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界地質公園管理局
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同是是世界自然遺產,世界地質公園。
張家界潘英
B. 張家界地質公園構造形跡與景觀地貌
張家界地質公園包容了石英砂岩峰林、方山台寨、天橋石門、嶂谷溝壑、岩溶台原、岩溶峽谷、岩溶洞穴、泉水瀑布、溪流湖泊和沉積構造、地層剖面、古生物化石等豐富多彩的地質遺跡,組合了規模恢弘、氣勢磅礴、千姿百態、深奧奇特、變化莫測的地貌景觀,其形成過程和表現形式的系統性與該區的構造演化和構造變形密切相關,是內外動力地質作用綜合演化的結果,蘊含著巨大的美學價值和科學價值。
一、古生代海相沉積為景觀地貌的形成奠定了物質基礎
張家界地質公園的峰林、方山台寨、天橋石門、嶂谷溝壑景觀主要發育在泥盆系石英砂岩之中,其分布受控於泥盆系石英砂岩的展布。岩溶台原、岩溶峽谷、岩溶洞穴、泉水瀑布景觀發育在三疊系灰岩之中。古生代的海相沉積不僅為景觀地貌奠定了物質基礎,而且地層中的沉積構造、古生物化石也是很有意義的地質遺跡。
二、燕山期構造變形為景觀地貌的形成奠定了構造基礎
張家界地質公園的石英砂岩峰林、方山台寨、天橋石門、嶂谷溝壑景觀均受研究區的垂直節理控制,景區絕大多數峰林、方山台寨和嶂谷溝壑的邊界都是節理面(圖3-20~圖3-22),或者沿節理面發育而來。從前面對研究區節理的初步統計分析來看,研究區主要發育3組垂直節理。從節理與木耳山-向家溪背斜的關系來看,這些節理與背斜構造為同期產物,也主要形成於燕山期構造運動。因此,可以說燕山期構造變形奠定了該區景觀地貌的構造基礎。
圖3-20垂直節理面組成的峭壁面
圖3-21節理面形成的孤峰
三、新構造運動的隆升、侵蝕塑造了該區的地貌景觀
1. 夷平面與景觀地貌形成時代
張家界地質公園發育兩級夷平面,山頂面海拔為 1300 ~1100 m ( 圖 3-23) ,寬谷面海拔 1000 ~800 m。園區的主要景觀發育在寬谷面之下的 V 形谷中 ( 圖 3-24) 。V 形谷的谷底一般海拔為 400 ~500 m,切割深度 200 ~400 m,谷底寬一般 10 ~ 50 m,最寬 100 m,如金鞭溪、琵琶溪、龍尾溪等。山頂面相當於華北的太行期夷平面,形成時代約 23 Ma。寬谷面相當於華北的唐縣面,估計形成時代為新近紀末—第四紀初,約 2 Ma 左右。也就是說,張家界地質公園的地貌景觀是新近紀以來的產物。
2. 地貌景觀形成與演化
在距今約 23 Ma 左右的古近紀末,研究區處於相對穩定階段,風化作用侵蝕夷平逐漸在張家界地區形成一個夷平面———山頂面。新近紀階段,地殼進一步緩慢抬升,河流下切,至新近紀末趨於穩定。河流開始由下切為主逐漸轉變為以側蝕夷平作用為主,即進入寬谷夷平階段,在山頂面逐漸形成一些 U 形寬谷。
新近紀末寬谷侵蝕之後,構造抬升增強,伴隨著相對暖濕的氣候條件,引發了新的河流切割作用。這次下切導致了寬谷夷平面被切割侵蝕而解體。河流從寬谷面下切了 200 ~400 m 左右,形成了嵌入 U 形谷或盤狀谷中的 V 形峽谷或隘谷。
圖 3-22 垂直節理形成的峰林
圖 3-23 張家界地質公園山頂夷平面
圖 3-24 張家界地質公園山頂面、寬谷和 V 形谷
