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景景觀 » 景觀設計欣賞

景觀設計欣賞

發布時間: 2020-12-22 02:09:30

① 怎樣欣賞中國園林

中國園林欣賞

一、中國古代園林的起源與發展

根據文獻記載,早在商周時期我們的先人就已經開始了利用自然的山澤、水泉、樹木、鳥獸進行初期的造園活動。最初的形式為囿。囿是指在圈定的范圍內讓草木和鳥獸滋生繁育;還挖池築台,供帝王和貴族們狩獵和享樂。公元前11世紀,周武王曾建「靈囿」。

春秋戰國時期的園林中已經有了成組的風景,既有土山又有池沼或台。自然山水園林已經萌芽,而且在園林中構亭營橋,種植花木。園林的組成要素都已具備,不再是簡單的囿了。

秦漢時期出現了以官室建築為主的宮苑,秦始皇建上林苑,引渭水作長池,並在池中築蓬萊山以象徵神山仙境。

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中國園林發展中的轉折點。佛教的傳入及老莊哲學的流行,使園林轉向崇尚自然。私家園林逐漸增加。

唐宋時期園林達到成熟階段,官僚及文人墨客自建園林或參與造園工作,將詩與畫融入園林的布局與造景中,反映了當時社會上層地主階級的詩意化生活要求。另外,唐宋寫意山水園在體現自然美的技巧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如疊石、堆山、理水等。

明清時期,園林藝術進入精深發展階段,無論是江南的私家園林,還是北方的帝王宮苑,在設計和建造上,都達到了高峰。現代保存下來的園林大多屬於明清時代,這些園林充分表現了中國古代園林的獨特風格和高超的造園藝術。

二、中國古代國林的特色

(一)造園藝術,「師法自然」

「師法自然」,在造園藝術上包含兩層內容。一是總體布局、組合要合乎自然。山與水的關系以及假山中峰、澗、坡、洞各景象因素的組合,要符合自然界山水生成的客觀規律。二是每個山水景象要素的形象組合要合乎自然規律。如假山峰巒是由許多小的石料拼疊合成,疊砌時要仿天然岩石的紋脈,盡量減少人工拼疊的痕跡。水池常作自然曲折、高下起伏狀。花木布置應是疏密相間,形態天然。喬灌木也錯雜相間,追求天然野趣。

(二)分隔空間,融於自然

中國古代園林用種種辦法來分隔空間,其中主要是用建築來圍蔽和分隔空間。分隔空間力求從視角上突破園林實體的有限空間的局限性,使之融於自然,表現自然。為此,必須處理好形與神、景與情、意與境、虛與實、動與靜、因與借、真與假、有限與無限、有法與無法等種種關系。如此,則把園內空間與自然空間融合和擴展開來。比如漏窗的運用,使空間流通、視覺流暢,因而隔而不絕,在空間上起互相滲透的作用。在漏窗內看,玲瓏剔透的花飾、豐富多彩的圖案,有濃厚的民族風味和美學價值;透過漏窗,竹樹迷離搖曳,亭台樓閣時隱時現,遠空藍天白雲飛游,造成幽深寬廣的空間境界和意趣。

(三)園林建築,順應自然

中國古代園林中,有山有水,有堂、廊、亭、榭、樓、台、閣、館、齋、舫、牆等建築。人工的山,石紋、石洞、石階、石峰等都顯示自然的美色。人工的水,岸邊曲折自如,水中波紋層層遞進,也都顯示自然的風光。所有建築,其形與神都與天空、地下自然環境吻合,同時又使園內各部分自然相接,以使園林體現自然、淡泊、恬靜、含蓄的藝術特色,並收到移步換景、漸入佳境、小中見大等觀賞效果。

(四)樹木花卉,表現自然

與西方系統園林不同,中國古代園林對樹木花卉的處理與安設,講究表現自然。松柏高聳入雲,柳枝啊娜垂岸,桃花數里盛開…… 乃至於樹枝彎曲自如,花朵迎面撲香……其形與神,其意與境都十分重在表現自然。

