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遊植物園的成語故事
⑴ 成語故事 借花獻佛
【成語】: 借花獻佛
【拼音】: jiè huā xiàn fó
【解釋】: 比喻用別人的東西做人版情。
【成語故事】:
權從前有一個小鎮,鬧蝗蟲鬧得很厲害,所以,不管種什麼植物都長得不好,加上常常有猛獸下山吃雞鴨,讓鎮民感到很不安,因此釋迦牟尼佛特地從天上降臨人間,施展佛法收拾了蝗蟲,也馴服了猛獸。
鎮上的人十分感謝佛祖,其中有一位窮人特地為佛祖獻上一束鮮花。當釋迦牟尼看到送花的人穿著破爛的衣服,渾身臟兮兮的,卻捧著一束美麗的鮮花,忍不住就說:「你家需要我幫忙嗎?」獻花人說:「佛啊,我不敢欺騙您,我家裡是很窮沒錯,就連這束花都是我去借來的,可是,這是我一片誠心,所以,請您一定要收下。」釋迦牟尼十分感動,便讓鎮上所有的窮人都擺脫了貧窮,從此大家過著幸福的日子。
⑵ 春天的成語故事
1、春樹暮雲
唐代的李白、杜甫是好朋友。李白去江東漫遊,杜甫在長安思念朋友,就寫下一首五律《春日憶李白》:
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
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雲。何時一尊酒,重與細論文。
第三聯「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雲」濃縮為成語「春樹暮雲」,用來表示對遠方友人的思念。
2、人面桃花
唐朝時有一位到京城應考的讀書人,有一次他到城南郊外遊玩,看到一間小屋很不錯,就找借口走進去看看。
沒想到看上了屋裡一位美麗的姑娘。第二年清明節他又回到那間屋子,卻看見大門鎖著,人已經不知搬到哪裡去了,於是就提筆寫了一首詩:「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3、流水落花
南唐後主李煜被囚汴京期間,寫下《浪淘沙》: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後世用「流水落花」形容春殘的景象,也比喻好時光的消逝。
4、春風得意
唐朝詩人孟郊年輕時隱居嵩山,過著清貧閑淡的生活,在母親的鼓勵下,他多次進京趕考沒有考中,直到41歲時才考取進士,他寫下《登科後》:
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盪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後來形容人處境順利,做事如意,事業有成。
5、萬紫千紅
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寫過《春日》一詩: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第四句「萬紫千紅總是春」,是說這萬紫千紅的景象全是由春光點染而成的,人們從這萬紫千紅中認識了春天。感受到了春天的美。
⑶ 有關植物的成語故事
閉月羞花
「羞花」,說的是楊貴妃。唐朝開元年間,唐明皇驕奢淫逸,派出人馬,四處搜尋美女。當時壽邸縣的宏農楊元琰,有一美貌女兒叫楊玉環,被選進宮來。楊玉環進宮後,思念家鄉。一天,她到花園賞花散心,看見盛開的牡丹、月季……想自己被關在宮內,虛度青春,不勝嘆息,對著盛開的花說:「花呀,花呀!你年年歲歲還有盛開之時,我什麼時候才有出頭之日?」聲淚俱下,她剛一摸花。花瓣立即收縮,綠葉捲起低下。哪想到,她摸的是含羞草。這時,被一宮娥看見。宮娥到處說,楊玉環和花比美,花兒都含羞低下了頭。這件事傳到明皇耳朵里,便喜出望外,當即選場玉環來見駕,楊玉環濃裝艷抹,梳洗打扮後進見,明皇一見,果然美貌無比,便將楊玉環留在身旁侍候。由於楊善於獻媚取寵,深得明皇歡心,不久就升為貴妃。楊貴妃得勢後,與其兄楊國忠串通一氣,玩弄權術,陷害忠良。安史之亂發生以後,明皇攜著貴妃和文武大臣西逃,安祿山率兵追趕,不僅要唐朝的江山。還要美女楊貴妃。西逃路上,大臣們質問明皇,國破家亡,國破家記,社稷難存,你要江山還是要貴妃,貴妃不死,我們各奔西東。萬般無奈,明皇賜貴妃一死,自縊於梨園的梨花樹下。後來,大詩人白居易寫了一首《長恨歌》,記敘的就是這段歷史
⑷ 植物大戰僵屍成語故事小說
植物大戰僵屍異界縱橫
終極植物堡壘在手,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萬千食腦僵屍在手,千軍萬馬無視之……
一個異界貧困的冒險者,得到這一切後,會發生怎樣的故事?
