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景景觀 » 鴨池河風景區

鴨池河風景區

發布時間: 2020-12-21 22:59:05

『壹』 貴州鴨池河好玩嗎有什麼風景

挺好的,鴨池河被稱為小荊州,歷史上地理位置極其重要和特殊。現在又=有東風湖和化屋基風景區。

『貳』 清鎮周邊一日游哪好玩

清鎮市境內有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紅楓湖、省級風景名勝區百花湖和市級風景名勝區東風湖。波光瀲灧的紅楓湖,湖面開闊、湖灣秀麗,山中有湖、湖中有島、島中有洞、洞中有水;山青水碧的百花湖;雄奇險峻的東風湖,兩岸疊峰,湖水悠長,溝壑溶洞,岩穴飛泉。清鎮市每年舉辦中秋瓜燈節,紅楓湖旅遊節等。

紅楓湖

時光貴州位於百花湖、紅楓湖之間,是一個集旅遊、度假、休閑、娛樂為一體的休閑旅遊項目,是貴陽首個以文化傳承為基礎的休閑旅遊主題商業街區。項目集精品溫泉度假酒店、民族文化博物館、主題婚紗廣場、超大濕地景觀公園等稀缺旅遊度假資源,覆蓋高端企業會館、旅遊商品零售、主題餐飲酒吧、休閑娛樂街區、藝術文化長廊等。時光貴州小鎮將貴州傳統屯堡文化與時尚摩登的海派文化融合,軍、商、官、民四巷相接,串聯貴州歷史文化,「碰撞」出別具一格海派生活格調。

『叄』 鴨溪鎮的旅遊資源

鴨溪鎮環境優美,南面是綠樹成蔭的雷加坡,北面是鴨溪最高峰--太陽頂,後水河穿過跨鎮而過注入鴨池河。
滸洋水旅遊風景區滸洋水旅遊風景區離鴨溪鎮5公里,區內景色優美、湖水盪漾。湖中小島上涼亭屹立。參天大樹藏於山中。鴨溪有很多值得去的地方。但都不是景區,所以不需要門票
鴨溪雷家坡鴨溪雷家坡,雷家坡位於鴨溪鎮的南面,站在山上可以看到鴨溪鎮的全景。是老年人晨練的地方。
雷泉,雷泉位於鴨溪雷家坡腳下。泉水甘甜、冰涼。該泉擁有古老的歷史,每天去打水的人從早排到晚。有時在半夜三四點時候還有人排隊打水。有些人甚至從遵義市專程開車來雷泉打水。據說雷泉的水有延年益壽的功能。因此,該泉受到全鎮人民的歡迎。著名的「酒中美人」--鴨溪窖酒就是由於雷泉而出名。來鴨溪玩,一定去雷泉舀水喝哦。
佛興寺,位於鴨溪小學後山,是一個遠近聞名的佛教寺廟。建於清光緒年間。每年香火不斷。寺廟內,有大雄寶殿、千手觀音殿、地藏王菩薩殿等組成。寺廟內古樹參天,一片寧靜祥和。寺內還有兩位革命烈士的墳墓。
牛角洞,位於鴨溪鎮西南面,在鴨溪鎮堰坎村金星組。是鴨溪後水河與二郎岩兩條河的交匯處。此處離偏岩河只有三公里,此處有瀑布深潭,夏季是人們游泳的好去處。深潭經過幾億年的滴水形成,深不可知。在里邊洗澡很舒服,還可以跳水,品嘗到在空中的滋味。這里的果實比其他地方的果實成熟早,是人們首先品嘗水果的好地方。
白岩溝紅軍烈士陵園,位於鴨溪鎮仁合村二組。1935年紅軍二次入遵義時,經過鴨溪時,紅軍某衛生連,在這遇到敵機轟炸,五十多名紅軍戰士遇難。2008年,在紅軍當年遇難地點的對面修建了白岩溝紅軍烈士陵園。陵園對面是風景很不錯的山崖,可惜未開發。去鴨溪玩,可以去那緬懷革命烈士哦。
鴨溪鎮樂理村桃李石溪景區,石溪位於鴨溪鎮樂理村,這里交通方便,植被豐茂,空氣清新,風光旖旎,還有千畝李園輝映在青山之中。山上植有2000餘畝桃樹和李樹,因而又得美名「桃李天下」。孔府書院坐落在石溪山頂,陳列孔子及其四大弟子塑像、黔北文明的開山祖師尹珍、盛覽、舍人(漢三賢)等聖人的塑像。每到山上李子花開季節,山下油菜花也競相開放,景色十分迷人,當地群眾冠以「金海雪山」之稱。