師法自然,融於自然,順應自然,表現自然--這是中國古代園林體現「天人合一」民族文化所在,是獨立於世界之林的最大特色,也是永具藝術生命力的根本原因。

三、中國古代園林分類。

中國古代園林的分類,從不同角度看,可以有不同的分類方法。一般有兩種分類法。

(一)按佔有者身份分

1,皇家園林

是專供帝王休息享樂的園林。古人講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在統治階級看來,國家的山河都是屬於皇家所有的。所以其特點是規模宏大,真山真水較多,園中建築色彩富麗堂皇,建築體型高大。現存為著名皇家園林有:北京的頤和園、北京的北海公園、河北承德的避暑山莊。

假水,建築小巧玲瓏,表現其淡雅素凈的色彩。現存的私家園林,如北京的恭王府,蘇州的拙政園、留國、滄浪亭、網獅園,上海的豫園等。

(二)按園林所處地理位置分

1,北方類型

北方園林,因地域寬廣,所以范圍較大;又因大多為百郡所在,一所以建築富麗堂皇。因自然氣象條件所局限,河川湖泊、園石和常綠樹木都較少。由於風格粗擴,所以秀麗媚美則顯得不足。北方園林的代表大多集中於北京、西安、洛陽。開封,其中尤以北京為代表。

2,江南類型

南方人口較密集,所以園林地域范圍小;又因河湖、園石、常綠樹較多,所以園林景緻較細膩精美。因上述條件,其特點為明媚秀麗、淡雅樸素、曲折幽深,但究竟面積小,略感局促。南方園林的代;表大多集中於南京、上海、無錫、蘇州、杭州、揚州等地,其中尤以蘇州為代表。

3,嶺南類型

因為其地處亞熱帶,終年常綠,又多河川,所以造園條件比北方、南方都好。其明顯的特點是具有熱帶風光,建築物都較高而寬敞。現存嶺南類型園林,有著名的廣東順德的清暉園、東榮的可園、番禹的余前山房等。

四、中國古代園林的組成要素

一、築山

為表現自然,築山是造園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秦漢的上林苑,用太液池所挖土堆成島,象徵東海神山,開創了人為造山的先例。

東漢梁冀模仿伊洛二峽,有園中累土構石為山,從而開拓了從對神仙世界嚮往,轉向對自然山水的模仿,標志著造園藝術以現實生活作為創作起點。

魏晉南北朝的文人雅士們,採用概括、提煉手法,所造山的真實尺度大大縮小,力求體現自然山巒的形態和神韻。這種寫意式的疊山,比自然主義模仿大大前進一步。

唐宋以後,由於山水詩、山水畫的發展,玩賞藝術的發展,對疊山藝術更為講究。最典型的例子便是愛石成癖的宋徽宗,他所築的良岳是歷史上規模最大、結構最奇巧、以石為主的假山。

明代造山藝術,更為成熟和普及。(明)計成在《園冶》的「攝山」一節中,列舉了園山、廳山、樓山、閣山、書房山、池山、內室山、峭壁山、山石池、金魚缸、峰、巒、岩、洞、澗、曲水、瀑布等17種形式,總結了明代的造山技術。清代造山技術更為發展和普及。(清)造園家,創造了穹形洞壑的疊砌方法,用大小石鉤帶砌成拱形,頂壁一氣,酷似天然消壑,乃至於可估喀斯特溶洞,疊山倒垂的鍾乳石,比明代以條石封合收頂的疊法合理得多、高明得多。現存的蘇州拙政園、常熟的燕園、上海的豫園,都是明清時代園林造山的佳作。

二、理池

為表現自然,理池也是造園最主要因素之一。不論哪一種類型的園林,水是最富有生氣的因素,無水不活。自然式園林以表現靜態的水景為主,以表現水面平靜如鏡或煙波浩森的寂靜深遠的境界取勝。人們或觀賞山水景物在水中的倒影,或觀賞水中治然自得的游魚,或觀賞水中芙蕖睡蓮,或觀賞水中皎潔的明月……自然式園林也表現水的動態美,但不是噴泉和規則式的台階瀑布,而是自然式的瀑布。池中有自然的肌頭、礬口,以表現經人工美化的自然。正因為如此,園林一定要省池引水。古代園林理水之法,一般有三種:

(一)掩。以建築和綠化,將曲折的池岸加以掩映。臨水建築,除主要廳堂前的平台,為突出建築的地位,不論亭、廊、閣、謝,皆前部架空挑出水上,水猶似自其下流出,用以打破岸邊的視線局限;或臨水布蒲葦岸、雜木迷離,造成池水無邊的視角印象。

(二)隔。或築堤橫斷於水面,或隔水凈廊可渡,或架曲折的石板小橋,或涉水點以步石,正如計成在《園冶》中所說,「疏水若為無盡,斷處通橋」。如此則可增加景深和空間層次,使水面有幽深之感。

(三)破。水面很小時,如曲溪絕澗、清泉小池,可用亂石為岸,怪石縱橫、犬牙交齒,並植配以細竹野藤、朱魚翠藻,那麼雖是一窪水池,也令人似有深邃山野風致的審美感覺。

三、植物

植物是造山理池不可缺少的因素。花木猶如山巒之發,水景如果離開花木也沒有美感。自然式園林著意表現自然美,對花木的選擇標准,一講姿美,樹冠的形態、樹技的疏密曲直、樹皮的質感、樹.葉的形狀,都追求自然優美;二講色美,樹葉、樹干、花都要求有各種自然的色彩美,如紅色的楓葉,青翠的竹葉、白皮鬆,斑駁的糧榆,白色廣玉蘭,紫色的紫薇等;三講味香,要求自然淡雅和清幽。最好四季常有綠,月月有花香,其中尤以臘梅最為淡雅、蘭花最為清幽。花木對園林山石景觀起襯托作用,又往往和園主追求的精神境界有關。如竹子象徵人品清逸和氣節高尚,松柏象徵堅強和長壽,蓮花象徵潔凈無暇,蘭花象徵幽居隱士,玉蘭、牡丹、桂花象徵榮華富貴,石榴象徵多子多孫,紫薇象徵高官厚祿等。

古樹名木對創造園林氣氛非常重要。古木繁花,可形成古樸幽深的意境。所以如果建築物與古樹名木矛盾時,寧可挪動建築以保住大樹。計成在《園冶》中說:「多年樹木,礙箭檐垣,讓一步可以立根,研數椏不妨封頂。」構建房屋容易,百年成樹艱難。

除花木外,草皮也十分重要,平坦或起伏或曲折的草皮,也令人陶醉於嚮往中的自然。

四、動物

中國古典園林重視飼養動物。最早的苑圍中,以動物作為觀賞、娛樂對象。魏晉南北朝園林中有眾多鳥禽,使之成為園林山水景觀的天然點綴。唐代王維的耕J;I別業中養鹿放鶴,以寄託「一生幾經傷心事,不向空門何處銷」的解脫情趣。宋徽宗所建良岳,集天下珍禽異獸數以萬計,經過訓D練的鳥獸,在徽宗駕到時,能乖巧地排立在儀仗隊里。明清時園中有白鶴、鴛鴦、金魚,還有天然烏蟬等。園中動物可以觀賞娛樂,可以隱喻長壽,也可以藉以擴大和滌化自然境界;令人通過視覺、聽覺產生聯想。

五、建築

園林中建築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滿足人們生活享受和觀賞風景的願望。中國自然式園林,其建築一方面要可行、可觀、可居、可游,一方面起著點景、隔景的作用,使園林移步換景、漸入佳境,以小見大,又使園林顯得自然、淡泊、恬靜、含蓄。這是與西方園林建築很不相同之處。中國自然式園林中的建築形式多樣,有堂、廳、樓、閣、館、軒、齋、榭、航、亭、廊、橋、牆等。