末世控植師(30W字,應該叫植物大戰喪屍)
末日降臨,喪屍橫行,想要好好活下去都成了一個奢望。
普通的林辰意外獲得了控制植物的陽光異能,逐漸成長為強大的控植師。有陽光的地方就是他的主場!在末世里上演現實版的植物大戰僵屍!
或許,末世也沒有想像的那麼可憎
⑸ 成語故事教案:拔苗助長
一、成語含義:
在古代宋國(今商丘),有個急性子的農民,總嫌(xián)田裡的秧苗長得太慢。他成天圍著那塊田轉悠,隔一會兒就蹲(dūn)下去,用手量量秧苗長高了沒有,但秧苗好象總是那麼高。用什麼辦法可以讓苗長得快一些呢?他轉啊想啊,終於想出了一個辦法:「我把苗往高處拔拔,秧苗不就一下子長高了一大截嗎?」說干就干,他就動手把秧苗一棵一棵拔高。拔苗助長比喻違反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急於求成,反而壞事。客觀事物的發展自有它的規律,純靠良好的願望和熱情是不夠的,很可能效果還會與主觀願望相反。這一寓言還告知一具體道理:"欲速則不達",要尊重自然規律。
二、基本信息
【用 法】作謂語、賓語、定語;比喻不切實際地辦事。
【結 構】連動式
【感情色彩】貶義詞
【近義詞】急功近利、欲速則不達、欲速不達
【同義詞】揠苗助長
【反義詞】順其自然、循序漸進、放任自流。
【押韻詞】翠塵珠坱、晝思夜想、不貲之賞【燈謎】拔苗助長(打一字)——稿
拔苗助長(打成語一)——欲速則不達
【發源地】宋國(今商丘)
【出處】《孟子·公孫丑上》
三、成語應用示例
◎那種不顧學生能否接受的填鴨式的教學方法,無異於拔苗助長。
◎吳萬森滿懷憂慮地說:「『搶先教育』違背了兒童成長的客觀規律,這種拔苗助長的辦法結果必將造成對孩子身體和心靈的雙重傷害。」
◎例如「揠苗助長」中的「揠」太古雅,一般的人不容易懂,因此把這個成語改成「拔苗助長」就顯得通俗易懂。
◎不少教練員拔苗助長,隨意加快運動員的訓練步伐,導致運動員傷病纏身。
四、成語出處
原文
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茫茫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以為無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無益,而又害之。 (選自《孟子·公孫丑上》)
譯文
宋國有個人擔憂他的禾苗不長高,就拔高了禾苗,一天下來十分疲勞,回到家對他的家人說:「今天可把我累壞了,我幫助禾苗長高了!」他兒子聽說後急忙到地里去看苗,然而苗都枯萎了。
天下不希望自己禾苗長得快一些的人很少啊!以為禾苗長大沒有用處而放棄的人,就像是不給禾苗鋤草的懶漢。妄自幫助它生長的人,就像拔苗助長的人,不但沒有好處,反而害了它。
五、成語寓言意義:
苗:禾苗; 助:幫助;長:成長。把禾苗拔起一點,來幫助它成長。比喻違反自然規律發展的客觀規律,急於求成,不加思考,反而把事情弄糟。也做「揠苗助長」。 事物的發展、人的成長,都是循序漸進的,違背了這個規則不僅無益,反而有害。
六、成語歷史故事:
從前,宋國有個急性子的農民,總嫌(xián)田裡的秧苗長得太慢。他成天圍著那塊田轉悠,隔一會兒就蹲(dūn)下去,用手量量秧苗長高了沒有,但秧苗好像總是那麼高。用什麼辦法可以讓苗長得快一些呢?他轉啊想啊,終於想出了一個辦法:「我把苗往高處拔拔,秧苗不就一下子長高了一大截嗎?」說干就干,他就動手把秧苗一棵一棵拔高。他從中午一直干到太陽落山,才拖著發麻的雙腿往家走。一進家門,他一邊捶腰,一邊嚷嚷:「哎喲,今天可把我給累壞了!」他兒子忙問:「爹,您今天干什麼重活了,累成這樣?」農民洋洋自得地說:「我幫田裡的每棵秧苗都長高了一大截!」他兒子覺得很奇怪,拔腿就往田裡跑。到田邊一看,糟了!早拔的秧苗已經乾枯,後拔的也葉兒發蔫(niān),耷拉(dāla)下來了。
七、教案設計:
教案一:
活動目標:
1、能根據故事情境的變化,大膽想像,積極講述。
2、通過欣賞動畫、同伴間的交流與猜測,初步理解成語故事所闡述的寓意。
3、能傾聽他人的談話,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
活動准備:
《拔苗助長》的動畫和字
活動過程:
1、小朋友,如果你有一顆種子,種下後你最大的願望是什麼?為了讓它快快長大,你會用什麼辦法?古時候有個農民他也想讓他種的秧苗快快長大,你想知道他用了什麼辦法嗎?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成語故事:「拔苗助長」。出示字樣。
2、欣賞故事第一段
提問:①故事中有誰?他在干什麼?
