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石林世界地質公園簡介
Ⅰ 雲南石林介紹景象 介紹
天造奇觀的雲南石林,位於雲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縣境內,海拔1500m—1900m之間,屬亞熱帶低緯度高原山地季風氣候,年平均溫度約16度,距省會昆明78公里,「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如春」,是世界唯一位於亞熱帶高原地區的喀斯特(溶洞)地貌風景區,素有「天下第一奇觀」「石林博物館」的美譽,是首批中國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中國國家地質公園、世界地質公園,與北京故宮、西安兵馬俑、桂林山水齊名。
雲南石林風景名勝區,石林地質公園位於雲南省石林彝族自治縣境內(雲南省 昆明市路南縣境內),距省會昆明市約78公里,保護區總面積約350平方公里。建園於1931年的石林公園,1982年被國務院列為中國首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之一,是中國著名的旅遊勝地,也是世界聞名的喀斯特地區之一,被人們贊譽為「天下第一奇觀」。大約在2億多年以前,這里是一片汪洋大海,沉積了許多厚厚的大石灰岩。經過了後來的地殼構造運動,岩石露出了地面。約在200萬年以前,由於石灰岩的溶解作用,石柱彼此分離,又經過常年的風雨剝蝕,形成了今天這種千姿百態的石林。石林地區,奇峰怪石,平地挺起。有的矗立如林,有的峻拔如牆。有的石峰高達三四十米,也有的只有幾米。天晴時,石峰呈灰白色,下雨時則變為赫黑色。置身石林,不僅可以得到自然美的享受,還可以了解當地風土人情。
雲南石林地質公園是一個以石林地貌景觀為主的岩溶地質公園。晚古生代這里為濱海——淺海環境,沉積了上千米的石灰岩、白雲岩,為形成本區石林地貌奠定了基礎。經受後期地殼運動的抬升作用成為陸地,多期次遭受地下水、地表水沿岩石裂隙進行溶蝕,最後形成了組合類型多樣的石林地貌景觀。最早一期石林形成於2億5千多萬年前的早二疊紀晚期,而最新一期還正在形成。其間經歷了玄武岩和湖泊碎屑沉積的覆蓋以及多次的抬升剝蝕。在獨特的地質、氣候、水文條件下,多期石林繼承發展,相互疊置,層次分明。
石林世界地質公園以其無與倫比的天造奇觀吸引了海內外無數遊客。石林具有世界上最奇特的喀斯特地貌,這里在約3億年前還是一片澤國,經過漫長的地質演變,終於形成了現今極為珍貴的地質遺跡。石林以石多似林而聞名,景區范圍廣袤,氣勢大度恢弘,峭壁萬仞,石峰嶙峋,湖泊秀美,溶洞奇幽,瀑布壯觀,加上在自然那鬼斧神工的岩石造型組合,各具形態的構景,形態萬千,像千軍萬馬,似石堡幽城,如飛禽走獸,像人間萬物,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溶洞、秀水、奇石、飛瀑、構成一幅千姿百態,神韻流動,氣勢雄偉,蔚為壯觀的美景,使遊人打開想像的翅膀在其間遨遊。
Ⅱ 石林風景區介紹是什麼
石林風景區(Stone Forest Scenic):世界自然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Ⅲ 雲南石林世界地質公園的主要景點
主要分布雲南石林以石多似林而聞名,景區范圍廣闊,景點眾多,有大小石林景區、黑松岩(乃古石林)風景區、飛龍瀑(大疊水)風景區、長湖風景區、月湖風景區、芝雲洞風景區、奇風洞風景區、圭山國家森林公園等。其中已開發為游覽區的是:月湖風景區、石林風景區、黑松岩(乃古石林)風景區、飛龍瀑(大疊水)風景區、長湖風景區。
大石林
小石林面積約8平方公里,為主要游覽區。在石林入口處,有石林湖,湖中一尊石峰突出水面,故稱「出水觀音」。在石門右側石峰上鐫刻著「石林」兩個隸書大字,與拔地而起的石柱、石峰交相輝映,引人入勝。遊人至此,美景目不暇接,那差錯密布的灰褐色怪石奇峰,平地拔起,沖入雲霄,許多石峰恰似各種動物,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小石林
