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濕地公園保育區
1. 國家國家規定濕地公園可以開發嗎
第一條 為促進國家濕地公園健康發展,規范國家濕地公園建設和管理,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國家濕地公園的建立、建設和管理應當遵守本辦法。
第二條 濕地公園是指以保護濕地生態系統、合理利用濕地資源為目的,可供開展濕地保護、恢復、宣傳、教育、科研、監測、生態旅遊等活動的特定區域。
濕地公園建設是國家生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屬社會公益事業。國家鼓勵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捐資或者志願參與濕地公園保護工作。
第三條 國家林業局依照國家有關規定組織實施建立國家濕地公園,並對其進行指導、監督和管理。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負責本轄區內國家濕地公園的指導和監督。
第四條 建設國家濕地公園,應當遵循「保護優先、科學修復、合理利用、持續發展」的基本原則。
第五條 國家濕地公園邊界四至與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等不得重疊或者交叉。
第六條 具備下列條件的,可建立國家濕地公園:
(一)濕地生態系統在全國或者區域范圍內具有典型性;或者區域地位重要,濕地主體功能具有示範性;或者濕地生物多樣性豐富;或者生物物種獨特。
(二)自然景觀優美和(或者)具有較高歷史文化價值。
(三)具有重要或者特殊科學研究、宣傳教育價值。
第七條 申請建立國家濕地公園的,應當提交如下材料:
(一)所在地縣級以上(含縣級)人民政府同意建立國家濕地公園的文件;跨行政區域的,需提交其同屬上級人民政府同意建立國家濕地公園的文件。
(二)擬建國家濕地公園的總體規劃及其電子文本。
(三)擬建國家濕地公園管理機構的證明文件或者承諾建立機構的文件。
(四)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出具的擬建國家濕地公園土地權屬清晰、無爭議,以及相關權利人同意納入濕地公園管理的證明文件。
(五)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出具的擬建國家濕地公園相關利益主體無爭議的證明材料。
(六)反映擬建國家濕地公園現狀的圖片資料和影像資料。
(七)所在地省級林業主管部門出具的申請文件、申報書,以及對總體規劃的專家評審意見。
第八條 建立國家濕地公園由省級林業主管部門向國家林業局提出申請。
國家林業局對申請材料進行審核,對申請材料符合要求的,組織專家進行實地考察,並提交考察報告。
申報單位應根據專家實地考察報告組織對濕地公園總體規劃進行修改和完善,並報國家林業局審查備案。
對通過專家實地考察論證和國家林業局初步審核符合條件的,由國家林業局在擬建國家濕地公園所在地進行公示。
第九條 對完成國家濕地公園試點建設的,由省級林業主管部門提出申請,國家林業局組織驗收。對驗收合格的,授予國家濕地公園稱號;對驗收不合格的,令其限期整改;整改仍不合格的,取消其試點資格。
第十條 國家濕地公園採取下列命名方式:
省(自治區、直轄市)名稱濕地名 國家濕地公園。
第十一條 國家濕地公園應當按照總體規劃確定的范圍進行標樁定界,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改變和挪動界標。
第十二條 國家濕地公園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設立專門的管理機構,統一負責國家濕地公園的保護管理工作。
國家濕地公園管理機構的管理和技術人員應當經過必要的崗位培訓。