『肆』 貴州哪裡好玩然後特別是苗寨和古鎮這些地方

貴州好玩的復地方有很多,比制如安順市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的黃果樹瀑布,安順市的龍宮,紫雲布依族苗族自治縣的格凸河風景區,畢節市黔西縣的百里杜鵑風景區,鴨池河大峽谷,織金縣的織金洞,赫章縣的韭菜坪,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的草海,貴陽市開陽縣的南江大峽谷,香火岩景區,天星橋,陡坡塘,花溪區青岩古鎮,遵義市桐梓縣的婁山關,正安縣的芙蓉江景區,赤水市的四洞溝,十丈洞,紅石野谷,赤水大瀑布,銅仁市的沿河烏江百里畫廊,麻陽河黑葉猴保護區,江口縣的梵凈山景區,黔西南的興義萬峰嶺,馬嶺河大峽谷,貞豐縣的雙乳峰,冊亨縣的清水河峽谷,晴隆縣的北盤江峽谷,十二道拐,黔南州的荔波縣的大七孔景區,小七孔景區,茂蘭喀斯特自然保護區,水春河漂流,黔東南州的雷山縣西江千戶苗寨,格郎山寨,獨南錦雞苗寨,雷公山景區,施乗縣的杉木河漂流,黎平縣的肇興侗寨,榕江縣的車江侗寨,鎮遠縣的舞陽河,高過河漂流,報京侗寨等等,簡直太多了。

