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園大全 » 森林公園立法調研

森林公園立法調研

發布時間: 2021-02-24 19:38:09

❶ 開展執法調研,執法檢查,立法調研標點符號對嗎

您好!「開展執法調研、執法檢查、立法調研」應該使用頓號,而不是逗號版。頓號,在漢語中主要有權兩個用途: 一、分隔同類的並列的事,通常是單字、詞語或短句,當中的停頓較逗號短。 二、分隔有序的條列的標題數目和內文,例如本句的「二」和「分」之間的頓號。執法調研、執法檢查、立法調研是三個並列的片語,應該使用頓號。謝謝閱讀!

❷ 重慶環境調查報告

重慶市生態環境現狀調查報告

一、生態環境現狀
(一)土地
重慶市幅員總面積822.69萬公頃,其中陸地面積97.01%,水域面積2.99%。土地構成為:農用地292.94萬公頃,林地297.39萬公頃,居民點、工礦及交通用地55.01萬公頃,未利用土地150.61萬公頃,其中農用地、林地所佔比例較大,未利用土地不足20%。根據市國土部門提供的動態數據顯示,與1997年比較,2000年耕地、林地、未利用土地面積減少;而園地、居民點及工礦用地、交通用地及水域面積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其中居民點及工礦用地、交通用地面積顯著增加。
1、耕地截止2000年,重慶市耕地總面積為252.29萬公頃,人均耕地僅0.082 公頃,低於全國人均水平(0.106 公頃)。其中15度以上坡耕地佔48.2%,25度以上的坡耕地佔16.1%。重慶市中低產田佔耕地面積的60%-80%不等,其中中部、東部、東南部的區縣大多佔80%左右。重慶市耕地墾殖指數為30.74%,大足等5個縣(市)的墾殖指數大於50%,渝西地區的墾殖強度大於渝東地區,西部地區的土地後備資源更為貧乏。與1997年相比,減少耕地1.84萬公頃,每年減少耕地面積0.61萬公頃。在減少的耕地中,城鎮建成區向外圍拓展與交通建設佔用良田沃土的情況比較突出。
2、牧草地 2000年重慶市有牧草地23.86萬公頃,在未利用地中擁有荒草地34.27萬公頃。與1997年相比,重慶市草地面積增加了0.04萬公頃。退耕還林還草及林地退化可能是草地面積增加的重要原因。重慶市牧草地的理論載畜量為670萬羊單位,而1999年草場實際載畜量為250萬羊單位,表明我市的畜牧業整體上還有發展潛力。但是,草地的生態保護工作相對滯後,受鼠害及人類活動的影響,草地退化面積接近草地總面積的19%。
3、林地 2000年,重慶市林地面積為297.39萬公頃,占幅員面積的36.53%。其中有林地面積177.92萬公頃,占重慶市林地面積59.83%,森林覆蓋率為23.1%。林地分布極為不均,主要集中分布在東部與南部的中、低山區,中部平行嶺谷區。與1997年相比,林地面積減少0.02萬公頃。村鎮與交通建設佔用林地、毀林開荒、林地衰退等是導致林地面積減少的主要原因。
4、水土流失 1999年重慶市水土流失面積52130.27平方公里,占重慶市幅員面積63.26%。其中,輕度侵蝕25.11%,中度侵蝕48.42%,強度侵蝕19.41%,極強度侵蝕5.80%,劇烈侵蝕0.26%。平均土壤侵蝕模數每年每平方公里4261噸,重慶市土壤侵蝕總量為每年2.22億噸,年侵蝕耕地厚度約7.5毫米,相當於全重慶市2.3毫米的表層被侵蝕殆盡。與1987年相比,水土流失面積擴大3226.73 平方公里,侵蝕面積上升3.78個百分點,年擴展速率為0.42%。因重點流域進行治理,強度侵蝕面積下降12.15個百分點,極強度侵蝕與劇烈侵蝕的面積得到有效控制,但中度侵蝕面積增加幅度大,凈增11.62個百分點。
5、礦產資源開發 據初步調查,重慶市擁有各類礦山企業6474個,礦產開發歷年破壞土地總面積320012公頃,其中林地102246 公頃、耕地31641公頃、草地135851 公頃、其它類型50274 公頃,造成7995 公頃的土地受到污染,被破壞的土地僅2.8%得到恢復。
(二)水環境狀況
1、水資源 境內各類水資源合計4624.42億立方米,其中過境水資源量3981.32億立方米,多年平均當地地表水資源量511.4億立方米。在空間分布上,西部丘陵地區水資源相對貧乏,東南部山地相對較豐。在季節分配上,夏秋多,冬春少,中小河流在伏旱期及冬季斷流現象時有發生。
2、地表水水質 2000年,除黃草峽斷面外,長江、嘉陵江水質都基本保持1995年水平。2001年2-3月,烏江220公里河段水質已出現嚴重的富營養化現象。在重慶市68條次級河流、160個水質監測斷面中, 16.9%水質優於水域功能要求,20.0%滿足水域功能要求,63.1%不滿足水域功能要求。西部地區永川、大足等8區(市)縣次級河流水質已受到嚴重污染,不能滿足水域功能要求,水資源的供需矛盾不斷加劇,一些地方已出現嚴重的水荒。
3、水面養殖 1999年,重慶市水產養殖面積54750公頃,占重慶市水域面積的20.74%。污染嚴重的水庫、池塘面積10601公頃,為水產養殖面積的19.27%。網箱、圍欄養魚的不合理發展,引起塘、庫與河道富營養化問題日趨嚴重。自1986年以來,嚴重污染的面積以每年遞增20%的速度擴展,部分水庫、河道水質已不能滿足水域功能要求。
4、濕地 市域內濕地面積共計1006469 公頃,以人工濕地為主體,占濕地總面積83.25%。
(三) 生物多樣性
1、物種 在市域內分布有國家一級保護植物5種,國家二級保護植物22種,國家三級保護植物25種,分別佔全國同類植物62.5%、4.1%、23.1%。珍稀瀕危植物主要分布於南川、江津、巫溪、巫山,占重慶市珍稀植物種數的85.4%。在市域內分布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56種;其中一級保護野生動物13種,二級保護野生動物43種。受三峽水庫影響的陸生植物物種涉及120科、358屬、550種。以數量計,影響最大的是禾本科、菊科、大戟科與薔薇科植物。三峽庫區移民搬遷、人類活動區間沿淹沒線上移,對土地的墾殖增加,部分動物的棲息環境受到破壞。
2、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 重慶市已建自然保護區31個,總面積606992.4公頃,占重慶市幅員面積7.32%,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個,省級自然保護區6個。有各類風景名勝區42個,總面積449290公頃,占重慶市幅員面積的5.46%,其中國家級風景名勝區4個,省級風景名勝區23個。森林公園49個,總面積60613公頃, 占重慶市幅員面積的0.74%。
(四) 農業生態環境
1、化肥 1999年重慶市化肥使用水平445.5公斤/公頃,年使用的化肥總量(折純)為71.03萬噸。從80年代開始,無機化肥的使用成直線上升。無機化肥使用增加了90%,但糧食增產不足30%,其中增加的糧食產量僅9%左右來自化肥的貢獻。由於作物吸收及土壤吸持力有限,全年有17.63萬噸氮素、磷素從農田流失,造成面源污染。
2、農葯 1999年重慶市農葯使用水平10.01公斤/公頃,使用總量為7361噸,折純量為2544.6噸。
3、農膜 1999年重慶市農用塑料薄膜使用總量為1.86萬噸。其中地膜使用量為1.28萬噸,使用面積為152358 公頃, 使用水平為84.01公斤/ 公頃。
4、畜禽養殖 據統計,1999年產生畜禽糞便9263萬噸。其中,規模化畜禽養殖企業或專業戶153戶年產生畜禽糞便167.8萬噸。大量規模化養殖場的畜禽糞便未經處理直接排放,成為我市主城郊區次級河流被污染的主要污染源。
5、綠色食品與有機食品 主城區近郊部分土壤受到Pb、Cd、Hg等重金屬污染,引起部分糧食、蔬菜產品的重金屬含量超出食品衛生標准。但郊區以外的農田未受到明顯的污染,尤其市域外圍的山區具有發展綠色食品與有機食品的良好條件。
6、農村能源 農村生活用能的主要途徑是薪柴與秸稈直接燃燒。從農村能源構成調查來看,秸稈直接燃燒佔37.22%,小煤窯佔31.78%,小水電佔17.04%,薪柴佔12.32%,生物能源-沼氣佔1.63%。
二、生態環境的主要問題
(一) 水土流失嚴重,土地退化,河道淤塞
水土流失仍然嚴重。與1986年比較,水土流失的總面積仍在增大,侵蝕總量仍在增加,治理速度趕不上擴展速度。由水土流失引起生態環境問題主要表現為:一是土地退化加劇。水土流失導致表層土壤被侵蝕,土層變薄,岩石出露增加,嚴重的地方表土被沖失殆盡,出現"石化"現象,尤其25°以上的坡耕地最為突出。重慶市石漠化面積已達2903 平方公里,占幅員面積的3.53%。水土流失加速了土壤營養物質的流失,土壤肥力逐年降低,土地的生產力下降。如涪陵區土壤有機質含量由1958年的2.0-5.0%下降到目前的1.3%。二是水利工程受損,河道淤塞嚴重。水土流失使水利工程壽命縮短,工程效益降低。我市不少河流淤積現象嚴重,造成河床抬高,過流斷面縮小,洪水位抬高,洪水危害次數增加。
(二) 森林質量下降,林地分布不均,生態功能降低
--重建設輕保護,生態建設的部分成果被抵消。由於人為破壞與其他原因,林地破壞與退化速度大於植樹造林速度,林地面積正在減少。由林地→灌木林→草地的逆向演替,是部分森林生態系統的生態功能衰退的重要標志。
--森林覆蓋率上升但質量不高。由於重慶市約70%森林面積為馬尾松林,有林地以中幼林為主,雖然我市森林覆蓋率逐年上升,但林地質量不高,防護效益與森林抗逆力差。
--林地分布不均勻。重慶市林地相對集中於海拔500米以上的低、中山區,各地區之間的生態環境質量差異很大。人口密集的城市(鎮)周遍地區的林地較少,對人居環境質量的調節作用較低。
(三) 次級河流污染嚴重,水的供需矛盾突出
長江、嘉陵江、烏江水質基本穩定,但次級河流污染嚴重,主要以Ⅳ類、Ⅴ類水質為主,部分河段出現劣Ⅴ類水質,約63%的監測斷面不符合水域功能要求,導致我市西部地區水的供需矛盾不斷加劇,一些地方 "水荒"頻繁發生。
(四) 野生動植物豐富區減少,生物多樣性受到威脅
--隨著人口不斷增長,由於毀林開荒嚴重,大量森林資源被破壞,再加上長期大量使用農葯以及污染物向環境中排放,使生態脆弱區域的物種受到威脅,不少資源逐漸處於瀕危狀態甚至消失絕跡。
--新建自然保護區質量不高。近年來,作為自然生態系統與生物多樣性保護基地,我市自然保護區建設發展迅速,但批而不建,建而不管的現象比較普遍,開發力度較大,自然保護區的建設與管理質量不高,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受到威脅。
--三峽庫區瀕危物種保護進展緩慢。2003年,三峽工程開始蓄水發電,庫區特有的珍稀瀕危物種遷地保護工作尚未有實質性的進展,大量瀕危物種、漸危物種仍處於易遭受人類活動干預的狀態。
(五) 農村面源污染失控
隨著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養殖業快速發展,規模化畜禽養殖糞便的直接排放,成為我市主城郊區的次級河流被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加重了地表水與次級河流的污染,畜禽養殖專業戶及企業逐步成為新的污染大戶。尤其是水產養殖快速發展,由於大量投放富含氮、磷的飼料、化肥及畜禽糞便進行肥水養魚,池塘、水庫、河道污染面積呈高速發展之勢,地表水富營養化問題日益嚴重。由於缺乏正確引導與監督不力,農用化學物品不合理使用,尤其大量化肥的有效養分流失進入環境,加重了三峽庫區水體污染,並且使我市的部分農產品受到污染,同時還影響到生物多樣性的保護。
(六) 礦產資源開發不合理,礦山地質環境受到破壞
由於礦產資源的不合理開發,礦山生態破壞嚴重,造成地表失穩、塌陷、地裂、崩塌,地下水位下降,井、泉、塘枯竭,局部地區居民用水困難、農業灌溉用水短缺。大量排放的礦坑水、洗煤水造成導致地下水水質超標,形成局部區域的惡性水循環體系。水土流失與泥石流、水石流使基岩大面積裸露,石漠化現象加劇,危及鐵路、公路、航道的安全運行。
三、生態破壞的後果
由於植被破壞、嚴重水土流失、養殖污染、礦山資源開發破壞等生態問題,導致重慶市遭受了洪澇乾旱、滑坡崩塌、病蟲害等各種自然災害,蒙受了巨大的經濟損失。據統計,1999年因自然災害直接經濟損失達39.43億元,2000年上升至59.98億元,分別占同年重慶市國民生產總值的2.64%與3.77%。需要指出的是,以上計算未包括基因、物種消失等許多難以測算的間接經濟損失,而直接經濟損失僅僅是生態破壞中很小的一部分。據初步估計,我市的生態損失與西部地區平均水平相當(13.07%)。從掌握的調查資料來看,自五十年代以來,自然災害總體上呈上升趨勢。70年代以後水災影響面積顯著增大,旱災與病蟲害影響面積上升趨勢更為明顯。同時,說明我們為抵抗自然災害所付出的經濟代價也日益增大,嚴重的自然災害制約了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四、生態破壞的原因分析
(一) 人口對生態環境形成沉重的壓力