第十三條 國家濕地公園總體規劃應當由具有相應資質的單位參照有關規定編制。
國家濕地公園的撤銷、范圍的變更,須經國家林業局審批。
第十四條 國家濕地公園可分為濕地保育區、恢復重建區、宣教展示區、合理利用區和管理服務區等,實行分區管理。
濕地保育區除開展保護、監測等必需的保護管理活動外,不得進行任何與濕地生態系統保護和管理無關的其他活動。恢復重建區僅能開展培育和恢復濕地的相關活動。宣教展示區可開展以生態展示、科普教育為主的活動。合理利用區可開展不損害濕地生態系統功能的生態旅遊等活動。管理服務區可開展管理、接待和服務等活動。
第十五條 國家濕地公園應當設置宣教設施,建立和完善解說系統,宣傳濕地功能和價值,提高公眾的濕地保護意識。
鼓勵國家濕地公園定期向中小學生免費開放。
第十六條 國家濕地公園管理機構應當定期組織開展濕地資源調查和動態監測,建立檔案,並根據監測情況採取相應的保護管理措施。
第十七條 禁止擅自佔用、徵用國家濕地公園的土地。確需佔用、徵用的,用地單位應當徵求國家林業局意見後,方可依法辦理相關手續。
第十八條 除國家另有規定外,國家濕地公園內禁止下列行為:
(一)開(圍)墾濕地、開礦、採石、取土、修墳以及生產性放牧等。
(二)從事房地產、度假村、高爾夫球場等任何不符合主體功能定位的建設項目和開發活動。
(三)商品性採伐林木。
(四)獵捕鳥類和撿拾鳥卵等行為。
第十九條 國家林業局依照國家有關規定組織開展國家濕地公園的檢查評估工作。對不合格的,責令其限期整改。整改仍不合格的,取消其「國家濕地公園」稱號。
第二十條 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試行。
2. 國家規定濕地公園可以開發嗎
不可以,具體可跟據以下管理規定:
第一條 為促進國家濕地公園健康發展,規范國家濕地公園建設和管理,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國家濕地公園的建立、建設和管理應當遵守本辦法。
第二條 濕地公園是指以保護濕地生態系統、合理利用濕地資源為目的,可供開展濕地保護、恢復、宣傳、教育、科研、監測、生態旅遊等活動的特定區域。
濕地公園建設是國家生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屬社會公益事業。國家鼓勵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捐資或者志願參與濕地公園保護工作。
第三條 國家林業局依照國家有關規定組織實施建立國家濕地公園,並對其進行指導、監督和管理。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負責本轄區內國家濕地公園的指導和監督。
第四條 建設國家濕地公園,應當遵循「保護優先、科學修復、合理利用、持續發展」的基本原則。
第五條 國家濕地公園邊界四至與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等不得重疊或者交叉。
第六條 具備下列條件的,可建立國家濕地公園:
(一)濕地生態系統在全國或者區域范圍內具有典型性;或者區域地位重要,濕地主體功能具有示範性;或者濕地生物多樣性豐富;或者生物物種獨特。
(二)自然景觀優美和(或者)具有較高歷史文化價值。
(三)具有重要或者特殊科學研究、宣傳教育價值。
第七條 申請建立國家濕地公園的,應當提交如下材料:
(一)所在地縣級以上(含縣級)人民政府同意建立國家濕地公園的文件;跨行政區域的,需提交其同屬上級人民政府同意建立國家濕地公園的文件。
(二)擬建國家濕地公園的總體規劃及其電子文本。
(三)擬建國家濕地公園管理機構的證明文件或者承諾建立機構的文件。
(四)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出具的擬建國家濕地公園土地權屬清晰、無爭議,以及相關權利人同意納入濕地公園管理的證明文件。