『伍』 貴州鴨池河好玩嗎有什麼風景

鴨池河本來就是風景區啊鴨池河可以欣賞兩岸的風光啊

『陸』 貴州旅遊風景區的景點介紹

距貴黃公路和320國道分別為15公里和17公里的普里山夜郎洞,與布依族石頭民族風景點和黃果樹風景區連成一線,總面積48.6平方公里。該景區有神奇壯觀的夜郎洞、石花洞、蜂子岩洞、響水洞等大大小小的溶洞組成的溶洞群,以及天坑、燕峰斜崖等獨特的喀斯特地貌,勝景雲集,水旱溶洞景色各異,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中一個特殊的溶洞群景區。
曲徑通幽處。難得的是,這里沒有熙熙攘攘的遊人,盡可怡然於天地山水之間。夜郎洞口是一巨大天橋,伏流由洞中湧出,現已探明洞內縱深1000餘米,溶空總高近百米。共分三層:第一層為水洞,第二層和第三層為旱洞。
第一層水洞可通船1200米,遊客劃船進洞,只見山洞蜿蜒曲折,岩壁如擊案欲倒的狂瀾,在即倒而未倒時凝面成形,充滿著瞬間之永恆的動靜效果,而鋪陳成列的岩洞,有形態各異的石柱、石鍾乳石筍等。
第二層旱洞由五個大廳組成。第一廳映入眼簾的,是一排派人形石乳,如眾仙聚會,又似迎賓的禮儀方陣。其後有發育良好的連石壩形成的天然「蜿蜒長城」,密密麻麻球狀堆積而成的「龍珠圓」,石花斑斕、千褶百皺、琳琅滿目的「金庭玉閣」等。第而廳最為精華的部分是一叢叢怒放的「靈芝」,矮枝肥葉,從葉到莖部閃閃發光。第三廳更是絕妙佳境,門停是一塊被指為巨石上托著的一座金雕玉琢的宮殿,四顆溶跡斑駁的石柱,像蟠龍一樣,組成骨架,金黃玉石交相輝映。廳中還有神似「昭君出塞」的溶石。第四、第五廳石柱、石筍、石鍾乳密密匝匝,柱如樹干,石旗如枝,石花如葉似果,而飄飄然的芍幔如優哉游哉的林中天使。
第三層旱洞洞體高大寬闊,大量岩溶發育似樹,樹冠伸展,陰及面廣燈光下五彩斑斕,有置身世外的享受。
說到夜郎,不得不提石花洞。石花洞位於夜郎洞西北面1.5公里處,洞口與地表垂直,形成天坑。經初步考察,兩洞相通,洞內有8個大廳,各種形態的岩溶堆積物豐富。距夜郎洞口西南3公里處,響水河洞天坑成橢圓形,坑口噬軸為250米,短軸為140米,坑深280米,坑底長軸180米,短軸100米。坑壁似橫生斜長的灌木雜草,奇巧如畫。底部有地下河,是夜郎洞伏流的上游。坑內的樹叢中棲息著八哥、喜鵲、斑鳩等數十種鳥類。
夜郎洞以溶洞、天坑等喀斯特殊性貌自然生態為主要特色,分布景區內神奇壯觀的夜郎洞、石花洞、蜂子岩洞等大大小小溶洞組成了獨特的溶洞群,加之多姿多彩的夜郎民族文化,是深藏地下精妙深邃的瑰寶。溶洞內地下潛流相互貫通,乘船觀賞水洞奇景,再登陸旱洞品味仙境金雕玉琢的宮殿和石花、密集的石柱林,讓人流連於美妙絕倫的夜郎地下迷宮。
景區內停車場、餐飲、賓館、購物、娛樂(自動機麻將、釣魚、鴨子船......)等設施一應俱全,郵政、固定電話及移動通訊齊備,將為您提供良好的服務。
景區遊玩行程可分為兩種:
1、遊玩水溶洞、旱溶洞後沿游道返回停車場。
2、遊玩水溶洞、旱溶洞後原路乘船返回碼頭。
一、具體遊玩行程如下:
A、景區遊玩行程1:→從碼頭乘船進入水溶洞,乘船水路約400米,花費時間為10分鍾→水路結束後游覽旱洞,旱路全長約1200米,旱洞內遊玩花費時間約為1個小時→水旱溶洞遊玩後出洞步行沿游道回停車場,步行時間大約為30分鍾。總花費時間大約為:2小時!
B、景區遊玩行程2:→從碼頭乘船進入水溶洞,乘船水路約800米左右,花費時間為10分鍾→水路結束後游覽旱洞,旱路全長約1200米左右,旱洞內遊玩花費時間約為1個小時→遊玩結束後順原路乘船返回碼頭,花費時間約為15分鍾。總花費時間約為:1個半小時!
二、景區到以下地點的具體公里數:
夜郎洞 → 黃果樹 →15公里
夜郎洞 →石頭寨→10公里
夜郎洞 → 鎮 寧 →26公里
貴陽---夜郎洞—165公里 織金洞風景名勝區位於貴州西部的織金縣境內東北面的官寨鄉,與黔西縣,清鎮市接壤,於東經105°44′42″至106°11′38″,北緯26°38′31″至26°52′35″。織金洞風景名勝區由一個片區和一個獨立景區組成,總面積307平方公里。一個片區即地下天宮——織金洞、東風湖峽谷景區、一線三槽景區、碧雲湖景區組成,面積285平方公里。獨立景區為織金古城區,面積22平方公里。
