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的風景描寫
1. 描寫泰山景色的作文
近日, 一起隨團游覽了「五嶽之首」——泰山。攀登的辛苦與登頂的喜悅自不必說,倒是這途中六千六百餘級石階之側的山間幽景卻令我把玩許久。總結下來,也就是「幽」、「秀」二字。
抵達紅門已是晚上十一點鍾了。抬頭仰望,這危聳高峻的泰山在朦朧的月色下顯得黑乎乎的,給予了人們無數的遐想。上山時因是午夜時分,景色朦朧不清,我就數數下山時的所見所聞吧!
順著「南天門」往下走,就是泰山中最為險要的一段——十八盤。古人詠嘆:「拔地五千丈,沖霄十八盤。」確實,十八盤一段有石階1600餘級,兩側崖壁如削,松楠牽漫,再加上晨間雲霧繚繞,向下望去,石階如游絲般漂浮而下,彷彿風一吹就能斷掉似的;只聞笑語,不見人影,不禁讓我戰粟良久。我扶著護欄,緩緩而下,隔著薄霧,只見得崖上草木茂盛,蟲鳥聚群,山泉潺潺,怪石兀兀。我循著嘩嘩的水聲前去,只見石階下方是一條清澈的小溪。溪水曲折而下,「斗折蛇行,明滅可見」。湍急的流水不斷地撞擊巨石,甩出了無數漢白玉;剛一接觸水面,又奇妙地復原在了一起,繼續吼著曲兒喧騰而下。歐陽修說:「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這小溪旁就長滿了無數奇花異草,都披著露水,散發出一種淡淡的幽香,令人心馳神往。不覺間已順著台階下了十八盤,進入了較為平緩的地帶。回味剛才45分鍾的路程:雲霧繚繞,山泉涓涓;斷崖兀立,石階高懸;奇草叢生,百花爭艷——是以「幽」啊!
此時此刻,已經接近「中天門」了。濃霧漸漸散去,「五嶽之首」掀開了面紗,露出了「廬山真面目」。山泉越來越湍急,處處都聞得清脆的叮咚聲;山路兩側的巨石上,文人墨客留下的筆跡比比皆是;同樣,奇觀異景也是一個個的展現在人們眼前。瞧著株松樹,樹根嚴嚴地扎在破岩縫中,樹干及樹冠向外探出,彷彿在向遊人揮手,真是敢於黃山的迎客松相媲美;再看這兒,一塊巨石的中部深深凹了下去,上面的常春藤垂了下來,恰好遮住了凹洞,宛如哪個大家閨秀掛著珠簾的閨房一般……咦,水聲怎麼變得那麼急?呵,到了「雲步橋」了!湍急的流水從山上飛流直下,到了這斷壁處剎不住車,在巨石上撞著、碰著、高唱著、飛濺著,水面上升騰起陣陣水霧;在橋上行走,有如踩上了雲朵升了仙一般!五步一泉,十步一景,這風景怎一個「秀」字了得!
不知不覺,已走到了「中天門」處。為了趕時間,只好坐著客車下了山。
泰山,再見了!你的美景我終身難忘!我由衷地贊美你!
