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園大全 » 柳江地質公園地質調查簡史

柳江地質公園地質調查簡史

發布時間: 2021-03-06 14:49:54

㈠ 羌塘盆地地質研究簡史

羌塘盆地地質調查與研究工作已有百餘年歷史,其間分為四個階段:

(一) 20世紀初期啟蒙階段

最早進入羌塘地區進行地質科學考察的是1903年以Sven Hedin,F.K Ward,Heim為代表的探險家。他們在該區進行科學探險的同時,採集了大量的植物和岩石標本,發表了涉及羌塘高原地層與構造方面的論著15篇。由於涉足的范圍十分有限,資料收集也比較零星,大多論著僅是停留在對自然現象的描述上。

(二) 20世紀上半葉奠基階段

通過啟蒙階段的初步地質考察,這批外國學者發現羌塘地區地層與地質構造的確獨到誘人,隨後他們就將研究范圍進一步擴大到喜馬拉雅、克什米爾、帕米爾、喀喇昆侖、藏東等地區。通過地質考察和部分地段地質斷面的詳細研究,初步釐定了青藏高原西部地層系統、基本構造格局。可喜的是,這個時期中國地質學家首次登上高原地質調研的舞台,如著名的地質學家孫健初、植物學家劉慎諤[1]等於20世紀30~40年代步入羌塘地區進行地質和自然地理考察,編著了一系列有關青藏高原腹地地質、氣候、植物等方面的論著,為後期地質工作奠定了基礎。

(三) 20世紀50年代到80年代大發展階段

20世紀50年代初期,以李璞為首的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工作隊在川西和羌塘東部進行了為期兩年的系統路線地質調查和專題研究。原地質礦產部航空物探大隊和西藏自治區地質局第四普查大隊、青海省石油地質局柴達木普查大隊等分別在羌塘西部地區開展了1∶20萬、1∶40萬和1∶100萬路線地質調查工作。1973~1976年間,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綜合考察大隊藏北分隊先後四次穿越羌塘盆地主體,開展了地層古生物、岩石、構造、地熱、第四紀地質、地貌、冰川、湖泊等方面的綜合性科學考察,並分別與美國、德國、英國(1985年)、法國(1980~1982 年)和日本(1985~1990 年)等國家的科學家合作,實施了以人工爆破地震為主的亞東-格爾木、佩古錯-普莫雍錯、色林錯-蓬錯一雅安多、洛札-那曲等幾個重點地區地學大斷面的地球物理調查,基本查明了青藏高原的地質構造輪廓,提出了高原岩石圈變形機制和運動模式的基本框架。隨後,原地質礦產部高原地質大隊藏北無人區地質綜合考察分隊在羌塘盆地西部「中央隆起帶」南北兩側開展了詳細的地質填圖工作,發現了「茶桑-查布裂谷帶」和中生代海相油頁岩,初步建立羌塘盆地西部地層系統,較完整地勾畫了羌塘陸塊的構造輪廓。與此同時,青海省、四川省等地礦局有關單位又陸續完成了羌塘東部1∶100萬溫泉[RG1]、昌都幅[RG2]的區域地質填圖。國家測繪局和總參測繪局又於20世紀70年代完成了整個青藏高原1∶100萬航測地形圖的測繪工作,為高原環境與資源調查提供了圖件保障。

20世紀80年代,隨著地學理論發展和人口、資源、環境地球統一觀認識的提高,科學技術進步及國民經濟快速發展的需要,使羌塘地區地質調查研究工作再掀高潮。廣大地學工作者以板塊構造理論和造山帶地質學理論為指導,藉助高新技術設備,應用先進的探測手段,以高原深部結構構造及板塊動力學和高原隆升機制研究為主題,研究范圍從空中到地面,從地表到深部,從腹地到周邊,從現象到動因;研究領域從固體礦產到能源、石油、天然氣、地熱,從地史中的沉積盆地到現代鹽湖沉積,從地質到環境……,地質、地球物理、地球化學、水文和環境工程等,多學科齊頭並進,多工種聯合作戰。同時,西藏自治區地礦局(1980~1986年)又陸續完成羌塘西部1∶100萬改則幅[RG3]、日土幅[RG4]地質調查任務,原地質礦產部和石油工業部等單位在羌塘盆地更大范圍內開展了1∶20萬地質填圖[RG57]及1∶50萬航磁測量[RG8]、14幅1∶100萬航空磁測圖編制工作,並進行了更廣泛的地質、礦產、地球物理、水文、工程地質勘查專題研究。截至1987年底,羌塘西部大部分地區1∶100萬和部分地區的1∶20萬區域地質調查工作全面結束,進一步完善了該區地層系統,構造格架基本明朗[2]

(四) 20世紀90年代至今全面深化階段

20世紀90年代以來,飛速發展的中國經濟需要更多的油氣資源支撐,國內石油剩餘可采儲量不斷減少,供求矛盾十分突出,靠進口不是長久之計。為解決這一嚴重製約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瓶頸」問題,當務之急是尋找新的油氣資源戰略接替區。經過認真反復研究之後,人們將新的油氣資源戰略目標區鎖定在與中東特提斯構造域成油地質條件相似的羌塘盆地,藉助高新技術手段,一場聲勢浩大的多工種、多學科石油地質調查工作在E87 °以西地區展開。這次工作基本查明了羌塘西部的構造格局、盆地演化歷程,對盆地的油氣潛力給予了充分肯定而樂觀評價,編寫了近50餘份科研報告,出版了5部研究專著[3~7],公開發表了180餘篇學術論文(表1-1)。

表1-1 與羌塘地區有關的地質文獻

續表

同時,中國地質調查局緊緊圍繞服務經濟社會和西部大開發的戰略目標,從2000年以來實施了以填補青藏高原中比例尺地質調查空白區為重點的新一輪國土資源調查項目,集全國數省(區)地質調查院、科研院所、地質院校的區調精兵強將,克服重重困難,奮戰「地球之巔」,在造山帶地質理論研究和礦產資源、生態地質調查諸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和豐碩的地質成果。在此期間,羌塘盆地東部幾個重要圖幅的地質調查工作相繼完成[RG917](圖1-3)。

圖1-3 羌塘盆地東部1∶25萬圖幅接圖表

㈡ 地質發展簡史

本區位於華北地台燕山台褶帶的東段,地質發展歷史與華北地台發展史基本一致,曾經歷過基底形成、蓋層演化、構造變形改造等幾個重要階段。

從區域地質背景來看,華北地台結晶基底的形成,經歷了太古代及早元古代這一漫長的地槽發展階段,呂梁運動造成地槽褶皺回返,形成了華北地台的統一結晶基底。本區雖然未見有大面積太古界及早元古界變質岩系的出露,但是尚可以看到新太古界綏中花崗岩。

自呂梁運動以後,華北地台進入了一個相對穩定的蓋層發展階段,但在中、新元古代(特別是中元古代)地形起伏還是比較明顯的,地台北部的燕山地區發育北東東向的狹長海槽,並有隆起帶相間。本區缺失中元古界,其原因與台拱區西界的青龍-灤縣大斷裂密切相關。該斷裂為基底型斷裂,古元古代初期至新元古代早期,該斷裂兩側呈明顯的差異升降活動,西盤持續下降,堆積了厚達數萬米的海相地層。東盤即台拱區則不斷隆起,沉積間斷,遭受剝蝕並為西盤提供了沉積物源。在新元古代中期,華北地台整體下降,海侵范圍急劇擴大,向東越過了青龍-灤縣大斷裂,直達山海關一帶,在本區形成了濱淺海相的青白口系長龍山組和景兒峪組。在新元古代晚期,即8.0億~5.7億年的震旦紀,華北地台主體部分上升成陸,因此在實習區沒有接受沉積。

