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地公園景觀
㈠ 肥城濕地公園四大景區是什麼
濕地自然保抄護景區,展示中心景區,水澤天地景區,菏田野趣景區。
「四大景區」以各具特色的景觀表現手法突出特色。
1,濕地自然保護景區著重表現豐富的濕地生物多樣性的生態景觀,景區環境相對幽靜,河島相連,為各種鳥類營造出特有的棲息環境。
2,展示中心景區體現觀光展覽、生態旅遊、生態環境教育等三大功能。
3,水澤天地景區是康王河濱河綠地的景觀內容,既延續著濕地特有的景觀,又形成新的景觀特點。
4,菏田野趣景區突出了生態林及郊野公園的景緻。
景區反映了濕地景觀,同時結合了城市郊野特色,把生態展示回歸自然與郊野風情融為一體。2008年被評為「國家水利風景區」。
㈡ 濕地公園怎麼樣可以說說嗎
濕地公園是國家濕地保護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濕地公園具有濕地保護與利用、科普教育、濕地研究、生態觀光、休閑娛樂等多種功能,是國家濕地保護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濕地自然保護區、保護小區、濕地野生動植物保護棲息地以及濕地多用途管理區等共同構成了濕地保護管理體系。
發展建設濕地公園是落實國家濕地分級分類保護管理策略的一項具體措施,也是當前形勢下維護和擴大濕地保護面積直接而行之有效的途徑之一。
發展建設濕地公園,既有利於調動社會力量參與濕地保護與可持續利用,又有利於充分發揮濕地多種功能效益。
同時滿足公眾需求和社會經濟發展的要求,通過社會的參與和科學的經營管理,達到保護濕地生態系統、維持濕地多種效益持續發揮的目標。對改善區域生態狀況,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濕地公園景觀擴展閱讀:
城市濕地公園規劃的總目標在於減少城市發展對濕地環境的干擾和破壞、提高濕地及其周圍環境的自然生產力,通過恢復濕地原有的自然能力,使其具備自我更新的能力。
並使周圍用地的土壤狀況得到改善,為植被的恢復創造條件,從而使城市濕地更加富有生命力。同時,還應在城市的各種用地需求之間建立一種平衡,並尋求建立更好的新型共存方式。
實現城市濕地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在此基礎上營造新的城市公園類型,滿足市民日益增長的接近自然的需求。
㈢ 濕地公園的管理
根據《濕地公園管理辦法》,濕地公園分為以下兩級:
(1)國家級濕地公園:濕地公園的主題突出,濕地生態環境優良、濕地景觀特別優美,觀賞、科學、文化價值高,地理位置特殊,對區域生態環境具有重要的調節作用,且生態旅遊服務設施齊全;
(2)省級濕地公園:濕地公園的主題突出,且濕地生態環境良好、濕地景觀有特色,有一定的觀賞、科學、文化價值,對區域生態環境有一定的調節作用,且具備必要的旅遊服務設施。 1.濕地土層結構改造
土壤結構對濕地公園的營建起著重要作用。由於砂土營養物含量低,植物生長困難,而且容易使水體快速滲入地下,所以不宜設在最下層。而粘土礦物有利於防止水體快速滲入地下,並可限制植物根系或根莖穿透,故通常採用粘土構築濕地下層。壤土也可以代替粘土置於底層,但應適當增加厚度。
2.濕地護岸生態設計
