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園大全 » 地質公園旅遊

地質公園旅遊

發布時間: 2020-11-23 02:28:29

Ⅰ 國家地質公園增加至214家,地質公園和森林公園有何區別

國家地質公園和國家森林公園有著明顯的區別。國家地質公園的形成是漫長的,具有重要的地質研究和歷史研究價值。因為每個地方都有獨特的地質景觀,都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地球演化的結果。地質公園,主要是為了保護那些獨特的地質景觀。也是為了更好的進行科學研究。

國家級森林公園,都具有較高的知名度。黃石國家公園在整個世界國家公園排名都是最前列的。國家森林公園和國家地質公園的設立都具有獨特的現實意義。既有利於資源的保護又對資源環境的科學探索,及當地的旅遊觀光都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Ⅱ 申請世界地質公園有什麼好處

「地質公園」是一個地理區域,在這里地質遺跡是保護、教育和可持續發展整體概念的一部分。既為人們提供具有較高科學品位的觀光旅遊、度假休閑、保健療養、文化娛樂的場所,又是地質遺跡景觀和生態環境的重點保護區,地質科學研究與普及的基地。

地質公園的主要目標之一就是促進經濟活動和可持續發展。建立地質公園將刺激地方企業、小公司、房屋建築業的興建和發展,開展高質量培訓課程,增加新的就業機會,因為在保護地質公園中的地質資源(如鼓勵通過人造化石來代替原生化石進行銷售)時,會創造新的稅收來源(如地質公園旅遊、地質產品等)。這為當地居民帶來了附加收入,將吸引私人資本的加入。「地質公園旅遊」是一種與經濟有關的、力求成功的、快速發展的學科,是一個旅遊業中的新領域,其中涉及密切的多學科合作。

在小學和中學開設地質課程,把當地的地質、地貌和自然地理信息編制其中,將有助於保護地質公園,同時還可增強地區意識、自豪感和自我認同感。地質公園或許就是當地和國家范圍內極好的教育工具。

概括的說,能保護地質遺跡,普及地學知識,開展旅遊促進地方經濟發展。

Ⅲ 地質公園總體規劃與地質公園旅遊總體規劃有何不同

地質公園總體規劃,偏規劃方向,不一定用於旅遊,可能是保護或科研類的
地質公園旅遊總體規劃是對地質公園在旅遊方面的規劃,如市場細分,產品設計...

Ⅳ 想去白石山國家地質公園旅遊,是自由行,不跟團,有什麼比較可行的旅遊攻略嗎,我們是兩個大學生,目前在

,,

Ⅳ 石牛寨國家地質公園的遊玩指南

湖南省岳陽抄市平江縣石牛寨鎮新義村襲 A:石牛寨公司拓展訓練基地.人均50元
B:景區周邊部分農家樂.人均60-70元
C:景區天然天然居酒店. ①咸寧市-G56-S320-G106-岳陽市-岳陽縣-景區
②長沙市-G4-X108-S306-岳陽市-岳陽縣-景區
武漢自駕游石牛寨(全程280公里約4.5小時):
武漢-咸寧(G4京珠高速)-通城(S78蘄嘉高速+S31咸通高速+G56杭瑞高速)-石牛寨風景區(S320+S304)

Ⅵ 沂蒙山國家地質公園的旅遊信息

臨沂市區有國家二級機場,航班通往北京、上海、廣州、濟南、青島、大連、沈陽專、武漢等城市。兗屬石鐵路沿蒙山南麓通過,現有直達北京、天津、濟南、泰安、曲阜、鄭州等地的列車。京滬高速經過蒙山北麓、東麓,日東高速公路穿越蒙山南麓,高速公路已與全省各市聯網。區內還有327、205、206國道、文泗公路、沂蒙公路通過,交通便捷通暢。

Ⅶ 地質公園概述

本節主要概述了地質公園的產生、發展現狀,明確了地質公園的基本定義,並探討了建立地質公園的意義。讓人們對地質公園的產生、現狀以及地質公園的未來發展,產生一個清晰的輪廓,從而系統地了解地質公園。

我國關於地質旅遊的研究最早開始於南京大學的夏樹芳(1988),在其著作《地質旅行》中對地質旅遊的目的概括出8個方面:了解沿途地貌特徵;了解沿途地層年代;了解山川的來龍去脈;了解沿途礦產資源情況;注意生物和人類的活動與礦床的關系;了解沿途經濟地理與地質的關系;了解風景名勝與地質的關系以及文物考古資料;了解地質事件。

地質遺跡是地質旅遊的根本,沒有地質遺跡,地質旅遊也無從談起,國際上對地質遺跡保護十分重視,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設立了地質遺產工作組,專門負責全球地質遺跡保護工作。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對地質遺跡保護工作也十分重視,其中以美國、加拿大、英國等經濟發達國家的地質遺產的保護管理工作領先,他們制定了嚴格的法規體系,採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保護措施。國際上對地質遺跡保護的通行作法是建立自然保護區和國家地質公園。本文主要就地質公園展開討論。

地質公園(Geoparks)是自然公園的一種,它是指具有特殊地質意義的珍奇或秀麗景觀特徵的自然保護區(王永生,2005)。

一、地質公園產生、發展及現狀

地質公園是保護地質遺跡的載體,人類對地質遺跡保護和利用的歷史由來已久,但是真正將保護落到實處,形成一系列的規章制度則是從近些年才開始的。1871年,時任美國地質調查局局長的海登率領一個34人的考察隊到黃石高原考察火山、地熱和溫泉,並將考察報告和照片、繪畫等提交國會,提出保護本區自然資源和地質景觀的建議(趙汀和趙遜,2005)。於是,1872年,美國國會通過黃石法案(Yellowstone Act),在懷俄明州和蒙大拿州的黃石河源頭地區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國家公園——美國黃石國家公園。美國國家公園的概念是由喬治·凱瑟琳(George Catherine)提出。當時在阿肯色州開辟了熱泉保留地(Hot Spring National Reservation),其歷史背景是美國大開發中對自然環境、野生動物和印第安文化產生的破壞和不良影響,引起了社會的關注。但是國家公園的建立對地質遺跡的保護只能產生局部影響和效果,它是把人類保護地球遺產由自發行動上升為自覺的行動,由分散的社會努力上升為國家行為,雖然未能形成全面科學系統的規劃,但是建立國家公園保護了部分地球遺產(趙遜和趙汀,2003)。