從寒武紀至中奧陶世末期,華北地台總體處於海侵環境,地殼運動主要發生在海盆內部。早寒武世華北地台再度下降,在本區表現為下寒武統府君山組假整合於青白口系景兒峪組之上。早寒武世府君山期,本區地殼又開始上升,曾一度出現沉積間斷,即饅頭組與下伏府君山組呈假整合接觸;而其餘時期雖有短期上升,但沉積是連續的,地層之間為整合接觸關系。

中奧陶世晚期,整個華北地台再次全面上升成陸,轉入長期遭受風化剝蝕的地史時期,因此,實習區和華北地台其他地區一樣,缺失這一時期的沉積,並形成廣泛分布的古風化殼。在古風化殼上形成了殘積型為主的山西式鐵礦和鋁土礦。

中石炭世,華北地台又開始緩慢沉降,中、晚石炭世沉積的主體為一套海陸交互相的含煤碎屑岩。

晚石炭世末期地殼上升,致使華北地台的主體基本脫離海洋環境,轉為陸地環境。早二疊世沉積為一套以河湖相、沼澤相為主的含煤碎屑建造,晚二疊世沉積為一套不含煤的河湖相碎屑建造。

早-中三疊世本區處於上升階段,缺失沉積。中三疊世末的印支運動在東鄰遼寧省內比較強烈,往西進入實習區明顯減弱。在實習區,印支運動造成了下侏羅統北票組與下伏古生界之間呈角度不整合接觸關系。

在侏羅紀發生了對我國東部地區影響極為強烈的燕山運動。早侏羅世末的燕山運動Ⅰ幕較弱,在本區表現為由局部掀動而造成的中、下侏羅統之間的弱角度不整合接觸關系。中侏羅世以來,地殼活動進一步發展,基底斷裂繼承性活動,發生了裂隙式火山噴發,並有岩漿侵入,在本區形成了中侏羅統蘭旗組中性火山岩。

中侏羅世末的燕山運動Ⅱ幕比較強烈,在北西-南東向擠壓應力作用下,廣泛發育軸向以北東向為主的褶皺,基底斷裂復活並產生新斷裂。實習區最重要的地質構造———柳江向斜的初始形態就是由燕山運動Ⅱ幕造成的,可能當時的軸向是北東向或北北東向,兩翼傾角都是比較平緩並且接近相等的。

晚侏羅世為地殼劇烈活動時期,火山活動有中性和酸性岩漿噴發,在實習區形成上侏羅統孫家梁組火山岩。晚侏羅世末的燕山運動主幕———第Ⅲ幕造成了區域性的強烈構造變形和大規模岩體侵入。在實習區表現為大規模的酸性深成侵入活動,形成響山花崗岩基和後湖山花崗岩株,它們侵入於孫家梁組及更老的地層中。位於柳江向斜南端西側的響山花崗岩岩基侵入時對周圍產生側向擠壓,導致柳江向斜進一步變形。向斜南端西側受到由西向東的擠壓力,造成褶皺軸向由近北東向或北北東向變為近南北向,向斜西翼地層產狀變陡,發育南北向逆斷層,局部地層直立、倒轉或缺失;而東翼地層受影響很小,傾角較緩,南北向逆斷層不發育。

燕山運動Ⅱ、Ⅲ幕形成了區域主體構造格局,在實習區形成了柳江向斜和一些新斷裂,並且使老斷裂重新活動。從白堊紀開始,區域構造運動強度總體上逐漸減弱,全區總體上升遭受剝蝕,局部地區出現裂谷系和斷陷盆地。實習區地殼上升運動明顯,並且西北部抬升幅度大於東南部,全區缺失白堊紀—新近紀的沉積,在古近紀—第四紀早期發育了海拔大約為600m、450m、300m的三級夷平面,在第四紀形成了多級河流階地和溶洞。

由此可見,侏羅紀燕山運動,特別是晚侏羅世末的燕山運動Ⅲ幕,對實習區的地質演化過程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這次運動奠定了實習區現今構造格局的基本輪廓,以後的地質作用只是在此基礎上進行改造而已。

㈢ 研究簡史

浙江白堊系的研究實始於 20 世紀 20 年代,劉季辰、趙亞曾 ( 1927) 在調查浙西地質時,將流紋岩高山之下的紫紅色砂岩、頁岩、凝灰質礫岩和綠色砂岩、頁岩互層稱之為「建德系」( 著名的建德群即源於此) ,並於其中採到葉肢介和植物化石,將其與山東 「萊陽層」和川鄂的 「歸州系」相對比,時代歸晚白堊世。 「建德系」之上為流紋岩。嗣後,葉良輔、何作霖 ( 1930) 、舒文博 ( 1930) 、孟憲民 ( 1930) 、高平 ( 1935) 、盛莘夫( 1934,1951) 等先後在浙江一些地區開展地質調查,討論或涉及地層劃分、對比及時代歸屬等問題。然而,他們基本沿用劉季辰、趙亞曾兩人所建層序及所定時代。1933 年計榮森研究壽昌地區葉肢介化石,秉志、閆敦建研究該區魚化石,1948 年李星學研究壽昌、蘭溪及諸暨等地植物化石,均先後提出 「建德系」為早白堊世的觀點。

1949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隨著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蓬勃發展,地質工作加快了前進的步伐,特別是 1958 年以來,逐步在浙江各地開展了 1∶ 20 萬區域地質測量、石油地質普查以及專題性研究等工作,積累了豐富寶貴的地層、古生物資料,建立並逐步完善浙西北、浙東南上中生界地層層序,並研究地層對比及其時代等問題。值得提出的是,原浙江省地質局完成的 1∶ 20 萬建德幅 ( 1965) 區測報告,建立了至今仍為大家所沿用的浙西北地層系統; 1∶ 20 萬金華幅 ( 1966) 區測報告提出了浙西、浙東地層對比方案; 1971 年1∶ 20 萬麗水幅填圖中,在麗水老竹盆地發現含建德生物群的地層不整合伏於含永康生物群地層之下,從根本上解決了浙東館頭組與浙西壽昌組是橫向關系抑或上、下關系的長期爭論; 1975 年 1∶ 20 萬諸暨幅,發現浙西以火山岩占優勢的壽昌組與浙東磨石山組 c、d 段火山岩相接,為兩區火山岩對比找到直接依據,同時進一步證實館頭組與壽昌組為上、下關系。此外,在浙東磨石山群各段中,特別是 c2段中不斷發現化石,為浙西建德群與浙東磨石山群的對比提供了化石佐證。以上研究成果集中反映在浙江省 1∶ 20 萬區測 ( 區調)報告、1∶ 50 萬地質圖及其說明書、浙江省區域地層表、《浙江省區域地質志》、1∶ 5 萬區調報告、《浙江省岩石地層》以及其他專題研究報告與論著中。

早在 1959 年,中國科學院以顧知微為首的浙江地層隊在浙江開展了較詳細的地層古生物研究工作,在 《「白堊紀」及第三紀地層報告》 ( 1959) 中,將建德壽昌原劉季辰、趙亞曾兩人所建的 「建德系」自下而上進一步劃分為建德統 ( J22—J3) ( 包括硯嶺組、蔡郎崗組及壽昌組) 、紫紅色砂頁岩層 ( K1?) 及浙江流紋岩 ( K1?) 等五個地層單位,第一屆全國地層會議基本採納了這一意見,並反映在 《中國的侏羅系和白堊系》中 ( 顧知微,1962) 。1961 年顧知微等根據淡水軟體動物化石,首次提出永康組或館頭組與壽昌組不能對比的正確意見。1962 ~1965 年和 1974 ~1975 年間以顧知微為代表的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 ( 以下簡稱 「古生物所」) 繼續在浙江開展野外調研,獲得豐富的地層古生物資料,發表了許多論文著作,大大提高了浙江晚中生代地層的研究程度。