作為水陸交界地帶的濕地岸邊環境的營建也是十分重要的,需要精心考慮。混凝土砌築的護岸破壞了濕地對周圍環境應有的過濾和滲透作用。而人工草坪由於自我調節能力弱,大量的澆灌、除草、噴葯等管理措施,極易導致殘余化學物質流入水體造成污染。 自然濕地生態系統對人類具有重要的意義。城市濕地公園建設,強調的是濕地生態系統特性和基本功能的保護、展示,突出濕地特有的科普教育功能和自然文化屬性。其景觀設計及植物配置要注意幾點。 保持濕地的完整性
依託原有的生態環境和自然群落,是濕地景觀規劃設計的重要基礎。對原有濕地環境的土壤、地形、地勢、水體、植物、動物等構成狀況進行調查,在准確掌握原有濕地情況的基礎上,科學配置與濕地原生態系統相互結合,起到相得益彰的景觀效果,才能在設計中保持原有自然生態系統的完整性。 實現人與自然和諧
在考慮人的需求之外,濕地景觀設計還要綜合考慮各個因素之間的整體和諧。通過調查周圍居民對該景觀的影響、期望等情況,在設計時才能統籌各個因素,包括設計的形式、內部結構之間的和諧,以及它們與環境功能之間的和諧。
這樣也才能在滿足人的需求的同時,保持自然生態不受破壞,使人與自然融洽共存,達到真正意義上的保持濕地網路系統的完整性。 保持生物多樣性
在植物配置方面,一是應考慮植物種類的多樣性,二是盡量採用本地植物,三是在現有植被的基礎上適度增加植物品種。多種類植物的搭配,不僅在視覺效果上相互襯托,形成豐富而又錯落有致的效果,而且與水體污染物的處理功能也能夠互相補充,有利於實現生態系統的完全或半完全(配以必要的人工管理)的自我循環。其原則是在現有植被的基礎上,適度增加植物品種,從而完善植物群落。 科學配置植物種類
植物的配置設計,要從濕地本質考慮,以水生植物作為植物配置的重點元素,注重濕地植物群落生態功能的完整性和景觀效果的完美體現。
從生態功能考慮,應選用莖葉發達的植物以阻擋水流、沉降泥沙,採用根系發達的植物以利於吸收水系污染物。
從景觀效果上考慮,有灌木與草本植物之分,要盡量摸擬自然濕地中各種植物的組成及分布狀態,將挺水(如蘆葦)、浮水(如睡蓮)和沉水植物(如金魚草)進行合理搭配,形成更加自然的多層次水生植物景觀。
從植物特性上考慮,應以鄉土植物為主,外來植物為輔,保護生物多樣性。 因地選擇植物品種
喬灌木及地被植物可選用銀杏、香樟、水杉、櫻花、落羽杉、池杉、楸樹、黃連木、烏桕、苦楝、石楠、楓楊、榕樹、垂柳、沙地柏、迎春、石竹等;水生植物可選用荷花、菖蒲、香蒲、澤瀉、水鳶尾、蘆葦、金魚草、水竹、水蓼、水蔥、金魚藻;草坪草可選用冷季型的早熟禾、黑麥、剪股穎,暖季型的狗牙根、地毯草、馬蹄金等。 此外,設計中還應設置一些動物食源植物和鳥嗜植物,為鳥類提供食物來源。在濕地公園內的水體一側盡量不安排高大喬木,為鳥類提供充足的活動空間。
㈣ 貴陽花溪國家城市濕地公園的景觀資源的分布及主要景物
五區三脈 兩堤八景
按照規劃,花溪國家城市濕地公園十里河灘景區分為「五區三脈」,即生態核心區、濕地科普區、花圃展示區、民俗文化體驗區和濕地游覽區,以及大將山山體生態軸(林脈)、原住民民俗體驗軸(地脈)和花溪河高原濕地軸(水脈)。
今後,十里河灘將建成「兩堤(春堤拂曉、秋堤沐晚)八景(蘆花飄雪、煙雨柳灣、荷塘映月、故人田園、黔地往事、古村遺韻、稻花怡庭、濕地花田)」等生態旅遊景觀。
三類景觀 盡顯山水
貴陽市和花溪區還將按照原生態的理念 1、地質遺珍
主要指花溪碧雲窩早三疊世中期的紫紅色地表風化殼及溶塌角礫岩;碧雲窩的紫紅色地表風化殼(鈣質古土壤或鈣結殼)和溶塌角礫岩記錄了早三疊世中期海平面下降後,碳酸鹽岩台地內部變為陸地遭受地表風化,後又隨著海平面回升變為咸化瀉湖的歷史。是研究地表風化的極佳地點。目前地質界專家研究表明,花溪區是世界三疊紀Nerrites相遺跡化石發育最好的地區。遺跡化石在環境研究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學價值,有的遺跡化石還具有很高的美學觀賞價值。
