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美景資料
1. 關於西湖美景的資料,加圖片快快快
西湖的網路
http://ke..com/view/1525.htm
西湖圖片
http://ke..com/view/1525.htm
2. 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的人文歷史
清雍正年間(1723-1735年),西湖葑灘嚴重。440餘畝湖面被占為田盪(合約0.29平方千米)3120餘畝湖面淤塞成淺沙灘(合約2.08平方千米)。
民國元年(1912年),浙江軍政府政事部主持拆除錢塘門至涌金門城牆和旗營城垣,辟新市場,沿湖築湖濱路,離湖20米處設欄,內雜蒔花木,稱湖濱公園。
民國十七年(1928年),浙江省政府在第三公園碼頭建立陳英士銅像;次年,國民黨浙江省黨部於第二碼頭建「北伐陣亡將士紀念塔」。
民國十九年(1930年)春,杭州市政府在長生路之北至錢塘門頭,用浚湖之泥填為平地,約21畝余,辟為第六公園。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杭州市政府開始在第五公園碼頭,籌建八十八師「淞滬戰役陣亡將士紀念碑」。
2002年開始,杭州實行環湖公園景點免費開放。
(2)西湖美景資料擴展閱讀
杭州西湖主要景點:
1,斷橋
西湖斷橋位於杭州北里湖和外西湖的分水點上,一端跨著北山路,另一端接通白堤。據說,早在唐朝斷橋就已經建成,宋代稱保佑橋,元代稱段家橋。斷橋之名得於唐朝。
2,雷峰塔
雷峰塔又名皇妃塔、西關磚塔,位於西湖南岸夕照山的雷峰上。雷峰塔初建於977年,是吳越忠懿王錢弘俶為供奉佛螺髻發舍利而建。因塔成之時恰逢北宋追謚錢弘俶逝去不久的夫人孫氏為「皇妃」,所以命名為「皇妃塔」。後來,因其所在的山峰叫「雷峰」,而逐漸被人們稱為「雷峰塔」。
3. 關於西湖的資料
我國各地共有西湖36處,其中浙江9處,廣東、湖南、四川各4處,福建、江西各3處,河北2處,廣西、雲南、湖北、河南、安徽、山東、陝西各1處。此外越南河內也有西湖。
清代《冷廬雜識》中說:「天下西湖三十又六,惟杭州最著。」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西湖 蘇軾 別名: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楊萬里
在古代,神州大地曾同時分布有36個西湖,至今,仍存31個:它們是杭州西湖、福州西湖、海口西湖、蘭州西湖、青島小西湖、沈陽西湖、桂林西湖、廣東潮州西湖、惠州西湖、湛江雷州西湖、南昌西湖、揚州瘦西湖、安徽阜陽穎州西湖、建德嚴州西湖、壽昌西湖、海鹽西湖、九江都昌西湖、河南許昌西湖、商丘睢縣西湖、湖南衡陽西湖、湖南耒陽西湖、常德津市西湖、湖北天門西湖、自貢富順西湖、江蘇徐州雲龍湖、濟南大明湖、寧波月湖、武漢西北湖、北京昆明湖和北京蓮花池、昆明翠湖。
這些「西湖」大部分其本名就叫西湖,還有一些湖或因為仿杭州西湖建造,或因為和杭州西湖是姐妹湖,關系密切,因此它們也是「西湖大家庭」的成員。
另外還有以前各地西湖名錄,現在有些不再復存.
杭州西湖 浙江杭州
大名府西湖 河北邯鄲
大理西湖 雲南洱源
開州西湖 河南濮陽
長泰西湖 福建漳州
寧波西湖(月湖) 浙江寧波
漢川西湖 湖北漢川
漢州西湖 四川廣漢
邛州西湖 四川邛崍
華縣西湖 陝西華縣
華亭西湖 上海松江
吉水西湖 江西吉水
成都西湖 四川成都
汝寧西湖 河南汝南
耒陽西湖 湖南耒陽
許州西湖 河南許昌
嚴州西湖 浙江建德
孝感西湖 湖北孝感
壽昌西湖 浙江建德
沔陽西湖 湖北沔陽
邵陽西湖 湖南邵陽
昌平西湖 廣西南寧
濟南府西湖 山東濟南
桂林西湖 廣西桂林
鉛山西湖 江西永平
婺源西湖 安徽蕪湖
富順西湖 四川富順
崇慶西湖 四川成都
惠州西湖 廣東惠州
竟陵西湖 湖北天門
