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唐清平森林公園門票
⑴ 山東高唐清平到德州多少錢的路費拼車
山東高唐,清平到德州新車的費用大約是30至35元錢。
⑵ 高唐縣清平鎮哪裡好玩
沒好玩的,就是老城,有個文廟還是嘛啊,忘了
⑶ 秋天高唐清平森林公園作文600字
蕭瑟的秋風吹落一片葉子,落下的葉子在半空中飄起一個最美的弧度,然後落下,這就是秋天。婆婆曾對我水果她最愛的季節是秋天,而她的對我的愛也和秋天一樣,深沉。
從我來到這個世界開始,婆婆就肩負這照顧我的「重任」,那時她已經年過半百了,臉上的滄桑日益俱增,可我卻覺得婆婆是最美的人。我就像是一個嗷嗷待哺的孩子,貪婪地吮吸著婆婆源源不斷的愛。
我五歲的那年秋天,我得了一場大病,在家裡嘔吐不止,全身發熱。由於爸爸媽媽一直在外工作,家裡只有婆婆一個。婆婆不像打擾爸媽,便獨力背起我到醫院。我趴在婆婆佝僂的背上,婆婆背著我一直走,我彷彿感受到婆婆那急促的呼吸聲,有好幾次她好像想停下來歇一會兒,可只是停頓了一下又繼續走去。婆婆那瘦骨如柴的身軀竟然像山峰一樣高大,溫暖了我幼小的心靈。
婆婆日益衰老,而我日益長大。以往每年秋天總會牽著我的手去中山公園,而有一年秋天,卻是我攙扶著婆婆到公園。我們坐在一張石凳上,地上已滿是落葉了,空中還飄著幾片,有一片落在了我的肩上。婆婆輕輕撥走那片葉子,對我說:「婆婆文化低,一輩子只學過這么一句話,『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你要聽話,不要和爸媽定罪,他們都是愛你的,知道嗎……」我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那次從中山公園回來後,婆婆的身體越來越差,可她堅持不去治病,還要回到她的家鄉,她說:「那裡才是我的歸宿。」
婆婆是秋天離開人世的,她最終還是回到她朝思暮想的家鄉。我們去送殯的時候已經是深秋了,家鄉的風夾雜了一些風塵,我的眼淚忍不住往外流。媽媽告訴我,婆婆的一生充滿了崎嶇與艱辛。我沒有看到婆婆的最後一面,不知道她是否安詳地離去。落葉像一隻只黃蝴蝶飛上空中,風還在候著,樹枝胡亂地擺動著,彷彿在做無力的掙扎。耳畔彷彿有一把聲音在歇斯底里地歌唱,在低吟淺唱著這個秋天的安魂曲: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
⑷ 高唐清平鎮黃河森林公園在哪個村
濟南黃河森林公園並不是每天都提供自助燒烤。基本上節假日期間,可以版肯定十一假期絕對有。權如果是周末也很難保證有,因為不確定因素很多,如天氣狀況不適合燒烤,再就是人數極少,燒烤起來也沒有多大意思。不過十一期間肯定會有不少遊客扎堆去自助燒烤的。帶好需要的東西即可。
⑸ 高唐縣清平大騙子騙農村人的建房款
高唐縣竟然發生這種事,還敢騙農村人的建房款,這膽子也太大了,必須堅決整治,把這種事上報到相關地區的信訪部門,若是沒有得到很好的滿意答復,就上告到法院或者紀委,直到得到滿意的處理結果。絕不能讓這種欺騙百姓的社會渣子為害社會。堅決凈化社會,還人民公道,讓人民享受到社會帶來的清新能量,讓人民生活更美好!
