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地質公園的開發與保護
① 旅遊景區的開發與保護狀況怎麼研究給一個大體的思路,稍微具體的做法就可以。不用太高深。不勝感激
旅遊景區的開發與保護狀況怎麼研究
Q我
可以寫
② 國外世界地質公園的發展概況及對我國的啟示
侯華麗王素萍
(中國國土資源經濟研究院,北京,101149)
一、地質遺跡與地質公園
地質遺跡(Geological Remains)是指在地球演化的漫長地質歷史時期,由於內外動力地質作用形成、發展並遺留下來的不可再生的地質自然遺產。主要包括:有重大觀賞和重要科學研究價值的地質地貌景觀;有重要價值的地質剖面和構造形跡;有重要價值的古人類遺址、古生物化石遺跡;有特殊價值的礦物、岩石及其典型產地;有特殊意義的水體資源;典型的地質災害遺跡等。人類的歷史與地球的歷史緊密相連,地質遺跡是人類的共同遺產,保護好這些遺跡是人類的責任,而建立地質公園則是保護地質遺跡的最好方式。
地質公園(Geopark)是21世紀涌現出來的新生事物,是地質遺跡保護工作的一項創舉。地質公園是以具有特殊地質科學意義、稀有的自然屬性、較高的美學觀賞價值,以及具有一定規模和分布范圍的地質遺跡景觀為主體,並融合其他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而構成的一種獨特的自然區域。
可以說,地質公園是一種新的地質資源利用方式,也是新世紀地質工作最耀眼的亮點。地質公園的建立,對於加強地質遺跡保護,恢復地質生態,普及地球科學知識,支持地方經濟建設,創造新的就業機會,促進區域可持續發展都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二、世界地質公園的發展階段
縱觀世界地質公園的發展歷程,可大致分為3個階段。
第一階段:國家公園的建立階段。自美國1972年率先建立起世界上第一個國家公園——黃石國家公園後,世界上100多個國家先後建立起1500多個國家地質公園。但這時並沒有形成有計劃的地質公園的建設,地質公園融合於國家公園建設之中,保護工作零散不系統,其中的科學內涵也未能充分展示。
第二階段:重視地質遺跡的保護階段。從20世紀中期到90年代,國際上一些組織開始致力於對地質遺跡的保護工作,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開始發揮重要作用。各國政府也紛紛開始重視和參與地質遺跡的保護。
第三階段:地質公園的建立階段。1999年2月9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在巴黎召開的會議上首次提出了Geopark(意為geological park)這一名詞,明確了地質遺跡保護與地質公園建設的重要性,提出地質公園計劃和建立世界地質公園網路,以彌補世界自然文化遺產在地質景觀保護方面的不足;建議通過推動地質公園項目,把地質遺跡保護與支持地方經濟發展結合,形成地學旅遊的網路。目前,全世界共建立了33個世界地質公園。
三、國外典型世界地質公園的開發與建設
1.美國
美國國家公園的開發與建設,充分體現了地質旅遊的特色,發揮了地質景觀的特殊旅遊價值,深受遊客喜愛。公園系統以冰川、峽谷、丹霞地貌、火山地貌、重要古生物化石產地、地層構造、地質災害遺跡等,以漫長地質歷史形成的地質遺跡為主體,把旅遊地質景觀醒目標識,並配有導游員進行解說,極大豐富了公園的科學內涵。同時,公園內設有專門的地質旅遊路線,避免旅遊者對地質景觀如化石等的踐踏和破壞。在權屬與管理定位上,美國國家公園統一在美國國內事務局的領導協調之下,管理機構完備,極具權威性,不以贏利為目標,最基本的目標是保護自然風景、野生生物和歷史遺址,並提供不對自然造成損害的公共休閑活動。
2.英國