溫州西湖 浙江溫州
湖州西湖 浙江湖州
瓊州西湖 海南海口
穎州西湖 安徽阜陽
廉州西湖 廣西北海
新定西湖 四川宜賓
新城西湖 湖北襄陽
睢州西湖 河南商丘
福州西湖 福建福州
鄞縣西湖 浙江寧波
鄢陵西湖 河南許昌
雷州西湖 廣東雷州
漳州西湖 福建漳州
蜀州西湖 四川成都
蜀邵西湖 四川雅安
潮州西湖 廣東潮州
燕京西湖 北京城北
衢州西湖 浙江衢州
編輯本段杭州西湖
西湖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西湖的水面面積約5.66平方公里(包括湖中島嶼為6.3平方公里),湖岸周長15公里。水的平均深度在1.5米左右,最深處在 2.8米左右,最淺處不到1米。湖南北長3.3公里,東西寬2.8公里。蘇堤和白提將湖面分成里湖、外湖、岳湖、西里湖和小南湖五個部分。1982年西湖被確定為國家風景名勝區,1985年被選為「全國十大風景名勝」。
西湖,是一首詩,一幅天然圖畫,一個美麗動人的故事,不論是多年居住在這里的人還是匆匆而過的旅人,無不為這天下無雙的美景所傾倒。陽春三月,鶯飛草長。蘇白兩堤,桃柳夾岸。兩邊是水波瀲灧,遊船點點,遠處是山色空濛,青黛含翠。此時走在堤上,你會被眼前的景色所折服,甚至心醉神馳,懷疑自己是否進入了世外仙境。 而西湖的美景不僅春天獨有,夏日裡接天蓮碧的荷花,秋夜中浸透月光的三潭,冬雪後疏影橫斜的紅梅,更有那煙柳籠紗中的鶯啼,細雨迷濛中的樓台------無論你在何時來,都會領略到不同尋常的風采。
西湖多數水域處於富營養狀態,小南湖和三潭內湖已接近富營養下限,主要污染物是生活污染,N、P超過正常值4~6倍;年平均水溫17.6℃,最高10月28.6℃,最低3月4.0℃,無湖冰;80年代初魚類有51種,分屬10目16科43屬,魚類來源有:(1)固有野雜魚;(2)錢塘江帶入魚類,(3)人工引進馴化的養殖魚種,養殖魚類成為優勢西湖最主要的放養魚種是鰱和鱅,兩者占總放養量的75%~80%;其次是鯽、河內鯽,其他養殖魚類還有團頭魴、細鱗鯝、圓吻鯝、以及鰻鱺等,為保護大型水生植物,停止放養草魚和青魚,西湖還有少量蝌蚪
西湖的名稱最早始於唐朝,在唐朝之前西湖有武林水,名聖湖,金牛湖,龍川,錢源,錢塘湖,上湖,西子湖等稱謂。形態為近於等軸的多邊形,湖面被孤山及蘇堤、白堤兩條人工堤分割為5個子湖區,子湖區間由橋孔連通,各部分的湖水不能充分摻混,造成各湖區水質差異,大部分徑流補給先進入西側3個子湖區,再進入外西湖;湖水總面積5.593km2,總容積1.10億立方米,平均水深1.97米;西湖底質是一種有機質含量特別高的湖沼相沉積,屬於粉砂質粘土或粉砂質亞粘土,最上層皆為藻骸腐泥層(黑色有機質粘土),中層泥炭層或沼澤土,最下層為基底粉砂層;入湖河流部是短小的溪澗,主要補水河流為金沙澗、龍泓澗和長橋溪,泄流
西湖的美不僅在湖,也在於山。環繞西湖,西南有龍井山、理安山、南高峰、煙霞嶺,大慈山、臨石山、南屏山、鳳凰山、吳山等,總稱南山。北面有靈隱山、北高峰、仙姑山、棲霞嶺、寶石山等,總稱北山。它們像眾心拱月一樣,捧出西湖這顆明珠。山的高度都不超過400米,但峰奇石秀,林泉幽美。南北高峰遙相對峙,高插雲霄。
西湖十景形成於南宋時期,基本圍繞西湖分布,有的就位於湖上:蘇堤春曉、曲苑風荷、平湖秋月、斷橋殘雪、柳浪聞鶯、花港觀魚、雷峰夕照、雙峰插雲、南屏晚鍾、三潭印月,西湖十景各擅其勝,組合在一起又能代表古代西湖勝景精華,所以無論杭州本地人還是外地山水客都津津樂道,先游為快。
新西湖十景是一九八五年經過杭州市民及各地群眾積極參與評選,並由專家評選委員會反復斟酌後確定的,它們是:雲棲竹徑、滿隴桂雨、虎跑夢泉、龍井問茶、九溪煙樹、吳山天風、阮墩環碧、黃龍吐翠、玉皇飛雲、寶石流霞。
2007年10月20日西博會開幕式晚會上,宣布了「三評西湖十景」的結果。靈隱禪宗、六合聽濤、岳墓棲霞、湖濱晴雨、錢祠表忠、萬松書緣、楊堤景行、三台雲水、梅塢春早、北街夢尋這些景點成為新一代西湖十景 .