(一)廳堂

是待客與集會活動的場所。也是園林中的主體建築。「凡園圃立基,定廳堂為主。」時成《園冶》 廳堂的位置確定後,全園的景色布局才依次衍生變化,造成各種各樣的園林景緻。廳堂一般坐北朝南。向南望,是全園最主要景觀,通常是理池和造山所組成的山水景觀,使主景處於陽光之中,光影多變,景色顯得變幻無窮。廳堂建築的體量較大,空間環境相對也開闊,在景區中,通常建於水面開闊處,臨水一面多構築平台,如北京園林大多臨水築台、台後建堂。這成為明清時代構園的傳統手法,如拙政園的遠香堂、留園的涵碧山房、獅子林的荷花廳、恰園的鴛鴦廳等,都採用此法布置廳堂。

(二)樓閣

是園林中二類建築,屬較高層的建築。一般如作房闊,須回環窈窕;作藏書畫,須爽皚高深;供登眺,在視野要有可賞之景。樓和閣體量處理要適宜,避免造成空間尺度的不和諧而損壞全園景觀。閣,四周開窗,每層設圍廊,有挑出乎座,以便眺望觀景。

(三)書房館齋

館可供宴客之用,其體量有大有小,與廳堂稍有區別;大型的館,如留園的五峰仙館、林泉香石館,實際上是主廳堂。齋供讀書用,環境當隱蔽清幽,盡可能避開園林中主要游覽路線。建築式樣較簡朴,常附以小院,植芭蕉、梧桐等樹木花卉,以創造一種清靜、淡泊的情趣。

(四)榭

建於水邊或花畔,藉以成景。平面常為長方形,一般多開敞或設窗扇,以供人們游想、眺望。水謝則要三面臨水。

(五)軒

是小巧玲瓏、開敞精緻的建築物,室內簡潔雅緻,室外或可臨水觀魚,或可品評花木,或可極目遠眺。

(六)舫

是仿造舟船造型的建築,常建於水際或池中。南方和嶺南園林常在園中造防,如南京煦園不系舟,是太平天國天王府的遺物,蘇州拙政園的香洲是舫中使使者。大多將船的造型建築化,在體量上模仿船頭、船倉的形式,便於與周圍環境和諧協調,也便於內部建築空間的使用。

(七)亭

一種開敞的小型建築物。(漢)許慎《說文》:「亭,停也,人所停集也。」主要供人休憩觀景。可眺望,可觀賞,可休息,可娛樂。亭在造園藝術中的廣泛應用,標志著園林建築在空間上的突破,或立山巔,或枕清流,或臨澗壑,或傍岩壁,或處平野,或藏幽林,空間上獨立自在,布局上靈活多變。在建築藝術上,亭集中了中國古代建築最富民族形式的精華。按平面形狀分,常見的有三角亭、方亭、短形亭、六角亭、八角亭、圓亭、扇面亭、梅花亭、套方亭。按屋頂形式分,有單檐亭、重檐亭、攢尖亭、蓋頂亭、歇山亭,攢尖高聳,檐宇如飛,形象十分生動而空靈。按所處位置分,有橋事、路亭、井亭、廊亭。凡有佳景處都可建亭,畫龍點睛,為景色增添民族色彩和氣質;即使無佳景,也可從平淡之中見精神,使園林更富有生氣和活力。蘇州滄浪亭中的滄浪亭,拙政園中的松風亭、嘉實亭都是著名的亭。

(八)路與廊

路和廊在園林中不僅有交通的功能,更重要的是有觀賞的作用。是中國園林中,最富有可塑性與靈活性的建築。婉蜒曲折也好,高低起伏也好;曲折如游龍也好,高下如長虹也好,是一種生動活潑頗具特色的民族建築。它既可在交通上連通自如,將園林申通一氣;又可讓遊人移步換景,仔細品味周圍景色。它既可使遊人於烈日之下免受曝曬之苦,又可使遊人於風雨之中不遭吹淋之罪,在酷暑風雨之時,仍然可以觀賞不同季節和氣象時的園林美。廊,又有單席與復席之分。單廊曲折幽深,若在庭中,可觀賞兩邊景物;若在庭邊,可觀賞一邊景物,還有一邊通常有碑石,還可以欣賞書法字畫,領略歷史文化。復廊是兩條單席的復合,於中間分隔牆上開設眾多花窗,兩邊可對視成景,既移步換形增添景色,又擴大了園林的空間。蘇州滄浪亭的復廊最負盛名。