表1-1 浙江省白琧系劃分沿革簡表

浙江石油地質大隊 ( 後稱浙江石油勘探處) 自 1959 年在浙江開展石油地質普查工作以來,對浙江一些主要沉積盆地做了大量地層古生物及含油氣方面的研究,早在 1959 年就在永康盆地建立了浙東地區白堊系標准剖面,創建了磨石山組、永康組 ( 館頭段、朝川段) 、方岩組的白堊紀地層序列,對金衢盆地的衢江群做了詳細的生物地層研究等工作,特別是利用鑽井揭示某些沉積盆地第四系覆蓋層之下地層發育等情況,建立了沒有地表露頭的上白堊統頂部的桐鄉組,完善了浙江省白堊系的地層序列。他們的研究成果很多,但大多為未公開發表的地質報告,相繼發表了 《浙江白堊系》( 林怡然等,1989) ,《中國東南部白堊紀盆地特徵及含油氣遠景》( 徐克定,1989) 和 《浙江白堊系研究》( 蔣維三等,1993)等論著。

1960 年以李春昱為代表的浙閩中生界地層研究隊,研究了浙閩兩省中生代火山、沉積岩系,在 《浙閩中生代火山岩沉積岩系的研究》一書中提出兩省統一劃分方案。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 ( 簡稱 「古脊椎所」,下同) 張彌曼等長期研究浙江中生代晚期魚化石,發表了 《浙江中生代晚期魚化石》 ( 張彌曼等,1977) 等多篇論著,建立了晚侏羅世與早白堊世兩個魚化石群。浙江省博物館蔡正全等 ( 1994) 發表了產於浙江臨海上盤上白堊統小雄組的翼龍化石的報道。

1985 年 10 月由中國古生物學會、中國石油學會在浙江聯合舉辦 「中國南方白堊系及其含油氣遠景學術討論會」,諸多學者發表了有關浙江白堊系許多論文,促進了對浙江白堊系的研究。

近 30 年來,南京地質調查中心 ( 南京地質礦產研究所) 等單位、有關省的國土資源廳以及大專院校等對中國東南沿海諸省中生代火山地質及礦產開展了攻關性、多學科綜合研究,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就地層工作而言,在進一步開展岩石地層與生物地層研究的同時,又開展了火山地層學研究,引用火山旋迴等劃分、對比地層,廣泛開展同位素年代學研究,獲得了一批寶貴的同位素年齡數據,磁性地層學等工作也初見成效,從而,進一步提高浙江白堊系研究程度。

值得一提的是,全國地層多重劃分對比研究套書之一 《浙江省岩石地層》 ( 浙江省地質礦產局,1996) ,它以國際地層指南和中國地層指南為准則,以現代地層學理論為指導,研究和討論了浙江省岩石地層序列及其空間展布和變化規律,也討論了生物地層和年代地層等,首次建立了浙江省地層資料庫,它代表了浙江地層研究的當時先進水平。近十餘年來,白堊繫上部地層中恐龍蛋和恐龍化石的不斷發現; 同位素測年技術方法的提高,積累了一些精度較高的同位素年齡數據; 區域地質研究不斷深化,對浙江省上中生界時代歸屬有了比較統一的認識。

綜觀上述,浙江白堊系研究達到目前這樣的水平,是前輩地質學家和近 60 年來廣大地質、地層、古生物工作者辛勤勞動的結晶,它為今後繼續深入促進地層學的進步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浙江省白堊系劃分沿革見表 1 -1。

㈣ 祁漫塔格及鄰區地質調查研究簡史

東昆侖造山帶大致以烏圖美仁一帶為界,可以劃分為東、西兩段(莫宣學等,2007)。這里所討論的「東昆侖祁漫塔格及鄰區」范圍指的是東昆侖西段地區,一些重要地質問題的討論也部分涉及東昆侖造山帶的其他地區。

瑞典人斯文海定(Svenhedin)是祁漫塔格地區最早的地質調查者,1899年他越過祁漫塔格到柴達木盆地西部(現在的紅柳泉、茫崖等地區)進行了路線地質調查。其後,1946年李樹勛隨青海公路勘探隊,沿柴達木盆地南緣到阿爾金進行了地質觀測,著有《柴達木盆地報告》。

新中國成立至1965年以前,石油地質部門圍繞柴達木盆地及周圍山系邊緣開展了小比例尺區域地質調查工作,著有《1955年初步地質總結》(地質部柴達木石油普查大隊,1955)和《1957年地質工作報告》(青海石油普查大隊,1957),兩份報告對柴達木盆地及邊緣山系地質情況有了全面的、初步的了解,並第一次編制出了祁漫塔格地區的地層表。1958年張文堂等人在祁漫塔格地區進行了專題研究工作,著有《柴達木盆地西部邊緣地區的地層》一文,同年青海石油勘探局115 隊以及青海省地質局石油普查大隊在本區分別進行了1:20萬、1:50萬地質、水文地質調查。1969~1970年青海省地質礦產局第一區調隊在祁漫塔格北坡山前低山區做了1:20萬區域地質調查,編有《東昆侖西段北坡地質報告》。

1954~1958年,石油工業部青海石油管理局完成了全盆地的1:50萬重磁普查;1958~1960年,新疆庫巴地質隊在若羌—庫木庫里一帶開展了路線找礦及礦點檢查,通過路線調查發現了一批礦點,並進行了初步評價。1966~1975年間開展了1:100萬、1:50萬航磁測量,部分地區進行了1:5萬地面磁測,同時在磁異常檢查中先後發現了肯德可克、尕林格、野馬泉等鉛、鋅、鐵礦床。較大規模的礦產地質調查工作自20世紀70年代後陸續開展,青海省地礦局先後在野馬泉地區針對鐵礦組織會戰,探明了一批鐵礦資源;80 年代後祁漫塔格及鄰區地勘工作轉入以銅多金屬為主的礦產普查,發現了一批中-小型鉛鋅、銀、錫礦床和大量的鐵多金屬礦點。近些年來,青海省有色地勘局等單位在肯德可克、黑山一帶開展化探掃面及異常檢查時,發現了獨立的金、鈷、鉍礦體。

最早的區域地質調查正式文獻資料應屬《柴達木幅1:100萬地質圖及說明書》(地質部石油地質局綜合研究隊西北區隊,1964),1:100萬柴達木幅地質礦產圖並非是實測而成,屬綜合編圖性質,綜合編圖主要利用1954~1961 年青海省1:20萬區調、1:5萬~1:20萬區域地質普查及勘探、科研的成果資料,提交了1:100萬地質圖、礦產圖及說明書,祁漫塔格地區位於該1:100萬圖幅西南角,但該地區除那陵格勒河北部極少地區外,其他地區未進行過任何形式的地質調查工作,因此,1:100萬柴達木幅地質圖中祁漫塔格地區除那陵格勒河以北地區依據鄰區資料做了概略編圖外,其餘地區留為空白。1982~1985年,新疆地礦局區調隊完成了若羌縣幅1:100萬區域地質調查並內部出版了該報告。

系統的中比例尺區域地質調查工作始於1978年。1983年,青海省地礦局第一區調隊完成了J-46-[26](伯喀里克幅)、J-46-[27](那陵格勒幅)、J-46-[28](烏圖美仁幅)1:20萬區域地質調查(聯測),內部出版了三幅聯測的地質圖與區域地質調查報告,1986~1992年青海省地質局區調綜合地質大隊先後完成了1:20萬土窯洞幅、茫崖幅區域地質、礦產調查,1:20萬塔鶴托坂日幅(J-46-[32])、可可西里湖幅(I-46 [2])區域地質調查。

2000~2005年由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實施的國土資源大調查全面開展了我國西部空白區的1:25萬區域地質調查,隨著這一批區調圖幅完成,祁漫塔格及鄰區全面覆蓋了中比例尺的區域地質調查。