自20世紀中葉以來,地質遺跡的保護已由各國分散行動變為國際組織發起和推動的全球性行動。但發展十分不平衡,保護工作與合理開發利用彼此脫節,難以成為各地政府參與且居民支持的、影響廣泛的行動。從20世紀中葉到90年代前半期,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開始發揮重要作用。194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在巴黎創立了世界保護聯盟(IUCN),設立了「國家公園與自然保護專業委員會」(CNPPA/IUCN),在這里制訂的國家公園標准中,正式將優美的地學景觀保護和促進納入科學發展的內容(趙遜和趙汀,2009)。

因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地學部又提出建立世界地質公園計劃,以彌補世界自然文化遺產在地質景觀保護方面的不足,以及地質遺跡工作難以引起地方政府的重視和當地居民的積極參與之不足,建議推動地質公園項目,把地質遺跡保護與支撐地方經濟發展和擴大當地居民就業緊密結合起來。1996年在北京召開的第30屆國際地質大會上設置了地質遺跡保護專題並組織了討論(趙遜等,2002)。

中國地質學家早在1985年就提出在地質意義重要、地質景觀優美的地區建立地質公園的想法,以加強保護和開展科學研究、科學考察。

在我國地學界的努力推動下,地質公園作為一種保護地質遺跡的有效途徑被提上了議事日程。1999年12月,國土資源部在「全國地質地貌景觀保護工作會議」上,審議了「全國2000~2010年地質遺跡保護規劃」,最終確定要在我國建設國家和地方兩種不同層次地質公園形式。

國外「Geopark」的概念是20世紀末,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地學部為了創建世界地質公園網路而提出的。由該部原部長伊德博士(Wolfgang Eder)在1999年正式發表在地質學文獻里(陳安澤,2007)。

200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啟動建立世界地質公園網路的項目。同年11月,在歐洲,第一屆歐洲地質公園大會(1stEuropean Geoparks Conference)也成功在西班牙召開,會議在建立歐洲地質公園網路保護歐洲地質遺跡的議題上達成了共識,並批准了法國豪梯省地質保護區(Reserve Geologiqedr Hayte-prance)等10處為歐洲首批地質公園網路成員。2001年3月,中國國土資源部作為主管地質公園建設的國家機關,批准建立包括雲南石林國家地質公園在內的首批11處中國國家地質公園。因此我們可以說,世界上首批地質公園是在中國和歐洲幾乎同時建起來的。

2004年,鑒於中國在國家地質公園建設方面所取得的良好成績及在世界地質遺跡保護中做出的貢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決定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網路辦公室」設立在中國北京。該辦公室的主要任務是開通世界地質公園網站(www.globalgeopark.org),搜集全球地質公園信息並對全球開放,建立世界地質公園管理資料庫,為各個國家或地區提供服務。

2004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了首批「世界地質公園」25處,其中歐洲17處,中國8處。截至2009年8月,全球已經建立了70個世界地質公園,其中中國22處。

近年來,由於人口的快速增長和人類工業活動的影響,導致自然環境不斷惡化,接二連三的破壞環境事件不斷給人們敲響了警鍾,保護自然環境,保護地球已經刻不容緩。與此同時,世界上的地質遺跡也面臨著不同程度的威脅,保護地質遺跡需要全人類共同努力,建立地質公園作為保護地質遺跡的一種最有效的手段和途徑,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所接受和採納,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地質公園將會以星火燎原之勢,帶動全人類保護地質遺跡,進而保護我們整個地球的生態環境。

二、地質公園的定義

2001年,地質公園作為一個新興概念被提出,引起了包括中國在內的各國政府組織和民眾的熱烈歡迎,隨後即掀起了一股各國各地建立地質公園的熱潮。

地質公園(Geopark)是以具有特殊的科學意義、稀有性和美學觀賞價值的地質遺跡為主體,並融合其他自然景觀或人文景觀組合而成的一個特定地區。以保護地質遺跡、開展旅遊、普及地球科學知識、促進地方經濟、文化和自然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為宗旨而建立的一種自然公園(陳安澤,2002)。

地質公園具有特殊地質科學意義,稀有的自然屬性、較高的美學觀賞價值,以具有一定規模和分布范圍的地質遺跡景觀為主體,並融合其他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而構成的一種獨特的自然區域。地質公園既是為人們提供具有較高科學品位的觀光旅遊、度假休閑、保健療養、文化娛樂的場所,又是地質遺跡景觀和生態環境的重點保護區,地質科學研究與普及的基地。

在中國,以具有國家級地質科學意義,較高的美學觀賞價值的地質遺跡為主體,並融合其他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而構成的一種獨特的自然區域,由國家政府行政管理部門組織專家審定,由國土資源部正式批准授牌的地質公園,稱中國國家地質公園(National Geopark of China)(姜建軍,2006)。

《世界地質公園網路指南和標准》規定了世界地質公園的內涵、申報程序、遴選標准和准則,其中規定世界地質公園必須符合下列要求:

(1)地質公園必須要有明確的范圍界定,並具有足夠大的面積以便促進地方經濟和文化發展(主要是通過旅遊)。地質公園應當包含若干各種規模、具有國際意義的地質遺跡,或者其中包含了具有特殊科學意義、稀有或美麗的地質體的一部分。這些特徵以及形成這些特徵的事件和過程在區域地質歷史中具有代表性。

「地質公園」是一個地理區域,在這里地質遺跡是保護、教育和可持續發展整體概念的一部分。地質公園應當考慮這個地區的整體地理概況,不應當僅僅包含具有地質意義的遺址點。非地質主題是其完整的一部分,尤其是當它們與景觀有關時,非地質內容可以展示給遊客。由於這個原因,其中包括一些生態的、考古的、歷史的或者文化價值的遺址也是必要的。在許多地方,自然、文化以及社會歷史都密切聯系在一起,因此不能被分開。

(2)地質公園申報的前提條件是要建立一個管理機構,並有規劃。僅有給人印象深刻和具有國際意義的地質遺跡是不夠的。地質公園區域內的地質特徵必須讓遊客易於到達,且互相連接,並具有正規公園式管理的安全性。地質公園應該由指定的地方機構或者一些擁有足夠的管理設施、有資質的管理人員和足夠財政支持的機構來管理。特別要注意旅遊活動必須與當地狀況以及自然和文化特徵相匹配,必須充分尊重當地居民的傳統習慣。尊重、加強並保護當地文化價值是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在許多地區和國家,當建立地質公園時,還要考慮土著居民的習慣。