(九)橋

園林中的橋,一般採用拱橋、平橋、廊橋、曲橋等類型,有石制的,有竹製的,有木製的,十分富有民族特色。它不但有增添景色的作用,而且用以隔景,在視覺上產生擴大空間的作用。同時過了一橋又一橋,也頗增遊客游興。特別是南方園林和嶺南類型園林,由於多湖泊河川,橋也較多。

(十)園牆

這是圍合空間的構件。中國的園林都有圍牆,且具民族特色;比如龍牆,境蜒起伏,猶如長龍圍院,頗有氣派。園中的建築群又都採用院落式布局,園牆更是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如上海豫園,在五條龍牆,即伏卧龍,穿雲龍(口下有金蟾),雙龍搶珠,睡眠龍。將豫園分割成若干院落,南北園林通常在園牆上設漏窗、洞門、空窗等,形成虛實對比和明暗對化的效果,並使牆面豐富多彩。漏窗的形式有方、橫長、圓、六角形等等 。窗的花紋圖案靈活多樣,有幾何形和自然形兩種。園林中的院牆和走廊、亭謝等建築物的牆上往往有不裝門扇的門孔和不裝窗扇的窗孔,分別稱洞門和空窗。洞門除供人出入,空窗除採光通風外,在園林藝術上又常作為取景的畫框,使人在游覽過程中不斷獲得生動的畫面。

六、匾額、楹聯與刻石

每個園林建成後,園主總要邀集一些文人,根據園主的立意和園林的景象,給園林和建築物命名,並配以匾額題詞、楹聯詩文及刻石。匾額是指懸置於門振之上的題字牌,楹聯是指門兩側柱上的豎牌,刻石指山石上的題詩刻字。。園林中的匾額、楹聯及刻石的內容,多數是直接引用前人已有的現成詩句,或略作變通。如蘇州拙政園的浮翠閣引自蘇東坡詩中的「三峰已過天浮翠」。還有一些是即興創作的。另外還有一些園景題名出自名家之手。不論是匾額楹聯還是刻石,不僅能夠陶冶情操,抒發胸臆,也能夠起到點景的作用,為園中景點增加詩意,拓寬意境。

四、中國古代園林的常見構景手段一

在人和自然的關繫上,中國早在步入春秋戰國時代,就進入和親協調的階段,所以在造園構景中運用多種手段來表現自然;以求得漸入佳境、小中見大、步移景異的理想境界,以取得自然、淡泊 。恬靜、含蓄的藝術效果。構景手段很多,比如講究造園目的、園林的起名、園林的立意、園林的布局、園林中的微觀處理等。在微觀處理中,通常有以下幾種造景手段,也可作為觀賞手段。

(一)抑景

中國傳統藝術歷來講究含蓄,所以園林造景也絕不會讓人一走進門口就看到最好的景色,最好的景色往往藏在後面,這叫做「先藏後露」、「欲揚先抑」、「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採取抑景的辦法,才能使園林顯得有藝術滋力。如園林入口處常迎門擋以假山,這種處理叫做山抑。

(二)添景

當甲風景點在遠方,或自然的山,或人文的塔,如沒有其他景點在中間、近處作過渡,就顯得虛空而沒有層次;如果在中間、近處有喬木、花卉作中間、近處的過渡景,景色顯得有層次美,這中間的喬木和近處的花卉,便叫做添景。如當人們站在北京頤和園昆明湖南岸的垂柳下觀賞萬壽山遠景時,萬壽山因為有倒掛的柳絲作為裝飾而生動起來。

