.山東半島
二、長江三角洲地區
三、珠江三角洲地區
重點開發區域
一、冀中南地區
二、太原城市群
三、呼包鄂榆地區
四、哈長地區
1.哈大齊工業走廊和牡綏地區2.長吉圖經濟區
五、東隴海地區
六、江淮地區
七、海峽西岸經濟區
八、中原經濟區
九、長江中游地區
1.武漢城市圈2.環長株潭城市群3.鄱陽湖生態經濟區
十、北部灣地區
十一、成渝地區
1.重慶經濟區2.成都經濟區
十二、黔中地區
十三、滇中地區
十四、藏中南地區
十五、關中-天水地區
十六、蘭州-西寧地區
十七、寧夏沿黃經濟區
十八、天山北坡地區
限制開發區域
一、農產品主產區
1.東北平原主產區2.黃淮海平原主產區3.長江流域主產區4.汾渭平原主產區5.河套灌區主產區6.華南主產區7.甘肅新疆主產區
二、重點生態功能區
包括大小興安嶺森林生態功能區等25個區域
禁止開發區域
包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世界文化自然遺產、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共計1443個區域。
⑶ 功能區的分類
優化開發區域是指國土開發密度已經較高、資源環境承載能力開始減弱的區域。要改變依靠大量佔用土地、大量消耗資源和大量排放污染實現經濟較快增長的模式,把提高增長質量和效益放在首位,提升參與全球分工與競爭的層次,繼續成為帶動全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龍頭和我國參與經濟全球化的主體區域。
重點開發區域是指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較強、經濟和人口集聚條件較好的區域。要充實基礎設施,改善投資創業環境,促進產業集群發展,壯大經濟規模,加快工業化和城鎮化,承接優化開發區域的產業轉移,承接限制開發區域和禁止開發區域的人口轉移,逐步成為支撐全國經濟發展和人口集聚的重要載體。
限制開發區域是指資源承載能力較弱、大規模集聚經濟和人口條件不夠好並關繫到全國或較大區域范圍生態安全的區域。要堅持保持優先、適度開發、點狀發展,因地制宜發展資源環境可承載的特色產業,加強生態修復和環境保護,引導超載人口逐步有序轉移,逐步成為全國或區域性的重要生態功能區。目前東北的興安嶺、長白山林地、三江平原濕地等,西北的新疆阿爾泰、青海的三江源等地,內蒙古的部分沙漠化防治區,西南等地的一些乾熱河谷、喀斯特石漠化防治區,黃土高原水土流失防治區,大別山土壤侵蝕防治區等,都屬於限制開發區域。
禁止開發區域是指依法設立的各類自然保護區域。要依據法律法規和相關的規劃實行強制性保護,控制人為因素對自然生態的干擾,嚴禁不符合主體功能定位的開發活動。規劃草案中明確,禁止開發區域共包括243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31處世界文化自然遺產、187個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565個國家森林公園、138個國家地質公園。
⑷ 森林公園設計規劃要點是什麼
森林公園專項規劃
1.森林公園景觀系統規劃
森林公園是以森林景觀為主體,其用地多為自然的山峰、山谷、林地、水面,是在一定的自然景觀資源的基礎上,採用特殊的營林措施和園林藝術手法,突出優美的森林景觀和自然景觀。因此,在進行森林公園的景觀規劃時,首要的問題是如何充分利用現有林木植被資源,對現有林木進行合理地改造和藝術加工,使原有的天然林和人工林適應森林遊憩的需求,突出其森林景觀。如果忽視這點,在森林公園中大興土木,加入過多的人工因素,則會使森林公園喪失其自然、野趣的特徵與優勢。
在森林公園景觀系統規劃中,應注意林道及林緣、林中空地、林分季相和透景線、眺望點等幾個方面的規劃設計。