織金洞風景名勝區地處貴州西部高原山區,系烏江上游鴨池河、三岔河交匯環抱之間,屬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其碳酸岩成份高達90%以上。景區內溶溝、溶槽、陡峭的大河谷、天生橋、溶洞處處皆是,方圓數十公里山巒疊翠,孤峰挺拔,雄奇險峻,堪稱山青、洞奇、石美。由溶洞、山水、湖泊峽谷風光、文物古跡、名人(安邦彥、丁寶楨等)、民族風情等構成了別開生面的旅遊勝地。
織金洞所處的官寨苗族鄉,在明清以前屬彝族統治的水西地區。明末清初,吳三桂曾率軍到水西地區,鎮壓了威震西南的彝族起義。明末水西彝族領袖安邦彥的舊居、墳墓就在景區內,可以說織金洞景區古彝族文化悠久豐富、苗族風情濃郁淳樸。
織金洞勘察發現於1980年4月8日,是1988年國務院公布的第二批國家重點風景區名勝區,1991年被國家旅遊局評選為「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之一,1994年在歐洲西班牙第三屆國際旅遊洞穴協會總部加入國際旅遊洞穴協會,1997中國旅遊年「奇山異水游」之一,1998年貴州省委、省政府授牌為「貴州文明風景旅遊區」單位,2004年被國土資源部批准為第三批國家地質公園,2005年參加中科院、《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組織的「中國最美的地方」評選活動,榮獲「中國最美旅遊洞穴」排行榜第一名,同年被中央文名辦、建設部、國家旅遊局表彰為 「全國創建文明風景旅遊區先進單位」,2006年又被建設部列為首批「中國國家自然遺產預備名錄」名單。
資源特色——織金洞最顯著的特徵可以用三個字來概括:「大、奇、全」。
「大」:指織金洞的空間及景觀規模宏大,氣勢磅礴。已勘察長12.1公里,開發6.6公里,洞腔最寬跨度175米,相對高差150米,一般高度均在60——100米之間,洞內總面積70萬平方米。織金洞是大自然賦予人類的傑作精品。
「奇」:指景觀及空間造型奇特,審美價值極高,風景旅遊科學家們從奇特度、審美度等各方面給其中許多廳堂和景觀評了滿分10分。
「全」:指的主要堆積形態洞內景觀形態豐富,類型齊全,岩溶堆積物囊括了世界溶洞和類別。
織金洞洞體四層構造,錯落別致,已勘察長12.1公里,洞腔最寬跨度175米,相對高差150米,一般高寬均在60至100米之間,總面積70餘萬平方米,劃分為11個大廳47個小廳堂,簇擁著千座 「塔」、萬座「佛」,呈現萬千氣象,無限風光:雄偉壯觀的「金塔之城」;傲立挺拔的「雪壓青松」;虛無縹緲的「鐵山雲霧」; 神妙莫測的 「寂靜群山」;金碧輝煌的「靈霄殿」;磅礴而下的「百尺垂簾」;纖細玲瓏的「捲曲石」;深奧難窮的「廣寒宮」;珠光璣點的「霸王盔」;氣勢恢宏、延綿起伏長兩百餘米的「大壁畫」;舉世無雙、豪壯、秀逸、精巧的「銀雨樹」;栩栩如生的「普賢騎象」、「婆媳情深」、「十二生肖」;亭亭玉立的「姊妹樹」、「螺旋樹」;波光粼粼的邊石壩;琴弦分明的「琵琶」;群峰巍峨、叢林眾生的「十萬大山」,博大精深、鬼斧神工,一幅幅大畫卷,一處處小情景,令人心魄震撼,嘆為觀止。據專家考證,其規模體量、形態類別、景觀效果都比譽冠全球的法國和南斯拉夫的溶洞更為宏大、齊全、美觀。 天河潭位於貴陽市花溪區石板鎮西南5公里處,屬花溪河上游冷飯河地段,這里有堪稱貴州一絕的天生橋,橋高20米,跨度30米,橋面寬35米左右。在天生橋側有一直徑50米,深70米的溶蝕窪地,長年積水後形成潭,這就是天河潭了。
天河潭水清現底,明澈如鏡,遊人橋上穿行,水中形景相隨,自成景觀。沿山間石壁小道穿過天生橋洞便可進入天河潭,乘船至絕壁下的龍潭洞,可貫通全山;漫步於壁下另一旱洞天河洞,可飽覽洞中千姿百態的岩溶景觀,這里又是一個喀斯特地貌旅遊觀點。
天河潭苗族風情濃郁、建築獨特、風味小吃更是可口可味,是貴陽花溪又一個旅遊新熱點。這里山中有洞、洞中有水、水中有景、景中有情、水橋搭結、洞山相連,步入其間彷彿夢里遁入仙境。