2. 描寫泰山風景的句子
在泰山頂來上觀雲海玉源盤簡直是一奇特仙境。夏天,雨後初晴,大量水蒸氣蒸發上升,加之夏季從海上吹來的暖溫空氣被高壓氣流控制在海拔1500米左右的高度時,如果無風,在頂上就會看見白雲平鋪萬里,猶如一個巨大的玉盤懸浮在天地之間。遠處的群山全被雲霧吞沒,只有幾座山頭露出雲端;近處遊人踏雲駕霧,彷彿來到了天外。微風吹來,雲海浮波,諸峰時隱時現,像不可捉摸的仙島,風大了,玉盤便化為巨龍,上下飛騰,倒海翻江。
3. 泰山的景物描寫
一:在泰山頂上觀雲海玉盤簡直是一奇特仙境。夏天,雨後初晴,大量水蒸氣蒸發上升,加之夏季從海上吹來的暖溫空氣被高壓氣流控制在海拔米左右的高度時,如果無風,在頂上就會看見白雲平鋪萬里,猶如一個巨大的玉盤懸浮在天地之間。遠處的群山全被雲霧吞沒,只有幾座山頭露出雲端;近處遊人踏雲駕霧,彷彿來到了天外。微風吹來,雲海浮波,諸峰時隱時現,像不可捉摸的仙島,風大了,玉盤便化為巨龍,上下飛騰,倒海翻江。
二:太陽的光芒照在我們的臉上身上,頓時全身暖和起來。現在我看清了,太陽是從山的頂上跳出來的。太陽離開山頂慢慢上升,頓時霞光萬道,好像天空也被燃燒起來了,真漂亮!白雲在山間飄盪,遠處群山的峰頂在雲間時隱時現,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畫。而我們所在的山峰和大地都穿上金色的大衣,一切清新亮麗。
三:果然,一個金黃的亮點從群霞中倏地跳躍出來,燃亮了雲端,與朝霞融在一起,彷彿它就是從那霞光中衍生的,那般輪廓分明,金光熠熠,黯淡了一切事物,透徹著亘古的氣概,燃人之雄心壯志。從前只是聽聞泰山日出的宏麗,不想真正見到後,還是被震懾住。它耀武揚威般地踩著雲霞緩緩攀登,與天齊肩,當真是榮耀秋菊,華茂春松。
四:在玉皇頂上空,我看見一片瀑布,飛流直下,像一條條銀色的巨龍。可是一會兒就不見了。爸爸告訴我說:「那是海市蜃樓。你看,那雲海,白茫茫一片,再配上一半黃昏,顯得更加壯觀,更加美麗了。」
五:在天街上往下望,爬山的人們就像一隻只小螞蟻。我終於看到泰山的所有的景色,白雲就在我的腳下,泰山真美啊!我彷彿自己就像一個美麗的仙女飛舞於白雲之間,真是令人引起無限遐想,心曠神怡!
六:泰山那繼而天空的雲朵,赤紫交輝,瞬息萬變,有的象萬馬賓士,有的象神牛角斗,有的象鳳凰展翅,有的象孔雀開屏……但見滿天彩霞與地平線上的茫茫雲海融為一體,猶如巨幅油畫從天而降。雲霞霧靄相映,嵐光寶氣閃爍。浮扁耀金的海面上,日輪掀開了雲幕,撩起了霞帳,披著五彩霓裳,像一個飄盪著的宮燈,冉冉升起在天際。
七:走在台階的兩邊,看著參天大樹,密密麻麻的叢林,碧綠而又嫩綠的小草鋪滿了大地,五顏六色的花兒長在草地上給草地加上了漂亮的衣服。當我們爬上山頂的時候,放眼望去真是一片綠色的海洋,一覽眾山小啊!
八:在泰山頂上看黃河金帶更是一道奇觀。黃河金帶--新霽無塵夕陽西下時,舉目遠眺,在泰山的西北邊,層層峰巒的盡頭,還可看到黃河似一條金色的飄帶閃閃發光;或是河水反射到天空造成蜃景,均叫「黃河金帶」。它波光鱗鱗,銀光閃爍,黃白相間,如同金銀鋪就,從西南至東北,一直伸向天地交界處。清代詩人袁枚在《登泰山詩》中對黃河金帶描寫生動而傳神:「一條黃水似衣帶,穿破世間通銀河」。
九:在泰山頂上看日出真是壯觀而動人心弦,隨著旭日發出的第一縷曙光撕破黎明前的黑暗,從而使東方天幕由漆黑而逐漸轉為魚肚白紅色,直至耀眼的金黃,噴射出萬道霞光,最後,一輪火球躍出水面,騰空而起,整個過程象一個技藝高超的魔術師,在瞬息間變幻出千萬種多姿多彩的畫面,令人嘆為觀止。