2.森林公園游覽系統規劃
在森林公園內組織開展的各種遊憩活動項目應與城市公園有所不同,應結合森林公園的基本景觀特點開展森林野營、野餐、森林浴等在城市公園中無法開展的項目,滿足城鎮居民嚮往自然的遊憩需求。依據森林公園中遊憩活動項目的不同可分為:典型性森林遊憩項目,如森林野營、野餐、森林浴、林中騎馬、徒步野遊、自然採集、綠色夏令營、自然科普教育、釣魚、野生動物觀賞、森林風景欣賞等;一般性森林遊憩項目,如劃船、游泳、自行車越野、爬山、兒童游戲、安靜休息等。
開展各種森林遊憩活動對森林環境的影響程度不同。不適當的建設項目、不合理的遊人密度會對森林遊憩環境造成破壞。因此,在游覽系統規劃中必須預測出各項遊憩活動可能對環境產生的影響及影響程度,從而在規劃中採用相應的方法,在經營管理上制定不同的措施。
3.森林公園道路交通系統規劃
森林公園除與主要客源地建立便捷的外部交通聯系外,其內部道路交通必須滿足森林旅遊、護林防火、環境保護,以及森林公園職工生產、生活等多方面的需求。在森林公園的道路交通系統規劃中,應注意游覽道路的選線、走向和引導作用,根據遊客的游興規律,組織游覽程序,形成起、承、轉、合的序列布局。應結合森林公園的具體環境特點,開發獨具情調和特色的交通工具。
森林公園內應盡量避免有地方交通公路通過。必須通過時,應在公路兩側設置30-50m寬的防護林帶。面積大的森林公園應設有汽車道、自行車道、騎馬道及游步道,按其使用性質可將森林公園內的道路分為主幹道、次路、游步道三種。一般道路應佔全園面積的20/0~3%,在遊人活動密集區可佔50%~lO%o.
(1)主幹道。是森林公園與國家或地方公路之間的連接道路以及森林公園內的環行主道。其寬度為5~7m,縱坡不得大於9%,平曲線最小半徑不得小於30m.
(2)次路。是森林公園內通往各功能區、景區的道路。寬度為3~5m,縱坡不得大於13%,平曲線最小半徑不得小於15m.
(3)游步道。是森林公園內通往景點、景物供遊人步行游覽觀光的道路,應根據具體情況因地制宜地設置。寬度為1~3m,縱坡宜小於18%.
4.森林公園旅遊服務系統規劃
森林公園旅遊服務系統主要包括餐飲、住宿、購物、醫療、導游標志等。休憩、服務性建築的位置、朝向、高度、體量等應與自然環境和景觀統一協調。建築高度應服從景觀需要,一般以不越過林木高度為宜,休憩服務性建築用地不應超過森林公園陸地面積的2%.賓館、飯店,休、療養院,游樂場等大型永久性建築,必須建立在游覽觀光區的外圍地帶,不得破壞、影響景觀。
(1)餐飲。餐飲建築設計應符合JCJ64-1989《飲食建築設計規范》的有關規定。
(2)住宿。應根據旅客規模及森林旅遊業的發展,合理確定旅遊床位數。旅遊床位建設標准宜符合下列要求:高檔28~30平方米/床;低檔8~12平方米/床。森林公園中的住宿設施,除建設永久性的賓館、飯店外,應注重開發森林野營、帳篷等臨時性住宿設施,做到永久性與季節性相結合,突出森林遊憩的特色。
(3)購物。購物建築應以臨時性、季節性為主,其建築風格、體量、色彩應與周圍環境相協調。應積極開發具有地方特色的旅遊紀念品。
(4)醫療。森林公園中應按景區建立醫療保健設施,以便對遊客中的傷病人員及時救護。醫療保健建築應與環境協調統一。
(5)導游標志。森林公園的境界、景區、景點、出人口等地應設置明顯的導游標志。導游標志的色彩、形式應根據設置地點的環境、提示內容進行設計。
5.森林公園保護工程規劃
(1)森林公園火災的防護。開展森林遊憩活動,對森林植被最大的潛在威脅是森林火災,遊人吸煙和野炊所引起的森林火災佔有相當大的比例。森林火災會毀滅森林內的動、植物,火災後的木灰有時會沖入河流使大批魚群死亡,森林火災還會使遊憩設施受損、遊客受到傷害。
森林公園火災的防護措施及方法有:
1)在規劃設計時,對於森林火災發生可能性大的遊憩項目,如野營、野炊等,應盡可能選擇在林火危險度小的區域。林火危險度的大小主要取決於林木組成及特性、郁閉度、林齡、地形、海拔、氣候條件等因素。
