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植物園的地理位置
Ⅰ 合肥植物園的布局
合肥植物園地處合肥市蜀山風景區,東接環湖東路,南望合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西北環繞蜀山湖,是
一座三 面臨水的半島,佔地1058畝,是合肥市的天然氧吧和綠色之肺。 合肥植物園按照既有園林外貌、又具科學內涵的規劃宗旨,計劃建成科普資源型、生態環保型、旅遊效益型於一體的綜合性植物園。
水景園位於園區主入口處,種植了沼生、濕生、水生植物,配置了假山瀑布、亭榭等水體景觀,是安徽省最大的荷花品種收集基地,它的南面是園林植物示範區,在大面積的坡地草坪上飾以植物造型、圖案配置及栽植標本植物,讓人們領略自然空間的博大和植物的形體美;它的西面是竹園,生長著斑竹、金鑲玉竹、慈孝竹等竹類植物50餘種,內有湘妃亭和熊貓石;它的北面是梅園,收集有梅花、臘梅品種100餘種5000餘株,是安徽省最大的梅花栽培及觀賞基地。
Ⅱ 安徽的地理地貌
安徽位於中國東南部,介於東經114°45』—°37』與北緯29°41』—34°38』之間,東西寬約450公里,南北長約570公里,面積13.92萬平方公里,約佔全國總面積的1.3%,居省區面積第22位。
安徽地貌類型復雜多樣,山地、丘陵與平原南北相間排列,是一個以丘陵、山地為主的省份。全省地勢西南高,東北低。北綿淮北平原,東迤江淮丘陵,西卧大別山脈,南迭皖南群峰。
淮北平原是華北平原的一部分,面積3.8萬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0—40米,平原面積佔95%。
江淮丘陵橫亘於江淮地區中部,是大別山脈向東北延伸的丘陵,面積3.64萬平方公里,一般海拔為40—100米。
皖西大別山區蜿蜒於鄂豫皖邊境,核心部位以中山為主,四周多低山、丘陵。面積1.19萬平方公里。主峰天柱山海拔1488米,是長江、淮河的分水嶺。
皖南山區是我國南方丘陵山地的組成部分,面積2.66萬平方公里,以黃山、九華山脈為主,黃山蓮花峰海拔1873米,為省內最高峰。
沿江平原屬長江中下游平原,土壤肥沃,河湖星羅棋布。面積2.61萬平方公里,一般海拔10—20米。
安徽地跨淮河、長江、新安江三大水系,湖泊眾多,水域遼闊。淮河幹流自洪河口進入我省、經淮南、蚌埠至嘉山縣洪山頭入江蘇洪澤湖,長430公里。北岸支流長,流勢緩,南岸支流河短流急,在皖流域面積6.69萬平方公里。長期幹流自江西湖口進入我省,經安慶、銅陵、蕪湖至和縣烏江進入江蘇境內,長416公里,在皖流域面積6.6萬平方公里。新安江源於休寧、祁門境內的率水、橫江,在屯溪合流後稱新安江,經歙縣街口注入浙江新安江水庫。總長194.3公里,流域面積6500平方公里。
Ⅲ 安徽的地理位置在哪裡
安徽,西周時皖山(今之桂山)附近為皖伯地;春秋戰國分屬吳、楚;秦置九江、泗水等郡版;漢屬揚、豫等權州;元屬河南、江浙行省;明直隸南京,清初置安徽省。江蘇,春秋戰國時分屬吳、楚等國;秦屬東海、會稽等郡;漢屬徐、揚二州;元代蘇南、蘇北分屬於浙江、河南行省;明直隸南京;清初屬江南省,後析置江蘇省。浙江,春秋時為越國地;戰國屬楚;秦屬會稽郡;漢屬揚州;三國時屬吳;唐置浙江東西兩道,始存浙江一稱;元屬浙江行省;明置浙江布政司;清為浙江省。上海,自古為海邊漁村;春秋為吳國地;戰國時為楚春申君封邑;宋設鎮,始稱上海。
Ⅳ 安徽在什麼地理位置!!!