在河流下切過程中,研究區發育的 3 組垂直節理,為水流下切提供了便利和空間,有利於地表水、地下水沿節理面侵蝕,而地表水與地下水沿節理面的侵蝕進一步促進了節理面的開裂。在泥盆系砂岩中,當風化與侵蝕形成懸空面時,沿垂直節理面的崩塌作用往往形成垂直陡壁、孤峰和峰林,控制了張家界地區成景微地貌的形成。
在三疊系灰岩中,水流沿節理縫流動、溶解,在地表形成溶溝、溶槽,在地下逐漸形成空洞、落水洞、溶洞、暗洞等。地下水溶解的鈣質在溶洞中堆積沉澱下來,便形成了石鍾乳、石筍、石柱等自然景觀 ( 圖 3-25) 。
圖 3-25 張家界龍王洞岩溶地貌景觀
綜上所述,張家界地區的成景地貌是在古生代海相沉積的物質基礎上,在燕山期構造運動形成的構造背景下,經新近紀兩個階段夷平與下切過程逐漸形成的。成景地層是古生界泥盆系砂岩,控制景區微地貌形成的構造變形是 3 組近垂直的節理。
C. 張家界地質公園構造演化
張家界地區出露的最老地層是元古宇板溪群,震旦紀—中生代地層發育齊全,新生代僅沿河谷發育零星第四紀沉積。區內共發育兩期區域性角度不整合界面,一期為震旦系與板溪群之間的角度不整合界面,另一期為白堊系與侏羅系之間的角度不整合界面。兩期不整合界面將該區分為前震旦系、震旦系-侏羅系、白堊系3個構造層。
一、張家界地區構造運動
張家界地區構造形跡顯示的構造運動主要有兩期,一期為雪峰運動,另一期為燕山運動。
1.雪峰運動
雪峰運動在研究區表現為元古宇板溪群與震旦系之間的角度不整合界面,是在新元古代早期青白口紀與新元古代中期南華紀之間的一次構造變形,發生於距今8億年左右,與晉寧運動相當。雪峰運動使元古宇板溪群褶皺變形,同時發生綠片岩相的區域變質作用。
2.燕山運動
燕山運動在研究區表現為侏羅系與白堊系之間的角度不整合界面,是形成區內主要構造形跡的一次構造變形,形成一系列北東向背斜、向斜和斷裂。控制張家界地質公園的木耳山-向家溪背斜就是燕山期構造變形的產物。
二、張家界及鄰區構造演化
張家界及鄰區的地質歷史可以追溯到新元古代早期,當時該區處於洞庭古陸南側,為河流-濱岸環境,沉積了板溪群一套穩定性復陸屑紫紅色碎屑和粘土建造。新元古代中期末,雪峰運動結束了板溪群沉積,使研究區上升成陸,使板溪群變形、變質,遭受剝蝕夷平,造成板溪群與震旦系之間的角度不整合接觸。震旦紀早期(現今稱為南華紀),研究區受冰期嚴寒氣候影響,發育冰川活動,形成南沱冰磧礫岩。隨後研究區再次海侵,沉積了震旦紀—侏羅紀地層。期間除幾次抬升為陸,缺失晚志留世—早泥盆世、石炭紀、早侏羅世等階段沉積以外,未發生構造變形作用。
侏羅紀末,燕山運動結束了該區的沉積歷史,使得震旦系-侏羅系發生褶皺、斷裂,奠定了本區的基本構造格架。研究區由海侵沉積為主轉變為剝蝕、夷平為主。白堊紀,研究區發育幾個山間湖盆,形成一些河湖相沉積,不整合在早期不同時代地層之上。新生代,研究區基本上以隆升剝蝕為主,發育一期夷平面和三級河流階地。
D. 張家界森林公園管理處是什麼單位
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的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國營張家界林場,1982年,國務院委託國家計委批准成立我國第一個國家森林公園,1983年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管理處,代管張家界村、袁家界村及鑼鼓塔居委會;1992年以公園為主體的武陵源核心景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2003年入選第一批世界地質公園,2007年被國家旅遊局評為全國首批5A級景區。現是個正處級單位
