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石柱天然地質公園
1. 重慶市石柱縣有那幾個中國之最。
"中國黃連之鄉"、"中國長毛兔之鄉"、"全國造林綠化百佳縣"、"渝鄂川第一辣椒基地"
2. 關山地質公園的公園簡介
關山的地貌雄險壯觀,自北而南,從1600多米的中山直落而下,與華北平原直接相交,在山前形成整體連通巨嶂,其雄深之勢非泰岳可比,其峻極之形與華岳抗衡。從平原北望,遠觀儼然一座巨型石拔地而起,東西橫延20多公里,近觀更覺氣勢磅礴,撼人心扉。
山水畫廊、山崩地裂景觀、古采礦遺跡等,這些典型的地質遺跡,儼然構成了記錄這里億萬年滄桑演變的活字典,它們以大量的信息和實證,准確地反映了關山地區地質的發展和地貌的演化歷史。在這里,大家不僅能欣賞到山的雄偉和水的秀美,還能見識到山崩地裂的威力,了解到古代勞動人民采礦的智慧,從而使一次只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的自然風光旅遊,升華到更高層次的增長知識的科普旅遊。
這里是知識的殿堂,這里是山水的畫廊,這里是藝術的寶地,這里是植被的海洋。關山山水同奇,一線天、天生橋、石柱林、奇石、崖壁、古礦洞、天然溶洞等特殊形態的地質景觀異彩紛呈,盤古河的飛瀑流泉、幽溪碧潭、石灘圖紋等水體景觀更是精美誘人。動植物種類1000餘種,或奇花異草、蔥蘢秀麗;或珍禽猛獸、流連林間;山水交融、形神相依,既有通天拔地之勢,又有神奇險峻之態,雄中含秀,幽奇相間,宛若一軸山水畫的立體長卷。
關山是一處自然條件優越,旅遊地質資源豐富的地質公園,它的自然風景資源具有綜合性、多元性的特徵。由山嶽、水系、植被、動物等組成了關山系統完整的風景體系。在這個整體的各個局部,都具有相當高的科學與美學價值。
3. 鮮為人知的避暑勝地,重慶石柱七曜山,你爬過這座山嗎
重慶石柱縣,有一片綿延千里的七曜山,莽莽蒼蒼,山中有七座挺拔俊秀的山峰,有地質遺跡景觀多達上百處,被譽為中國的侏羅山。
大自然鬼斧神工,在這里雕刻出韻味獨具的山水奇觀,在起伏山巒上,則有人工勝景:一排排風車迎風旋轉。清風在山嶺間盤旋,吹掠隱藏其中的土家村寨…
讓我們走進七曜山,開始一場神秘的冒險,為這個夏天找到清涼的所在。
一、在籌備中的地質公園流連
七曜山地質地貌壯觀獨特,豎井式河谷矗立在山谷中,規模宏大,氣勢宏偉;奇特的九龍峽天生橋如同大師精雕細琢的作品;油罐溝壺穴谷瀑布成群;馬盤溪峰林地貌蔚為壯觀。
銀杏村風雨廊橋
該村為2013年確定的市級少數民族特色村寨,被譽為重慶的香格里拉。
銀杏村的秋天最美,那時銀杏黃了,整個村子都沉浸在一片金黃,如天宮閬苑。
夏天這里也有它的獨特魅力,太陽落山後,在夏日的蟬鳴和鳥叫聲中,擺一把竹椅坐在院落中,搖著大蒲扇,吃著新鮮的瓜果,聽著土家族的啰兒調《太陽出來喜洋洋》,山寨開始變得喧囂,有篝火在壩子上熊熊燃燒,圍攏過去,聽看能歌善舞的土家女兒和兒郎,跳八寶銅鈴舞,聽星光下他們的山歌對唱。未喝咂酒,人已醉倒…
七曜山,重慶鮮為人知的地方。再去石柱避暑,我一定不選黃水,而要去到七曜山,在新鮮的清涼里度過愜意的時光。