安徽位於華東腹地,是我國東部襟江近海的內陸省份,跨長江、淮河中下游,東連江蘇、浙江,西接湖北、河南, 南鄰江西,北靠山東。安徽清初屬江南省,康熙6年(公 元1667年),析江南省為江蘇、安徽兩省而正式建省,取當時安慶、徽州兩府首字得名。境內有皖山、皖水,即現今的天柱山和皖河,春秋時(公元前722—前481年)曾被封為伯國,稱為皖國,故安徽簡稱皖。
安徽省地處華東腹地,位於暖溫帶與亞熱帶的過渡帶,氣候多變。年平均降水量由北向南為 770-1770毫米,主要集中在6 至 9月,且年際降水量懸殊較大,洪、澇、旱、漬等自然災害頻繁。淮河、長江橫貫省境,天然地把全省分為淮北、江淮、江南三大自然區域。淮北是一望無際的平原,江淮是崗巒起伏的丘陵,江南是重山疊嶂的山區。全省總面積13.9萬平方公里,其中:淮河流域6.7萬平方公里,長江流域6.6萬平方公里,新安江流域0.65萬平方公里。省耕地面積6378萬畝,總人口 6152萬,其中農業人口佔81%。
安徽位於東經114°54′一119°37′與北緯29°41′— 34°38′之間,全省東西寬約450公里,南北長約570公 里,總面積13.96萬平方公里,約佔全國總面積的1.45%,居華東第 3位,全國第22位。2004年末,全省戶籍人口為6461萬人,居全國第8位。
全省地勢西南高、東北低,地形地貌南北迥異,復雜多樣。長江、淮河橫貫省境,分別流經我省長達416公里和43O公里,將全省劃分為淮北平原、江淮丘陵和皖南山區三大自然區域。淮河以北,地勢坦盪遼闊,為華北平原的一部分;江淮之間西聳崇山,東綿丘陵,山地崗丘逶迤曲折;長江兩岸地勢低平,河湖交錯,平疇沃野,屬於長江中下游平原;皖南山區層巒疊峰,峰奇嶺峻,以山地丘陵為主。境內主要山脈有大別山、黃山、九華山、天柱山,最高峰黃山蓮花峰海拔1860米。 全省共有河流2000多條,湖泊110多個,著名的有長江、淮河、新安江和全國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
安徽地處暖溫帶過渡地區,以淮河為分界線,北部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南部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主要特徵是氣候溫和,日照充足,季風明顯,四季分明。全省年平均氣溫14-16°C,南北相差2°C左右; 年平均日照1800-2500小時,平均無霜期200-250天,平均降水量800-1600毫米。
安徽襟江帶淮,吳頭楚尾,承東啟西,是長江三角洲地區無縫對接的縱深腹地。安徽交通便捷,公路密度高出全國平均水平1倍,高速公路通車里程突破 1300公里;銅陵長江大橋、蕪湖長江大橋、安慶長江大橋連接南北,公路和內河運輸能力分別居中部地區第 2位和第3位;京滬、京九、亞歐大陸橋等鐵路縱貫境內,全省鐵路通車里程已達2326公里,居華東首位;空中交通擁有合肥、黃山、蕪湖、安慶、蚌埠、阜陽等6大機場。安徽郵電通訊發達,是全國第三個實現所有市縣通訊數字化的省份。
安徽資源條件優越,土地資源、生物資源、水資源和礦產資源等自然資源豐富。全省現有耕地達408萬公頃,水面105萬公頃,其中可養面積48萬公頃。共有 生物資源10917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的木本植物有 30種,珍稀野生動物54種,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分別有18種和368種,以揚子鱷、白鰭豚最為珍貴。水資源蘊藏總量約為680億立方米,居全國第20位。全省已發現近140種有用礦產,探明儲量的67種,煤、 鐵、銅、硫、磷、明礬、石灰岩等38種礦產儲量居全國前10位。現已探明煤炭儲量250億噸,鐵礦儲量29.9億噸,銅礦儲量384.9萬噸,硫鐵礦儲量5.64億噸,分別居全國第7位、第5位、第5位和第2位。