1999年重慶市人口密度374人/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位於西部地區12省(直轄市、自治區)之首。從糧食水平來看,近15年來重慶市人均擁有糧食346-385公斤,低於糧食自給自足標准(人均400公斤),現有人口已超出土地承載力。由耕地的承載能力來看(其標准為最低耕地面積0.048公頃),由於耕地的質量較差,養活一個農村人口需要耕地面積0.13-0.17 公頃,耕地的實際人口承載量已超過其人口容量。
(二) 對生態保護的重要性認識不足,重視不夠
1、重資源開發,輕生態保護。少數地方、部門、單位與個人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借發展經濟、保吃飯或脫貧致富為由,為增加收入往往偏重於資源的開發利用,甚至是高強度掠奪式的開發利用,忽視了生態保護與自然資源的永續利用。
2、重生態建設,輕生態保護。在處理生態保護與生態建設的關系方面,缺乏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的整體合力。在實際工作中,生態建設部分項目建設沒有將生態要素、生態環境問題與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有機結合起來;重生態環境破壞後的恢復與重建,輕破壞前的保護與預防,呈現邊建設邊破壞的局面;重項目建設,輕項目完成後的管理。
(三) 傳統經濟發展模式加大了環境壓力
冶金、建材、採掘業等對自然資源依賴性很強的行業在重慶市GDP 中占較大的比例,不僅增加了自然資源的稀缺程度,也加重了環境壓力。1999年重慶市萬元GDP能耗為2.20噸標煤,高於全國平均水平(1.93噸標煤/萬元,1998),遠大於廣東、上海等經濟發達地區。
(四) 宏觀決策機制不健全
生態保護是按環境要素實行各部門分工負責的資源管理體系,鑒於資源經營管理與執法仍集於一體,各行業的政策導向仍然是重開發輕保護,不利於生態保護,難以對具有有機整體性很強的自然生態系統實施有效的統一監督管理。由於生態保護缺乏制度保障,我市目前仍然有許多開發建設項目缺乏生態保護的制約措施。決策前期無生態保護評估、咨詢,決策過程中未充分考慮生態保護,決策實施缺乏生態保護監督,實施後無生態保護審計或回顧性評價制度。
(五)政策法規不健全,執法不嚴
我國頒布的一系列資源法大都是針對自然環境中的某一特定要素制定的,沒有考慮到自然環境的有機整體性與各自然要素的相互依存關系,因而出現了開發一種資源卻影響與破壞了其他相關資源,造成生態環境整體惡化的現象。
在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軌時期,我國尚未建立可持續發展的政策體系,現行的生態保護政策不能滿足實際管理的需要。我國缺乏鼓勵對保護生態環境進行長期投資的金融政策;沒有建立起生態補償政策體系,目前已有部分省、市開始徵收生態環境補償費,但我市還缺乏具體的徵收、使用政策,更沒有形成有效的監督機制;缺乏有利於生態保護的科技投入政策機制;環境保護法規對破壞生態環境的法人具有較強的約束力,而對於個體約束力較軟弱,尤其在資源開發利用過程中存在承包或轉包的現象,一旦生態環境破壞行為發生後,責任人易逃避有關法規的處罰。
在生態保護執法方面,普遍存在有法不依與執法不嚴的現象,致使生態破壞的違法案件得不到應有的處罰與制裁。不少地方普遍存在以罰款代替執法的現象,影響了執法的效果與執法監督作用。其次,還表現在執法力量薄弱,執法手段落後,執法隊伍素質不高,監測、取證、破案技術不能適應保護工作的要求,以及許多生態破壞案件因公訴人環境意識低而得不到合理處置等。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行政嚴重干預生態保護執法的問題。
(六)投入不足
重要生態功能區、自然保護區、生態示範區等生態保護缺乏資金投入保障,是生態破壞趨勢難以得到有效遏制的關鍵。
五、 對策與建議
(一) 統一思想,提高認識,以生態系統學的觀點解決生態環境問題
要充分認識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的緊迫性、長期性、艱巨性,增強生態環境的憂患意識與危機感,認真貫徹落實江總書記在中央人口資源環境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國務院《全國生態環境保護綱要》以及市委市政府《關於加強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的決定》,站在全局與長遠發展的戰略高度,把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列為重慶市必須著重解決的重大戰略性問題,妥善處理好經濟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
生態環境質量繼續惡化是重工程建設(包括生態建設)、忽視生態保護的結果。因此,要從思想上糾正邊建設邊破壞與克服重建設輕保護的傾向,認真貫徹執行國務院關於"生態建設與生態保護並舉"與"保護優先,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政策,控制生態破壞程度與范圍不再擴大,是遏制生態破壞趨勢的關鍵。生態保護主要運用生態系統學的觀點,以維護生態系統結構合理、功能齊全為宗旨,而不能只依靠工程建設,不能單純追求植被覆蓋率。
(二) 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建立環境與發展的綜合決策機制
在市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實行分工負責,建立部門對生態保護與建設的目標責任制,逐步形成由多部門的分散管理協調到統一監督管理的軌道。各區縣(自治縣、市)政府要加強生態保護工作,提高管理人員素質,形成由市級環保、計委、農業、林業、水利、國土等部門以及區縣(自治縣、市)政府齊抓共管的局面。
建立環境保護黨政"一把手"負責制。黨政"一把手"要對本轄區內生態環境質量負責,將生態環境質量作為對黨政領導幹部實績考核的重要內容,進行考核獎懲。
實行重大決策環境影響評價制度,自然資源開發及生態建設等非污染性項目,必須進行生態環境影響評價。對於可能造成生態環境破壞與不利影響的項目,必須做到生態環境保護與恢復措施與資源開發與建設項目的同步設計,同步檢查驗收。對可能造成生態環境嚴重破壞的項目,應嚴格評審,堅決禁止。
(三)加強法制建設,加大執法力度,強化生態環境監督管理
加強立法,盡快制定《重慶市農村面源污染控制管理辦法》、《重慶市自然保護區管理條例》、《重慶市重要生態功能區生態環境保護管理條例》等法規,健全生態保護的法律體系。制定相應的生態環境質量評價標准,以彌補現有自然資源法中生態保護的不足。
從嚴執法,加大對重點地區、重點行業的重大生態破壞案件的查處力度,尤其要加大嚴重影響城市、風景名勝區環境質量的開山取石行為的查處力度,嚴格控制重慶市大中型水庫的肥水養魚,遏制水產養殖造成水體富營養化迅速擴展的趨勢。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在重慶市范圍內嚴禁收購、出售、運輸國家級瀕危動植物與市級重點保護的野生動植物,嚴厲打擊盜獵、倒賣野生珍稀動植物的違法行為。
(四)統籌規劃,突出重點,加強生態保護與建設
盡快作好重慶市生態環境功能區劃,統一編制重慶市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規劃及其配套的專項規劃。根據重要生態功能區、重點資源開發區與生態環境良好地區三種不同類型區域的生態特點與保護要求,實行分類指導、分區推進,指導自然資源開發與產業合理布局,推動社會經濟與生態環境保護協調、健康發展。
按照預防為主,保護優先的原則,在生態脆弱的礦區、林區及重要生態功能區分期分批劃定一批禁采區、禁伐區,限制不合理的開發活動。加強旅遊資源開發的環境管理,嚴禁開展破壞生態環境、破壞生物多樣性與污染環境的旅遊,強化對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環境監督,在重點風景名勝區推進創建ISO14000國家示範區的活動。按照開發與保護並重的原則,礦產資源開發對耕地、草地、林地、水土保持造成的破壞,采礦單位與個人應採取回填、復墾、植樹種草等措施進行恢復。強化公路、鐵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引起生態破壞的環境監督。
堅持生態保護與生態建設並重的原則,加強天然林保護及坡耕地退耕還林(草)。充分利用我市水熱資源條件豐富、生物初級生產力大的優勢,著重加強生態環境嚴重破壞區域以及重要交通干線、庫岸、水土流失重點監控區、重大項目建設區域進行重點植樹造林。同時,通過加強生態保護,限制不合理的人為活動,充分利用生態系統的自我更新能力恢復植被,減輕水土流失,以有限的生態建設資金盡快恢復生態功能,避免生態建設項目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
推動生態農業建設,合理施用農葯與化肥,開發與推廣生物防治技術;加強農膜的回收與再利用,積極推廣可降解地膜;加強水產養殖、畜禽養殖的監督管理,嚴格控制肥水養魚,規范養殖場的污染物排放行為;大力推廣農村沼氣、小水電等能源工程,減少生活對新炭林的採伐,逐步減輕農村環境壓力。
在生態環境惡化的區域,將單純的經濟扶貧模式轉向生態移民與扶貧脫困的有機結合,加大生態移民的力度,積極引導農民進入城鎮,改善其生活、生產條件,減輕人類的生產、生活活動對生態環境的破壞。
(五)多渠道籌集資金,建立健全長期、穩定的投入保障機制
按照投資多元化,運用市場機制,多渠道、多層次籌集保護與建設資金,切實增加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投入,尤其要解決生態保護的投入問題。逐步提高其占同期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並建立相應的考核檢查制度。把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投資列入預算,建立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專項資金。除了重點加強天然林保護工程外,還應當重點加強自然保護區、重要生態功能保護區、生態示範區與生態監測的投入。
堅持"誰污染、誰治理"、"誰受益、誰補償"的原則,建立生態環境補償機制,實行自然資源的有償使用,逐步徵收土地、水體、物種等自然資源開發利用活動中的資源開發補償費與生態補償費,對受到破壞的生態系統恢復進行合理補償;對從事採集、采礦者實行許可證制度,並徵收資源開發稅,運用價值規律的調節作用限制資源開發的無序活動。
(六)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全社會的生態環境保護意識
廣泛開展生態保護的宣傳教育,重視新聞輿論的監督作用,加強生態環境警示教育,努力提高重慶市人民的生態保護意識,真正把生態環境保護措施變為廣大群眾的自覺行動。充分依靠各級人大、政協的監督作用,增強各級領導的使命感,圍繞生態保護的重點,有針對性地作好各項保護工作。深入開展環境國情、國策教育,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知識培訓。
(七)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
積極參與國際交流與合作,及時編制生態保護與建設項目建議書,充分利用國外的資金、技術、信息、人才及管理優勢,推進重慶市的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特別是加強自然保護區、重要生態功能保護區、生態災害防治等方面的合作。
(八)需要重點研究解決的生態環境問題
1.加強庫區生態環境問題的研究。鑒於2003年三峽工程蓄水後,庫區淹沒區的生物資源、地理環境等將發生重大變化,搜集淹沒區的生態環境基礎數據的機會將永遠消失,必須盡快展開全面調查、監測及搶救工作,建立庫區綜合的生態環境現狀基礎資料庫,同時加強成庫後水環境容量及庫區江段污染物允許排放量、水體富營養化、水庫對重慶主城區大氣環境的影響、水庫對人群健康的影響等問題進行重點攻關研究。建議國家重點支持三峽庫區盡快建立生態環境監測體系以及研究庫區生態環境的演變趨勢。
2.加強庫區生態經濟補償政策的研究。重點研究因三峽工程建設,重慶庫區所付出的經濟代價及生態損失。建議市政府將庫區生態經濟補償政策的研究作為重大研究課題,由市科委、市社科院、市環保局、市移民局等共同完成。根據"污染者付費、開發者補償、破壞者恢復"的原則,建議國家出台三峽工程受益地區以及三峽工程發電收益對重慶生態環境保護的經濟補償政策。
3. 目前,重慶市生態環境脆弱性研究、生態破壞造成的經濟損失等方面的研究不夠深入,生態環境現狀、存在問題以及對策研究還需要進一步深入開展,有待於市級有關部門落實資金,給予支持。