(五)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出具的擬建國家濕地公園相關利益主體無爭議的證明材料。
(六)反映擬建國家濕地公園現狀的圖片資料和影像資料。
(七)所在地省級林業主管部門出具的申請文件、申報書,以及對總體規劃的專家評審意見。
第八條 建立國家濕地公園由省級林業主管部門向國家林業局提出申請。國家林業局對申請材料進行審核,對申請材料符合要求的,組織專家進行實地考察,並提交考察報告。
申報單位應根據專家實地考察報告組織對濕地公園總體規劃進行修改和完善,並報國家林業局審查備案。
對通過專家實地考察論證和國家林業局初步審核符合條件的,由國家林業局在擬建國家濕地公園所在地進行公示。
第九條 對完成國家濕地公園試點建設的,由省級林業主管部門提出申請,國家林業局組織驗收。對驗收合格的,授予國家濕地公園稱號;對驗收不合格的,令其限期整改;整改仍不合格的,取消其試點資格。
第十條 國家濕地公園採取下列命名方式:
省(自治區、直轄市)名稱濕地名 國家濕地公園。
第十一條 國家濕地公園應當按照總體規劃確定的范圍進行標樁定界,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改變和挪動界標。
第十二條 國家濕地公園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設立專門的管理機構,統一負責國家濕地公園的保護管理工作。
國家濕地公園管理機構的管理和技術人員應當經過必要的崗位培訓。
第十三條 國家濕地公園總體規劃應當由具有相應資質的單位參照有關規定編制。國家濕地公園的撤銷、范圍的變更,須經國家林業局審批。
第十四條 國家濕地公園可分為濕地保育區、恢復重建區、宣教展示區、合理利用區和管理服務區等,實行分區管理。
濕地保育區除開展保護、監測等必需的保護管理活動外,不得進行任何與濕地生態系統保護和管理無關的其他活動。恢復重建區僅能開展培育和恢復濕地的相關活動。宣教展示區可開展以生態展示、科普教育為主的活動。合理利用區可開展不損害濕地生態系統功能的生態旅遊等活動。管理服務區可開展管理、接待和服務等活動。
第十五條 國家濕地公園應當設置宣教設施,建立和完善解說系統,宣傳濕地功能和價值,提高公眾的濕地保護意識。鼓勵國家濕地公園定期向中小學生免費開放。
第十六條 國家濕地公園管理機構應當定期組織開展濕地資源調查和動態監測,建立檔案,並根據監測情況採取相應的保護管理措施。
第十七條 禁止擅自佔用、徵用國家濕地公園的土地。確需佔用、徵用的,用地單位應當徵求國家林業局意見後,方可依法辦理相關手續。
第十八條 除國家另有規定外,國家濕地公園內禁止下列行為:
(一)開(圍)墾濕地、開礦、採石、取土、修墳以及生產性放牧等。
(二)從事房地產、度假村、高爾夫球場等任何不符合主體功能定位的建設項目和開發活動。
(三)商品性採伐林木。
(四)獵捕鳥類和撿拾鳥卵等行為。
第十九條 國家林業局依照國家有關規定組織開展國家濕地公園的檢查評估工作。對不合格的,責令其限期整改。整改仍不合格的,取消其「國家濕地公園」稱號。
第二十條 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試行。
3. 舂陵江的舂陵國家濕地公園
舂陵國家濕地公園位於湖南省桂陽縣城北郊,總面積3220公頃,其中水域2478.7公頃。該回公園建設期答限為2013年—2020年,投資預算1.01億元。按照 「保護優先、科學恢復、合理利用、持續發展」的基本原則,舂陵國家濕地公園分濕地保育區、恢復重建區、宣教展示區、合理利用區、管理服務區五個功能區,具有濃郁湖湘文化和舂陵江濕地文化特徵。
4. 伊圖里河的伊圖里河國家濕地公園