4. 石柱有什麼好玩的地方哪些景點必去
1、黃水國家森林公園2、重慶千野草場景區
3、千野草場
4、西沱古鎮
5、大風堡原始森林
6、月亮湖
7、雲中花都
8、重慶畢茲卡綠宮
9、萬壽古寨
10、鳳凰山
還有163條相關問答,更多石柱新奇玩法,點擊查看
5. 關山地質公園的主要景點
盤古河水景景觀:巍巍壯觀卧龍瀑、碧波盪漾龍潭湖、妙趣橫生石島庭院、橫空出世白龍瀑、丹崖碧水紅石峽、疊瀑潺潺紅石苑。 山崩奇觀:移步移景醉石苑、曲徑通幽逍遙苑、峰林競秀石柱苑、擬人擬物石景苑。 地裂奇觀:雄險偉岸一線天、雲蒸霞蔚觀景台。 柱狀峰林景觀:花山。 獵奇景觀:仙樂台。 地下迷宮探險景觀:百寶洞。
6. 重慶市石柱縣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你可以騎自行車去大歇鄉的流水玩,那裡山青水秀,樹木林立,環境優美啊。
7. 重慶石柱有什麼旅遊景點
1、重慶黃水國家森林公園
重慶黃水國家森林公園主體位於長江上游地區、重慶石柱縣東北部的七曜山山原上,以黃水鎮為中心區域,是石柱旅遊的核心景區。
2、楓香坪旅遊景區
楓香坪旅遊景區位於重慶市石柱土家族自治縣悅崍鎮,景區面積4平方公里。
區內文化底蘊深厚:有已經復建的土司民俗風情園——楓香坪民俗風情園,一座土司古城遺址——悅崍古城,一條古街道——新場古鎮,現存古碉樓3座,土蠻古峒寨九個。
3、中國一號水杉母樹
中國一號水杉母樹生長在黃水鎮萬勝村田灣組八角廟,1973年國家掛牌保護。樹高45米、胸徑170厘米、冠幅20米,樹冠覆蓋面積200多平方米,已有140多年的歷史,是世界上珍貴的樹種,有世界「活化石」之稱。
4、千野草場
千野草場位於重慶市石柱縣西北部魚池鎮,景區面積6600公頃,海拔1000-1600米。
千野草場景區內資源豐富,集山、林、草、石、畜於一體,包含石芽、火棘、森林、草場四大特色資源,一派「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南國草場風光。主要景點有火棘觀光園、群羊下山、跑馬場、觀江長廊、石景長城、森林天井、石芽石筍、石林畫廊等
5、畢茲卡綠宮
畢茲卡綠宮位於重慶市石柱縣,是一個以綠色生態和展示土家風情為主體的主題公園,屬重慶市旅遊局投資旅遊景區開發的重點項目。
8. 重慶綦江國家地質公園的特色景觀
馬桑岩木化石群景區
馬桑岩木化石群位於綦江文龍街道馬桑岩,景區總面積9.1平方公里。木化石群出露於侏羅系中統沙溪廟組,是目前我國西南地區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化石群之一。
目前出土的大小木化石有29根,木化石的枝條和碎塊60餘處。最長的22.5米,是目前木化石中的世界之最。綦江馬桑岩的木化石有三大特點:一是它的稀有性,綦江木化石硅化和鈣化共生,木化石外附著樹皮煤,硅化、鈣化又和樹皮煤化共生,且木化石保存完整,規模巨大,國內罕見。 第二是它的珍貴性,綦江木化石與恐龍化石相生相伴,是研究地質環境變遷的第一手材料,為古地理、古環境演變,以及恐龍消亡提供了研究素材。