英國的地質公園建設,採用了統一地質遺跡登錄辦法,包括地質遺跡的位置、遺跡描述、相關的資源及管理資料、環境與保護狀況、遺跡鑒評等,在此基礎上建立了信息庫,並面向社會大眾和政府管理部門開放使用。英國地質遺跡實行分級管理,目前國家自然環境署管理2200處,其餘由地方機構管理,可得到國家的有關資助。另外,對其中有特殊意義的地質遺址,國家作全面調查評級,並廣泛開展以民間為主、政府獎勵的地質遺跡保護活動。出版定期刊物交流信息和保護技術,介紹遺跡,推動科普與國際合作。
3.歐洲
歐洲是第一個從洲際范圍內推進世界地質公園計劃的大洲。2000年11月在西班牙召開了第一屆歐洲地質公園大會,會議提議建立歐洲地質公園網路。目前,已有10個歐洲國家地質公園(Euogeoparks),法國、希臘、德國和西班牙各兩處,愛爾蘭和北愛爾蘭各一處。目前,這10個歐洲地質公園都制定了章程,設立了常設協調機構,並參與共同活動,進行定期交流和出版刊物,為地質公園走向國際積累了經驗和模式。以德國的地質公園建設為例,它將具有特殊地質意義的動植物化石、岩石礦物露頭、地形景觀等都列入保護對象,並且開展調查與評估,有法律依據並由專門機構負責這一工作,決定保護技術。而瑞士要求每個州對地質遺跡進行登錄,取得詳細資料,經描述登錄選擇和研究評分,確定每一個地質遺跡的重要性和價值,決定保護措施,而且向社會公眾提供信息。
四、啟示與借鑒
中國政府積極響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實施地質公園網路計劃,先後建立了85個國家地質公園。但我國地質公園缺乏系統全面的調查評價,法制建設還不完善,存在多部門分割管理、地質遺跡保護力度不夠等問題。為加快我國地質公園的建設,縮短與國外的差別,還須從公眾認識、建設理念、設計規劃、管理體制、組織形式等方面進一步提高完善。
1.提高公眾對地質公園的認識
與國外相比,我國公眾對於地質遺跡和地質公園的認知不多,地質遺跡和地質公園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還是一個新生名詞。因此,通過建立完善的信息宣傳網路,包括期刊和網站,向公眾普及地球歷史知識和環境知識,不僅可以提高公眾保護地質遺跡的自覺性,而且可以使各級主管部門認識到建設國家地質公園不僅是保護地質遺跡的重要手段,更是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增加就業機會的需要。
2.強調地質遺跡以保護為前提
美國與歐洲的一些地質公園在開發建設中非常注重對地質遺跡資源的保護,將保護地質遺跡、維護生態系統作為建立公園的根本目的。美國在對其國家公園開發時就嚴格規定,除了必要的風景資源保護設施和必要的旅遊設施外,嚴禁在國家公園內搞開發性項目,而且只允許少量的、小型的、分散的旅遊基本生活服務設施;另外,設施的風格色調等要力求與周圍的自然環境相協調,不得破壞自然環境和資源,同時,還嚴格控制公園內的遊客量和野營地的設施數量等。
我國地質公園的建設與發展應當借鑒這些思路與做法,將公園的主要任務定位在保護珍稀的地質遺跡上。對公園實行限制性低密度利用,限制公園遊人及其服務設施的數量和分布范圍,並劃定出只對專業研究人員開放的核心部位,實現「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
3.做好基礎信息錄入與標准制定工作
借鑒英國做法,對地質遺跡進行統一登錄,建立國家地質遺跡資料庫,內容包括編號、位置、名稱、規模、環境特徵、形成、演化、年代、交通情況、自然環境條件、氣候條件、植物、動物等。研究建立地質遺跡科學的分類、分級標准和評估標准。
4.做好地質公園規劃
我國地質公園現存的突出問題是重視授牌,不重視規劃建設,開發主體不明。這一點應很好借鑒國外的經驗,如美國國家公園的規劃由國家公園管理局下設的「丹佛規劃設計服務中心」全權負責,獨家設計規劃。中心的工作人員包括園林、生態、地質、水文、氣象、生物等各方面的專家。我國地質公園的規劃也可以建立一個由各學科、多領域專家組成的規劃中心,統一負責對國家地質公園的規劃工作。我國已在2002年7月1日成立了「國家地質公園研究規劃中心」(掛靠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所),地方上也建立了一些地質公園調查評價機構如「四川省地質公園與地質遺跡調查評價中心」等,這些機構成立時間較短,在規劃組織、規劃水平等方面距離先進國家還有一定的差距。