內蒙古伊圖里河國家濕地公園於2013年12月經原國家林業局批准試點建設,地處大興安嶺主脈西坡原始森林腹地,位於內蒙古伊圖里河林業局施業區內,橫跨伊東、大其拉哈、覺苟荀、喀喇其四個林場,地理坐標介於東經121°36′~122°15′,北緯50°38′~50°46′之間,總面積14850.56公頃,其中濕地面積12434.72公頃,濕地率83.73%。結合濕地公園資源分布特點,將濕地公園劃分為濕地保育區、合理利用區兩個功能區。濕地公園內天然濕地資源極為豐富,涵蓋了草本沼澤、灌木沼澤、森林沼澤、永久性河流、永久性淡水湖五個濕地型,所轄濕地是大興安嶺林區海拔最高的濕地,東北部濕地保育區處於大興安嶺主脈嶺脊,最高海拔近1300米,氣候條件惡劣,最低極端氣溫-53℃,屬於頂級濕地系統,對伊圖里河及額爾古納河水系的生態功能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內蒙古伊圖里河國家濕地公園是大興安嶺國家森林步道北段的重要組成部分,區位優勢及生態地位尤為突出。
濕地公園天然濕地資源豐富,濕地公園內天然濕地資源極為豐富,濕地分為河流濕地、沼澤濕地、湖泊濕地三個濕地類,包括草本沼澤、灌木沼澤、森林沼澤、永久性河流、永久性淡水湖五個濕地型,濕地總面積12434.72公頃,濕地率83.73%。
濕地公園內豐富的生態系統和多樣化的生境條件孕育了較高的動植物資源,植物區系以西伯利亞植物區系為主,另有少量長白山植物區系和蒙古植物區系,動物屬古北界和東洋界。擁有植物81科 246屬 465種,其中國家二級重點保護植物有鑽天柳,省級重點保護植物有細葉百合、蒙古黃芪、篤斯越桔、大花杓蘭、手掌參等,動物23目 40科 134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5種,包括金雕、細嘴松雞、原麝、貂熊、紫貂,國家二級保護動物17種,有赤頸䴙䴘、大天鵝、小天鵝、白額雁、蒼鷹、花尾榛雞、水獺、雪兔、猞猁、棕熊、駝鹿等
濕地公園生態環境保護完好,河流源頭有若干大型天然湖泊群,水質清洌,綠樹蔥蔥,迷人的濕地風光與碧波林海交織出一幅秀美的山水畫卷,是不可多得的自然天堂。
濕地公園規劃區內所有濕地、森林在內蒙古伊圖里河林業局管轄范圍內,全部屬於國有,具有林權證,土地權屬無爭議。
5. 千龍湖國家濕地公園的介紹
千龍湖國家濕地公園,總面積9.2平方公里,包括生態保育區、科普休閑長廊、休閑娛樂區、管理服務區等相關配套建設。總投資2.8億元人民幣,規劃總面積13800畝(含千龍湖度假村10000畝).
6. 濕地公園生態保育區可以改造睡眠嗎
看你要怎麼改,富陽空氣好
7. 迎風湖國家濕地公園的建設規劃
規劃目標
1、全面保護核心區濕地生態系統;
2、全面保護東部濕地保育森林區;
3、發展和建立外圍濕地生態過渡區;
4、發展和建立外圍風景林區;
5、構築規劃區濕地生態系統、森林生態系統的生態安全格局;
6、構築水陸交接生態敏感區的生態安全格局。
7、在發展區,建設旅遊、休閑、娛樂、度假為一體的綜合性濕地風景名勝區
8、把迎風湖國家濕地公園建設成為重慶著名、全國示範的國家級濕地公園。
建設期限與階段目標
重慶迎鳳湖國家濕地公園總體規劃建設期限為2009年--2019年,共計10年,分三期進行建設,一期建設期限為2013年,二期建設期限為2017年,三期建設期限為2019年。
2013年完成重慶迎鳳湖國家濕地公園環湖濕地建設項目,完成基礎綠化、林相改造以及公園用地周邊生態緩沖帶建設、基本完成公園基礎設施的改造與建設。
中期目標:進一步建設濕地公園的保護管理體系、科研監測體系、科普宣教體系,全面建設濕地公園的旅遊服務設施以及管理服務設施,加大公園內濕地的恢復以及修復力度,營造覆蓋整個公園的濕地景觀和濕地環境,營造功能完整,主題突出、以庫塘濕地景觀為主的富有特色的重慶迎鳳湖國家濕地公園。
遠期目標:完善濕地公園的保護管理體系、科研監測體系、科普宣教體系,完善生態旅遊設施,建成具有迎鳳湖濕地特色的生態旅遊精品,實現濕地保護與合理利用的完美結合。
總體布局與功能區規劃
根據濕地公園的規劃目標,在分析濕地公園自然資源和建設條件的基礎上,將濕地公園各組成部分按其不同功能要求、不同的發展序列有機地組合起來,使該濕地公園有一個科學、合理的總體布局。