第三是它的獨特性,四川盆地二疊系、三疊系有多個成煤時期及煤層,唯獨沒有木化石與樹皮煤共生的實例,這是成煤過程中十分罕見的特殊現象。
恐龍遺跡化石群
恐龍遺跡化石群位於在三角鎮紅岩坪村老瀛山陡崖的凹腔內,在20×7平方米的范圍內有329個恐龍足跡,這是迄今為止在我國西南地區白堊系地層中發現的最大規模的恐龍足跡群。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科考人員根據現場調查與綜合研究命名了甲龍亞目的中國綦江足跡、獸腳亞目的敏捷舞足跡和鳥腳亞目的炎熱老瀛山足跡和蓮花卡利爾足跡等新屬種。其中中國綦江足跡是中國首次發現甲龍類的足跡。連續分布的足跡還構成明顯的行跡,行跡方向規律性分布,為當時恐龍的行為習性提供了可靠證據。除足跡而外,現場還發現了念有恐龍皮膚印痕、毛發、糞便等化石。
綦江恐龍足跡群對於研究該地區在白堊紀時期古生態學有著重要意義。
老瀛山丹霞地貌長廊
老瀛山平均海拔900餘米,最高峰馬腦山,海拔1354米,山脈呈北東南西走向,面積約8平方公里。這里不僅有自然天成的「望夫石」,形象逼真的「三轎石」,自然鬼斧神工的虎山絕壁和玉瀑飛虹,瀛山峰煙等自然景觀,還有觀音沐水、潮音洞、天成大廟、川黔古棧道和眾多的崖摩石刻等人文景觀。天成大廟雄踞老瀛山峰頂,山門前的石刻對聯「天成大廟接雷霆,宏鍾驚破萬重山」,氣勢磅礴,至今歷歷在目。
這些自然人文景觀,既是丹霞地貌奇妙美景的真實寫照,又是千百年來人類活動留下的文化遺產,古語有「山不在高,有仙則靈」的說法,老瀛山的「仙氣」,就是人類文明留下的足跡,就像我們看到的恐龍足跡一樣,在不朽的時光中熠熠生輝,老瀛山也因此而生動起來。
古劍山丹霞地貌
古劍山丹霞地貌景區跨越古南鎮和永新鎮的南部,包括三江鎮的西山度假村一帶,面積約46.9平方公里。主要由紅色的砂礫岩層和紅色砂泥岩層形成陡峻山壁或山峰,赤壁丹崖廣泛發育,美景千姿百態,極具觀賞價值。主要景觀有丹霞地貌、丹霞奇峰、丹霞崖壁、丹霞石柱、瀛山石等。
古劍山嵯峨挺拔,如劍指雲,是著名的川東名勝「巴渝十二景」之一,1992年被評為省級森林公園。
古劍山山脈由貴州境內的大婁山蜿蜒而來,它的最高峰雞公嘴海拔1145米,三面懸崖,緣石徑曲折而升,松柏繁茂,綠樹成蔭,景色宜人。古劍山有10多萬畝森林,滿眼鬱郁蔥蔥,層層疊翠的美景讓人心潮澎湃。
古劍山是座名山,佛教文化淵遠流長。是西南地區最有名的佛教聖地。
綦江國家地質公園博物館
綦江地質博物館也是綦江國家地質公園的重要部份。博物館建設面積3000平方米,底層是遊人活動中心和管理區,第三層是綦江歷史文化展廳,第二層便是綦江國家地質公園展覽廳。除馬桑岩木化石、老瀛山恐龍足跡-丹霞地貌和古劍山丹霞地貌3個景區外,博物館里也有很多看點。
看點一:綦龍。綦龍於綦江北渡,它的高度5米多,長度15米。屬蜥腳類恐龍的亞成年個體。化石發現於侏羅紀晚期的泥岩中,這套地層中恐龍化石極為罕見。據專家介紹,在整個四川盆地里的這套地層中,這是發現的第二具恐龍化石,十分珍貴。在北渡恐龍發掘的過程中,科考人員發現了5顆肉食龍類的牙齒,這表明,這只恐龍曾經在生前受到過肉食龍的攻擊或死亡後被遭到撕咬。目前,綦龍骨骼化石在綦江國家地質公園「綦龍展廳」展出。