十:在山頂,四處一望,一切盡在眼底。山下的水庫像一面鏡子,在陽光下閃閃發光。樹木像小草,人群像甲蟲,房屋像鳥籠,就連寬闊的馬路也像條銀白色的帶子。在山頂上,風雲升至足下,看山裡,山風呼嘯,濃霧彌漫,好似墜入混沌世界,像處於仙境一般,能看到雲海奇景。晴天時,還能看到黃河金帶,晚霞夕照。當然要看到這四大奇觀必須在泰山上多住幾日或勤來泰山游覽。
十一:古樸典雅的古代建築一個接一個,隨時進入你的眼簾。從岱宗坊向上便是王母池紅日萬仙樓,再向上是中天門玉皇頂等名勝古跡,數不勝數。愛好書法的文人看到歷代騷人墨客留下的佳句,更是留戀不舍。
十二:在泰山頂上看晚霞夕照更是變化多端。當雨過天晴,天高氣爽,夕陽西下的時候,若漫步泰山極頂,仰望西天:朵朵殘雲如峰似巒,一道道金光穿雲破霧,直瀉人間。在夕陽的映照下,雲峰之上均鑲嵌著一層金燦燦的亮邊,閃爍著奇珍異寶般的光輝。
十三:到了十八盤更是陡峭好似「天梯」啊!不得已我們買了一根拐杖一步一步往上走。石梯兩邊的鬱郁蒼蒼的樹木就像一個個穿著軍裝的戰士守衛著泰山。走到了沒有梯子的地方,我仰頭一看上面寫著「南天門」三個大字。我們又走了一段路終於到了玉頂峰,一塊巨石上寫著「五嶽獨尊」四個大字真有帝王風范。
十四:回首望我們走過的路,還真是挺長,晚上未細看,現在回首仰瞻,蔥蘢草木掩於山間,懸崖峭壁,像是被劈出來的,透著粗獷與危聳。現在的遊人大多是下山的了,表妹指著遠處,沖我狡黠地眨眨眼睛,遠方的最高一嶺上,有游龍一般蜿蜒曲折的陡路盤著。
十五:盤旋曲折的山路像一架雲梯展現在面前,特別是十八盤直下,幾乎是度。上面的人像站在頭上,下面的人踩在腳下,路旁有野花萬紫千紅,各具特色,散發出醉人的芳香。
十六:十八盤是泰山最險的一條山路,共有石階余級,兩山崖
4. 描寫泰山美景的詩句
泰山吟
李白
四月上泰山,
石平御道開,
六龍過萬壑,
澗谷隨縈回。
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孔子
泰山吟
[晉] 陸機
泰山一何高,迢迢造天庭。
峻極周一遠,層雲郁冥冥。
梁父亦有館,蒿里亦有亭。
幽岑延萬鬼,神房集百靈。
長吟泰山側,慷慨激楚聲。
游泰山
李白
其一
四月上泰山 石屏御道開
六龍過萬壑 澗谷隨縈回
馬跡繞碧峰 於今滿青苔
飛流灑絕巘 水急松聲哀
北眺崿嶂奇 傾崖向東摧
洞門閉石扇 地底興雲雷
登高望蓬瀛 想像金銀台
天門一長嘯 萬里清風來
玉女四五人 飄搖下九垓
含笑引素手 遺我流霞杯
稽首再拜之 自愧非仙才
曠然小宇宙 棄世何悠哉
其二
清曉騎白鹿 直上天門山
山際逢羽人 方瞳好容顏
捫蘿欲就語 卻掩青雲關
遺我鳥跡書 飄然落岩間
其字乃上古 讀之了不閑
感此三嘆息 從師方未還
其三
平明登日觀 舉手開雲關
精神四飛揚 如出天地間
黃河從西來 窈窕入遠山
憑崖覽八極 目盡長空閑
偶然值青童 綠發雙雲鬟
笑我晚學仙 蹉跎凋朱顏
躊躇忽不見 浩盪難追攀
其四
清齋三千日 裂素寫道經
吟誦有所得 眾神衛我形
雲行信長風 颯若羽翼生
攀崖上日觀 伏檻窺東溟
海色動遠山 天雞已先鳴
銀台出倒景 白浪翻長鯨
安得不死葯 高飛向蓬瀛
其五
日觀東北傾 兩崖夾雙石
海水落眼前 天光遙空碧
千峰爭攢聚 萬壑絕凌歷
緬彼鶴上仙 去無雲中跡
長松入雲漢 遠望不盈尺
山花異人間 五月雪中白
終當遇安期 於此煉玉液
其六
朝飲王母池 暝投天門關
獨抱綠綺琴 夜行青山間
山明月露白 夜靜松風歇
仙人游碧峰 處處笙歌發
寂靜娛清暉 玉真連翠微
想像鸞鳳舞 飄搖龍虎衣
捫天摘匏瓜 恍惚不憶歸
舉手弄清淺 誤攀織女機
明晨坐相失 但見五雲飛
5. 描寫泰山的自然風景的作文300字
大自然真是鬼斧神功,造就了那麼多名山水,而泰山就是大自然的偉大傑作之一.
