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植物園在哪裡
Ⅰ 曲阜路附近有什麼著名景點值得一玩
曲阜有輝煌的文化遺產,895.9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各類文物古跡600餘處,其中6處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1處列入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孔廟、孔府、孔林還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現保存金元明清古建築1300多間,西漢以來歷代碑刻5000餘塊,古樹名木17000餘株,庫藏文物十萬余件,孔府明清文書檔案六萬余件,它們都具有極高的歷史、文化價值。
1961年,國務院將孔廟、孔府、孔林和魯國故城列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79年,國家向全世界宣布:曲阜對外開放。1982年4月,國務院將曲阜列為全國第一批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1994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向全世界公布,曲阜孔廟、孔府、孔林列為「世界文化遺產」,載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1998年,曲阜又被命名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列為首批國家重點旅遊城市之一。
全市現有各類文化遺存600餘處,其中各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84處。
孔子和曲阜
孔子的六代祖叫孔父嘉,是宋國的一位大夫,做過大司馬,在宮廷內亂中被殺,其子木金父為避滅頂之災逃到魯國的陬邑,從此孔氏在陬邑定居,變成了魯國人。
孔子的父親叫叔梁紇(叔梁為字,紇為名),母親叫顏征在。叔梁紇是當時魯國有名的武士,建立過兩次戰功,曾任陬邑大夫。叔梁紇先娶妻施氏,生9女,無子。又娶妾,生一子,取名伯尼,又稱孟皮。孟皮腳有毛病,叔梁紇很不滿意,於是又娶顏征在。當時叔梁紇已66歲,顏征在還不到20歲。 前551年(魯襄公二十二年),孔子生於魯國陬邑昌平鄉(今曲阜城東南)。因父母曾為生子而禱於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孔子三歲時,叔梁紇卒,孔家成為施氏的天下,施氏為人心術不正,孟皮生母已在叔梁紇去世前一年被施氏虐待而死,孔子母子也不為施氏所容,孔母顏征在只好攜孔子與孟皮移居曲阜闕里,生活艱難。孔子17歲時,孔母顏征在卒。孔子19歲娶宋人亓官氏之女為妻,一年後亓官氏生子,魯昭公派人送鯉魚表示祝賀,孔子感到十分榮幸,給兒子取名為鯉,字伯魚。
孔廟
孔廟鳥瞰
是祭祀孔子,表彰儒學的廟宇。始建於周,完成於明清時期,是世界上兩千餘座孔廟中最大的一座,在中國的宮殿式建築中也是文明遐邇。孔廟現佔地14萬平方米,三路布局,九進庭院,貫穿在一條中軸線上,左右作對稱排列。整個建築群包括五殿、一閣、一壇、兩堂、17座碑亭,共466間,分別建於金、元、明、清和民國時期。主體建築大成殿,重檐九脊,黃瓦飛甍,周繞迴廊,為東方三大殿之一。1200餘株古檜明蒼翠欲滴,莊重威嚴,自然天成。漢以來的歷代碑刻1040多塊,連同大量書、畫、牌、匾等珍貴文化遺存,不僅是儒家文化的載體,更鐫刻了中華文明的滄桑足跡。
孔府
孔子嫡系長支世代居住的府第,是中國現存歷史最久,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衙宅合一的古建築群,有「天下第一家」之稱。孔子去世以後至宋代以前,長子長孫依廟居於闕里故宅,看管孔子遺物,奉祀孔子,稱「襲封宅」。歷代帝王在尊崇孔子推行儒家文化的同時,對其子孫一再加官封爵,賜地建府。宋寶元年間,首封孔子四十六代孫孔宗願為「衍聖公」,兼曲阜縣令,