與大石林緊密相連而又自成格局,這里地勢平坦。在小石林景區有兩個圓形碧池,一個是幽池,柳樹叢中有一組石峰稱「幽池戀人」。另一池稱「玉鳥池」,池旁有一座石峰,當地人民親切地稱之為「阿詩瑪」。
月湖風景區
月湖位於石林東北側的躍寶山村,距石林12公里。石林縣城至西街口鎮的公路從湖北邊通過。月湖海拔1906米,寬1500米,平均深18米,水面4500畝,是「路南石林」高原斷陷湖中最大的一個湖泊。
月湖呈新月形,水面寬廣又不太深,因而盛產魚。在月湖垂釣一般都會收獲頗豐。湖岸的石岩里藏有許多珊瑚、螺螄、蛤蜊等海生化石。
月湖的南岸是石灰岩質的石山,剛露土的石芽石筍讓人嘆為奇觀。湖北岸是綠色的草坪。
長湖
長湖位於石林縣城東南,距大石林18千米。長湖是一東西向狹長的天然溶蝕湖,由地下水匯集而成。湖中生長有雲南喀斯特高原特有的水生植物-路南海菜花。長湖也是美麗彝族少女阿詩瑪梳妝和洗麻的地方,電影《阿詩瑪》便在這里拍攝。
景點主要有獨石山、大尖山、二尖山、三尖山、磨盤山、蓬萊島、圓湖等,面積3.94平方公里。
長湖是溶岩湖,湖水由地下水供給,周長5千米,寬300米,平均深度24米,無污染。四面青山環抱,植物覆蓋率達95%以上。湖中有小島,湖岸是以雲南松為主的森林,地勢平緩,分由眾多小湖。
蓑衣山-文筆山石林
蓑衣山-文筆山石林位於石林公園南部,文筆山是公園內最高的山峰,海拔2200米,山上林木茂密。這里石林或分布於嶺脊,或掩映於密林,反映了典型的山地石林地貌和石林生態環境。
蓑衣山石林是石林公園內唯一由泥盆紀灰岩形成的石林,由於層理發育,因此石峰和石柱的分層性極好。另外由於主要受北西方向的節理分割,這里還多發育脊狀石芽、溶溝和石牆。
大疊水
大疊水瀑布是珠江第一瀑,距石林縣城23千米。瀑布高87.8米,最寬可達60米,洪水季節每秒流量140立方米。
被譽為「珠江第一瀑」的大疊水瀑布位於石林縣西南端,距石林約18公里,乘車從大石林至大疊水約。巴江是石林地區的主幹河流,在盆地蜿蜒流淌了30多公里並穿越一段峽谷後,在這里沖下懸崖,形成壯觀的瀑布。
大疊水瀑布在地質上屬地貌裂點,既一條東西向的斷裂從這里通過,使北面相對抬升,南面相對下降。形成懸崖。阻止了下遊河流的溯源侵蝕,從而使路南盆地的水文格局和石林地貌得以保持。
黑松岩(乃古石林)
黑松岩位於石林景區以北8公里處。清康熙《陸良州志》說:「石門峰,沿西四十里地名石門哨。」最早叫石門,因俯視時象一片蒼翠的松林而得名「黑松岩」,又因「黑」在當地彝語中稱「乃古」,所以又叫乃古石林。
黑松岩景區(乃古石林)面積約10平方公里,高等級公路由石林直通黑松岩東區,距石林火車站約5公里。黑松岩的石林,大多呈城堡狀、塔狀、蘑菇狀,除了與石林景區相似的刃脊狀與劍狀石柱外,還有很多的尖頂狀石柱。在上端它們彼此分離,根基部卻都連在一起,組成石牆、石城和石陣。
景區由石林景觀、白雲湖、白雲洞、石峰山、幽谷仙瀑組成。一般分布為東、西、北三個區域。鋪設的石板游路總長6公里多,貫穿西區和東區。
東區的主要景點有:梁祝相會、眾志成城、峰上望、古戰場、石破天驚、天鵝戀、豬八戒背媳婦、獨石成林、佛手屏、千刃峰、孔雀開屏、承露盆、雙獅戀等。
西區的主要景點有:相依為命、八仙亭、古佛一燈、龍騰虎躍、老君壺、南天棧道、古塔洞天、南一華表、垂簾聽政等十九處。
Ⅳ 雲南石林的介紹
雲南石林是世界唯一位於亞熱帶高原地區的喀斯特(溶洞)地貌風景區。專
Ⅳ 雲南石林 簡介
雲南石林是一座名副其實的由岩石組成的「森林」,穿行其間,但見內怪石林立,突兀崢嶸,姿態各異容。由於石灰岩的作用,石柱彼此分離,又經過常年的風雨侵蝕,無數的石峰、石柱、石筍、石芽、形成了集奇石、瀑布、湖泊、溶洞、峰叢和丘陵於一身而顯得千姿百態的石林。
Ⅵ 雲南石林世界地質公園的地理環境
雲南石林世界地質公園主要地質遺跡類型為岩溶地質地貌,是以石林地貌景觀為主的岩溶地質公園。石林可分布於溶丘、窪地、湖泊、河流、瀑布、洞穴內等喀斯特地形,這豐富了石林的類型和科學意義。石林與分布地形的組合稱為石林組合地貌。主要分布類型有:石林窪地、石林谷地、石林嶺脊、石林坡地、石林盆地、石林溶丘、尖峰溶痕城堡等。
表面溶蝕形態有30種以上的表面溶蝕形態,主要是各種溶溝、溶盤、溶紋、溶窩、土下溶蝕面、溶蝕邊槽、井狀溶槽、溶蝕貝紋、尖峰溶痕、暗河管道殘余、紅色藻痕、重力崩塌溝痕等,裝飾點綴石柱。不僅豐富了石林的觀賞性,也提供了研究石林形成演化的科學依據。
Ⅶ 石林風景區介紹
