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市風景
⑴ 福清的風景有幾個
目嶼島-球尾海上風景區
位於福清市沙埔鎮東南部的目嶼島和江陰鎮的球尾沙灘,自然條件優越,是海上旅遊走廊的理想地帶。目嶼島和球尾沙灘,隔水相望,相距約10公里,位軒優越,外貿海輪可從球尾沙灘與目嶼島之間通行。目嶼島風光獨秀,海天一色,四周礁石突兀,島上象形石爭奇,植被良好,水產品豐富,水源充足,擁有優良沙灘多處,最長的約5百米,是個不可多得的自然景區。球尾沙灘,天風海濤,碧波萬傾,退潮時沙灘寬度達120米以上,總面積在0.52平方公里以上,可容數千人游泳休憩。從球尾至目嶼島,沿途還有蓮蓬海灘、小麥島、東壁島等天成海景,是福清南部的海上旅遊走廊。
彌勒岩風景區
彌勒岩,別名瑞岩山,位於福清市海口鎮牛宅村,距縣城約10公里,古稱"瑞岩丹洞",是一人文與自然景觀兼勝的風景游覽區。彌勒岩有嶙峋的岩峰或卧或懸,或離或合,幽姿萬千,令人贊嘆不已。
彌勒岩山麓,有一高大石佛盤膝而坐,這就是名聞遐邇的彌勒石雕造像。石佛像始鑿於元至正年(公元1341年),至明洪武年(公元1368年)竣工,高6.8米,寬8.9米,由整塊花崗岩就地琢成,天然妙相,袒胸露腹,兩耳垂肩,笑態可掬,觀者可以忘憂。經國家文物局認定,該石佛為全國最大的立體石刻彌勒佛像,已納入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大化山風景區
福清市大化山風景區位於福清市鏡洋鎮,與閩侯縣交界的地區,屬戴雲山脈的支脈,規劃面積約22.8平方公里。大化山因其山高、林深、路險而鮮為人知,至今仍保持著原始的自然風貌。這里峰巒疊翠,萬頃林濤,保存了不少珍惜樹種,如紅豆杉、銀杏、楠木、油杉、香樟等隨處可見,密林深處除植物茂盛,更有珍禽異獸出沒其間,堪稱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典範。
大化山有雙奇--峰奇:奇峰怪岩,兀立山間,有的象紅軍雕塑,有的象美麗的少女,有的象逶迤的駝隊,有的象只鴨頭,有的象個蒸籠...... 旖旎詭異的風光令人嘆為觀止。河奇:大化山的河,奇在河床,平整得令人咋舌的河床,幾乎是在一整塊石頭上沖刷出來的一樣,好似星星點綴著銀河,鑲嵌在河床之上,引人遐想,水流在其中打著旋渦,成了極好的天然按摩浴缸。大化山還有雙絕--瀑布:險峻的山勢,懸殊的落差,造就了大化山的瀑布群,有的雄偉,有的優雅,有的如彩練當空舞,有的如珍珠落玉盤,向人們展示著不同形態而又同樣極致的美。怪藤--粗壯的老藤順著懸崖攀緣而上,在叢林間盤根錯節,令人恍然以為進入了熱帶雨林。
與本地區其他景觀相比較,大化山的山水風光資源具有較高的獨特性,為開展登山、攀岩、野營、探險、狩獵、溯溪、觀瀑、賞蝶、垂釣等生態旅遊活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對周邊的客源市場有較強的吸引力,是個具有良好開發前景的風景名勝區。
古色古香的黃閣重綸
黃閣重綸距瑞雲塔僅100米。建於明崇禎元年(公元1628年),是葉氏家族為紀念其祖葉相高於成歷和天啟兩度入閣,首輔朝政的殊榮而興建。該坊系樓閣工重檐歇山頂建築,全坊用精雕細琢磨黛白色花崗岩構成,石刻兩面透空,人物栩栩如生,是一件藝術精品,全坊分三層高10米,面寬11米,進深2米,八條主柱挺拔而上,十分壯觀
靈石山國家森林公園
靈石山國家森林公園是福建省較早建立的一個國家級森林公園,位於福清市西部東張鎮鏡內,距福州市63公里,福廈公路16公里。公園總面積2275 公頃,森林覆蓋率93.4%。規劃有十大景區,百處景點。靈石山以其茂密的森林,優美的風景,清新的空氣和悠久的佛教文化而聞名遐邇,自古就是閩中沿海的著名風景勝地。靈石山國家森林公園憑借其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和絕美的自然山水輔之以悠久的人文古跡,形成了一個功能齊全,恬靜秀美,瑰麗迷人的旅遊、度假、避暑勝地。