天河潭風景區,自古山清水秀,氣候宜人,曾經是明末清初吳中蕃隱居之地,並留下了許多贊美的詩篇。一九九0年初,花溪區委、區人民政府決定開發天河潭為風景旅遊區。經過兩年多的開發和建設,於一九九二年三月八日正式對外開放。
天河潭原名天生橋,以蘆荻河經暗湖形成豎井深潭,穿天生石橋流出而得名,是典型的薄層碳酸鹽岩裸露地塊,褶縐頻繁,斷裂交錯,河谷拐曲,縱橫深切;河床上堆積的二十多處鈣化灘壩,串連著二十餘個溶洞,形成明河、暗洞、橋中洞、洞中湖、天窗、豎井、絕壁、峽道等復雜紛紜、多姿多彩的岩溶洞景觀。河水被阻塞,產生旋迴流,在強烈的溶蝕作用下,經歷千百萬年的漫長歲月,形成的「腹中天地闊」的龍潭洞龐大空間---地下天樓、天橋樓、鵲巢樓、月牙樓、海螺宮、潮夕潭、木魚潭等地下暗湖溶潭。
天河潭風景區自開放以來,十多年來,共接待中外遊客170多萬人次。中央領導田紀雲、鄒家華、谷牧、姜春雲、萬國權、秦基偉等曾到天河潭觀光游覽,亦有張仃、謝孝思等各類知名人士到過天河潭,並留下了不少墨寶。最早發現和贊美天河潭的是著名詩人吳中蕃,曾留下天河潭八景詩,現已整理編印成書的有《名人頌天河潭》、《洞橋天生----天河潭》和《吳中蕃詩萃詳釋》。尤以谷牧題寫的「黔中一絕」最為高度贊美天河潭之美景
貴州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之一的紅楓湖風景名勝區是連貴州本地人都十分愛去游覽的地方,它不僅僅因它的湖泊面積大更因它的湖上星羅棋步的小島而吸引著本地的外地的遊客。它的水域總面積為57.2平方公里,蓄水量可達6億立方米,為貴州高原人造湖之最,據專家考證出來的數據顯示,紅楓湖比北京的十三陵水庫大12倍,相當於6個杭州西湖。
紅楓湖位於清鎮市郊,距貴陽33公里,坐車也就不到一個小時。他的湖域水面東西可達2公里,南北長達25公里。湖域四周遍布紅楓樹,金秋時節、楓葉似火、湖水輕柔、互襯互耀,故名曰:紅楓湖頗具詩情畫意。
紅楓湖由中、南、北、後四湖組成。其中北湖以島著稱,較有名氣的如鳥島、蛇島、龜島等等都是以形象而命名。沿岸有西漢時代的古墓群以及明代的苗王營壘等名勝古跡至今仍可感受到那種烽火煙城的感覺;南湖以洞聞名,在各類湖群中,紅楓湖以此自居一格,洞中各種怪異鍾乳石令人咋舌;中湖處於南北二湖之間,以奇石異峰著稱,山上松柏蒼翠,峭壁陡岩,頗具氣勢;後湖汊眾多,船行人移,夕陽余輝下,恰似煙雨江南,又一小橋人家。
紅楓湖不但風光依旎,山水可人,而且坐著苗家的小船游覽湖面又別有一番趣味,在船上與友人觀湖景磕瓜子打牌下棋樂趣無窮讓你流連忘返,夕陽時分肚子餓了找個小島下了船更有苗、侗各民族口味任你品嘗,吃飯時還可觀賞極富特色的民族村寨歌舞,另有蠟染竹製工藝品等任你選購。如此美景只應天上有,何不前來享受一番?
天星橋景區由天星盆景、天星洞景和水上石林三大景區組成,主要景觀有步步景、一線水、歪梳石、鴛鴦藤、美女榕、象鼻石、天星樓等。天星洞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溶洞。洞內自然形成若干大廳和側廳,溶洞內主要景觀以人工為主,造型奇特,顯得玲瓏剔透,富麗堂皇。水上石林區主要景觀有銀練墜潭瀑布、星峽飛瀑布、群榕聚會、根牆屏障、盤根壁畫等。河水在石林中時隱時現,穿行於石峰、石壕、石壁、石縫之間,天星盆景區主要景觀有步步景、一線水、空靈石、天星照影、長表峽、側身岩等。在天星橋石林附近石頭山的半山腰間,有一溶洞叫天星洞,這是黃果樹風景區眾多洞府里最美麗的溶洞。洞里的石頭,赤、橙、黃、綠、青、藍、紫七色俱全,幾乎成了太陽光譜的靈敏折光鏡,把大自然的色彩集中到溶洞里了。
陡坡塘瀑布頂上是一個面積達1.5萬平方的巨大溶潭,每當洪水到來之前,瀑布都要發出「轟隆.轟隆」的吼聲,因此又叫「吼瀑」。平水時,白水河流量不大,水流清澈,陡坡塘瀑布顯得十分清秀嫵媚。瀑布水層沿著和緩的瀑面,均勻地撒開,在一鱗鱗的鈣華灘面上輕盈地舞著,如一層薄薄的、半透明的面紗,又如一面面張開的素絹扇面,在陽光下泛著銀光,故有人戲稱為「新娘面紗」。陡坡塘瀑布的另一特色是在瀑下發育很寬闊平坦的灘面。灘面上遍布數十個大小不同的小碧潭,碧潭淺者只有數十厘米,深者可達數米。碧潭中還藏有魚蝦,故當地布依族人常手執網兜,去捕撈潭中的小魚蝦。