❸ 農田水利立法前期調研報告參考材料或範文

農田水利立法前期工作調研報告——關於xx市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的調查與思考

❹ 政協委員如何參與立法調研等活動

政協委員代表這各行各業的心聲、利益。所以要提高立法質量,就要聽取方方面面的意見, 要求政協委員帶著議題,深入到市州開展實際調研,再回過頭來改立法草稿。

❺ 河北省人大酒後鄉生活垃圾管理條例開展立法調研體現了怎樣的立法理念和意義

作為保護民事主體合法權益、正確調整民事關系、維護社會和經濟秩序的統領性規則... 一是確立了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立法宗旨。二是民法基本原則集中體現了社會...

❻ 吉林省森林資源監督調研報告

1---吉林市森林資源保護條例----於1999年9月18日由吉林市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於1999年11月27日經吉林省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批准http://www.southcn.com/law/fzzt/fgsjk/200509070129.htm

2---一九八八年全省有林地面積623萬公頃,除少量人工林外,幾乎全部是天然林
,人均佔有林業用地0.47公頃,人均佔有有林地0.27公頃,均比全國人均佔有高
l倍以上。森林覆蓋率35.9%,居全國第五位。森林蓄積量是7.6億立方米,列全
國第六位,木材生產量佔全國第二位。此外,宜林荒山荒地面積大,是潛在的森林
資源。吉林省森林資源有其獨特的優點。一是樹種繁多,珍貴樹種豐富。在全國植
被區劃中,屬於溫帶針闊葉混交林帶,因而品質優良、經濟價值高。樹種十分豐富
,比大興安嶺和小興安嶺林區種屬成分豐富,特別是長白松(美人松)是世界上罕見
的稀貴樹種,僅為吉林省所特有。二是森林的生長量和蓄積量高,全省有林地平均
每公頃生長量約3立方米左右,比全國平均數高1立方米還多;有林地平均每公頃蓄
積量約110立方米,比全國平均數高30多立方米,而且天然林占絕對優勢。但是,
由於長期不合理地過量採伐,人工造林又樹種單一,珍貴樹種和優良材質樹種的面
積和蓄積量明顯減少。林種組合也不合理,用材林比重大,約佔80%左右,居絕對
優勢;防護林佔5-6%;特用林佔4-5%;經濟林和薪炭林合計不到5%。在林齡構
成上,幼齡林面積處於劣勢,中齡林面積處於優勢,成熟林面積又在急驟減少,而
且採伐量超過生長量,長此下去,經過一定時期,可采資源就有枯竭的可能。因此
,今後要把功夫用在中、幼齡林的撫育管理和整個山林的合理採伐上。

在吉林省廣大的山區和丘陵地帶,密布著大片大片的茂密的森林,它們是吉林
省的另一項巨大資源。吉林省是全國重要的林區之一。全省林業用地面積876.9萬
公頃,佔全省土地總面積的46.8%。全省活立木總蓄積量為7.11億立方米,森林
覆蓋率為35.9%,佔全國第六位。由於開發歷史的不同和地形、氣候的差異,吉
林省森林的分布很不平衡,主要分布在東部長白山區。長白山、老爺嶺、張廣才嶺
、哈爾巴嶺、吉林哈達嶺以及松花湖以北,茫茫林海,滾滾松濤,連峰續嶺,綿延
千里,素有"長白林海"之稱。這里的森林植物帶,因為氣候冷濕,降水量豐富,適
宜林木生長,屬典型的中溫帶森林區。長白山區樹木種類繁多,經濟價值較高的林
木就有100多種。針葉林以紅松、雲杉、冷杉、黃花松為主,闊葉林以水曲柳、黃
菠蘿、胡桃楸、楓、樺、紫椴、糠椴、色木、青楷槭、榆、山楊為最多。長白山區
的森林大都為針闊葉混交林,其中闊葉樹稍多於針葉樹。針葉樹中,紅松分布最廣
,約佔二分之一。紅松又稱"果松",樹身高大,一般在30米以上,可謂長白林海之
冠。其次為雲杉和冷杉,主要分布在海拔1000-1800米地帶。樹干筆直,出材量高
,木質多呈白色,故人們通稱其為"白松"。它常與紅松混生。再次為黃花松,其性
好低濕,山谷低坡地帶皆密生此樹,是長白林海中特有樹種,生長快,樹勢雄偉,
冠形規整,因為秋冬落葉,故人們又稱"長白落葉松"。另外,還有一種以其亭亭玉
立的樹干、綺麗優美的樹冠而被人們譽為"美人松"的長白赤松,數量較少,多混生
於長白林海之中。紅松材質精美,富樹脂,耐水濕,不易腐蝕,在經濟用材中聲譽
最高,可供建築、架橋和製造傢具之用。雲杉、冷杉色白質軟,紋理條直,易於加
工,為建築和傢具良材,又是高級造紙原料。黃花松質重而堅實,抗腐力強,是制
造枕木,充作橋樁、電柱,乃至建造房屋的良材。長白赤松是北方理想的庭院綠化
觀賞樹種。水曲柳、黃菠蘿、胡桃楸是長白林海中著名"三大硬木"樹種。它們木質
堅實,紋理粗大美麗,是工業、農業、國防和人民生活的理想用材。紫椴木質輕軟
細密,是製造膠合板的重要材料。白樺樹皮質地柔韌纖細,光澤明快富彈性,是長
白木畫的原料。這些天然林和天然次生林以及採伐跡地上營造起來的人工林,不僅
每年為國家提供了幾百萬立方米的木材,而且為本省採伐、制材等工業的發展奠定
了堅實的基礎。
3---吉林省森林資源概況 (2006年)
吉林省是中國的重要林業基地,森林覆蓋率高達42.5%。現有活立木總蓄量86089萬立方米,列全國第6位。長白山區素有「長白林海」之稱,是中國六大林區之一,有紅松、柞樹、水曲柳、黃菠蘿等,種類繁多。「長白松」為長白山特有的珍稀樹種,因其樹干挺拔、樹皮鮮艷、樹形嬌美而被稱作「美人松」,並列入1999年國務院公布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
森林覆蓋率達42.5%林業年創經濟價值220億元