(三)夾景

當甲風景點在遠方,或自然的山,或人文的建築(如塔、橋等),它們本身都很有審美價值,如果視線的兩側大而無當,就顯得單調乏味;如果兩側用建築物或樹木花卉屏障起來,使甲風景點更顯得有詩情畫意,這種構景手法即為夾景。如在頤和園後山的蘇州河中劃船,遠方的蘇州橋主景,為兩岸起伏的土山和美麗的林帶所夾峙,構成了明媚動人的景色。

(四)對景

在園林中,或登上亭、台、樓、閣、謝,可觀賞堂、山、橋、樹木…… 或在堂橋廊等處可觀賞亭、台、樓、閣、檄,這種從甲觀賞點觀賞已觀賞點,從乙觀賞點觀賞甲觀賞點的方法(或構景方法),叫對景。

(五)框景

園林中的建築的門、窗、洞,或喬木樹枝抱合成的景框,往往把遠處的山水美景或人文景觀包含其中,這便是框景。

(六)漏景

園林的圍牆上,或走廊(單廊或復廊)一側或兩側的牆上,常常設以漏窗,或雕以帶有民族特色的各種幾何圖形,或雕以民間喜聞樂見的葡萄、石榴、老梅、修竹等植物,或雕以鹿、鶴、兔等動物,透過漏窗的窗隙,可見園外或院外的美景,這叫做漏景。

(七)借景

大王皇家園林,小至私家園林,空間都是有限的。在橫向或縱向上讓遊人擴展視覺和聯想,才可以小見大,最重要的辦法便是借景。所以計成在《園冶》中指出,「園林巧於因借」。借景有遠借、鄰借、仰借、俯借、應時而借之分。借遠方的山,叫遠借;借鄰近的大樹叫鄰借;借空中的飛鳥,叫仰借;借池塘中的魚,叫俯借;借四季的花或其他自然景象,叫應時而借。

希望對你有用!!!!!

② 園林景觀設計知識:水體旅遊景觀有哪些特徵及欣賞

水體旅遊景觀有哪些含義與類別?
水體就是對江河、湖海、瀑泉的總稱。水體旅遊景觀,是專指由水體本身或以水為主與其他造景因素相融合而形成的具有旅遊觀賞價值的自然景觀。
水體旅遊景觀的類別
水體旅遊景觀按水體性質、基本形態、旅遊功能及審美價值,劃分為江河景觀、湖泊景觀、瀑布景觀、泉水景觀、海洋景觀等類型。
1.江河景觀
(1)概念:江河景觀是指自身成景或與其他景觀相結合構成的河川風景
(2)分類:景色優美的江河景觀
漂流探險的江河景觀
2.湖泊景觀
(1)概念:湖泊是陸地上的窪地積水形成的水體
(2)分類:按成因可分為構造湖、火山湖、湖、岩溶湖等;
按湖水與徑流的關系,分為內陸湖和外流湖;
按湖水的礦化程度分為淡水湖、鹹水湖和鹽湖。
3.瀑布景觀
(1)概念:瀑布,是流水從懸崖或陡坡上傾瀉而下形成的水體,或者說是河流縱斷面上突然產生坡折而跌落的水流。
(2)分類:構造瀑布景觀
堰塞瀑布景觀
差異侵蝕瀑布景觀
喀斯特瀑布景觀
懸谷瀑布景觀
4.泉水景觀
(1)概念:
泉是地下水的天然露頭。泉水不僅美化了大地,還給人們提供了理想的水源。許多河流和湖泊水來源於泉,因此,泉有「河源」之稱。達到一定規模的泉水,才有可能開發成為泉水景觀。
(2)分類:
觀賞泉
康樂泉
品茗泉
5.海濱景觀
按海洋旅遊的內容,可把海濱景觀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1)觀賞海洋風光的景觀
(2)休療與水上娛樂的景觀
(3)海底觀光探秘的景觀
水體旅遊景觀有哪些特徵及欣賞價值?
水體旅遊景觀的特徵
1.美感性。
2.哲理性。
3.文化性。
4.廣泛性。
5.山水對應性。
水體景觀的旅遊功能
1.審美功能。
2.康樂功能。
3.品茗功能。
文化功能水體景觀的旅遊欣賞價值
1.動態美。
2.形象美。
3.聲音美。
4.色彩美。