(3)地質公園的主要目標之一就是促進經濟活動和可持續發展。改善當地居民的生活條件和地區環境,這對地質公園所在地區具有直接影響。同時也將增強當地居民的認同,促進文化繁榮,從而使地質遺跡得到直接保護。

在保護地質公園中的地質資源時,會創造新的稅收來源(如地質公園旅遊、地質產品等)。這也為當地居民帶來了附加收入,將吸引私人資本的加入。「地質公園旅遊」是一種與經濟有關的、力求成功的、快速發展的學科,是一個旅遊業中的新領域,其中涉及密切的多學科合作。

(4)地質公園必須提供和組織各種工具和活動來向公眾傳播地學知識和環境保護的理念(如通過博物館、解說、教育中心、地質路線、旅遊指南、通俗文學和圖件、現代傳播媒體等)。應當允許開展科學研究,與大學開展合作,促進地質學家與當地居民之間開展交流,所有教育活動應該圍繞整體的環境保護反映出倫理導向。

(5)地質公園並非一定就是一塊全新的保護區域或景觀地(它可能存在於已有的國家公園或自然公園中),但與總體上實行全面保護和管理的國家公園或自然公園有很大差異。按照國家立法規定,地質公園應該保護的重要地質特徵包括:有代表意義的岩石、礦產資源、礦物、化石、地形和景觀。地質公園管理機構要確保其地質遺跡的保護應與地方傳統和立法機關的義務協調一致,由地質公園所在地國家政府決定特定地質遺跡或地質公園的保護力度和措施。

三、建立地質公園的意義

從2004年第一批世界地質公園誕生以來,地質公園就擔負著保護地質遺跡及其自然環境,傳播自然科學知識,促進地方經濟可持續發展等重大使命。同時建設地質公園對於保護地質遺跡,開展生態旅遊具有重大的意義,對此盧雲亭(2006)及姜建軍等(2006)有過詳細的研究闡述。

(一)建立地質公園能更有效地保護地質遺跡和自然環境

地質遺跡,是指在地球演化的漫長地質歷史時期,由於各種內外動力地質作用,形成、發展並遺留下來的珍貴、不可再生的地質自然遺產。正因為地質遺跡的這種不可再生性和珍貴性,才使得我們需要採取各種方法來對其進行有效的保護,建立地質公園無疑是其中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手段。在《地質遺跡保護管理規定》中明確指出:「對具有國際、國內和區域性典型意義的地質遺跡,可建立國家級、省級、縣級地質遺跡保護區、地質遺跡保護段、地質遺跡保護點或地質公園」。由此可見,建立地質公園保護地質遺跡和自然環境已經作為一項基本規定列入我國的政策法規體系。該規定中還明確列出了需要給予保護的地質遺跡類型:

(1)對追溯地質歷史具有重大科學研究價值的典型層型剖面(含副層型剖面)、生物化石組合帶地層剖面、岩性岩相建造剖面及典型地質構造剖面和構造形跡;

(2)對地球演化和生物進化具有重要科學文化價值的古人類與古脊椎動物、無脊椎動物、微體古生物、古植物等化石與產地以及重要古生物活動遺跡;

(3)具有重大科學研究和觀賞價值的岩溶、丹霞、黃土、雅丹、花崗岩奇峰、石英砂岩峰林、火山、冰川、隕石、鳴沙、海岸等奇特地質景觀;

(4)具有特殊學科研究和觀賞價值的岩石、礦物、寶玉石及其典型產地;

(5)有獨特醫療、保健作用或科學研究價值的溫泉、礦泉、礦泥、地下水活動痕跡以及有特殊地質意義的瀑布、湖泊、奇泉;

(6)具有科學研究意義的典型地震、地裂、塌陷、沉降、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遺跡;

(7)需要保護的其他地質遺跡。

(二)建立地質公園可以更廣泛地傳播地球科學和環境保護知識

地質遺跡實際上更像是一部無字的歷史教科書,它把地球46億年的歷史靜靜地雕刻在地球的每一寸土地上,展示在人們的眼中。他們或激情澎湃(如火山、瀑布)或沉默靜謐(如典型地層剖面、構造行跡)或絢爛奪目(如丹霞、雅丹、礦物寶石產地)或悲涼滄桑(如地質災害遺跡)……而所有的這些地質遺跡都靜靜地等在原地,待我們人類去認識和了解,地質公園的建立無疑為普通公眾打開了一扇認識地質學、了解地球科學的窗口,人們可以在參觀游覽山水勝景的同時學習地球科學知識,增強自己環境保護意識。

地質公園不僅有雄奇秀麗的山水,有些還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人們身在其中,不僅精神愉悅,心靈也能得到陶冶和沉澱。

從全社會的角度來看,地質公園是面向公眾的科普基地,是培養未來地球科學家的搖籃,也是人們豐富知識層面開拓視野的戶外課堂,是高校教師和學生進行地質科學探索、研究的基地。

(三)建立地質公園可以促進地方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可持續發展的概念是由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於1987年在《我們共同的未來》中提出的,即:「既能滿足我們這一代人的需要又不損害子孫後代需要的發展」。

20世紀80年代,人們還沒有意識到地質遺跡對於旅遊經濟發展的重要性,人們更多地把發展經濟的目光放在對傳統資源(如煤、石油、金屬)的發掘上,這極大地限制了經濟發展的速度。地質公園的建立,使寶貴的地質遺跡資源不需要改變原有面貌和性質而得到永續利用,這是對地質遺跡資源利用的最好方式。

旅遊業是一種綠色產業,通過建立地質公園,在地質遺跡和自然生態環境都得到合理的保護的前提下,發展旅遊業,進而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地質公園的建立吸引著大量的遊客前去參觀游覽,改變了當地傳統的生產方式和資源利用方式,同時帶動當地旅遊經濟的發展,增加居民就業,提高當地居民的生活水平。隨著旅遊活動的開展,地質公園所在地區的旅遊知名度也會顯著提升,這就會大大激發當地群眾的認同感和自豪感,激發地方文化的復興,更加註重保護當地地質遺跡和自然環境,從而形成一種良性循環,使地質遺跡資源成為地方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