泰山雄於中國東方,古稱「岱山」又名岱宗.它的雄偉壯觀我早就在書中看過,卻不能真的去登泰山,去年暑假我有幸和爸爸媽媽去一覽馳名中外的泰山.
到了泰山我們在附近的賓館住下了,到了晚上一點我被媽媽叫醒了原來是要登山了.我們坐車到了中天門開始了登山之旅,我們拿著手電筒一步一步往上登.我隱隱約約看見周圍有許多奇峰峻嶺都高聳入雲.一陣涼風拂來夾雜著山林里獨有的清鮮空氣沁人心脾.樹木被風吹的左搖右晃彷彿在為叮咚作響的山泉伴舞,這真是一幅大自然的畫呀!
到了十八盤更是陡峭好似「天梯」啊!不得已我們買了一根拐杖一步一步往上走.石梯兩邊的鬱郁蒼蒼的樹木就像一個個穿著軍裝的戰士守衛著泰山.走到了沒有梯子的地方,我仰頭一看上面寫著「南天 門」三個大字.我們又走了一段路終於到了玉頂峰,一塊巨石上寫著「五嶽獨尊」四個大字真有帝王風范.
天空雲纏霧繞灰濛蒙的一片,可惜那天是陰天看不到日出,只能看到縷縷紅霞朦朦朧朧的.我們懷著遺憾的心情下山,到了半山腰抬頭看也是霧,低頭看下面也是霧感覺置身於仙境之中都看不清泰山的真面目了.使我不禁想到蘇軾的詩「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泰山用樹木青草作衣裙,用朵朵白雲作頭巾,用清澈的山泉洗臉用縷縷紅霞作胭脂打扮的雄偉壯麗.我愛你泰山!我愛你祖國!
6. 描寫「泰山景色」的句子有哪些
描寫「泰山景色」的句子有:
1、泰山那繼而天空的雲朵,赤紫交輝,瞬息萬變,有的象萬馬賓士,有的象神牛角斗,有的象鳳凰展翅,有的象孔雀開屏……但見滿天彩霞與地平線上的茫茫雲海融為一體,猶如巨幅油畫從天而降。雲霞霧靄相映,嵐光寶氣閃爍。浮扁耀金的海面上,日輪掀開了雲幕,撩起了霞帳,披著五彩霓裳,像一個飄盪著的宮燈,冉冉升起在天際。
2、在泰山頂上觀雲海玉盤簡直是一奇特仙境。描寫泰山的優美句子。夏天,雨後初晴,大量水蒸氣蒸發上升,加之夏季從海上吹來的暖溫空氣被高壓氣流控制在海拔1500米左右的高度時,如果無風,在頂上就會看見白雲平鋪萬里,猶如一個巨大的玉盤懸浮在天地之間。遠處的群山全被雲霧吞沒,只有幾座山頭露出雲端;近處遊人踏雲駕霧,彷彿來到了天外。微風吹來,雲海浮波,諸峰時隱時現,像不可捉摸的仙島,風大了,玉盤便化為巨龍,上下飛騰,倒海翻江。
3、到了十八盤更是陡峭好似「天梯」啊!不得已我們買了一根拐杖一步一步往上走。石梯兩邊的鬱郁蒼蒼的樹木就像一個個穿著軍裝的戰士守衛著泰山。走到了沒有梯子的地方,我仰頭一看上面寫著「南天門」三個大字。我們又走了一段路終於到了玉頂峰,一塊巨石上寫著「五嶽獨尊」四個大字真有帝王風范。描寫泰山的優美句子。
4、在玉皇頂上空,我看見一片瀑布,飛流直下,像一條條銀色的巨龍。可是一會兒就不見了。爸爸告訴我說:「那是海市蜃樓。你看,那雲海,白茫茫一片,再配上一半黃昏,顯得更加壯觀,更加美麗了。」
5、在泰山頂上看黃河金帶更是一道奇觀。黃河金帶--新霽無塵、夕陽西下時,舉目遠眺,在泰山的西北邊,層層峰巒的盡頭,還可看到黃河似一條金色的飄帶閃閃發光;或是河水反射到天空、造成蜃景,均叫「黃河金帶」。它波光鱗鱗,銀光閃爍,黃白相間,如同金銀鋪就,從西南至東北,一直伸向天地交界處。清代詩人袁枚在<登泰山詩>中對黃河金帶描寫生動而傳神:「一條黃水似衣帶,穿破世間通銀河」。
6、在上面往下望,只見白色的雲層里,帶著一點點墨綠色。它的旁邊有一個大瀑布。中間有一塊巨石,把大瀑布分成兩條小瀑布。水花四濺,飛起一團團水霧。我忽然想起李白的詩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我又恍然大悟:原來泰山下面小溪的源泉在這里啊!泰山從簾簾飛瀑到涓涓細流,真是千姿百態,美不勝收!