靈石山具有"林茂、山雄、水秀、石怪、樹奇、峰險、壑幽"等自然風景特色,八千六百畝連片的原始森林是福建沿海的一顆綠色明珠,林中古木參天,山花爛漫,珍奇動物出沒其間。靈石山人文景觀相得益彰,交相輝映,千年古剎晨鍾幕鼓,文物塔墓比比皆是,香石、雌雄石、通天石、石通靈氣,九獅洞充滿神秘色彩,更有許多迷人的傳說,古往今來到靈石遊玩的文人墨客吟詠留題,流傳千古。
黃檗山風景區
黃檗山位於漁溪鎮聯華村,距城區30多公里,因多產黃檗樹而名,素享"有地皆旖旎,無處不煙霞"之美譽。
山上峰巒競秀,泉流叮咚。黃檗山麓建有一寺--黃檗寺,又名萬福寺。該寺始建於唐,盛於明,延至清初,一代高僧隱元禪師住持萬福寺,遂成大宗,僧眾數千,一度成為東南沿海名剎和福建的拂教文化中心。清順治十二年,隱元禪師東渡日本,創立黃檗宗,留下了中日文化交流的一段佳話。黃檗宗現為日本佛教界的最大宗。如今,黃檗寺經過修整,已作為我國重點對外開放寺院,東南沿海的高僧相繼到此拜謁。
福清市一都東方第一漂
福清市東方第一漂全長四公里,漂流時間近三個多小時,途經一都後溪與永泰縣交界外的觀音潭,河道落差達二十八米,無暗礁、漩渦,水流湍急,兩岸碧水丹山,風光旖旎,空氣清新,山高林密,秀木修竹漫山遍野
⑵ 福清有什麼地方適合帶小孩去遊玩的景區
目嶼島-球尾海上風景區
位於福清市沙埔鎮東南部的目嶼島和江陰鎮的球尾沙灘,自然條件優越,是海上旅遊走廊的理想地帶。目嶼島和球尾沙灘,隔水相望,相距約10公里,位軒優越,外貿海輪可從球尾沙灘與目嶼島之間通行。目嶼島風光獨秀,海天一色,四周礁石突兀,島上象形石爭奇,植被良好,水產品豐富,水源充足,擁有優良沙灘多處,最長的約5百米,是個不可多得的自然景區。球尾沙灘,天風海濤,碧波萬傾,退潮時沙灘寬度達120米以上,總面積在0.52平方公里以上,可容數千人游泳休憩。從球尾至目嶼島,沿途還有蓮蓬海灘、小麥島、東壁島等天成海景,是福清南部的海上旅遊走廊。
彌勒岩風景區
彌勒岩,別名瑞岩山,位於福清市海口鎮牛宅村,距縣城約10公里,古稱"瑞岩丹洞",是一人文與自然景觀兼勝的風景游覽區。彌勒岩有嶙峋的岩峰或卧或懸,或離或合,幽姿萬千,令人贊嘆不已。
彌勒岩山麓,有一高大石佛盤膝而坐,這就是名聞遐邇的彌勒石雕造像。石佛像始鑿於元至正年(公元1341年),至明洪武年(公元1368年)竣工,高6.8米,寬8.9米,由整塊花崗岩就地琢成,天然妙相,袒胸露腹,兩耳垂肩,笑態可掬,觀者可以忘憂。經國家文物局認定,該石佛為全國最大的立體石刻彌勒佛像,已納入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大化山風景區
福清市大化山風景區位於福清市鏡洋鎮,與閩侯縣交界的地區,屬戴雲山脈的支脈,規劃面積約22.8平方公里。大化山因其山高、林深、路險而鮮為人知,至今仍保持著原始的自然風貌。這里峰巒疊翠,萬頃林濤,保存了不少珍惜樹種,如紅豆杉、銀杏、楠木、油杉、香樟等隨處可見,密林深處除植物茂盛,更有珍禽異獸出沒其間,堪稱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典範。
大化山有雙奇--峰奇:奇峰怪岩,兀立山間,有的象紅軍雕塑,有的象美麗的少女,有的象逶迤的駝隊,有的象只鴨頭,有的象個蒸籠...... 旖旎詭異的風光令人嘆為觀止。河奇:大化山的河,奇在河床,平整得令人咋舌的河床,幾乎是在一整塊石頭上沖刷出來的一樣,好似星星點綴著銀河,鑲嵌在河床之上,引人遐想,水流在其中打著旋渦,成了極好的天然按摩浴缸。大化山還有雙絕--瀑布:險峻的山勢,懸殊的落差,造就了大化山的瀑布群,有的雄偉,有的優雅,有的如彩練當空舞,有的如珍珠落玉盤,向人們展示著不同形態而又同樣極致的美。怪藤--粗壯的老藤順著懸崖攀緣而上,在叢林間盤根錯節,令人恍然以為進入了熱帶雨林。
與本地區其他景觀相比較,大化山的山水風光資源具有較高的獨特性,為開展登山、攀岩、野營、探險、狩獵、溯溪、觀瀑、賞蝶、垂釣等生態旅遊活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對周邊的客源市場有較強的吸引力,是個具有良好開發前景的風景名勝區。