E. 張家界武陵源世界地質公園的景區開發
張家界市武陵源世界地質景觀資源,經開發利用已形成四大地質旅遊景觀區。即天子山地質旅遊景觀區、索溪峪地質旅遊景觀區、張家界地質旅遊景觀區與楊家界地質旅遊景觀區。各景觀區的特色概述如下。
1.天子山地質旅遊景觀區
位於張家界武陵源地貌區西北部,面積5473公頃。境內中部高、四周低,海拔800 m以上,為下二疊統石灰岩分布區。800 m以下屬厚度很大的石英砂岩層。最高峰為天子峰,海拔1262 m,面北而峙。立峰憑眺,但見台地錯列,石峰嶙峋,雲霧繚繞,峰、峽、瀑、林遍布於千溝萬壑中。山頂、山腰台地突兀凌空,多達60餘處,交錯伸延,是天然觀景台,已開發石家檐、茶盤塌、老屋場、鴛鴦瀑4個小景區,尚有鳳棲山、黃龍泉小景區待開發。
2.索溪峪地質旅遊景觀區
位於張家界武陵源地貌區東北部,面積17200公頃。景區呈盆地狀,四周高、中間低,山、丘、川多種地貌並存,峰、洞、湖融為一體。峰秀、谷幽、水碧、洞奇為其景觀的主要特徵。已開發西海、十里畫廊、水繞四門、百丈峽、寶峰湖、黃龍洞、觀音洞等8個小景區。另有白虎堂、一線天、天家峪景區待開發。
黃龍洞是索溪峪景區中最具特色並最具美學價值和科普意義的地質遺跡。黃龍洞規模宏大,與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美國肯塔基州的猛獁洞一樣,內有上下5層,2層水洞與3層旱洞,錯落相通。洞中支洞錯列,結構復雜,總長度達30 km以上,躋身於世界超級長洞之列。已探明有13個大廳、96條走廊、3處瀑布、1條陰河。洞中最寬處達200餘米,最高處51 m。5個結環式廳堂,層層相疊,總面積5萬余平方米。尤其龍宮,寬闊如穹廬廣廈,宮內1700多根石柱巋然聳立,猶如石林,蔚為壯觀。洞中陰河,長2000餘米,最深處30 m,最寬處50 m。天仙水洞中瀑布,飛瀑懸空60 m,珠飛玉濺飄忽如簾。洞內有迷宮、響水河、天仙、天柱街、龍宮等六大游覽區。黃龍洞位於二疊系-三疊系碳酸鹽岩地區,為戴帽式岩溶丘陵。洞中岩溶類型齊全,被聯合國世界遺產驗收委員會高級顧問桑塞爾先生贊嘆黃龍洞為「是我所見到的溶洞石筍最集中、神態最逼真的地方」。
3.張家界(森林公園)地貌景觀區
位於張家界武陵源地貌區南部,面積4810公頃,境內峰密岩險,谷深澗幽,水秀林碧,雲霧繚繞。集雄、奇、幽、野、秀於一處,匯峰、谷、壑、林、水為一體。有金鞭溪、黃石寨、琵琶溪、腰子寨、沙刀溝、袁家界6個小景區,共開發景點90多個。有標准石板游道6條,車行游道2條。
4.楊家界地貌景區
位於張家界武陵源地貌區西北部,面積3400公頃。景區屬峰林峽谷地貌,景觀雄渾、險要、清秀、幽靜、原始。境內溝壑縱橫,溪水長清,植被茂密,森林覆蓋率95%,最高峰海拔1130 m。
公園管理及保護現狀
(1)張家界武陵源地質公園的管理法規基本得到當地群眾的認同和全面執行,張家界管理局的責任與權益得到尊重;公園的功能和效益全面體現,旅遊業的收入提供了當地生態環境保護、水源保護、農村居民生活基礎設施建設改造所需資金,歷史上遺留的采礦採石跡地的生態環境開始逐步恢復。