7、登上幾十段石階小路。小路的左側是山石,山石上刻著一些古人的詩句。字體工整有力,真值得我學習。一些松樹在山石間長出來,它們的生命力真頑強啊!小路右側是一些千年古樹。松樹下面還有一條小溪從山上流下來。叮叮咚咚的向下流淌。它就像一個小泵娘,唱著歡快的曲子,向山下跑去。
8、果然,一個金黃的亮點從群霞中倏地跳躍出來,燃亮了雲端,與朝霞融在一起,彷彿它就是從那霞光中衍生的,那般輪廓分明,金光熠熠,黯淡了一切事物,透徹著亘古的氣概,燃人之雄心壯志。從前只是聽聞泰山日出的宏麗,不想真正見到後,還是被震懾住。它耀武揚威般地踩著雲霞緩緩攀登,與天齊肩,當真是榮耀秋菊,華茂春松。
7. 泰山景色描寫
天色略顯昏暗, 放眼望去, 寂寥晨星下面是一片靜止的山勢般起伏的雲海, 在茫茫的夜色下, 象極了遠處同樣黑魆魆的山峰.在最近兩個的山峰之間, 一棵泰山松威嚴地站立著,在透著寒意的山嵐中間一動不動.大山默默地聳立著, 甚至聽不到鳥叫, 這個時候的泰山屬於靜謐, 屬於安詳. 東方的啟明星靜靜地掛在那裡, 遠處的觀日峰彷彿泰山探出的點金指, 和那造型美觀的的八角亭組成了一副絕佳的構圖.
天色慢慢亮了起來, 幾乎跟視線平齊的帷幔似的雲彩淡淡地鑲上了一道美麗的金邊.雲海也漸漸地層次分明起來, 甚至能夠清晰地看到那些距離較近的雲彩開始不安分地翻滾和流動。而稍遠的地方, 雲海還是與大山融為一體地默默地聳立著.很快, 這種的翻滾和流動就由近及遠地影響到了那些山峰一樣的雲海, 他們先是慢慢變矮, 慢慢變得起伏不再柔和, 終於在一段時間之後被慢慢拉平.這個時候的雲海更加象如水月色下的平靜的大海,只是沒有波濤翻滾所產生的嘩嘩的波浪聲.