看點二:綦江鱗齒魚化石。魚化石的產出層位屬於中侏羅系遂寧組中下部,紫紅色砂質泥岩和粉砂質岩中。魚化石長70厘米,最寬處約23厘米,魚鱗、魚尾、魚鰭清晰,體型較完好,經專家鑒定,為鱗齒魚新種,命名為綦江鱗齒魚。
這條鱗齒魚生活在距今1.3億年前的北渡,曾經與北渡恐龍相生相伴,和平共處。
看點三:海百合化石。它的高度是3.65米,寬度為1.86米。海百合是植物而是動物,是一種生活在海洋中的棘皮動物;它是一種浮游生物,根在上,葉在下,是倒著生長的,隨波逐流;它有莖有花有葉,個體巨大,姿態優美,品相出眾,堪稱海百合化石中的精品。
看點四:魚龍化石。這是一種類似魚和海豚的大型海棲爬行動物。它們生性兇猛,以較小的魚類為食,生活在中生代的大多數時期,最早出現於約2.5億年前,大約在9000萬年前它們消失。這條魚龍化石長4.8米,寬1.2厘米,完整度超過99%,化石保存完整,形象生動,魚鰭的骨骼是園形的,連它的牙齒都十分清晰。
9. 中國有多少個地質公園具體在那裡
首批中國國家地質公園一覽表 序號國家地質公園名稱主要地質特徵地質遺跡保護對象主要人文景觀1雲南石林國家地質公園碳酸鹽岩溶峰叢地貌,溶洞哈尼族民族風情,歌舞2雲南澄江國家地質公園寒武紀早期(5.3億年)生物大爆發,數十個生物種群同時出現湖旅遊區3湖南張家界國家地質公園砂岩峰林地貌,柱、峰、塔錐上植物奇秀,附近有溶洞和脊椎動物化石產地土家族民族風情4河南嵩山國家地質公園完整的華北地台地層剖面,三個前寒武紀的角度不整合七千年華夏文化,文物,寺廟集中,少林寺,嵩陽書院5江西廬山國家地質公園斷塊山體,江南古老地層剖面,第四紀冰川遺跡白鹿洞書院,世界不同風格建築,中國近代史重大歷史事件發生地6江西龍虎山國家地質公園丹霞地貌景觀古代道教活動中心之一,並有懸棺群和古崖葬遺址7黑龍江五大連池國家地質公園火山岩地貌景觀、溫泉中國最近的火山噴發(1719-1712年)8四川自貢恐龍國家地質公園恐龍發掘地 種恐龍化石密集埋藏世界最早的超千米鹽井9四川龍門山國家地質公園四川盆地西緣巨大推復構造,飛來峰寺廟10陝西翠華山國家地質公園地震引起的山體崩塌堆積古代名人碑刻11福建漳州國家地質公園濱海火山岩,玄武柱狀節理群火山噴氣口,海蝕地貌沙灘,海濱休閑區,古炮台寺廟 第三批中國國家地質公園一覽表 序號國家地質公園名 稱主要地質特徵地質遺跡保護對象主要人文景觀1河南王屋山國家地質公園地質構造和地層遺跡小浪底水利工程2四川九寨溝國家地質公園「層湖疊瀑」景觀扎如寺,達吉寺3浙江雁盪山國家地質公園火山地質遺跡寺廟4四川黃龍國家地質公園以露天鈣華景觀為主的高寒岩溶地貌,冰川宗教寺廟,藏族風情,革命遺址5遼寧朝陽古生物化石國家地質公園古生物化石,鳳凰山地質構造槐樹洞,熱水湯,古人類遺址6廣西百色樂業大石圍天坑群國家地質公園岩溶地貌,天坑群,溶洞,地下暗河少數民族風情7河南西峽伏牛山國家地質公園恐龍蛋集中產地 8貴州關嶺化石群國家地質公園關嶺古生物群,小凹地質走廊布依族、苗族風情9廣西北海潿洲島火山國家地質公園火山,海岸,古地震遺跡,古海洋風暴遺跡天主教堂,聖母堂,三婆廟10河南嵖岈山國家地質公園花崗岩地貌歷史名人(施耐奄等)11浙江新昌硅化木國家地質公園硅化木 