石林,位於雲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縣境內,距省會昆明78公里,「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如春」,是世界唯一位於亞熱帶高原地區的喀斯特地貌風景區,素有「天下第一奇觀」「石林博物館」的美譽,是首批中國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中國國家地質公園、世界地質公園,與北京故宮、西安兵馬俑、桂林山水齊名,成為中國四大旅遊勝地之一。
石林具有世界上最奇特的喀斯特地貌,這里在約3億年前還是一片澤國,經過漫長的地質演變,終於形成了現今極為珍貴的地質遺跡。景區是一座名副其實的由岩石組成的「森林」,穿行其間,但見怪石林立,突兀崢嶸,姿態各異。壁峰之間,翠蔓掛石,金竹挺秀,山花香溢,靈禽和鳴,一派生機盎然。石林以其無與倫比的天造奇觀吸引著海內外無數遊客。
石林景區以被稱為「劍狀喀斯特地形」的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為主要特色。景區包括西北的步哨山、中心的大石林和小石林、南面的萬年靈芝和東面的李子園箐五個片區,面積約12平方公里。其中的萬年靈芝、李子園菁和步哨山是新開發的景點。深、幽、險、奇是石林景區的景觀特徵。進入景區內,但見石柱、石壁、石峰千姿百態,爭奇競麗。
這里的石頭與眾不同,它是一幅絕妙的畫,每天吸引著五湖四海的遊人前來駐足觀賞;它是一首優美的詩,古往今來有無數騷人墨客為它詠嘆吟哦;它又是有靈性和生命的;有雙馬渡食、孔雀梳翅、鳳凰靈儀、象距石台、犀牛望月;有唐僧石、悟空石、八戒石、沙僧石、觀音石、將軍石、士兵俑、詩人行吟、母子偕游、阿詩瑪等無數象生石,無不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令人嘆為觀止。除了動物外,還有許多酷似植物,如雨後春筍、蘑菇、玉管花等。有一處「鍾石」,能敲出許多種不同的音調。整個石林就是一座巨大的自然石景藝術寶庫,任憑遊客去觀察,去發現,去自由地想像
石林景區面積達1100平方公里,氣勢大度恢弘,保護區為350平方公里,山光水色應有盡有、各具特色。全區可分為八個旅遊片區:石林景區、黑松岩(乃古石林)景區、芝雲洞、長湖、飛龍瀑(大疊水)景區、圭山國家森林公園、月湖、奇風洞。其中開發為游覽區的是:石林風景區(中心景區)、黑松岩風景區、飛龍瀑風景區、長湖風景區。
石林風景名勝區范圍寬,石林集中。其象生石之多,景觀價值之高,舉世罕見。1982年,經國務院批準定為第一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2004年2月13日,石林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的全球首批世界地質公園之一。2007年5月8日,昆明市石林風景區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2008年,石林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為世界自然遺產,成為雲南省繼麗江古城、三江並流的第三個世界遺產。
旅行指南1、交通:前往石林的遊客,可在昆明東部客運站乘坐班線車到達石林
雲南石林景觀(2)(20張)
(票價是25元單程),約2小時,最好在中午以前抵達石林,這樣可游覽得更盡興;在昆明市有專線旅遊車,往返票30元。也可乘昆明到陸良縣、羅平縣等地的客車,到石林下車,票價10元;可在昆明北京路錦華飯店旁乘旅遊專線車直達,往返票價30元,一般發車時間為早上8~11時,節假日則延長1小時;昆鐵客運公司開通石林、陸良旅遊專列,為了方便乘客,該公司在昆明火車站專門設置了綠色通道,每個停靠站,遊客均可上車買票。
2、門票:從2010年4月1日起石林主景區門票175元,全程通票。 兒童票:150元
開放時間:7:30 - 18:30
3、住宿:推薦石林賓館,二星級,這是幢具有民族風格的建築,遊客可居高展望石林美景,標准房70元起;石林避暑賓館,二星級,位於石林風景區的中心,推窗即可見「林海」,標准間80元起;雲林賓館,二星級,位於石林風景區內,有南北兩院組成,南院的建築與自然的石林融為一體,頗有新意,房價110元起;金都酒店,二星級,位於石林體育館側,標准房70元起,服務一流,出行便利。