近20年來,我省林業積極探索、改革創新、快速發展,特別是近幾年,省委、省政府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生態建設、再造秀美山川的一系列重要部署,廣泛動員全社會力量投身林業建設,在國家林業局的大力支持下,堅持生態效益優先,生態、經濟、社會效益高度統一,建設完備的林業生態體系和發達的林業產業體系,加速林業現代化進程。吉林林業建設取得了顯著成就,生態建設和林業經濟建設都碩果累累,據測算,全省林業年創經濟價值達220億元。

森林資源總量增長,全省生態狀況明顯改善。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後期開始,我省先後開展了十年綠化吉林大地、十年綠化美化吉林大地活動,堅持全黨動員、全民動手,廣泛開展全民義務植樹活動,實現了森林面積、蓄積雙增長,生態系統功能顯著增強。目前,全省森林覆蓋率已達到42.5%,有林地面積達到12075萬畝,活立木蓄積達到8.6億立方米,分別比1983年提高8%、23.6%和12.8%。森林蓄水保土、調節氣候、改善環境等方面的作用越來越突出,特別是在改善農業生產條件,促進整個國民經濟發展中,發揮了重要的保障作用。「九五」以來,全省重點林業工程累計完成投入45.6億元,造林種草1405.8萬畝,是建國以來投入建設總量最高的時期。全面開展退耕還林工程,共完成退耕地及荒山荒地造林575.8萬畝,兌現糧食0.95億公斤,使13.4萬戶農民受益,為28萬個農村剩餘勞動力創造了轉移就業機會。深入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工程區累計調減木材產量170萬立方米,完成造林172.5萬畝,分流安置職工11.2萬人,使森林資源得以休養生息,開始出現良性演替趨勢。「三北」防護林經過三期建設、四期啟動,累計造林775.5萬畝,庇護農田3700萬畝,基本形成了大型的防護林體系。創造性地在西部生態脆弱區實施了生態草建設工程,成功地探索了喬、灌、草結合的植被恢復模式,累計完成生態草建設320萬畝,有望於今年底提前6年超額完成生態草治理任務。

森林資源保護工作得到全面加強,有效維護了資源安全。以限額採伐和「三個總量」控制為主要內容的森林資源管理、監督體系發揮了重要作用,森林資源實現了生長量大於消耗量,年凈增長量達到1000萬立方米。實現連續23年無重大森林火災,森林火災受害率僅為0.04‰,大大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受到國務院領導同志的充分肯定和國家林業局的表彰,並在全國推廣了我省經驗。森林病蟲害防治水平迅速提高,全省病蟲害發生面積逐年下降,防治率由80年代的35.5%提高到70%。野生動植物保護事業健康發展,全省共有各類保護區和森林公園57個,總面積達到6315萬畝。依法治林水平明顯提高,1983年以來,我省頒布實施了近30部地方性林業法規、規章,林業法規體系逐步完善。堅持不懈地開展嚴打整治專項行動,森林治安案件和林政案件呈下降趨勢,破壞森林資源的違法犯罪活動得到有效遏制,林地、林木資源管理得到普遍加強。

生態林業的建設推動了可持續發展,20年的保護和開發促進了不斷發展的林業經濟,成為我省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和農民增收的重要支撐。依託得天獨厚的森林資源優勢,積極發展林產品精深加工、林地經濟、礦產資源開發、森林生態旅遊等產業,初步形成了木製品、葯品、森林食品、礦產品等一系列林產品加工體系,林業已經成為全省國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增長點。截至目前,全省林業擁有固定資產40.4億元,累計生產木材已達1.2億立方米,實現利稅77.3億元。據統計,2003年,林農年人均收入中有1970元來源於林業,占總收入的65.8%。全省依託於林業生存發展的人口已超過350萬人,圍繞森林資源開發形成的經濟總量已超過830億元。

4---吉林省林業資源與保護 (2007年)
吉林省位於東北地區中部,地理位置獨特,自然條件優越,野生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是我國生物多樣性較豐富的省(市、區)之一。為了保護森林資源及相關的野生動植物資源,我省在森林防疫、森林防火、森林公安、林政執法、野生動植物保護及自然保護區建設等方面加強管理力度,使森林保護工作得到長足的發展。

森林防疫

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是生態林業建設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林業健康發展和生態環境建設順利進行的重要保障。主要任務是貫徹執行《森林病蟲害防治條例》、《植物檢疫條例》、《森林植物檢疫條例實施細則》等有關法律法規,做好森林病蟲害的調查監測、防治、檢疫對象的普查及除治工作,最大限度的保護森林資源,為林業發展保駕護航。我省是林業大省,也是森林病蟲鼠害的常發區和重災區,每年都有40餘種森林病蟲鼠害危害樹木。病害主要有落葉松落葉病、枯梢病,五針松皰銹病,楊樹爛皮病、潰瘍病等;毀滅性森林蟲害如栗山天牛、楊樹天牛、日本松干蚧,常發性種類如落葉松毛蟲、興安落葉松鞘蛾、楊二尾舟蛾、楊柳毒蛾、黃刺蛾等種群相對平穩,偶發性種類如落葉松葉蜂、分月扇舟蛾、舞毒蛾、櫟毒蛾等;森林鼠害主要危害未成林造林地。

全省共有各級森防機構81個,其中省級森防檢疫站1個,市(州)級森防站9個,省直國有林業局森防檢疫站8個,其餘為縣(市、區、局)級森防檢疫站。配備人員550餘人,專職檢疫員330餘人。已有55個站建設為國家級森防標准站。

森防檢疫工作堅持「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開展目標管理、工程治理等項工作,強化森林植物檢疫、森林病蟲害預測預報工作的管理。每年森林病蟲害防治率達75%以上,森林病蟲害調查檢測監測覆蓋率達85%以上,產地檢疫率90%以上。

森林防火

森林防火是林業「三防」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持國民經濟和社會的健康發展,保護森林陸地生態系統和人民群眾的植樹造林成果,促進林業各項建設事業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我省森林防火任務十分艱巨。全省80個縣級森林火險單位中,屬於一級森林火險單位的有41個,占總數的51%,二級19個,佔24%。高森林火險林分面積達610多萬公頃,佔全省有林地面積的76%。我省東與俄羅斯接壤,東南部以圖們江、鴨綠江為界與朝鮮相望,邊境線長,防禦邊境林火燒入燒出任務也相當繁重。
全省縣級以上森林防火指揮部92個、成員1998人。其中,吉林省森林防火指揮部由副省長楊慶才擔任總指揮,下設副總指揮和成員26人,森林防火指揮部辦公室設在林業廳,並建有指揮中心。森林防火辦公室92個、691人,防火檢查站733個、2294人,專業(半專業)森林消防隊241支、5097人,義務森林消防隊8349支、323960人,專職護林員10028人、兼職12106人。

現有瞭望台492座,有線電話318部,微型計算機147部,圖文傳真機115部,無線電台和對講機7993部,森林消防車輛1821台,風力滅火機4885台,物資儲備庫306座,防火公路3183公里,防火隔離帶20814公里。開通森林火情報警公眾電話「96009」共47個接警服務點。

堅持「預防為主、積極消滅」的方針,堅持「全社會抓保護、全民搞防火、各級政府負全責」的原則,各地普遍堅持實施「全面預防,快速反應,重兵撲救,萬無一失」對策,組織動員全社會力量開展狠抓嚴管,使防、撲火能力逐年提高。到2000年底,對比1981年前後兩個20年,森林火災發生次數由8754次下降到2114次,下降了76%;受害森林面積由17.2萬公頃下降到0.6萬公頃,下降了96.5%;森林火災控制率由19.7公頃/次下降到2.7公頃/次,下降86.3%,共減少森林火災直接經濟損失28億元。到2002年已勝利實現全省連續22年無重大森林火災,目前正在向新的更高目標努力。

森林公安

森林公安機關是國家公安機關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保護生態環境、保衛森林和野生動植物資源、維護林區治安秩序、預防和控制森林火災、保障林業改革和生產建設順利進行的任務。隨著生態環境建設步伐的加快,森林公安機關的任務十分繁重。依據國家林業局嚴打整治斗爭部署和我省毀林、破壞野生動植物資源案件持續發生的形勢,從2001年至今年春在全省林區組織開展了聲勢浩大的嚴打整治斗爭,相繼開展了嚴厲打擊破壞森林和野生動植物資源違法犯罪集中統一行動,「破案攻堅戰」、「林海旋風」、「獵鷹行動」、「森林利劍」等一系列專項斗爭,確保林區社會政治穩定、治安穩定、交通道路和消防安全,使各項犯罪活動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有效地保護森林和野生動植物資源,。

野生動植物保護及自然保護區管理
吉林省有陸生野生動物436種。其中鳥類326種、獸類80種、爬行類17種,兩棲類13種,約占我國陸生野生動物種類的17.5%。其中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的有75種,東北虎、豹、梅花鹿、東方白鸛、丹頂鶴、白鶴、大鴇等一批國家重點保護物種在國際瀕危物種的拯救與保護中具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吉林省有野生植物3890種,占我國野生植物種類的13%。