2、山景
(1)大將山:大將山是高原明珠—花溪的第一景,其名源於當地百姓的美好願望:連綿的山脈有如大將軍威震此地,給老百姓帶來吉祥平安之意。大將山脈是卡斯特地貌的典型代表。整體呈南北走勢,沿花溪河東岸蜿蜒分布,最高處海拔超過1300米。山體大連續,局部小山包相對獨立,與花溪河呈互依互抱之勢。山體連綿蒼翠,山上植被完整,是花溪河優美的天然綠色屏障。大將山脈與花溪河互生互襯,構成了花溪優美獨特的天然山水格局。
(2)麟山:位於花溪公園北側,原名獅子山,長200米,寬100米,相對高度4185米,是花溪公園內的最高山。明代《弘治貴州圖經新志》把麟山定位貴陽名山。清人周奎曾作《麟山記》,將原名「獅子山」改今名。山上林木蒼翠,古樹參天,巨石嶙峋,峭壁入雲。沿石級而上,山腰有「飛雲閣」,依山而建,亭中可小憩觀景。從「飛雲岫」穿洞而出,可至山頂,在此鳥瞰四周,花溪景色盡收眼底。山頂矗立巨石,石壁上刻有「黔山一柱」,為貴州書法家王萼華墨跡。山麓有「生聚教訓」摩崖,為劉劍魂先生1938年提撰。「麟山聳翠」已成為花溪公園富有特色的景觀。遊人游覽花溪公園,也以一登麟山縱覽花溪全景為快。
(3)龜山:位於公園西南側,緊鄰麟山。是一個長200米,最寬處40米,高僅95米的小山。鋒山上蒼松翠柏,濃蔭蔽日。山上原建有「清暉樓」:古樸典雅,現存遺址。山麓緊連壩上橋頭,建有「防空亭」,又稱「觀瀑亭」,於亭內可觀壩上橋瀑流。
(4)蛇山:在鳳山以南相隔僅數米。長有320米,最寬80米。形成四個小峰頂,原生植被良好。
(5)鳳山:在麟山、龜山的河對面,三山成鼎足而立之勢。是一座方圓約70*70米,高149米的小山峰,山頂有一小洞可通。
(6)姐妹峰:在花溪水庫大壩左右兩側,非常秀麗的兩座山峰,奇石綠樹。山上植被保存完好。像兩名美麗的少女迎接各方來客。 該區以花溪公園為中心,呈帶狀延花溪河彎曲展布。
十里河灘景區景色誘人,區內河水曲回,秀峰環抱,竹木夾岸,河中沙洲綠島千姿百態,跌水深潭相間展布。其中花溪公園更是集自然山、水、洞於一體。
(1)團寨河灘景觀:該景觀由三級跌水以及石橋殘部組成。上層水面開闊平緩,兩岸柳木夾岸。旁邊一小山包林木蔥郁。
(2)上水河灘景觀:該景觀由蛇狀河曲、河牛2個小島及1個大島、水輾、小橋、上水村寨、孤丘組成。河曲竹木夾岩,綠島相間,上水村依山面水,孤丘(比高40米)屹立河畔,其襯景、對景效果好。
(3)董家堰河灘景觀:該景觀范圍自董家堰高車至麥達新橋。景觀組成以100~120米寬的河面為主體,內含綠孤島2個,有老堰截河水形成同一級的4處跌水。
(4)麥翁河灘景觀:景觀范圍上至麥翁橋,下至攔水壩,長約600米。景觀組成以彎曲河道水面為主體,內含綠島3個,大島1個,河畔旁側有依山面水的麥翁村,垂柳夾岸,水映青山綠柳,景觀秀麗。
(5)濟番州河灘景觀:景觀范圍上至花溪公路大橋下,下至朝陽村,長約650米,景觀以彎曲河道水面為主體,內含牛角、沙洲島和小島1個,歷史悠久的花溪中學坐落於河畔旁側。河中有跌水景觀。
(6)花溪公園芙蓉洲:位於花溪公園東北部,也稱放鶴洲。由沙洲、礁島、石徑、石橋組成。在平坦寬闊的水面上,一簇簇長滿蘆葦和木芙蓉的礁島參差分布。夏日,島上一片蔥綠,野鴨、鴛鴦在水中嬉戲,一隻只遊船在島間悠閑游動。秋日,島上蘆葦蘆花與綠水相映成趣。蜿蜒的放鴿橋如曲折玉帶將水中洲島連成通道,橫卧在怡靜碧綠的溪水中。遊人在橋上,若置身於水中,與藍天、白雲、綠樹、碧水融為一體,鳥兒在空中翱翔飛舞,「鶴橋秋色」成為一幅秀麗圖景。
