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國家地質公園的發展現狀及問題
❶ 地質旅遊開發問題
為了保護珍貴的地貌景觀和地質遺跡,實現黃河三角洲的可持續發展,成立黃河三角洲國家地質公園的構想被提到了議事日程。
由於黃河三角洲面積廣大,所設立的地質公園園區不可能囊括所有的地質現象和有意義的地質點。所以,園區的設立從上述主要地學資源出發,考慮到基礎設施和交通狀況,實現資源共享。黃河三角洲國家地質公園的范圍與1992年成立的「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范圍一致,由大汶流草場、黃河入海口、一千二林場(黃河口森林公園)3個區域組成,面積15.3萬公頃(見彩圖29)。黃河三角洲國家地質公園於2003年4月開始申報工作,2004年6月經國土資源部有關專家審核,成為第三批國家地質公園。目前國家地質公園的基礎設施工作正在緊張進行中,預計2006年春舉行揭碑開園儀式,正式向遊人開放。
對本地區地質資源旅遊的規劃在空間上可劃分為四個區域:核心區、背景區、主要的接待服務區和古文化旅遊區。
核心區:主要是指黃河三角洲國家地質公園園區范圍所包括的區域,該區域集中了地質、生態、優美自然景觀等多種旅遊資源之精華。在地質旅遊資源方面,該區域擁有三角洲平原的河流地貌、河口地貌、海岸地貌以及黃河最新形成的黃河故道「刁口流路」和當前河道「清水溝流路」等地質旅遊資源;在生態旅遊方面,區內擁有最年輕的黃河三角洲濕地生態系統。黃河三角洲人煙稀少,大片新淤土地景觀的演替基本上沒有受到人類活動的干擾,形成我國暖溫帶最年輕、最完整和最典型的濕地生態系統,土壤和植被均保持著自然演替序列。而且黃河三角洲屬於東北亞內陸和環太平洋鳥類遷徙的中轉站,河海交匯地帶大量的水生生物給鳥類帶來豐富的食物,成為鳥類的天堂。1992年經國務院批准在這里設立了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這里完整的自然濕地生態系統和珍貴的鳥類。保護區內地勢平坦、土地遼闊、植被茂盛、狐兔出沒、百鳥雲集,數十萬畝的蘆葦盪、上萬畝檉柳林、成片的翅鹼蓬、星星點點的羅布麻、香蒲和縱橫交織的小河道和潮水溝是人們回歸大自然,進行科考、度假、觀鳥、探險、獵奇的理想場所。
背景區:是指除核心區和主要接待服務區以外有觀賞價值或科研價值的重要地質遺跡及反映區內資源開發利用活動的人文景觀的場所或區域。如黃河三角洲的頂點、1855年的海岸線(貝殼堤),黃河1976年以前的多期流路、決口扇等地質遺跡以及「孤東塔林」、「麥田油井」、「圍海長堤」、「海上平台」、「萬畝槐林」、「黃河勝利大橋」等反映資源開發及環境改造的景觀。此外,為了全面介紹和演示本區域相關的地學知識,方便遊客旅遊和很好銜接旅遊項目,該區域也設立一些地學知識陳列館和小型的接待服務實施。
主要的服務接待區:在東營市的城區,此外為了更好地為廣大遊客服務,在孤島鎮及仙河鎮也設立了二級服務接待區。東營市城區主要由東城和西城兩大片組成。西城是勝利油田主要的生活、科研和管理基地,具有濃郁的現代化油城特色。東城是20世紀80年代末期建設的城市新區,城區建設起點高、規劃超前、氣勢宏大、布局合理、建築風格新潮、城市綠化率高,生活環境舒適,城市景觀流暢、錯落有致,風格優雅。東營市城區是遊客進入東營市的主要通道,是遊客集散地,集中了東營市主要部分的賓館、飯店、招待所、商店等接待服務設施,成為黃河三角洲地質、生態旅遊主要的接待服務區。東營市城區及周邊地區旅遊資源類型主要以紀念場地(碑)和現代城市建築為主,具有明顯的油城特色和地方特色。主要的旅遊資源有:石油科技展覽館、天鵝湖、華八井、營二井、坨11井、新世紀廣場、黃河水體紀念碑等。其石油科技展覽館具有很高的科普價值和教育意義,為科普修學旅遊提供了有利條件。天鵝湖為華北最大的平原水庫,水面浩瀚無邊,在候鳥遷徙季節,百鳥群集,可以觀鳥,開展清潔的水上娛樂活動。同時天鵝湖的溫泉療養院設施完備,環境優美,可以開展高質量的療養、休閑度假。
古文化旅遊區:東營南部的廣饒縣境內有一片古老的陸地,文明史源遠流長。據考證,早在5000多年的大汶口、龍山文化時期,這里已有人類繁衍生息。至1995年底,已發現的文物有8000餘種,主要古跡有傅家遺址、柏寢台、孫家祠、關帝廟等。遊人在欣賞了地質公園自然風光之後可以領略這里豐厚的古代和人文典故。
根據區域地質旅遊資源的分布情況及結合區域旅遊資源的總體開發布局,對地質旅遊資源路線規劃如下。
線路1:東營市(公交車)—勝利黃河大橋(乘船)—西河口—黃河南岸大汶流自然保護區—墾利黃河口(公交車)—宋坨—東營市
說明:該線路可以觀察到各種河流地貌景觀、沉積構造、黃河1976年後的截流改道處、1855年海岸線、1955年海岸線、濕地、草場和海灘等自然景觀、強進淤型海積平原的海岸帶景觀、河口地質地貌景觀,依次經過黃河第五次改道(1934~1953年)、第二次改道(1897~1904年)和第四次改道(1929~1934年)的多期流路。
線路2:東營市(公交車)—永安鄉—宋坨—黃河南岸大汶流自然保護區(乘船)—墾利黃河口(公交車)—崔家屋子—勝利大橋—東營市
說明:該線路以車游為主,可以觀察到1855年海岸線、1955年海岸線、濕地、草場和海灘等自然景觀、各種鳥類、強進淤型海積平原的海岸帶景觀、河口地質地貌景觀,依次經過黃河第五次改道(1934~1953年)、第二次改道(1897~1904年)和第四次改道(1929~1934年)的多期流路,崔家屋子決口扇和部分河流地貌景觀及沉積構造。
線路3:東營(公交車)—勝利大橋—黃河北岸黃河口自然保護區—墾利黃河口—仙河鎮—孤東圍海長堤—五號樁—東營港—孤島鎮—東營市
說明:該線路以車游為主,可以觀察到除黃河第3次改道(1904~1926年)以外所有各期流路、1855年海岸線、1955年海岸線、濕地、草場和海灘等自然景觀、各種鳥類、強進淤型海積平原的海岸帶景觀、河口地質地貌景觀、石油開發景觀。
線路4:東營(乘車)—勝利大橋—孤島—五號樁—東營港—一千二自然保護區(乘船)—黃河刁口故道入海口(乘車)—東營市
說明:該線路以車游為主,可以觀察到除黃河第3次改道(1904~1926年)以外所有各期流路、1855年海岸線、1955年海岸線、濕地、草場和海灘等自然景觀、各種鳥類、強進淤型海積平原的海岸帶景觀、強進蝕型海積平原的海岸帶景觀、黃河故道河口地質地貌景觀、石油開發景觀。
線路5:東營市東城—西城
說明:為遊客食宿、游覽、交通、購物、娛樂提供主要服務,旅遊項目主要是展示本地區的現代文明及特有的油城文化景觀。東城區的主要景點有天鵝湖、世紀廣場、清風湖公園、黃河水體紀念碑等,天鵝湖位於東營市東城東南10km處,湖面面積40km2,湖面上棲息著百餘種鳥類。湖心的太陽島面積7200m2,遍布亭台樓閣,假山花園,天鵝湖西側有一處溫泉浴場,溫水取自地下1000m處,水中含有大量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世紀廣場氣勢雄偉壯觀,是東營這座新興城市最典型的標志性建築。西城主要體現了油城文化特色,有先進的叢式抽油井組,勝利油田第一口獲取工業油流的油井「華八井」,展示勝利油田地質勘探史,介紹石油知識和勝利油田開發建設的地質展覽館等。
線路6:東營市—廣饒縣
說明:主要是區內的古齊文化旅遊區,境內自原始社會中晚期就有人類繁衍生息,春秋戰國時期是齊國的樂安之地。秦漢以下至近代人才輩出,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為後世留存下了文物古跡和人文典故。至1995年底已經發現文物8000餘種,在前面的表中已經詳細列出了主要的古跡,本旅遊路線主要是為有興趣了解本區歷史文化的遊客提供服務。值得一提的是本線路將經過本區5000~6000年前的一條海岸線。
線路7:東營市(公交車)—西城石油地質博物館(公交車)—大汶流自然保護區(電平車、自行車)—墾利黃河口觀景(還可去黃河口涉水、漂流)(氣墊船、木船)—黃河北岸觀景台(公交車)—萬畝刺槐林(公交車)—孤島—利津黃河故道(公交車)—孤東油田(還可去河口區圍海長堤、河口海灘海上游樂區)(公交車)—黃河大橋(公交車)—東營市。
說明:本線路是一條綜合旅遊線路,集地質、生態、石油、人文等各類旅遊項目為一體,由於路線較長,景點較多,一天時間比較倉促,可安排在孤島鎮休息一夜,第二天繼續旅遊。
❷ 我國建設國家公園的意義
一、 建立國家公園體制的重要意義
《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加快生態文明制度建設,嚴格按照主體功能區定位推動國土空間的開發保護,建立國家公園體制。從發展的視角來看,國家公園體制的建立既是建設「美麗中國」的切實路徑,又是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載體,對於切實保護好國家自然和人文遺產資源、推動國土空間的高效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義。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自然和文化遺產保護與利用的矛盾日益凸顯。與此同時,景點門票上漲過快,黃金周期間景區擁擠、接待不足、環境污染等,廣為社會詬病。建立國家公園體制將有效緩解這些問題,其不僅是促進消費、拉動內需的必要舉措,更是提高民生質量、增進百姓福祉的戰略舉措。因此,亟需從戰略高度出發,把握實施要點,加快推進,做好落實。
(一)文化和自然遺產價值彌足珍貴
自然和文化遺產(以下簡稱遺產)是指具有科學研究、自然多樣性保護、歷史、藝術和審美意義的文化和自然遺存。遺產是人類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遺存,通常具有生態、科研、教育和遊憩等基本功能;遺產也是一個國家的文脈國脈所系,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價值。因此,讓國民機會均等地共享遺產這種以公共物品為主的資源是公民的基本權益,是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應有之義。
目前,我國已經形成主要包括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國家森林公園、文物保護單位、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濕地公園、國家城市濕地公園、水利風景區、旅遊景區的九大類遺產地管理體系,其總面積約占國土面積的16%,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文化和自然遺產管理存在諸多問題
1、管理體制不順。首先,條塊分割、多頭管理導致遺產地保護目標劣化和保護效力低下;其次,遺產地社區發展與遺產保護存在矛盾,難以真正嚴格保護;再次,遺產地保護經費缺乏基本保障,趨利性嚴重影響保護目標的實現。
2、服務模式滯後。遺產資源成為逐利工具,門票價格普遍偏高;遺產地經營管理機構忽視服務質量改進,忽視教育、科研功能,遺產地的公益性嚴重不足。同時遺產地管理機構建設滯後,運行效率低,缺少信息披露和公眾參與介面,與大眾媒體和非政府組織銜接不暢,難以調集各種社會資源參與遺產地的建設和管理。
3.
違規經營頻現。遺產地的商業開發雖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經費緊張狀況,但同時也出現了商業開發不規范,部分遺產地資源開發過度,遺產遭到破壞。經營收入沒有主要用於遺產保護,遺產管理更多蛻變為商業經營,完全背離了遺產管理體系設立的初衷,導致遺產遭受無法挽回的破壞。
4.