通過多年建設,我省的野生動植物保護及自然保護區建設工作有了長足的發展,並取得了較大的成績,地方性自然保護法律法規日臻完善。面對瀕臨枯竭的野生動物資源及愈加強烈的社會需求, 1996年起,率先在全國以立法形式實行全面禁止獵捕陸生野生動物。長白山、向海、松花江三湖等自然保護區實現了「一區一例」;林業系統主管的省級以上森林和野生動物、濕地類型的自然保護區16處,總面積215萬公頃,佔全省國土面積的11%,其中長白山、向海、莫莫格、龍井天佛指山4處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長白山保護區1980年加入聯合國「人與生物圈」保護網,並在1994年與向海保護區一起,被世界野生生物基金會(WWF)評為具有國際意義的「A」級保護區。通過保護全省典型的森林和濕地生態系統、野生動植物種群,特別是有效保護了一些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的棲息地,並在涵養水源、保持水土、調節氣候、維持生態平衡等方面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林業系統主管的省級以上的森林公園24處,總面積200公頃,佔全省國土總面積的10.5%。各森林公園和開展生態旅遊的自然保護區,不斷加大投入,加大促銷力度,提高旅遊品位和服務質量,接待遊客人數和收入持續增加。僅2002年,全省森林生態旅遊接待遊客突破350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達1.2億元以上。在加強野生動物保護管理上,注重保護野生動物棲息環境和發展生態旅遊的同時,還積極扶持發展野生動物飼養繁殖事業,提出了以保護為根本、以發展為目的的原則。目前,共興辦野生動物養殖場7000多戶,飼養梅花鹿、馬鹿22萬頭、黑熊2600多頭。

❼ 人大代表如何參與立法調研等活動

必須抄切實做好法規的立項、起草、調研、論證、審議等各環節的工作。從實際出發,使立法 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人大代表必須嚴格按照法定的許可權和程序進行立法,要堅決杜 絕超許可權立法、下級立法與上級立法相抵觸、地方文件與法律發生沖突等錯誤現象。在立法 過程中,必須廣泛徵求各方面群眾的意見,特別是要注意吸收人大代表的意見,人大代表在 立法過程中要重視發揮專家學者的作用,堅持立法工作者、實際工作者、理論工作者相結合 ,真正體現廣大人民群眾的意志和願望。

❽ 森林公園發展競爭力的概念是什麼有沒有一個體系來說明競爭力

具體可鏈接到以下網點查看:http://..com/question/22104027.html?si=1森林生態旅遊是一種正在迅速發展的新興的旅遊形式,也是當前旅遊界的一個熱門話題。森林提供木材的功能逐步消退,改善環境及為公眾提供休憩功能正在逐步被加強。森林生態旅遊越來越為人們所關注,已成為世界旅遊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現代林業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1]。世界人士預測,以走向保護區,親近大自然為主題的「生態旅遊熱」將在全球興起。現在人們為我國旅遊業面臨難得的機遇而欣喜時,必須高度重視的問題是旅遊業對環境造成的近期和遠期的危害。因此,必須對森林生態旅遊的真正內涵加以研究,結合我國的實際制訂森林生態旅遊的法製法規和管理措施,並使森林生態旅遊成為對旅遊者進行生態教育的一所大學校。森林生態旅遊是指在被保護的森林生態系統內,以自然景觀為主體,融合區域內人文、社會景觀為對象的郊野性旅遊,旅遊者通過與自然的接近,達到了解自然、享受自然生態功能的好處,產生回歸自然的意境,從而自覺保護自然、保護環境的一種科學、高雅、文明的旅遊方式[2]。森林生態旅遊的內涵更強調的是對自然景觀的保護,其發展應與自然和諧,並且必須使當代人享受旅遊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的機會與後代人相平等,並且森林生態旅遊的全過程中,必須使旅遊者受到生動具體的生態教育。森林生態旅遊必須強調以生態效益為前提,以經濟效益為依據,以社會效益為目的,力求達到三者結合的綜合效益最大化,實現旅遊目的和旅遊的持續發展。

1 我國森林生態旅遊資源的現狀

我國幅員遼闊,自然條件復雜,生物種類豐富,群落類型繁多。從80年代開始,以森林公園建設為主體的森林旅遊業在我國悄然興起並獲得長足發展。據了解,目前全國各級森林公園有800餘處,其中國家級270處,總經營面積達720萬公頃,年接待遊客達5000萬人次,基本上形成了吃、住、行、游、娛、購的一條龍服務體系。此外,1995年在全國4萬多個國有林場,99個自然保護區,119個風景名勝區中,也有大部分已開辦了森林旅遊項目。從黑龍江的北極村到海南的尖峰嶺,我國森林公園跨越了寒溫帶、溫帶、暖溫帶、亞熱帶、熱帶等5個氣候帶,幾乎囊括了中國所有類型的森林景觀資源,為人們進行觀光、避暑、野營、度假、科考、探險等活動提供了適合場所,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遊客。1995年,全國森林公園共接待遊客3000多萬人次,森林旅遊綜合收入達4億多元[3]。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00年底,我國各種類型自然保護區的數量已發展到1276處,約佔全國總面積的12.44%,還擁有1億hm2的森林公園,並已建成了近1100個森林公園[4]。另外,目前全國森林公園擁有賓館、飯店、商店等旅遊服務設施約40萬m2,接待床位10萬多張,游車、遊船4000餘台(艘),主要游路15萬km,水電交通等基礎設施基本滿足需要。森林旅行社和森林旅遊公司約100家,其中國際旅行社的森林旅遊直接從業人員8萬多人,年接待森林旅遊人員6000萬人次[5]。這為開辟我國森林特色旅遊,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同時我國廣袤的林區內,分布的高等植物達32萬種,還鳥類、獸類、爬行類和兩棲動物近2千種[6]。還有千姿百態的自然景觀,豐富多彩的歷史遺跡和出土文物,再加上瀑布、溫泉、林草、花卉、珍禽、異獸,輔以沙漠、草原、江河、湖泊等,對遊人充滿了神奇的魅力。登山野營、騎馬打獵、採集標本、游泳釣魚、繪畫攝影、休息療養等,這些陶冶情操,增進身心健康的旅遊內容是其他大眾旅遊所不能替代的。

2 我國森林生態旅遊所面臨的問題

生態旅遊的開展,不僅提高了人們走進自然的興致,也提高了自然旅遊在旅遊業中的地位和賺取外匯的份額。目前國內生態旅遊已近2500萬人次,每年旅遊收入近1.2億元,獲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但由於我國的旅遊業開發時間較短,人們對旅遊與環境之間的關系尚缺乏科學理解,那種「旅遊業是無煙工業」的觀念還較流行,森林生態旅遊的發展大多還停留在初級階段,強調對旅遊資源的開發而忽視了旅遊本身對環境的影響和資源的破壞,使我國森林生態旅遊業面臨一系列問題。

2.1旅遊資源的粗放開發和盲目利用

生態旅遊熱的興起和不計成本或少計成本而引發的森林旅遊利潤虛增,促使許多地方紛紛把森林生態旅遊確定為新的林業經濟增長點,但許多地區在開發旅遊資源時,缺乏深入的調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學論證,盲目投入後遊人甚少,收不抵支,難以維持經營,也無法保護資源,造成許多不可再生旅遊資源的損害[7]。某些景區不研究旅遊生態容量,在特定的節假日遊客大量進入後,由於無合理安排,遊人四處踐踏,破壞了資源的原始性和自然狀態,一些資源因遊人過量而失去原有特質而逐漸喪失欣賞價值。

2.2旅遊交通和服務設施建設帶來的生態環境問題

在某種意義上說,一個旅遊者就是一個污染源,旅遊設施密度越大,生態環境遭到破壞和污染的可能性越大。有的自然風景區出於經濟目的,熱衷於旅店、餐館的建設,盲目擴大旅遊區、修建旅遊設施, 使遊客空間分布不均,導致景觀和生態的破壞,違反了生態旅遊最大限度保護自然狀態的開發原則,導致旅遊資源退化[8]。隨著自然保護區生態旅遊熱的掀起,保護區內脆弱的生態系統也遭到致命的打擊。以長江為例,上游大量興建旅遊設施,致使原始森林和天然生態林遭受濫砍濫伐,覆蓋面積減少,造成山體滑坡、水土流失、江河污染嚴重,影響下游的水質,遊客很難看到「山清水秀」、「碧波盪漾」的美麗景色[9]。

2.3遊客時空分布不均所引發的生態環境問題

由於受氣候,節假日等原因的影響,遊客具有季節性波動的特點。如黃山1992~1997年客流量中,旺季(4~10)中89.92%,淡季(1~3月和11、12月)僅佔10.08%;極旺月(5月)客流量(17.73%)是極淡月(1月)客流量(0.38%)的46.66倍[10]。由於遊客時空分布不均和遊人不良行為所帶來的生態環境問題,突出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第一、遊客增多,旅遊活動的頻繁和分布的過於集中必然引起一些物質和生態資源的變化,特別是由於遊客的不良行為會影響樹木的更新能力甚至致死;

第二、旅遊旺季遊人遺棄在風景區的食物改善了動物的生存環境,促其取食無慮,繁殖加快,而到了旅遊淡季,因遊人減少,靠遊人遺棄食物難以為繼的動物只好啃食樹皮度日,對植物產生危害;

第三、由於游覽步道寬度難以滿足超載時段遊人的需要,大批遊人踐踏步道兩側地面,不僅影響土壤結構和土壤發育,降低土壤水分滲透力,進而加劇了土壤的侵蝕速率。

2.4 景區環境污染嚴重

由於我國人口眾多,旅遊業發展迅速,而又缺乏規劃和管理,國民的生態意識較差,可以說旅遊到哪裡,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也就到哪裡,景區內生活污水增多,垃圾廢渣、廢物劇增。如千島湖國家森林公園內,每年接納的生活污水達304. 56萬t;作為「五嶽獨秀」的南嶽衡山,景區內每年約有6000t經營垃圾、2000t旅遊垃圾、25萬t污水,生活區內水體大腸桿菌超標15倍,細菌總數超標22倍,而景區內每年燃放的鞭炮則多達2億多響[11]。甚至喜瑪拉雅山上也有各類垃圾,旅遊部門不得不花巨資處理這些廢棄物[12]。諸如此類,不勝枚舉。