銀練墜瀑布位於貴州安順天星橋景區內,是景區內具有獨特形態的瀑布景觀。由許多小瀑組成,水圍圓石而下,宛如條條銀練墜入深潭,絢麗無比。其獨有的幾塊天然巨石猶如緩緩下垂的肩膀,在底部形成一個巨大的凹槽。上游的小瀑布匯合到此後,在地心引力的作用下,沿著巨石粗糙的表面輕盈地漫過,均勻鋪開,然後緩緩地匯聚在底部深潭裡,象千千萬萬條大大小小的銀鏈輕輕嚷嚷地墜入深潭,永遠地沒完沒了。尤其在陽光燦爛的日子,水流更彷彿披上一層銀紗,晶瑩剔透,皎潔柔美,讓人有種誤墜銀河的錯覺,不舍離開。
神龍洞風光神龍洞洞內廳廳相連,各類溶洞景觀層出不窮,洞內分上、中、下三層,底層暗河與黃果樹大神龍洞風光瀑布相連,洞內十餘萬根鍾乳石琳琅滿目,洞中石幔、石瀑、石筍、石花、石柱等溶洞景觀比比皆是。神龍洞曾作為當地土著少數民族抵抗官匪的軍事要塞,軍事設施至今尚有保存,被當地土著少數民族尊為「神洞」。下寬上窄,呈現出獨特的「樓層式」風格。每一層樓內,岩溶景觀、類型、規模各異。洞外奇岩夾徑,山石嶙峋,古木森森,奇花異葩,藤蔓遍布,別有情趣。
位於貴州省西線風景旅遊區境內,地域位置優越,風景區總面積55平方公里。具有比較豐富的岩溶地貌。
為特徵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峽谷風光秀麗的梭篩水庫,該水庫因建設普定水電站而形成高峽平湖,主要有雙龍峽景點、劍門峽景點、虎跳峽景點、尤其是堪稱「中國第一壩、世界第一高」的碾壓式砼拱壩景點、具有較高的科研價值,該風景區央求容地貌發育獨特、強烈,類型多樣、形態各異,在雲貴高原具有廣泛的代表性。其溶洞景點有蓮花古洞、仙馬洞等。同時還有保護較好的豐林火焰山原始植被和珍稀樹種,人文景觀主要有與北京「山頂洞人」、雲南「元謀人」齊名的穿洞遺址,以及白岩腳洞遺址;摩崖石刻有撫安明文、大明南定所等。
古建築有玉真山寺、文昌閣等。這些獨具特色的岩溶地貌景觀和有一定知名度的人文景觀,具有較高的觀賞和科研、科普價值
興偉石博園藏品價值數十億元。旗下的興偉古生物化石博物館建築面積一萬平方米,是目前國內最大的古生物化石館之一,館內收藏著數千件古生物化石,主要有魚龍、貴州龍、海百合等幾大類,其中帶角的龍化石震驚海內外,形成了集觀賞性、科學性、學術性、商業性於一體的全國奇石網路、信息、博覽、貿易中心。對國際社會和國內外專家學者及科考專傢具有強勁的吸引力。至今,已接待遊客約150萬人次,產品銷售額達數千萬元。興偉公司石博園秉承「尋求民族致富之路,振興安順經濟」的企業宗旨和「以實業報國為已任、艱苦創業、自強不息、勇於開拓、無私奉獻」的企業發展精神,緊緊圍繞安順市委、市人民政府「創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和「走進安順、走進文化、走進歷史、走進自然」的戰略規劃,堅持走大旅遊、大商貿、大文化、大流通的發展之路,促進興偉光彩事業的長駐發展。興偉石博園藏品價值數十億元。旗下的興偉古生物化石博物館建築面積一萬平方米,是目前國內最大的古生物化石館之一,館內收藏著數千件古生物化石,主要有魚龍、貴州龍、海百合等幾大類,其中帶角的龍化石震驚海內外,形成了集觀賞性、科學性、學術性、商業性於一體的全國奇石網路、信息、博覽、貿易中心。對國際社會和國內外專家學者及科考專傢具有強勁的吸引力。至今,已接待遊客約150萬人次,產品銷售額達數千萬元。興偉公司石博園秉承「尋求民族致富之路,振興安順經濟」的企業宗旨和「以實業報國為已任、艱苦創業、自強不息、勇於開拓、無私奉獻」的企業發展精神,緊緊圍繞安順市委、市人民政府「創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和「走進安順、走進文化、走進歷史、走進自然」的戰略規劃,堅持走大旅遊、大商貿、大文化、大流通的發展之路,促進興偉光彩事業的長駐發展。安順市內的虹山水庫是安順市民消暑度假的好去處,風景秀美,位於安順市內,交通便利,水也算清澈,沿途綠樹成蔭。