②種田的人怎麼了,他為什麼發愁?如果你是種田的人,你會怎麼做?
3、欣賞故事第二段
①提問:現在種田的人又怎麼了?發生了什麼事情,秧苗為什麼會枯死呢?請你猜一猜。
②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呢?我們再來看一看。
4、欣賞故事第三段
①種田的人是怎樣讓秧苗長大的?你能模仿一下他的動作嗎?
②種田的人對他想出的辦法滿意嗎?從哪裡可以看出來?你能說說他的話嗎?他會帶著怎樣的心情講這些話?你能給大家表演一下嗎?
5、完整欣賞故事
①種田的人因為拔厄秧苗,使秧苗枯死了,你想對他說什麼?
②你知道生活中還有什麼事太急了也不行?
教案二:
教學目標:理解故事內容,知道「拔苗助長」的含義,知道不管做什麼事情都不能違反事物的發展規律,學認生字「苗」「助」「長」。
教學准備:生字卡片。
教學設計:
一、識字游戲
孩子們,蘋果熟了,我們一起來摘果子吧!
1、出示果樹,孩子們來摘果子,然後認認果子上的字。
2、引出新生字「苗」「助」「長」,幫孩子讀准字音字形,「長」是多音字,有兩個讀音。
二、談話活動
你們種過什麼植物嗎?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植物生長需要什麼呢?(陽光 水 肥)。植物的生長有自然規律,可是有一個人卻違背了植物的生長規律,結果~~。
三、理解故事
圖上畫了什麼?一個種田人在發愁,為什麼?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吧。
播放錄音。
種田人為什麼發愁 (他嫌田裡的秧苗長的太慢 )。
他是怎麼想的(把苗往高處拔拔,秧苗不久一下子長高了一大截嗎)。
他是怎麼做的(他動手把秧苗一顆一顆的拔高了,從中午一直干到太陽落山) 種田人到家裡時對兒子說了什麼?(我幫田裡的每顆秧苗都長高了一大截) 他的兒子到田裡一看發現了什麼(發現秧苗都枯死了)。
這樣做能幫助禾苗生長嗎(不能,禾苗會枯死的)。
這個人的做法對嗎?他應該怎樣做? (不對, 他應該給禾苗施肥除草, 讓他自然生長。
四、復述故事
⑹ 成語故事畫荻教子
成語故事畫荻教子:
北宋時期,有個傑出的文學家和史學家,叫歐陽修。文內章寫得很出色,在文容學上有很高的成就。他四歲那年,父親去世了,家裡生活非常困難。他的母親一心想讓兒子讀書,可是,哪裡有錢供他上學呢?她左思右想,決定自己教兒子。她買不起紙筆,就拿荻草稈在地上寫字,代替紙筆,教兒子認字。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畫荻教子」的故事。
畫荻教子
【發音】 huà dí jiào zǐ
【釋義】荻:多年生草本植物。形狀像蘆葦,地下莖蔓延,葉子長形,紫色花穗,生長在水邊。莖可以編席箔。
⑺ 植物大戰僵屍成語故事小說
植物大戰僵屍異界縱橫
終極植物堡壘在手,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萬千食腦僵屍在手,內千軍萬馬無視之…容…
一個異界貧困的冒險者,得到這一切後,會發生怎樣的故事?
末世控植師(30W字,應該叫植物大戰喪屍)
末日降臨,喪屍橫行,想要好好活下去都成了一個奢望。
普通的林辰意外獲得了控制植物的陽光異能,逐漸成長為強大的控植師。有陽光的地方就是他的主場!在末世里上演現實版的植物大戰僵屍!