天色越來越亮, 雲海逐漸變得潔白, 和它們投下的陰影形成越來越強烈的對比. 天邊帷幔的金邊也越來越顏色生動, 慢慢就變成了金黃色.山嵐仍然寂靜無聲地吹拂著, 不過這次卻已經帶來了氤氳的霧氣, 黑煙一樣從頭頂越過, 然後慢慢地遮住雲海, 啟明星也為之黯淡.黑霧並沒有散去, 山嵐甚至和人們賭氣般的從四面聚起了更多的霧氣, 速度極快的從人們的頭頂和腳下,四面八方地來遮住觀日點.但是很快地, 黑霧就逐漸散去, 雲海和帷幔又慢慢展現到眼前.在日出之前的一段時間裡面, 黑霧和雲海此消彼長地戰斗著, 人們的心境也忽而變好, 忽而失望.當人們已經熟悉了這種變化, 心態逐漸變得平和的時候, 黑霧終於開始變淡, 輕煙一樣散去。天色慢慢地亮了起來, 天地相接的地方, 春水一樣一灣一下子變成了迷人的鮮紅.帷幔不再鮮明, 遠處水天相接的地方一片亮紅色.太陽慢慢地就探出了自己紅色的面孔, 小小桔子一樣,一點點地往上跳躍著. 過了約有兩分鍾,一個圓圓的、紅彤彤的太陽跳了出來,頓時,大地一片艷紅
8. 描寫泰山景色的好句子
一:在泰山頂上觀雲海玉盤簡直是一奇特仙境。夏天,雨後初晴,大量水蒸氣蒸發上升,加之夏季從海上吹來的暖溫空氣被高壓氣流控制在海拔米左右的高度時,如果無風,在頂上就會看見白雲平鋪萬里,猶如一個巨大的玉盤懸浮在天地之間。遠處的群山全被雲霧吞沒,只有幾座山頭露出雲端;近處遊人踏雲駕霧,彷彿來到了天外。微風吹來,雲海浮波,諸峰時隱時現,像不可捉摸的仙島,風大了,玉盤便化為巨龍,上下飛騰,倒海翻江。
二:太陽的光芒照在我們的臉上身上,頓時全身暖和起來。現在我看清了,太陽是從山的頂上跳出來的。太陽離開山頂慢慢上升,頓時霞光萬道,好像天空也被燃燒起來了,真漂亮!白雲在山間飄盪,遠處群山的峰頂在雲間時隱時現,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畫。而我們所在的山峰和大地都穿上金色的大衣,一切清新亮麗。
三:果然,一個金黃的亮點從群霞中倏地跳躍出來,燃亮了雲端,與朝霞融在一起,彷彿它就是從那霞光中衍生的,那般輪廓分明,金光熠熠,黯淡了一切事物,透徹著亘古的氣概,燃人之雄心壯志。從前只是聽聞泰山日出的宏麗,不想真正見到後,還是被震懾住。它耀武揚威般地踩著雲霞緩緩攀登,與天齊肩,當真是榮耀秋菊,華茂春松。
四:在玉皇頂上空,我看見一片瀑布,飛流直下,像一條條銀色的巨龍。可是一會兒就不見了。爸爸告訴我說:「那是海市蜃樓。你看,那雲海,白茫茫一片,再配上一半黃昏,顯得更加壯觀,更加美麗了。」
五:在天街上往下望,爬山的人們就像一隻只小螞蟻。我終於看到泰山的所有的景色,白雲就在我的腳下,泰山真美啊!我彷彿自己就像一個美麗的仙女飛舞於白雲之間,真是令人引起無限遐想,心曠神怡!
六:泰山那繼而天空的雲朵,赤紫交輝,瞬息萬變,有的象萬馬賓士,有的象神牛角斗,有的象鳳凰展翅,有的象孔雀開屏……但見滿天彩霞與地平線上的茫茫雲海融為一體,猶如巨幅油畫從天而降。雲霞霧靄相映,嵐光寶氣閃爍。浮扁耀金的海面上,日輪掀開了雲幕,撩起了霞帳,披著五彩霓裳,像一個飄盪著的宮燈,冉冉升起在天際。
七:走在台階的兩邊,看著參天大樹,密密麻麻的叢林,碧綠而又嫩綠的小草鋪滿了大地,五顏六色的花兒長在草地上給草地加上了漂亮的衣服。當我們爬上山頂的時候,放眼望去真是一片綠色的海洋,一覽眾山小啊!