『柒』 鴨池河總面積。

鴨池河片區的規劃城市建設用地面積為 158.44 公頃,片區內規劃人口規模為 2.0 萬人,人均城市建設用地面積為 79.22 平方米/人。

「鴨池河」乃彝語「歐茨液」諧音.鴨池河為烏江幹流之一段,在貴州中部.「歐茨」是當地彝族家支名,「液」在彝語里意為水,河以人名,後訛為今名. 烏江有兩源,南源三岔河,北源六沖河。

「鴨池河」乃彝語「歐茨液」諧音.

鴨池河為烏江幹流之一段,在貴州中部.「歐茨」是當地彝族家支名,「液」在彝語里意為水,河以人名,後訛為今名.

烏江有兩源,南源三岔河,北源六沖河。三岔河發源於貴州西部高原烏蒙山脈東麓,威寧縣鹽倉鎮營硐村石缸洞,清泉湧出,泉納泉,溪融溪,流出山谷,通過可蓋大壩,繞過香爐山,再接一股溪水,向東南流經水城、納雍、織金、六枝,折向東北流過安順、平壩、清鎮,與六沖河相遇。匯流處一石柱拔地而起,狀似筍,亦若劍筒,人稱天竹峰,亦作筍子岩。岩下有平灘,灘上有人家,名曰化屋基,是歪梳苗人聚居的地方。

