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花灘景色
『壹』 壩上草原有什麼可去的景區么
壩上草原有以下可去的景區:
壩上草原主要又分為圍場壩上(木蘭圍場)、豐寧壩上、張北壩上和草原天路等區域組成,是內蒙古高原的重 要 組成部分。
『貳』 關於月亮的神話傳說傳說
犀牛望月
犀牛原來是天上的一位神將,受玉皇大帝的指派,向下界傳達起居規范,要求人回們:「一答日一餐三打扮」。意思是注重禮儀,少食甘味。而犀牛到花花世界後被擾亂了心神,將玉皇大帝的旨意傳達成「一日三餐一打扮」,把天帝的意思全弄反了。天帝大怒,將它罰下天界。由於它思念天宮生活,一到晚上就抬頭望月,這就是「犀牛望月」的緣起。
『叄』 內蒙古有哪些草原旅遊景點。
內蒙古草原旅遊景點格根塔拉草原--國家4A級旅遊景點 位置: >>內蒙古 >> 呼和浩特 >> 格根塔拉草原 簡介:格根塔拉草原旅遊景區,行政歸屬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四子王旗查干寶力格蘇木;地理上位於蒙古高原南部烏蘭察布草原中心腹地。格根塔拉草原旅遊景區西南距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市128公里,東南距地區中心城市集寧市240公里,南距四子王旗旗府所在地... 珠日河草原--國家2A級旅遊景點 位置: >>內蒙古 >> 通遼 >> 珠日河草原 簡介:在神奇的科爾沁草原腹地,鑲嵌著上顆色彩斑斕的藍色寶石,這就是珠日河草原旅遊區。旅遊區距交通發達的通遼市區102公里,在304國道西側7公里處。1994年,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立項並投資擴建,隸屬於通遼市旅遊局。格根塔拉草原--國家4A級旅遊景點 位置: >>內蒙古 >> 烏蘭察布盟 >> 格根塔拉草原 簡介:格根塔拉位於烏蘭察布草原深處,距自治區呼和浩特市140公里,柏油路宛如一條黑色的絲帶一直延伸到旅遊點.屬國線景點,自1979年向中外遊人開放以來,共接待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旅遊者4萬多人,國內遊客20多萬人次。 輝騰錫勒草原旅遊中心--國家2A級旅遊景點 位置: >>內蒙古 >> 烏蘭察布盟 >> 輝騰錫勒草原旅遊中心 簡介: 輝騰錫勒,蒙語意為「寒冷的高原」。位於烏蘭察布市察右中旗中南部,距呼和浩特135公里。海拔1800多米,東西長100公里。這里青山秀水,瑰麗多姿。每年五月至九月,鮮花遍地,成為花的海洋。美麗圖溝有座天然洞府,山洞離地面垂直高度1... 巴林右旗巴林蒙古部落--國家2A級旅遊景點 位置: >>內蒙古 >> 赤峰 >> 巴林右旗巴林蒙古部落 簡介:巴林右旗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北部,是科爾沁草原的重要組成部分。全旗總面積10256平方公里,人口16.74萬,轄19個蘇木鄉鎮,是一個以牧業為主的半農半牧旗。由於自然條件差,土地沙化嚴重,經濟基礎差,結構單一,商品經濟極不發達。
『肆』 內蒙古有哪些草原旅遊景點