Ⅷ 大連金石灘地質公園的旅遊

:距今七億年的藻類植物化石組成了這個粉紅色的海中花園,內旋的紋理,如同一簇簇盛開的玫瑰,千萬年綻放如一,見證海與石亘古不變的愛戀。
玫瑰園景區奇石景觀包括:石猴觀海、猛虎回頭、海龜上岸、哮天犬等。 :以恐龍探海景觀為名,恐龍頸下漲潮時可以行舟,稱為「恐龍探海」。落潮時可以漫步,又稱 「恐龍吞海」。傳說,恐龍探海下面隱藏有一個淡水泉眼,與天上銀河相連,飲其水可以延年益壽,謂之金石龍眼。
恐龍園奇石景觀包括:恐龍探海、貝多芬頭像、將軍石等。 : 一隻神鷹劈驚斬浪,正欲破空翱翔;漁家女救龍子,終成「相親石」佇立海中;還有可以預測官運的神秘 「九龍畫壁」。那些美妙的傳奇典故讓南秀畫廊令人回味悠長。
南秀園景區奇石景觀主要包括:大鵬展翅、刺蝟覓食、相親石、九龍壁等。 :這里的地層形成於5.4億年前的早寒武紀,之所以起名鰲灘,是因為這里的龜背石和著名景觀神龜尋子都與龜有關,鰲灘也是大連濱海國家地質公園的風水寶地。不僅擁有秀美的外表,奇特的地貌景觀,還擁有天下獨絕的龜背石他是金石灘的「鎮灘之寶」,它不僅是中國一絕,也是世界一絕。
鰲灘園景區奇石景觀主要包括:龜背石、神龜尋子、層艷疊彩等。 :金石園景群因岩石風化後呈金黃色而得名,是一處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也是我國唯一一處濱海天然 園林景觀,彷彿是一座在地下沉睡九億年的地質遺跡,地球演變的生動見證,岩石形成的天然迷宮。在水的不斷溶蝕下,形成了造型奇特、擬人似物的孤島狀殘丘,形態多變、景象各異的溶洞天生橋,縱橫交錯、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景觀,集科學性、科普性及美學觀賞性於一身,實為難得一見的科普教材。
金石園景群奇石景觀主要包括:玉兔下凡、孔雀西南飛、觀音石、羅漢洞等。 :石文化博覽園是我國規模最大、藏石最豐富的大型賞石館之一,天地方圓,靈秀其中,這里是保存地球「億年記憶」的資料庫,也是展示「靈石奇寶石」的藝術館。展館面積約為2700平方米,通過對具有科研價值、觀賞價值、收藏價值的金石灘及全國各地的各種奇石、觀賞石進行集中展示,激發人們對自然之美的欣賞與熱愛,發展中國賞石文化,打造賞石交流平台,是觀賞石的收藏中心、展示中心和交易中心。該館分為,「天、地、人、和」四大主題展區,從遠古到現代,演繹奇石文化精髓,其中,開設金石灘海石文化展區和奇石交易區,是集科普教育和賞石文化於一身旅遊佳地。