或許,末世也沒有想像的那麼可憎
到植物園當然要看植物,在隋唐城遺址植物園,20個風格迥異的專業園無疑是最大的看點。隋唐城遺址植物園位於隋唐城遺址里坊區西部,西至王城大道,南接古城路,東與龍門大道相望,北與洛河相鄰。按照植物生長習性,結合洛陽氣候條件,該園以展示中部地區和暖溫帶植物景觀為主,園內種植植物近1000個品種,綠地總面積130萬平方米,喬灌木130萬株。植物園內寬10米的十字形里坊道路將整個植物園分為A、B、C、D四大區域,而每個區域內又由一系列特點不同的專業園區組成。A區位於植物園東南部。此區中央是12萬平方米的湖面,湖四周依次為萬柳園、色彩園、丁香園、芳香園、桂花園等專業園。萬柳園內濃密的楊柳樹林給人帶來清涼;色彩園以展現絢麗多姿的宿根花卉為主,自春至秋這里將花開不絕;桂花園、丁香園、芳香園則以芳香類植物為主,到了開花時節,這里將花香四溢,沁人心脾。
B區位於植物園東北部,這里有岩石園、百草園、松柏園、月季牡丹園、木蘭瓊花園等。岩石園主要展示岩石及岩生植物,花中有石,石中有花;百草園內既有觀賞性草花,又有葯用植物,各種顏色的花兒編織成斑斕的色帶,鮮花、草坪、綠樹,一派生機盎然。C區位於植物園西北部,主要為野趣水景園。這里以人工濕地為依託,集中展示各種水生植物,種植有荷花、睡蓮等水生植物200多種。D區位於植物園西南部,其中的中國園以中國傳統園林山水骨架為基礎,突出松、竹、梅、蘭等傳統園林植物特色,配以湖水山石,給人營造出中國山水畫般的意境。漫步其間,讓人感到一抹清秀,一番幽雅。水是植物園的又一看點。佔地12萬平方米的人工湖位於A區中央,湖岸疊石奇特,湖中有8個小島遙相呼應,碧波盪漾,美不勝收。除了人工湖外,園內還修了近10公里長的明渠,渠水不但通向各類專業園區發揮灌溉功能,而且因地勢改變形成湖、溪、池、瀑動靜交呈的水景,給整個園子平添靈秀之氣。在這個遺址植物園,你還可以讀到歷史。園里修建休閑廣場30餘處,其中最大的一處中心廣場有3000平方米。廣場上的亭台廊架均按隋唐風格建造,遊客可在這里駐足休憩,感受隋唐遺風。
⑼ 別有天地 的成語故事
掩耳盜鈴
掩:遮蔽,遮蓋;盜:偷。偷鈴鐺怕別人聽見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騙自己,明明掩蓋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蓋。
[拼音]
yǎn ěr dào líng
[出處]
《呂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鍾者;欲負而走;則鍾大不可負;以椎毀之;鍾況然有音。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揜(掩)其耳。惡人聞之;可也;惡己聞之;悖也。」
[例句]
你認為這樣掩耳盜鈴,就能騙別人嗎?
[近義]
欺人自欺 弄巧成拙 掩目捕雀 掩鼻偷香 ...
[反義]
開誠布公
⑽ 植物的成語及故事情節
望梅止渴:
東漢末年,曹操帶兵去攻打張綉,一路行軍,走得非常辛苦。時值盛夏,太陽火辣辣地掛在空中,散發著巨大的熱量,大地都快被烤焦了。曹操的軍隊已經走了很多天了,十分疲乏。這一路上又都是荒山禿嶺,沒有人煙,方圓數十里都沒有水源。將士們想盡了辦法,始終都弄不到一滴水喝。頭頂烈日,戰士們一個個被曬得頭昏眼花,大汗淋淋,可是又找不到水喝,大家都口乾舌燥,感覺喉嚨里好像著了火,許多人的嘴唇都乾裂得不成樣子,鮮血直淌。每走幾里路,就有人倒下中暑死去,就是身體強壯的士兵,也漸漸地快支持不住了。
曹操目睹這樣的情景,心裡非常焦急。他策馬奔向旁邊一個山崗,在山崗上極目遠眺,想找個有水的地方。可是他失望地發現,龜裂的土地一望無際,乾旱的地區大得很。再回頭看看士兵,一個個東倒西歪,早就渴得受不了,看上去怕是難得再走多遠了。
曹操是個聰明的人,他在心裡盤算道:這一下可糟糕了,找不到水,這么耗下去,不但會貽誤戰機,還會有不少的人馬要損失在這里,想個什麼辦法來鼓舞士氣,激勵大家走出乾旱地帶呢?
曹操想了又想,突然靈機一動,腦子里蹦出個好點子。他就在山崗上,抽出令旗指向前方,大聲喊道:「前面不遠的地方有一大片梅林,結滿了又大又酸又甜的梅子,大家再堅持一下,走到那裡吃到梅子就能解渴了!」
戰士們聽了曹操的話,想起梅子的酸味,就好像真的吃到了梅子一樣,口裡頓時生出了不少口水,精神也振作起來,鼓足力氣加緊向前趕去。就這樣,曹操終於率領軍隊走到了有水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