管理銜接不暢。全國主體功能區劃中的優化、重點、限制、禁止四類主體功能區有不同的財稅、產業、土地、人口政策和領導幹部政績考核體系,因此自然和文化遺產管理體系只有與其充分銜接才可能獲得最有利的政策支持。但目前按分類的遺產管理體系以及管理中的一地多牌現象使遺產管理體系難以和主體功能區劃有效銜接。
(三)文化和自然遺產管理的改革路徑
我國遺產地管理體制改革的核心是建立統一、規范的管理體制,既要保護好,又要充分發揮遺產地的生態、教育、科研、遊憩和經濟等功能。根據「選擇目前條件下的最優資源調度者為主進行改革路徑最短」原則,建立統一、規范的遺產管理體制的理想方案應該是由國務院成立文化和自然遺產管理機構(如文化和自然遺產管理委員會)統一負責全國的遺產地管理工作,全面整合現有九大類文化和自然遺產地管理體系。並確立相應的管理目標、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實施類似美國國家公園遺產管理體制,真正解決「條塊分割,九龍治水」的遺產管理體制。但該改革路徑需要若干前置條件(如財政保障,土地權屬清晰,人口妥善安置等),在目前的財權事權不匹配和部門、地方「條塊」分割管理難以突破的情況下,很難一步到位實現上述最優改革目標。
在目前各種約束條件下,可以按照財力投入「量力而行」,分階段進行遺產地的管理體制改革。第一階段,參照國際標准另起爐灶建立一個規范開發且便於銜接大政方針的遺產地管理體系(如國家公園管理體制),建立規范、嚴格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為各類遺產地的科學管理提供一個樣板,起到借鑒和示範作用。第二階段,隨著中央對於遺產地的財政投入逐步加大,示範作用進一步增強,逐步吸引其他類型文化和自然遺產並入這套遺產地管理體系,最終實現我國文化和自然遺產地管理體制改革的理想圖景。
二、 解讀國家公園管理體制內涵
(一)國家公園國際經驗
從國際成功經驗來看,IUCN(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推行的國家公園和保護區管理類別體系是國際公認的最為規范的文化和自然遺產管理體系。
盡管從世界范圍來看,不同國家的國家公園體制存在一定的差別,建立最早、公認較好的美國國家公園體制基本可以作為典型代表。其特點有三:一是公益性理念,即根據遺產資源的價值、權屬等明確遺產資源的管理使命,確保公益性(如美國國家公園的使命之一是「有助於人民形成國家共同意識」這顯然是將國家公園體製作為文化建設的重要手段);二是分功能區管理且經營利用的空間范圍和業務范圍明晰,大范圍保護、小范圍利用,餐飲、住宿等消費彈性較大且不屬於基本公共服務的服務以商業經營方式提供;三是與理念和范圍相適應的管理單位體制、資金機制、經營機制和監督機制,如公園的所有經營活動都採用特許經營機制,以避免公園管理機構既是運動員又是裁判員、損害公益性的情況的出現。又如公園運營主要有聯邦財政支持(占其運營資金約70%),門票、特許經營收入和社會捐贈只是補充,使得所有公園都能做到票價低廉(10美元左右的多日通票),國民進入國家公園成為基本公共服務。
國家公園代表了一種能夠平衡遺產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關系的遺產管理模式。因此,國家公園管理模式對於規范我國文化和自然遺產地管理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二)國家公園在中國的探索
近年來,雖然我國相關部門和部分地方政府以不同方式開展了國家公園的試點,但從實際的建設情況來看,無論雲南省國家公園體系的試點還是黑龍江省湯旺河國家公園的試點,都在規范性上與真正的國家公園管理體制存在很大的差距,遺產地管理的統一、規范程度較差,公益性難以得到管理體制機制支持。因此,需要國家從宏觀層面上,對國家公園建設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其發展路徑進行全面的梳理。使之更好地服務於人民,讓人民群眾更加滿意。國家公園管理體製作為國際上通用的規范遺產管理體系,可以作為我國遺產管理改革的重要方向和切入點。
從建立國家公園管理體制的合理性來看,目前條塊分割、多頭管理的遺產地管理體系狀況必須得到梳理、整合與理順。首先,按照國際標准建設的國家公園體系,有利於我國設立與國際接軌的遺產地分類體系。其次,遺產地在保護與開發利用方面的矛盾可以通過國家公園管理體制來進行解決。第三,國家公園的建設也是保障國民社會福利的重要體現。
從建立國家公園管理體制的可行性來看,中國目前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中央財政有能力加大對遺產地的投入)、社會各界資源保護意識、全國主體功能區劃的推行、各方面的積極性和試點等條件都為我國國家公園建設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三、以建立國家公園體製作為遺產管理制度改革的切入點
國家公園隸屬自然和文化遺產地的一類,用以保存和展示具有國家或國際重要意義的自然資源、人文資源及其景觀載體,有利於促進保護與利用的高效融合。
1.
有利於實現對遺產地的統一、規范、有效管理。國家公園的管理特色是以自然資源保護為前提,兼顧適度的產業開發,在資金籌措、資源保護、規劃制定實施、區劃和分區管理、科研科普活動開展、營利和非營利社會力量參與管理和經營等方面均有規范的管理機制,有利於實現對遺產地的統一、規范、有效管理。同時,國家公園既不同於嚴格的自然保護區,也不同於一般的旅遊景區,強調統籌保護、教育、遊憩和富民多種功能,已被證明是行之有效的實現雙贏的國際通行管理模式。在生態環境保護和自然資源利用矛盾尖銳的中國,這種模式不僅能夠有力地促進遺產地生態環境和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同時也可以極大地帶動當地旅遊業和經濟社會的發展,有利於平衡中國遺產地開發和保護利用之間的關系。
2.
有利於提升我國的遺產資源管理水平。在借鑒國外國家公園管理體制和理念的同時,也應當保護我國遺產地歷史文化突出的特色,將國際上國家公園的「普遍真理」與我國遺產地的「具體實踐」相結合,提升遺產資源保護和利用的水平,通過體制創新,使遺產資源管理上水平、上效益、提質量,趕超國際先進管理水平。
3.
有利於日後對現有的遺產地體系進行整合。國家公園兼具遺產資源的保護、教育、科研、遊憩等方面的多種功能,其規范的管理模式代表了一種能夠平衡遺產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關系的遺產管理模式。在新遺產管理體系中首先建立國家公園管理單元,能夠充分發揮新遺產體系規范管理的示範作用,有利於吸引其他遺產管理體系逐步並入新遺產管理體系,對最終實現我國自然和文化遺產改革目標具有重要的意義。
4.有利於與國際發展接軌。中國是《生物多樣性公約》(CBD)和《濕地公約》(RamsarConvention)等國際公約的簽約國(COP),採納了其保護地工作程序(POWPA),因此便認可了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的國家公園與保護區管理類別體系。IUCN號召各國政府在此保護地體系的框架指導下,發展本國和地區特點的相應體系,建設國家公園有助於中國遺產地管理工作與國際規則接軌,
四、推進我國國家公園體制建設的實施建議
1.
積極推進國家公園建設試點。在「保護優先,合理利用」的理念指導下,首批國家公園試點區域可依託風景名勝區,兼顧自願和符合準入標准,從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中優選試點單位。原因有三:首先,風景名勝區不同於其他八類遺產地,其資源、功能與國家公園相似,包括了文化和自然遺產、強調保護和利用兼顧,多數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在資源屬性、管理要求上與美國國家公園類似;其次,目前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管理相對規范,總體規模不大,且管理規則、技術標准及監督機制等相對系統規范;最後,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對外宣傳的英譯名就是「China
national
park」,在近30年的國際交往中事實上扮演了中國國家公園角色,住房與城鄉建設部的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是美國國家公園管理局認可的中國對口管理機構。
在首批國家公園試點成功的基礎上,允許其他類遺產地申請,國家公園主管部門按准入標准審批合格後可允許其加入。我國的許多自然保護區從資源屬性而言更適合採用國家公園體制管理,可以鼓勵其提出申請。
2.制定出台國家公園發展規劃。盡快由中央機構編制部門牽頭,聯合相關部委,共同形成以五年為時間段的中期專項規劃或《國家公園體制建設行動計劃》、《國家公園體制建設指導意見》等文件,並將其作為建設國家公園的指導綱領和近期開展工作的主要依據,逐步形成國家公園體制建設的「中國模式」。
3.系統搭建國家公園管理機制。首先,建立「政府主導、管經分離、特許經營、多方參與」的經營機制,在保證國家公園的公益性前提下,通過特許經營方式,充分調動社會各界參與國家公園保護、管理、開發和運營的積極性;其次,建立「多元化資金投入與政府專項財政向結合」的資金機制,在國家公園建設的試點階段和完善階段,分先後側重不同的資金投入比重;再次,建立多層次的監督機制,將主管部門聯合相關遺產管理部門制定的長效監督機制、垂直遙感監測與人工實地監測形成的基層巡護監管體系與公眾和NGO(非政府組織)的監督作用有機結合;最後,建立地區社區協同發展機制,通過國家公園建設改善社區民生,提供就業機會,帶動社區經濟發展。
4.設立准入標准,規范國家公園建設。為了規范國家公園建設,要明確和提高准入門檻,劃清界限。在國家公園建設試點之初就需要制定國家公園准入標准,對適合建設國家公園的遺產地進行合理的調查、評估、審查和授權,以保證國家公園實現其管理目標。