(2)公園不僅是當地社會經濟和文化發展的動力,也是湖南省社會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基地。張家界是遊客在湖南的首選旅遊地之一,是中國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文明風景區示範點。公園的保護開發已納入湖南省、張家界市二級政府的社會經濟發展總體規劃和各種相關的專項規劃,確立了張家界永續保護的地位和在當地社會經濟發展中的作用。現已在原來觀光旅遊、地質科考、民族風情旅遊等基礎上,增加了生態旅遊、民俗旅遊、農村旅遊等,擴大了旅遊業的受益面,可全面保護張家界公園珍貴的地球遺產資源。
(3)張家界的旅遊開發雖然造成了旅遊垃圾、生活污水的增加和部分外來物種的帶入,但未造成大的危害。隨著對旅遊景觀的保護與對旅遊環境重要性的意識的增強,旅遊景點正在實行環境容量控制。當地環境保護機構對環境的定監測報告表明,公園的生態環境有了改善,森林地有所增加,並得到有效的保護;大氣、水質質量良好。
F. 張家界市國家地質公園屬於哪個省份管轄
屬於湖南省。
G. 地質公園概況
張家界世界地質公園分布於中國西南地區雲貴高原與湘西北中低山過渡地帶的武陵山脈之中,為中亞熱帶山地型季風濕潤氣候區,歸中國湖南省張家界市武源區管轄,劃入公園的面積有398km2,主要保護對象是石英砂岩峰林地質遺跡及其景觀系列等。1988年被列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992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01年中國國土資源部批准建立張家界國家地質公園,200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地質公園。張家界市武陵源世界地質公園是張家界國家地質公園的核心景區,它僅包括武陵源區轄全境。
1.地質公園地理位置與交通
公園分布於中國湖南省張家界市武陵源區境內,地處中國雲貴高原東部斜坡與湘西北中低山丘陵過渡地帶的武陵山脈,地理坐標是-北緯:29°13ཎ″~29°27བྷ″,東經:110°18༼″~110°41ཋ″。距張家界市28 km,距湖南省省府長沙市320 km。1998年張家界荷花機場設立為國際航空港,焦柳鐵路通過張家界市。張家界至長沙高速公路西段(張家界-常德)正在修建。
2.地質公園規模
公園面積398km2,其中特級保護區面積21.02km2,一級保護區77.63km2,二級保護區16.29km2,三級保護區139.54km2,發展控制區143.52km2。保護面積占規劃區總面積的64%,發展控制區面積占規劃區總面積的36%(圖5-1)。
3.地質公園氣候、水文及水資源
公園屬中亞熱帶山地型季風濕潤氣候,氣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均氣溫14~15℃。一年之中,以一月最冷,日均溫度為1~5℃;七月最熱,日均溫度為23~27℃。五、六、十月潮溫,七、八、九月乾旱,年平均相對濕度為77%。年降雨量為1200~1600 mm,其中春夏(4~6月)降雨最多,秋季(7~9月)次之,冬季(12~2月)最少。平均無霜期240~300天。
