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景景觀 » 動植物景觀

動植物景觀

發布時間: 2020-12-21 20:49:38

⑴ 在對動植物景觀進行導游時要注意什麼

一是要讓大家仔細觀察植物,一是要了解這些動植物的習性,然後才可以向大家更好地介紹

⑵ 有哪些有趣的動植物有什麼本領

1,含羞草,風吹或手碰(包括其他東西碰)後羽狀葉片馬上合攏、下垂。
2,合歡的羽狀葉片夜晚會合攏,白天再張開。
3,酢漿草、苜蓿、紫雲英等三枚小葉夜晚會合攏,白天再張開。
4,睡蓮開花時花朵夜晚閉合,白天開放。
5,豬籠草、茅膏菜會誘捕昆蟲為自身提供營養。
6,蒼耳的種子渾身長刺,動物走過就被刺掛在身上帶到其他地方繁殖。
7,鳳仙花種子成熟時,果皮富有彈性,風吹或物碰就把種子彈射遠處。
8,蒲公英種子上長有許多絨毛,象把小傘隨風把種子播向遠方。
9,生石花形似卵石,長在砂礫地,以假亂真。
10,食人樹生有眾多枝條,會把經過的動物(包括人)纏繞住,讓食人蟻咬食後,靠致死動物的體液營養自身。
11,蟲草孢子在春夏被蛾幼蟲食進體內,蠶食蟲體,在蟲體內成長,蛾蟲被消化成空囊,草從蟲頭部長出,這時挖掘,即是著名的『冬蟲夏草』。成熟後再拱撒播孢子。
.1日輪花

在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那茂密的原始森林和廣袤的沼澤地帶里,生長著一種令人畏懼的吃人植物叫日輪花。日輪花的葉子一般有1米長左右,花就散在一片片的葉子上面。

人們要是不小心碰上它或去摘它,那些細長的葉子便馬上從四周圍像鳥爪一樣地伸卷過來,緊緊地把人拉住,拖倒在潮濕的草地上,直到使人動彈不得。這時,躲在日輪花上的大蜘蛛便蜂擁地爬到受害者的身上,美美地飽吃一餐。當蜘蛛吃了人的軀體後,消化排出的糞便又成為日輪花的肥料。

2.吃人樹

在非洲馬達加斯加的一些地方,有一種會吃人的樹。它的形狀像一棵巨大的菠蘿,高約3米,樹干呈圓筒狀,枝條如蛇樣,因此當地人稱它為「蛇樹」。這種樹極為敏感,當鳥兒落在它的枝條上,很快就會被它抓住而不見了。美國植物學家裡斯爾曾在1937年親身感受到蛇樹的威力:他無意中碰到樹枝時,手很快就被纏住,結果費了很大力氣才掙脫出來,但手背被拉掉了一大塊肉。

3.會走路的樹

南美洲生長著一種既有趣又奇特的植物,名叫卷柏。每當氣候乾旱,嚴重缺水的時候,它會自己把根從土壤里撥出來,搖身一變,讓整個身體卷縮成一個圓球狀,變得又輕又圓,只要稍有一點兒風,它就能隨風在地面上滾動。一旦滾到水分充足的地方,圓球就迅速地打開,恢復「廬山真面目」。根重新再鑽到土壤里,暫時安居下來。

4.胎生植物

在一些熱帶海邊的沙灘上,生長著一種胎生植物群落———紅樹林。這種紅樹林的種子成熟後並不脫落,而是在母樹上繼續發育,直至長成具有支撐根和呼吸根的棒狀幼苗,隨風跌落到海灘泥地上,便獨立生長成林。

5.溫血植物

澳大利亞科學家發現了一些「溫血植物」,無論外界環境如何,植物花朵的溫度總是保持恆定狀態。他們把這類植物命名為「溫血植物」。例如葛芋花的溫度約38℃,而外界氣溫達20℃時,其溫度還維持在40℃左右。溫血植物的

這種溫度調節能力,是為了把自身的花朵當成一個微型小環境,從而吸引昆蟲,提高授粉幾率。

6.熱唇草

熱唇草一般生長在特立尼達和多巴哥以及哥斯大黎加的熱帶叢林中,有意思的是,這種奇異植物的花朵一般會盛開長在兩片「嘴唇」之間。一場叢林急雨過後,鮮潤的「嘴唇」中間含著一朵小巧的花,使它更顯妖嬈。