安徽省省樹為黃山松,省花為皖杜鵑,省鳥為灰喜鵲。
Ⅳ 黃山在安徽的什麼位置
來回折騰大約要一天的路程
火車順京滬線,
1到南京、上海轉車,
2合肥回做皖贛鐵路直接答到黃山市、
3到杭州以後轉車
主要看你行程安排
鐵路:
皖贛鐵路線貫通黃山市全境,有多個車次直達北京、上海、青島、南京、合肥、景德鎮、南昌、廈門、鷹潭、 福州等地。南方省份的朋友可選擇在鷹潭或者杭州轉車到黃山。北方的朋友來黃山,南京是黃山旅遊最佳的中轉地。
公路:
黃山周邊的大中城市如上海、南京、杭州、合肥、蕪湖都有直達的汽車班次往來黃山。
Ⅵ 安徽省自然地理
地理位置和自然狀況:
地 形 安徽省地形地貌呈現多樣性,長江和淮河自西向東橫貫全境,將全省分為淮北、江淮、江南三大自然區。淮河以北地勢坦盪遼闊,為華北大平原的一部分。中部江淮之間,山地崗丘逶迤曲折,丘波起伏,崗沖相間;長江兩岸和巢湖周圍地勢低平,屬於著名的長江中下游平原。南部以山地、丘陵為主。全省大致可分為五個自然區域:淮北平原、江淮丘陵、皖西大別山區、沿江平原、皖南山區。 安徽地處暖溫帶與亞熱帶過渡地區,氣候溫暖濕潤,四季分明。但氣候條件分布差異明顯,天氣多變,降水年際變化大,常有旱澇等自然災害發生。
氣 候 全省年平均氣溫在14-17℃之間,平均日照1800-2500小時,平均無霜期200-250天,平均降水量800-1800毫米。
自然資源 水資源:全省水資源總量約680億立方米。全省重要的水利工程為淠史杭灌溉工程,駟馬山引江灌溉工程。
土地資源:全省耕地面積433萬公頃,土地肥沃,適宜各種農作物生長。
動植物資源:全省林業用地4.18萬平方公里,佔12%。全省植物種類豐富,共有本植物1300餘種,草本植物約2100餘種,動物約500餘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動物54種,以揚子鱷、白鰭豚最為珍貴。
礦產資源:安徽省礦產資源種類繁多,儲量豐富,分布集中。已發現各類礦產130多種,其中探明儲量的有67種,已開發利用的有49種,保有儲量居全國10位的礦產有38種。按1990年不變價格計算,全省礦產保有儲量的潛在總價值達1.92萬億元,居全國第10位。其中,煤、鐵銅、硫、明礬石等11種礦產保有儲量和潛在價格在華東地區乃至全國均名列前茅。 安徽屬東亞顯著季風氣候區、暖溫帶與亞熱帶的過渡地帶,冷暖氣團活動頻繁,氣候年際變動較大;地勢西南高,東北低,地形多種多樣.正是由於這些因素,使得安徽自然災害種類繁多;發生頻繁;具有明顯的季節性;具有很強的地域性等特點.主要自然災害有洪澇、秋旱等。 中文名稱:安徽外文名稱:Anhui Province別名:皖行政區類別:省所屬地區:中國下轄地區:17地級市,5縣級市,56縣政府駐地:合肥地理位置:華東腹地面積:13.96萬平方公里人口:6740.8萬(2008年末)方言:北方官話、吳語、徽語氣候條件:暖溫帶向亞熱帶的過渡型氣候著名景點:黃山,九華山,天柱山,西遞,宏村,鳳陽明皇陵,太極洞省樹:黃山松(迎客松)省花:黃山杜鵑省鳥:灰喜鵲著名高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Ⅶ 安徽的地理特徵