我國地質公園規劃設計工作剛剛起步,國土資源部提出的《國家地質公園規劃工作指南(試行)》大部分是借鑒建設部《風景名勝區規劃規范》,並沒有形成一套地質公園規劃體系。因此,有必要學習美國國家公園規劃設計的經驗,以保護地質遺跡為前提,強調並突出地質旅遊特色,做到遺跡出露點和展示點的統一和諧,科學標示牌的設立與自然環境的統一和諧,並且能夠充分體現公園的科學內涵,使其成為天然博物館與科普陣地,滿足旅遊需求層次的提高和遊客的求知慾望。
5.完善地質公園的管理機制
世界上國家公園建設較好的國家一般都設國家公園管理局,代表國家全權管理全國的國家公園,有管理機構和相應的人員,同時還有公園警察,有的還有武裝警察巡邏,保護公園資源免受損害。比如在美國,企業沒有景區的規劃管理權力,國家公園的經費基本上是1/2國家支出,1/2靠門票和社會捐助,不會出現由於企業經營而追求短期經濟效益的現象。
目前,我國的地質公園屬國土資源部負責管轄,而具體工作則由地方政府負責管理,在許多地方存在著體制不健全、關系未理順、責任不明確等問題。因此,確立地質公園的國家所有權及其實現途徑,對全國的地質公園實行統一管理,理順所有權與經營權、管理權、監督權的關系,是解決我國地質公園開發與保護關系的根本所在。
6.重視地質科學研究
國外不少地質公園十分重視地質科研工作。通過與大學和科研單位合作,共同開展地質科學研究,提高地質公園的科技含量,甚至成為某些重大地學問題的研究基地或中心。如德國Vulkaneifel地質公園對Maar湖的研究,Crete島推復和拆離構造的研究等,每年都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地質學家到此考察研究,組織專題討論會,在地質界已成為相關學科的理論生長點。在科研項目的投入上,一般有4種方式:其一,由國際相關組織出資,如有的歐洲國家的地質公園是由歐盟出資;其二,所屬國家的政府出資;其三,政府和公司聯合出資;其四,公司獨資,實行市場化運作。目前,我國地質公園一方面對科學研究的重視程度還不夠,另一方面,科研投入主要還是依靠政府支持。今後在科學研究上要加強與大學及科研單位的合作,在科研投入上要積極引入市場機制,吸引社會資金,並且爭取國際有關資金的援助,把地質公園建設成為面向公眾的地球科學教育普及基地。
參考文獻
[1]趙汀,趙遜.歐洲地質公園建設和意義.地球學報,2002,23(5):463~470.
[2]鄭敏,張家義.美國國家公園的管理對我國地質遺跡保護區管理體制建設的啟示.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3,13(1):35~38.
[3]後立勝.國家地質公園的發展及其階段性.當代經濟管理,2005,45(6):63~58.
[4]陳從喜.國內外地質遺跡保護和地質公園建設的進展與對策建議.國土資源情報,2004(5):8~11.
作者簡介
[1]侯華麗,中國國土資源經濟研究院,實習研究員。
[2]王素萍,中國國土資源經濟研究院,實習研究員。
③ 地質旅遊開發問題
為了保護珍貴的地貌景觀和地質遺跡,實現黃河三角洲的可持續發展,成立黃河三角洲國家地質公園的構想被提到了議事日程。
由於黃河三角洲面積廣大,所設立的地質公園園區不可能囊括所有的地質現象和有意義的地質點。所以,園區的設立從上述主要地學資源出發,考慮到基礎設施和交通狀況,實現資源共享。黃河三角洲國家地質公園的范圍與1992年成立的「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范圍一致,由大汶流草場、黃河入海口、一千二林場(黃河口森林公園)3個區域組成,面積15.3萬公頃(見彩圖29)。黃河三角洲國家地質公園於2003年4月開始申報工作,2004年6月經國土資源部有關專家審核,成為第三批國家地質公園。目前國家地質公園的基礎設施工作正在緊張進行中,預計2006年春舉行揭碑開園儀式,正式向遊人開放。