Ⅸ 北京十渡國家地質公園的景點景區

「天塹」一線天
一線天是地質上的斷層裂隙,這條巨縫長達65米,高35米-米,寬1米-1.5米 ,最窄處僅0.6-0.7米,一人通過兩壁擦肩,進入巨縫涼爽宜人,抬頭仰望只見一線藍天,是華北地區最大的一線天,堪稱地質奇觀。兩側山岩奇異,岩石表面有輕微溶蝕,略有凹凸不平,在細小縫隙中有類似石鍾乳的沉澱形態,因為雨水的滲入和溶蝕,在兩壁岩石面上出現斑駁的沉積和侵蝕痕跡,如壁畫,似崖刻,有的形如飛禽走獸,有的如樹木花草,也有的似雲霞如波濤,千姿百態,美不勝收,更增加了這一奇觀的神秘感。
仙峰谷「飛來石」
該石長5米,高3米,寬3米,其所在的河床和兩側山坡、山峰的出露基岩皆為中元古界薊縣霧迷山組遂石條帶白雲岩,而該石同則與之不同,它是由很多稜角狀石塊膠結而成,且火遂石成分含量較高,稱為同生角礫石。在地質上,把遠地而來與所在地基岩性質不同的岩石稱為飛來石。這塊飛來石的形成在中生代以前距今2.5億年之前,至此處安家落落至少也有200萬年的歷史了,它的形成和來歷是一部復雜的地質歷史紀錄,是開展科普教育重要的實物標本。
「同圓藻」化石
這塊巨石是中元古界薊縣系時代的古海洋中藻類繁生,在碳酸鹽沉積過程中形成的化石。在這種疊層石化中,因藻類種屬繁多,常見的平面形態常具有同心圓的構造,故又叫同圓藻化石,眼前這塊化石是在大約距今11-13億年前形成的,高7米,寬6米,厚約2米,形態完整,化石連片,結構清楚,層面構造在眾多同圓藻化石中非常典型,是罕見的地質奇觀。
石中石
在距今14-10億年前,這里為淺海環境,當時氣候潮濕炎熱,際地上的大量碳酸鈣、碳酸鎂被水溶解帶到海洋中沉澱,形成石灰岩或白雲岩,同時陸地上的二氧化硅也以膠體的形式被一團一團的帶到海洋中,並隨海洋里正在沉積的石灰岩和白雲岩一起沉積,就形成了這種在岩石中包裹著的一個一個圓形、橢圓形的似爪狀的石塊。這石塊比包圍它的基岩硬度大,顏色也略暗些,故稱這一景觀為石中石。這種海洋中兩種不同物質同時沉積形成的岩石,具有很高的觀賞和科普價值。
龍山佛字
十渡有座龍山,在它上邊一塊直上直下的崖壁上,有一個蒼勁有力的「佛」字,高3米多,寬約2米,遠看則清,近看則蒙;雨後則真,平日則虛。
這個「佛」字完全是自然形成的,是水沿岩石的節理裂隙面溶蝕風化後形成的痕跡。龍山的岩石屬白雲岩,白雲岩可被含有二氧化碳的水溶蝕,所以在有裂隙的地方,當有雨水滲入時就發生表面溶蝕。由於裂隙面的不平整、不均勻,有的地方溶蝕較重,在同一岩層面上也有顏色深淺的變化,往往形成各種花斑、不規則的圖案,致於它能形成「佛」字形態,那完全是偶然、巧合,被稱為世界自然奇觀。
天然石佛
平峪村一位羊倌,在跌下數十丈深的山澗後,發現崖壁腳下有一個形象逼真的石佛,雙手腹前交叉自然而立,五官俱全,眉須分明。經專家鑒定,這是一大自然奇石,它是由上水石挾雜鍾乳石碎塊堆積而成的像形石。石人身上長滿了青苔,且在「嘴」下、眉上等凹陷部位生長少許青草,頗似胡須和長眉,身上的青苔像衣服,頭部五官部位是沒長青草的裸露部分,是不上水的鍾乳石碎塊被膠結,兩臂和手也是鍾乳石碎塊。石人原位於峭壁下面,從石灰岩縫隙中滲出的含碳酸鈣水溶液,因水壓減低和溫度降低,使溶液中碳酸鈣發生沉澱,在上水石堆積過程中也摻進崩落下來的鍾乳石碎塊,因其形成在陰暗潮濕的地方,故上面長滿青苔,它能形成直立人形,完全是各種因素共同作用下的自然巧合,是一個罕見的自然奇觀。
七渡「太陽升」
在河岸的懸崖壁上,岩層呈清楚的半圓形隆起,一層一層的石灰岩以同心狀疊置,在垂直於半圓方向上發生一系列裂隙,如發自圓心的輻射線,從七渡橋西面隔河遠望,好像剛剛升起的太陽,放射著光芒,故稱這一景觀為「太陽升」。此景觀是岩層褶曲現象,在地質學科上稱為背斜構造,它是地殼上升隆起產生的地層褶曲,岩石向上凸起的部分形態稱為背斜,向下凹曲的岩層形態稱為向斜。背斜、向斜構造在野外是常見的現象,但是像這樣完整圓滑,又有如此形象的放射性裂隙,實在是典型、罕見,堪稱地質奇觀。
三清洞
從六渡向北,在王老鋪村西約1公里處的坡腳下有一個溶洞,當地稱為三清洞。洞穴已測部分600米長。洞內是單一的溶蝕景觀,基本沒有石鍾乳等化學堆積。但是洞體規模宏大,侵蝕、溶蝕形態十分奇特,多為成排分布的窩穴狀、鍾罩狀溶蝕圓坑。洞穴景觀與石花洞、銀狐洞、雲水洞等截然不同,它是一種奇特的溶洞景觀類型,不僅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而且具有很高的科學價值。它的發現和開發將為首都人民提供一處新型的溶洞旅遊景點,為岩溶科研、科普開辟一處理想園地。
仙棲洞
在十渡屏幕山旅遊區西南約兩公里的山腰上有一股清泉,名叫黑牛水。泉水出口直徑約50厘米,常年流淌不止,水量很大。當地人曾用六寸抽水泵抽水2個月,未曾抽干過。70年代當地村民挖了一個容量5000立方米的蓄水池,用它澆灌山下百餘畝梯田、果樹。在歷史上少有的大旱之年,水量也不見減少。經過有關專家多次勘察,認為地下可能為一大型充水溶洞,為開發旅遊,當地人於1998年投資開鑿岩洞,這座被塵封了億萬年的藝術殿堂,於1999年終於展現在人們面前,命名為「仙棲洞」。本溶洞發育在奧陶紀厚層灰岩地層中,已探深度超過3000米,仍未盡頭。已命名的景觀如仙棲神堂、白塔流蘇、仙棲飛瀑、仙塔尋根、百納神針、龜壽延年、五彩玉簾、仙棲來客、瓊漿玉液釀瑤池等近百處。特別是該洞入口為水洞,劃船400米水路,再登陸觀景,這在華北地區是少見的,其水路長度(在北方)僅次於本溪水洞。這是北京地區繼石花洞穴後又一大型溶洞。
東湖港
東湖港自然風景區,位於十渡國家地質公園(十五渡),與野三坡毗鄰,距北京市區106公里,是綠色旅遊和度假的勝地,享有「北方小華山」的美譽。
經鐵索橋進入景區,翠綠的檀林,蜿蜒的千年古藤遍布整個峽谷,古老而神秘。奇特的「三疊瀑布」水流分三疊落差,直流急下,瀑水入潭擊石飛濺。「華北第一梯」倚峭而建,工程險峻,有「登雲梯,而覽群山」之勢。迴音壁瀑布是東湖港著名的景觀之一。這里自然資源豐富動植物種類繁多,生機盎然妙趣橫生。
西湖港