7.偽裝的「生石花」

生石花生活在非洲南部的沙漠地區,它的顏色、形狀與卵石惟妙惟肖,葉肥厚多汁,裹成卵石狀,能貯存水分。生石花開金黃色的花,非常好看,而且一株只開一朵花,不過只開一天就凋謝。

生石花生成這個樣子,當然是為了魚目混珠,蒙騙動物,避免被吃掉。生石花喜歡與沙礫亂石為伴,要是離開了這種環境就很難活命。

8.笑樹

非洲東部盧安達的首都基加利,有個芝密達蘭哈德植物園,園里有一種會發出「哈!哈!」笑聲的樹。笑樹是一種小喬木,能長到七八米高,樹干深褐色,葉子橢圓形。每個枝杈間長有一個皮果,形狀像鈴鐺。皮果內生有許多小滾珠似的皮蕊,能在果皮里滾動。皮果的殼上長了許多斑點般的小孔,每當微風吹來,皮蕊在裡面滾動,就會發出「哈!哈!」的聲響。

9.百歲葉

在非洲西南部靠近海岸的狹長沙漠帶中,遠遠望去,零零落落地生長著一些像大樹樁一樣的東西,它叫百歲葉。

百歲葉的長相十分古怪,像樹樁的東西是它的莖,高不到30厘米,然而很粗,直徑約有60厘米左右。百歲葉雖然只有兩片葉子,但和它的生命共存亡,能生長100多年,所以叫它百歲葉。這是植物王國中最長壽的葉子了。

10.紡錘樹

紡錘樹生長在南美洲的巴西高原上,遠遠望去很像一個個巨型的紡錘插在地里。紡錘樹有30米高,兩頭尖細,中間膨大,最粗的地方直徑可達5米,裡面貯水約有2噸。雨季時,它吸收大量水分,貯存起來,到乾季時來供應自己的消耗。