對本地區地質資源旅遊的規劃在空間上可劃分為四個區域:核心區、背景區、主要的接待服務區和古文化旅遊區。
核心區:主要是指黃河三角洲國家地質公園園區范圍所包括的區域,該區域集中了地質、生態、優美自然景觀等多種旅遊資源之精華。在地質旅遊資源方面,該區域擁有三角洲平原的河流地貌、河口地貌、海岸地貌以及黃河最新形成的黃河故道「刁口流路」和當前河道「清水溝流路」等地質旅遊資源;在生態旅遊方面,區內擁有最年輕的黃河三角洲濕地生態系統。黃河三角洲人煙稀少,大片新淤土地景觀的演替基本上沒有受到人類活動的干擾,形成我國暖溫帶最年輕、最完整和最典型的濕地生態系統,土壤和植被均保持著自然演替序列。而且黃河三角洲屬於東北亞內陸和環太平洋鳥類遷徙的中轉站,河海交匯地帶大量的水生生物給鳥類帶來豐富的食物,成為鳥類的天堂。1992年經國務院批准在這里設立了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這里完整的自然濕地生態系統和珍貴的鳥類。保護區內地勢平坦、土地遼闊、植被茂盛、狐兔出沒、百鳥雲集,數十萬畝的蘆葦盪、上萬畝檉柳林、成片的翅鹼蓬、星星點點的羅布麻、香蒲和縱橫交織的小河道和潮水溝是人們回歸大自然,進行科考、度假、觀鳥、探險、獵奇的理想場所。
背景區:是指除核心區和主要接待服務區以外有觀賞價值或科研價值的重要地質遺跡及反映區內資源開發利用活動的人文景觀的場所或區域。如黃河三角洲的頂點、1855年的海岸線(貝殼堤),黃河1976年以前的多期流路、決口扇等地質遺跡以及「孤東塔林」、「麥田油井」、「圍海長堤」、「海上平台」、「萬畝槐林」、「黃河勝利大橋」等反映資源開發及環境改造的景觀。此外,為了全面介紹和演示本區域相關的地學知識,方便遊客旅遊和很好銜接旅遊項目,該區域也設立一些地學知識陳列館和小型的接待服務實施。
主要的服務接待區:在東營市的城區,此外為了更好地為廣大遊客服務,在孤島鎮及仙河鎮也設立了二級服務接待區。東營市城區主要由東城和西城兩大片組成。西城是勝利油田主要的生活、科研和管理基地,具有濃郁的現代化油城特色。東城是20世紀80年代末期建設的城市新區,城區建設起點高、規劃超前、氣勢宏大、布局合理、建築風格新潮、城市綠化率高,生活環境舒適,城市景觀流暢、錯落有致,風格優雅。東營市城區是遊客進入東營市的主要通道,是遊客集散地,集中了東營市主要部分的賓館、飯店、招待所、商店等接待服務設施,成為黃河三角洲地質、生態旅遊主要的接待服務區。東營市城區及周邊地區旅遊資源類型主要以紀念場地(碑)和現代城市建築為主,具有明顯的油城特色和地方特色。主要的旅遊資源有:石油科技展覽館、天鵝湖、華八井、營二井、坨11井、新世紀廣場、黃河水體紀念碑等。其石油科技展覽館具有很高的科普價值和教育意義,為科普修學旅遊提供了有利條件。天鵝湖為華北最大的平原水庫,水面浩瀚無邊,在候鳥遷徙季節,百鳥群集,可以觀鳥,開展清潔的水上娛樂活動。同時天鵝湖的溫泉療養院設施完備,環境優美,可以開展高質量的療養、休閑度假。
古文化旅遊區:東營南部的廣饒縣境內有一片古老的陸地,文明史源遠流長。據考證,早在5000多年的大汶口、龍山文化時期,這里已有人類繁衍生息。至1995年底,已發現的文物有8000餘種,主要古跡有傅家遺址、柏寢台、孫家祠、關帝廟等。遊人在欣賞了地質公園自然風光之後可以領略這里豐厚的古代和人文典故。
根據區域地質旅遊資源的分布情況及結合區域旅遊資源的總體開發布局,對地質旅遊資源路線規劃如下。
線路1:東營市(公交車)—勝利黃河大橋(乘船)—西河口—黃河南岸大汶流自然保護區—墾利黃河口(公交車)—宋坨—東營市
說明:該線路可以觀察到各種河流地貌景觀、沉積構造、黃河1976年後的截流改道處、1855年海岸線、1955年海岸線、濕地、草場和海灘等自然景觀、強進淤型海積平原的海岸帶景觀、河口地質地貌景觀,依次經過黃河第五次改道(1934~1953年)、第二次改道(1897~1904年)和第四次改道(1929~1934年)的多期流路。