整個濕地公園可規劃成如下四大功能區域:
1、濕地生態保育區;
2、水源涵養森林保護區;
3、科普宣教區
4、濕地發展區--風景林區--風景旅遊休閑娛樂度假區。
8. 西安滻灞國家濕地公園的規劃設計
滻灞國家濕地公園項目位於灞河與渭河交匯口區域,毗鄰涇渭濕地省級自然保護區,整個區域分布在灞河東西兩岸,具備典型的河口濕地特徵,是滻灞生態區濕地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總規劃面積約7.98平方公里,計劃投資5億元人民幣。規劃區內以河流濕地為主體,同時還包含有河漫灘、溝渠、島嶼、季節性河口洪泛地、堰壩水域和魚塘等濕地類型。區域內有植物種類48科、180種,其中蕨類植物有1科2種,被子植物有48科178種;濕地動物有27目50科約150種,其中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13種,具有較高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價值。
園區規劃:滻灞國家濕地公園按照「全面規劃、積極保護、科學管理、永續利用」的自然保護方針,根據濕地公園資源分布狀況、保護對象和周邊經濟發展現狀,對濕地公園的建設進行全面規劃。
1、主題理念
主 題:感悟生命 品味生活——西安·滻灞國家濕地
推廣語:生命的棲息地 心靈的贊美詩
2、園區板塊
滻灞國家濕地公園以「感悟生命 品味生活---西安·滻灞國家濕地」為主題,分為「野趣、精緻、時尚」三個板塊:
(1)野趣區:
展示濕地植物、濕地動物、濕地水系,恢復並豐富濕地的原始地形、地貌。
(2)精緻區:
展示人工干預下的濕地植物群落、布局及構造,用科技還原濕地自然景觀。
(3)時尚區:
以各種體驗類活動為重點,倡導時尚體驗與生態自然的良性互動。
圍繞三個展示板塊,將園區整體展示內容分為四個系列進行展示,分別為:自然科普系列、童趣體驗系列、康體養生系列及時尚愛情系列:
(1)自然科普系列;
(2)童趣體驗系列;
(3)康體養生系列;
(4)時尚愛情系列;
3、功能劃分
根據「三大板塊」布局原則,結合各區域景觀和資源特色,在充分考慮生態保護和科學管理的前提下,滻灞國家濕地公園劃分為生態保育恢復區、濕地展示游賞區、生態農漁體驗區、管理服務區四個功能區:
(1)生態保育恢復區:
生態保育恢復區是整個濕地公園最重要的保護區域,用於開展各項濕地科學研究、保護與觀察工作,所有人工設施以確保原有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和最小干擾為前提。針對珍稀物種的產地和繁殖地設置禁入區,針對候鳥及繁殖期的鳥類活動區設立臨時性禁入區,在生態保育恢復區外圍劃定適當的非人工干擾圈,用以保障生物的棲息空間及活動地域。
(2)濕地展示游賞區
濕地展示游賞區具有整個濕地公園內最為優勢的濕地景觀資源,各類池塘沿灞河大堤西側成串分布,灞河與渭河大堤圍和形成大面積水域,區域內視野豁然、水域遼闊、美景叢生,充分展現濕地獨有魅力。濕地展示游賞區將濕地特色生態景觀資源與灞河流域歷史文化內涵一體規劃,在全面展示自然景觀的同時,注重生態體驗、人文傳承與科普宣教,充分演繹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永恆命題。
(3)生態農漁體驗區
農田、村莊、小路、水渠、果園為此區的主要景觀。區域內大面積的種植農田和果園,以生態農漁體驗為主打項目。綜合考量現有景觀構成要素及今後發展方向,充分利用農田、水塘等資源基礎,設置種植、養殖等農漁項目,向遊客提供觀光、休閑、採摘、垂釣等一體式生態農漁體驗。
(4)管理服務區
管理服務區均具備最基本的管理和服務功能,以提供旅遊接待等相關服務為主要功能。
4、六大主題之旅
(1)濕地科普之旅
(2)游園觀鳥之旅
(3)植物奧秘之旅