公園水系發育,屬澧水上游一級支流溇水的次一級支流索溪水系。該溪由西往東穿過公園區,於水繞四門以上稱金鞭溪,至索溪峪後則稱索水。因斷裂抬升和侵蝕作用,在砂岩峰林區形成了激流深潭和大疊水,著名飛瀑有天懸百練、鴛鴦瀑、吊水岩以及紫草潭、跳魚潭等。全區水資源總量為13.13萬m3/d,其中地下水資源量為12.75萬m3/d,占總量的97.12%,地下水資源在公園水資源中佔有重要地位。
4.地質公園地質地貌概況
公園地處雲貴高原東北邊緣的武陵山區,區內以中山、低山為主,總體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公園西北部昆侖峰最高海拔1282 m,最低處公園東北部的吳家峪海拔230 m。地貌類型以石英砂岩峰林地貌為主,次有岩溶地貌、侵蝕剝蝕構造地貌、河谷堆積地貌。
武陵源砂岩峰林地貌發育於泥盆系雲台觀組和黃家磴組,面積86km2,集中分布於天子山短軸向斜的西南端和東西兩翼,環繞向斜周圍群峰如林,形態萬千,峭壁直立,溝壑縱橫。個體形態有方山、台地、峰牆、峰叢、峰林、石門、天生橋及峽谷、嶂谷等,尤以峰林典型獨特。規模宏大、景觀豐富、類型多樣的砂岩峰林及其組合,構成了公園最有特色的地質遺跡景觀,成為世界是獨一無二的一流自然地學景觀區。
公園內岩溶地貌發育於公園天子山和喻家嘴向斜核部二疊、三疊系碳酸鹽岩分布區,地貌形態有漏斗、窪地、溶丘、石芽、石林、穿洞、溶洞、伏流、暗河等。溶洞以黃龍洞為典型,洞內景觀引人入勝,洞穴迷宮、捲曲狀鍾乳石、鵝管、歪斜鍾乳石,以及色彩絢麗、晶瑩剔透,形態各異、精妙絕倫的滴水石,如石鍾乳、石筍、石柱、石瀑、石幔、石簾、石花等,是世界早已發現的溶洞中「石筍最集中、神態最逼真的地方」(引自聯合國世界自然遺產驗收委員會高級顧問桑塞爾之語)。
H. 張家界地質公園構造形跡及統計分析
張家界地質公園位於木耳山-向家溪背斜東南翼靠近核部一側(圖3-1)。園區構造形跡主要為木耳山-向家溪背斜和三組垂直節理,局部發育一些小褶皺(圖3-2)。
圖3-1張家界地質公園構造圖
一、木耳山-向家溪背斜
木耳山-向家溪背斜核部出露的最老地層是下志留統龍馬溪群,兩翼依次為中志留統羅惹坪組,中泥盆統小溪組、雲台觀組,上泥盆統黃家磴組、寫經寺組,下二疊統棲霞組、茅口組,上二疊統吳家坪組、大隆組,下三疊統大冶群,中統嘉陵江組、巴東組,上三疊統和中侏羅統。
背斜軸線呈S狀彎曲,總體走向北東-南西向。由西南向北東,在黃官塔一帶呈北北東向延伸,到陳家灣後逐漸轉為北東東向,中坡附近軸線又轉為北北東向延伸,至粟埡界附近再轉為北東向,到水塘背斜核部被斷裂破壞,其後軸線由劃子溪大致成北東向延伸至湖塌而傾伏封閉。
背斜脊線呈波狀起伏,南段核部地層為下志留統龍馬溪群,粟埡界附近似有傾沒之勢,核部地層為下三疊統大冶群,隨後脊線又升高,北段核部出露中、上泥盆統。
背斜軸面南段在陳家嶺至中坡附近向北西歪斜,西北翼岩層傾角多在40°左右,東南翼一般為15°~25°。北段軸面正常,兩翼岩層產狀基本對稱,傾角一般為40°~55°。大堡山附近因斷裂影響,東南翼岩層傾角變大,向家溪附近因斷裂造成南東翼岩層向北北西方向倒轉,褶皺較緊密,為線狀褶皺。
圖3-2薄層灰岩中的小褶曲
圖3-3張家界地質公園節理極點等密度圖
二、園區節理