2005年以來,祁漫塔格地區開始了大規模的1:5萬區域地質礦產調查工作,目前已結題或正在開展調查的圖幅有37幅之多,基本可以覆蓋青海省境的祁漫塔格山脈。

可以看出,中比例尺的地質調查工作已覆蓋了全區,地質調查工作基礎是比較好的,特別是在庫郎米其提-布喀達坂峰一帶開展的1:25萬區域地質調查形成了一個工作程度相對較高、南北向橫跨整個東昆侖造山帶的地質走廊帶,為全面解剖祁漫塔格及鄰區的地質構造特徵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相對而言,涉及東昆侖造山帶的專題研究工作是不平衡的,已開展的專題研究工作主要集中於青藏公路沿線及其以東地區,西段北部(即祁漫塔格山脈)專題研究工作開展也相對較多,一方面,西段北部為青海省十分重要的一個鐵多金屬成礦帶,其中野馬泉地區是青海省重要的鐵多金屬礦集區,20世紀60~70年代在野馬泉地區發現鐵礦,此後青海省地質局等單位在這里開展了近十年的鐵礦會戰。近年來,又陸續發現了白乾湖超大型鎢錫礦田等一批礦床,因此受到地學界的關注。該區始終是地質工作者勘探或研究的熱點地區,同時這些地區通行條件及自然地理條件相對較好,依託花-格公路,大部地區可以便利涉足,所以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涉及東昆侖造山帶西段北坡的專題研究工作非常多,發表了一大批科研論著。基於這些研究,祁漫塔格地區的基本地質構造格架、地層系統及侵入岩岩石序列的基本輪廓已經形成,成礦規律研究與成礦預測水平也取得了長足的進展。東昆侖西段南部,大體以那陵格勒河斷裂為界向南至可可西里的廣大地區,為廣漠的無人區,自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爾格山脈向東至博卡雷克塔格山脈是難以逾越的天然屏障,自然條件極端惡劣,因此,東昆侖西段南坡只有在1989~1990年,由中國科學院和青海省政府共同組隊,進行了可可西里地區綜合科學考察,在東昆侖山脈與可可西里山脈接壤地帶開展了一些綜合考察,除此之外,這些地區基本未開展過具有實地調查特徵的地質科學研究工作。

㈤ 研究和採集簡史

如果從1929年樂森 首次在關嶺地區發現海百合算起,對關嶺生物群的研究已有70多年的歷史。穆恩之(1949)通過對許德佑(Hsu,1940)所採集的保存較完整的創孔海百合(Traumatocrinus)冠部標本的研究,連同他所描述的幾個新種一並歸入新建的創孔海百合科中,而將後者置於游離海百合亞綱(Dicyclica Inanata,Bather,1899)之中。

遺憾的是,穆恩之的上述文章,以及在文中對創孔海百合分類的建議,直到20世紀90年代,隨著關嶺生物群中海生爬行動物和大量海百合化石的發現和報道,才引起國內外同行的關注,並從不同的視角和分類理念對其進行了描述或討論(Hagdorn,1995,1998,2001;俞羑藝等,2000;王柏艷等,2002;王傳尚等,2003; Wang et al.,2006)。對關嶺生物群中海生爬行動物的研究起步較晚,直到20世紀末,隨著當地農民在挖掘海百合化石時,同時又發現大量海生龍化石時,才引起古生物學家的注意。繼而,劉俊(1999,2001)、李淳(1999,2000)、Liu&Rippel(2000)、Rieppel等(2000)、尹恭正等(2000)、李淳等(2002)、羅榮明和俞羑藝(2002)、陳孝紅等(2003a,b)、程龍(2003)等,以及Jiang et al.(2004)等先後對關嶺生物群中的海生爬行動物進行了研究和報道。王立亭(2000)、李錦玲等(2000)和Li(2001,2006)分別介紹了貴州海生爬行動物的研究概況。王硯耕等(2000)對關嶺生物群的科學意義進行了討論。王尚彥(2005)亦對關嶺生物群的生態環境進行了討論。汪嘯風等(2001,2002,2003a,b)根據中國地質調查局對「關嶺項目」的要求,結合野外調查、大規模化石發掘,和研究工作的不斷深化,先後對關嶺生物群的科學意義、產出層位、組合特徵和時代、形成環境以及主要進展和存在問題進行了綜合研究和討論;同時還結合「關嶺項目」的研究,委託貴州省地質調查院對研究地區進行了1:1萬地質測量;繼而又以地質通報專刊的形式(2003,22卷4期)系統報道了對關嶺生物群中所發現各門類化石研究的進展,此外,還依據所發掘的沿層面原生態保存的海生爬行動物和海百合化石,在卧龍崗建立了野外觀察點,該觀察點現已被批准為「關嶺化石群國家地質公園」。同時,遵循國土資源部和地調局的指示精神,為了擴大關嶺化石群影響和意義,把普及與提高結合起來,使科學技術能夠轉化為生產力,還出版了圖文並茂的介紹關嶺生物群的專著(汪嘯風、陳孝紅等,2004)。

㈥ 保定地區現代地質調查工作簡史

李建初

張建中

( 保定市地質學會)

鴉片戰爭之後,國門被打開,西學東漸,現代地質調查活動隨之進入中國。19 世紀六七十年代,德國地質、地理學家李希霍芬是西人在我國進行大范圍地質調查中成績最大的。由於本區緊鄰首都北京,因而成為全國最早開展地質調查的地區之一。1870 年,李希霍芬由五台進入阜平,經保定於 5 月底抵達北京。沿線做了路線地質描述,首次以「五台系」、「震旦系」作為地層單位命名。

1897 年春,修築京漢鐵路 〔時稱蘆 ( 溝橋) 漢 ( 口) 鐵路〕 的選線報告中,在總工程師英人金達的領導下,對本區沿線地質,特別是第四紀地質做了最早的專業描述。

1903 ~ 1904 年,美國地質學家威理士一行 3 人來我國進行大面積地質調查。1904 年1 月,經北京過保定,前往山西五台,直達西安,再沿漢水考察長江流域。這是西方地質專家又一次大范圍的地質調查活動。經過本區的滿城、完縣 ( 今順平) 、唐縣、阜平,沿線進行了區域地質描述。重點研究了曲陽靈山盆地; 根據唐縣西大洋村老變質地層之上的沉積岩系,命名了大洋灰岩; 又根據當地新構造的剝蝕面形跡,將阜平龍泉關一帶的深變質地層劃歸太古宇 「泰山雜岩」。

1922 年,葛利普進一步釐定了 「震旦層系」 的含義,它以山西省 「滹沱系」、保定唐縣 「大洋灰岩」和北京西山 「南口灰岩」為依據,把 「震旦系」限定為寒武系之下,五台系或 「泰山系」古老變質岩之上的未變質或淺變質地層,並與北美的 「貝爾特超群」和 「大峽谷超群」對比。

我國地質學者在本區的調查,首推中國第一個地質學培訓機構———農商部地質研究所的師生。先是翁文灝先生到易縣考察某采礦點,指出黑色片岩的老地層中,不可能有煤層,建議當地停建了採掘坑道。系統的地質礦產調查,則以該所畢業的李捷最早。1919年 4 月,他奉命由蔚縣至淶源、阜平、曲陽、唐縣、完縣、滿城等地,調查了當時已知的各種金屬、非金屬礦點,歷時 2 月余,在 《地質專報》第 4 號上發表了 《直隸易唐蔚等縣地質礦產》。1936 年,楊傑赴五台調查,將五台系劃為底部的 「阜平縣層」和上部的「龍泉關層」,與目前的劃分基本吻合。