風景秀麗的十渡瀏覽勝地,是北京新十六景之一。它位於首都的西南房山區境內。這里河谷寬闊,流水潺潺,谷壁峭立,碧溪清清,不是灕江,勝似灕江,拒馬河兩岸青山不老,綠水常流,因此被譽為「北方小桂林」。十渡以靈山秀水飲譽京華,傾倒無數中外遊客。
西湖港不但風景獨秀,而且是在抗日戰爭年代「無數雄魂盡碧血」的歷史紀念地。這里曾是平西抗日民主政權所在地。聶榮臻元帥、肖克等老將軍曾在這里指揮作戰。著名的平西戰役,天花板阻擊戰,無數英雄兒女血灑山崗。距西湖港一公里處,巍然屹立著「無名英雄紀念碑」。
孤山寒
它位於十渡風景名勝區得七渡村村南,因三座孤立的山峰而得名,峽谷長約10 公里,峽谷蜿蜒,山石奇異,瀑布飛鳴,以「野、奇、幽、奧「而著稱。漫遊孤山寨,兩側山峰林立,怪石嶙峋,越是向里走,山勢越險峻,峽谷越窄,植被越豐茂,景緻越優美,峽谷最窄處僅有5米寬。
孤山寨景點很多,其中千古河床、小孤山、、一線天、石中石被稱為孤山寨「四大」奇觀。另外有「仙女浴潭」、「九龍抱石」、「五老峰」、「洗心潭水」、 「歌泉涌流」、「犬守天門」等景觀,這里的植被也特別的豐富,有黃檀、青檀等珍貴樹種,還有沙參、柴胡、黃芩、地龍、枸杞、丹參、穿山姜等名貴葯材。
拒馬樂園
拒馬樂園是十渡自然風景區景色最好、娛樂項目最集中、遊客最多、品位最高的景區,也是被譽為「十渡蹦極、神州第一」中國第一座蹦極所在地。它橫跨八渡的麒麟山於拒馬河之間,山水環抱,現已形成集山上、山下、水上、空中於一體的大型綜合游樂園,主要有碧瑩水上游樂場、石佛館、索道、甭急、峽谷飛人、滑翔飛翼等景區景點。
人文景觀——平西抗日戰爭紀念館
1985年,曾長期在平西戰斗過的蕭克、楊成武、肖文玖等老將軍和李德仲、陸平等老同志倡議,在十渡建立平西抗日烈士陵園,以永遠緬懷抗日戰爭期間在平西犧牲的先烈。1985年10月2日在十渡拒馬河畔卧龍山之上,建立了「平西抗日烈士紀念碑」。在黨和政府的親切關懷下和社會各界人士的真情關愛下,經過20年的辛勤建設,平西抗日烈士陵園已經發展成為擁有平西抗日烈士紀念碑、無名烈士紀念地、烈士碑林、平西抗日戰爭紀念館等佔地近50000平方米的著名烈士紀念性建築。
在紀念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之際,投資近20000萬元、總建築面積4350平方米的平西抗日戰爭紀念館新館落成。紀念館里陳列著實物、照片、文字等珍貴的史料,集中反映了抗戰時期平西軍民在黨的領導下不屈不撓、英勇斗爭的偉大精神和眾志成城、前赴後繼的革命氣概,向世人展示著一幅幅血與火的歷史畫卷。
人文景觀——平西抗日烈士陵園
平西抗日烈士陵園位於北京西南約百公里的房山區十渡地區。在抗日戰爭時期,曾是北平西部地區著名的抗日根據地——平西抗日根據地,是晉察冀抗日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連接敵占區與晉察冀邊區的一條重要通道,許多青年學生、愛國志士和國際友人從這里奔向根據地和延安,奔向各個抗日戰場。有多少短缺的軍需民用物資,秘密地從敵占區經這里運往邊區,有多少我黨的幹部從這里深入敵占區開辟了地下工作的陣地,它是晉察冀邊區的北部屏障,抵禦著敵人的瘋狂「掃盪」,也是我軍挺進冀東,開辟平北的前進陣地,游擊戰爭提供了堅持和發展的有利條件。為平北地區的開辟先後派出幹部、武工隊和挺進軍主力;鄰近的冀中十分區也曾以這里的崇山峻嶺為它的後方基地。在八年的艱苦抗戰的歲月里,平西與兄弟地區血肉相連,互相幫助,互相支援,頑強不屈地巍然屹立在華北大地。 一渡
在歷史上,從一渡(張坊)至十渡由於須經過10個渡口,故這里被稱為十渡風景區,而今,拒馬河一上座座石橋代替了昔日的渡口,過一橋即為一渡,從一渡開始到與野三坡接鄰的套港村共有十七個渡口,17渡是十渡的最後一渡,因為這里第一年開發,所以依然保持著十渡最本色的山水風光。
「青山野渡,百里畫廊-十渡」的真正開始處,是從二渡。
二渡
過了二渡渡橋,能看見千河口的五指山,此山因形如如來佛的五指而得名,在這一帶的山坡上,遍地都是山石盆景原料「上水石」。為了保護十渡旅遊資源,保存十渡的特有地貌,本站提示您請勿隨意採集「上水石」。十渡還有一處五指山位於17渡。
三渡
過了三渡橋,映入眼簾的是南方大峽谷,峽谷中有古樸典雅的古代城樓、千奇百怪的山峰,構成了一派江南風光,因此稱為江南大峽谷。《戲說乾隆》、《武則天》、《寇老西兒》等幾十部影片都是在這里拍攝。 三渡的另一個著名景點是穆柯寨。穆柯寨位於南方大峽谷西部拒馬河南岸的一條峽谷中,這里曾是遼宋古戰場。傳說是女英雄穆桂英當年佔山為王時的山寨遺址,也是穆家的後人世代繁衍生息的地方,沿山路,進入層層寨門,可想見當年雄姿。這里有聚義廳、練武場、點將台、射箭場、迷魂陣、天門鎮圖等建築可供觀賞。
四渡
四渡的清江九龍潭風景區以沙灘浴場和千尺窗一線天峽谷為依託,峰林秀麗,河水碧清。這里的沙灘浴場除了可以游泳外,還有遊船可供遊玩,山上建有速降項目可供遊人娛樂。
五渡
五渡最著名的景點是仙峰谷,這是由拒馬河水在山間沖刷出來的一條小裂縫。山下建有娛樂城,可供午餐和娛樂。水中有遊船,岸邊有馬隊,是一處比較清幽的地方。
六渡
六渡主要是沙灘浴場,這里河灘平緩,水清沙細,是十渡風景畫廊上一處極好的休閑場所,特別適合兒童嬉戲,附近景區有石人嶂峽谷。
七渡
孤山寨為七渡村南的一條風景溝谷,溝中的一線天長300米,高百米,是北京地區迄今為止發現的「一線天」之最。溝谷中的河床為完整的岩石基底,大都不見碎石和裂隙,沿河床可見到書頁狀頁岩、疊層石、同源包裹體等多種地址奇觀,被地質學家選定為地址科普旅遊的示範基地。七渡中還有風動石景區,並建有飛降娛樂項目。
八渡
八渡以奇峰、秀水著稱,有濱河公園、石筍峰、望佛堂等景點。
九渡
九渡是十渡的旅遊中心,這里不僅有整個十渡地區最大的水面,更有十渡地區最多的賓館、最多的娛樂項目:北京市最早的笨豬跳台建在水面的小山上,水中各種遊船(包括香蕉船、水上自行車、電動船等)應有盡有。九渡以游樂場作為旅遊的中心,拒馬河樂園是最主要的游樂中心。
十渡
十渡是遊人乘京原線火車進入風景區的出入口,附近景點有羅圈湖、洞中天、塔山仙池、石門、牛影洞、覽勝峰狐狸臉,龍山,虎山等。