(4)自然動物之旅
(5)陽光健康之旅
(6)體驗野趣之旅
9. 國家濕地公園管理辦法國家什麼是指以保護濕地生態系統
國家濕地公園指以保護濕地生態系統、合理利用濕地資源、開展濕地宣傳教育和科學研究為目的,經國家林業局批准設立,按照有關規定予以保護和管理的特定區域。國家濕地公園為自然保護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屬社會公益事業。國家鼓勵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捐資或者志願參與國家濕地公園保護和建設工作。
(9)國家濕地公園保育區擴展閱讀
國家濕地公園應當按照總體規劃確定的范圍進行標樁定界,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改變和挪動界標。國家濕地公園應劃定保育區。根據自然條件和管理需要,可劃分恢復重建區、合理利用區,實行分區管理。
保育區除開展保護、監測、科學研究等必需的保護管理活動外,不得進行任何與濕地生態系統保護和管理無關的其他活動。恢復重建區應當開展培育和恢復濕地的相關活動。合理利用區應當開展以生態展示、科普教育為主的宣教活動,可開展不損害濕地生態系統功能的生態體驗及管理服務等活動。
保育區、恢復重建區的面積之和及其濕地面積之和應分別大於濕地公園總面積、濕地公園濕地總面積的60%。
10. 伊圖里河鎮的伊圖里河國家濕地公園
內蒙古伊圖里河國家濕地公園於2013年12月經原國家林業局批准試點建設,地處大興安嶺主脈西坡原始森林腹地,位於內蒙古伊圖里河林業局施業區內,橫跨伊東、大其拉哈、覺苟荀、喀喇其四個林場,地理坐標介於東經121°33′56″~122°15′17″,北緯50°36′48″~50°45′14″之間,總面積14850.56公頃,其中濕地面積12434.72公頃,濕地率83.73%。結合濕地公園資源分布特點,將濕地公園劃分為濕地保育區、恢復重建區、宣教展示區、合理利用區和管理服務區五個功能區。濕地公園內天然濕地資源極為豐富,涵蓋了草本沼澤、灌木沼澤、森林沼澤、永久性河流、永久性淡水湖五個濕地型,所轄濕地是大興安嶺林區海拔最高的濕地,東北部濕地保育區處於大興安嶺主脈嶺脊,最高海拔近1300米,氣候條件惡劣,最低極端氣溫-53℃,屬於頂級濕地系統,對伊圖里河及額爾古納河水系的生態功能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內蒙古伊圖里河國家濕地公園是大興安嶺國家森林步道北段的重要組成部分,區位優勢及生態地位尤為突出。
濕地公園天然濕地資源豐富,濕地公園內天然濕地資源極為豐富,濕地分為河流濕地、沼澤濕地、湖泊濕地三個濕地類,包括草本沼澤、灌木沼澤、森林沼澤、永久性河流、永久性淡水湖五個濕地型,濕地總面積12434.72公頃,濕地率83.73%。
濕地公園內豐富的生態系統和多樣化的生境條件孕育了較高的動植物資源,植物區系以西伯利亞植物區系為主,另有少量長白山植物區系和蒙古植物區系,動物屬古北界和東洋界。擁有植物81科 246屬 465種,其中國家二級重點保護植物有鑽天柳,省級重點保護植物有細葉百合、蒙古黃芪、篤斯越桔、大花杓蘭、手掌參等,動物23目 40科 134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5種,包括金雕、細嘴松雞、原麝、貂熊、紫貂,國家二級保護動物17種,有赤頸䴙䴘、大天鵝、小天鵝、白額雁、蒼鷹、花尾榛雞、水獺、雪兔、猞猁、棕熊、駝鹿等
濕地公園生態環境保護完好,河流源頭有若干大型天然湖泊群,水質清洌,綠樹蔥蔥,迷人的濕地風光與碧波林海交織出一幅秀美的山水畫卷,是不可多得的自然天堂。
濕地公園規劃區內所有濕地、森林在內蒙古伊圖里河林業局管轄范圍內,全部屬於國有,具有林權證,土地權屬無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