其它景點還有保俶挺秀、長橋舊月、古塔多情、湖濱綠廊、花圃爛漫、金沙風情、九里雲松、梅塢茶景、西山薈萃、太子野趣、植物王國、中山遺址、靈隱佛國、岳王墓廟。
西湖不但獨擅山水秀麗之美,林壑幽深之勝,而且還有豐富的文物古跡、優美動人的神話傳說,自然、人文、歷史、藝術,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西湖古跡遍布,擁有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5 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5處,還有39處文物保護點和各類專題博物館點綴其中,為之增色,是我國著名的歷史文化游覽勝地。
「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西湖,是一首詩,一幅天然圖畫,一個美麗動人的故事,不論是多年居住在這里的人還是匆匆而過的旅人,無不為這天下無雙的美景所傾倒。
陽春三月,鶯飛草長,蘇白兩堤,桃柳夾岸。兩邊是水波瀲灧,遊船點點,遠處是山色空濛,青黛含翠。此時走在堤上,你會被眼前的景色所驚嘆,心醉神馳。西湖的美景不是春天獨有,夏日裡接天蓮碧的荷花,秋夜中浸透月光的三潭,冬雪後疏影橫斜的紅梅,更有那煙柳籠紗中的鶯啼,細雨迷濛中的樓台,無論你在何時來,都會領略到不同尋常的風采。
旅遊線路:
線路一:斷橋殘雪—白堤—蘇堤—雷鋒塔—柳浪聞鶯—斷橋殘雪(自行車遊玩)
線路二:遊船(三潭印月-西里湖-茅家埠)—楊公堤景區(郭庄、趙公堤、杭州花圃)—麴院風荷
線路三:花港觀魚—茅家埠—靈隱寺
線路四:六和塔—購物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西湖,是一首詩,一幅畫,感動著許許多多人。
編輯本段潁州西湖
潁州西湖位於阜陽城西北一公里新泉河兩岸,是古代潁河、清河、小汝河、白龍溝四水匯流處。因阜陽在北魏以後稱潁州而得名,為唐、明、清歷代名勝。
明代《正德潁州志》載:西湖「長十里,廣三里,水深莫測,廣袤相齊」。《大清一統志》雲:「潁州西湖聞名天下,亭台之勝,觴詠之繁,可與杭州西湖媲美。」潁州西湖景色之美,四時俱佳,招徠不少文人志士出守潁州,更是文人墨客吟詩作畫之旅遊勝地。從寧代起有北宋詞人、宰相晏殊,北宋文學家、史學家歐陽修、蘇軾、宋代中書侍郎呂公著等七大名人知潁州,為古潁州西湖建設立下了不朽的功勛,並留下了113首著名詩篇,加之71名古代和近代詩人的詩篇共259首。其中唐宋八大家佔四人,還有南宋四大家之一的楊萬里,與蘇軾齊名的黃庭堅。蘇軾曾在詩中將潁州西湖與杭州西湖相媲美,「大千起滅一塵里,未覺杭潁誰雌雄」。可見,潁州西湖在古代確為天下西湖之冠。但後來由於黃河泛濫,西湖被泥沙填平,昔日美景,已不復存在。現僅存「會老堂」等建築。
新的西湖在阜陽城西15公里處,周長11.5公里,湖面約5.74平方公里,水深 1-2米,是在原三十里河的基礎上興修而成的。湖中有島、島中有潭,綠柳盈岸,芳菲夾道,花木扶疏。主要景點有:碑林公園,建有碑林長廊、碑林八卦陣,薈萃了當代名書畫家真跡五百餘幅。百龍亭、八仙、十二生肖等石雕,惟妙惟肖,令人拍手叫絕。紫竹院,建有假山、游泳室等。隱閑堂,是拜祭歐陽修、蘇軾之處。清漣閣,系仿古建築,五層樓閣。九曲橋,由潁州西湖第一個漢語拼音字母組成,非常巧妙。魚宮,為兩個鯉魚伏,內有現代化的電動聲像裝置,如入仙境。另有遊艇、遊船、老虎等,更是讓人留連忘返。
按照總體規劃,潁州西湖將建設成為既有古人文景觀的風景名勝,又有現代化游樂設施的重要景區,也是皖西北最有游覽價值,最有吸引力的旅遊勝地之一。
編輯本段福州西湖
福州西湖福州西湖在福州市區西北隅湖濱路,處卧龍山下。西晉太康三年(282年)郡守嚴高所鑿,方圓十數里。唐、五代十國時,閩王王審知次子王延鈞繼位,在此建造亭、台、樓、榭、湖中設樓船,西湖遂成御花園,並在西湖建築「水晶宮」,湖光山色,更加嫵媚。後來宋朝辛棄疾、陸游,以及名相李綱等都是這里的遊客。特別是辛棄疾,更把福州西湖比喻為「未嫁的西施」,從此福州西湖的名氣也就更大了。南宋淳熙年間(1174-1189年),福州知府趙汝愚又在湖上建登瀾閣等建築,更富盛景。清道光八年(1828年)林則徐為湖岸砌石,文人雅士相繼而至。因在福州之西,故名西湖。1914年辟為西湖公園。西湖公園系三個小島組成,分別由柳堤橋、飛虹橋、步雲橋、北閘橋邊接而成。猶如三塊翠玉鑲嵌在碧水之中。園內長堤卧波,垂柳夾道。悅虹橋東,有建於唐代的開化寺,現辟為園林花卉和工藝品展列所。寺後宛在堂為明代閩中詩人傅汝舟的別墅,取詩名「孤山宛在水中央」之意命名,現為傅汝舟紀念堂。過步雲橋到荷亭,林則徐在此為北宋李綱建祠,並架屋三椽,植桂,取李綱晚年住年桂齋而名。齋旁建林則徐讀書處。夏日觀荷,秋則聞桂,風景優美,怡然自得。北閘橋又稱玉帶橋,連接窯角嶼。 福州西湖現佔地面積為42.51公頃,其中陸地面積12.21公頃,水面面積30.3公頃。 惠州西湖惠州西湖在廣東省惠州市,面積為杭州西湖的四倍。遠在晉代,已在此建樓台水榭,湖光山色 迷人,湖畔白鶴峰上,原有蘇東坡故居,現存東坡亭、六和塔、蘇東坡妾朝雲墓,以及建於宋代的豐湖書院。 