5.加強國家公園相關研究。針對建設符合我國國情的國家公園及其資源保護、管理經營等方面的全新問題,要著力加強理論和支撐技術研究,進一步提高對國家公園建設的認識和實踐水平。包括成立國家公園專家委員會、建立國家公園研究網路、加強國家公園科研機構能力建設,建立國家公園監測體系等。同時,選擇合適階段,積極啟動國家公園立法程序。
❸ 我國截至目前,有多少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風景名勝區,地質公園。 國家級和各級的。
我國目前國家公園概念上的建設類型主要集中於以下幾個方面:1.森林公園。由國家林業局批准設立。1982年,我國第一處森林公園——湖南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批准建立。截至2006年底,全國共建立森林公園2067處,總經營面積1569萬公頃。其中國家級森林公園660處,經營面積1125萬公頃,省級森林公園955處。 2.自然保護區。 1956年,我國建立了第一個自然保護區——廣東鼎湖山自然保護區。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社會各界環保意識的增強和環保法規體系的日益完善,我國自然保護區事業才步入依法 桃源洞國家森林公園 發展的「快車道」。 2003年初, 國家環保總局宣布,我國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數達到 197處,各類自然保護區1757處,總面積近1.33億公頃,占國土面積的13.2 %,已超過世界平均水平。 3.風景名勝區。 截至 2004年,中國已經建立風景名勝區677個,其中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77個、省級風景名勝區452個、市縣級風景名勝區48個,總面積占國土面積的1%以上 4.生態示範區。至2000年,全國已有首批33個符合可持續發展戰略要求的地、縣和單位被國家環保局命名為「國家級生態示範區」。 5.國家地質公園。至2004年,中國地質公園建設工作已推進了3年多,國家地質公園的數量已達到了85座。 另外,還有國家級的濕地保護區、國家海洋類型自然保護區等。
北京
西山國家森林公園 上方山國家森林公園 蟒山國家森林公園 小龍門國家森林公園 雲蒙山國家森林公園 鷲峰國家森林公園 西山國家森林公園
大興古桑國家森林公園 大楊山國家森林公園 霞雲嶺國家森林公園 黃松峪國家森林公園 北宮國家森林公園 八達嶺國家森林公園 崎峰山國家森林公園 天門山國家森林公園 喇叭溝門國家森林公園
天津
九龍山國家森林公園
河北
海濱國家森林公園 塞罕壩國家森林公園 磬棰峰國家森林公園 金銀灘國家森林公園 石佛國家森林公園 清東陵國家森林公園 海濱國家森林公園
遼河源國家森林公園 山海關國家森林公園 五嶽寨國家森林公園 白草窪國家森林公園 天生橋國家森林公園 黃羊山國家森林公園 茅荊壩國家森林公園 響堂山國家森林公園 野三坡國家森林公園 六里坪國家森林公園 大茂山國家森林公園 白石山國家森林公園 武安國家森林公園 狼牙山國家森林公園 前南峪國家森林公園 桃源洞國家森林公園
駝梁山國家森林公園 木蘭圍場國家森林公園 蠍子溝國家森林公園 仙台山國家森林公園 豐寧國家森林公園
山西
五台山國家森林公園 天龍山國家森林公園 關帝山國家森林公園 恆山國家森林公園 雲崗國家森林公園 龍泉國家森林公園 禹王洞國家森林公園 趙杲觀國家森林公園 方山國家森林公園 交城山國家森林公園 太岳山國家森林公園 五老峰國家森林公園 黃河口國家森林公園
老頂山國家森林公園 烏金山國家森林公園 中條山國家森林公園 太行峽谷國家森林公園 黃崖洞國家森林公園 管涔山國家森林公園
內蒙古
紅山國家森林公園 察爾森國家森林公園 黑大門國家森林公園 海拉爾國家森林公園 烏拉山國家森林公園 烏素圖國家森林公園 馬鞍山國家森林公園 九龍山國家森林公園
二龍什台國家森林公園 興隆國家森林公園 黃崗梁國家森林公園 賀蘭山國家森林公園 好森溝國家森林公園 額濟納胡楊國家森林公園 旺業甸國家森林公園 樺木溝國家森林公園 五當召國家森林公園 紅花爾基樟子松國家森林公園 喇嘛山國家森林公園 阿爾山國家森林公園 * 達爾濱湖國家森林公園 * 莫爾道嘎國家森林公園 * 伊克薩瑪國家森林公園 * 旅順口國家森林公園
烏爾旗漢國家森林公園 * 興安國家森林公園 * 綽源國家森林公園 * 阿里河國家森林公園 *
遼寧
旅順口國家森林公園 海棠山國家森林公園 大孤山國家森林公園 首山國家森林公園 鳳凰山國家森林公園 千島湖國家森林公園
桓仁國家森林公園 本溪國家森林公園 隕石山國家森林公園 天橋溝國家森林公園 蓋州國家森林公園 元帥林國家森林公園 仙人洞國家森林公園 大連大赫山國家森林公園 長山群島國家海島森林公園 普蘭店國家森林公園 大黑山國家森林公園 沈陽國家森林公園 金龍寺國家森林公園 本溪環城國家森林公園 冰砬山國家森林公園 千佛山國家森林公園
猴石國家森林公園 千山仙人台國家森林公園 清原紅河谷國家森林公園 大連天門山國家森林公園 三塊石國家森林公園 章古台沙地國家森林公園 大連銀石灘國家森林公園 大連西郊國家森林公園 醫巫閭山國家森林公園 和睦國家森林公園
吉林
凈月潭國家森林公園 五嶽寨國家森林公園
五女峰國家森林公園 龍灣群國家森林公園 白雞峰國家森林公園 帽兒山國家森林公園 半拉山國家森林公園 三仙夾國家森林公園 大安國家森林公園 長白國家森林公園 臨江國家森林公園 拉法山國家森林公園 圖們江國家森林公園 朱雀山國家森林公園 圖們江源國家森林公園 天堂寨國家森林公園
延邊仙峰國家森林公園 官馬蓮花山國家森林公園 肇大雞山國家森林公園 寒蔥頂國家森林公園 滿天星國家森林公園 吊水壺國家森林公園 露水河國家森林公園 通化石湖國家森林公園 紅石國家森林公園 江源國家森林公園 雲蒙山國家森林公園
雞冠山國家森林公園 泉陽泉國家森林公園 白石山國家森林公園 松江河國家森林公園
黑龍江
牡丹峰國家森林公園 火山口國家森林公園 大亮子河國家森林公園 烏龍國家森林公園 哈爾濱國家森林公園 街津山國家森林公園 齊齊哈爾國家森林公園 北極村國家森林公園 長壽國家森林公園 大慶國家森林公園 一面坡國家森林公園 黃山國家森林公園
龍鳳國家森林公園 金泉國家森林公園 烏蘇里江國家森林公園 驛馬山國家森林公園 三道關國家森林公園 綏芬河國家森林公園 五頂山國家森林公園 龍江三峽國家森林公園 茅蘭溝國家森林公園 鶴崗國家森林公園 丹清河國家森林公園 石龍山國家森林公園 勃利國家森林公園 望龍山國家森林公園 勝山要塞國家森林公園 五大連池國家森林公園 完達山國家森林公園 橫頭山國家森林公園 仙翁山國家森林公園 威虎山國家森林公園 ** 五營國家森林公園 ** 亞布力國家森林公園 ** 桃山國家森林公園 ** 日月峽國家森林公園 ** 興隆國家森林公園 ** 梅花山國家森林公園 ** 鳳凰山國家森林公園 ** 雪鄉國家森林公園 ** 八里灣國家森林公園 ** 青山國家森林公園 ** 大沾河國家森林公園 ** 回龍灣國家森林公園 ** 溪水國家森林公園 ** 方正龍山國家森林公園 ** 鏡泊湖國家森林公園 ** 金山國家森林公園 ** 佛手山國家森林公園 ** 小興安嶺石林國家森林公園 ** 六峰山國家森林公園 ** 珍寶島國家森林公園 ** 伊春興安國家森林公園 ** 紅松林國家森林公園 ** 七星峰國家森林公園 ** 呼中國家森林公園 *** 加格達奇國家森林公園 ***
上海
佘山國家森林公園 東平國家森林公園 上海海灣國家森林公園 上海共青國家森林公園
江蘇
虞山國家森林公園 上方山國家森林公園 徐州環城國家森林公園 宜興國家森林公園 宜興龍背山國家森林公園 惠山-青山國家森林公園 東吳國家森林公園 雲台山國家森林公園 盱貽第一山國家森林公園 鎮江南山國家森林公園 鎮江寶華山國家森林公園 西山國家森林公園 南京紫金山國家森林公園 鐵山寺國家森林公園 大陽山國家森林公園
浙江
千島湖國家森林公園 大奇山國家森林公園 蘭亭國家森林公園 午潮山國家森林公園 富春江國家森林公園 紫微山國家森林公園 天童國家森林公園 雁盪山國家森林公園 溪口國家森林公園 九龍山國家森林公園 雙龍洞國家森林公園 華頂國家森林公園 青山湖國家森林公園 玉蒼山國家森林公園 錢江源國家森林公園 銅鈴山國家森林公園 竹鄉國家森林公園 花岩國家森林公園 龍灣潭國家森林公園 遂昌國家森林公園 五泄國家森林公園 雙峰國家森林公園 石門洞國家森林公園 四明山國家森林公園 仙霞國家森林公園 大溪國家森林公園 松陽卯山國家森林公園 牛頭山國家森林公園 三衢國家森林公園 徑山 (山溝溝) 國家森林公園 南山湖國家森林公園 大竹海國家森林公園 仙居國家森林公園 桐廬瑤琳國家森林公園
安徽
黃山國家森林公園 琅琊山國家森林公園 天柱山國家森林公園 九華山國家森林公園 皇藏峪國家森林公園 徽州國家森林公園 大龍山國家森林公園 紫蓬山國家森林公園 皇甫山國家森林公園 天堂寨國家森林公園 雞籠山國家森林公園 冶父山國家森林公園 太湖山國家森林公園 神山國家森林公園 妙道山國家森林公園 天井山國家森林公園 舜耕山國家森林公園 浮山國家森林公園 石蓮洞國家森林公園 齊雲山國家森林公園 韭山國家森林公園 橫山國家森林公園 敬亭山國家森林公園 八公山國家森林公園 萬佛山國家森林公園 青龍灣國家森林公園 水西國家森林公園 上窯國家森林公園 馬仁山國家森林公園
福建
福州國家森林公園 天柱山國家森林公園 華安國家森林公園 貓兒山國家森林公園 龍岩國家森林公園 旗山國家森林公園 三元國家森林公園 靈石山國家森林公園 平壇海島國家森林公園 東山國家森林公園 將樂天階山國家森林公園 德化石牛山國家森林公園 廈門蓮花國家森林公園 三明仙人谷國家森林公園 上杭國家森林公園 武夷山國家森林公園 烏山國家森林公園 漳平天台國家森林公園 王壽山國家森林公園 九龍谷國家森林公園 支提山國家森林公園 天星山國家森林公園 閩江源國家森林公園 九龍竹海國家森林公園 董奉山國家森林公園
江西
三瓜侖國家森林公園 廬山山南國家森林公園 梅嶺國家森林公園 三百山國家森林公園 馬祖山國家森林公園 靈岩洞國家森林公園 明月山國家森林公園 翠微峰國家森林公園 天柱峰國家森林公園 泰和國家森林公園 鵝湖山國家森林公園 龜峰國家森林公園 上清國家森林公園 武功山國家森林公園 銅鈸山國家森林公園 鄱陽湖口國家森林公園 三疊泉國家森林公園 閣皂山國家森林公園 永豐國家森林公園 梅關國家森林公園 陽嶺國家森林公園 天花井國家森林公園 五指峰國家森林公園 柘林湖國家森林公園 陡水湖國家森林公園 萬安國家森林公園 三灣國家森林公園 安源國家森林公園 九連山國家森林公園 岩泉國家森林公園 雲碧峰國家森林公園 景德鎮國家森林公園 瑤里國家森林公園 峰山國家森林公園 清涼山國家森林公園 九嶺山國家森林公園 岑山國家森林公園 五府山國家森林公園 軍峰山國家森林公園 碧湖潭國家森林公園 懷玉山國家森林公園