Ⅹ 世界地質公園

本節研究了世界國家地質公園的基本分布,並以法國普羅旺斯高地地質公園、希臘萊斯沃斯石化森林地質公園、英國大理石拱形洞世界地質公園、德國布朗斯韋爾地質公園為案例進一步介紹世界地質公園及其地質旅遊開展狀況。

一、世界地質公園網路成員分布

世界地質公園網路成員分布見圖7-3。

圖7-3世界地質公園網路成員分布圖

二、世界地質公園舉例

(一)法國普羅旺斯高地地質公園

法國普羅旺斯高地地質公園位於法國東南部上普羅旺斯阿爾卑斯山脈和瓦爾省,中心是小鎮Digne-les-Bains,位於尼斯以北約150千米、巴黎以南800千米處,該區是普羅旺斯的北部,與阿爾卑斯山脈接壤,是海拔約400~2960千米的高地,區內自然環境優美,景觀類型豐富多樣,其最低處有濃香的葡萄酒產地和橄欖樹生長帶,最高的山峰位於高高的阿爾卑斯山脈上。

普羅旺斯的地質保護區位於西阿爾卑斯山脈外部,處在南部亞高山鏈區域與南部倒轉石灰岩區交界處,南部亞高山鏈經歷過中等規模逆掩作用,而南部倒轉石灰岩區則發生了早期構造演化,阿爾卑斯造山運動本身對其影響不大。

依照1976年環境保護法,普羅旺斯自然地質保護區注冊有18處地質遺跡,佔地總面積2.69325平方千米,周圍是一條保護帶,覆蓋了總面積約2000平方千米的55個地區。在這一遼闊的野外博物館中,禁止採集任何化石。同樣,在注冊的地質遺跡范圍內,有更加嚴格的規定,甚至禁止採集天然飛禽標本。然而,為了讓科學家繼續開展研究工作,並讓業余愛好者開展業余活動,允許在保護帶內採集有限的標本,但自然地質保護區除外。

地質旅遊

普羅旺斯高地地質公園以農業活動和旅遊業為主,通過養羊等農業活動,提高景觀保護方面效率。地質公園旅遊重點是休閑、自然風景和人文景觀。礦泉水業和礦泉療養業在小鎮Degne-les-Bains發揮了重要作用,這兩大支柱支持了當地的服務業和手工業產業的發展,但是該地區並沒有發展工業活動,以便更好地保護當地的自然環境。

普羅旺斯高地地質公園有3條幽靜的小徑,它們將渾然不同的景觀連接起來。遊客既可專注於化石、構造或地質沉積現象,也可從歷史景觀和植被中享受大自然的樂趣。因此,該地區的地質遺跡絕非是孤立的,相反遊客可在輾轉途中通過所見所聞增長知識。與這3條小徑相連有3座博物館,這些博物館的使命並非取代游覽地質保護區,而是為使遊客領略奇觀而修建的,目的是使他們獲得比從大自然中更加詳細的信息,更加詳盡的了解地質科普知識,此外博物館內還定期組織其他科普展覽活動和地質知識培訓等。

(二)希臘萊斯沃斯石化森林地質公園

萊斯沃斯是希臘最大的島嶼之一,位於愛琴海東北部,佔地面積1630平方千米,狀似樹葉,該島土地肥沃,植被種類繁多,有銀白色橄欖樹、暗綠色松樹、灰綠色橡樹和島上獨有的野花等。在該島的西海岸,火山岩與碧藍的愛琴海會合在一起,重重海浪緩慢剝露出遠古植物的石化殘留物,讓我們有機會了解2000萬年前愛琴海北部火山噴發期間在一片「火海」中消失的另一個傳說中的大西洋。

希臘萊斯沃斯石化森林地質公園占面積2.86平方千米,其中的石化樹木的聚集地主要位於Sigri,Antissa和Eresos地區,這是一片本土石化森林,佔地面積1.5萬多公頃,除石化樹干外,還可看到保存完好的石化樹根、果實、樹葉和樹種等。大量根系完整、發育良好的直立石化樹木,為證明這些樹木是在其原始位置上石化的提供了證據。

萊斯沃斯石化森林為我們提供了大量有關遠古植物群的組成和特徵以及氣候條件的信息。因此,這塊土地是記錄下至少2000萬年愛琴海盆地的地質歷史的天然見證。由於意識到該區具有極其重大的環境、地質學和古生物學價值,希臘政府宣布該石化森林為自然保護區,目的是對該區進行有效保護和合理管理。

石化森林的形成是由於愛琴海北部的火山活動,導致火山碎屑物質從東向西流動。這些火山碎屑物質覆蓋了遼闊的地區,並掩埋了當時該島西部生長的茂密森林。由於火山碎屑物質移動迅速,森林中的樹干、樹枝和樹葉幾乎頃刻間被掩埋。同時由於將植物纖維與外界環境相隔絕,以及確保了黃鐵礦中強烈的熱液流體循環,植物纖維才在最佳條件下發生了完整石化。實質上,這種石化作用是由無機物逐個分子地置換掉有機植物物質。因此,植物的形態特徵和樹木的內部結構被完好地保護下來。

如今,火山岩受到了自然剝蝕,顯露出令人印象深刻的直立或是倒下的樹干,樹干長達20米,直徑達3米。萊斯沃斯的遊客在游覽不同的石化樹木聚集地時可有多種選擇,其中包括位於Sigri的萊斯沃斯石化森林的自然歷史博物館,該館具有各種各樣的展品,並以十分生動的形式顯示出愛琴海的地質演化過程,在靠近該博物館的是Sigri地質公園,遊客可觀賞到視覺獨特的石化樹根。另外,附近的Plaka地質公園還有許多直立的石化樹乾和獨特的石化樹葉。

地質旅遊

凡是到石化森林公園觀光的遊客都會有一種獨特的體驗。該公園是世界上無與倫比的石化森林區,園內有保存完整的石化樹木,這些樹木在遠古時期曾構成茂盛的森林生態系統。區內散布的許多直立的和倒下的樹干(有時高達7米、長22米)的數量和大小將給遊客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英國大理石拱形洞世界地質公園

大理石拱形洞世界地質公園位於英國北愛爾蘭弗馬納郡境內,Cuilcagh山脈石灰岩斜坡下部發育著一個巨大的洞穴體系,其中的大理石拱形洞是英國和愛爾蘭最享有盛譽的洞穴之一。這些洞穴是1895年由任教於巴黎索邦神學院洞穴學專業的法國著名洞穴學家EdouardMartel首次發現的。