紡錘樹和旅人蕉一樣,可以為荒漠上的旅行者提供水源。人們只要在樹上挖個小孔,清新解渴的「飲料」便可源源不斷地流出來,解決人們在茫茫沙海中缺水之急。

1.約克種狗,世界上最小的狗,還沒有手掌大,雖然個頭不大但討人喜歡。
2.海豚,世界上最聰明的動物,可以學會許多高難度動作,是人類的好朋友。海豚在混濁的海水裡,能很快找到距離兩個足球場遠的一個壘球大小的物體,這得益於它先進的聲納系統。目前,人工機器仍無法企及海豚這種超凡的能力。
3.松鼠,顧名思義,是愛吃松子的鼠。
4.熊貓,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慢吞吞得樣子,非常可愛。
5.跳魚,人們常說「魚兒離不開水」,可跳魚離開了水照樣生活得悠閑自在。那是因為跳魚除了用腮呼吸外,還可以憑借皮膚和口腔的作用來呼吸。跳魚的眼睛可亮了,稍有動靜就鑽到水裡或洞中,要想抓住跳魚可不容易。跳魚彈跳力極強,身上又有淡藍色花斑,有時,跳魚在水中呆膩了,就跳到海灘上、樹上玩玩。
6.藏羚羊,壽命一般不超過8歲,它們生活在海拔4300-5100米的高山草原和高寒荒漠上。藏羚羊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現在只存幾萬只了,所以我們要保護它們。
7.大猩猩,有人做過這樣一項有趣的實驗,他們故意讓一隻小猩猩獨自看到工作人員在園中某處埋下葡萄,接著又把它的幾十個同伴放到園區。與同伴同行時,知情的小猩猩若無其事。3小時後,等同伴們都睡著了,它才悄悄起身,摸黑來到「藏寶處」,神不知鬼不覺地挖出葡萄,吃了個精光。
8.獅子,一位動物學家在野外偶然發現了獅群覓食的一個高招:四隻母獅聯手出擊。兩只母獅高高地站在山崗上,有意讓獵物知道這兒有獅子,此路不通。第三隻母獅鑽進草叢,悄悄地向獵物潛行,第四隻母獅從另一方向咆哮而出,虛張聲勢地試圖把驚慌失措的獵物趕向設有埋伏的草叢。受驚的獵物眼看三面被圍,條件反射地向草叢奔去,第三隻獅子毫不費力地咬住了送上門來的美食。獅子間默契布陣,這難道是偶然的嗎?
9.鳳頭麥雞,有人曾在鳳頭麥雞面前放了三個小盤,其中一盤放一條小蟲,一盤放2條,還有一盤放三條。結果,它有時先吃兩條的,有時先吃三條的。這個試驗說明:鳳頭麥雞知道數量多與少的區分。
10.烏鴉,人們還發現,當烏鴉看見拿槍的獵人後,它們就會躲在大樹頂上不敢再飛下來。於是,有四個獵人當著烏鴉的面躲進草棚。後來,走掉了一個獵人,但烏鴉沒有飛下來;走掉了兩個獵人,烏鴉仍不飛下來;可是走掉三個獵人後,烏鴉卻認為獵人全走了,便飛下來。這表明,烏鴉要比雞聰明,它能「數」到3。
11.鴿子,國外科學家曾在鴿子面前放了四個一模一樣的盒子,盒蓋上分別畫上一個點、二個點、三個點、四個點。在試驗中只有四個點的盒子里放了食物,鴿子吃到了食物,在以後的試驗中,它總是先打開四個點的盒子。由此可見,鴿子能「數」到4。
12.灰松鼠,在過冬前會將松果藏在很多地方,此後,它通常只能找到其中的六七堆,其餘的就不再去找了,這表明,也許松鼠只能「數」到7。
13.黑猩猩,有隻黑猩猩,每次從箱子里取食10隻香蕉。有一次,科學家在箱子里放了8隻香蕉,黑猩猩吃完了,繼續在箱子里找,科學家又給它一隻,它還是不肯走開,一定要吃滿10隻才肯離開。
14.有一條獵犬,一年多來總是在其主人癲癇發作的45分鍾前用爪子抓撓其主人,使主人拉姆西有足夠的時間在病發前轉移到一個安全的地方。
15.金魚,普利茅斯大學的研究人員訓練金魚壓杠桿來獲取食物。有一次,科學家們訓練金魚1個小時後,它們就記住了。
16. 鴕鳥,作為最大的鳥類和跑得最快的兩足動物,長期以來,鴕鳥使人類為之著迷。但它在遭遇威脅時把頭扎進沙堆的行為成了動物界最深入人心的說法。這也就是所謂的「鴕鳥戰術」。然而,這種說法並不正確。根據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WWF)介紹,鴕鳥對危險做出的反應是坐在鳥巢上,把頭低向地面。至於這一古怪行為的原因,有說法認為,這樣做可以讓食肉動物誤把它看成白蟻堆或者是低地的矮樹叢。
17.香豬,它除了叫香豬,又叫「迷你豬」。它的鼻子和四個腳都是白白的,身子上黑黑的。你們知道它為什麼叫香豬嗎?因為它的肉很嫩,沒有腥味,所以叫它香豬。它的身體短短的,小小的,矮矮的,很可愛。

⑶ 動植物景觀在旅遊中的作用 求急答

動植物景觀在旅遊中的作用?
增加景點的吸引力
給景區增加活力和新的賣點
........

⑷ 亞洲有什麼有趣的動植物風景

亞洲有趣的動植物太多了,橡膠樹,耶子樹,桃樹,火龍果樹等等。

⑸ 怎麼欣賞動植物景觀

1觀其形。不論植物資源,還是動物資源都有其外形的觀賞價值。如植物中竹、樺、楊的挺拔,松、柏、梅的蒼勁,柳、蓮、椰的亭亭玉立。動物中獅、虎的威武,長頸鹿、大象的高傲、從容,熊貓、企鵝的稚雅頑皮,都是審美的重要內容。

2看其色。色彩是大自然中重要的審美要素和構景條件。當花木成叢成片時,無論是單色還是彩色,都能給人以最強烈的視覺刺激,令人賞心悅耳、贊不絕口。如昆明的世博園就是以花草樹木的斑讕色彩構成園中主景的,北京的香山的最佳游期是秋末,是因為那時遍山的黃櫨經霜變紅,成為該旅遊景點的特色。同時,不同的色彩還能代表人的不同心理,如鮮艷的暖色代表喜悅,淡雅的冷色代表清高、肅穆。不同的場所,可選用不同的顏色,對烘托景點(環境)氣氛有獨特作用。