潁州西湖潁州西湖在安徽阜陽市,唐宋以來,即與惠州、杭州西湖並稱,宋時,晏殊、歐陽修、蘇東坡相繼為太守,曾宴遊其地,多有題詠。清嘉慶後,黃河屢次決口,使湖面逐漸淤塞,現仍存有會老堂和歐陽修石刻像。 桂林西湖桂林西湖在廣西桂林市,其面積為八大西湖之首,南宋范成大說:「隱山六洞,皆在西湖中,廣袤數百里。」隱山六洞是桂林名勝之一,岩洞奇麗,湖水晶潔。 北京西湖北京西湖亦稱昆明湖,源自玉泉水,四山回繞,周圍10餘里,面積達3000多畝,湖的北面是萬壽山,萬壽山與昆明湖組成舉世聞名的頤和園。 南昌西湖南昌西湖位於南昌市中心,與東湖相對,故名。因建有孺子亭而著稱於世。明萬曆年的西湖四周壘石,環護亭基,湖畔垂柳成行,為當時豫章十景之一。 雷州西湖雷州西湖位於廣東雷州,原名羅湖,始建於北宋,自從大文豪蘇軾兄弟在此醉游之後,羅湖更名為西湖。現在建立了西湖公園,最著名的是西湖公園十賢。 潮州西湖潮州西湖位於廣東潮州城區的西湖公園。西湖公園南面是碧波盪漾的玉帶似的西湖池,北面是峰巒起伏的西湖山。西湖山因遠看如橫卧的葫蘆,故也稱葫蘆山。西湖公園的中間地帶有廣場,花圃、荷池、樂園和各種建築物,是整個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 西湖自唐代開辟以來,一直是潮州著名的旅遊風景區。這里峰岩石刻自成一體,亭台樓閣千姿百態,四時花卉爭妍斗艷,古跡傳說豐富多彩。潮州西湖曾被稱為全國三十六處西湖之一,又是潮州一處有悠久歷史的名勝古跡。全省三大著名摩崖石刻群之一——葫蘆山摩崖石刻便在西湖公園內。西湖的葫蘆山主峰上,有以飛鳳佇立為造型的新塑建築物——鳳座。西湖湖水清澈,波平如鏡。春日裡,春光明媚,岸柳飄舞,湖中游魚,忽聚忽散;如遇春雨霏霏,空朦一片,湖中之魚,若隱若現,漁翁乘筏,拋網捕魚,甚有詩意。因此,「西湖漁筏」向來被列為潮州八景之一。 揭陽西湖廣東省揭陽市榕江西湖位於市區中部,南河北側,是1058年的築堤圍造起來的一處以水域為主的風景區。目前,有大小湖塘20多個,連成300多畝的寬闊水面。有九曲石橋橫架湖中,中置雙層瑚心亭,古色古香,頗有江南園林意趣。環湖垂柳,搖綠曳碧,撥雲弄月,十分雅緻。紅牆黃瓦,掩映於叢林之中;蟲唱鳥鳴,四時不斷。遊艇往來,清歌婉轉。為粵東一大名勝。 富順西湖富順西湖位於縣城內西北隅,是一座人工修飾的天然湖,南大北小,形似平放的葫蘆,素以荷花聞名。西湖原是鍾秀、神龜、五府、瑪瑙諸山雨水匯流的自然窪地。早在宋代即已疏鑿,砌石為堤,隧成湖泊,「湖闊六七里」。經歷代培修點綴,先後修建有「西湖廳、湖光亭、凌波亭、吹香亭、春風亭、醒心亭、渙樂亭、景濂亭、浩然台、超然台。湖面逶迤,亭榭呼應,曲橋鉤連,荷花映日,蓮葉接天,垂柳列岸。湖中仿杭州西湖畫舫造就的舫船,可在其中擺設筵席,宴請佳賓。特別是扁舟遊艇,盪漾湖中,曾留下古代多少趣聞軼事。 竟陵西湖竟陵西湖:陸羽是享譽世界的茶文化鼻祖,他所著《茶經》三卷,是世界上第一部論茶專著,先後被譯為多種文字,在英、美、法、俄、日以及東南亞一些國家和地區影響很大。陸羽公園是以陸羽命名的休閑娛樂公園,位於竟陵西湖上。佔地43萬平方米,其中水面28萬平方米,水鄉園林特色,功能齊全,公園內設雕像、陸羽紀念館等,並陳列多件有關珍品。 竟陵城中不僅有東湖、西湖。還有縣河等自然河汊,還有前壕、後壕、漢北河等人工河湖。這些河流、湖泊或纏繞周圍、或點綴其中,把竟陵城裝扮得活脫脫、水靈靈。當你漫步在東湖旁,撫弄湖畔的紅花綠柳的時候;又或者當你徜徉在西湖邊,感受碧水的靈氣神韻的時候,你就不難明白「茶聖」陸羽在《六羨歌》中的感嘆了:「不羨黃金盞,不羨白玉杯;不羨朝入省,不羨暮登台;千羨萬羨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來?」 生活在竟陵的子民們沒有辜負這一片靈鄉秀水。這里自古就有「天上華門開,竟陵出人才」之說。你看,竟陵的大街小巷中就記錄著一個個先賢的名字和無數個動人的故事。 在東湖岸邊,有元春街和鍾惺大道,他們是為紀念中國文學史上 「竟陵派」文學的代表人物鍾惺和譚元春的。鍾、譚兩人都生活在明朝後期,曾合作編選《詩歸》,並在序文和評點中宣揚他們的文學觀,受他們的影響,竟陵派詩風在明末清初風行一時。 在西湖岸邊,有一條街道頗富傳奇色彩,它就是「狀元街」。在清朝嘉慶十六年(1811年),天門凈潭鄉七屋台村的蔣立鏞,在殿試中高中狀元,與他同科二甲第四名的便是禁煙英雄林則徐。更讓世人稱奇的是:自其父蔣祥墀開始,蔣立鏞、蔣元溥、蔣啟勛、蔣傳燮等五人,依次為清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光緒年間的五科進士,並兩登鼎甲,即繼蔣立鏞中狀元之後,蔣元溥於道光十三年中探花。因此,竟陵城把西湖邊的一條街道命名為「狀元街」,此舉不僅是紀念蔣家三代五進士的傳奇,也是為了激勵竟陵的後代。
目前票價320/人,聽說5月1日起,360元/人。還有一種是湖裡的畫舫票,18000、20000/船,那個太貴了,大家可以稍作考慮。
西湖景色優美,南宋建過都,林升有詩:山外青山樓外樓,不也描寫了美麗的西湖嗎?