線路2:東營市(公交車)—永安鄉—宋坨—黃河南岸大汶流自然保護區(乘船)—墾利黃河口(公交車)—崔家屋子—勝利大橋—東營市
說明:該線路以車游為主,可以觀察到1855年海岸線、1955年海岸線、濕地、草場和海灘等自然景觀、各種鳥類、強進淤型海積平原的海岸帶景觀、河口地質地貌景觀,依次經過黃河第五次改道(1934~1953年)、第二次改道(1897~1904年)和第四次改道(1929~1934年)的多期流路,崔家屋子決口扇和部分河流地貌景觀及沉積構造。
線路3:東營(公交車)—勝利大橋—黃河北岸黃河口自然保護區—墾利黃河口—仙河鎮—孤東圍海長堤—五號樁—東營港—孤島鎮—東營市
說明:該線路以車游為主,可以觀察到除黃河第3次改道(1904~1926年)以外所有各期流路、1855年海岸線、1955年海岸線、濕地、草場和海灘等自然景觀、各種鳥類、強進淤型海積平原的海岸帶景觀、河口地質地貌景觀、石油開發景觀。
線路4:東營(乘車)—勝利大橋—孤島—五號樁—東營港—一千二自然保護區(乘船)—黃河刁口故道入海口(乘車)—東營市
說明:該線路以車游為主,可以觀察到除黃河第3次改道(1904~1926年)以外所有各期流路、1855年海岸線、1955年海岸線、濕地、草場和海灘等自然景觀、各種鳥類、強進淤型海積平原的海岸帶景觀、強進蝕型海積平原的海岸帶景觀、黃河故道河口地質地貌景觀、石油開發景觀。
線路5:東營市東城—西城
說明:為遊客食宿、游覽、交通、購物、娛樂提供主要服務,旅遊項目主要是展示本地區的現代文明及特有的油城文化景觀。東城區的主要景點有天鵝湖、世紀廣場、清風湖公園、黃河水體紀念碑等,天鵝湖位於東營市東城東南10km處,湖面面積40km2,湖面上棲息著百餘種鳥類。湖心的太陽島面積7200m2,遍布亭台樓閣,假山花園,天鵝湖西側有一處溫泉浴場,溫水取自地下1000m處,水中含有大量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世紀廣場氣勢雄偉壯觀,是東營這座新興城市最典型的標志性建築。西城主要體現了油城文化特色,有先進的叢式抽油井組,勝利油田第一口獲取工業油流的油井「華八井」,展示勝利油田地質勘探史,介紹石油知識和勝利油田開發建設的地質展覽館等。
線路6:東營市—廣饒縣
說明:主要是區內的古齊文化旅遊區,境內自原始社會中晚期就有人類繁衍生息,春秋戰國時期是齊國的樂安之地。秦漢以下至近代人才輩出,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為後世留存下了文物古跡和人文典故。至1995年底已經發現文物8000餘種,在前面的表中已經詳細列出了主要的古跡,本旅遊路線主要是為有興趣了解本區歷史文化的遊客提供服務。值得一提的是本線路將經過本區5000~6000年前的一條海岸線。
線路7:東營市(公交車)—西城石油地質博物館(公交車)—大汶流自然保護區(電平車、自行車)—墾利黃河口觀景(還可去黃河口涉水、漂流)(氣墊船、木船)—黃河北岸觀景台(公交車)—萬畝刺槐林(公交車)—孤島—利津黃河故道(公交車)—孤東油田(還可去河口區圍海長堤、河口海灘海上游樂區)(公交車)—黃河大橋(公交車)—東營市。
說明:本線路是一條綜合旅遊線路,集地質、生態、石油、人文等各類旅遊項目為一體,由於路線較長,景點較多,一天時間比較倉促,可安排在孤島鎮休息一夜,第二天繼續旅遊。
④ 重慶雲陽龍缸國家地質公園的開發建設
2004 年,雲陽相關部門開始組織專家人員對天坑龍缸等地質資源進行開發,並首次開展了重慶龍缸地質公園綜合調查,對區域內的旅遊資源進行了詳細的梳理;
2004 年,雲陽縣政府正式啟動龍缸地質公園申報工作,對區域內地質資源的保護起到了很積極的作用,同時,也讓更多的人開始關注這些獨特資源;
2005 年 2 月,景區要發展,規劃要先行,深諳這一道理的雲陽領導班子開始緊鑼密鼓的開展公園規劃工作,完成了《龍缸地質公園總體規劃》;