其間,為軍閥混戰和日本侵華時期,資本家開礦謀利和日本以掠奪資源為目的的礦產調查,雖有零星資料,多不重要。

1945 年日本投降後,李捷出任河北省建設廳廳長,組建鑿井隊,為城市和工礦進行供水服務。在調查保定民用水井的基礎上,於裕華中路總督署西側,設計了保定市第一眼深水井,採用機械鑿井技術,1947 年成井,向市民提供生活用水 ( 使用至 1985 年報廢)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保定市作為河北省省會,省政府工業廳礦務局下設地質科( 1953 年) ,1952 年即聘任了我國老地質學家袁復禮教授 ( 保定徐水人) 為顧問,首先對本區西部各山區縣的礦產資源,有計劃地展開了較詳細的調查工作。袁教授還派研究生丁原章,對淶源岩體和煙煤硐石棉礦進行了專題地質研究。

與此同時,地質部華北地質局從 1953 年起,派遣 224 隊對淶源縣開展礦產普查工作,使本區地質調查進入全面發展和繁榮時期。1956 年又組成中蘇合作的 222 隊,專門從事太行山區的金屬礦普查,224 隊則以勘探為主。以後,隨著地質隊伍地區化,河北省地質局成立,組成保定綜合地質大隊,承擔本區礦產普查勘探任務,該隊領先完成了淶源煙煤硐石棉礦的詳勘工作。從勘查設計、工程選擇、取樣加工直到儲量計算、編寫報告,進行了全新的探索,為我國纖維蛇紋石石棉礦床勘探技術,積累了系統的經驗,並在全國得到推廣應用。此後,沿淶源雜岩體周邊,持續開展黑色和有色金屬礦床的勘查工作,探明了鐵、銅、鉛鋅、鉬等礦種的工業儲量,為國家規劃礦山開發提供了地質資料基礎。

在 「一五」重點勘探的基礎上,國家適時地展開了全國性的普查找礦工作。為適應找礦和地質研究的需要,地質部統一部署 1∶ 20 萬區域地質調查,要求各個省成立專業隊,按國際圖幅開展工作。河北省區測大隊 1959 年成立 ( 駐保定市,現駐廊坊市) 首開廣靈—淶水幅的實測工作。該幅即為河北省最早完成的 1∶ 20 萬正規圖幅。

為了加強淶源雜岩體成礦規律和成礦預測的研究,1960 ~ 1964 年開展了淶源 1∶ 5 萬物化綜合普查找礦試驗。這是當時地質部選定的兩個試點地區之一。以保定綜合地質大隊為主,地質科學研究院參與指導和實踐,省局物探大隊,研究所、張家口中心實驗室共同參加,最後由北京地質學院大批實習師生參與協作。通過地質、土壤金屬量、水系沉積物、磁法、電法、物性、U - Th 放射性、水電阻、重砂,配合山地工程、鑽探等驗證手段,先後有 400 餘人,持續數年,完成 1∶ 5 萬 5. 5 幅,共 1800km2綜合地質圖。這是國家在重點成礦區綜合找礦和成礦規律研究的一次重大探索,取得了豐富的實踐經驗,為淶源深部銅、鉬礦床的發現提供了資料基礎。

這支地質隊伍還對本區隱伏煤田 ( 含京東) 、水泥灰岩、大理石、高嶺土、白雲母工業礦床及中小型山金礦床進行了地質工作,提交了若乾地質普查勘探報告。

各產業部門的地質隊,先後有煤炭部 138 隊及河北省煤田地質公司,在平原區進行煤田物探和淶源斗軍灣褐煤礦精查工作 ( 1968) 。

冶金五一九隊 ( 有色金屬總公司) 以物探為主,在本區進行過部分普查探勘工作,提交了唐縣僧貫鐵礦 ( 1971) 和迷城煤礦地質報告。

建材部曲陽雲母隊 ( 1959 年並入保定綜合地質大隊) 、405 隊在本區開展雲母及非金屬礦產普查勘探工作,405 隊在提交了唐縣父子山水泥用黃土礦、王各庄水泥灰岩地質報告 ( 1966) 。建材河北地質勘探大隊 ( 1979 年成立,駐保定市) 提交了唐縣上庄水泥用石英砂岩勘探報告 ( 1982) 、唐縣王各庄水泥灰岩詳勘報告 ( 1983) 。

冶金 518 隊 ( 駐邯鄲武安) 對淶水縣北龍門鐵礦 ( 1981) 、野孤鉬礦 ( 1983) 進行了普查評價,提交了相應的地質報告。

為滿足國防尖端工業對壓電水晶的迫切需要,以保定綜合地質大隊水晶普查分隊為基礎,1965 年 1 月組建成 621 大隊,並移交地質部第一礦產公司領導,隊部駐阜平。負責河北、內蒙古等省 ( 區) 的水晶礦普查工作。在本區阜平龍王莊、淶源南城子、唐縣筒籠等地水晶礦點,進行了地質評價工作,並選出一定數量的壓電水晶產品,及時支援了國家的急需。

河北省地質局中心實驗室,1965 年在保定綜合地質大隊化驗室基礎上擴建組成,擔負全省地質系統的岩礦測試和選礦實驗任務。1996 年與原保定市綜合地質大隊分建的第六、十三地質大隊合並,現稱保定地質工程勘察院。

本區地下水資源勘察,起步於 20 世紀 50 年代,是全國最早展開此項專業調查的地區之一。1956 年,地質部組建河北水文地質大隊,駐保定市南奇村 ( 1958 年遷石家莊市) 。為滿足保定市工業用水,開展一畝泉水源地勘探及其周邊區域水文地質調查。先後完成了1∶ 20 萬保定幅綜合水文地質報告 ( 1956) 和以一畝泉水源地為主的保定城市供水勘探報告 ( 1957) 。

與此同時,在南奇村建長期水文地質觀測站,選定 825km2范圍內 394 個觀測點,開展地下水動態監測。迄今積累了系統完整的資料,是全國建立最早並堅持工作的地下水長期觀測站之一。

20 世紀 60 年代,本區各系統的若乾地質隊都投入了支農抗旱打井的農田水文地質工作。

改革開放以來,對石油普查鑽井中發現的地熱資源,進行了勘探評價工作,提交了雄縣牛駝鎮地熱田報告。

本區近年還發現了天然礦泉水水源地 26 處。發現各種礦產九大類 60 余種,其中大型礦床 9 處,中型 15 處,小型 114 處。優勢礦種為鉬、銅、鋅、石棉、雲母、大理石、花崗岩、高嶺土等。潛在經濟價值近 2000 億元。

目前駐本區的地質機構,除上述地質隊外,還有①國土資源部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研究所保定分所 ( 原稱地質部水文地質工程地質技術方法研究隊,1965 年成立,駐保定市七一中路) ; ②冶金勘察研究總院 ( 含 1979 年成立的勘察研究所,體改後並入總院) ,1969年成立,是擔負全國礦冶建設基礎勘察任務的專業隊伍,駐保定市東風中路; ③冶金地球物理勘察院,1965 年成立,是冶金系統擔負全國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專業探礦隊伍,駐保定市韓村中路; ④石油物探局,隸屬於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駐涿州市; ⑤原冶金部第一地質勘察局水文工程地質勘察大隊,駐定州市; ⑥原地礦部 「543」廠 1988 年從山西長治遷入保定市 「七一」中路,該廠肩負著全國的地質地形圖的印製工作; ⑦中國石化總公司勘察設計院,1998 年遷入保定市 「七一」西路; ⑧保定市地質礦產局,1987 年成立,履行礦產資源的規劃、礦業開發、地質環境及地質勘查活動等四項政府職能。

從以上不難看出,由於保定所處北京南大門的地域優勢,引來了全國各有關部委的高規格地勘單位,多年來,他們的辛勤工作,為國家尤其是保定地區的礦業開發作出了重要貢獻,在中國的地學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