⑶ 福清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福清市旅遊資源豐富,有著名的石竹山,美麗的大姆山草原,古木參天的靈石山國家森林公園,古樸典雅的黃閣重綸石坊和瑞年塔和雄偉壯觀的黃檗山,萬福寺,彌勒岩,福清後溪生態景區等等。
⑷ 福清有哪些好玩的地方呢
目嶼島-球尾海上風景區
位於福清市沙埔鎮東南部的目嶼島和江陰鎮的球尾沙灘,自然條件優越,是海上旅遊走廊的理想地帶。 目嶼島和球尾沙灘,隔水相望,相距約10公里,位軒優越,外貿海輪可從球尾沙灘與目嶼島之間通行。 目嶼島風光獨秀,海天一色,四周礁石突兀,島上象形石爭奇,植被良好,水產品豐富,水源充足,擁有優良沙灘多處,最長的約5百米,是個不可多得的自然景區。 球尾沙灘,天風海濤,碧波萬傾,退潮時沙灘寬度達120米以上,總面積在0.52平方公里以上,可容數千人游泳休憩。從球尾至目嶼島,沿途還有蓮蓬海灘、小麥島、東壁島等天成海景,是福清南部的海上旅遊走廊。
彌勒岩風景區
彌勒岩,別名瑞岩山,位於福清市海口鎮牛宅村,距縣城約10公里,古稱"瑞岩丹洞",是一人文與自然景觀兼勝的風景游覽區。彌勒岩有嶙峋的岩峰或卧或懸,或離或合,幽姿萬千,令人贊嘆不已。
彌勒岩山麓,有一高大石佛盤膝而坐,這就是名聞遐邇的彌勒石雕造像。石佛像始鑿於元至正年(公元1341年),至明洪武年(公元1368年)竣工,高6.8米,寬8.9米,由整塊花崗岩就地琢成,天然妙相,袒胸露腹,兩耳垂肩,笑態可掬,觀者可以忘憂。經國家文物局認定,該石佛為全國最大的立體石刻彌勒佛像,已納入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大化山風景區
福清市大化山風景區位於福清市鏡洋鎮,與閩侯縣交界的地區,屬戴雲山脈的支脈,規劃面積約22.8平方公里。大化山因其山高、林深、路險而鮮為人知,至今仍保持著原始的自然風貌。這里峰巒疊翠,萬頃林濤,保存了不少珍惜樹種,如紅豆杉、銀杏、楠木、油杉、香樟等隨處可見,密林深處除植物茂盛,更有珍禽異獸出沒其間,堪稱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典範。
大化山有雙奇--峰奇:奇峰怪岩,兀立山間,有的象紅軍雕塑,有的象美麗的少女,有的象逶迤的駝隊,有的象只鴨頭,有的象個蒸籠.. 旖旎詭異的風光令人嘆為觀止。河奇:大化山的河,奇在河床,平整得令人咋舌的河床,幾乎是在一整塊石頭上沖刷出來的一樣,好似星星點綴著銀河,鑲嵌在河床之上,引人遐想,水流在其中打著旋渦,成了極好的天然按摩浴缸。大化山還有雙絕--瀑布:險峻的山勢,懸殊的落差,造就了大化山的瀑布群,有的雄偉,有的優雅,有的如彩練當空舞,有的如珍珠落玉盤,向人們展示著不同形態而又同樣極致的美。怪藤--粗壯的老藤順著懸崖攀緣而上,在叢林間盤根錯節,令人恍然以為進入了熱帶雨林。
與本地區其他景觀相比較,大化山的山水風光資源具有較高的獨特性,為開展登山、攀岩、野營、探險、狩獵、溯溪、觀瀑、賞蝶、垂釣等生態旅遊活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對周邊的客源市場有較強的吸引力,是個具有良好開發前景的風景名勝區。
古色古香的黃閣重綸
黃閣重綸距瑞雲塔僅100米。建於明崇禎元年(公元1628年),是葉氏家族為紀念其祖葉相高於成歷和天啟兩度入閣,首輔朝政的殊榮而興建。該坊系樓閣工重檐歇山頂建築,全坊用精雕細琢磨黛白色花崗岩構成,石刻兩面透空,人物栩栩如生,是一件藝術精品,全坊分三層高10米,面寬11米,進深2米,八條主柱挺拔而上,十分壯觀
靈石山國家森林公園
靈石山國家森林公園是福建省較早建立的一個國家級森林公園,位於福清市西部東張鎮鏡內,距福州市63公里,福廈公路16公里。公園總面積2275公頃,森林覆蓋率93.4%。規劃有十大景區,百處景點。靈石山以其茂密的森林,優美的風景,清新的空氣和悠久的佛教文化而聞名遐邇,自古就是閩中沿海的著名風景勝地。靈石山國家森林公園憑借其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和絕美的自然山水輔之以悠久的人文古跡,形成了一個功能齊全,恬靜秀美,瑰麗迷人的旅遊、度假、避暑勝地。