(7)螃蟹井—穆家壩河灘景觀:該景觀以彎曲河道水面為主體,其間具有賓館,螃蟹井、村寨、孤丘組景。該景觀的原始風貌獨具一格,河水碧綠迂迴,兩岸秀山並列,山澗螃蟹井水流涓涓,農田稻花滾滾,苗圃翠新,大有「穿花復繞水,隔岸聞花香」風光。在吉林賓館一帶。更是綠樹成蔭,草坪蔥蔥,姐妹峰則是古藤繞崖,螃蟹井布依農舍更反映了布依山寨特色。
(8)大壩溢洪道景觀:溢洪道下面有被洪水長期沖刷裸露的基岩,其岩層層面和裂縫面清晰,基岩面高低凹凸不平,有「怪石嶙峋」之景觀特徵。平時無注能源消耗時時頗有氣勢的一幅枯山水,渾厚的巨石疊於水道中。開閘放洪時,則洪流翻騰咆哮洶涌澎湃下瀉,如萬馬奔騰,形成一道飛瀑,異常壯麗。是十里河灘的最後一景。 1、園景
(1)花溪公園
該園雛形始於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由舉人周奎父子營造。1939年經貴州省政府批准正式建設風景區。現有面積50.10公頃,其中山域面積佔81.5%,年平均客游量80萬人次。花溪公園是貴州省著名風景區,被譽為貴州高原明珠。公園范圍,東至花溪大橋,南沿磊花路,西臨花溪平橋,北抵花溪小寨。它融真山真水、田園景色、民族風情為一體,被譽為「高原明珠」。陳毅元帥游過花溪後,曾留下「真山真水到處是,花溪布局更天然;十里河灘明如鏡,幾步花圃幾步農田」的詩句。秀美的小山巒,聳立與花溪河的兩岸,山內多有溶洞貫穿,有暗河流淌其下。蜿蜒曲折的花溪河,清清流水婀娜多姿。河水貫山過崖,越橋撞壁,形成了許多小湍流、小瀑布、小湖潭、小河灘。沿溪兩岸,錯落有致地分布著巧奪天工的樓台亭榭、步蹬飛橋、賓館別墅,給這山環水繞、堰塘層迭、河灘十里的綺麗風光增添了醉人的情致。溪畔附近的麟山,高步過百米,遠望恰似一座天然的大盆景。小山之上碧翠層岩、小徑曲環、溶洞橫穿,「飛雲閣」巧建山間,遊人登至山頂,可俯視花溪全景。另一座名為龜山的山巒與麟山相依,居於花溪河中心。山麓中有小橋飛架,河水奔騰,瀑布下落處河水碧綠,流速漸緩,形成帶狀小湖,遊客可泛舟漫遊,一覽兩岸瑰麗風光。「壩上橋」上方,綠樹掩映之中有一幢紅瓦白牆的小別墅,據說抗日戰爭時期,蔣介石在此指揮過抗戰事宜。橋的下方有一棋亭,1959年陳毅元帥曾在此題詩雲:「花溪棋亭位山腰,多人聚此費推敲。勸君讓他先一著,後發制人棋最高。」立意清新,耐人回味。
主要景點有音樂廣場、芙蓉洲、百步橋、壩上橋、麟山、龜山、松柏園、碧桃園、牡丹園、竹蓮池、棋亭、花溪小憩、西舍、戴安瀾將軍衣冠墓、平橋、黃金大道。
(2)董家堰荷花池
位於董家堰橋南。原為盆景園。內有面積較大的荷塘,被木橋與亭房分割成三個大小不等的水面。塘中荷花蔥郁茂盛,荷花叢中不時有水鳥現沒,置身塘中竹亭,鳥鳴蟲唱,荷香陣陣。
(3)牛角島
緊鄰花溪大橋,建於2005年。佔地1.98公頃。是花溪區整治水土流失的重點生態建設項目。現已成為花溪公園的外延,是現代風格的市民生態開放活動廣場。
(4)鐵路橋至麥翁橋之間綠地
在鐵路橋至麥翁橋之間,沿花溪大道一側河岸目前已修建園路與臨水平台,目前有一臨時管理用房,別無其他服務設施。無明顯入口接駁點,遊人不便進入,且內部未形成環路。
(5)陽光水鄉觀光農業帶