並新建府第,改稱衍聖公府。明洪武十年,重建府第,府內始設置官署,後經歷代擴建,達到現在的規模。孔府現佔地12萬平方米,按明代一品官府第形制,以明清建築為主體風格,三路布局,前堂後衙,府第功能分區明確,建築排列有序。中路前為官衙,供衍聖公處理公務及宗族事務;後為內宅,是衍聖公飲食起居之所。東路前為東學,供衍聖公讀書勵志、接待官員;中部為家廟,供衍聖公奉祀先人;後部為一貫堂,供衍聖公次子、奉祀子思的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使用。西路前為西學,供衍聖公學詩學禮、詩文會友;後為花廳,供衍聖公閑居。衍聖公的主要職責是護衛孔子林廟、代表國家祭祀孔子。孔府因此保存了眾多的祭祀禮器,最為著名的是清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分別頒賜的中和韶樂樂舞具和商周十供。衍聖公世代恪守「詩禮傳家」的祖訓,著意收集歷代禮器法物,藏品達10萬余件,尤以孔子畫像、元明衣冠、衍聖公及夫人肖像著稱於世。孔府最著名的珍藏還有明清文書檔案,它是孔府400多年各種活動的實錄,共有30多萬件,是中國數量最多、時代最久的私家檔案,對於研究中國明清史特別是明清經濟史具有重要價值。這是世界上現存最為顯赫的貴族府第。
孔林
作為家族墓地,為世界之最。自孔子「葬魯城北泗上」,其子孫接冢而葬,
兩千多年從未間斷。林內墓冢累累,多達10萬余座,成為世界上延時最久、規模最大的家族墓地。現佔地200餘萬平方米,有墳冢10萬余座。孔子去世後,「弟子各以四方奇木來植,故多異樹,魯人世世代代無能名者」,林內現有樹木10萬余株,其中200年以上古樹名木9000多株。孔林還有各種奇花異草130餘種,可以說是一座天然植物園。孔林還是一座集墓葬、建築、石雕、碑刻為一體的露天博物館。
Ⅱ 上海地鐵曲阜站到上海植物園如何乘公交車
公交線路:地鐵12號線 → 958路,全程約13.1公里
1、從曲阜路步行約10米,到達曲阜路站
2、乘坐地回鐵12號線,經過8站, 到達龍漕路站
3、步行答約230米,到達龍吳路龍漕路站
4、乘坐958路,經過3站, 到達龍吳路龍水南路站(也可乘坐824路、56路、770路、720路、714路、178路大站車、956路、178路)
5、步行約180米,到達上海植物園
Ⅲ 曲阜兩日游,
去孔府孔廟,出來之後有個五馬祠街挺好的,離得都不太遠…… 如果你是周末來的話我可以跟你當導游……呵呵
Ⅳ 山東曲阜孔子的故鄉在哪裡
孔子的故鄉—山東曲阜
曲阜是春秋時期魯國的都城,是我國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創始人孔子的故鄉。這里有著豐富的文化遺產,其中最著名是曲阜三孔--孔廟、孔府、孔林。
孔廟 坐落在曲阜城內,其建築規模宏大、雄偉壯麗、金碧輝煌,我國最大的祭孔要地。廟內共有九進院落,以南北為中軸,分左、中、右三路,縱長630米,橫寬140米,有殿、堂、壇、閣460多間,門坊54所,「御碑亭」13座。游覽孔廟應著重遊覽中軸線上的奎文閣、十三碑亭、杏壇、大成殿及其廡的歷代碑刻。
孔廟的主體建築為大成殿。殿闊45.78米,深24.89米,殿高24.8米,殿基佔地1836平方米,金碧輝煌,是我國現存巨大的古建築之一,可與故宮的太和殿媲美。最引人注目的是正面十根石柱,每根柱上雕刻兩條巨龍,飛騰於雲彩之中,兩龍之間有一寶珠,故名之曰「二龍戲珠」。石柱均以整石刻成,氣勢磅礴。殿內有巨大的孔子塑像,像高3.3米,神采奕奕,威而不猛。孔子像兩側是顏回、曾參、孔及、孟軻「四配」的塑像,身高2.6米。另有「十二哲」塑像,身高2米。
孔廟內的聖跡殿、十三碑亭及大成殿東西兩廡,陳列著大量的碑碣石刻,特別是這里保存的漢碑,在全國數量最多的,歷代碑刻也不乏珍品,被人們視為書法、繪畫、雕刻藝術的寶庫。最為珍貴的是22塊漢魏六朝 石刻。其碑刻之多僅次於西安碑林,所以它有我國第二碑林之稱。
孔林 是孔子及其後代的墓園,位於曲阜城北,佔地達3000餘畝。孔林是中國規模最大、歷史最久、保存最完整的氏族墓群和人造植物園。林中墓冢累累,碑碣林立,石儀成群,洙水河橫貫東西,除孔子、孔鯉、孔及這祖孫三代墓葬和建築外,還有孔令貽、孔毓垢、孔聞韶、孔尚任墓等。墓碑中有李東陽、嚴嵩、翁方綱、保紹基、 康有為等名家的手跡石刻。
孔子墓位於孔林中部,四周圍以紅牆,墓前立有明人黃養正篆書的「大成至聖文宣王墓」碑,附近有宋真宗、清聖祖和清高宗謁墓時的「駐蹕亭」各一座。墓南二百米處的亭殿後,有子貢親手栽植的楷樹遺跡和「子貢廬墓處」。