靈石山具有"林茂、山雄、水秀、石怪、樹奇、峰險、壑幽"等自然風景特色,八千六百畝連片的原始森林是福建沿海的一顆綠色明珠,林中古木參天,山花爛漫,珍奇動物出沒其間。靈石山人文景觀相得益彰,交相輝映,千年古剎晨鍾幕鼓,文物塔墓比比皆是,香石、雌雄石、通天石、石通靈氣,九獅洞充滿神秘色彩,更有許多迷人的傳說,古往今來到靈石遊玩的文人墨客吟詠留題,流傳千古。
黃檗山風景區
黃檗山位於漁溪鎮聯華村,距城區30多公里,因多產黃檗樹而名,素享"有地皆旖旎,無處不煙霞"之美譽。
山上峰巒競秀,泉流叮咚。黃檗山麓建有一寺--黃檗寺,又名萬福寺。該寺始建於唐,盛於明,延至清初,一代高僧隱元禪師住持萬福寺,遂成大宗,僧眾數千,一度成為東南沿海名剎和福建的拂教文化中心。清順治十二年,隱元禪師東渡日本,創立黃檗宗,留下了中日文化交流的一段佳話。黃檗宗現為日本佛教界的最大宗。如今,黃檗寺經過修整,已作為我國重點對外開放寺院,東南沿海的高僧相繼到此拜謁。
福清市一都東方第一漂
福清市東方第一漂全長四公里,漂流時間近三個多小時,途經一都後溪與永泰縣交界外的觀音潭,河道落差達二十八米,無暗礁、漩渦,水流湍急,兩岸碧水丹山,風光旖旎,空氣清新,山高林密,秀木修竹漫山遍野,鬱郁蒼蒼,令人嘆為觀止,流連忘返,是理想的旅遊、休閑好去處。
⑸ 福清的美景作文40字
美不美,家鄉水!親不親,故鄉情!家鄉的山水滋養了我們,家鄉的文化熏陶了我們,家鄉的親人哺育了我們。家鄉,在我們身上刻下深深的印記。新中國成立了60周年,改變了中國的面貌,我的家鄉也在無聲無息變化。
從前,老一輩住的都是用稻草或土堆蓋的房子,風一吹就搖搖欲墜,雨一下家裡就濕漉漉的屋頂直漏水;現在不同了一座座別墅拔地而起,不用說刮風下雨,有時還可以防小地震呢!
以前學校是土路,以前都是吃不飽飯。現在呢?馬路寬大,平坦,還有人行道,整天吃的是大魚大肉的。
福清的變化太大了,說上三天三夜也說不完。我們現在要好好讀書,將來為建設祖國出份力。
我的家鄉福清不僅變化大,而且還有許多名勝古跡和特產。
福清有天生林藝園,石竹山,嶺南草場等等的名勝古跡,其中最著名的是石竹山。
石竹山座落在福清市西郊十公里處,因「石能留影常來鶴,竹欲摩空盡作龍」而得名,它全程有1400級台階,8座涼亭,還有石竹寺,壯元峰等旅遊景點。
不僅有名勝古跡,還有讓人直流口水三千尺的豐富特產:有光餅,海蠣餅,地瓜丸等等,其中最著名的要屬光餅。在福清,無論大街小巷,處處都有光餅,味道好,價格便宜。據說,是倭寇大舉進犯,大軍經常殺倭寇,都吃不上飯,於是就發明了光餅,中間留個洞,套在脖子上,在行軍中,如果士兵餓了,就可以隨手拿吃。
我的家鄉還有許多有趣的地方沒說,就算說上三天三夜也說不完。我喜歡我的家鄉福清——你們呢?
⑹ 福清哪裡可以遊玩
目嶼島-球尾海上風景區 位於福清市沙埔鎮東南部的目嶼島和江陰鎮的球尾沙灘,自然條件優越,是海上旅遊走廊的理想地帶。 目嶼島和球尾沙灘,隔水相望,相距約10公里,位軒優越,外貿海輪可從球尾沙灘與目嶼島之間通行。 目嶼島風光獨秀,海天一色,四周礁石突兀,島上象形石爭奇,植被良好,水產品豐富,水源充足,擁有優良沙灘多處,最長的約5百米,是個不可多得的自然景區。 球尾沙灘,天風海濤,碧波萬傾,退潮時沙灘寬度達120米以上,總面積在0.52平方公里以上,可容數千人游泳休憩。從球尾至目嶼島,沿途還有蓮蓬海灘、小麥島、東壁島等天成海景,是福清南部的海上旅遊走廊。 彌勒岩風景區 彌勒岩,別名瑞岩山,位於福清市海口鎮牛宅村,距縣城約10公里,古稱"瑞岩丹洞",是一人文與自然景觀兼勝的風景游覽區。彌勒岩有嶙峋的岩峰或卧或懸,或離或合,幽姿萬千,令人贊嘆不已。 彌勒岩山麓,有一高大石佛盤膝而坐,這就是名聞遐邇的彌勒石雕造像。石佛像始鑿於元至正年(公元1341年),至明洪武年(公元1368年)竣工,高6.8米,寬8.9米,由整塊花崗岩就地琢成,天然妙相,袒胸露腹,兩耳垂肩,笑態可掬,觀者可以忘憂。