山東
嶗山國家森林公園 抱犢崮國家森林公園 黃河口國家森林公園 昆嵛山國家森林公園 羅山國家森林公園 長島國家森林公園 沂山國家森林公園 尼山國家森林公園 泰山國家森林公園 徂徠山國家森林公園 鶴伴山國家森林公園 孟良崮國家森林公園 柳埠國家森林公園 劉公島國家森林公園 槎山國家森林公園 葯鄉國家森林公園 原山國家森林公園 靈山灣國家森林公園 雙島國家森林公園 蒙山國家森林公園 仰天山國家森林公園 偉德山國家森林公園 珠山國家森林公園 臘山國家森林公園 日照海濱國家森林公園 岠嵎山國家森林公園 牛山國家森林公園 魯山國家森林公園 五蓮山國家森林公園 萊蕪華山國家森林公園 艾山國家森林公園 龍口南山國家森林公園 新泰蓮花山國家森林公園 招虎山國家森林公園 牙山國家森林公園 壽陽山國家森林公園
河南
嵩山國家森林公園 寺山國家森林公園 風穴寺國家森林公園 石漫灘國家森林公園 薄山國家森林公園 開封國家森林公園 亞武山國家森林公園 花果山國家森林公園 雲台山國家森林公園 白雲山國家森林公園 龍峪灣國家森林公園 五龍洞國家森林公園 南灣國家森林公園 甘山國家森林公園 淮河源國家森林公園 神靈寨國家森林公園 銅山湖國家森林公園 黃河故道國家森林公園 郁山國家森林公園 金蘭山國家森林公園 玉皇山國家森林公園 嵖岈山國家森林公園 天池山國家森林公園 始祖山國家森林公園 黃柏山國家森林公園 燕子山國家森林公園 棠溪源國家森林公園 大鴻寨國家森林公園
湖北
九峰國家森林公園 鹿門寺國家森林公園 玉泉寺國家森林公園 大老嶺國家森林公園 神農架國家森林公園 龍門河國家森林公園 大口國家森林公園 薤山國家森林公園 清江國家森林公園 大別山國家森林公園 柴埠溪國家森林公園 潛山國家森林公園 八嶺山國家森林公園 洈水國家森林公園 太子山國家森林公園 三角山國家森林公園 中華山國家森林公園 紅安天台山國家森林公園 坪壩營國家森林公園 吳家山國家森林公園 雙峰山國家森林公園 千佛洞國家森林公園 大洪山國家森林公園 虎爪山國家森林公園 五腦山國家森林公園 滄浪山國家森林公園
湖南
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 神農谷國家森林公園 莽山國家森林公園 大圍山國家森林公園 雲山國家森林公園 九疑山國家森林公園 陽明山國家森林公園 南華山國家森林公園 黃山頭國家森林公園 桃花源國家森林公園 天門山國家森林公園 天際嶺國家森林公園 天鵝山國家森林公園 舜皇山國家森林公園 東台山國家森林公園 夾山寺國家森林公園 不二門國家森林公園 河洑國家森林公園 岣嶁峰國家森林公園 大雲山國家森林公園 花岩溪國家森林公園 大熊山國家森林公園 中坡國家森林公園 雲陽國家森林公園 金洞國家森林公園 幕阜山國家森林公園 百里龍山國家森林公園 千家峒國家森林公園 兩江峽谷國家森林公園 雪峰山國家森林公園 五尖山國家森林公園 桃花江國家森林公園 藍山國家森林公園 月岩國家森林公園 峰巒溪國家森林公園
廣東
梧桐山國家森林公園 萬有國家森林公園 小坑國家森林公園 南澳海島國家森林公園 南嶺國家森林公園 新豐江國家森林公園 韶關國家森林公園 東海島國家森林公園 流溪河國家森林公園 南崑山國家森林公園 西樵山國家森林公園 石門國家森林公園 圭峰山國家森林公園 英德國家森林公園 廣寧竹海國家森林公園 北峰山國家森林公園 大王山國家森林公園 神光山國家森林公園 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 御景峰國家森林公園 三嶺山國家森林公園 雁鳴湖國家森林公園 天井山國家森林公園 大北山國家森林公園
廣西
冠頭嶺國家森林公園 桂林國家森林公園 良鳳江國家森林公園 三門江國家森林公園 龍潭國家森林公園 大桂山國家森林公園 元寶山國家森林公園 八角寨國家森林公園 十萬大山國家森林公園 龍勝溫泉國家森林公園 姑婆山國家森林公園 大瑤山國家森林公園 黃猄洞天坑國家森林公園 飛龍湖國家森林公園 太平獅山國家森林公園 大容山國家森林公園 陽朔國家森林公園 九龍瀑布群國家森林公園 平天山國家森林公園 紅茶溝國家森林公園 龍灘大峽谷國家森林公園
海南
尖峰嶺國家森林公園 藍洋溫泉國家森林公園 吊羅山國家森林公園 海口火山國家森林公園 七仙嶺溫泉國家森林公園 黎母山國家森林公園 海上國家森林公園 霸王嶺國家森林公園
重慶
黃水國家森林公園 仙女山國家森林公園 茂雲山國家森林公園 雙桂山國家森林公園 小三峽國家森林公園 金佛山國家森林公園 黔江國家森林公園 青龍湖國家森林公園 梁平東山國家森林公園 武陵山國家森林公園 橋口壩國家森林公園 鐵峰山國家森林公園 紅池壩國家森林公園 雪寶山國家森林公園 玉龍山國家森林公園 黑山國家森林公園 歌樂山國家森林公園 茶山竹海國家森林公園 九重山國家森林公園 大園洞國家森林公園 重慶南山國家森林公園 觀音峽國家森林公園 天池山國家森林公園 金銀山國家森林公園
四川
都江堰國家森林公園 劍門關國家森林公園 瓦屋山國家森林公園 高山國家森林公園 西嶺國家森林公園 二灘國家森林公園 海螺溝國家森林公園 七曲山國家森林公園 天台山國家森林公園 九寨國家森林公園 黑竹溝國家森林公園 夾金山國家森林公園 龍蒼溝國家森林公園 福寶國家森林公園 白水河國家森林公園 美女峰國家森林公園 華鎣山國家森林公園 五峰山國家森林公園 千佛山國家森林公園 措普國家森林公園 米倉山國家森林公園 二郎山國家森林公園 廣元天台國家森林公園 鎮龍山國家森林公園 雅克夏國家森林公園 天馬山國家森林公園 空山國家森林公園 雲湖國家森林公園 鐵山國家森林公園 荷花海國家森林公園 凌雲山國家森林公園
貴州
百里杜鵑國家森林公園 竹海國家森林公園 燕子岩國家森林公園 長坡嶺國家森林公園 鳳凰山國家森林公園 九龍山國家森林公園 堯人山國家森林公園 玉舍國家森林公園 雷公山國家森林公園 習水國家森林公園 黎平國家森林公園 朱家山國家森林公園 紫林山國家森林公園 潕陽湖國家森林公園 赫章夜郎國家森林公園 仙鶴坪國家森林公園 青雲湖國家森林公園 畢節國家森林公園 大板水國家森林公園 龍架山國家森林公園 九道水國家森林公園
雲南
巍寶山國家森林公園 天星國家森林公園 清華洞國家森林公園 東山國家森林公園 來鳳山國家森林公園 花魚洞國家森林公園 磨盤山國家森林公園 龍泉國家森林公園 菜陽河國家森林公園 金殿國家森林公園 章鳳國家森林公園 十八連山國家森林公園 魯布格國家森林公園 珠江源國家森林公園 五峰山國家森林公園 鍾靈山國家森林公園 棋盤山國家森林公園 靈寶山國家森林公園 小白龍國家森林公園 圭山國家森林公園 五老山國家森林公園 銅鑼壩國家森林公園 紫金山國家森林公園 飛來寺國家森林公園 新生橋國家森林公園 西雙版納國家森林公園 寶台山國家森林公園
西藏
巴松湖國家森林公園 色季拉國家森林公園 瑪旁雍錯國家森林公園 班公湖國家森林公園 然烏湖國家森林公園 熱振國家森林公園 姐德秀國家森林公園
陝西
南宮山國家森林公園 王順山國家森林公園 朱雀國家森林公園 天台山國家森林公園 太白山國家森林公園 驪山國家森林公園 樓觀台國家森林公園 漢中天台國家森林公園 金絲大峽谷國家森林公園 通天河國家森林公園 黎坪國家森林公園 天華山國家森林公園 終南山國家森林公園 延安國家森林公園 五龍洞國家森林公園 木王國家森林公園 榆林沙漠國家森林公園 勞山國家森林公園 太平國家森林公園 鬼谷嶺國家森林公園 玉華宮國家森林公園 千家坪國家森林公園 蟒頭山國家森林公園 上壩河國家森林公園 黑河國家森林公園 洪慶山國家森林公園 牛背梁國家森林公園 天竺山國家森林公園 紫柏山國家森林公園 少華山國家森林公園
甘肅
吐魯溝國家森林公園 石佛溝國家森林公園 松鳴岩國家森林公園 雲崖寺國家森林公園 徐家山國家森林公園 貴清山國家森林公園 麥積國家森林公園 雞峰山國家森林公園 渭河源國家森林公園 天祝三峽國家森林公園 冶力關國家森林公園 沙灘國家森林公園 官鵝溝國家森林公園 大峪國家森林公園 臘子口國家森林公園 文縣天池國家森林公園 蓮花山國家森林公園 壽鹿山國家森林公園 周祖陵國家森林公園 小隴山國家森林公園 大峽溝國家森林公園
青海
坎布拉國家森林公園 北山國家森林公園 大通國家森林公園 群加國家森林公園 仙米國家森林公園 麥秀國家森林公園 哈里哈圖國家森林公園
寧夏
蘇峪口國家森林公園 六盤山國家森林公園 花馬寺國家森林公園 火石寨國家森林公園
新疆
照壁山國家森林公園 天池國家森林公園 那拉提國家森林公園 鞏乃斯國家森林公園 賈登峪國家森林公園 白哈巴國家森林公園 唐布拉國家森林公園 奇台南山國家森林公園 科桑溶洞國家森林公園 金湖楊國家森林公園 鞏留恰西國家森林公園 哈密天山國家森林公園 哈日圖熱格國家森林公園 烏蘇佛山國家森林公園 註:標「*」者,屬中國內蒙古森林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轄區;標「**」者,屬中國龍江森林工業(集團)總公司轄區;標「***」者,屬大興安嶺林業集團公司轄區。
❹ 崇明島國家地質公園的歷程發展
1999年,國土資源部啟動「國家地質公園計劃」,2000年以來,全國正式開展了四回批國家地質公園申報評答選工作,共批准建立了138個國家地質公園。其中12個國家地質公園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審定批准為世界地質公園。崇明島得天獨厚的地質資源特色成為上海市申報的首選場所。2003年3月,崇明縣政府為充分挖掘崇明地質地貌和生態資源,聯合上海地質調查研究院積極准備崇明島國家地質公園的研究和申報任務,進行了資料收集整理、現場踏勘、數據分析、報告編寫和設計地質公園等一系列工作,歷時兩年多,先後到北京參加了兩次評審會,期間對公園的定位、內容報告進行了多次修改。2005年9月19日,上海崇明島通過國土資源部評審,正式獲准成立崇明島國家地質公園。
2005年12月,國土資源部、上海市房屋土地管理局領導來崇明指導工作,經過初步討論,鑒於崇明島獨特的地質地貌景觀,極力推薦崇明島國家地質公園申報世界地質公園。
❺ 誰有《中國國際地質公園建設技術要求和工作指南》電子版的發我一份!