⑹ 高唐縣到茌平票價高唐到清平的票價高唐汽車站在什麼位置謝謝
可在網路地圖查找!鐧懼害鍦板浘
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最新數據為准。
⑺ 有誰知道從高唐縣怎麼去清平鎮森林公園
高唐南轉盤向西直行到三十里鋪左拐有個橋,向南一直走有個牌子路西就是森林公園
⑻ 清平森林公園的介紹
清平森林公園位於山東省高唐縣城西南20公里處,包括國營林場和清平新村兩部分,是一處新辟的自然生態森林公園。
⑼ 高唐還有什麼好玩的
高唐縣的歷史悠久,文物古跡多而全,各個時期多有遺存。如古城址、古墓葬、古石刻、古建築、古村落、古文物等,有些具有重要的歷史地位。 8.1 古遺址 高唐縣有靈城遺址、清平縣城遺址、北辛庄唐代遺址、蔣庄宋、元遺址,郝庄元代遺址、減水迥龍廟遺址。 (1)靈城遺址 即漢靈縣城址,現南鎮村。位於縣城東南17.5公里處。據史書記載,公元前481年,此地名曰「靈丘」,到公元前306年名曰「靈縣」。公元27年廢縣,地入博平。220年復靈縣,屬清河郡。606年廢縣,地入博平。620年復置靈縣,621年又入博平。宋朝置「靈城鎮」,金、元襲之,明清時稱「南劉鎮」。民國至今稱作「南鎮」。今細辯靈城地貌,仍有靈城故城牆遺址。 (2)清平縣城遺址 1069年—1940年為清平縣城,1940年清平縣城遷址康莊,此地名曰「舊城」。舊城鎮現仍有清平縣城遺跡多處,如:傳說中的唐明宗祠、唐明宗墓。還有迎旭門、文廟、文廟影壁等古建築,城牆舊址仍有遺跡。 (3)蔣庄宋、元遺址 位於琉璃寺蔣庄村西南500米處,為村落遺址。遺址高於耕地,面積約3萬平方米,文化層堆積0.2—1.5米,地表面有很多磚、瓦、器物殘片。1958年曾出土過瓷缸、瓷碗等文物。遺址原為一個小村莊,僅有20多戶人家,名「梁家樓」,現蔣庄梁姓即是原「梁家樓」之後。 (4)減水迥龍廟遺址 位於尹集鎮四新村西南部,為元代廟宇遺址。高約4米,面積1500平方米。遺址內含有大量的磚、瓦、瓷片、瓷碗底、口沿等遺物。遺址上現有明嘉靖26年重修減水迥龍廟碑1通和3通捐資築廟人名碑,另有碑帽、碑座2個。 8.2 古建築 高唐縣歷史悠久,古建築眾多,主要有梁村塔、高唐文廟、舊城文廟、文廟影壁、迎旭門、高唐鍾鼓樓、石雕塔。 (1)梁村塔 位於梁村鎮梁村街東。創建於唐貞觀年間,明、清曾維修,平面呈八角形,青磚砌築,共13級。高37.5米,塔基佔地面積33平方米。第一層系重檐,檐下設斗拱,北有門洞。二層以上每層4個門洞,塔頂為全葫蘆狀。塔北10米處有古槐1株,故有「唐塔宋槐」之說。現為地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高唐文廟 坐落在縣委招待所院內,原名「文昌宮」,又名「啟聖祠」,過去是供奉孔子的地方。據《高唐州志》載:文廟始建於元代至元年間,1370年(明洪武三年)、1709年(清康熙四十八年)、1742年(乾隆七年)多次重修擴建。現存大殿,面闊5間,進深4間,佔地面積275平方米,為歇山式建築。頂部正脊前後除用黃綠琉璃瓦砌出三個菱形外,其餘均為灰瓦。檐下頭拱,均為裝飾性的附件,並非承擔重力的實拱,明顯為清代建築風格。 (3)舊城文廟、文廟影壁、迎旭門 坐落在高唐縣舊城鎮,為原清平縣遺留下來的古代建築。 舊城文廟,坐北朝南,面闊5間,進深4間。佔地面積277.8平方米,單檐灰瓦歇山頂,1173年(金大定十三年)建。文廟後還有古柏6株。文廟影壁在文廟南,相距100米。影壁高5米,寬10.25米,厚1.27米。整體靈架式用大方青磚修成,琉璃瓦蓋頂。中間有一圓綠色花邊琉璃飾件,上有燒制的「太和元氣」4個大字。在方青磚上有乾隆「二十五年」的戳印。舊城迎旭門,為原清平縣城之東門。門洞上方中央有匾碑一塊,上書「迎旭門」。為1760年(清乾隆二十五年)刻嵌。迎旭門殘存南北長15.5米,東西寬12.9米,整體為青磚砌築。 (4)高唐鍾鼓樓 位於北湖路與鼓樓路交匯處西側,原名鼓樓,1453年(明景泰四年)知州趙玉始建。1691年(清康熙三十年)知州談熔重修,改名奎光閣,新鑄鐵鍾懸於重九之日,人曰談公樓。1835年(清道光十五年)知州徐宗乾重修之,又增置鼉鼓、大雲磬等物。