經國家文物局認定,該石佛為全國最大的立體石刻彌勒佛像,已納入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大化山風景區 福清市大化山風景區位於福清市鏡洋鎮,與閩侯縣交界的地區,屬戴雲山脈的支脈,規劃面積約22.8平方公里。大化山因其山高、林深、路險而鮮為人知,至今仍保持著原始的自然風貌。這里峰巒疊翠,萬頃林濤,保存了不少珍惜樹種,如紅豆杉、銀杏、楠木、油杉、香樟等隨處可見,密林深處除植物茂盛,更有珍禽異獸出沒其間,堪稱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典範。 大化山有雙奇--峰奇:奇峰怪岩,兀立山間,有的象紅軍雕塑,有的象美麗的少女,有的象逶迤的駝隊,有的象只鴨頭,有的象個蒸籠...... 旖旎詭異的風光令人嘆為觀止。河奇:大化山的河,奇在河床,平整得令人咋舌的河床,幾乎是在一整塊石頭上沖刷出來的一樣,好似星星點綴著銀河,鑲嵌在河床之上,引人遐想,水流在其中打著旋渦,成了極好的天然按摩浴缸。大化山還有雙絕--瀑布:險峻的山勢,懸殊的落差,造就了大化山的瀑布群,有的雄偉,有的優雅,有的如彩練當空舞,有的如珍珠落玉盤,向人們展示著不同形態而又同樣極致的美。怪藤--粗壯的老藤順著懸崖攀緣而上,在叢林間盤根錯節,令人恍然以為進入了熱帶雨林。 與本地區其他景觀相比較,大化山的山水風光資源具有較高的獨特性,為開展登山、攀岩、野營、探險、狩獵、溯溪、觀瀑、賞蝶、垂釣等生態旅遊活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對周邊的客源市場有較強的吸引力,是個具有良好開發前景的風景名勝區。 古色古香的黃閣重綸 黃閣重綸距瑞雲塔僅100米。建於明崇禎元年(公元1628年),是葉氏家族為紀念其祖葉相高於成歷和天啟兩度入閣,首輔朝政的殊榮而興建。該坊系樓閣工重檐歇山頂建築,全坊用精雕細琢磨黛白色花崗岩構成,石刻兩面透空,人物栩栩如生,是一件藝術精品,全坊分三層高10米,面寬11米,進深2米,八條主柱挺拔而上,十分壯觀 靈石山國家森林公園 靈石山國家森林公園是福建省較早建立的一個國家級森林公園,位於福清市西部東張鎮鏡內,距福州市63公里,福廈公路16公里。公園總面積2275公頃,森林覆蓋率93.4%。規劃有十大景區,百處景點。靈石山以其茂密的森林,優美的風景,清新的空氣和悠久的佛教文化而聞名遐邇,自古就是閩中沿海的著名風景勝地。靈石山國家森林公園憑借其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和絕美的自然山水輔之以悠久的人文古跡,形成了一個功能齊全,恬靜秀美,瑰麗迷人的旅遊、度假、避暑勝地。 靈石山具有"林茂、山雄、水秀、石怪、樹奇、峰險、壑幽"等自然風景特色,八千六百畝連片的原始森林是福建沿海的一顆綠色明珠,林中古木參天,山花爛漫,珍奇動物出沒其間。靈石山人文景觀相得益彰,交相輝映,千年古剎晨鍾幕鼓,文物塔墓比比皆是,香石、雌雄石、通天石、石通靈氣,九獅洞充滿神秘色彩,更有許多迷人的傳說,古往今來到靈石遊玩的文人墨客吟詠留題,流傳千古。 黃檗山風景區 黃檗山位於漁溪鎮聯華村,距城區30多公里,因多產黃檗樹而名,素享"有地皆旖旎,無處不煙霞"之美譽。 山上峰巒競秀,泉流叮咚。黃檗山麓建有一寺--黃檗寺,又名萬福寺。該寺始建於唐,盛於明,延至清初,一代高僧隱元禪師住持萬福寺,遂成大宗,僧眾數千,一度成為東南沿海名剎和福建的拂教文化中心。清順治十二年,隱元禪師東渡日本,創立黃檗宗,留下了中日文化交流的一段佳話。黃檗宗現為日本佛教界的最大宗。如今,黃檗寺經過修整,已作為我國重點對外開放寺院,東南沿海的高僧相繼到此拜謁。 福清市一都東方第一漂 福清市東方第一漂全長四公里,漂流時間近三個多小時,途經一都後溪與永泰縣交界外的觀音潭,河道落差達二十八米,無暗礁、漩渦,水流湍急,兩岸碧水丹山,風光旖旎,空氣清新,山高林密,秀木修竹漫山遍野,鬱郁蒼蒼,令人嘆為觀止,流連忘返,是理想的旅遊、休閑好去處。
⑺ 想知道: 福清市 從石竹山風景旅遊區到漁溪鎮怎麼坐公交
你的第一輛車從石竹山宏路迴旋處至玉溪汽車(很多)
再看看別人怎麼說的。
⑻ 福清市那裡最好玩風景最優美夜景最好看