八:在泰山頂上看黃河金帶更是一道奇觀。黃河金帶--新霽無塵夕陽西下時,舉目遠眺,在泰山的西北邊,層層峰巒的盡頭,還可看到黃河似一條金色的飄帶閃閃發光;或是河水反射到天空造成蜃景,均叫「黃河金帶」。它波光鱗鱗,銀光閃爍,黃白相間,如同金銀鋪就,從西南至東北,一直伸向天地交界處。清代詩人袁枚在《登泰山詩》中對黃河金帶描寫生動而傳神:「一條黃水似衣帶,穿破世間通銀河」。
九:在泰山頂上看日出真是壯觀而動人心弦,隨著旭日發出的第一縷曙光撕破黎明前的黑暗,從而使東方天幕由漆黑而逐漸轉為魚肚白紅色,直至耀眼的金黃,噴射出萬道霞光,最後,一輪火球躍出水面,騰空而起,整個過程象一個技藝高超的魔術師,在瞬息間變幻出千萬種多姿多彩的畫面,令人嘆為觀止。
十:在山頂,四處一望,一切盡在眼底。山下的水庫像一面鏡子,在陽光下閃閃發光。樹木像小草,人群像甲蟲,房屋像鳥籠,就連寬闊的馬路也像條銀白色的帶子。在山頂上,風雲升至足下,看山裡,山風呼嘯,濃霧彌漫,好似墜入混沌世界,像處於仙境一般,能看到雲海奇景。晴天時,還能看到黃河金帶,晚霞夕照。當然要看到這四大奇觀必須在泰山上多住幾日或勤來泰山游覽。
十一:古樸典雅的古代建築一個接一個,隨時進入你的眼簾。從岱宗坊向上便是王母池紅日萬仙樓,再向上是中天門玉皇頂等名勝古跡,數不勝數。愛好書法的文人看到歷代騷人墨客留下的佳句,更是留戀不舍。
十二:在泰山頂上看晚霞夕照更是變化多端。當雨過天晴,天高氣爽,夕陽西下的時候,若漫步泰山極頂,仰望西天:朵朵殘雲如峰似巒,一道道金光穿雲破霧,直瀉人間。在夕陽的映照下,雲峰之上均鑲嵌著一層金燦燦的亮邊,閃爍著奇珍異寶般的光輝。
十三:到了十八盤更是陡峭好似「天梯」啊!不得已我們買了一根拐杖一步一步往上走。石梯兩邊的鬱郁蒼蒼的樹木就像一個個穿著軍裝的戰士守衛著泰山。走到了沒有梯子的地方,我仰頭一看上面寫著「南天門」三個大字。我們又走了一段路終於到了玉頂峰,一塊巨石上寫著「五嶽獨尊」四個大字真有帝王風范。
十四:回首望我們走過的路,還真是挺長,晚上未細看,現在回首仰瞻,蔥蘢草木掩於山間,懸崖峭壁,像是被劈出來的,透著粗獷與危聳。現在的遊人大多是下山的了,表妹指著遠處,沖我狡黠地眨眨眼睛,遠方的最高一嶺上,有游龍一般蜿蜒曲折的陡路盤著。
十五:盤旋曲折的山路像一架雲梯展現在面前,特別是十八盤直下,幾乎是度。上面的人像站在頭上,下面的人踩在腳下,路旁有野花萬紫千紅,各具特色,散發出醉人的芳香。
十六:十八盤是泰山最險的一條山路,共有石階余級,兩山崖壁如削,陡峭的盤路鑲嵌其中,遠遠望去,恰似天門雲梯。泰山之雄偉,盡在十八盤;泰山之壯美,盡在攀登中!泰山之奇觀,盡在泰山頂。我們登上泰山頂,舉目遠眺,只見山外有山,景外有景,無限風光,攝人心魄。
描寫泰山的句子
1、挺拔天地,粲然四季,垂範千古,啟迪萬物。這是山給予我的厚重酬報。我對於門前的山,彷彿讀懂了李白與敬亭山,產生了「相看兩不厭」的情感。
2、大山黑蒼蒼沒邊沒沿,刀削斧砍般的崖頭頂天立地。
3、再沒有比春雨洗浴後的青山更迷人了,整個山坡,都是蒼翠欲滴的濃綠,沒來得散盡的霧氣像淡雅絲綢,一縷縷地纏在它的腰間,陽光把每片葉子上的雨滴,都變成了五彩的珍珠。
4、在玉皇頂上空,我看見一片瀑布,飛流直下,像一條條銀色的巨龍。可是一會兒就不見了。爸爸告訴我說:「那是海市蜃樓。你看,那雲海,白茫茫一片,再配上一半黃昏,顯得更加壯觀,更加美麗了。」