上層塑魁星像,東廊有前賢題詩勒石。 鍾鼓樓為重檐歇山式建築。由樓基和兩層主樓組成,總高15米,為當時縣城內最高建築,有「高閣凌雲」之稱,是高唐縣的象徵。樓基是青磚砌成的長方形高台,佔地120平方米,南北長10米,從下往上漸有收分,垂直高度7米。台上四周建有高1米的女兒牆。順街辟拱行通道,形似城門,寬4米,高5米,深10米,供行人車馬通行。樓基西面南側有一小拱門,門內為登樓的唯一台階通道,樓基之上為主樓,全部為木結構,柱樑椽檁縱橫交錯,卯榫銜接,環環相扣。主樓的下層為大廳,南北長8米,東西寬6米,高4米。東西有廊,環樓8根立柱支撐飛檐。上層地面4米見方,高4米,為懸鍾之處。在建築形式上承襲宋、元樓閣之貌,結構上基本保留了明初的建築風格。1966年3月8日,河北省邢台地震波及本縣,鍾鼓樓受損,為防險,經政府批准於8月拆除。 補充: 8.3 古墓葬 高唐縣有固河漢墓群、華歆墓、房公墓、谷官屯金墓、王懋德墓、楊通墓、孫庄漢墓、梁庄漢墓、楊庄漢墓。 (1)固河漢墓群 位於固河村西南部,分布在長0.7公里,寬0.5公里的地面內。原有7座封土高大的墓葬,除盼子墓還有封土外,其他6座墓葬的封土已被鏟平。漢墓群的部分墓室保存較好,只有一小部分因修建水利工程被挖掘。曾出土過陶樓、漢畫像石、陶燈、陶案、陶灶、陶豬、陶狗、陶雞等文物。漢畫石像現被砌在固河村西部一流水口上。在墓中為墓室門框,上面刻有虎頭御環拉手,並有花草、鳥獸等精細的浮雕。據調查,除封土的7座墓葬外,在村北、村南也有一些無封土漢墓,曾出土過大批文物。 (2)房公墓 位於高唐鎮祁寨村北500米處,該墓發掘前夯築封土高出地表2.5米。因早年被盜,墓室大部分坍塌。墓室為單室,平面近方行,南北4.2米,東西4.5米,繩紋小磚砌成。墓底距地面4.5米,鋪地磚排為「人」字行。墓室地面四周和墓壁之間,有排水溝,墓門西南寬1.1米,有斜坡墓道2.15米,棺木和人骨皆無,隨葬器物有瓷器、陶器、陶俑等38件。瓷器有:瓷壺、瓷虎子、龍首三足器架,瓷樵斗、瓷盒、瓷碗、瓷唾壺、瓷燈;陶器有:陶壺、陶罐、陶碗、鎮墓獸、陶狗、牛車模型、陶井欄;陶俑有:武士俑、鮮卑侍吏俑、儀仗俑、女俑等。墓內還出土有墓誌銘,志蓋陽刻篆文為「魏濟州刺史房公之銘」,志文共26行,滿行26字,魏體書。 (3)谷官屯金墓 即虞寅墓,位於韓寨鄉谷官屯村東一窪坑內。金代虞寅墓為仿木結構建築的圓形磚砌單室墓。坐北朝南,由墓道、甬道、墓室三部分組成。墓室平面成圓形,直徑5米,墓頂早已坍塌,殘存墓壁高1.29米。墓室建築有門、窗、柱,完全模擬地面建築。墓壁上畫滿壁畫,繪畫面積約21平方米。內有殘存的棺木和骨架。墓內出土陪葬物有瓷器5件、碑形志石1盒、壁畫16幅。瓷器有:瓷碗、開片瓷盤、白瓷盤。志蓋上刻有16個女真文篆字: 「金故信武將軍騎都尉致仁虞公墓誌銘」:志石刻有1767個字,主要記錄了虞寅的生平事跡及生卒年月。壁畫隨墓環繞成圓形,較完整的12幅,其中有8幅畫面描繪墓主人生前的日常生活內容,另4幅是出行活動的內容。壁畫繪有樂伎、車馬、床帳、奴僕等。出土文物和壁畫現分別藏於山東省博物館和聊城地區博物館。 補充: 8.4 古石刻 (1)釋迦牟尼像 暗紅色沙質岩石雕成。頭飾螺髻,雙耳垂肩,風眼微閉,鼻骨如刀削一般,稜角鮮明。鼻翼與嘴角幾乎同寬。臉圓腴豐滿,頸稍短粗。身穿雙領下垂式袈裟,坦胸,腰束帶,結跏趺坐於長方形束腰須彌座上。左手扶左膝,右臂舉至胸前,呈入靜狀。給人以靜穆端莊之感,手殘,通高65厘米,座高24.5厘米。經考證,為隋或唐代初期的遺物。 (2)大觀八行碑 長2.28米,寬1米,厚0.125米,原碑為宋代大觀年間立,現存殘碑為明代景泰年間重立,瘦金體楷書。主要講述了諸士應具有的孝、悌、和、忠、睦、嫻、仁、恤等八種行為。碑末有「及師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上柱國魏國公食道一萬一千戶食實封汗八百戶臣蔡京題額」。因保護失當,剝脫甚重,字跡不清難辨。此外,保存完好的碑刻還有:重修報恩寺碑、重修邢家佛寺碑、張曾墓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