福清市石竹山好玩,風景優美,站在最高處觀看夜景最好看。
⑼ 描寫福清的作文500字,要有風景區和獨特美食
福清簡稱「融」,雅稱「玉融」,為全國著名僑鄉。地理位於福建省東部沿海北緯25°18'—25°52', 東經119°03'—119°42'。面積2430平方千米,其中陸地面積1519平方千米,海域面積911平方千米。轄7個街道辦事處、17個鎮:玉屏街道、龍山街道、龍江街道、音西街道、宏路街道、石竹街道、陽下街道,海口鎮、城頭鎮、南嶺鎮、龍田鎮、江鏡鎮、港頭鎮、高山鎮、沙埔鎮、三山鎮、東瀚鎮、漁溪鎮、上逕鎮、新厝鎮、江陰鎮、東張鎮、鏡洋鎮、一都鎮。人口119萬。通行閩東方言福清話。福清市位於省會福州南翼,東臨台灣海峽,是祖國大陸距台灣最近的一個城市,最近處與台灣新竹市僅距84海里,也是福建省對台、對外合作交流的重要窗口。1990年12月撤縣建市,是全國首批綜合改革試點縣市、全國農村城市化試點縣市和海峽兩岸農業合作實驗區之一。目嶼島-球尾海上風景區 位於福清市沙埔鎮東南部的目嶼島和江陰鎮的球尾沙灘,自然條件優越,是海上旅遊走廊的理想地帶。 目嶼島和球尾沙灘,隔水相望,相距約10公里,位軒優越,外貿海輪可從球尾沙灘與目嶼島之間通行。 目嶼島風光獨秀,海天一色,四周礁石突兀,島上象形石爭奇,植被良好,水產品豐富,水源充足,擁有優良沙灘多處,最長的約5百米,是個不可多得的自然景區。 球尾沙灘,天風海濤,碧波萬傾,退潮時沙灘寬度達120米以上,總面積在0.52平方公里以上,可容數千人游泳休憩。從球尾至目嶼島,沿途還有蓮蓬海灘、小麥島、東壁島等天成海景,是福清南部的海上旅遊走廊。 彌勒岩風景區 彌勒岩,別名瑞岩山,位於福清市海口鎮牛宅村,距縣城約10公里,古稱"瑞岩丹洞",是一人文與自然景觀兼勝的風景游覽區。彌勒岩有嶙峋的岩峰或卧或懸,或離或合,幽姿萬千,令人贊嘆不已。 彌勒岩山麓,有一高大石佛盤膝而坐,這就是名聞遐邇的彌勒石雕造像。石佛像始鑿於元至正年(公元1341年),至明洪武年(公元1368年)竣工,高6.8米,寬8.9米,由整塊花崗岩就地琢成,天然妙相,袒胸露腹,兩耳垂肩,笑態可掬,
⑽ 福清海瑤有哪些風景
福清名勝古跡石竹山
石竹山原名石所山,《徐霞客游記》中寫到「春遊石所,秋遊鯉湖」。山多幽岩怪石,又盛產筱竹,雨後蒼翠欲滴,為山中之勝,故又名「石竹山」。古人譽為「茲山奇絕,雅勝鼓山」。
明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石孝廉映斗「改舊路穿石洞榕門而上,路斷處為橋以渡,愈增幽勝,又建半山亭以便憩息。」葉向高陪友董應舉游石竹山後,曾賦詩一首以紀其勝。
石竹山位於石竹畔,海拔 534 米 ,距融城約 10 公里 。從山腳到寺院,須攀登石階 1436 級,蜿蜒陡峭,長達 1069 米 。山上怪石崢嶸,岩壑奇絕。有一線天、二塔(舍利塔、火化塔)、三岩(普陀岩、虎跡岩、石竹岩)、四泉(濯纓泉、仙泉、無盡泉、洗耳泉)、五仙(仙橋、仙井、仙床、仙坪、仙棋盤)、六洞(猴油、通天油、青龍油、牛腳洞 、紫雲油、桃園洞)、七峰(天子峰、玉女峰、狀元峰、探花峰、象王峰、紫帽峰、獅子峰)、十二石(鴛鴦石、紗帽石、出米石、龜蛇石、朝斗石、鶴影石、雙鯉石、伏虎石、寶所石、仙桃石、醉石、豬石)等勝景。
古往今來,石竹山以其綺麗的風光,動人的傳說,使不少名人志土、墨客文人流連其間,朱晦翁、葉向高、陳寶琛、薩鎮冰等都在這里留下了珍貴的摩崖題刻或匾聯。徐霞客在《游九鯉日記》中也生動翔實地記下了石竹的迷人風光以及他瀏覽石竹山的經歷。清太子太傅陳寶琛在石竹寺題一聯為「雖痴人可與說夢,唯至誠為能前知。」國民黨元老薩鎮冰於民國12年寫了一幅題匾,文曰:「掃除名利」,至今尚留存寺中。
瑞雲塔
瑞雲塔
龍江北岸有一座號稱南天玉柱的瑞雲塔。該塔始建於明萬曆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竣於萬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費時10年。當時由葉向高之子、符丞葉成學與知縣凌漢聊募捐鳩工,名匠李邦達負責設計施工。傳說卜基之日,五色雲自太保山來覆其上,爛漫輝映,故塔成後名為瑞雲塔。