West Lake Xi Hu
Ripping water shimmering on sunny day,
Misty mountains shrouded the rain;
Plain or gaily decked out like Xizi;
West Lake is always alluring.
These are the words composed by the famous Song Dynasty poet Su Dongpo (960-1127) when he compared the West Lake to Xi Zi, the most beautiful woman in ancient China. These poetic sentiments leave one in no doubt of the glory of the scenery that inspired them.
Originally a shallow sea inlet, e to the laying down of silt this 5.68 square kilometers (about 1,404 acres) of water became the famous West Lake. With an average depth of just five feet the lake comprises five distinct sections. The largest part is known as the Outer Lake and it is bounded by the North Inner Lake, Yuehu Lake, West Inner Lake and Lesser South Lake. Held in the embrace of hilly peaks on three sides, this water wonderland has been an attraction for centuries and it is small wonder that it was a favourite imperial retreat. The lake and its environs have all the elements of a traditional Chinese garden but on a grand scale. The natural setting of strangely shaped peaks, serene forests and springs, dense foliage and a myriad of blossoms especially in springtime are enhanced by a treasury of sculpture and architectural features. Whatever the season, the panorama is pleasing to the eye and the nuances of light shade together with the moods of the weather present an ever-changing picture that justifiably has been described as 'intoxicating'.
A number of specific features can be singled out as worthy of particular note. To the south of centre of the Outer Lake is a man made island known as the Island of Little Oceans, that encloses four small lakes. From here one can view the Three Pools Mirroring the Moon when at night candles are lit in stone lanterns jutting out of the water thus creating the impression of the reflections of three moons. The scene is truly magical on the night of the Autumn Moon Festival. Solitary Hill Island lies between the Outer Lake and the north Inner Lake and is an ideal spot from which to admire the vista. The nearby Two Peaks Embracing the Sky is another impressive sight, especially when crossing the lake by boat.