2.5 專業旅遊人才缺乏,服務質量不高

旅遊人才培養不受重視,培養機制不健全,人才匱乏。而缺乏管理與經營的人才,缺乏科學知識與技能,真正的生態旅遊則難以開展[13]。由於從事森林旅遊業的人主要是過去林業局、場、站的人而過渡的,加之起步較晚,導致專業旅遊人才缺乏,2000年11月份,甘肅省林業廳組織了首屆森林公園導游培訓班,參加的49名學員中僅有5人有導游證,還不足10%,整體素質不高。部分森林公園至今無一名專職導游,遊客來了只是簡單象徵性的介紹,致使旅遊景點不能引起遊客的興趣,有乘興而來,敗興而歸的感覺,其餘從業人員整體服務意識不濃,服務質量不高,違約經營,坑蒙欺騙遊客的現象時有發生[14]。

由此可見,在發展旅遊與保護環境之間存在著相互矛盾的關系。那種把生態消費擺在首位,不惜以生態資源的消耗為代價來獲取利潤的作法,必須引起高度重視,走出生態旅遊的認識誤區已經成為我國旅遊業開展生態旅遊首先應解決的問題。

3 森林生態旅遊可持續發展對策

1998年5月23日《光明日報》發表了題為《生態旅遊豈能破壞生態》的署名文章,文中引用中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提供的一份調查顯示「中國已有22%的自然保護區由於開展生態旅遊而造成保護對象的破壞,11%出現環境資源退化」[15]。森林生態旅遊要持續發展,應是一種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與自然環境相和諧的旅遊模式,必須把握適度的開發速度,控制接待人數,增強環境意識,否則,太多的遊客會對目的地的環境造成過大的壓力,破壞了生態旅遊賴以生存的環境,生態旅遊也就不可能持續發展[16]。

3.1 樹立可持續利用資源的新思維,強化生態文化建設和生態教育

可持續利用是一種全新的自然觀和世界觀,它主張人與自然的和諧,主張資源的公平分配,主張在保護自然生態系統基礎上的經濟持增長。開發和保護是融為一體的,保護是開發的前提,開發是保護的進一步發展。資源環境是開發的基礎和物質的載體,社會文化是資源的精神內涵,而經濟是保護的動力,三者是個相輔相成的統一體[17]。必須樹立這種新思維,堅持對資源的開發利用與保護增值並重,將環境和資源的開發、利用、增值、保護目標納入森林生態旅遊事業的發展計劃,並進行統一核算。通過綜合開發,促進產業發展,改善生態環境,使綠色企事業三大效益同步增長[18]。同時,發展森林生態旅遊必須與宣傳教育相結合。充分利用旅遊這一生動活潑的大學校,使生態旅遊的全過程成為生態教育和生態道德教育的全過程,使旅遊者在大自然中喚起綠色的激情,綠色的愉悅,綠色的思考,體驗大自然的和諧,有序,體會「天人合一」的傳統文化,達到熱愛自然、師法自然,啟迪人生的目的[19]。生態教育也要使旅遊「利益相關者」,如開發商、景區居民等都認識到環境對旅遊業的重要性,使它們明白生態旅遊資源和環境是他們獲得經濟效益的基礎。

3.2 制定法律、法規、強化法制觀念

鑒於旅遊作為一種產業對環境的特殊影響和累計性的破壞,生態旅遊必須有切實可行的法規作保障,「以法興游」、「以法治游」是旅遊業長期健康發展的必由之路。因此,政府及各級主管部門要制定合理的政策,強化行業管理,盡快出台相應的法律法規,完善森林生態旅遊這一產業的相關系統[20]。政府必須用立法來加強對森林資源的保護,加強對森林生態系統的保護,加強對森林生態旅遊資源開發的指導和管理,做到依法管理,依法保護,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21]。同時,充分發揮執法機構(如質檢所)對旅遊業實行法制化管理和必要的監督。並通過法律杠桿來整頓市場秩序,逐步建立統一規范的服務標准、完善的旅遊市場競爭規則,通過這些管理條例使旅遊各方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從而達到規范旅遊市場的目的[22]。

3.3 加強森林生態旅遊管理,保護景區環境

首先,對森林生態旅遊區進行有效地保護生態環境、加強森林生態旅遊管理是保證生態旅遊持續發展的一項重要措施。應把我國自然保護區劃分為非旅遊區和旅遊區兩部分,少數具有重要影響的國家及世界級自然保護區應劃分為非旅遊區,禁止任何商業性旅遊,以保護其自然景觀及生物多樣性。在允許旅遊的自然保護區內,應採用同心圓式的利用模式,將保護區從里到外分成核心保護區、遊憩緩沖區和密集遊憩區。針對不同的旅遊區,確定環境容納量,並以此控制客流量,可通過提高門票價格來平衡環保與經濟收入之間地矛盾[23]。其次,要控制污染,森林生態旅遊區應普及太陽能、沼氣、冷能等非化石能源的利用,日常生活用品以可降解材料為主,在滿足旅客基本的食宿需求外,應盡量減少對空調、汽車、飯店等奢侈消費的需求,對生活污水及垃圾的處理應採用生態工程技術,做到物質的循環利用[24]。

3.4 統一規劃、有序開發

我國已加入WTO,旅遊業也將全面融入到世界旅遊業發展之中,公平參與競爭。要想使森林生態旅遊真正服務於森林生態旅遊區及其周邊社區,必須進行生態旅遊認證[25]。森林生態旅遊開發的特殊性需要各方面專家學者(包括旅遊地理專家、經濟學者、市場分析人員、法律顧問等)組成的評估機構進行客觀、公正、全面的調查評估,在此基礎上完成可行性論證,提交給政府。政府再從全局考慮是否進行生態旅遊開發。堅決制止一哄而上和無規則開發。貫徹資源和環境保護的思想,做好旅遊開發規劃。森林生態旅遊規劃是開展森林生態旅遊重要的基礎工作,科學的規劃應把旅遊區和旅遊項目的規劃納入社會經濟發展總體規劃,統一部署,科學行事。規劃設計應以森林生態為主線,多業並舉,拓展和深化森林生態旅遊的內涵,同時規劃設計要有創意,實現旅遊產品的差異化,旅遊項目要有新意和吸引力。在規劃設計時,應反映人們返璞歸真、回歸自然的追求和願望,並加強配套建設,配備相應的食、住、行、游、購、娛等服務設施,積極開發森林生態旅遊項目和產品。在自然生態環境好的地方,要充分利用得天獨厚的條件,統籌規劃,重點安排,精心設計和打造,將其建成森林生態旅遊的典型區、精品區,為發展森林生態旅遊探索出一種切實可行的經營和發展模式。

3.5 培養和引進人才

森林生態旅遊健康發展的關鍵是人才,是旅遊行業的隊伍素質。因此,人才的引進、培養和提高至關重要。森林生態旅遊涉及林業、旅遊、環保、生物、地理、歷史等眾多學科,要進行科學的規劃和經營管理以及開發高品位、高檔次的森林生態旅遊項目和產品,需要有一批環保、管理、旅遊、服務等方面的人才[26]。要實現優質服務與國際接軌,提高綜合效益就必須有一大批專業技術人員與之相配套,所以在培養專業人才方面應加大力度,在服務配套設施方面提升檔次[27]。 為此要加快人才的培養和引進,一方面可吸收綜合素質高的專業技術人才壯大隊伍;另一方面可採取「請進來,走出去」、「內外結合,長短結合」的辦法,加強對在崗人員的培訓、輪訓,實行高素質的規范化管理,提高從業人員的素質和服務質量[28]。

3.6 推出生態旅遊產品,加強遊客教育

生態旅遊是高層次的旅遊,要求旅遊者有較高的欣賞層次和較強的環境意識。為此,必須加強自然資源和環境保護的宣傳教育,並規定旅遊途中的允許操作行為,使其旅遊行為與資源、環境相協調,以有利於環境優化和生物多樣性的發展及文化保護。要貫徹生態意識,開發生態旅遊產品。如餐飲結合本地物產,以地域產品特別是當地的綠色食品為主。住宿設施與周圍環境相協調,具有地方特色,有條件的地方,可就地取材,如建造「樹上旅館」。景區內盡可能限制現代化的交通工具,而以較原始的交通工具為主,如步行,馬車,自行車及利用自然能(風力、水力等)的交通工具,既體現生態旅遊活動的自然特色,又可以避免對生態環境的污染[29]。購物方面提倡購買不影響當地自然的土特產品。按照市場導向原則,開發森林景觀資源,制定森林生態旅遊產品開發戰略,調整森林生態旅遊產品結構,改變觀光旅遊單一產品結構的局面,使森林生態旅遊活動內容多樣化[30]。

綜上所述,有政府的參與扶持,有社會公眾的廣泛支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法制保證,森林生態旅遊業一定會朝著健康的方面持續發展,也一定會受到世界越來越多國家的關注和重視。

參考文獻:

[1]張逸. 森林生態旅遊的開發與可持繼發展策略的研究[J]. 林業經濟問題,2002,(1):57-59.

[2]池麗月.生態旅遊市場營銷策略[J].林業經濟問題,1999,(1):37-40.

[3]鍾新民. 森林生態旅遊開發建設與可持續發展[J]. 桂林旅遊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999,(3):74-76.

[4]可 亭.國森林旅遊資源[J].中國林業(森林旅遊專刊),2001,(4):8-10.

[5]陳秋華.試析我國森林旅遊產業發展對策[J].生態經濟,2000,(4):58-61.

[6]劉紫青. 試論森林生態旅遊的可持續發展[J] .林業經濟問題,2002,(2):122-124.

[7]李肇榮. 廣西生態旅遊的現狀、問題和對策[J]. 廣西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學報,1999,(2):35-36.

[8]陳逢珍. 試論旅遊業持續發展的若干問題[M]. 林業經濟問題,1998,(2):22-24.

[9]田世政.西部大開發與三峽庫區旅遊業發展研究[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0,(5):101-107.

[10]黃成林.黃山九華山客流季節分布和國內客源市場比較研究[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9,22(4):351-354.