兩源自化屋基匯流,二水合而為鴨池河。河水穿山東行,劈出峽谷天險。河上建有東風電站大壩,將河水一分兩段,高峽出平湖。緊靠東風電站下面便是鴨池河老街,1935年賀龍、肖克、王震率紅二方面軍搶渡烏江北上抗日的地方。

『捌』 清鎮的風景名勝

清鎮市境內有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紅楓湖、省級風景名勝區百花湖和市級風景名勝區東風湖。波光瀲灧的紅楓湖,湖面開闊、湖灣秀麗,山中有湖、湖中有島、島中有洞、洞中有水;山青水碧的百花湖;雄奇險峻的東風湖,兩岸疊峰,湖水悠長,溝壑溶洞,岩穴飛泉。清鎮市每年舉辦中秋瓜燈節,紅楓湖旅遊節等。 紅楓湖風景名勝區距清鎮市城區5公里,景區面積為240平方公里,其中水面57.2平方公里,相當於1.0個杭州西湖面積,水質清潔。湖中170多個島嶼星羅棋布。紅楓湖集山景、水景、洞景、林景於一體,湖面遼闊浩瀚,湖灣曲折秀麗,島嶼,溶洞奇特;林茂花香鳥鳴。山裡湖、湖裡島、島中洞、洞中湖的奇特景色,構成獨特的高原風光。
1980年,貴州省規劃設計研究院編制了紅楓湖風景區總體規劃。1984年,在原規劃的基礎上,由國家規劃設計研究院重新制訂紅楓湖風景區總體規劃。1987年,經貴州省人民政府批准紅楓湖為省級風景名勝區。1988年8月,經國務院批准為第二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整個景區的開發,已投入資金近2億元,基本建成了滴澄關接待系統,將軍灣景區游覽系統,侗苗沖民族風情旅遊區和水上游覽交通系統,年接待國內外遊人約30-40萬人次。 東風湖位於清鎮市新店鎮西面,是1994年東風電站建成蓄水而形成的人工湖泊,湖面20平方公里,蓄水量10.23億立方,水路全長60公里。其景區特點是:狹長、陡、險、峻,湖畔風光秀麗,並有八仙過海、天女散花、天台玉筍、八仙洞等20餘個自然、人文景觀,無峰不雄,無洞不奇,無壑不幽,堪稱「小三峽」。是陸路通往「百里杜鵑」、「威寧草海」的必經之地,是通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織金洞觀湖游洞的黃金水道。可供遊客獵奇、探險、采風、尋幽、考古,激發懷古之情,是貴州西線集湖泊、峭壁、峽谷、湖光山色、民族風情等為一體的旅遊景區處女地。
在東風湖旅遊開發區入口處,是省級綠色無公害基地。當地政府利用鴨池河得天獨厚的「天然溫室」小氣候資源,在原有零星種植果樹的基礎上,進行連片規劃種植,現次早熟優質果蔬種植面積已達萬畝,且主要農產品次早熟酥李、凱特杏、枇杷、楊梅、草莓、櫻桃、白花桃、紅花桃、油桃等已經相繼上市。該地果蔬由於比貴陽市其他地方的要提前上市20天左右,具有個大、味正、新鮮、色澤好、營養豐富的特點,其價格適中,而且採摘運輸都比較方便,深得遊客和外地客商的青睞。 姬昌橋位於清(鎮)畢(節)公路上,建於清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原為13孔,1934年,清畢公路通車,改為公路橋,增加2孔,為15孔,跨徑4.7米-7米不等,全長132米,至今已有170年,仍在正常使用。姬昌橋下游200米處是著名的姬家祖墳,姬家祖墳位於河道正中一小島上,小島平坦,高出水面僅僅50公分,可奇之處在於,無論旱澇,水位始終不會浸入島上,姬家祖墳近200年來,一直保持不變,其中原因,至今無人能解。實際上,姬昌橋正是姬家後人所建,橋的上游150米處原有一白塔,傳說當太陽落山時,橋似彎弓白塔似箭,箭尖正指向姬家祖墳。清鎮民間的一個神秘的說法:橋似彎弓塔是箭,射死姬家翰林院。至今姬家無後人,但墳還在。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