我這有一個,不知道是不是你想要的。
國家地質公園規劃編制技術要求
前 言
中國的地質公園建設,是響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建立「世界地質公園網路體系」的倡議,貫徹國務院關於保護地質遺跡的任務,由國土資源部主持於2000年開始進行的一項新工作。
地質公園擔負三項任務:第一,保護地質遺跡,保護自然環境;第二,普及地球科學知識,促進公眾科學素質提高;第三,開展旅遊活動,促進地方經濟與社會可持續發展。
目前,中國地質公園體系已初具規模。地質公園事業的發展使得我國地質遺跡保護事業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依託地質公園建設,很多珍貴地質遺跡得到了切實保護,社會地球知識科學普及水平迅速提升,同時還帶動了旅遊及相關產業發展,促進了當地經濟、社會的發展和文化振興。
為加強地質公園管理,進一步規范我國的地質公園規劃建設,指導國家地質公園規劃編制,特製訂本技術要求。
一、規劃編制的基本原則
地質公園的規劃編制應遵循以下基本原則:
1.保護優先,科學規劃,合理利用。
2.體現地質公園宗旨,突出地質公園特色。
3.統籌兼顧,做好與相關規劃的銜接。
二、規劃工作的主要依據及規范性引用文件
(一)法律法規類: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植物保護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管理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風景名勝區條例
全國生態環境保護綱要(國發[2000]38號)
地質遺跡保護管理規定(地質礦產部)
古生物化石管理辦法(國土資源部)
(二)技術規范、標准、指南類:
中國國家地質公園建設技術要求與工作指南(國土資源部,2002-11)
世界地質公園網路指南和標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地學部,2008-06)
風景名勝區規劃規范(GB50298-1999)
自然保護區類型與級別劃分原則(GB/T 14529-93)
旅遊規劃通則(GB/T18971-2003)
國家自然保護區總體規劃編制規范(國家環保局,1996)
關於加強國家地質公園申報審批工作的通知(國土資廳發〔2009〕50號)
(三)地質公園所在地的相關規劃:
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礦產資源規劃、環境保護規劃、城市總體規劃、旅遊發展總體規劃、自然保護區總體規劃、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森林公園總體規劃、交通規劃、地質環境保護規劃、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規劃等。
三、規劃工作的重點及要求
(一)合理劃定、明確界定地質公園范圍
1.范圍劃定的原則
地質公園的范圍劃定要以能夠包含構成地質公園的主要地質遺跡並能實施有效保護為基本原則,方便管理,避免公園規劃面積過大,充分考慮區域內礦產資源賦存狀況和地方經濟建設情況,避免公園內設置礦業權,要注意與地方經濟發展相協調。
2.范圍的表述
地質公園的范圍除文字描述外,同時要用邊界控制點(拐點)坐標標注在適當比例尺的地形圖上。公園范圍如有變動必須標明變動情況,並說明變動的理由和原因。
3.土地權屬及使用
地質公園的土地權屬應清晰。公園內的土地權利人應服從地質遺跡保護的管理要求,其土地用途應符合地質公園規劃,必要時以「契約」「協議」等形式約定。
4.勘界
地質公園邊界及地質公園內的功能區界線,必須使用測繪儀器或GPS定位儀(註明誤差)進行准確勘界,測定邊界的重要拐點坐標,並標注在以相應比例尺的地形圖為底圖的《地質公園園區劃界實際資料圖》上(根據規模按規劃圖件要求確定比例尺)。根據實際管理的需要,應依照邊界類型,設立明確的界線標示碑或標示牌。地質公園勘界的圖形與實測數據應建庫存檔。
為便於管理,在保證地質遺跡的完整性和有效保護的前提下,邊界劃定可充分利用山脊線、山谷線、河流中線、水岸、陡崖邊線、道路、行政區邊界、土地權屬邊界等具有明顯分界特徵的地形、地物界線。
(二)地質公園園區、功能區
1.園區、景區
在公園范圍內,按地質遺跡景觀和其它景觀類型的空間分布與組合特徵、地貌的自然分區、交通連通狀況,特別是行政轄區的因素,可將地質公園劃分為相對獨立的園區和園區之下的景區。為便於公園統一管理,一個公園的園區應相對集中,數目不宜過多。
2.功能區劃分
功能區的劃分應依據土地使用功能的差別、地質遺跡保護的要求並結合旅遊活動的要求,在公園或獨立的園區范圍內,可酌情劃分出如下功能區:門區、遊客服務區、科普教育區、地質遺跡保護區、自然生態區、游覽區(包括地質、人文、生態、特別景觀游覽區)、公園管理區、居民點保留區等。
其中:
地質遺跡保護區:根據保護對象的重要性,可劃分為特級保護區(點)、一級保護區、二級保護區和三級保護區。保護區的范圍必須准確劃定(要有重要拐點坐標)。各級保護區要有明確的保護要求:特級保護區是地質公園內的核心保護區域,不允許觀光遊客進入,只允許經過批準的科研、管理人員進入開展保護和科研活動,區內不得設立任何建築設施;一級保護區可以安置必要的游賞步道和相關設施,但必須與景觀環境協調,要控制遊客數量,嚴禁機動交通工具進入;二級、三級保護區屬一般保護區,允許設立少量地學旅遊服務設施,但必須限制與地學景觀游賞無關的建築,各項建設與設施應與景觀環境協調。所有地質遺跡保護區內不得進行任何與保護功能不相符的工程建設活動;不得進行礦產資源勘查、開發活動;不得設立賓館、招待所、培訓中心、療養院等大型服務設施。
在公園園區范圍內,依據地質公園設立前批準的當地經濟發展規劃等開展的工程建設項目,項目建設單位應當補充地質遺跡保護可行性論證報告,經省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審查,報國土資源部批准後方可動工。建設單位應確保其建設活動不得破壞公園內的地質遺跡。
地質公園內禁止開山、開荒等破壞地貌景觀和植被的活動,不得設立任何形式的工業開發區。
科普教育區:公園博物館、科普電影館(影視廳)、地質科普廣場一般設於此區。要考慮景區已有的建設,有條件的公園可以建立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科普培訓基地,開辟專項科普旅遊路線等。
遊客服務區:服務區內可發展與旅遊產業相關的服務業,控制其他產業,不允許發展污染環境、破壞景觀的產業。服務區的面積可控制在地質公園總面積的百分之二以內。
(三)地質遺跡的調查、評價、登錄和保護
應開展對地質遺跡調查、評價、登錄和保護(地質遺跡類型劃分可參照附表1)。規劃應說明公園內地質遺跡調查、評價、登錄和保護工作現狀,並確定近期、中期、長期的工作目標和計劃。
1.地質遺跡的調查
地質遺跡調查的主要內容包括:查明公園內應當予以保護的地質遺跡的類型與空間分布;地質遺跡的地質地貌背景,例如構成地質遺跡的岩石、地層,控制地質遺跡形成的構造與外營力作用,地質遺跡所處的地貌類型單元等;能描述和分析地質遺跡形態和性狀特徵的各種參數;地質遺跡受到破壞與保護的現狀;對地質遺跡產生破壞或威脅的自然與人為的影響因素。
地質遺跡野外調查的信息與數據採集,應能滿足地質遺跡評價和建立地質公園地質遺跡資料庫的要求。
地質遺跡調查應以已完成的中、大比例尺區域地質調查成果為基礎,以實測的大比例尺地形圖為載體,以提高調查的精度和控製程度。
2.地質遺跡的評價與登錄
按科學價值、美學價值、科普教育價值及旅遊開發價值為主並參考有關因素對地質遺跡進行綜合評價,將地質遺跡劃分為世界級、國家級、省級及省以下級四個等級。按類按級編列公園全部地質遺跡名錄,並按相關的技術要求進行檔案登錄和資料庫錄入,為有效保護與科學管理提供依據(地質遺跡資料庫辦法另訂)。
3.地質遺跡的保護
將公園內地質遺跡分別劃入特級、一級、二級和三級地質遺跡保護區中,並有針對性地分別列出其主要影響因素及保護要求,制定科學合理的保護方案與保護措施,使園中地質遺跡得到切實有效的保護。特級、一級地質遺跡的保護責任要落實到人。
(四)地質公園的科學解說系統
科學解說系統是地質公園的主要特色,其內容包括:戶內外解說設施(地質博物館,科普電影館(影視廳),公園與園區主副碑,解說碑、牌、欄,交通指示牌等),解說員與解說設備的配備,解說出版物(公園科學導游圖、地質公園叢書、地質公園解說詞及主要地質科普路線解說詞,科普音像出版物等)。
要求:
地質博物館:各地質公園都要建立以普及本園區地質景物知識為主,面積相應的博物館。獨立的園區應當建立相應的展室。
科普電影館(影視廳):是以科普電影方式向遊客介紹公園科學、歷史文化知識的最佳途徑。各公園都要建立適當規模及技術等級的科普電影館。
解說牌:主要地質遺跡景物(點)都要設立科學、通俗、直觀的中英文對照(或因地增加其它語種)解說牌。每個國家地質公園應不少於50塊;有多個獨立園區的地質公園,其每個獨立園區應不少於30塊。
導游詞:要將編寫導游員專用的公園、園區、景區、特設旅遊路線的解說詞,地質博物館講解詞列入規劃(針對不同講解對象應當編寫不同的版本)。
導游員配備:每個獨立園區必須配備一定數量的專職導游員,須經崗位培訓,考核合格後上崗。並訂出定期地學知識培訓計劃及要求(每年不少於一周,世界地質公園還要增設外語培訓)。要編制導游員配備計劃和近期實施方案。
地質公園叢書:是一套具有地質公園自助導游性質的叢書,要求每個地質公園編制一套,公開出版發行。
地質公園科學導游圖:是計劃公開出版發行的一套以數字地圖為底圖、直觀顯示地質地貌特色的遊客用導游圖。要求每個地質公園編制一張(要求另訂)。
(五)地質公園的科學研究
科學研究是提升地質公園建設和管理水平的重要舉措,必須強化。各地質公園必須按要求制定科學研究計劃。
1.科學研究的原則
以提高園區地質、人文、生物資源研究水平,提高地質公園的管理及政策水平,更好地實現地質公園「三大任務」為基本原則。
2.科學研究選題的依據
緊密圍繞資源、保護、科學解說、打造有科學含量的旅遊產品、提高旅遊效益、保障遊客安全以及公園可持續發展等方面設立科研課題。
主要針對以下領域提出研究課題:
*園區主要地質遺跡形成原因及在全球或全國范圍內地質演化中的代表性
*園區主要地質地貌形成演化規律、美學特色、分類及評價准則及國內外對比研究等
*園區主要人文、生物景觀資源研究
*科學解說研究(包括解說員培訓,地質博物館,科普電影館(影視廳),解說碑牌,導游詞編寫、科學導游圖的編制、科普音像讀物編制等)
*地質遺跡和生態環境保護方法與措施
*科學研究成果的轉化
*數字地質公園建設
*其它
3.計劃編制要求
按規劃年限要求編制遠期、中期及近期計劃,近期(3-5年)計劃要編列研究課題名錄並提出實施行動方案(包括人員、經費投入等)。
4.科學研究的人力資源配備
整合現有各方面的研究資源,制定與國內外相關研究機構、大專院校、專家的合作計劃,以及地質公園自身科技人才的配置計劃。
5.科學研究的經費保障
計劃要提出科學研究項目立項的主要渠道、經費的主要來源及籌措方式。提出保障研究經費的措施和方案。如以不低於地質公園門票收入的百分之二作為科研基金,並爭取當地政府的資金支持,同時爭取進入國家科研計劃或國際地質研究合作項目以獲得資助。
6.科研成果的出版、交流與轉化
要提出主要科研成果的出版途徑與方式,提出研究成果轉化為本公園建設與管理服務的要求,制定出利用成果參與或組織國內外學術交流活動的計劃,建立姊妹公園的計劃等。
(六)科學普及工作