2005 年 8 月,國務院國土資源部正式授予雲陽龍缸地質公園國家地質公園的資格,對公園未來的發展既是一種肯定,也是一種推動;
2007 年 10 月,龍缸國家地質公園正式開工建設,設置了公園界碑,對公園內的基礎設施進行了建設與完善;
2008 年 9 月,隨著旅遊發展的需要。在充分保護公園地質旅遊資源的基礎上,完成《龍缸國家地質公園旅遊總體規劃》的編制,推動公園的建設與開發;
2012 年 4 月,龍缸國家地質公園假設已經取得了初步的成效,正式開放迎客,並在五一期間迎來了旅遊的小高潮,這對公園來說是莫大的鼓勵,說明公園很有市場吸引力;
2012 年 11 月,通過一系列的努力,公園的龍缸景區被正式評為國家 AAAA級景區,現在公園正在為其他兩個區塊的發展以及龍缸景區創 AAAAA 積極做著准備。
2014年3月,總投資3500多萬元的雲端廊橋開工建造,採用了最先進的抗風動、減震荷載等技術,可抗絕壁大風及8級地震。
2015年5月1日,雲端廊橋正式開門迎客。
⑤ 武功山風景名勝區的開發保護
在20世紀80年代以前,武功山沒有有效的管理機構,長期處於無人監管狀態,讓自然環境受到了嚴重破壞。50年代「大躍進」的「大煉鋼鐵」時期,林木砍伐無數,古木、叢林遭受了一次較大的破壞。20世紀70年代,江西省政府為了統一開發經營武功山,成立了「江西省國營武功山墾殖場」,直屬省農林墾殖廳管轄。
1985年12月3日正式將武功山列入「江西省第一批省級保護風景名勝區」後,武功山發展才走上正軌,環境與生態保護才真正納入工作范圍。自此武功山地區的植物覆蓋率逐年增長。
2003年8月,萍鄉市委、市政府專門成立派出機構萍鄉武功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從事武功山開發工作。逐步完善了旅遊公路、客運索道、游步道、文化園、寺廟、賓招、電力、通訊等基礎設施;加大了資源保護與挖掘力度,採取得力措施切實維護了景區資源真實與完整,發現了高山瀑布、溫泉、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和巨型活體靈芝等寶貴資源;組建並實質運作了江西武功山旅遊發展有限公司;成功申報了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三項工作,預備國家自然遺產的相繼批准與設立,武功山的發展與保護走上了更好更快的步伐。
金頂索道
萍鄉武功山風景名勝區內的金頂索道分為上下兩級,總投資2600萬元,2009年12月開始建設,2010年10月索道建成並於2011年3月通過國家索檢中心驗收。該索道建於海拔1600多米的高山上,總長度890米,上、下站房高差約300米,為單線循環脈動吊廂組式索道,共有4組12個吊廂,全程最快6分鍾,每小時單向運量約為450人。萍鄉武功山景區內的金頂索道總投資1500萬元,全長約800米,運行時間約20分鍾,下站房位於古官道,上站房位於觀音廟後約100米,2012年6月開始建設,2014年通過驗收並投入運營。
觀光棧道
觀光棧道位於萍鄉武功山景區內,總投資約1200萬元,於2010年1月開工建設,2010年6月正式開通。棧道全線長約1092米,寬為1.5米,起始許願石景點,終點為金頂二級索道下站,沿線共設立一座懸索橋、三個觀景平台及一個高空玻璃眺台。採用俄羅斯進口防腐木為材料,設計上依山就勢,兼顧實用美觀,既是景區的游務設施,更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截止到2014年,是江西省內工藝最精、檔次最高的木棧道。
懸索橋
武功山的首座懸索橋,位於萍鄉武功山景區內,投資約300萬元,總長約為100米,橋面凈寬1.8米,空懸於海拔1500多米的懸崖之間,能給遊客客帶來更多驚險、刺激的旅遊體驗。2013年,新游線的建成開通,使遊客原先近3個小時的登山過程,縮短到1個小時。
⑥ 我國的國家森林公園是禁止開發區域嗎