福清還流傳六十年一度甲子中秋點塔燈活動的傳統風俗。相傳這一習俗始於明天啟四年(公元1624年)。時瑞雲塔已竣工九年,恰逢歲序之首甲子。由參與建塔者倡議,這年中秋節在瑞雲塔上結綵點燈,表示慶賀。此後,便沿襲下來,成為福清獨有的甲子點塔燈盛會。瑞雲塔具有重要的文物價值,1965年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
瑞岩山
瑞岩寺位於福建省福清市境內的瑞岩山。北宋所建,距今約九百年歷史。瑞岩山在福清市區東10公裏海口鄉。山中怪岩奇洞,勝景甚多,著名的有佛窟岩、天章岩、大洞天、振衣台、桃花洞等37奇景。山頂石岩,史載有一孔洞大如箕,水滿其中,春夏不涸,人稱「可通海」。北宋宣和四年(1122年)團欒居士於山南開辟景物,並創建瑞岩寺。佛殿梵宮依山而建,恢宏壯麗。後歷代有興修,現有建築為明末清初及民國初所築。寺西有一巨大石雕彌勒佛像,為全國重點保護文物。明嘉靖年間(1522-1566年),戚繼光游瑞岩山,開辟大洞天、宜睡洞、歸雲洞諸勝景,並於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九月,書《瑞岩開山記略》,立碑於彌勒像左。自岩頂鳥瞰遠山近水,雲影天光,心曠神怡。
彌勒石像歷經600多年風雨侵蝕,仍保存完整,吸引古今不少遊人墨客到此觀瞻。清代何連成有詩贊曰:「一任寒風暑雨侵,端然趺坐入禪深;雪山不瘦石和尚,卻藐區區丈六金」。
瑞岩後山勝景,系明嘉靖年間抗倭名名將戚繼光發動軍士開辟的。多年來,開山採石,造成嚴重破壞,以致那「仰望天一線、俯窺千仞壁」的一線天,已盪然無存,那「蝙蝠洞」也無從尋覓
黃檗山萬福寺
福清黃檗寺在福廈公路60公里處,福清市漁溪鎮梧瑞村西北面。海拔900多米,景區面積23平方公里,因舊時山上多產黃檗得名。主要旅遊景點有五嶺(馬鞍嶺、鐵灶嶺、吉祥嶺、宮後嶺、絳節嶺)、七石(三山石、飛來石、釣台石、屏石、鼓石、盤陀石、界石)、十五峰(大帽峰、小帽峰、獅子峰、佛座峰、報雨峰、紫薇峰、香爐峰、羅漢峰、缽盂峰、天柱峰、五雲峰、吉祥峰、屏障峰、寶峰、絳節峰)。宋代蔡襄、朱熹、劉克庄和明代葉向高、黃道周等在此留下游蹤。 萬福寺 坐落在黃檗山主峰絳節嶺下的萬福寺,是國務院公布的漢族地區佛教重點寺院之一,為日本佛教黃檗宗的祖庭。該寺創建於唐貞元五年(789年),初名般若堂,後德宗賜額「建德禪寺」。明嘉靖年間毀於倭亂,後漸次修復。明萬曆年間,神宗賜額「萬福禪寺」。 明崇禎年間重修,擴建鍾鼓樓、藏經閣、齋堂、庫房、雲廚等,寺內僧眾超千人,使之成為當時福建佛教的中心之一。1949年再次毀於火。現僅存法堂、塔各一座。法堂為明代遺存,坐北朝南,面闊五間,進深七柱,全寬21米,深11.7米。柱礎系唐代石雕;穿斗式木構架,斗拱、歇山頂,均保留明代建築風格。萬福禪寺高僧輩出,正干、希運、懶庵、鴻休、德庵、真凈等均見《福建通志·高僧傳》。明末清初隱元更名聞遐邇。清順治十一年(1654年),隱元應日本長崎縣崇福、興福諸寺邀請,帶領弟子30人東渡日本,傳播中國佛教文化。5年後在日本京都東南郊風景區——宇治,建造仿黃檗山萬福寺的大寺院,亦名「黃檗山萬福寺」,成為日本佛教黃檗宗的發源地,至今日本屬黃檗宗的寺院達500多座,隱元禪師成了日本黃檗宗的開山鼻祖。多次被日本天皇贈以「國師」、「太師」稱號。隱元把中國的建築、雕塑、書法、印刷、醫葯、音樂等傳入日本,被譽為「黃檗文化」。
靈石寺
靈石寺,位於福建省福清市東張鎮的靈石山麓,坐落於磅礴百餘里、其勢插天、峰巒九疊的靈石山主山芙蓉峰下。
創建於唐大中元年(八四七年)。初由林、趙二姓舍地,由常誦「七俱胝咒」的元修和尚修建為庵。唐大中四年(八五○年),始修建精舍名為「翠石院」。唐懿宗敕賜「靈石俱胝院」,有庵堂三十六個,僧眾二千多人,田地千畝,山林萬畝。宋朝寺院興盛,入明後漸衰。明萬曆四十三年(一六一五年)高僧性麟和尚募緣,寺院有所修復,形成今天的規模。是時葉向高過訪寺院,曾贈詩《靈石訪同我禪師》一首。少司空何喬遠說 「相國遺詩尚可尋,山僧藉上鎮祗林。」給復興寺院以很大的支援。性麟和尚示寂後,其上首弟子曹源繼主法席,重建法堂,請方冊《大藏經》,內勤禪戒,外嚴道場,「諸徒子皆能仰遵遺范,克肖前懿」,靈石寺又恢復了生機。清康熙二年(一六六三年),道霈禪師募建天王殿,重修大雄寶殿,保留至今,而唐朝建築僅存六根柱礎。