12雲南祿豐恐龍國家地質公園古生物遺跡古人類文化遺址,少數民族風情13新疆布爾津喀納斯湖國家地質公園冰川遺跡,流水地貌蒙古族人圖瓦文化,圖魯克岩畫14福建晉江深滬灣國家地質公園海底森林,海蝕地貌 15雲南玉龍黎明—老君山國家地質公園高山丹霞地貌,冰川遺跡民俗文化16安徽祁門牯牛降國家地質公園花崗岩峰叢,怪石,岩洞及水文地質遺跡千年古村,根據地遺址 17甘肅景泰黃河石林國家地質公園黃河石林,融合峰林、雅丹和丹霞等地貌特徵明長城,五佛寺18北京十渡國家地質公園峽谷、河流地貌 19貴州興義國家地質公園貴州龍動物群化石,岩溶地貌古人類文化遺址,布依族、苗族風情20四川興文石海國家地質公園岩溶地貌,古生物化石苗族風情21重慶武隆岩溶國家地質公園岩溶地貌,天生橋群,洞穴,天坑,地縫,峽谷古崖新棧,吊腳樓,清代古墓22內蒙古阿爾山國家地質公園火山,溫泉,地質地貌戰爭遺址,蒙族風情23福建福鼎太姥山國家地質公園火山、海蝕地貌客家文化序號國家地質公園名 稱主要地質特徵地質遺跡保護對象主要人文景觀25河北贊皇嶂石岩國家地質公園構造地貌 26河北淶水野三坡國家地質公園構造-沖蝕嶂谷地貌明、清長城摩崖石刻27甘肅平涼崆峒山國家地質公園丹霞地貌,斑馬山道教發源地,佛教勝地28新疆奇台硅化木—恐龍國家地質公園硅化木,恐龍化石,雅丹地貌古遺址,古地貌29長江三峽(湖北、重慶)國家地質公園河流、岩溶、地層長江文明30海南海口石山火山群國家地質公園火山、岩溶隧道火山文化,田園風光31江蘇蘇州太湖西山國家地質公園花崗岩、湖泊地貌江南刺綉32寧夏西吉火石寨國家地質公園丹霞地貌,地史遺跡,水文景觀石窟33吉林靖宇火山礦泉群國家地質公園火山,溫泉近代人文景觀34福建寧化天鵝洞群岩溶洞穴 35山東東營黃河三角洲國家地質公園河流三角洲地貌勝利油田36貴州織金洞國家地質公園岩溶地貌,織金洞,峽穀苗族風情37廣東佛山西樵山國家地質公園粗面質火山遺跡,明代採石遺跡,古文化遺址佛家文化遺址38貴州綏陽雙河洞國家地質公園喀斯特洞穴,公館橋,金鍾山寺39黑龍江伊春花崗岩石林國家地質公園花崗岩地貌 40重慶黔江小南海國家地質公園地震災害遺跡,岩溶地貌革命歷史遺址41廣東陽春凌宵岩國家地質公園岩溶地貌,地層及構造遺跡,古人類洞穴遺址摩崖石刻,碑帖,民族風情
10. 石柱林的地質公園
南京六合瓜埠山火山石柱林景區是國家級地質公園開發建設中的景區之一。瓜版埠山是為距今約一權千二百萬年前噴發的一座盾火山,多年的採石揭露,我們看到的是這座山的火山頸和周圍熔岩斷石的一部分。進入景區,我們會發現,這里的山是由多邊形石柱組成,它是火山噴發、岩漿流動冷卻而留下的,熔岩石柱在地質學稱柱狀節理。石柱自上而下,呈扇形排列,而山頂黑色岩石為保留在火山通道中的火山渣,兩者組合,猶如一座大自然雕塑的雄獅,其東側石柱有垂直、有放射狀等排列形式,這種地質景觀實屬罕見,可與世界著名的熔岩石柱媲美。它是研究古火山噴發岩漿流動的天然記錄,這里是供人們欣賞大自然傑作的景區,是青少年科普教育的天然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