響沙灣、成吉思汗陵、昭君墓、鄂爾多斯恩格貝旅遊區、達里諾爾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輝騰錫勒、五當召 、萬豪蒙古大營、九城宮生態園、騰格里沙漠月亮湖
『伍』 那段記憶是我一生的風景作文
那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日子,我在車站那兒等車,寒風無情地刮著我的臉,路上的行人都用衣服緊緊地裹著自己。「真是冷啊!」人們都抱怨上帝的冷酷。
這時,走來了一位胖嘟嘟的小女孩,她手中提著一袋的餅干。雖然很冷,但她還是走得很快。
「叔叔,我來看你了!」女孩稚氣地說,「叔叔,你餓了嗎?你快看,我給你帶了好吃的呢!」
這時,我才發現一位乞丐正蜷縮在一個角落裡,他的臉凍得通紅,更讓人心酸的是他只有一條腿,上面的傷口還化膿了。
女孩走到他面前,輕聲的說:「叔叔,你看!這些都是我最愛吃的,來,給你!」
我終於明白了那袋餅乾的來意,只間乞丐盯著零食,眼神里充滿感激,他的喉結動了動,他很想吃,可他還是一動不動。女孩見他不動,便打開袋子,隨手抓了幾片餅干,然後塞到乞丐的手裡,「叔叔,你吃嘛!你再不吃我就生氣了!」女孩嘟著嘴,滿臉的不高興。
乞丐見此情景,便伸手接過來,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
此時,女孩笑了,笑得像山中的杜鵑花一樣美麗。此刻我覺得她就像一位小天使,頭上帶著閃閃發亮的圈兒,一雙潔白的翅膀伸展著,那麼聖潔,那麼美麗。她的心裡,滿滿的全是愛與善良。過往行人的視線都定格在了她的身上,車都來了,等車的卻渾然沒有察覺,還是緊緊的盯著他們。
我心中一震,我完完全全的被她折服了,她是那麼的富有愛心,那麼善良,此時,我的心暖暖的,再也不覺得冷了。
「嘟——」車來了,我跳上車,離開了這個倍感溫馨的車站。我深深感受到了:沒不一定是風景美,心靈美也是一種美,一種震撼人心的美。
『陸』 想去壩上草原,離北京近的哪個草原比較好看啊 是承德嗎 希望去過的給點意見 謝謝
離承德還要200多里呢,我們是坐火車到承德,然後坐旅遊大巴。草原很美
『柒』 記憶中的美景 作文
藍藍 溪水,清清戴雲山,清新的空氣,神奇的山水景觀,源遠流長的陶瓷文化。走進德化,就像走進了一座藝術宮殿。
德化的桃仙溪竹伐漂流,石龍溪的皮伐艇漂流,岱仙觀瀑,瓷都賞瓷等都反映了德化的風土人情和獨特的地域文化特色。
德化的山,雲峰峻偉,雄險奇艷,充滿陽剛之氣。德化的水,流清 澈,多姿多采,有陰柔之美。德化的山因人文而充滿靈氣。山水,人文交相輝映,形成了獨具魅力的人文,生態景觀。
德化境內的戴雲山,主峰高1856米,被稱為「閩南屋脊」。戴雲山高逼雲霄,綿延千里,氣勢磅礴。春天,山上百花奼紫嫣紅,五彩繽紛;夏季,山上樹木舞影婆裟,清涼的風使人心曠神怡;金秋,山上林木盛裝迎賓,紅樹黃花,漫天飛舞,多情的風,使人樂而忘返;瑞冬,山上雪花飛舞,銀裝素裹。
石牛山素以峰險,石怪,樹奇,洞幽而聞名。而氣勢磅礴,蔚為壯觀的岱仙瀑布就在石牛山腳下。山因水而壯美,水因山而聞名。
德化的山,氣勢磅礴,各俱風采。瓷都的水又有另一番韻味。
龍門灘景色怡人,靜謐和諧。泛舟河上,既能欣賞美麗的山光水色,又能品泛舟垂釣之樂趣,既能領略「高峽出平湖」的氣勢,還能體會人與自然融洽相處之感,這真是一個休閑,療養的勝地啊!