Near to the lake can be found the Ling Yin Temple in its woodland setting near to Fei Lai Feng (Peak Flown From Afar). Legend has it that this limestone peak flew from India where it had formed part of a holy mountain. These are of particular interest to Buddhists and those who have a love of sculpture and art. The Mausoleum of General Yue Fei is a monument to the patriot who was murdered in 1141 at the behest of his archrival Qin Hui, the Song prime minister. These buildings like others in the vicinity of the lake such as the slender Six Harmonies Pagoda add to the calm and beauty of their surroundings.
No visitor to the West Lake and Hangzhou can fail to learn something of this city's most famous procts, namely silk and Longjing (Dragon Well) Tea. Since the Tang Dynasty (618-907) silk procts from Hangzhou have found their way all over the world. The National Silk Museum is the first Chinese national museum to be dedicated to silk culture and is the largest of its kind in the world. A similar museum is dedicated as homage to tea. Located at the West Lake Dragon Well Tea Plantation, the National Tea Museum provides a fascinating insight into the history and proction of Chinese tea. Often referred to as the 'wonders of West Lake' Longjing (Dragon Well) tea and Hupao (Running Tiger) Fountain is each worthy of the attention of the visitor.
Another natural spectacle to be found here is the tidal bore of the Qiantang River that has enthralled people for centuries. Overlooking the river estuary stands the 13 storey high Six Harmonies Pagoda. Dating from 970 and built on the site of an earlier pagoda that served as a lighthouse, the name refers to the six codes of Buddhism i.e. harmony of the body, speech and thought and the renunciation of personal pleasure, opinions and wealth. A climb to the top of the pagoda carries the reward of an impressive view over the river.
Crossing the river is the Qiantang River Bridge. This is the first two-tier bridge to have been designed and built by Chinese engineers in modern times. The other great feat of much earlier engineering is the Grand Canal. Linking Hangzhou in the south with Beijing in the north, this is the longest man-made waterway in China and surpasses both the Suez and Panama canals.
We hope that this introction to the delights of the area surrounding the West Lake will tempt you to visit them for yourself. You can be assured that the splendid and diverse landscape will remain long in your memory as you call to mind tour sites to be found south of the Yangtze River
4. 有關西湖的資料
xinxingyucai的不全
杭州西湖