首先那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以下分別是國家公園和國家森林公園的定義:
國家公園是指國家為了保護一個或多個典型生態系統的完整性,為生態旅遊、科學研究和環境教育提供場所,而劃定的需要特殊保護、管理和利用的自然區域。國家公園是以生態環境、自然資源保護和適度旅遊開發為基本策略,通過較小范圍的適度開發實現大范圍的有效保護,既排除與保護目標相抵觸的開發利用方式,達到了保護生態系統完整性的目的,又為公眾提供了旅遊、科研、教育、娛樂的機會和場所,是一種能夠合理處理生態環境保護與資源開發利用關系的行之有效的保護和管理模式。例如:世界上最早的「國家公園」為1872年美國建立「黃石國家公園」。
國家森林公園主要的意義和作用是景觀資源的保存與保護,資源環境的考察與研究,旅遊觀光業的可持續發展。
定義很相近。
其實廣義:國家公園概念包括國家森林公園在內,國家公園有:森林公園、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國家地質公園等等。
詳細區分是:
1.構成的生態環境:
國家公園生態環境廣泛,有河流山川草原等,包括森林在內,而國家森林公園主要以森林資源為主。
2.開發概念不同:
國家公園的選區標准;國家公園應包含有代表性的較大的自然區域、特徵或自然風光,這里的動植種類、生長環境以及地貌景點在精神、科學、教學、娛樂和旅遊方面均具有特殊意義;國家公園的范圍應以包含一個以上完整性生態系統,且未被現代人類佔用或開發而有本質性的改變。
國家森林公園具有一定規模和質量的森林風景資源與環境條件,可以開展森林旅遊,並按法定程序申報批準的森林地域。
都是我個人的觀點,其實國家公園概念應該是包括國家森林公園的。
普達措國家公園也可以叫國家森林公園的,只是命名的區別吧(個人觀點)。而湯旺河國家公園,不可能叫湯旺河國家河流公園吧,所以直接就叫湯旺河國際公園了。至於張家界和八達嶺,都已森林地貌為主,所以歸類為國家森林公園是可以的。
國家禁止的地方當然是禁止開發區域了…但是科研考察可以…
⑦ 國家地質公園和國家森林公園有什麼區別
國家地質公園是以其地質科學意義、珍奇秀麗和獨特的地質景觀為主,融合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的自然公園。
國家級森林公園,顧名思義,主要是森林景觀特別優美,人文景物比較集中,觀賞、科學、文化價值高,地理位置特殊,具有一定的區域代表性,有較高的知名度;國家森林公園主要的意義和作用是景觀資源的保存與保護,資源環境的考察與研究,旅遊觀光業的可持續發展。
二者區別:
1.構成的生態環境不同:
國家地質公園生態環境廣泛,有河流山川草原等,包括森林在內,而國家森林公園主要以森林資源為主。
2.開發概念不同:
國家地質公園的選區標准;國家公園應包含有代表性的較大的自然區域、特徵或自然風光,這里的動植種類、生長環境以及地貌景點在精神、科學、教學、娛樂和旅遊方面均具有特殊意義;
而國家森林公園具有一定規模和質量的森林風景資源與環境條件,可以開展森林旅遊,並按法定程序申報批準的森林地域。
⑧ 保護和開發現狀
昌樂縣火山群地質遺跡保護工作始於1984年。1984年4月,縣政府建立「團山子古火山頸遺跡」保護區,並採取了外圍設立圍牆、區內禁止開採石材、建立地質遺跡展廳、設立保護碑等措施進行保護。2002年在郝家溝一帶發掘出多處古火山頸地質遺跡後,縣政府隨即啟動了昌樂縣古火山群地質遺跡保護項目,對郝家溝地區的古火山頸地質遺跡進行保護,編制了地質遺跡景觀保護規則,設立封閉式圍欄、剖面清理加固、植被綠化、建設步行道、保護房等必要的保護措施。
2009年4月成立昌樂縣遠古火山群生態林場管委會,2010年9月成立昌樂縣遠古火山群保護管理處,進一步加強了對古火山群的保護。