2)對於野營、野餐等活動應有指定地點並相對集中,避免遊人任意點火而對森林造成危害。同時,對野營、野餐活動的季節應進行控制,避免在最易引起火災的千旱季節進行。
3)在野營區、野餐區和遊人密集的地區,應開設防火線或營建防火林帶。防火線的寬度不應小於樹高1.5倍。但從森林公園的景觀要求來看,營建防火林帶更為理想。防火帶應設在山脊或在野營地、野餐地的道路周圍。林分以多層緊密結構為好,防火林帶應與當地防火季的主導風向垂直。
4)森林公園中的防火林帶應盡量與園路結合,可以保護主要游覽區不受鄰近區域火災的影響。同時,方便的道路系統也為迅速撲滅林火提供保障。
5)在森林公園規劃和建設中,應建立相應的救火設施和系統。除建立防火林帶、道路系統外,還應增設防火通信設施,加強防火、救火組織和消防器材的管理,更重要的是加強對遊人和職工的管理教育,加強防火宣傳,嚴格措施,防患於未然。
(2)森林公園病蟲害防護。防止森林病蟲害的發生,保障林木的健康生長,給遊人一個優美的森林環境是森林公園管理的一個重要方面。森林病蟲害的防治,主要方法如下。
1)在「適地適樹」的原則下,營造針闊混交林是保持生態平衡和控制森林病蟲害的基本措施,更為重要的是實現抗病育種。
2)加強森林經營管理。根據不同的森林類型、生態結構狀況,適時地採用營林措施。及時修枝,撫育,間伐,林地施肥,招引益鳥、益獸等,可長期保持森林的最佳環境生態。
3)生物防治。利用天敵防治害蟲,通過一系列生物控制手段,打破原來害蟲與天敵之間形成的數量平衡關系,重新建立一個新的相對平衡。
4)物理、化學防治。物理方法主要利用害蟲趨光性進行燈光誘殺;而化學防治只是急救手段。近幾年來,高效、低毒、殘效期長、內吸性和滲透性強的殺菌劑、煙劑、油劑及超低量噴霧防治技術有所進步。
6.森林公園基礎設施系統規劃
森林公園內的水、電、通信、燃氣等布置,不得破壞、影響景觀,同時應符合安全、衛生、節約和便於維修的要求。電氣、上下水工程的配套設施應設在隱蔽的地帶。森林公園的基礎設施工程應盡量與附近城鎮聯網,如經論證確有困難,可部分聯網或自成體系,並為今後聯網創造條件。
(1)給、排水。森林公園給水工程包括生活用水、生產用水、造景用水和消防用水。給水方式可採用集中管網給水,也可利用管線自流引水,或採用機井給水。給水水源可採用地下水或地表水,水源水質要求良好,應符合GB5749-2005《生活飲用水衛生標准》,水源地應位於居住區和污染源的上游。排水工程必須滿足生活污水、生產污水和雨水排放的需要。排水方式一般可採用明渠排放,有條件的應採用暗管渠排放。生產、生活污水必須經過處理後排放,不得直接排入水體或窪地。給、排水工程設計包括確定水源,確定給、排水方式,布設給、排水管網等。
(2)供電。森林公園的供電工程,應根據電源條件、用電負荷、供電方式,本著節約能源、經濟合理、技術先進的原則設計,做到安全適用,維護方便。供電電源應充分利用國家和地方現有電源,在無法利用現有電源時,可考慮利用水利或風力自備電源。供電線路鋪設一般不用架空線路,必須採用時盡量沿路布設,避開中心景區和主要景點。供電工程設計內容包括用電負荷計算、供電等級、電源、供電方式確定、變(配)電所設置、供電線路布設等。
(3)供熱。森林公園的供熱工程,應貫徹節約保護環境、節省投資、經濟合理的原則。熱源選擇應首先考慮利用余熱,供熱方式以區域集中供熱為主。集中供熱產生的廢渣、廢水、煙塵應按「三廢」排放標准進行處理和排放。供熱工程設計為熱負荷計算、供熱方案確定、鍋爐房主要參數確定等。
(4)通信。通信包括電信和郵政兩部分。森林公園的通信工程應根據其經營布局、用戶量、開發建設和保護管理工作的需要,統籌規劃,組成完整的通信網路。電信工程應以有線為主,有線與無線相結合。郵政網點的規劃應方便職工生活,滿足遊客要求,便於郵遞傳送。通信工程設計內容包括方案選定、通信方式確定、線路選定、設施設備選型等。