③ 園林景觀鑒賞論文,從設計的角度來說

景觀論文就到中華設計師網去看看,那裡收集了上千篇景觀規劃專設計方屬面的論文http://www.cctv-19.com

④ 一般從哪些角度來鑒賞中國皇家建築景觀的內在意蘊

《中國古代建築鑒賞語言》主要介紹了輝煌與壯美——宮殿、防禦的堡壘版——城池、浩然之大美權——長城、鋪錦又列綉——皇家園林、卷幔入鏡中——私家園林、地下御天堂——陵墓、宣教之伽藍——佛教殿堂、禪悟之浮圖——佛塔、祀神與祭祀——禮制建築等內容。
長安城從廓城到皇城,再到宮城,建築由簡單到復雜,形式由矮小到高大,色彩由平淡漸濃郁,布置由疏變密,城牆也逐步增高,氣氛越來越庄嚴,節奏越來越緊促,由此可以看出整個長安城的建築錯落有序,鱗次櫛比。當然,這樣的布局是中國從漢到唐漫長歷史時期的產物,層層傳統思想、禮樂的應用等,體現在建築的布局形式不但沒有減弱,反而逐漸加強,也突出了中國封建社會帝王的至高無上的地位。

⑤ 建築景觀的欣賞維度有哪些

東方建築這種說法非常籠統,從地域上可以涵蓋中國、日本、東南亞等一大片地版區,在時間上不同的時期亦權有所區別。建築文化的特色從尺度上分,從大的城市規劃,到群體建築群落的組合,到單體建築甚至結構構造的設計上都體現了不同的文化內涵。不知道你所謂東方建築文化是有具體所指還是一個籠統的概念。
簡單地就中國傳統建築而言,單從城市規劃的角度來看,有《周立考工記》式的「方九里,旁三門,國中九經九緯,經途九軌。。。。。。」比如北京城,也有遵照自然山水布局規劃布置的,比如南京城。
群體建築的布局,一組一組的院落的模式自然是很經典的。當然還有各具特色的鄉土建築,比如福建土樓等。
單體建築上,中國傳統建築我認為主要體現出一種「建構」精神,及材料、結構、構造與詩意美感的高度融合,特別是斗拱,不僅起到了承載荷載,延伸挑檐,減震等作用,還起到裝飾作用,是客觀存在與主觀美感相互融合的典型代表。
當然這僅僅是傳統的所謂正統的或者官式的做法,鄉土建築中則呈現出更多的變化和智慧。
總之,這個問題提得非常籠統,涵蓋的范圍很廣,其實很難讓人回答,你不妨去谷歌學術搜索一些小篇幅的學術論文,會受益匪淺。

⑥ 我們在旅遊時,經常需要欣賞建築景觀。你認為該把握住哪些主要的審美特徵

外觀、類型、線條、材質、與環境的適應程度等

⑦ 求一篇園林景觀建築鑒賞的論文 3000--5000字 要有參考文獻

http://www.studa.net/Constructs/081028/09184366.html

生態景觀的欣賞維度有哪些

你這個問題太大了。可以寫本書了。簡單點說,生態學是研究生物與生物之間的關系以及生物與環境之間的關系。那麼園林是干什麼的?園林要造景,對不?不同的植物如何合理配置,形成特定的景觀,同時種什麼植物是不是還要考慮當地的生態環境呢?