張家界地質公園園區廣泛發育3組垂直節理(圖3-3,表3-1),第一組走向北東-南西,第二組走向北西-南東,第三組走向近南北。3組節理傾角基本上都在80°以上,極少數傾角較緩的節理傾角也在60°以上。3組垂直節理相互切割,控制了張家界世界地質公園地形地貌的演變。但在張家界地形地貌的演化過程中,各個景點往往主要發育兩組節理,各個景點地形地貌的演化也主要受其中兩組節理控制。
表3-1張家界地質公園節理產狀統計表
續表
在張家界天下第一橋景區近水平的厚層砂岩中發育兩組垂直節理(圖3-4~圖3-7),一組走向NW—SE,另一組走向NEE—SSW,兩組節理傾角均超過80°,近直立。在兩組近垂直節理的切割下,近水平的厚層—塊狀砂岩被切割,形成垂直裂縫,沿兩組垂直節理的侵蝕作用形成垂直的峭壁、岩柱;隨著風化作用的持續進行,下部岩層坍塌,形成天然石橋。
圖3-4天下第一橋景區垂直節理
圖3-5天下第一橋景區
圖3-6天下第一橋景區節理產狀統計圖
圖3-7天下第一橋景區節理極點等密度圖
在張家界金鞭溪景區,發育3組垂直節理(圖3-8~圖3-10),第一組走向NEE—SSW向,第二組走向NWW—SEE向,第三組近SN向。
在黃石寨景區,控制黃石寨周邊地貌景觀的節理主要有3組(圖3-11~圖3-13),最發育的是近東西向的一組垂直節理,其次是NE、NW向兩組垂直節理。沿3組垂直節理的風化、侵蝕,控制了黃石寨景區周邊的峭壁、懸崖。
圖3-8金鞭溪景區峰林面的垂直節理
圖3-9金鞭溪景區節理統計圖
圖3-10金鞭溪景區節理極點等密度圖
圖3-11黃石寨景區峰林與山頂面
在百丈峽景區,近水平的淺紅色塊狀砂岩中發育主要發育兩組節理(圖3-14~圖3-16),一組走向NE—SW,另一組為NW—SE向。兩組節理切割岩層,沿兩組節理縫的追蹤風化侵蝕,控制了峽谷地貌的形成演化。
圖3-12黃石寨景區節理統計圖
圖3-13黃石寨景區節理極點等密度圖
圖3-14百丈峽景區垂直節理面的擦痕
在百龍電梯附近發育3組垂直節理(圖3-17~圖3-19),一組走向NW—SE向,第二組近SN向,第三組NEE—SWW向。3組節理相互切割,將岩層切割成一個個柱狀塊體,沿垂直節理縫的破壞,加劇了岩石的風化侵蝕,逐漸形成陡崖,在侵蝕和崩塌作用的聯合作用下,最終形成一個個孤立的岩柱,形成峰叢地貌景觀。
圖3-15百丈峽景區節理統計圖
圖3-16百丈峽景區節理極點等密度圖
圖3-17百龍電梯旁邊發育的垂直節理
圖3-18百龍電梯附近節理統計圖
圖3-19百龍電梯附近節理極點等密度圖
I. 張家界的負責人做了哪些項目,竟然能獲得「最賺錢的景區」的稱號
張家界的戶外觀光電梯是張家界最賺錢的風景區。天梯與國外的其他電梯一起上榜,成為中國唯一上榜的電梯。天梯在建築裝飾峰會上被評為我國的第一天梯。
而且張家界市的地勢處於武陵山脈腹地,武陵山脈自貴州雲霧山分支 入張家界市,又分很多支線。北支由湖北青龍山等等不斷的相擁而成;中支沿澧水之北有天星山等等很多的地勢。南支行說路的形成,潺潺的溪水,連綿不斷的上風相簇擁而成的。一段風景區,這樣的景色讓人不斷地聯想出就像人間仙境一樣。
J. 張家界世界地質公園與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說明關系
森林公園只是地質公園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