在Cuilcagh山脈頂部,頁岩和砂岩形成了寬廣的灘地,在那裡降雨聚集為不連續的溪流與河流,遇到石灰岩下滲後形成洞穴。大多數洞穴形成於Dartry石灰岩地層上部,該地層為不同類型石灰岩的復雜岩群,它們在厚度和特徵上都有很大的變化,反映了逐漸增強的構造活動。盡管地質公園內的泥灘石灰石干凈、大部分為層狀,有助於形成大洞穴,Dartry石灰岩地層的這些變化特點對洞穴的發育和形成卻具有重要影響。

這些岩石的岩性影響著Cuilcagh山脈的特徵。砂岩、頁岩和石灰岩之間的差異造就了Cuilcagh山脈明顯不同的植被、地形和水文。Cuilcagh山脈不高,海拔僅有668米,但它的北部地區,在溫和的大西洋海洋氣候影響下,年平均降雨量達到1500毫米。

三條河流流經不滲透的砂岩和頁岩後,匯集到石灰岩岩層,再沿石灰岩層向前流動一段距離後,河水滲透到地下形成洞穴。著名的大理石拱形洞就在這里形成,它展示了復雜的洞穴起源,擁有珍貴的典型沉積物和形態萬千的鍾乳石。

地質旅遊

大理石拱形洞1985年由弗馬納郡區的行政部門將其開發為旅遊區。目前,它已成為愛爾蘭著名的旅遊勝地之一,已經接待了100多個國家的922000萬遊客。

它被人們一致認為是世界上少有的極具觀賞價值的洞穴,並被稱贊為世界級的旅遊勝地,遊人在主溪流洞穴中可以觀賞到一條湍急的河流。

近幾年來,大理石拱形洞在保護與開發、教育和地質旅遊方面取得的成績引起了國際上的廣泛關注。2001年,大理石拱形洞和Cuilcagh山公園成為英國第一個歐洲地質公園。2004年2月,大理石拱形洞又被列入世界地質公園名錄。

(四)德國布朗斯韋爾地質公園

布朗斯韋爾地質公園位於德國北部,環繞哈爾茨山脈,其北部位於布朗斯韋爾境地,直至弗萊希廷根山脊。整個地質公園的面積為11.5平方千米,包括聯邦德國3個州的18個地區。由於該地質公園佔地面積非常大,因而它由兩個協會組成的委員會負責管理:一個是位於奎德林堡的哈爾茨區域機構(由哈爾茨山區鄉村行政管理部門成立的一個機構),另一個是被稱作FEMO的注冊協會(它是布朗斯韋爾土地/奧斯法勒管理機構分支)。

在哈爾茨山脈的基地岩塊與弗萊希廷根山脊的岩鹽構造之間,形成了一個由背斜和向斜組成的特殊地質模式。這一地區的中生代和新生代岩層序列包括了許多沉積岩相,有鐵礦石、褐煤和岩鹽沉積礦床。由於這些沉積礦床的存在催生了采礦業以及鋼鐵和汽車工業(如大眾汽車)等相關產業的發展。因此,布朗斯韋爾地質公園的座右銘是:「地球歷史是工業社會發展的基石」。

日爾曼三疊系沿岩鹽背斜有完好的露頭。地層的主要組成是早三疊世疊層石和鮞粒岩、中三疊世的含有化石的石灰岩以及晚三疊世的三角洲沉積物。侏羅紀岩層特徵包括含有化石(菊石、昆蟲和脊椎動物)的早侏羅世的黑頁岩相以及出露在哈爾茨山脈北部邊緣(最近在此挖掘出一個恐龍動物群)的晚侏羅世碳酸鹽岩。白堊紀地層的特徵是沉積型鐵礦石礦床(扎而茨吉特/派訥型)和薩博赫塞恩白堊紀向斜岩相,它是從陸地硅酸質碎屑物經三角洲向海相碳酸鹽岩沉積物的過渡地帶,沿東/西向露頭很好。

在黑爾姆施泰特—施塔斯富特岩鹽背斜邊緣的向斜上,可以觀察到含褐煤的三疊紀地層,它與海相含海綠石互層。更新世地層的典型沉積物是所有的冰川循回(冰磧物、冰水沉積物、泥炭、泥漿、黃土、鈣華)。冰川還在較老的岩石,如條紋狀的雷蒂亞砂岩(費爾普克)和冰川柱。

作為人們熟知的中歐基底綿延山脈,哈爾茨山有世界上著名的地質遺跡(巴特哈爾茨堡,哈茨布格特),它們為研究古生代山地建造和地球動力學機制提供了極佳的地質記錄。哈爾茨山脈的特徵是地理空間上小規模出露沉積岩(砂岩、板岩、燧岩、雜砂岩、礁灰岩)以及火成岩(變質玄武岩、角斑岩、凝灰岩)。哈爾茨南部地區出露有令人印象深刻的早二疊世和晚二疊世的火山-沉積序列(銅頁岩、碳酸鹽岩和石膏喀斯特)。

哈爾茨山脈具有1000多年的采礦和研究歷史。甚至J.W.vonGoethe還研究了花崗岩屋頂與布羅肯峰花崗岩的聯系。哈爾茨山脈的歷史礦床及其采礦歷史引起了國際上的廣泛關注,例如,拉默爾堡聚乙烯金屬沉積型礦床(世界文化遺產)。

地質旅遊

德國布朗斯韋爾地質公園內建有一個巴洛克式的木結構信息中心,該信息中心為地質公園提供各種服務工作,它同時還為遊客提供地質教育和參觀服務,遊客們可以從這里了解自然景觀中的地質現象與我們生活世界的關系,遊客還可以在此觀賞化石遺跡,進一步了解自然,了解地球。

在哈爾茨山脈北部邊緣,古生代基底作為正向斷層疊置在陡峭的、甚至是反轉的中生代層狀岩石的前緣上。沿著許多逆沖的絕好露頭,遊客從這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地質沉積歷史。因此,戈斯拉爾與哈爾茨堡之間的地區被稱為「典型的地質平方英里」,並將其作為整個地質公園的座右銘。

此外,哈爾茨地區還有一些早期人類歷史發現的重要場所,如史前格拉夫葡萄酒和著名的挖掘地點(扎耳茨吉特的穴居人和獨角獸洞穴)。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