4、在石林景區內的停車場可租到私人汽車及馬車,租用可乘4人的微型麵包車的話,150-170元/天;租用馬車,60元/天;如果人多,則可考慮租用中巴車,可乘15人,300元/天;如果你從昆明乘招手車前往石林的話,可能得花更長的時間。另外,車主往往會要求你購買回程車票,如果你計劃在石林住一晚的話,最好事先告訴他們;如果遊客選擇早上10:30左右乘車前往石林,中午途經宜良,可在此購買著名的宜良烤鴨。
5、景區安全:在石林風景區登遊玩時要穿平跟的膠鞋、布鞋、旅遊鞋,不能穿高跟皮鞋。石林景區步步皆有景,景景堪入畫,但不能邊走路邊看景,以免意外,在石林風景區攝影不同於在公園攝影,在公園,被拍照者和拍照人都可以隨意後退幾步以調整角度。石林很多景區很可能就是懸崖絕壁,一定要回過頭看看有無後退的餘地。
6、景區導游:石林景點頗多,建議您一定預訂一位導游,石林旅遊會更輕松、愉快、妙趣橫生。但必須要聘請有導游證的導游,防止被坑。
Ⅷ 雲南石林 的資料
石林位於昆明市,是被譽為「天下第一奇觀」和「阿詩瑪故鄉」的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民間傳說中阿詩瑪的故鄉,因湖體掩藏在青山翠崗之中,以往遊人足跡罕至,故又被人們稱為「藏湖」。
景點主要有獨石山、大尖山、二尖山、三尖山、磨盤山、蓬萊島、圓湖等。是野營、度假、療養、水上活動、射箭射弩、欣賞並參加民族舞蹈表演的娛樂、休閑勝地。
(8)雲南石林世界地質公園簡介擴展閱讀:
昆明市石林風景區已經被聯合國文教科評為「世界地質公園」,「世界自然遺產風光」,1982年,經國務院批准成為首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
石林因其發育演化的古老性、復雜性、多期性和珍稀性以及景觀形態的多樣性,成為世界上反映此類喀斯特地質地貌遺跡的典型範例和「石林」二字的起源地,並具有很高的旅遊地學科普價值。
雲南石林保存和展現了最多樣化的喀斯特形態,高大的劍狀、柱狀、蘑菇狀、塔狀等石灰岩柱是石林的典型代表,此外還有溶丘、窪地、漏斗、暗河、溶洞、石芽、鍾乳、溶蝕湖、天生橋、斷崖瀑布、錐狀山峰等。
幾乎世界上所有的喀斯特形態都集中在這里,構成了一幅喀斯特地質地貌全景圖。雲南石林世界地質公園也是首批中國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中國國家地質公園、世界地質公園,與北京故宮、西安兵馬俑、桂林山水齊名。
Ⅸ 雲南石林世界地質公園的地質成因
石林是地球演化的傑作,經歷了近三億年滄桑巨變。最初的石灰岩形成於大海之中,後因地殼變動,海洋變陸地,平地變高山,石灰岩也匪夷所思的被塑造成了石林地貌。這期間石林還被熾熱的火山熔岩烘烤過,也被廣闊的湖水淹沒過,石林的形成是一部真正的地質傳奇。 石林的形成是在有利的地質、氣候和水文條件下,可溶性岩石——碳酸鹽岩被兩組以上垂直裂隙切割,又經水、生物等沿裂隙溶蝕,隨著溶溝的加深加寬,石柱被分隔出來而成為形態萬千的石林奇觀。
石林的形成經歷了漫長而復雜的地質演化過程。在2.7億年前的早二疊紀時代,石林地區為海洋環境,海底沉積形成了數百米厚的石灰岩,後經地殼抬升,石林地區處於濕熱古海岸邊緣,溶蝕形成了最早期的石林。緊隨其後的火山熔岩噴溢,使石林被厚厚的玄武岩覆蓋。漫長的中生代至新生代早期,石林地區一直處於剝蝕夷平狀態。約六千萬年前的早喜馬拉雅運動,使石林地區掀斜抬升,轉為內陸山間湖泊環境(路南古湖)。晚第三世紀以來,石林地區繼續抬升,向現代高原河谷環境演進。在持續的抬升過程和不同的地理、氣候條件下,石林地貌也處在繼承、更替和疊置的演變中,老的石林逐漸消失,新的石林不斷形成。
石林喀斯特是一種林狀喀斯特景觀,公園是「石林」術語的發源地。石林喀斯特是在地殼運動、構造裂隙、生物作用和土壤侵蝕作用配合下,碳酸鹽岩被地表水和地下水溶蝕形成的各種石柱組合體。石林喀斯特發育演化過程經歷了漫長的地質歷史、復雜的古地理變遷、被玄武岩覆蓋烘烤、湖盆沉積物埋藏,地殼抬升等共同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