5、晨曦初照, 而山像含羞的少女,若隱若現,日落西山,餘光橫照。
6、泰山腳下有無數座名橋,如泰山西路、黑龍潭上面的瀑布之顛,峭壁峽谷之間有一座橋叫長壽橋,長60多米,寬10米左右。山間淙淙溪水從大橋洞流過。每當雨訊到來,山洪暴發的時候,水傾瀉而下,從懸崖跌入潭內,形成瀑布,遠遠望去真是青山結碧水,白銀連彩虹。河水以排山倒海之勢,發出震耳欲聾的聲音,瀑布濺起的水花如煙、如霧、如塵。真像李白詩中描畫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7、絲絲縷縷的光線透過樹縫,地面上有無數光斑在搖曳,周圍綠意盎然。晶瑩的汗珠在青絲間悄然滑落,沉重的腳步終於邁過了最後一級石階,「南天門」三個大字在眼前印刻,已經偏過幾十度角的太陽微笑地望著勝利的我。
8、龍山頭,像一座大墓似的聳立在夜色中。
9、在泰山頂上看日出真是壯觀而動人心弦,隨著旭日發出的第一縷曙光撕破黎明前的黑暗,從而使東方天幕由漆黑而逐漸轉為魚肚白、紅色,直至耀眼的金黃,噴射出萬道霞光,最後,一輪火球躍出水面,騰空而起,整個過程象一個技藝高超的魔術師,在瞬息間變幻出千萬種多姿多彩的畫面,令人嘆為觀止。
10、走在台階的兩邊,看著參天大樹,密密麻麻的叢林,碧綠而又嫩綠的小草鋪滿了大地,五顏六色的花兒長在草地上給草地加上了漂亮的衣服。當我們爬上山頂的時候,放眼望去真是一片綠色的海洋,一覽眾山小啊!
11、在天街上往下望,爬山的人們就像一隻只小螞蟻。我終於看到泰山的所有的景色,白雲就在我的腳下,泰山真美啊!我彷彿自己就像一個美麗的仙女飛舞於白雲之間,真是令人引起無限遐想,心曠神怡!
12、山最樸素的品質是石頭,而石頭從不代表山,山是它身上所有存在的總和。山的身體潛藏無數的財富,金銀銅鐵,錫鋁鎳鉻,鮮花美玉,礦泉溫泉,鑽石石墨,木材草葯,珍禽異獸,只要你善於發掘,決不會寶山空回。即使普通如石頭,也有許許多多的品格。山身上還有人類至今尚未發現的資源。珍貴出於山,平凡出於山,山的身上凝聚著人類物質和精神的豐厚成果。
13、在泰山山腳下向上望,只見它連綿起伏,氣勢雄偉。泰山樹木長得鬱郁蔥蔥。雪白的雲朵圍繞著山頂,像是給泰山戴上了雪白的絲巾。
14、十八盤是泰山最險的一條山路,共有石階1600餘級,兩山崖壁如削,陡峭的盤路鑲嵌其中,遠遠望去,恰似天門雲梯。泰山之雄偉,盡在十八盤;泰山之壯美,盡在攀登中!泰山之奇觀,盡在泰山頂。我們登上泰山頂,舉目遠眺,只見山外有山,景外有景,無限風光,攝人心魄。
15、在泰山頂上看黃河金帶更是一道奇觀。黃河金帶——新霽無塵、夕陽西下時,舉目遠眺,在泰山的西北邊,層層峰巒的盡頭,還可看到黃河似一條金色的飄帶閃閃發光;或是河水反射到天空、造成蜃景,均叫「黃河金帶」。它波光鱗鱗,銀光閃爍,黃白相間,如同金銀鋪就,從西南至東北,一直伸向天地交界處。清代詩人袁枚在《登泰山詩》中對黃河金帶描寫生動而傳神:「一條黃水似衣帶,穿破世間通銀河」。
16、天空雲纏霧繞灰濛蒙的一片,可惜那天是陰天看不到日出,只能看到縷縷紅霞朦朦朧朧的。我們懷著遺憾的心情下山,到了半山腰抬頭看也是霧,低頭看下面也是霧感覺置身於仙境之中都看不清泰山的真面目了。使我不禁想到蘇軾的詩「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