建於2000年12月,位於花溪公園以西至洛平水庫東,佔地面積477畝。園區重點打造了高新技術示範基地、無公害果樹產業科技示範基地、生態觀光旅遊示範基地。內含荷花池110畝,果園區30畝,大魚塘17畝,蘭花棚2畝,溫室塑料大棚栽種鮮花7個3畝,名特優物種多功能展示廳10畝,北片桃園區80畝。先後授予「貴州省國家級農業高科技示範園區」、「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花溪區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等稱號。
(6)黃金大道
位於平橋上游至螃蟹井的西河段。
㈤ 描寫濕地公園的風景好的詞語有哪些
詞語:風景優美、花兒競艷、五彩繽紛、奼紫嫣紅……
㈥ 濕地公園 景觀橋的夜景
深圳東部華僑城「茶溪谷」濕地公園景觀浮橋設計英德市德立浮橋工程有限公司承接了國內回最長的景觀浮橋工程,答該工程設計最大荷載300公斤/平方米,水位落差2.0米,全長386米,寬3米,採用拋錨式固定,該工程也是目前國內城市景觀工程中技術要求最高的項目,設計施工均由英德市德立浮橋工程有限公司負責。該工程位於深圳東部華僑城茶溪谷內,遠遠望去,猶如一條巨龍蜿蜒於兩岸之間,佇立浮橋之上,欣賞獨有的湖光山色,隔欄眺望,宛如進入一個童話般的世界!凡到深圳的國內外貴賓要員或商賈遊人,無不到「茶溪谷」濕地公園浮橋一帶,欣賞東部華僑城的海濱風光。「茶溪谷」濕地公園浮橋將帶著自身特有的異彩,成為東部華僑城一道令人嘆為觀止的亮麗風景線。
浮橋是用於連接水域兩岸的交通設施,浮橋主要由增強塑料浮箱,鋼結構受力件,防腐木板等材料製作而成,它可以隨著水位的變化而上、下浮動,具有良的親水性和景觀效果。適用於風景區、度假區等景觀條件較好的風景名勝地點,為旅遊景點增添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㈦ 長春北湖國家濕地公園的景觀改造
長春北湖濕地公園佔地11.97平方公里,總投資30億元,於2010年開工建設,2012年7月28日正式開園。分內湖區和外河區兩部分。內湖區是原伊通河泄洪區、經清淤布景修築路橋改造為濕地公園,濕地公園已完成綠化面積315萬平方米,柳堤上有柳樹品種共計51個品種,739株,包括旱柳、白皮柳、金絲垂柳、金枝柳、垂柳、龍須柳、饅頭柳、三蕊柳、蒙古柳、松江柳、河柳、筐柳、大黃柳、朝鮮柳、美國纖維柳等。另外,累計栽植喬木186個品種,6.97萬株;累計栽植灌木144個品種,1.53萬株。外河區包括橡膠攔河壩工程和開河建島工程、目前仍在建設中。
㈧ 濕地公園是什麼意思
簡單的說,濕地是一類介於陸地和水域之間過渡的生態系統。濕地公園(Wetland Park)的概念類似於小型保護區,但又不同於自然保護區和一般意義公園的概念。根據國內外目前濕地保護和管理的趨勢,兼有物種及其棲息地保護、生態旅遊和生態環境教育功能的濕地景觀區域都可以稱之為"濕地公園",
濕地國際公園應該保持該區域的獨特的自然生態系統並趨近於自然景觀狀態,維持系統內部不同動植物種的生態平衡和種群協調發展,並在盡量不破壞濕地自然棲息地的基礎上建設不同類型的輔助設施,將生態保護、生態旅遊和生態環境教育的功能有機結合起來,實現自然資源的合理開發和生態環境的改善,最終體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境界。
濕地公園的最大特點在於主題性、自然性和生態性
長江中下游是我國河湖濕地分布最集中、最具代表性的地區。該區域的濕地主要由長江及其眾多支流、湖泊組成。鄱陽湖、洞庭湖、洪湖、太湖、巢湖和洪澤湖等是本區著名湖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