[11]伊少華,何 平,童顯德.林旅遊資源開發要走可持續利用之路[J].森林旅遊,1998,(試刊號):12-13.

[12]羅美安,向風行. 生態旅遊的發展與管理淺析[J].旅遊科學,1999,(1):5-7.

[13]傅岳瑛,劉 琴. 我國西部生態旅遊的現狀和開發建議[J]. 地理學與國土研究,2002,(2):103-106.

[14]王曉春,蘆維忠. 甘肅省森林生態旅遊現狀及發展對策[J].開發研究,2001,(3):63-64.

[15]羅美安,向風行.生態旅遊的發展與管理淺析[J].旅遊科學,1999,(1):5-7.

[16]趙新民 楊松茂 馬 蘭. 陝西生態旅遊發展的現狀分析[J]. 陝西經貿學院學報,2000,(1):40-43.

[17]汪華武,等.生態旅遊開發[M] 昆明:科學出版社,2000,38-45.

[18]馬澤斌. 淺談國有林場開發森林生態旅遊中的問題及其對策[J]. 經濟林研究,2001,(3):63-64.

[19]王爾康.生態旅遊與環境保護[J].旅遊學刊,1998,(2):14-16.

[20]楊桂華.生態旅遊的綠色實踐[M].昆明:科學出版社,2000,28-32.

[21]葛漢棟. 湖南實現森林生態旅遊可持續發展的幾個問題[M].湖南林業科技,1999(4),1-7.

[22]張濟民.生態旅遊與湖南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J].旅遊調研,1998,

(10): 16-18.

[23]包國章,李向林,謝忠雷,等.淺談生態旅遊德利弊與政策導向[J].中國環境管理,2001,(1):71-75.

[24]賈振虎,吳應建,劉永紅. 中條山國家森林公園發展生態旅遊的前景與對策[J]. 山西林業科技,2002,(1):39-42.

[25]於法穩,尚傑 實施生態旅遊認證的緊迫性[J]. 生態經濟,2002(5):48-50

[26]張秋根,萬承永,熊冬平 南昌市森林生態旅遊現狀及其發展對策[J]. 林業資源管理,2003(3):20-23.

[27]汪華武,等.生態旅遊開發[M]. 昆明:科學出版社,2000,148-150.

[28]吳楚材 論生態旅遊資源的開發與建設[J] 中國地理,2000(11):43-45.

[29]徐嵩齡.西藏旅遊業建設面臨的14個問題[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1,(1):87-91.

[30]李晴 發展重慶的森林旅遊[J].生態經濟,2002(6):48-49.