安徽,簡稱「皖」,屬華東地區,省會合肥市。公元1661年(清順治十八年)始建省,因清代江南省(明代南直隸,現今安徽、江蘇、上海)東西分置而建省(東部為江蘇)。始稱江南左布政使司,駐地南京;1667年改為安徽布政使,省名取自安慶府、徽州府(今歙縣)首字,省府遷安慶。中華民國沿襲清代,置安徽省。1949年,以長江為界分設皖北和皖南人民行政公署,1952年撤銷,重建安徽省至今。安徽跨長江下游、淮河中游,長江流經安徽段俗稱「八百里皖江」,以長江、淮河為界,形成了淮北、江淮、江南三大地域。
安徽省位於中國東南部,是華東地區跨江近海的內陸省份,境內山河秀麗、人文薈萃、稻香魚肥、江河密布。五大淡水湖中的巢湖橫卧江淮,素為長江下游、淮河兩岸的「魚米之鄉」 。 靈秀而繁盛的合肥市
[1]全省面積居華東第3位,全國第22位。其中:淮河流域6.7萬平方公里,長江流域6.6萬平方公里,新安江流域0.65萬平方公里。長江流經安徽中南部,境內全長416公里,淮河流經安徽北部,境內全長430公里。 安徽省與浙江省、江蘇省、山東省、河南省、湖北省和江西省相接,地貌以平原、丘陵和低山為主。平原與丘陵、低山相間排列。地形地貌呈現多樣性,長江和淮河自西向東橫貫全境,全省大致可分為五個自然區域:淮北平原、江淮丘陵、皖西大別山區、沿江平原和皖南山區。平原面積佔全省總面積的31.3%(包括5.8%的圩區),丘陵佔29.5%,山區佔31.2%,湖沼窪地佔8.0%
Ⅷ 安徽的自然環境特點是什麼
一、 地理位置
安徽省簡稱「皖」,地處中國東部,位於東經114° 54′--119°37′、北緯29°4
1′--34°38′之間,緊靠以上海為中心的長江三角洲經濟區,是臨江近海的內陸省份。
全省南北長約570公里,東西寬約450公里,總面積13.96萬平方公里,約佔中國國土
面積的1.45%。
二、地形地貌
安徽省地形地貌呈現多樣性,長江和淮河自西向東橫貫全境,全省大致可分為五個自然區域:
1、淮北平原。
2、江淮丘陵。
3、皖西大別山區。
4、沿江平原。
5、皖南山區。
主要山脈有大別山、黃山、九華山、天目山,最高峰黃山蓮花峰海拔1860米。長江
流經安徽南部,境內全長416公里,淮河流經安徽北部,在境內全長430公里,新安江為
錢塘江正源,境內幹流長240公里。
(8)安徽植物園的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安徽地形地貌
安徽省平原、台地(崗地)、丘陵、山地等類型齊全,可將全省分成淮河平原區、江淮台地丘陵區、皖西丘陵山地區、沿江平原區、皖南丘陵山地五個地貌區,分別佔全省面積的30.48%、17.56%、9.99%、24.91%和16.70%。
安徽有天目-白際、黃山和九華山,三大山脈之間為新安江、水陽江、青弋江谷地,地勢由山地核心向谷地漸次下降,分別由中山、低山、丘陵、台地和平原組成層狀地貌格局。山地多呈北東向和近東西向展布,其中最高峰為黃山蓮花峰海拔1873米。山間大小盆地鑲嵌其間,其中以休歙盆地為最大。
Ⅸ 安徽的地理位置
安徽抄是個好地方,中國東部,長江下游,淮河中游
Ⅹ 合肥植物園的位置在哪
合肥植物園建於1987年,復地處合肥清溪路口制以西,西郊董鋪水庫東南岸一環形半島上,佔地面積約70公頃,現栽植各類植物800餘種,200餘萬株。該園按照既有園林風貌又有科學內容的建園指導思想進行規劃建設的,是安徽省唯一一座集植物科研、科普、觀賞游覽和生產相結合的多功能、綜合性植物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