3嗅其味。花草的清香是大自然氣息的主要來源。人們游到某地,感受自然,嗅覺的作用不可輕視。自然的清香會使人怡神健體,陶醉其中。如蘭花、梅花、水仙的暗透幽香,米蘭的清香四溢,玫瑰、茉莉的香中帶甜等。不少花卉可製取香料。園林中置放幾株有香氣飄溢的花木,一定是吸引遊人聚往的重要景點。

4聞其聲。絕大多數動物是能夠發聲的。動物的聲音是大自然中生命的象徵。不論是烏語還是獸言均能夠傳遞信息,給人的心靈以強烈的震撼,使人通過聽覺感受自然。尤其是人文景觀不斷侵佔、蔓延的今天,動物越來越多地失去了自己棲身的家園。不論是在野生動物園還是人工園林,聆聽動物的鳴叫吼聲已不再成為司空見慣,而是令人驚奇、興奮,並能喚發對動物珍愛的情感。可以說,動物的鳴叫是遊人渴望捕捉到的審美信息。

5察其動。動物的行止動靜和花草樹木的生長是對人頗有吸引力的美感。動植物生長具有節律性,不同生長時期有不同的特徵,為大自然憑添幾分生機活力。動植物的動態美是自身生命的表現,也是外部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如、猛虎下山的威武,雄鷹搏擊長空的矯健,猿猴攀援的敏捷。魚蝦游水的優美,鳥類飛翔的舒展。還有風吹草動樹搖,雨中翠綠欲滴,陽光沐浴植物蒸騰,淡霧飄散等都是值得細細欣賞的美景

總之,對動植物的欣賞不僅給人以美的享受,還能使人學到科學知識,激發環保意識和愛惜植物、保護動物的綠色理念。

⑹ 澳大利亞有獨特的動植物和自然景觀的原因

因為澳大利亞作為大洋洲最大的國家,在幾千萬年的時間內,一直跟專世界其他大陸,比如亞洲,屬南美洲隔絕,因此在幾千萬年之內,新生的高等哺乳動物無法進入澳大利亞,低等哺乳動物在澳大利亞自由自在地發展,因此澳大利亞自成一個生態系統,有獨特的動植物和自然景觀。

⑺ 避暑山莊園林景觀(動植物景觀分卷)

這本書叫是:.360.?&陳東,宋濤,等陳東,宋濤,等寫的最經典的作品之一。很多人都推薦的,比如主要講得是關於最大價值是文獻的匯編,力求將與避暑山莊古典園林動植物相關的文獻資料盡可能多地引用,盡可能少地刪減,建立避暑山莊古典園林動植物研究與利用的基本框架和文獻庫,為避暑山莊園林工作者、研究中國古典園林的專家學者和動植物愛好者提供全面、准確的第一手文獻資料。同時,希望更多的專家、學者在此基礎上做更深入的研究和補充,建立系統而全面的文獻資料庫。主要研究避暑山莊古典園林中動植物景觀的種類、特點和管理方式。詳細考證了百餘種園林植物和幾十種觀賞動物,並按照傳統的果之屬、花之屬、木之屬、卉之屬、葯之屬、圃之屬、禽之屬、獸之屬、蟲之屬、魚之屬幾個類別,介紹其栽植、養殖歷史以及在清代避暑山莊中的園林應用情況。首次對文獻記載的烏沙爾器、櫻額、草荔枝、馬蹄蘭、秦達罕等園林動植物作了詳細的考證,破解了避暑山莊園林動植物研究領域中很多不解之謎。通過評分機制評估現代避暑山莊園林景觀與歷史原貌的差距,並提出原貌復原的方法和途徑。書中還提出避暑山莊夏秋季節最美麗的園林景觀不是花灌木,而是眾多的野生草本花卉組成的山花景觀。這些研究為避暑山莊園林動植物景觀的規劃、設計和原貌復原提供了文獻依據和理論基礎。本書最大價值是文獻的匯編,力求將與避暑山莊古典園林動植物相關的文獻資料盡可能多地引用,盡可能少地刪減,建立避暑山莊古典園林動植物研究與利用的基本框架和文獻庫,為避暑山莊園林工作者、研究中國古典園林的專家學者和動植物愛好者提供全面、准確的第一手文獻資料。同時,希望更多的專家、學者在此基礎上做更深入的研究和補充,建立系統而全面的文獻資料庫。本書的編纂得到了許多領導、老師、朋友的支持和幫助,尤其要特別感謝承德市文物局局長郎俊山,副局長譚永才,原副局長劉慶平、王玉傑,古建築保護專家李林俐、王艷秋,文史專家劉玉文、周曉梅、張淑敏,園林專家端木鴻、孔憲良、楊淑芹、徐興志、彭嵐,承德市著名學者安中和、錢樹信、蘭義和,承德市植物分類專家王槐、孫偉華,中國農業大學李樹華老師和河北農業大學陳段芬羌師,南北風華古典園林論壇的徐卉風,王志偉、趙曉燕等。值此之際謹向他們表示衷心的感謝。本書的園林植物部分由陳東主筆,動物部分由宋濤主筆,齊雲橋、姚劍峰、焦永剛、張榮梅負責資料文獻的錄入、查證與整理。由於水平所限,書中的很多考證也許不完善,也許不正確,請諒解並予以指證。。打開書本,書裝幀精美,紙張很乾凈,文字排版看起來非常舒服非