為充分開發利用這一不可再生的地質資源,近幾年來,縣委、縣政府堅持保護開發並舉的原則,邀請國內知名旅遊規劃設計單位對古火山群的開發作了詳細的規劃,並逐步進行了開發。下一步,在不斷完善基礎配套設施建設的同時,通過招商並爭取省地震管理部門的支持,依託遠古火山口群建設地震救援培訓基地和動感地震及火山噴發模擬4D影院,將遠古火山口群旅遊區打造成以遊客休閑體驗、學生地質科普教育、專業應急救援人員培訓為主要功能的山東省火山地震地質科普教育體驗中心。
2007年,昌樂省級地質公園經山東省國土資源廳批准,昌樂新近紀火山群地質遺跡,在前期開發保護的基礎上,編制了地質公園和自然風景區建設總體規劃。本著一次規劃,分步實施,打好基礎,逐步完善的原則,規劃范圍:北至大埠、大山村一線,南至丁家山、下河一線,東至隋姑山、團山子,西至郝家溝、黑山。地理坐標:東經118°47ཆ″~118°53ཆ″,北緯36°31ཐ″~36°33ཤ″,面積40.5km2。
2013年開展了「山東省昌樂縣古火山調查與評價」工作,通過本次工作對典型古火山地質遺跡特徵和火山岩特徵進行了較為全面的調查和描述,對古火山地質遺跡進行了科學、系統的類型劃分,並對古火山地質遺跡進行了評價,對古火山地質遺跡的保護與開發利用提出了可行性建議。為該地區古火山口地質公園的進一步規劃、開發利用,以及古火山資源的保護等提供基礎資料和理論支持。
2014年1月昌樂火山地質公園成功入選國家地質公園,這次入選國家地質公園,將提高公園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有利活躍火山寶石旅遊市場,推進地質遺跡和原生態保護。
⑨ 甘肅敦煌雅丹國家地質公園的發掘保護
敦煌雅丹地貌民間發現較早,但由於認識的局限性,沒有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真正走入當地一些文化人的視野並被認識到其保護開發價值是在上世紀90年代初。1998年,雅丹的開發提上敦煌市政府有關方面的議事日程。自此,敦煌雅丹地貌景區的發掘開發進入了艱苦的發展過程。
2001年,敦煌市人民政府正式成立了專門機構——敦煌市雅丹地貌風景區管理處,配備人員對景區進行全面保護與開發。由於地處羅布泊無人區,遠離市區,無路、無電、無水、無通迅聯絡,條件十分艱苦。在此情況下,雅丹地貌風景區管理處首先確定了保護區范圍和游覽觀賞區,請地質專家普查地貌,請旅遊專家制定總體規劃,市政府公布了保護管理條例。2001年12月經多方專家評審,敦煌雅丹被國土資源部批准列入全國第二批國家地質公園行列後,敦煌市政府高度重視,在市財政非常困難的情況下,投入資金修通了市區至雅丹景區的公路。景區內北線三級旅遊觀光道路21.8公里,環形觀光道路19.33公里,停車場10000平方米,建成了景區標志性大門和地學博物館,以及集接待、演示、展覽、辦公、餐飲、住宿為一體的綜合接待大廳等。利用風光資源建成了風能發電100千瓦,光伏發電100千瓦的發電站及相關配套設施,開通了中國電信、中國移動通訊設施,購置了觀光車輛等。面貌一新的雅丹地質公園,2002年2月28日在北京正式被授匾,2003年8月29日正式開園揭碑,向大眾展露出神奇瑰麗的真容。
近幾年來,敦煌市國土資源局、敦煌市雅丹地貌風景區管理處加大雅丹的開發保護力度,與地質部門、沙漠科研院所開展了系列地質遺跡挖掘和保護研究,雅丹地區氣象、流動沙丘監測等科研項目,施工了環形道路固沙和設立外圍防爬圍欄等一系列保護工程。
通過十年的開發保護發展,敦煌雅丹國家地質公園的基礎設施從無到有,從簡陋到初具規模,成為大漠深處頗具影響力的國家級地質公園。2001年 12月國土資源部批准建立了「甘肅敦煌雅丹國家地質公園」,2003年8月正式開園揭碑,並對遊人開放。2006年11月被國家旅遊局評定為AAAA級旅遊景區。 2005年3月,被西北風情旅遊聯合會確定為西北風情自駕車旅遊基地。2011年8月被國土資源部命名為「國土資源科普基地」。2012年10月被甘肅省科學技術協會命名為「甘肅省科普教育基地」。
⑩ 國家地質公園三級保護區是什麼意思
你好,根據你的提問,我認為這個詞語的意思是此地是受國家保護的地質公園劃分等級為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