❾ 法律方面的調研文章!~!~!~急

食品安全法律調研報告
食品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本物質,是人們生活中最基本的必需品。每個人要生存、生活下去,就離不開食品。正是由於食品市場的巨大潛力,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近幾年我國食品加工業獲得了空前的發展,使得各種新型食品層出不窮。每天只要我們打開電視,翻看報紙,都可以看到大量各式各樣的食品廣告。走上街頭,不論是在商場、超市乃至街攤,食品都占據著市場的主要份額。而 最近一個時期,隨著各行各業透明度的進一步提高,食品的質量問題也頻頻被媒體所暴光,這直接導致了食品行業的安全問題成為人們最普遍關心的一大主題。如今食品安全已是我國消費者的「心頭大患」, 事關消費者乃至下一代的健康和安全,是目前對公共健康面臨的最主要威脅之一。因此,重視食品安全已經成為衡量人民生活質量、社會管理水平和國家法制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我們在看到世界性的食品安全存在問題的同時,應明白我國食品安全法律體系所存在的諸多弊端和問題,各級有關政府部門應高度重視這一問題,加強和完善我國的食品安全法律體系,這在當前尤為重要和迫切。
一、我國食品安全法律體系現狀分析
(一)我國食品安全的現狀
長久以來,關於種種劣質食品的報道幾乎成了我們隔三岔五就能在媒體上看到的一個主要話題。比如說關於劣質奶粉、劣質麵粉、劣質大米、劣質豆製品、染白粉絲、注水肉、蘇丹紅……等等,我們可以列出長長的一列名單。這些頻頻曝光的食品加工中的黑幕對消費者來說已不再陌生。各級監管部門針對於此的執法檢查,也始終沒有停止過,而且還會在每年的元旦、春節等重大節日前加大執法檢查的力度。但令人不解的是,這么些年過去了,各級監管部門的工作不可謂不努力,但劣質食品依然層出不窮,並且威脅著人們的生命健康。
目前我國食品安全領域存在五大問題:微生物造成的食源性疾病、種植養殖方面的農葯殘留和獸葯殘留、生產經營者守法意識淡薄、食品生產新技術應用所帶來的食品安全問題、環境對食品安全的影響。這些問題從而導致了我國食品生產行業的發展非常不均衡。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1、環境污染是造成食品安全問題的首要因素
2、農產品、禽畜產品中有毒有害物質殘留量高、源頭污染嚴重
(1)化肥、農葯等對人體有害物質殘留於農產品中。
(2)抗生素、激素和其他有害物質殘留於禽、畜、水產品體內。
3、病原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嚴重影響食品安全
4、製造食品的過程中使用不合格原料及應用新原料、新工藝,添加有毒物質帶來的食品安全問題
(二)我國食品安全法律體系現狀
食品安全是指與人民生命健康安全密切相關的食品的安全控制措施和手段。食品安全與人類的生產生活密切相關,它關繫到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關繫到經濟健康發展和社會的和諧穩定,因此說它是一個龐大的體系,整個體系運行涉及企業的食品加工、生產銷售、進出口、衛生監管、國家干預等各環節,同時也代表了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和對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視程度。而食品安全法律體系是指有關食品生產和流通的安全質量標准、安全質量檢測標准及相關法律、法規、規范性文件構成的有機體系。從我國食品安全的法律現狀來看,由《食品衛生法》為主導,《食品衛生行政處罰法》、《食品衛生監督程序》等數部有關食品安全的法律以及諸如《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傳染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等法律中有關食品安全的相關規定構成的法律形態,是我國食品安全法律體系框架的現實,為全面提高我國的食品安全水平發揮了重要作用。
我們在執法過程中,會使許多有害物資矇混過關,給為非作歹者留下作惡空間。在工業化程度提高、生活節奏加快、加工食品越來越成為人體主營養素來源的同時,我國的食品標准,總體水平偏低,部分標准之間存在交叉、矛盾,重要標准短缺,標準的前期研究薄弱、實施狀況較差,甚至強制性標准都得不到有效執行。
現行的食品安全法律體系不夠完整,存在有一定的缺陷,主要有以下幾點:
1、消費者的權益無法得到充分保證
相對於生產商和銷售商而言,消費者處於弱勢,他們幾乎無法預見到食品潛在損害發生的可能性和范圍,更無權處罰生產商或銷售商。目前,我國有《產品質量法》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法律法規來規范管理生產商和銷售商的行為。但是,這些法律法規有時不能很好地保證消費者的權益,比如2005年的蘇丹紅事件,遵從消費者權益訴訟案「舉證責任倒置」的原則,消費者只有舉證出因食用涉「紅」產品導致其人身受到了相應的損害,才能得到賠償。但是,消費者很難舉出因食用涉「紅」產品而產生的具體人身損害,因為每個人日常食物的品種相當復雜。無法舉證損害事實,法院也就很難支持消費者的訴求。
又如《食品衛生法》規定,對造成食品中毒後果的,應追究相應的刑事責任和民事賠償責任。但很多不合格食品不是食用後馬上就有中毒現象,而在更多的情況下是長期食用才顯現危害,這時再去追究造假者的責任,有可能為時已晚,最終造成追討無門。目前中國法律規定只對實際損失進行賠償,缺乏單獨的懲罰性賠償制度。也就是在確定具體賠償數額時,仍是按照被害人的實際損失,包括物質損失和精神損失來計算的,這種損害賠償制度並不能真正補償受害方的全部損失。
2、存在「真空」和「交叉」地帶
根據調查,部級以上機關所頒布的有關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規規章,包括已失效的規定在內共計800多篇,涉及的政府部門包括已撤銷合並的近30個。總體上,食品安全管理方面政出多門,導致有的方面管理依據相互矛盾或者監管職能交叉,而另外一些方面卻是監管的真空。食品安全領域存在的諸多問題,使政府監管方面也存在不少制約因素,不能完全監管到位,法律法規的不配套,是食品安全執法的首要障礙。部門職能交叉、職責不清則削弱了執法的力度;對於一些效益好的食品企業,多個監管部門重復管理,增加了企業負擔;而對群眾反映的食品安全難點問題,很多部門又互相推諉。部分場所執法受行政干預過多;一些地方對開發區、旅遊區等特殊場所出台「保護」政策,限制執法人員執法;監管隊伍嚴重不足、經費短缺也是執法不能完全到位的重要原因。同時,在與其他非食品安全專項法律,如《行政處罰法》、《刑法》等法律的銜接上也不統一,甚至違背其原則,弱化了法律的懲處力度,導致違法現象屢禁不止。在法律法規方面還存在著一些盲區,比如仍沒有針對批發市場的法規。由於生產過於分散,如果完全靠從生產環節抓食品安全管理,漏洞太多。
3、企業違法後付出的代價較低
低廉的違法成本是一些食品安全事件出現的一個重要原因。這和現行的處罰機制有關。一直以來,我們對制假販假者的處罰較輕,做一次假,能抵得上罰多次的錢,制假者付出的風險成本很小。以食品安全法律體系的核心《食品衛生法》為例,對違反該食品安全法的規定,在食品生產經營過程不符合衛生要求的,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可以處以五千元以下的罰款;拒不改正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吊銷衛生許可證。然而根據該法,衛生執法部門在執法過程中對非法所得的認定缺乏手段,那些大量存在的地下食品加工黑窩點,生產成本極低,即便按違法所得的標准進行處罰,也根本起不到懲罰作用。「情節嚴重的」,才會被「吊銷衛生許可證」,可那些衛生狀況極差的黑戶食品生產企業,往往就無證可吊,對他們的管理,只能是以罰代管了。就目前對食品安全的相關責任人的處理和處罰來看,往往是只要不造成惡劣影響甚至釀出命案,相關責任人的刑事責任就很難得到追究。
現行的關於食品安全的法律體系存在的缺陷不只以上這些,在這里筆者只從一些側面進行舉例探討,不可能詳述所有。但通過這些我們已經可以看到,我國的《食品衛生法》有必要根據新出現的問題加以完善和強化,以有效制止和打擊食品生產和流通過程中的有損食品安全的行為,保障人民的生命和健康不受侵害。
二、我國食品安全法制化工作有待加強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食品安全法制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初步奠定了我國食品安全保障的基本框架。但是,我國食品安全的法制建設也存在著時代發展遺留的缺陷:重權力,輕權利;重程序,輕實體;重局部,輕全局;重職權,輕責任;重處罰,輕促進。隨著我國從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轉變,從封閉社會向開放社會轉變,從人治社會向法治社會轉變,我國的食品安全法制建設已進入了新的變革時代。但是從我國食品安全法律體系的現狀來看,我國食品安全的法制化管理與國際水平還有不小的差距,我國食品法律體系的框架結構仍有待進一步的科學化、合理化。
在我國食品安全范疇局限性很強,食品衛生管理取代了食品安全管理,對於「食品初級生產過程中安全操作生產對食品安全性和適宜性的影響」重視不夠。由於我國在食品安全管理中,沒有把食品安全建立在全部食品產業鏈基礎上,因此造成了食品安全法律體系的廣度不夠;具體標准和法規的制定上也不夠協調和系統。
食品工業是我國支柱性產業,食品質量安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到我國食品的國際競爭力。一個既符合我國國情又與國際接軌的食品安全法律體系,可為企業提供一套完整有效、科學合理的安全生產和監控管理技術標准,並強化食品從業者的自主意識,引導和規范企業行為。因此建立一個合理,有效的食品安全法律體系將是我國食品安全法制化工作急需加強的重點。
三、構建相對獨立的法律體系是食品安全的一個發展趨勢
(一)發達國家食品安全法律體系概述
食品安全的法律體系的建設是我國保證食品安全、提高生活質量的需要,也是我國在國際貿易中實施我國環境戰略的需要。研究、借鑒其他國家的經驗和教訓,有利於我國食品安全法律體系和產業政策的完善以及與國際市場的接軌。
1、美國食品安全法律體系。美國是一個非常重視食品安全的國家,有關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規也是非常多的,例如《聯邦食品、葯物和化妝品法》、《食品質量保護法》和《公共衛生服務法》等。這些法律法規覆蓋了所有食品和相關產品,制定了非常具體的標准以及監管程序。若是食品不符合安全標准,就不允許其上市銷售。同時其從事食品生產、加工與銷售的企業,也不存在什麼無照企業或者家庭作坊式的企業,因此摻假現象也極少。
2、歐盟食品安全法律體系。歐盟歷來十分關注食品安全,經過近年來不斷的改進立法和開展相關的行動,對食品安全條例進行了大量修訂和更新。例如:食品衛生條例,動物源性食品特殊衛生條例,動物源性產品官方監管組織條例等等,表明了歐盟是在構建食品安全的戰略性框架,並進一步提高完善在食品安全方面的法規,提供統一管理標准;建立獨立的科學咨詢體系,加強風險分析力度;加強法律監管措施,保證法律實施效果;增加食品與飼料質量安全信息的透明度,保護消費者權益。因此經過多年的發展,歐盟形成了比較嚴謹的食品安全法律體系。
3、日本食品安全法律體系。日本是一個法律比較健全的社會,擁有較完備的食品安全法。日本從所發生的安全事故中吸取教訓,不斷完善其食品安全法律體系,日本政府先後對《食品衛生法》進行了10多次修改。制定並實施《食品安全基本法》,強調了食品安全事故之後的風險管理和食品安全對健康影響的預測能力;成立 「食品安全委員會」,擁有向農林水產省、厚生勞動省提出建議,並對其進行監督和檢查的權力。與此同時,日本政府還對違反食品安全法律法規的行為施以更加嚴厲的處罰措施。
另外,國外例如德國、加拿大等國也都十分重視食品安全,也都組建了自己的食品安全體系。
(二)我國在食品安全上所做的努力
1、我國在近幾年來所發生的重大事件上所做的努力
(1)在2003年爆發的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中我國加強食品衛生監督工作 全面防制非典。結合非典防治,開展了餐飲業專項整治,把加強食品衛生、安全監督執法作為非典防治工作的重點措施之一;打擊制售假冒偽劣食品的行為,保證緊缺物資的正常供應;全力做好非典期間重大活動的保障工作。
(2)在2004年及2005年,周邊國家和我國部分省份發生了動物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為有效防止禽流感對人的感染,我國加強食品衛生監督管理有關工作,提高人民群眾和食品從 業人員防病意識和能力,加強對重點地區衛生監督工作的督導,把城鄉結合和農村作為重點地區,重點監督經營野味的餐飲業、交通要道餐飲業和集體食堂等。同時,還加強對餐飲業的規范管理,加強與農業、林業和工商等部門的聯系,及時了解禽流感疫情動態採取相應衛生監督措施,防止可疑禽畜肉類流入餐飲業。
(3)在2005年2月23日國家質檢總局部署全國徹查蘇丹紅以來,政府採取了歷史上最大規模的食品清查追繳行動,使消費者在空前關注中迅速提升了食品安全意識。從而使食品安全的重點體現在預防上。
2、加強監督監測工作,促使食品合格率提高。
為了進一步做好食品化學污染物和食源性致病菌監測工作,我國建立了食品污染物監測網點。污染物監測網點建設使我國的食品污染物監測網點進一步完善,監測能力進一步得到了增強。
3、完善食品安全危險性評估的方法和技術。
對食品添加劑、食品包裝材料、食品容器以及新研製、發現和引進的新資源食品的許可要嚴格建立在危險性技術評估的基礎上,本著尊重科學的原則修訂《新資源食品衛生管理辦法》。通過組建的危險性分析專家隊伍及時收集、分析食品危害情況,開展危險性評估,及時發布預警。建立衛生監督技術支撐體系和執法監督體系,使其承擔食品衛生、職業衛生、醫療機構和血站等監督執法任務,並對食品生產經營單位進行風險度和信譽度量化評價和分級,對高風險、低信譽的企業重點監管。
四、發展和完善我國食品安全法律體系的建議
(一)加強食品安全法律建設和法制管理。積極開展對外交流與合作,加強國外食品安全法律標準的研究、消化,借鑒發達國家經驗,建立我國食品安全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法規、行政規章、規范性文件等多層式法律體系,探索和發展既和國際接軌,又符合國情的理論、方法和體系
(二)建立新的食品安全政策支持體系、宏觀調控體系和管理體制。我們可借鑒世界上一些國家的做法,針對我國國情來建立農業管理部門與食品工業管理部門合一,對農業和食品工業實行一體化管理的機構。
(三)加快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建立起我國食品安全信用體系的基本框架和運行機制,使我國食品安全邁上一個新台階。在制度規范上,建立起食品安全信用的監管體制、徵信制度、評價制度、披露制度、服務制度、獎懲制度等,使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的主要方面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四)推進體制改革 加強監督隊伍建設
為了保證衛生監督的公正,加大食品衛生監督的力度,改革衛生監督體制,集中原來分散的衛生監督職能,撤銷市、縣級衛生防疫站、公共衛生監督所、勞動衛生監察所,組建新的衛生監督所,承擔面向社會的綜合衛生監督執法任務。
(五)做好發展規劃 推動食品行業穩步發展
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法制保障體系、食品安全預警和控制體系、食品安全監管和衛生監督體系三大目標以及具體指標,同時從經費、人員、組織、管理等方面落實目標實現的保障措施,為食品衛生監督工作明確工作的重點和努力的方向。
(六)規范食品市場、經濟秩序進一步深化
將整頓和規范食品市場經濟秩序工作和食品葯品放心工程實施工作有機地結合起來。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嚴格執法,對違反《食品衛生法》制售假冒偽劣食品,坑害消費者的不法生產經營者堅決查處,有力打擊制售假冒偽劣食品活動,維護廣大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
(七)加強現有法律法規的懲罰力度,依法加強權力監督,實施對食品安全的有效保護。各級人大作為地方最具權威的監督機構,依法實施法律監督和經濟工作監督,是憲法賦予的職權,應充分發揮其監督作用,果斷啟動監督程序,依法加強監督,及時發現、糾正和撤銷違法的危害食品安全的行政行為。具體方面如下:
1、處罰要狠。處罰嚴格首先要有法律法規的支持,相關的立法要完善,要嚴格。其次,要罰得很,要讓那些制假售假的人一旦被查獲就會傾家盪產,絕對沒有機會重操舊業。加大制假售假的風險,就能從源頭上堵住食品安全問題的漏洞。
2、監管要下大力氣,實現監管到位。政府部門要履行好自己的職能,盡到「本分」,針對我國地方大,人口多,流動性強的具體特點,加強監管。
3、建立問責制。對地方官員的管理要嚴格,如果一旦出現了事故,主管部門領導、當地黨政領導要負責任。另外,建立問責制也體現了政府的行政清廉,同時也是咱們老百姓的意願。當然,要實現問責很難,但是不能因為有困難就不去做,所以要加大這方面的宣傳力度。
4、加強輿論監督。媒體要敢於說話,為人民說話。對食品問題的報道,關系著國計民生,與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與黨中央意志相一致,這種報道並不「出格」,媒體報道時顧慮不要太多。
5、食品葯品的監管由一個部門來實現。多部門管理,容易出現管理的交叉區域和「真空」區域,多部門管理總是比不上一個部門管理簡單、操作性強。
綜上所述,食品的健全和完善在世界各國被都當作一件戰略性任務、基礎性工作給予高度重視。加入WTO後,在日益增加的食品國際貿易中,加強食品安全法律體系對阻止國外低劣食品進入我國市場,防止消費者遭受健康和經濟權益損害,將起到重要的技術保障作用。食品安全法律的有效實施,將使食品生產全過程標准化、規范化,保障和提升食品質量安全水平,同時發揮日益重要的作用。
本文來自:公務員之家網(www.gwyoo.com)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