靈石山國家森林公園
在東張鎮三星村西南,古木參天,鬱郁蔥蔥。峭拔的山勢,形成各種自然勝景。著名的有九疊峰、留雪峰、報雨峰、香爐峰、彈峰、仙人岩、碧仙油、戲龍潭等。其中九疊峰更是挺拔峻峭,宛如一柄利劍直刺雲端。山上還有一塊石頭,傳說能鳴,且久晴鳴必雨,久雨鳴必晴。在通向靈石寺的林蔭石道旁,有一塊岩石,上刻「香石」二字。石的體積大如一間普通的房子,以手摸石,則香留手上,以鼻聞之,則清香撲鼻。雖歷盡滄桑,而清香如故,「靈石山」也因此而得名。山上建一亭子,宋朱熹游此時,為這書匾曰:「蒼霞亭」。
寺以山門、大雄寶殿為中軸線,左右側為寬敞的迴廊,兩廊旁有法堂、鍾鼓樓、禪房、齋堂、客房等,構成了一組規模宏大的建築群。其中大雄寶殿非常壯觀,系重檐歇山頂土木結構建築,面積500多平方米,進深3間11米,面闊3間,每間5.2米,朝南偏東40度,柱礎為唐代蓮花礎,直徑1.08米,井盆式的木構架梁,藻井彩繪龍鳳、飛天、寶蓋蓮花和牡丹等圖案。寺內存有木刻《敕賜靈石俱胝天壽禪寺全圖》,這是一塊狀似黑色碑石的原木板,據說是唐懿宗敕賜的。圖是陰刻的,有寺殿庵堂、亭台樓閣、山峰岩、池潭溪塢、宮廟寮園、橋榭墓塔,真是琳琅滿目,嘆為觀止。此外,還存有不同年代製作的鍾、鼓、馨及淘米石等。
>>大化山風景區
福清市大化山風景區位於福清市鏡洋鎮,與閩侯縣交界的地區,屬戴雲山脈的支脈,規劃面積約22.8平方公里。這里峰巒疊翠,萬頃林濤,保存了不少珍惜樹種,如紅豆杉、銀杏、楠木、油杉、香樟等隨處可見,密林深處除植物茂盛,更有珍禽異獸出沒其間,堪稱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典範。與本地區其他景觀相比較,大化山的山水風光資源具有較高的獨特性,為開展登山、攀岩、野營、探險、狩獵、溯溪、觀瀑、賞蝶、垂釣等生態旅遊活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對周邊的客源市場有較強的吸引力,是個具有良好開發前景的風景名勝區。 大化山因其山高、林深、路險而鮮為人知,至今仍保持著原始的自然風貌。
>>目嶼島、球尾海上風景區
目嶼島,又名野馬嶼,是福建省福清市沙埔鎮的一個濱海小島,東望海壇,南眺湄洲,目嶼島山陸地面積3.09平方公里。因島形平面為一匹駿馬,東部山峰海拔106米,形成馬頭高昂破浪遊向陸岸,故稱野馬島;又因該島古代曾為監海哨位,故又稱目嶼。從福州圖庫乘車到福清高山鎮至沙浦鎮牛頭尾,再坐渡船上目嶼島,約莫2個小時路程。目嶼島陸間牛頭門水道寬1.5千米,水深22米以上。
目嶼島風光,妙在天然。島內東、中、西「三山」競秀,奇岩怪石層層疊疊、爭奇斗勝,或狀物擬人,或如禽似獸,惟妙惟肖。擁有風動石、海獅浴日、石貓窺印、烏龜迎客等百餘景。東山南圖庫麓為懸崖,陡崖下浩瀚大海,驚濤駭浪,浪花激濺,極目遠眺,無涯無際。在島內山上觀景是綜合性的,不僅看近處岩石,而且放眼大海,陰晴雲雨皆成景。「三山」植被絨綉,蒼松挺立。
目嶼島余脈延伸,岸線曲折,有大小澳口36個,其中擁有沙灘12個,金沙雪浪,夏日海水沐浴,冬天海濱信步,濤聲陣陣、海風習習,令人陶醉。野馬島周邊小島礁星羅棋布,有蛇島、牛耳嶼等30多座,海域盛產石斑魚等魚、蟹類數十種,是趕海垂釣的休閑去處。
>>蓮峰濱海旅遊區
位於福清市東瀚鎮蓮峰村,是具有優美山海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特色,以海濱度假、水上休閑體育運動為主的休閑、娛樂、度假旅遊區。球尾沙灘,天風海濤,碧波萬傾,退潮時沙灘寬度達120米以上,總面積在0.52平方公里以上,可容數千人游泳休憩。從球尾至目嶼島,沿途還有蓮蓬海灘、小麥島、東壁島等天成海景,是福清南部的海上旅遊走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