石龍溪水流湍急時如飛珠濺玉,平緩時如銀湖白波,溪水清澈見低,波光瀲灧。原始森林,藍天白雲,險峰奇石,盡在清澈見底的溪流的映襯之中。河上之景與河中之水相互映襯,更凸顯出一份奇麗。
除了以上這些,德化還有美湖的千年古樟樹,西天寺的世外桃源,古寨古堡里的刀光劍影,身臨其境,讓你流連忘返。
瓷都不僅有其獨特的生態景觀,還有其悠久的歷史。
德化是中國歷史上三大古瓷都之一,陶瓷文化最俱魅力。境內宋,元,明,清的古窯址星羅棋布,其中的屈斗宮古窯址更是名揚天下,現被列為國家一級文物保護單為。
德化瓷都的發展歷史,製作工藝,精湛的質量與獨特的風格,及其在中國陶瓷歷史上的重要地位都是令人心生感慨,嘆為觀止而不可及,使得中外學者爭相考證論述。
德化因陶瓷而美麗,陶瓷因德化而美麗。千年古都正在發光發亮,她在呼喚著世界
『捌』 輝騰錫勒草原
輝騰錫勒草原位於烏盟察右中旗中南部,距呼和浩特135公里。輝騰錫勒,蒙古語意為「寒冷的高原」。海拔1800多米,東西長100公里。位於烏蘭察布盟察右中旗中南部輝騰錫勒草原上,距集寧市80公里,距呼和浩特135公里。這里土地肥沃、降水充沛,每到五月至九月間,鮮花遍地,成為花的海洋。旅遊點現有蒙古包幾十座,可供遊客就餐,休息和娛樂。主要有騎馬、射箭、摔跤等活動項目,還可舉辦歌舞和篝火晚會。位於陰山山脈東段,海拔1800多米,頂部平坦,面積180多平方公里。輝騰錫勒草原冬季寒冷,夏季涼爽,平均最高溫度為18攝氏度。 這里青山秀水,瑰麗多姿。每年5月至9月,鮮花遍地,成為花的海洋。旅遊景區主要分神蔥溝和黃花灘兩大去處,共有15大景觀。美麗圖溝有座天然洞府,山洞離地面垂直高度100多米,洞內可容納近百人。怪石嶙峋的黑山,有大小岩洞99個,最大可容納200-300人。這里的旅遊景點還有黑山奇觀,其上怪石嶙峋,有大小溶洞99個,唐代以後,很多隱士、和尚、道士隱遁於此。清康熙帝也曾到此游覽。 有90多個天然湖泊,點綴在碧綠的草原上,既有牧區草原蒼茫雄渾的格調,又有江南水鄉明媚清秀的色彩。整個旅遊區規模龐大,設施完善,蒙古包、木屋、四合院、歐式豪華別墅、日式板房等等可供遊客住宿。這里開展的旅遊活動項目有:騎馬、乘駝、射箭、摔跤、登敖包山、篝火歌舞晚會、到牧民家作客,品嘗民族風味的奶食和奶茶、吃手把肉、喝馬奶酒等
從呼和浩特到輝騰錫勒草原草原135公里,需要3個小時的車程
進入草原,最先映入眼簾的是綠油油的草原上矗立著許多美麗的大風車。它隨風向轉動。偶爾還可以看見當地游牧民的蒙古包,星星點點第散落在大草原上。
草原碧藍的天空上,飄著大朵的白雲,四處逸散的清新氣息,讓人忍不住貪婪的大口呼吸。不知名的野花散落在草叢中靜靜地開放;叫不出名的小鳥鳴叫著飛來飛去,尋找草籽吃;悠閑成群的牛羊在草灘上,一邊甩著尾巴一邊吃草,不時地東瞧西看。輝騰希勒草原展現出的美麗風景,讓久居都市的遊客流連忘返。
當目光向遠處眺望時,彷彿自己置身於夢中的一副畫卷一湛藍的天空飛翔著小鳥,綠色的草地散落著野花,還有空曠草原主旋轉的大風車,一串串清脆的馬鈴聲從遠處傳來,伴隨鈴聲出現的還有草原上穿著艷麗蒙族服裝的牧民……這一切好似畫卷和熒屏中的景色,讓人心曠神怡。 對!在這樣的曠野中,應該象脫韁之馬一樣狂奔棗忽而跑向水邊,忽而跑向牛羊。象無拘無束的孩子一般,在青青的草墊上打滾、游戲。中午時分,太陽升起來了。金燦燦的陽光灑滿綠色草原,草地折射出金黃的光芒。我們被陽光包裹著,渾身暖洋洋的。伸個懶腰,出口長氣,抖掉一身的疲勞和牽掛,席地而卧,來充分享受陽光的沐浴。當把帳篷支起來的時候,草原上又添了一道多彩的風景線。
夕陽西沉,坐在海子邊上默默地看著紅彤彤的太陽慢慢地沉下去。來海子邊喝水的牛羊不計其數,和夕陽形成鮮明的對比。看到牛羊和夕陽如此和諧美麗,想像大自然給予我們的許多許多……
晚上,我們點燃篝火,團團圍坐在火邊,吃著從牧民那裡買來的燉羊肉,喝著蒙古人最愛的白乾酒,聽著悠揚的塤聲,談我們的現在和未來,交流游歷的經驗和大家對自然的熱愛……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