杭州西湖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西面,它以其秀麗的湖光山色和眾多的名勝古跡而聞名中外,是我國著名的旅遊勝地,也被譽為人間天堂。西湖的水面面積約4.37平方公里(包括湖中島嶼為6.3平方公里),湖岸周長15公里。水的平均深度在2.27米,最深處在 5米左右,最淺處不到1米。湖南北長3.3公里,東西寬2.8公里。蘇堤和白堤將湖面分成里湖、外湖、岳湖、西里湖和小南湖五個部分。1982年西湖被確定為國家風景名勝區,1985年被選為「全國十大風景名勝」。
西湖古稱錢塘湖,又名西子湖,古代詩人蘇軾就對它評價道:「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西湖形態為近於等軸的多邊形,湖面被孤山及蘇堤、白堤兩條人工堤分割為5個子湖區,子湖區間由橋孔連通,各部分的湖水不能充分摻混,造成各湖區水質差異,大部分徑流補給先進入西側3個子湖區,再進入外西湖;湖水總面積5.593平方公里;,總容積1.10億立方米,平均水深1.97 米;西湖底質是一種有機質含量特別高的湖沼相沉積,屬於粉砂質粘土或粉砂質亞粘土,最上層皆為藻骸腐泥層(黑色有機質粘土),中層泥炭層或沼澤土,最下層為基底粉砂層;入湖河流部是短小的溪澗,主要補水河流為金沙澗、龍泓澗和長橋溪泄流。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南山路(5A級)
自然景色
西湖的美不僅在湖,也在於山。環繞西湖,西南有龍井山、理安山、南高峰、煙霞嶺,大慈山、臨石山、南屏山、鳳凰山、吳山等,總稱南山。北面有靈隱山、北高峰、仙姑山、棲霞嶺、寶石山等,總稱北山。它們像眾星捧月一樣,捧出西湖這顆明珠。山的高度都不超過400米,但峰奇石秀,林泉幽美。南北高峰遙相對峙,高插雲霄。
其它景點還有保俶挺秀、長橋舊月、古塔多情、湖濱綠廊、花圃爛漫、金沙風情、九里雲松、梅塢茶景、西山薈萃、太子野趣、植物王國、中山遺址、靈隱佛國、岳王墓廟、西溪濕地。
西湖不但獨擅山水秀麗之美,林壑幽深之勝,而且還有豐富的文物古跡、優美動人的神話傳說,自然、人文、歷史、藝術,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西湖古跡遍布,擁有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5 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5處,還有39處文物保護點和各類專題博物館點綴其中,為之增色,是我國著名的歷史文化游覽勝地。
杭州西湖的雷峰夕照和南屏晚鍾事實上景點是比較近的。原來的雷峰塔在建國以前早已經塌掉,現在我們可以看到的雷峰塔是近年來後建的。塔是鋼結構骨架的,非常新,屬於又一個假文物。南禪凈寺沒有進去過,它是在南屏山下建的。凈寺前有個有名的放生池,池內好多魚啊,還有很多王八在裡面游,是一個比較有意思的地方。
杭州西湖風景區以西湖為中心,分為湖濱區、湖心區、北山區、南山區和錢塘區,總面積達49平方公里。西湖的美在於晴中見瀲灧,雨中顯空濛。無論雨雪晴陰,在落霞、煙霧下都能成景;在春花,秋月,夏荷,冬雪中各具美 態。湖區以蘇堤和白堤的優美風光見稱。
「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西湖,是一首詩,一幅天然圖畫,一個美麗動人的故事,不論是多年居住在這里的人還是匆匆而過的旅人,無不為這天下無雙的美景所傾倒。
西湖,是一首詩,一幅天然圖畫,一個美麗動人的故事,不論是多年居住在這里的人還是匆匆而過的旅人,無不為這天下無雙的美景所傾倒。陽春三月,鶯飛草長。蘇白兩堤,桃柳夾岸。兩邊是水波瀲灧,遊船點點,遠處是山色空濛,青黛含翠。此時走在堤上,你會被眼前的景色所折服,甚至心醉神馳,懷疑自己是否進入了世外仙境。 而西湖的美景不僅春天獨有,夏日裡接天蓮碧的荷花,秋夜中浸透月光的三潭,冬雪後疏影橫斜的紅梅,更有那煙柳籠紗中的鶯啼,細雨迷濛中的樓台------無論你在何時來,都會領略到不同尋常的風采。
自然情況
西湖多數水域處於富營養狀態,小南湖和三潭內湖已接近富營養下限,主要污染物是生活污染,N、P超過正常值4~6倍;年平均水溫17.6℃,最高10月28.6℃,最低3月4.0℃,無湖冰;80年代初魚類有51種,分屬10目16科43屬,魚類來源有:(1)固有野雜魚;(2)錢塘江帶入魚類,(3)人工引進馴化的養殖魚種,養殖魚類成為優勢西湖最主要的放養魚種是鰱和鱅,兩者占總放養量的75%~80%;其次是鯽、河內鯽,其他養殖魚類還有團頭魴、細鱗鯝、圓吻鯝、以及鰻鱺等,為保護大型水生植物,停止放養草魚和青魚,西湖還有少量蝌蚪。
西湖的名稱最早始於唐朝,在唐朝之前西湖有武林水,名聖湖,金牛湖,龍川,錢源,錢塘湖,上湖,西子湖等稱謂。形態為近於等軸的多邊形,湖面被孤山及蘇堤、白堤兩條人工堤分割為5個子湖區,子湖區間由橋孔連通,各部分的湖水不能充分摻混,造成各湖區水質差異,大部分徑流補給先進入西側3個子湖區,再進入外西湖;湖水總面積5.593km2,總容積1.10億立方米,平均水深1.97米;西湖底質是一種有機質含量特別高的湖沼相沉積,屬於粉砂質粘土或粉砂質亞粘土,最上層皆為藻骸腐泥層(黑色有機質粘土),中層泥炭層或沼澤土,最下層為基底粉砂層;入湖河流部是短小的溪澗,主要補水河流為金沙澗、龍泓澗和長橋溪,泄流
西湖的美不僅在湖,也在於山。環繞西湖,西南有龍井山、理安山、南高峰、煙霞嶺,大慈山、臨石山、南屏山、鳳凰山、吳山等,總稱南山。北面有靈隱山、北高峰、仙姑山、棲霞嶺、寶石山等,總稱北山。它們像眾心拱月一樣,捧出西湖這顆明珠。山的高度都不超過400米,但峰奇石秀,林泉幽美。南北高峰遙相對峙,高插雲霄。
西湖的著名景點
西湖十景:形成於南宋時期,基本圍繞西湖分布,有的就位於湖上:蘇堤春曉、曲苑風荷、平湖秋月、斷橋殘雪、柳浪聞鶯、花港觀魚、雷峰夕照、雙峰插雲、南屏晚鍾、三潭印月,西湖十景各擅其勝,組合在一起又能代表古代西湖勝景精華,所以無論杭州本地人還是外地山水客都津津樂道,先游為快。
西湖新十景:是一九八五年經過杭州市民及各地群眾積極參與評選,並由專家評選委員會反復斟酌後確定的,它們是:雲棲竹徑、滿隴桂雨、虎跑夢泉、龍井問茶、九溪煙樹、吳山天風、阮墩環碧、黃龍吐翠、玉皇飛雲、寶石流霞。
西湖新新十景:2007年10月20日西博會開幕式晚會上,宣布了「三評西湖十景」的結果。靈隱禪宗、六合聽濤、岳墓棲霞、湖濱晴雨、錢祠表忠、萬松書緣、楊堤景行、三台雲水、梅塢春早、北街夢尋這些景點成為新一代西湖十景 .