⑻ 怎樣欣賞動植物景觀

1.觀其形。不論植物資源,還是動物資源都有其外形的觀賞價值。如植物中竹、樺、楊的挺拔,松、柏、梅的蒼勁,柳、蓮、椰的亭亭玉立。動物中獅、虎的威武,長頸鹿、大象的高傲、從容,熊貓、企鵝的稚雅頑皮,都是審美的重要內容。

2.看其色。色彩是大自然中重要的審美要素和構景條件。當花木成叢成片時,無論是單色還是彩色,都能給人以最強烈的視覺刺激,令人賞心悅耳、贊不絕口。如昆明的世博園就是以花草樹木的斑讕色彩構成園中主景的,北京的香山的最佳游期是秋末,是因為那時遍山的黃櫨經霜變紅,成為該旅遊景點的特色。同時,不同的色彩還能代表人的不同心理,如鮮艷的暖色代表喜悅,淡雅的冷色代表清高、肅穆。不同的場所,可選用不同的顏色,對烘托景點(環境)氣氛有獨特作用。

3.嗅其味。花草的清香是大自然氣息的主要來源。人們游到某地,感受自然,嗅覺的作用不可輕視。自然的清香會使人怡神健體,陶醉其中。如蘭花、梅花、水仙的暗透幽香,米蘭的清香四溢,玫瑰、茉莉的香中帶甜等。不少花卉可製取香料。園林中置放幾株有香氣飄溢的花木,一定是吸引遊人聚往的重要景點。

4.聞其聲。絕大多數動物是能夠發聲的。動物的聲音是大自然中生命的象徵。不論是烏語還是獸言均能夠傳遞信息,給人的心靈以強烈的震撼,使人通過聽覺感受自然。尤其是人文景觀不斷侵佔、蔓延的今天,動物越來越多地失去了自己棲身的家園。不論是在野生動物園還是人工園林,聆聽動物的鳴叫吼聲已不再成為司空見慣,而是令人驚奇、興奮,並能喚發對動物珍愛的情感。可以說,動物的鳴叫是遊人渴望捕捉到的審美信息。

5.察其動。動物的行止動靜和花草樹木的生長是對人頗有吸引力的美感。動植物生長具有節律性,不同生長時期有不同的特徵,為大自然憑添幾分生機活力。動植物的動態美是自身生命的表現,也是外部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如、猛虎下山的威武,雄鷹搏擊長空的矯健,猿猴攀援的敏捷。魚蝦游水的優美,鳥類飛翔的舒展。還有風吹草動樹搖,雨中翠綠欲滴,陽光沐浴植物蒸騰,淡霧飄散等都是值得細細欣賞的美景。

總之,對動植物的欣賞不僅給人以美的享受,還能使人學到科學知識,激發環保意識和愛惜植物、保護動物的綠色理念。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