開展科學普及活動是地質公園設立的三大任務之一。應以普及地球科學知識、提高公眾科學素養為基本原則。各地質公園應制訂科學普及工作方案。
1.鄉土科普活動
制定面向中小學生開展鄉土科普教育、環境友好教育、組織青少年春、秋游園、夏令營、冬令營及其它專題性科學普及活動方案。提出建立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計劃。
2.教學實習活動
制定面向大中專學生及科研機構在公園內科研教學實習編寫論文等活動計劃並提出近期(3-5年)的行動方案。提出與有關院校科研學術機構合作建立教學實習、科研基地計劃。
3.面向普通遊客的專項科普活動
面向普通遊客的專項科普活動需求,對客源構成、活動條件進行可行性分析,編制活動計劃。
(七)地質公園的信息化建設規劃
用現代科技完善信息化建設是建設和管理地質公園的基本要求。要加強地質公園資料庫、監測系統、網路系統的建設。地質公園信息化建設應包括以下內容:
*在公園各景點及重點位置安裝監測儀器,建立監測中心,加強對園區的監控管理,確保遊客安全,及時發現地質遺跡損毀事件以及地質災害和火災隱患等;
*建立全園的信息網路系統,包括設立在信息中心的主機,設立於公園各處的終端機、信息自動服務台、觸摸屏、電子導游系統、大屏幕、虛擬現實系統、面對面信息服務台等設施。實行信息互通,向遊客及時提供游覽信息、游覽指南,引導遊客游覽、疏導客流等;
*建立地質公園網站,溝通與各個方面的信息聯系,要具有公園及地質遺跡展示、科普教育和地質公園研究平台、遠程票務住宿預訂服務等功能;
通過WebGIS的技術手段將地質公園資料庫、地質公園網站和地質公園展示系統、地質公園監測系統整合起來。實現遠程科研數據獲取,數據檢索查詢,公園網路營銷與服務等功能。
(八)地質公園的管理體制與人才規劃
健全的管理機構和有序的管理體制,是建設和管理好地質公園的保障。規劃時必須做好地質公園管理體制規劃,應把地質公園管理機構的名稱、級別、二級機構設置、人員編制、管理職能等編列清楚,並以公園上一級政府正式批件為據。如公園管理機構與其他管理機構(如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及森林公園等)相互重疊時,必須設立專門管理地質公園日常業務的科室。
地質公園管理人才、科技人才(特別是地學專業人才,要求世界地質公園5-8人,國家地質公園3-5人)是建設和管理好地質公園的重要保障,必須將公園的人才結構和配備途徑、培訓計劃納入地質公園的規劃。
四、規劃的成果要求
地質公園規劃應提交以下成果:
(一)規劃文本
規劃文本是實施地質公園規劃的行動指南和規范,應以法規條文的方式、簡明扼要地直接表述地質公園規劃的結論,規定做什麼和怎麼做,體現規劃內容的指導性、強制性和可操作性。
規劃文本的編寫要求見《國家地質公園規劃編制提綱》(附件1)。
(二)規劃編制說明
地質公園規劃編制說明是對規劃編制的主要原則、主要內容、編制過程、初審情況等方面的簡要說明,具體應包括以下內容:
1. 規劃編制的主要依據、原則及指導思想。著重說明規劃的基本思路、主要內容和特點。
2. 規劃編制過程、規劃研究情況。
3. 規劃目標、任務、主要指標及主要內容的確定過程與依據。
4. 與其他相關規劃的銜接情況。
5. 省級國土資源部門對規劃的審核情況。
6. 徵求有關部門、地方政府、專家等意見的情況以及協調、論證情況。
7. 其他需要說明的問題。
(三)規劃圖件及編制要求
1.主要附圖
地質公園區位和交通圖
地質公園地質圖
地質公園園區劃界實際資料圖
地質遺跡及其他自然人文資源分布圖
地質遺跡保護規劃圖
地質公園規劃總圖
地質公園園區(景區)功能分區圖
地質公園土地利用規劃圖
地質公園遙感影像圖
地質公園科學導游圖
2.相關圖件比例尺原則按如下要求選擇
小型地質公園:面積≤20km2,圖紙比例為1/5000-1/10000
中型地質公園:20<面積≤100km2,圖紙比例為1/10000-1/25000
大型地質公園:100<面積≤500km2,圖紙比例為1/25000-1/50000
特大型地質公園:面積>500km2,圖紙比例為1/50000-1/100000
3.地質公園規劃圖件基本內容編制要求
(1)地質公園區位和交通圖
用不同比例的幾張圖(如全國、省、自治區、直轄市,市)組合起來,將本地質公園在全國、全省(區、市)、全市中的位置和大致范圍表示清楚,並在公園所在市的道路交通圖上,將距公園最近的長途汽車站、火車站、機場、碼頭以及市中心區到本地質公園大門的聯接道路表示清楚。如果是世界地質公園還應用世界地圖示意其位置。
(2)地質公園地質圖
以地形圖為底圖,按相應比例尺地質圖編制要求編制。
(3)地質公園園區劃界實際資料圖
根據面積的大小按規定選用相應比例的地形圖,將公園全部范圍邊界和各園區的界線用測繪儀或GPS進行實測,重要拐點坐標進行編號並標注在圖上。測點坐標資料造冊存檔。此圖是政府批准公園面積的依據,也是用圖紙計算公園和園區面積的依據。
(4)地質遺跡及其他自然人文資源分布圖
是資源現狀圖,用不同的圖例將調查到的主要地質遺跡、地質景點、水域景點、生物景點、人文景點,分類、分等級標示在相應比例尺的底圖上。
(5)地質遺跡保護規劃圖
按地質遺跡保護區進行分級(如特級、一級、二級和三級),並用不同的色彩區分表示,特級和一級保護區邊界的重要拐點必須用GPS實測,並編號標注在圖上,測點資料造冊存檔。
(6)地質公園規劃總圖
包括所規劃的地質公園各園區、主要景區、重要景點以及各園區內的主要旅遊服務設施(大門、停車場、標志碑、遊客中心、博物館、重點公共衛生間、餐飲購物場所、觀景台等)、主要游線道路或其它交通設施的位置、范圍、走向等。
(7)地質公園(園區)功能分區圖
對公園各園區的不同功能進行區劃,各不同功能區(如遊客服務區、科普教育區、地質遺跡保護區、人文景觀區、自然生態區、公園管理區、居民點保留區等)要有明確的范圍和界線,並做好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銜接,以指導下一階段的公園建設規劃(詳細規劃)。
(8)地質公園土地利用規劃圖
按附表3將地質公園范圍內的土地利用現狀及土地利用規劃方案編製成圖。
(9)地質公園遙感影像圖
按規劃圖件比例尺精度要求編制,圖面上要有公園范圍及有關地物內容的文字標示。
(10)地質公園科學導游圖
是遊客了解公園主要地質景物、安排食宿、交通等的自助導游圖。科學導游圖以遙感影像圖為底圖轉換成地貌暈渲圖,直觀地將主要地質遺跡、地質地貌景觀、重要人文景物的位置,觀景點以及博物館、食、宿、醫療、救護場所的位置表示出來,並將到達這些景點或觀景點的交通線路和步行線路表示出來。圖面應設計為折疊頁形式,以便於遊客攜帶。
4.編制規劃圖件注意事項
針對國家地質公園規劃中圖件存在的問題,提出如下注意事項:
(1)在圖框內的右下角繪制圖欄,圖欄內要註明:規劃名稱、該圖紙名稱、比例尺、編制單位名稱、圖號和編制日期等信息,必要時要有規劃項目負責人和制圖人簽字。
(2)規劃正式圖紙必須在圖框內右上角標注指北針和比例尺。
(3)在目前沒有統一圖例的情況下,為方便使用,建議所有自然景點景物和天然地物均用小圓圈圖例,所有人工設施和建築物均用小方框圖例。
(四)專項研究報告
國家地質公園規劃專項研究報告是從研究角度為規劃編寫提供更加准確、詳盡的理論和實際分析論證依據。
其編寫要求見《國家地質公園規劃專項研究報告編寫提綱》(附件2)。
(五)基礎資料匯編
主要是規劃編制中形成的基礎調查資料、資料輯錄、數據統計、重要的參考文獻等。
五、本技術要求的適用范圍
本技術要求適用於所有國家地質公園。原《國家地質公園總體規劃指南(試行)》停止執行。
六、附則
規劃工作由地質公園屬地地方政府和省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聯合主持,以委託或招標方式進行。
由於地質公園規劃是一項技術性和綜合性很強的工作,承擔規劃工作的單位必須熟悉地質公園規劃的技術要求、具有編制地質公園規劃的實際經驗,規劃編制組成員必須由多專業的技術人員組成,除地質專家外,還應包括相關規劃專業(城市規劃、風景區規劃、工程規劃或土地利用規劃等)的技術人員,必要時可邀請生態學、文物保護、工程建設、旅遊規劃等方面的專業技術人員參加。規劃單位應將相關工作經歷與成果、人員的專業與職稱構成、管理體系等材料,報省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審核認定。
國家地質公園規劃經省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初審後報國土資源部批准,由國家地質公園所在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發布並實施。
附件:1.《國家地質公園規劃編制綱要》
2.《國家地質公園規劃專項研究報告編寫提綱》
❻ 中國國家公園的發展現狀怎麼樣
由國家政府部門在全國范圍內統一管理的「國家公園」從2008年才剛剛起步。年10月8日,中國環境保護部和國家旅遊局已批准建設中國第一個國家公園試點單位——黑龍江湯旺河國家公園。該公園地處小興安嶺南麓,范圍包括湯旺河原始森林區和湯旺河石林區。此區域是松花江一級支流湯旺河的源頭,植被覆蓋率99.8%以上。
該《方案》提出了試點目標——試點區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世界文化自然遺產、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等禁止開發區域(以下統稱各類保護地),交叉重疊、多頭管理的碎片化問題得到基本解決,形成統一、規范、高效的管理體制和資金保障機制,自然資源資產產權歸屬更加明確,統籌保護和利用取得重要成效,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保護管理模式。
需要強調的是,《方案》試點的並非國家公園這一實體,而是國家公園管理體制。由於國家公園體制的試點涉及到13個部門,部門之間能否實現有效協調將是改革的一大挑戰。
❼ 地質公園的發展前景展望
自20世紀末,地質公園這一概念的正式提出以來,在短短十多年時間里已在全球歐亞、大洋洲和南美洲建立了56家世界地質公園,在20多個國家建立了200餘家國家地質公園,在不少國家還發展了一批地區級(如省市級)地質公園,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系統。UNESCO世界地質公園網路已初具規模,同時還設立了世界地質公園局(Global Geopark Bureau),每年都適時召開會議對新的申請進行評議審查;對已滿4年的公園進行再評估並下發決議文件;對原定的世界地質公園條件、標准作適當修改,並頒發評估表和再評估表,對世界地質公園評委和顧問專家發布新的工作指南,這就使世界地質公園的評審和再評估,建設和管理有章可循,並日漸正規化,而且對各國國家地質公園的發展也有重要指導意義。
中國和歐洲在地質公園發展方面起到了開拓、引導和示範的作用,在國際地質公園研討會上,中國代表的發言、中國地質公園的展示和中國地質公園積極推動的合作和雙邊或多邊的交流,都是引人注目的,很多國家的地質學家專程到中國考查地質公園的發展、建設情況,從中國取經以推動本國和本區地質公園的發展,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將來,隨著地質遺產保護呼聲的日益高漲,各地政府和民眾對地質公園的三大理念的深入理解,地質公園必將成為保護地質遺產、開展科學普及,促進地方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平台,在全球保護自然環境,建立和諧社會,形成人和自然的協調的活動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❽ 中國國家地質公園的發展簡史