⑨ 欣賞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審美心裡有什麼不同

人文景觀人文景觀,又稱文化景觀,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為了滿足一些物質和精神等方面的需要,在自然景觀的基礎上,疊加了文化特質而構成的景觀。
人文景觀,最主要的體現即聚落。其次有服飾、建築、音樂等。而建築方面的特色反映即宗教建築景觀.如伊斯蘭建築景觀、佛教建築景觀。
人文景觀在學術界中有很多不同的定義,下面列舉幾種常見的定義:
定義1: 人文景觀是指歷史形成的、與人的社會性活動有關的景物構成的風景畫面,它包括建築、道路、摩崖石刻、神話傳說、人文掌故等
源自: 中國古代建築美學話語中的審美邏輯心理與... 《湖北社會科學》 2004年 蔣小兮
定義2: 人文景觀是指歷史、文化的古跡如文物古跡、宗教勝地、民族風情和古建築等.據《三國志·魏書浩十八記:「龐德常乘白馬羽(關羽)軍謂之白馬將軍皆憚之
源自: 武陵源風景名勝區歷史考述 《常德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1997年 戴楚洲
定義3: 所謂人文景觀是指可以作為景觀的人類社會的各種文化現象與成就是以人為事件和人為因素為主的景觀.如用大黃與蘇打配伍組成大黃蘇打片,用於調理胃腸,治療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症
源自: 淺談人文景觀在風景名勝區規劃中的作用 《天津農學院學報》 2002年 周華春
定義4: 人文景觀是指旅遊資源所特有的地方特色.民族風情和歷史、文化等價值.人文景觀帶給遊客的是形象美和意境美的統一在很大程度上可反映出特殊的歷史、地方、民族特色或一種異國、異地的特殊情調
源自: 保護旅遊景觀質量的幾個問題 《創造》 1997年 盛世蘭
但總結以上的定義,都有很多的共同點,就是人文景觀具有
1、有旅遊吸引力
2、歷史性,要求要一定的歷史時期的積累。
3、文化性,需要有一定的文化內涵。
4、多種表現形式,可以是實物載體,像文物古跡,也可以是精神形式,像神話傳說,民俗風情。
人文景觀可以這樣概括:人文景觀是指具有一定歷史性、文化性,一定的實物和精神等表現形式的旅遊吸引物。
人文景觀可分為以下四類。
1文物古跡
包括古文化遺址、歷史遺址和古墓、古建築、古園林、古窟卉、摩岩石刻、古代文化設施和其它古代經濟、文化、科學、軍事活動遺物、遺址和紀念物。例如,北京的故宮、北海,西安的兵馬俑,甘肅莫高窟石刻以及象徵我們民族精神的古長城等等這些聞名於世的游覽勝地,都是前人為我們留下的寶貴人文景觀。
2革命活動地
現代革命家和人民群眾從事革命活動的紀念地、戰場遺址、遺物、紀念物等。例如,新興的旅遊地井崗山除也具有如畫的風景外,「中國革命的發源地、老一輩革命家曾戰斗過的地方」這些人文因素,無疑使其成為特殊的人文景觀。而大打「魯迅牌」的旅遊城市紹興,起主導作用的魯迅故居、三味書屋、魯迅紀念堂等旅遊點也都是這類人文景觀。
3現代經濟、技術、文化、藝術、科學活動場所形成的景觀
例如,高水準的音樂廳、劇院及各種展覽館、博物館。像農業示範園、農業觀光園這樣把科研、科普、觀賞、參與結合為一體的符合新時代要求的觀光地也是此類人文景觀的一種。
4地區和民族的特殊人文景觀
包括地區特殊風俗習慣、民族風俗,特殊的生產、貿易、文化、藝術、體育和節目活動,民居、村寨、音樂、舞蹈、壁畫、雕塑藝術及手工藝成就等豐富多彩的風土民情和地方風情。例如,近幾年的旅遊「旺地」雲南,除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外,還有賴於居住於此的各民族獨特的婚俗習慣、勞作習俗、不同的村寨民居形式、服飾、節日活動等。傣族的潑水節、彝族的火把節、白族服飾上的「風花雪月」、石林和蝴蝶泉壯麗的愛情故事,這些都為如畫的風景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正因為這些獨特的人文景觀,才使得雲南更具魅力。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