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觀懸索橋
⑴ 江西景點有哪些
一、廬山
龍虎山龍虎山位於江西省鷹潭市西南20公里處貴溪市境內,是道教正一派的祖庭。東漢中葉,正一道創始人張陵曾在此煉丹,傳說「丹成而龍虎現,山因得名」。據道教典籍記載,張陵第四代孫張盛在三國或西晉時已赴龍虎山定居,此後張天師後裔世居龍虎山,至今承襲六十三代,歷經一千九百多年。北京時間2010年8月2日,龍虎山與龜峰被一並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龍虎山位於江西省鷹潭市郊西南20公里處,原名雲錦山。東漢中葉,道教創始張陵(亦稱第一代天師)在此煉丹,「丹成而龍虎現,山因得名」,龍虎山因而也成為中國道教發祥地。自張陵以後,道教天師在這里承襲了63代,歷1900年,是我國一姓嗣教時間最長的道教,素有北孔(孔夫子)南張(張天師)之稱。歷來被尊稱為「道教祖庭」、「百神授職之所」的大上清宮,始建於東漢,為祖天師張道陵修道之所。龍虎山建有91座道宮,81座道觀,50座道院、二十四殿、三十六院。這些宮、觀、院多已不存,但規模宏大的上清宮部分建築和歷代天師起居之所的「嗣漢天師府」至今尚存。
拓展資料
【龍虎山的地理環境】
地形地貌
龍虎山是中國丹霞地貌發育程度最好的地區之一,地質構造上屬於信江斷陷盆地。該盆地在三迭紀晚期開始形成,在晚侏羅紀(1.5~1.4億年)至早白堊世(1.4~0.9億年)時盆地中有活火山噴發並沉積了河湖相泥砂質岩石,為形成本區火山地貌奠定了物質基礎。到晚白堊紀(0.9~0.67億年)時盆地擴大並沉積了一套厚層紫紅色河湖相碎屑岩(礫岩、砂岩)為形成本區丹霞地貌提供了物質條件。後期的地殼運動使本區變成陸地,流水等外力地質作用沿岩層裂隙沖刷,侵蝕切割,加上重力崩落等,逐漸形成了本區典型的丹霞地貌景觀。其成因類型有:水流沖刷侵蝕型、崩塌殘余型、崩塌堆積型、溶蝕風化型、溶蝕風化崩塌型。在形態上有:石寨、石牆、石樑、石崖、石柱、石峰、峰叢、峰林、一線天、單面山、豬背山、蜂窩狀洞穴、豎狀洞穴、天生橋、石門等,並有各種擬人似物優美絕倫的造型地貌 [2] 。
氣候特徵
龍虎山景區屬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具有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溫暖濕潤,四季分明的特點。年平均氣溫為18.0℃,1月和7月平均氣溫分別為5.5℃和29.7℃,極端最高氣溫40.7℃,最低氣溫-8.6℃。年平均降雨量為1878mm,年平均蒸發量1648.4mm [3] 。
水文特徵
龍虎山地下水資源豐富,尤其山區植被發育,基岩裂隙富水性好,地形切割較深,地下水循環條件好,地下水沿山坡運移不遠便瀉人溪澗、河谷。山區到河谷,地下水礦化度明顯提高,呈中到偏弱酸性,軟到微硬水,且無色、無味、無臭、透明,極少懸浮物,水溫常在17~20℃之間。
⑵ 河南的懸索橋景點有多負責,不是你有錢就能體驗的,堪稱世界之最
伏羲山位於河南省,這里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留下了許多名勝古跡,覺得嚮往的還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有伏羲大峽谷,三泉湖,紅石林區,中原豫西抗日紀念園等等。其中大峽谷,三泉湖,紅石林是伏羲山最值得看的三個景觀。
紅石林景區玻璃環廊還不能夠嚇得住你,那麼你就去挑戰一下世界上最高懸崖鞦韆,景區的工作人員說,在所有去挑戰的遊客之中,大多數的男人都被嚇破了膽,不少人都會選擇放棄,反而很多的女生,心理素質很高,想要去嘗試一下。體驗之前也明確規定了,年齡要在16~46歲之間,體重在80~180斤。還要簽署一份承諾書,非常嚴肅。
⑶ 扎蘭屯吊橋公園的公園景觀引
世界上只有兩座百年以上的吊橋,其中一座位於俄羅斯的伊爾庫斯克,另一座就是我們吊橋公園中的吊橋。扎蘭屯市吊橋公園如今已是國家4A級景區,也是扎蘭屯市地標式建築之一 步入園內,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辛丑夏訪扎蘭屯》一詩的手書映入眼簾:
詩情未盡在蘇杭,幽絕扎蘭天一方。
深淺翠屏山四面,回環碧水柳千行。
牛羊點點悠然去。鳳蝶雙雙自在忙。
處處泉林看不厭,綠城徐入綠村莊。
吟誦著這首膾炙人口的著名詩句,踏著詩人曾走過的這片芳草地,穿過紫丁香和樟松幼林,舉目凝望,馳名遐邇的園林一絕——吊橋,如長虹卧波,橫跨在清澈見底的河上。吊橋即懸索橋,兩根巨大的鐵索高懸於空中,黝黑的索鏈從四尊高大的漢白玉柱頂端孔口穿過,牢系在深插於地下的鐵環上。鐵索自高而下,中部呈一弧形,上面系有42根細鐵索,將一座乳白色雕花欄桿木板橋吊懸於碧波上空,造型極為壯觀。輕風掠過,鐵索錚錚作響,行人往來橋上,橋身悠悠晃晃,如輕舟泊於水面,又如彩虹懸於飄渺雲靄之中,大有飄飄欲仙、心盪怡然的舒暢感。緊與吊橋相連的,是一由12根鋼筋吊起的拱橋桁橋。人在橋上一晃,橋身不停顫動,可持續十多分鍾。懸索橋與桁橋形體不同,風格各異,猶如姊妹橋,二橋相連,統稱吊橋。吊橋北側,別致優雅的月形拱橋(俗稱羅鍋橋)和九曲橋連接洲渚,通往湖心亭。兩橋近在咫尺,隔水相望。兩橋間流水潺潺,碧波粼粼,遊人往來泛舟如穿梭,歡聲笑語不絕於耳,飛旋於水波之中。 踏橋而過,迎面花壇之後,矗立著一幢高大的影壁牆,上面白底黑字,鑲嵌著葉劍英元帥1962年8月游覽扎蘭屯時留下的《扎蘭屯》一詩手書:
雅魯河畔扎蘭屯,幾派清流擁水村。
鐵索懸空新瀑急,吊橋橋上憶長征。
影壁牆北側,一座俄羅斯式尖頂小房同影壁牆相映成趣,聳立在清清河水之畔。小房鏤木雕花,閃檐飛角,
尖頂最高處,一顆閃閃發亮的五角紅星在藍天中閃爍,格外醒目。平靜的河水倒映著這座充滿異國風味建築的清晰靚影。 吊橋公園方圓68萬平方米,吊橋公園的北部還有動物園區、植物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