⑸ 什麼是生態功能區
儕聯-----在原有傳統的基礎上開發出生態環保植草地面產品,這個工具結合增加生產效益、低碳內減排的同時容,消除了傳統植草磚、護坡不能解決的所需空隙與透水、長壽命、高綠化的功能。
儕聯現澆混凝土生態植草地坪系統是地面綠化與硬化的完美結合,在綜合性能上全面顯著優於傳統的植草磚系統。儕聯生態植草地坪系統在水土保持、綠化效果方面具有獨特的效果。生態植草地面是一種混凝土現澆並連續孔質的植草系統,並可根據承載要求的不同而設計混凝土配比及配筋。具有良好的結構整體性、草皮連續性和透水透氣性,可以在實現高綠化率的同時滿足各種交通承載的要求,形成真正意義上的綠色通道。
儕聯生態植草地坪系統突出「綠色、生態、環保」主題:「雨水落在地面上,會以自然的途徑進行收集,用於植草的清洗和澆灌。」這一系統被稱為生態雨水管理系統,採用植草地坪為路面,將雨水收集、滯留、凈化、滲透等功能集為一體,詮釋了生態和可持續的理念。
儕聯--生態植草系統--其他好處包括提高反射率的混凝土相比,柏油路,減少熱島效應。植草部分處理通過河道整治,護坡和渠道徑流和雨水排水。
擁有這樣的基礎建設項目就算上生態功能區了。
⑹ 國家森林公園功能分區有沒有休閑度假區
一、功能分區原則
(1)客觀反映森林公園不同區域的資源特點、分布特徵以及在保護、管理、游覽、服務等方面的地域空間關系和需求。
(2)有利於森林遊憩活動的組織和開展。
(3)為森林公園的長遠發展留有一定餘地。
二、功能分區類型
主要是按照森林風景資源的保護強度進行劃分,一般包括四個功能區:核心景觀區、一般遊憩區、管理服務區和生態保育區等。此外,也可根據實際情況在公園規劃范圍外的周邊區域劃定一定面積的協調控制區。每類功能區可根據具體情況再劃分為幾個景區(或分區)。
(1)核心景觀區是指擁有特別珍貴的森林風景資源,必須進行嚴格保護的區域。在核心景觀區,除了必要的保護、解說、游覽、休憩和安全、環衛、景區管護站等設施以外,不得規劃建設住宿、餐飲、購物、娛樂等設施。
主要功能:保護、游覽。
(2)一般遊憩區是指森林風景資源相對平常,且方便開展旅遊活動的區域。一般遊憩區內可以規劃少量旅遊公路、停車場、宣教設施、娛樂設施、景區管護站及小規模的餐飲點、購物亭等。
主要功能:游覽、遊憩。
(3)管理服務區是指為滿足森林公園管理和旅遊接待服務需要而劃定的區域。管理服務區內應當規劃入口管理區、遊客中心、停車場和一定數量的住宿、餐飲、購物、娛樂等接待服務設施,以及必要的管理和職工生活用房。
主要功能:管理、旅遊接待服務。
(4)生態保育區是指在本規劃期內以生態保護修復為主,基本不進行開發建設、不對遊客開放的區域。
主要功能:生態保護、恢復。
(5)協調控制區是指在森林公園規劃范圍外,有居民點,對森林公園的發展會有影響的區域。本區域可承接部分管理服務、科學調研、旅遊接待等功能。但應編制社區發展規劃,對人口發展規模與分布、用地方向與布局、產業和勞動力發展等提出控制指標。
主要功能:協調、控制。
⑺ 為何要啟動國家級森林公園淘汰退出機制
近日國家林業局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國家級森林公園管理的通知》,要求強化國家級森回林公園規范化答管理,對不能發揮主體功能甚至造成資源破壞損害嚴重的國家級森林公園,堅決實施淘汰退出機制。
據悉森林公園是指森林景觀優美,自然景觀和人文景物集中,具有一定規模,可供人們旅遊、休息或進行科學、文化、教育活動的場所。森林公園分為國家、省、市縣三級。1982年,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成為中國第一個國家級森林公園。
網友紛紛表示,希望該機制可以有助於國家森林公園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