中國國家地質公園的計劃其實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等機構推動的「全球專地質景點計屬劃」的試點計劃。該計劃首先於1972年在法國巴黎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17屆大會被提出。1989年正式啟動。中國大陸國務院的國土資源部在2000年8月正式建立國家地質公園的申報和評審機制。到目前為止,中國大陸已批准建立國家地質公園218處。
❾ 國外世界地質公園的發展概況及對我國的啟示
侯華麗王素萍
(中國國土資源經濟研究院,北京,101149)
一、地質遺跡與地質公園
地質遺跡(Geological Remains)是指在地球演化的漫長地質歷史時期,由於內外動力地質作用形成、發展並遺留下來的不可再生的地質自然遺產。主要包括:有重大觀賞和重要科學研究價值的地質地貌景觀;有重要價值的地質剖面和構造形跡;有重要價值的古人類遺址、古生物化石遺跡;有特殊價值的礦物、岩石及其典型產地;有特殊意義的水體資源;典型的地質災害遺跡等。人類的歷史與地球的歷史緊密相連,地質遺跡是人類的共同遺產,保護好這些遺跡是人類的責任,而建立地質公園則是保護地質遺跡的最好方式。
地質公園(Geopark)是21世紀涌現出來的新生事物,是地質遺跡保護工作的一項創舉。地質公園是以具有特殊地質科學意義、稀有的自然屬性、較高的美學觀賞價值,以及具有一定規模和分布范圍的地質遺跡景觀為主體,並融合其他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而構成的一種獨特的自然區域。
可以說,地質公園是一種新的地質資源利用方式,也是新世紀地質工作最耀眼的亮點。地質公園的建立,對於加強地質遺跡保護,恢復地質生態,普及地球科學知識,支持地方經濟建設,創造新的就業機會,促進區域可持續發展都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二、世界地質公園的發展階段
縱觀世界地質公園的發展歷程,可大致分為3個階段。
第一階段:國家公園的建立階段。自美國1972年率先建立起世界上第一個國家公園——黃石國家公園後,世界上100多個國家先後建立起1500多個國家地質公園。但這時並沒有形成有計劃的地質公園的建設,地質公園融合於國家公園建設之中,保護工作零散不系統,其中的科學內涵也未能充分展示。
第二階段:重視地質遺跡的保護階段。從20世紀中期到90年代,國際上一些組織開始致力於對地質遺跡的保護工作,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開始發揮重要作用。各國政府也紛紛開始重視和參與地質遺跡的保護。
第三階段:地質公園的建立階段。1999年2月9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在巴黎召開的會議上首次提出了Geopark(意為geological park)這一名詞,明確了地質遺跡保護與地質公園建設的重要性,提出地質公園計劃和建立世界地質公園網路,以彌補世界自然文化遺產在地質景觀保護方面的不足;建議通過推動地質公園項目,把地質遺跡保護與支持地方經濟發展結合,形成地學旅遊的網路。目前,全世界共建立了33個世界地質公園。
三、國外典型世界地質公園的開發與建設
1.美國
美國國家公園的開發與建設,充分體現了地質旅遊的特色,發揮了地質景觀的特殊旅遊價值,深受遊客喜愛。公園系統以冰川、峽谷、丹霞地貌、火山地貌、重要古生物化石產地、地層構造、地質災害遺跡等,以漫長地質歷史形成的地質遺跡為主體,把旅遊地質景觀醒目標識,並配有導游員進行解說,極大豐富了公園的科學內涵。同時,公園內設有專門的地質旅遊路線,避免旅遊者對地質景觀如化石等的踐踏和破壞。在權屬與管理定位上,美國國家公園統一在美國國內事務局的領導協調之下,管理機構完備,極具權威性,不以贏利為目標,最基本的目標是保護自然風景、野生生物和歷史遺址,並提供不對自然造成損害的公共休閑活動。
2.英國
英國的地質公園建設,採用了統一地質遺跡登錄辦法,包括地質遺跡的位置、遺跡描述、相關的資源及管理資料、環境與保護狀況、遺跡鑒評等,在此基礎上建立了信息庫,並面向社會大眾和政府管理部門開放使用。英國地質遺跡實行分級管理,目前國家自然環境署管理2200處,其餘由地方機構管理,可得到國家的有關資助。另外,對其中有特殊意義的地質遺址,國家作全面調查評級,並廣泛開展以民間為主、政府獎勵的地質遺跡保護活動。出版定期刊物交流信息和保護技術,介紹遺跡,推動科普與國際合作。
3.歐洲
歐洲是第一個從洲際范圍內推進世界地質公園計劃的大洲。2000年11月在西班牙召開了第一屆歐洲地質公園大會,會議提議建立歐洲地質公園網路。目前,已有10個歐洲國家地質公園(Euogeoparks),法國、希臘、德國和西班牙各兩處,愛爾蘭和北愛爾蘭各一處。目前,這10個歐洲地質公園都制定了章程,設立了常設協調機構,並參與共同活動,進行定期交流和出版刊物,為地質公園走向國際積累了經驗和模式。以德國的地質公園建設為例,它將具有特殊地質意義的動植物化石、岩石礦物露頭、地形景觀等都列入保護對象,並且開展調查與評估,有法律依據並由專門機構負責這一工作,決定保護技術。而瑞士要求每個州對地質遺跡進行登錄,取得詳細資料,經描述登錄選擇和研究評分,確定每一個地質遺跡的重要性和價值,決定保護措施,而且向社會公眾提供信息。
四、啟示與借鑒
中國政府積極響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實施地質公園網路計劃,先後建立了85個國家地質公園。但我國地質公園缺乏系統全面的調查評價,法制建設還不完善,存在多部門分割管理、地質遺跡保護力度不夠等問題。為加快我國地質公園的建設,縮短與國外的差別,還須從公眾認識、建設理念、設計規劃、管理體制、組織形式等方面進一步提高完善。
1.提高公眾對地質公園的認識
與國外相比,我國公眾對於地質遺跡和地質公園的認知不多,地質遺跡和地質公園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還是一個新生名詞。因此,通過建立完善的信息宣傳網路,包括期刊和網站,向公眾普及地球歷史知識和環境知識,不僅可以提高公眾保護地質遺跡的自覺性,而且可以使各級主管部門認識到建設國家地質公園不僅是保護地質遺跡的重要手段,更是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增加就業機會的需要。
2.強調地質遺跡以保護為前提
美國與歐洲的一些地質公園在開發建設中非常注重對地質遺跡資源的保護,將保護地質遺跡、維護生態系統作為建立公園的根本目的。美國在對其國家公園開發時就嚴格規定,除了必要的風景資源保護設施和必要的旅遊設施外,嚴禁在國家公園內搞開發性項目,而且只允許少量的、小型的、分散的旅遊基本生活服務設施;另外,設施的風格色調等要力求與周圍的自然環境相協調,不得破壞自然環境和資源,同時,還嚴格控制公園內的遊客量和野營地的設施數量等。
我國地質公園的建設與發展應當借鑒這些思路與做法,將公園的主要任務定位在保護珍稀的地質遺跡上。對公園實行限制性低密度利用,限制公園遊人及其服務設施的數量和分布范圍,並劃定出只對專業研究人員開放的核心部位,實現「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
3.做好基礎信息錄入與標准制定工作
借鑒英國做法,對地質遺跡進行統一登錄,建立國家地質遺跡資料庫,內容包括編號、位置、名稱、規模、環境特徵、形成、演化、年代、交通情況、自然環境條件、氣候條件、植物、動物等。研究建立地質遺跡科學的分類、分級標准和評估標准。
4.做好地質公園規劃
我國地質公園現存的突出問題是重視授牌,不重視規劃建設,開發主體不明。這一點應很好借鑒國外的經驗,如美國國家公園的規劃由國家公園管理局下設的「丹佛規劃設計服務中心」全權負責,獨家設計規劃。中心的工作人員包括園林、生態、地質、水文、氣象、生物等各方面的專家。我國地質公園的規劃也可以建立一個由各學科、多領域專家組成的規劃中心,統一負責對國家地質公園的規劃工作。我國已在2002年7月1日成立了「國家地質公園研究規劃中心」(掛靠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所),地方上也建立了一些地質公園調查評價機構如「四川省地質公園與地質遺跡調查評價中心」等,這些機構成立時間較短,在規劃組織、規劃水平等方面距離先進國家還有一定的差距。
我國地質公園規劃設計工作剛剛起步,國土資源部提出的《國家地質公園規劃工作指南(試行)》大部分是借鑒建設部《風景名勝區規劃規范》,並沒有形成一套地質公園規劃體系。因此,有必要學習美國國家公園規劃設計的經驗,以保護地質遺跡為前提,強調並突出地質旅遊特色,做到遺跡出露點和展示點的統一和諧,科學標示牌的設立與自然環境的統一和諧,並且能夠充分體現公園的科學內涵,使其成為天然博物館與科普陣地,滿足旅遊需求層次的提高和遊客的求知慾望。
5.完善地質公園的管理機制
世界上國家公園建設較好的國家一般都設國家公園管理局,代表國家全權管理全國的國家公園,有管理機構和相應的人員,同時還有公園警察,有的還有武裝警察巡邏,保護公園資源免受損害。比如在美國,企業沒有景區的規劃管理權力,國家公園的經費基本上是1/2國家支出,1/2靠門票和社會捐助,不會出現由於企業經營而追求短期經濟效益的現象。
目前,我國的地質公園屬國土資源部負責管轄,而具體工作則由地方政府負責管理,在許多地方存在著體制不健全、關系未理順、責任不明確等問題。因此,確立地質公園的國家所有權及其實現途徑,對全國的地質公園實行統一管理,理順所有權與經營權、管理權、監督權的關系,是解決我國地質公園開發與保護關系的根本所在。
6.重視地質科學研究
國外不少地質公園十分重視地質科研工作。通過與大學和科研單位合作,共同開展地質科學研究,提高地質公園的科技含量,甚至成為某些重大地學問題的研究基地或中心。如德國Vulkaneifel地質公園對Maar湖的研究,Crete島推復和拆離構造的研究等,每年都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地質學家到此考察研究,組織專題討論會,在地質界已成為相關學科的理論生長點。在科研項目的投入上,一般有4種方式:其一,由國際相關組織出資,如有的歐洲國家的地質公園是由歐盟出資;其二,所屬國家的政府出資;其三,政府和公司聯合出資;其四,公司獨資,實行市場化運作。目前,我國地質公園一方面對科學研究的重視程度還不夠,另一方面,科研投入主要還是依靠政府支持。今後在科學研究上要加強與大學及科研單位的合作,在科研投入上要積極引入市場機制,吸引社會資金,並且爭取國際有關資金的援助,把地質公園建設成為面向公眾的地球科學教育普及基地。
參考文獻
[1]趙汀,趙遜.歐洲地質公園建設和意義.地球學報,2002,23(5):463~470.
[2]鄭敏,張家義.美國國家公園的管理對我國地質遺跡保護區管理體制建設的啟示.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3,13(1):35~38.
[3]後立勝.國家地質公園的發展及其階段性.當代經濟管理,2005,45(6):63~58.
[4]陳從喜.國內外地質遺跡保護和地質公園建設的進展與對策建議.國土資源情報,2004(5):8~11.