孔林中有環林公路,遊人可坐一種古式馬車觀覽,更添別樣情趣。
孔府 西與孔廟為鄰,是孔子世襲「衍聖公」的是世代嫡裔子孫居住的地方,使我國僅次於明、清皇帝宮室的最大府第。孔府佔地240多畝,有廳、堂、樓、軒等各式建築463間,分為中、東、西三路。東路為家廟,西路學院,中路為主體建築。
大堂是衍聖公的公堂,內有八寶暖閣、虎皮大圈椅、紅漆公案。公款上有公府大印、令箭令旗、驚堂木、文房四寶等。兩側是儀仗,氣象森嚴可畏。七十二代衍聖公孔令貽的住宅和房內陳設保存完整。府內所藏歷史文物十分豐富。其中最著者為「商周十器」,也稱「十供」,原為宮廷所藏青銅禮器,清高宗於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賞賜孔府。
曲阜是中國歷史文化古城,文物古跡很多,除了上述曲阜三孔以外,還有魯國故城遺跡、周公廟、顏廟、孟廟、少昊陵等勝跡。
Ⅳ 曲阜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孔府、孔廟。順便也到孟子的故鄉鄒城來看看。在曲阜的南邊,有直達的交通車。大概半個小時就到了。我們歡迎你。還有尼山水庫,石門山,少昊陵,六藝城
Ⅵ 孔子故里在那詳細點哈
山東 曲阜啊 地球人都知道
Ⅶ 曲阜明故城的主要景點
孔府,本名衍聖公府,位於曲阜城中孔廟東側,是孔子嫡氏孫居住的府第。衍聖公是北宋至和二年(公元1055年)宋仁宗賜給孔子46代孫孔宗願的封號,這一封號子孫相繼,整整承襲了32代,歷時880年。
衍聖公是中國封建社會享有特權的大貴族,宋代時相當於八品官,元代提升為三品,明初是一品文官,後又「班列文官之首」,清代還特許在紫禁城騎馬,在御道上行走。
孔府佔地240畝,共有廳、堂、樓、房463間。九進庭院,三路布局:東路即東學,建一貫堂、慕恩堂、孔氏家廟及作坊等;西路即西學,有紅萼軒、忠恕堂、安懷堂及花廳等;孔府的主體部分在中路,前為官衙,有三堂六廳,後為內宅,有前上房、前後堂樓、配樓、後六間等,最後為花園。 孔廟是我國歷代封建王朝祭祀春秋時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的廟宇 ,位於曲阜城中央。它是一組具有東方建築特色、規模宏大、氣勢雄偉的古代建築群。
孔廟始於孔子死後的第二年(公元前478年)。 弟子們將其生前「故所居堂」立為廟,「歲時奉祀」。當時只有「廟屋三間」,內藏孔子生前 所用的「衣、冠、琴、車、書」。其後,歷代王朝不斷加以擴建。東漢永興元年(公元153年),桓帝令修孔廟,並派孔和為守廟官,「立碑於廟」。魏黃初二年(公元221年),文帝曹丕又下詔 在魯郡「修起舊廟」,但當時孔廟的規模並不甚大。西晉末年「廟貌荒殘」。東魏興和元年(公 元539年)修繕孔廟,「雕塑聖容,旁立十子」,為孔廟有塑像之始。唐初除了在國都的最高學府 國子監修建「周公、孔子廟各一所」外,皇帝又下詔「州、縣皆立孔子廟」。唐代修廟5次, 北宋修了7次。最大的一次是宋真宗天禧二年(公元1018年),「擴大舊制....凡增廣殿堂廊廡316間」。金代修了4次,元代修了6次,明代重修、重建共達21次之多。 最大的一次是明孝宗弘十二年(公元1499年)當時孔廟遭雷擊,大成殿等主要建築120餘楹「化為灰燼」。皇帝朱右樘急忙下令重修,歷時5年,耗銀15.2萬兩。到了清朝, 孔廟又修建了14次。
最大的一次是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當時孔廟又毀於雷火世 宗胤真除親到太廟祭孔外,又「發帑金令大臣等督工監修,凡殿廡制度規模,以至祭器儀物,皆令繪圖呈覽,親為指授」。為加快工程進度,還調集了12個府、州、縣 令督修,共用了6年時間。歷史上,孔廟先後共大修15次中修31次,小修數百次,終於形 成了這樣的宏大規模。 如今的孔廟的規模是明、清兩代完成的。建築仿皇宮之制,共分九進庭院,貫穿在一條南北中軸線上,左右作對稱排列。整個建築群包括五殿、一閣、一壇、兩廡、兩堂、17座碑亭,共466間,分別建於金、元、明、清和民國時期。孔廟佔地約200畝,南北長達1公里多。四周圍以高牆,配以門坊、角樓。黃瓦紅垣,雕梁畫棟,碑碣如林,古木參天。宋朝呂蒙正有文贊道:「繚垣雲矗,飛檐翼張.重門呀其洞開,層闕郁其特起。」