㈦ 柳江國家地質公園怎麼樣

積分活動是在減肥撒可勁兒過河u阿爾和國家二叔角色腳後跟 i價格

㈧ 地質地貌調查和研究簡史

嵩山地區現代意義上的地質地貌調查工作,始於20世紀20年代。1929年,日本人渡邊久吉在大金店北部府店—參駕店一帶進行煤田地質調查,填繪了1∶30萬地質圖。1936年,曹世祿曾在嵩山周圍做過路線地質調查,著《河南汜水堰師登封洛陽伊陽宜陽臨汝等縣地質礦產》,並附有1∶40萬比例尺的《河南省登封縣偃師縣地質圖》。1948年,前河南省地質調查所編印了一部《河南省煤礦志》,內附有1∶40萬比例尺的《河南省登封縣地質圖》。張伯生根據登封大塔寺西南溝中發現的片麻岩與石英岩之間的不整合接觸關系,於1951年創立了「嵩陽運動」[3],並將嵩山一帶的石英岩命名為「嵩山石英岩」。1954年,西北大學張爾道教授發表論文《河南嵩山前寒武紀地層》,指出五佛山系與嵩山石英岩之間為不整合接觸,並命名為「中嶽運動」[4],在五指嶺盤龍山相當於硃砂洞灰岩的底部地層中首次發現了Pedlichia.sp.,將該層時代改為寒武紀。1958年,王曰倫等在登封市三官廟北扳倒井相當於硃砂洞灰岩的層位找到Pedlichia.sp.,將此命名為「扳倒井灰岩」,將其下部砂礫岩命名為「關口礫岩」。1959年,中國地質科學院前寒武紀地質和變質岩研究室嵩山地區前寒武紀地層研究組開始在嵩山進行研究工作,1960年王曰倫發表了論文《嵩山地質觀察》[5],1963年,王澤九等發表了《河南嵩山兩個絕對年齡資料介紹》和《嵩山前寒武系地層報告》,進一步肯定了「嵩陽運動」和「中嶽運動」,並命名五佛山系與寒武系之間的不整合為「少林運動」。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沉積室磷礦隊[6]在1959年、李世麟[7]於1964年對嵩山地區的冰磧層進行了研究,均肯定了嵩山地區震旦紀冰磧層的存在。

嵩山地區登封群剖面研究和地層劃分開始於20世紀60年代。1962—1964年,河南省區測隊最先測制了登封市西部和臨汝縣北部登封群剖面,並以登封市君召擋陽山—安坡山剖面為標准剖面對登封群進行了系統劃分,分為何家溝組、石牌河組和郭家窯組;1989年,勞子強將登封群分為石牌河組、郭家窯組、常窯組和石梯溝組[8]四個組,並對剖面和岩石進行了研究;勞子強等於1999年將登封群自下而上分為郭家窯組、金家門組和老羊溝組共3個組[9]。1985年,王長海對該地區登封市送表剖面的寒武系進行了研究[10],1996年,楊式溥[11]等對中寒武世徐庄組的化石進行了研究,通過分析認為當時為陸棚淺海沉積環境。

1960年至1961年,北京地質學院、鄭州地質學校、西北大學地質系等在該區分別測制了地層剖面,採集了化石,進行了水文地質調查,豐富了該區地層和水文資料。從1964年起,北京地質學院將嵩山作為學生的實習基地,1972年編制的《河南省嵩山地區地質圖》和1973年編制的《登封三官廟井灣區域地質圖》,將嵩山群進一步劃分為羅漢洞、五指嶺、井灣和小花峪四個組。1981年,馬杏垣、索書田等編著了《嵩山構造變形—重力構造、構造解析》[12],對嵩山地區的地質特徵尤其是構造變形特徵進行了極為詳細和全面的總結與闡述。1987到1989年,河南省區調隊在嵩山東段開展1∶50萬比例尺登封幅區域地質調查工作,提出了嵩山地區存在第四系下更新統冰磧層的新認識。李強對嵩山隆起的時代進行了探討[13],指出現今的嵩山是在中生代末才開始形成的,其主要的隆升作用發生在新近紀末至第四紀初,並將嵩山的形成過程分為五個階段。周華山等研究了嵩山地區的地貌[14],認為燕山期形成了區域地貌的基本格局。張振克研究了登封盆地的地貌演化[15],將登封盆地地貌的演化分為六個階段。

2001年3月嵩山被確定為我國首批國家地質公園,2004年2月13日嵩山正式通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評審,嵩山被列為我國首批世界地質公園。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地質礦產部1995年5月4日發布施行的《地質遺跡保護管理規定》,嵩山地質公園地質遺跡屬於典型地層剖面、典型地質構造和構造形跡類型。近年來,嵩山地質公園管理部門依據嵩山地區地質遺跡的分布特點,確定以點線結合的方式對本區地質遺跡進行保護,對不整合構造遺跡點採用點保護,對典型地層剖面採用線保護,地質公園內已經確立了8個保護點、9條保護線,使嵩山地區的地質構造現象保護較好,為開展地質學、地貌學的實習以及學者的科學考察提供了優良的場所。

一些學者對於嵩山地區的地質考察和地質旅遊線路也進行了探討:楊德安於1989年根據嵩山的地質構造特點提出了8條地質觀察路線[16];伍耀忠等於1992年編寫了《嵩山地質》;1996年,第30屆國際地質大會籌委會將嵩山列為地質旅遊路線之一[17],趙永久等於1999年編寫了《嵩山地質地貌》;穆桂松分析了嵩山的地質特點,於2001提出了4個嵩山地質旅遊路線[18];程勝利等分別於2003年和2008年編寫了《嵩山地質博覽》[19]、《嵩山地質實習指南》[20]

由於社會和經濟的發展,一些典型地質、地貌現象的露頭發生了變化,也出現了新的較好的露頭及路線,而且嵩山地區及附近的科學考察和新近的研究為嵩山地區的地質和地貌現象提供了科學的解釋,將其融入實習指導書中將會豐富實習的內容,保障實習取得預期的圓滿結果。因此我們根據嵩山地區的實際情況設計了11條野外教學實習路線,以指導學生對嵩山地區的地質地貌現象進行較為全面的認知。

㈨ 近代中國地質學創建早期中國學者對河北地質調查的貢獻

杜汝霖牛樹銀孫愛群

(石家莊經濟學院)

河北省(包括北京)位於晚清和民國時期首都北京附近及周圍地區,當時稱直隸省。受北京輻射影響比較大,這一區位的優勢,使其成為中國地質科學發展歷程中的搖籃地區,也是我國開展區域地質調查最早的地區。已有140多年調查歷史,就中國地質學者的調查,已有百餘年的歷史。

在為了迎接即將到來2012年中國地質學會成立90周年和中國近代地質事業發展100年之際。我們會深切緬懷近百餘年左右在中國近代地質事業創建早期的前輩先驅學者,特別是他們在河北極端困難的條件下披荊斬棘、艱苦創業,做了大量開拓性的工作,積累了較豐富的資料,為當地開發礦業和以後地質工作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近幾年有幸參加《河北省地質科學史稿》的編撰過程,深為前輩學者堅定執著創建的光輝業績所嘆服,更為他們矢志報國、勤奮求實、勇於創新和無私奉獻的精神所感動,他們為後輩樹立了光輝的學者風范和學習的榜樣。由此更真切感悟到編撰地質學史所擔負的「承前啟後」的歷史重任和神聖使命,這是一筆留給後代非常寶貴的文化遺產和精神財富。我們願為河北地質學史的編撰盡自己的微薄之力,敬請各位領導和專家多給指導幫助批評指正。現僅就近百餘年到80年前在河北地質調查的中國學者貢獻簡述如下:

1)作為最早對河北進行地質調查和取得成果第一人應該首推直隸省礦政調查局知礦師鄺榮光(1862~卒年不詳)。

1910年,鄺榮光在《地學雜志》第一期(創刊號)出版了著色1:250萬《直隸地質圖》和1911年出版了《直隸礦產圖》,圖長36cm,寬24cm。《直隸地質圖》將地層劃分為太古代、甘布連紀、炭精紀、朱利士紀和黃土(甘布連紀即寒武紀,炭精紀即石炭紀,朱利士紀即侏羅紀)。此外,還劃分出太古代火石、甘布連紀火石和近代火石(火石即火成岩)。圖中甘布連紀廣泛分布於太行山、北京西山和冀東,實際上包括了現在的中—上元古界至奧陶系。《直隸礦產圖》上標明了煤、鐵、銅、鉛、銀、金礦產地,「煤」還大致繪出了煤田的范圍和地層走向。這兩張圖雖說簡單、粗略,但其內容大多是作者實地踏勘結果,而不是照抄李希霍芬和維里士等人的著作,可以說是中國學者自己編繪的第一張地質圖和區域礦產圖。[1]

鄺榮光還是第一位編繪古生物圖版的學者,1910年他在《地學雜志》第一卷第四號中,發表了一幅《直隸石層古跡圖》,標「礦師鄺榮光考察並繪」這也是我國第一張古生物圖版(1)[1]

圖1 直隸石層古跡圖

2)丁文江(1887~1936),他是中國第一篇正式地質調查報告的作者。1913年,丁文江帶隊,與王錫賓、梭爾格一起調查正太鐵路沿線地質礦產,他們填繪了太行山中東部地質圖,調查研究了石炭系煤田和「山西式」鐵礦,取得了重要成果。他們的《調查正太鐵路附近地質礦務報告書》發表於1914年的《農商公報》。這是中國地質學家第一個公開發表的學術報告,值得特別重視。該報告附有三張分幅地質圖,包括1:10萬井陘煤田地質圖等,內容比較詳細,這也是中國人第一次系統填繪地質圖[2]

3)章鴻釗(1877~1951)、虞錫晉,開創了北京西山地質調查工作。

1914年章鴻釗、虞錫晉兩君率領地質研究所21名學員赴北京西山一帶進行地質調查,南至磨石口、西至門頭溝、北由玉泉山而抵溫泉村,主要項目是地質調查,測繪地層剖面,尋找化石[1]

4)馬秉鐸、劉世才、仝步瀛、陳樹屏在直隸獲鹿、山東嶧縣進行地質調查,趙志新在直隸贊皇縣東北對五台系作了專題調查與研究,並採集了有關化石[1]

5)1919年,丁文江、張景澄對冀晉邊境一帶的煤田進行了調查,著《直隸、山西間蔚縣、廣靈、陽原煤礦地質報告》,並附有1:10萬煤田地質圖,對煤系地層進行了粗略劃分,載於《地質匯報》創刊號中[2]

6)葉良輔(1894~1949)、劉季辰是最早對柳江盆地煤田進行研究的中國學者,1919年他們對直隸臨榆縣柳江煤礦進行地質調查,著有《直隸臨榆縣柳江煤田報告》,刊於《地質匯報》創刊號中[3]

7)李捷(1894~1977)是最早到保定地區進行地質調查的中國學者,1919年4月他由蔚縣至淶源、阜平、曲陽、唐縣、完縣、滿城等地,調查了當時已知的各種礦產,歷時2月余在《地質匯報》第4號上發表了《直隸易唐蔚等縣地質礦產》[4]

8)王烈(1887~1957)於1920年以前,具體年代不詳。他是中國地質學會26名創立會員之一,曾對河北省懷A一帶進行煤田地質調查,著有《河北省懷A縣八寶山煤田地質報告》,是我國地質工作創建早期的重要地質報告[5]

9)1920年,朱庭祜(1895~1984)、李捷到井陘煤田調查,著《調查直隸井陘地質礦產報告》,並附有1:6萬直隸井陘煤田地質圖。此外,1921~1930年間,王景尊、王曰倫、喻德淵也先後到井陘、獲鹿一帶調查。他們對井陘一帶的地質、礦產(特別是煤礦)特徵都有較詳細的記述[3]

10)盧祖蔭(1889~1976)、周贊衡是最早進行鐵礦調查的學者。

1917年盧祖蔭、周贊衡到興隆高板河一帶調查,著有《高板河鐵礦報告》[6]

11)葉良輔等13人是中國同時也是河北第一位撰寫區域地質志的學者

1920年出版的《北京西山地質志》是我國和河北第一部對北京西山進行大區域綜合性系統調查寫出的區域地質專著,對地層、構造、岩漿岩和礦產都有較全面的論述,從而奠定了中國北方地層學的基礎,使北京西山成為中國北方地質工作的搖籃,並使北京西山和河北隣區的地層系統和構造格局,由此初步確定[9][12]

12)李四光是第一位論述華北地區第四紀冰川遺跡的學者。

1922年他在中國地質學者第一次年會上宣讀了題目為「中國更新世冰期的證據」的論文,文中指出在太行山東麓的沙河縣白錯盆地首先發現了一些帶條痕的巨大漂礫,認為是冰川活動遺留的證據,文中還談到了山西大同盆地也有條痕礫石,兩處的冰川遺跡,開創了中國第四紀冰川研究的歷史[8]

13)丁文江是最早在河北進行錳礦調查的學者。

1922年丁文江考察北京昌平西湖村錳礦,認為該錳礦為原生錳礦,所著《京兆昌平縣西湖村錳礦》一文刊於《地質匯報》第4 號。馮景蘭(1927)調查了昌平縣分水嶺金礦[9]

14)1923年田奇

(1899~1975)調查研究了北京南口震旦紀地層層序及上下接觸關系,發表了《南口震旦系之地層層序及古生物》[11],從而確立了北京南口震旦系(上前寒武系)經典剖面,同期刊物趙亞曾還發表了《南口之地質構造》[11]

15)1924年以譚錫疇(1892~1952)為主編人,在中央地質調查所翁文灝等統一規劃領導下,完成了我國第一幅1:100萬的地質圖——《北京—濟南幅》,這是我國首次按國際分幅編制的小比例尺地質圖[10]

16)王竹泉、趙亞曾(1898~1929)、田奇

,1924年,在河北臨城一帶進行煤田地質調查,發表了《直隸臨城煤田地質》,刊於《地質匯報》第6號[3]

17)趙亞曾、田奇

1924年還對河北磁縣及河南六河溝煤田地質進行調查,著有《直隸磁州及河南六河溝煤田地質》刊於《地質匯報》第6號[3]

18)翁文灝(1889~1971)是最早提出燕山運動的學者。

20世紀20年代晚期翁文灝深入研究了華北地區的區域構造特徵和構造運動,1927年,翁文灝以燕山為標志地區首先提出「燕山運動」一名,原義代表侏羅紀末期與白堊紀初期間產生的不整合、岩漿活動和成礦作用。他所創立的燕山運動論點,是對中國構造運動的重要貢獻並產生深遠的影響[7]

19)孫雲鑄(1895~1979)、葛利普等是最早對開平盆地寒武系和奧陶系進行研究的學者。

1920年孫雲鑄、葛利普將開平盆地趙各庄奧陶系劃分為下奧陶統冶里灰岩和珊瑚灰岩。1922年孫雲鑄、楊鍾健創名中奧陶統馬家溝灰岩[13]

1923~1924年,孫雲鑄詳細研究了開平盆地的寒武系,自下而上劃分為饅頭層、張夏層、崮山層、長山層和鳳山層;除饅頭層、張夏層外,統稱上寒武統[22]。1935年,孫雲鑄根據開平、臨城和北京西山等地的資料,將長山層和鳳山層詳分為5個化石帶,並發表了《中國北部上寒武紀之三葉蟲化石》[14]