作者簡介
[1]侯華麗,中國國土資源經濟研究院,實習研究員。
[2]王素萍,中國國土資源經濟研究院,實習研究員。
❿ 地質公園概述
本節主要概述了地質公園的產生、發展現狀,明確了地質公園的基本定義,並探討了建立地質公園的意義。讓人們對地質公園的產生、現狀以及地質公園的未來發展,產生一個清晰的輪廓,從而系統地了解地質公園。
我國關於地質旅遊的研究最早開始於南京大學的夏樹芳(1988),在其著作《地質旅行》中對地質旅遊的目的概括出8個方面:了解沿途地貌特徵;了解沿途地層年代;了解山川的來龍去脈;了解沿途礦產資源情況;注意生物和人類的活動與礦床的關系;了解沿途經濟地理與地質的關系;了解風景名勝與地質的關系以及文物考古資料;了解地質事件。
地質遺跡是地質旅遊的根本,沒有地質遺跡,地質旅遊也無從談起,國際上對地質遺跡保護十分重視,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設立了地質遺產工作組,專門負責全球地質遺跡保護工作。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對地質遺跡保護工作也十分重視,其中以美國、加拿大、英國等經濟發達國家的地質遺產的保護管理工作領先,他們制定了嚴格的法規體系,採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保護措施。國際上對地質遺跡保護的通行作法是建立自然保護區和國家地質公園。本文主要就地質公園展開討論。
地質公園(Geoparks)是自然公園的一種,它是指具有特殊地質意義的珍奇或秀麗景觀特徵的自然保護區(王永生,2005)。
一、地質公園產生、發展及現狀
地質公園是保護地質遺跡的載體,人類對地質遺跡保護和利用的歷史由來已久,但是真正將保護落到實處,形成一系列的規章制度則是從近些年才開始的。1871年,時任美國地質調查局局長的海登率領一個34人的考察隊到黃石高原考察火山、地熱和溫泉,並將考察報告和照片、繪畫等提交國會,提出保護本區自然資源和地質景觀的建議(趙汀和趙遜,2005)。於是,1872年,美國國會通過黃石法案(Yellowstone Act),在懷俄明州和蒙大拿州的黃石河源頭地區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國家公園——美國黃石國家公園。美國國家公園的概念是由喬治·凱瑟琳(George Catherine)提出。當時在阿肯色州開辟了熱泉保留地(Hot Spring National Reservation),其歷史背景是美國大開發中對自然環境、野生動物和印第安文化產生的破壞和不良影響,引起了社會的關注。但是國家公園的建立對地質遺跡的保護只能產生局部影響和效果,它是把人類保護地球遺產由自發行動上升為自覺的行動,由分散的社會努力上升為國家行為,雖然未能形成全面科學系統的規劃,但是建立國家公園保護了部分地球遺產(趙遜和趙汀,2003)。
自20世紀中葉以來,地質遺跡的保護已由各國分散行動變為國際組織發起和推動的全球性行動。但發展十分不平衡,保護工作與合理開發利用彼此脫節,難以成為各地政府參與且居民支持的、影響廣泛的行動。從20世紀中葉到90年代前半期,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開始發揮重要作用。194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在巴黎創立了世界保護聯盟(IUCN),設立了「國家公園與自然保護專業委員會」(CNPPA/IUCN),在這里制訂的國家公園標准中,正式將優美的地學景觀保護和促進納入科學發展的內容(趙遜和趙汀,2009)。
因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地學部又提出建立世界地質公園計劃,以彌補世界自然文化遺產在地質景觀保護方面的不足,以及地質遺跡工作難以引起地方政府的重視和當地居民的積極參與之不足,建議推動地質公園項目,把地質遺跡保護與支撐地方經濟發展和擴大當地居民就業緊密結合起來。1996年在北京召開的第30屆國際地質大會上設置了地質遺跡保護專題並組織了討論(趙遜等,2002)。
中國地質學家早在1985年就提出在地質意義重要、地質景觀優美的地區建立地質公園的想法,以加強保護和開展科學研究、科學考察。
在我國地學界的努力推動下,地質公園作為一種保護地質遺跡的有效途徑被提上了議事日程。1999年12月,國土資源部在「全國地質地貌景觀保護工作會議」上,審議了「全國2000~2010年地質遺跡保護規劃」,最終確定要在我國建設國家和地方兩種不同層次地質公園形式。
國外「Geopark」的概念是20世紀末,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地學部為了創建世界地質公園網路而提出的。由該部原部長伊德博士(Wolfgang Eder)在1999年正式發表在地質學文獻里(陳安澤,2007)。
200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啟動建立世界地質公園網路的項目。同年11月,在歐洲,第一屆歐洲地質公園大會(1stEuropean Geoparks Conference)也成功在西班牙召開,會議在建立歐洲地質公園網路保護歐洲地質遺跡的議題上達成了共識,並批准了法國豪梯省地質保護區(Reserve Geologiqedr Hayte-prance)等10處為歐洲首批地質公園網路成員。2001年3月,中國國土資源部作為主管地質公園建設的國家機關,批准建立包括雲南石林國家地質公園在內的首批11處中國國家地質公園。因此我們可以說,世界上首批地質公園是在中國和歐洲幾乎同時建起來的。
2004年,鑒於中國在國家地質公園建設方面所取得的良好成績及在世界地質遺跡保護中做出的貢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決定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網路辦公室」設立在中國北京。該辦公室的主要任務是開通世界地質公園網站(www.globalgeopark.org),搜集全球地質公園信息並對全球開放,建立世界地質公園管理資料庫,為各個國家或地區提供服務。
2004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了首批「世界地質公園」25處,其中歐洲17處,中國8處。截至2009年8月,全球已經建立了70個世界地質公園,其中中國22處。
近年來,由於人口的快速增長和人類工業活動的影響,導致自然環境不斷惡化,接二連三的破壞環境事件不斷給人們敲響了警鍾,保護自然環境,保護地球已經刻不容緩。與此同時,世界上的地質遺跡也面臨著不同程度的威脅,保護地質遺跡需要全人類共同努力,建立地質公園作為保護地質遺跡的一種最有效的手段和途徑,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所接受和採納,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地質公園將會以星火燎原之勢,帶動全人類保護地質遺跡,進而保護我們整個地球的生態環境。
二、地質公園的定義
2001年,地質公園作為一個新興概念被提出,引起了包括中國在內的各國政府組織和民眾的熱烈歡迎,隨後即掀起了一股各國各地建立地質公園的熱潮。
地質公園(Geopark)是以具有特殊的科學意義、稀有性和美學觀賞價值的地質遺跡為主體,並融合其他自然景觀或人文景觀組合而成的一個特定地區。以保護地質遺跡、開展旅遊、普及地球科學知識、促進地方經濟、文化和自然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為宗旨而建立的一種自然公園(陳安澤,2002)。
地質公園具有特殊地質科學意義,稀有的自然屬性、較高的美學觀賞價值,以具有一定規模和分布范圍的地質遺跡景觀為主體,並融合其他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而構成的一種獨特的自然區域。地質公園既是為人們提供具有較高科學品位的觀光旅遊、度假休閑、保健療養、文化娛樂的場所,又是地質遺跡景觀和生態環境的重點保護區,地質科學研究與普及的基地。
在中國,以具有國家級地質科學意義,較高的美學觀賞價值的地質遺跡為主體,並融合其他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而構成的一種獨特的自然區域,由國家政府行政管理部門組織專家審定,由國土資源部正式批准授牌的地質公園,稱中國國家地質公園(National Geopark of China)(姜建軍,2006)。
《世界地質公園網路指南和標准》規定了世界地質公園的內涵、申報程序、遴選標准和准則,其中規定世界地質公園必須符合下列要求:
(1)地質公園必須要有明確的范圍界定,並具有足夠大的面積以便促進地方經濟和文化發展(主要是通過旅遊)。地質公園應當包含若干各種規模、具有國際意義的地質遺跡,或者其中包含了具有特殊科學意義、稀有或美麗的地質體的一部分。這些特徵以及形成這些特徵的事件和過程在區域地質歷史中具有代表性。
「地質公園」是一個地理區域,在這里地質遺跡是保護、教育和可持續發展整體概念的一部分。地質公園應當考慮這個地區的整體地理概況,不應當僅僅包含具有地質意義的遺址點。非地質主題是其完整的一部分,尤其是當它們與景觀有關時,非地質內容可以展示給遊客。由於這個原因,其中包括一些生態的、考古的、歷史的或者文化價值的遺址也是必要的。在許多地方,自然、文化以及社會歷史都密切聯系在一起,因此不能被分開。
(2)地質公園申報的前提條件是要建立一個管理機構,並有規劃。僅有給人印象深刻和具有國際意義的地質遺跡是不夠的。地質公園區域內的地質特徵必須讓遊客易於到達,且互相連接,並具有正規公園式管理的安全性。地質公園應該由指定的地方機構或者一些擁有足夠的管理設施、有資質的管理人員和足夠財政支持的機構來管理。特別要注意旅遊活動必須與當地狀況以及自然和文化特徵相匹配,必須充分尊重當地居民的傳統習慣。尊重、加強並保護當地文化價值是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在許多地區和國家,當建立地質公園時,還要考慮土著居民的習慣。
(3)地質公園的主要目標之一就是促進經濟活動和可持續發展。改善當地居民的生活條件和地區環境,這對地質公園所在地區具有直接影響。同時也將增強當地居民的認同,促進文化繁榮,從而使地質遺跡得到直接保護。
在保護地質公園中的地質資源時,會創造新的稅收來源(如地質公園旅遊、地質產品等)。這也為當地居民帶來了附加收入,將吸引私人資本的加入。「地質公園旅遊」是一種與經濟有關的、力求成功的、快速發展的學科,是一個旅遊業中的新領域,其中涉及密切的多學科合作。
(4)地質公園必須提供和組織各種工具和活動來向公眾傳播地學知識和環境保護的理念(如通過博物館、解說、教育中心、地質路線、旅遊指南、通俗文學和圖件、現代傳播媒體等)。應當允許開展科學研究,與大學開展合作,促進地質學家與當地居民之間開展交流,所有教育活動應該圍繞整體的環境保護反映出倫理導向。
(5)地質公園並非一定就是一塊全新的保護區域或景觀地(它可能存在於已有的國家公園或自然公園中),但與總體上實行全面保護和管理的國家公園或自然公園有很大差異。按照國家立法規定,地質公園應該保護的重要地質特徵包括:有代表意義的岩石、礦產資源、礦物、化石、地形和景觀。地質公園管理機構要確保其地質遺跡的保護應與地方傳統和立法機關的義務協調一致,由地質公園所在地國家政府決定特定地質遺跡或地質公園的保護力度和措施。
三、建立地質公園的意義
從2004年第一批世界地質公園誕生以來,地質公園就擔負著保護地質遺跡及其自然環境,傳播自然科學知識,促進地方經濟可持續發展等重大使命。同時建設地質公園對於保護地質遺跡,開展生態旅遊具有重大的意義,對此盧雲亭(2006)及姜建軍等(2006)有過詳細的研究闡述。
(一)建立地質公園能更有效地保護地質遺跡和自然環境
地質遺跡,是指在地球演化的漫長地質歷史時期,由於各種內外動力地質作用,形成、發展並遺留下來的珍貴、不可再生的地質自然遺產。正因為地質遺跡的這種不可再生性和珍貴性,才使得我們需要採取各種方法來對其進行有效的保護,建立地質公園無疑是其中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手段。在《地質遺跡保護管理規定》中明確指出:「對具有國際、國內和區域性典型意義的地質遺跡,可建立國家級、省級、縣級地質遺跡保護區、地質遺跡保護段、地質遺跡保護點或地質公園」。由此可見,建立地質公園保護地質遺跡和自然環境已經作為一項基本規定列入我國的政策法規體系。該規定中還明確列出了需要給予保護的地質遺跡類型:
(1)對追溯地質歷史具有重大科學研究價值的典型層型剖面(含副層型剖面)、生物化石組合帶地層剖面、岩性岩相建造剖面及典型地質構造剖面和構造形跡;
(2)對地球演化和生物進化具有重要科學文化價值的古人類與古脊椎動物、無脊椎動物、微體古生物、古植物等化石與產地以及重要古生物活動遺跡;
(3)具有重大科學研究和觀賞價值的岩溶、丹霞、黃土、雅丹、花崗岩奇峰、石英砂岩峰林、火山、冰川、隕石、鳴沙、海岸等奇特地質景觀;
(4)具有特殊學科研究和觀賞價值的岩石、礦物、寶玉石及其典型產地;
(5)有獨特醫療、保健作用或科學研究價值的溫泉、礦泉、礦泥、地下水活動痕跡以及有特殊地質意義的瀑布、湖泊、奇泉;
(6)具有科學研究意義的典型地震、地裂、塌陷、沉降、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遺跡;
(7)需要保護的其他地質遺跡。
(二)建立地質公園可以更廣泛地傳播地球科學和環境保護知識
地質遺跡實際上更像是一部無字的歷史教科書,它把地球46億年的歷史靜靜地雕刻在地球的每一寸土地上,展示在人們的眼中。他們或激情澎湃(如火山、瀑布)或沉默靜謐(如典型地層剖面、構造行跡)或絢爛奪目(如丹霞、雅丹、礦物寶石產地)或悲涼滄桑(如地質災害遺跡)……而所有的這些地質遺跡都靜靜地等在原地,待我們人類去認識和了解,地質公園的建立無疑為普通公眾打開了一扇認識地質學、了解地球科學的窗口,人們可以在參觀游覽山水勝景的同時學習地球科學知識,增強自己環境保護意識。
地質公園不僅有雄奇秀麗的山水,有些還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人們身在其中,不僅精神愉悅,心靈也能得到陶冶和沉澱。
從全社會的角度來看,地質公園是面向公眾的科普基地,是培養未來地球科學家的搖籃,也是人們豐富知識層面開拓視野的戶外課堂,是高校教師和學生進行地質科學探索、研究的基地。
(三)建立地質公園可以促進地方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可持續發展的概念是由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於1987年在《我們共同的未來》中提出的,即:「既能滿足我們這一代人的需要又不損害子孫後代需要的發展」。
20世紀80年代,人們還沒有意識到地質遺跡對於旅遊經濟發展的重要性,人們更多地把發展經濟的目光放在對傳統資源(如煤、石油、金屬)的發掘上,這極大地限制了經濟發展的速度。地質公園的建立,使寶貴的地質遺跡資源不需要改變原有面貌和性質而得到永續利用,這是對地質遺跡資源利用的最好方式。
旅遊業是一種綠色產業,通過建立地質公園,在地質遺跡和自然生態環境都得到合理的保護的前提下,發展旅遊業,進而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地質公園的建立吸引著大量的遊客前去參觀游覽,改變了當地傳統的生產方式和資源利用方式,同時帶動當地旅遊經濟的發展,增加居民就業,提高當地居民的生活水平。隨著旅遊活動的開展,地質公園所在地區的旅遊知名度也會顯著提升,這就會大大激發當地群眾的認同感和自豪感,激發地方文化的復興,更加註重保護當地地質遺跡和自然環境,從而形成一種良性循環,使地質遺跡資源成為地方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