這一具有東方建築特色的龐大建築群,面積之廣大,氣魄之宏偉,時間之久遠,保持之完整,被古建築學家稱為世界建築史上「唯一的孤例」。它凝聚著歷代萬千勞動者的血汗,是我國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孔林本稱至聖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墓地。 孔子死後,弟子們把他葬於魯城北泗水之上,那時還是「墓而不墳」(無高土隆起)。到了秦漢時期,雖將墳高築,但仍只有少量的墓地和幾家守林人後來隨著孔子地位的日益提高,孔林的規模越來越大。東漢桓帝永壽三年(公元157年),魯相韓勅修孔墓,在墓前造神門 一間,在東南又造齋宿一間,以吳初等若干戶供孔墓灑掃,當時的孔林「地不過一頃」。到南北朝高齊時,才植樹600株。
宋代宣和年間,又在孔子墓前修造石儀。進入元文宗至順二年(公元1331年),孔思凱主修了林牆,構築了林門。明洪武十年(公元1684年)將孔林擴為3000畝的規模。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大修孔林,耗帑銀25300兩重修了各種門坊,並派專官守衛。據統計,自漢以來,歷代對孔林重修、增修過13次,增植樹株5次,擴充林地3次。整個孔林周圍垣牆長達7.25公里,牆高3米多,厚約5米,總面積為2平方公里,比曲阜城要大得多 孔林作為一處氏族墓地,2000多年來葬埋從未間斷。在這里既可考春秋之葬、證秦漢之墓,又可研究我國歷代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和喪葬風俗的演變。1961年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墓古千年在,林深五月寒」,孔林內現已有樹10萬多株。相傳孔子死後,「弟子各以四方奇木來植,故多異樹,魯人世世代代無能名者」,時至今日孔林內的一些樹株人們仍叫不出它們的名字。其中柏、檜、柞、榆、槐、楷、朴、楓、楊、柳、檀雒離、女貞、五味、櫻花等各類大樹,盤根錯節,枝繁葉茂;野菊、半夏、柴胡、太子參、靈芝等數百種植物,也依時爭榮。孔林不愧是一座天然的植物園。「斷碑深樹里,無路可尋看」。在萬木掩映的孔林中,碑石如林,石儀成群,除一批著名的漢碑移入孔廟外,林內尚有李東陽、嚴嵩、翁方鋼、何紹基、康有為等明清書法名家親筆題寫的墓碑。因此,孔林又稱得上是名副其實的碑林。
Ⅷ 鄒城還是曲阜,孟子故里到底是哪裡
孟子故里指鄒城。
鳧村,這古老的村莊是始祖——亞聖孟子出生的地方,位於曲阜城南12.5公里。村頭建有「孟子故里」木製牌坊一座,該坊四柱三間三樓式。
中間平身科斗拱四攢,五彩雙昂,兩稍間斗拱二攢,亦為五彩雙昂,明間額坊上橫扁刻「孟子故里」四字,灰瓦頂,上飾五脊六獸。
坊南北長7.50米、東西寬2.2米、高約12米,古樸典雅。穿過牌坊沿著進村的中心大街不到100米的路北就是孟子故宅。
鄒城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千年古縣。邾國(鄒國)故城坐落於境內,是鄒魯文化的發祥地和戰國時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代表人物孟子的故里。
主要旅遊景區有孟廟、孟府、孟林、嶧山風景區、明魯王陵、上九山古村、鳳凰山風景區、鐵山公園、護駕山植物園、五寶庵山等。
(8)曲阜植物園在哪裡擴展閱讀
鄒城市位於山東省南部偏西,濟寧市東南部,東連臨沂市平邑縣,北靠泗水縣、曲阜市和兗州區,西鄰濟寧市任城區和微山縣,南接棗庄市山亭區和滕州市。
地理坐標介於東經116°44′30″~117°28′54″,北緯35°09′12″~35°32′54″,東西最大橫距63公里,南北最大縱距35公里,行政區域面積1616.5647平方公里。
鄒城市地處魯中南低山丘陵區的西南邊緣,泰蒙山脈與魯西平原的結合地帶。地勢東高西低、北高南低,東、南、北三面群山環繞。全境大致以嶧山斷層為界,東部以泰沂山區向南延伸的低山丘陵為主,西部以平原窪地為主。
全境平均海拔77.8米;最高點鳳凰山位於鄒城東33公里處,海拔648.8米;最低點位於郭里鎮鎮頭一帶,海拔35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