孫雲鑄等的傑出工作,為華北地區寒武-奧陶系的劃分對比奠定了基礎。

20)舒文博是最早對火成岩侵入體進行調查的學者。

1924年舒文博在《河南武安(今河北省武安縣)紅山火成岩侵入體的研究》中,利用氧化鈣等氧化物等量線圖說明岩石化學組分的同化作用,其方法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被人們所引用[20]

21)李學清(1892~1977)是最早研究河北礦物的學者,1926年他對河北平山縣剛玉,從礦物學角度進行專題研究,著有《直隸西部平山縣的剛玉》[21]

22)王竹泉(1891~1975)是最早對河北武安涉縣等地進行地質礦產調查的學者。

1927年王竹泉對河北武安涉縣及河南林縣安陽一帶進行地質礦產調查,對武安涉縣地層、構造及煤鐵礦產論述較詳,著有《河南武安涉縣林縣安陽一帶地質礦產》刊於《地質匯報》第九號[3]

23)1927年,黃汲清(1904~1995)在北京車庄一帶寒武系和奧陶系進行較詳細的劃分和對比,奠定了西山下古生代地層的基礎,著有《北京西山之寒武紀及奧陶紀層》[9]

24)王竹泉等是最早研究河北井陘雪花山玄武岩的學者。

從1927年開始,王竹泉對雪花山玄武岩及其下伏的「砂土層」進行了詳細研究,1930年發表了《河北省井陘縣雪花山玄武岩及砂土層之研究》《地質匯報》第15號[3]。詳細地記述了這里的地層、岩石、構造和地貌特點,並在「砂土層」中採到一些腹足類化石,他根據岩性對比和地文期的觀點,認為雪花山「砂土層」與山西省的「三趾馬紅土」相當,因而把雪花山玄武岩及其下伏的「砂土層」歸為晚上新世末期。

25)趙亞曾等是最早對開平盆地煤田及外圍調查的學者。

1928年,趙亞曾等3人到開平煤田及其外圍調查,測有唐山西山至清涼山一帶的1:5萬地質圖和雙鳳山附近的1:1萬地質圖,對區域構造輪廓反映較清楚[6]

26)李春昱(1904~1988)、楊曾威、黃汲清、朱森等1928年研究了北京楊家屯煤系的沉積特徵,將楊家屯煤系分為上、中、下三層,分別與石盒子系、山西系、太原系和本溪系對比[9]

27)王曰倫(1903~1981)等是最早對承德大廟鐵礦進行調查的學者。

1929年,王曰倫、孫健初在北平地質調查所任調查員,曾到承德一帶調查,首次對大廟、黑山斜長岩和鐵礦進行了研究[6][18]

28)譚錫疇、王恆升等是最早對張(張家口)宣(宣化)及外圍地區進行地質礦產調查的中國學者。

1928~1929年,譚錫疇、王恆升、王曰倫和孫健初到張家口地區調查。譚錫疇在《直隸宣化、涿鹿、懷來三縣地質礦產》一文中,闡述了以涿鹿為中心的區域地質特徵。王恆升的《直隸宣化一帶古火山之研究》和王曰倫、孫健初的《宣化一帶地質構造研究》,涉及的范圍與譚文基本相同,可以說是對譚文在岩石學和構造學上的補充[6]。另王恆升在1928年還在《地質匯報》發表了《北京西山妙峰山髫髻山一帶之火成岩》[3]

29)李四光(1889~1971)、趙亞曾等是最早對太行山東麓石炭二疊系進行正確劃分的中國學者。

自從1922年瑞典人那琳根據化石鑒定,在山西太原建立了包括太原系、山西系、石盒子系在內的上古生界剖面,但時代問題並未解決。李四光(1923、1927)經過對華北

科化石研究和趙亞曾(1925、1926)的長身貝研究結果,從而對太行山東麓石炭系進行正確劃分[15],而對二疊系的劃分則沿用山西太原的標准剖面劃分方案,分為山西系和石盒子系。

30)裴文中(1904~1982)是首次發現中國猿人——北京人頭蓋骨化石的學者。

1927年裴文中到北京地質調查所工作,第二年被派往周口店參加古生物化石的發掘工作,從1929年起主持周口店猿人遺址發掘和研究工作,同年12月2日在周口店第1地點首次發現著名的北京人頭蓋骨化石,震驚中外,為人類發展史提供了重要的證據,1931年又確認舊石器和用火痕跡的存在,從而為古人類遺址提供了考古學上的重要證據[16、17]

31)李善邦(1902~1980)在北京西郊最早自建第一個標准地震台,開創了我國地震研究工作。

李善邦是中國近代地震學的開創者,1928年參加實業部地質調查所工作,籌建北平西郊鷲峰山地震台,於1929年建成,並任鷲峰地震研究室主任,1930年9月20日記錄到第一個地震,從此地震台即轉入正式運轉。由於地震台儀器已屬世界一流,加之管理完善,地點合適,記錄數據准確,很受世界地震學界的重視和推崇[19]

32)1930年侯德封(1900~1980)對太行山東麓邯邢一帶煤田地質構造進行了研究,發表了《太行山東麓煤田地質構造研究》一文,刊於《地質匯報》第15號[3]

參考文獻

[1]吳鳳鳴.關於中國古生物地層研究的早期史料.吳鳳鳴文集(第一集).鄭州:大象出版社,2004,11~19

[2]王仰之.丁文江年譜.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89,20~23

[3]程裕淇,陳夢熊.前地質調查所1916~1950 的歷史回顧,歷史評述與主要貢獻.北京:地質出版社,1996,98~100

[4]李建初,張建中.保定地區現代地質調查工作簡史.見:地質學史論叢·5·.北京:地質出版社,2009,88~90

[5]於洸.王烈教授在北京大學.見:地質學史論叢·5·.北京:地質出版社,2009,256~261

[6]河北省地方誌編纂委員會.河北省志·第7卷·地質礦產志.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3~8

[7]翁文灝.中國東部中生代以來的地殼運動及岩漿活動.見:潘雲唐編.翁文灝選集.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1927,207~226

[8]黃汲清.我國地質科學工作從萌芽階段到初步開展階段中名列第一的先驅學者.見:中國地質事業早期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17~35

[9]北京市地質礦產局.北京市區域地質志.北京:地質出版社,1991,1~4

[10]秦鼐.中國百萬分之一和三百萬分之一地質圖的編輯和出版.見:前地質調查所(1916~1950)的歷史回顧.北京:地質出版社,1996,59~60

[11]田奇

.南口震旦系之地層層序及古生物.中國地質學會會志,1923,2(1~2):105~110

[12]河北省地質礦產局.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區域地質志.北京:地質出版社,1989,3~4

[13]中國地層典編委會.中國地層典.奧陶系,北京:地質出版社,1996,67~68,99~100

[14]孫雲鑄.中國北部上寒武紀之三葉蟲化石.見:中國古生物志,乙種,第7號,第二冊.1935,英文84頁,中文2頁,圖3版

[15]李四光.中國北部紡錘蟲化石.見:中國古生物志.乙種,第4號,第—冊.1927,英文123頁,中文10頁,圖24版

[16]吳汝康,吳新智,張森水.中國遠古人類,北京:科學出版社,1985,93~95

[17]黃汲清.北京猿人學術上的意義(1930).見:翁文灝選集.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1989,268~271

[18]孫靜,王德忠,等.河北承德市大廟式含釩鈦磁鐵礦床成礦規律及找礦方法研究.見:2010年河北省地礦局科技大會論文集.北京:地質出版社,2010,2~13

[19]王仰之.中國地質學簡史.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4,134~136

[20]舒文博.豫北紅山侵入體的地質調查結果.中國地質學會會志,1924,3(2):117~126

[21]李學清.直隸西部平山縣的剛玉.中國地質學會會志,1926,5(1):77~82

[22]孫雲鑄.開平盆地的上寒武統.中國地質學會會志,1923,2(1~2):93~100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