西湖山林景點:雲棲塢、煙霞嶺、五雲山、翁家山、水樂洞、吳山城隍閣、鳳凰山、獅子峰、月輪山、南高峰、理安山、郎當嶺、鼓樓、北高峰吉祥宮、法喜寺、風篁嶺、飛來峰造像、南屏山、法鏡寺。
其它景點還有保俶挺秀、長橋舊月、古塔多情、湖濱綠廊、花圃爛漫、金沙風情、九里雲松、梅塢茶景、西山薈萃、太子野趣、植物王國、中山遺址、靈隱佛國、岳王墓廟。
西湖不但獨擅山水秀麗之美,林壑幽深之勝,而且還有豐富的文物古跡、優美動人的神話傳說,自然、人文、歷史、藝術,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西湖古跡遍布,擁有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5 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5處,還有39處文物保護點和各類專題博物館點綴其中,為之增色,是我國著名的歷史文化游覽勝地。 「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西湖,是一首詩,一幅天然圖畫,一個美麗動人的故事,不論是多年居住在這里的人還是匆匆而過的旅人,無不為這天下無雙的美景所傾倒。
陽春三月,鶯飛草長,蘇白兩堤,桃柳夾岸。兩邊是水波瀲灧,遊船點點,遠處是山色空濛,青黛含翠。此時走在堤上,你會被眼前的景色所驚嘆,心醉神馳。西湖的美景不是春天獨有,夏日裡接天蓮碧的荷花,秋夜中浸透月光的三潭,冬雪後疏影橫斜的紅梅,更有那煙柳籠紗中的鶯啼,細雨迷濛中的樓台,無論你在何時來,都會領略到不同尋常的風采。
旅遊路線
線路一:斷橋殘雪—白堤—蘇堤—雷鋒塔—柳浪聞鶯—斷橋殘雪(自行車遊玩)
線路二:遊船(三潭印月-西里湖-茅家埠)—楊公堤景區(郭庄、趙公堤、杭州花圃)—麴院風荷
線路三:花港觀魚—茅家埠—靈隱寺
線路四:六和塔—購物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西湖,是一首詩,一幅畫,感動著許許多多人。
西湖的地質相成原因
古時由於文化知識的局限,千百年來很少有人去認真探尋西湖形成的秘密。直到近代,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科學界有識之士才開始用科學的觀點和方法來探討西湖的形成。最早用地質學觀點解釋西湖成因者是日本地質學家石井八萬次郎。1909年,他在東京《地質學雜志》中撰文稱,西湖與日本的中禪寺湖相似,南山為古生代岩層的山坡,溪水北流,為西湖北山的火山岩堵塞而成。
1920年,我國著名科學家竺可楨考察西湖,首先提出西湖原是一礁湖,是錢塘江口一小灣,後來由於錢塘江夾帶的砂土堵塞其灣口而成的假說。
西湖究竟怎樣形成?經過地質工作者的多年勘測研究,「瀉湖」說流傳最廣。這一假說認為,至少距今兩千多年前,西湖還是一個淺海灣,除個別山嶺外全部淹沒在海水之中。隨著海水的沖刷,海灣四周的岩石逐漸變成泥沙沉積,使海灣變淺,錢塘江也帶來泥沙,在入海口沉積。泥沙越積越多,最終將海水截斷,內側的海水就形成了一個湖。這種現象在地質學上稱為「瀉湖」。起初,瀉湖還隨著潮水出沒。後來,經過勞動人民多次築海塘阻攔海水,再加上海平面下降,西湖才正式形成。
今天的人們很難想像,秀美的西湖曾是驚濤拍岸的海灣,千百年前的「滄海變桑田」畢竟在千百年前,假說也尚未完全證實。近年來,有地質學家提出:確切地說,西湖不是一個典型的瀉湖。持這一觀點的學者認為,關於西湖形成的詳細機制、形成的確鑿年代等,至今仍然是一個謎。
西湖的吟詠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蘇軾)
大千起滅一塵里,未覺杭潁誰雌雄(蘇軾)
都將二十四橋月,換得西湖十清秋(歐陽修)
天下西湖36處
歐陽修去了2處:
1.終潁州西湖
2。何不擇揚州西湖
蘇軾愛杭州西湖,贊美她,為何不終杭州西湖
值得深思矣!!!
輕舟短棹西湖好,綠水逶迤。芳草長堤,隱隱笙歌處處隨。
無風水面琉璃滑,不覺船移。微動漣漪,驚起沙禽掠岸飛。(歐陽修)
題臨安邸
——林升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飲湖上初晴後雨
——蘇軾
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蘇軾
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錢塘江春行
[唐]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雷峰夕照
[元] 尹廷高
煙光山色淡演錢,千尺浮圖兀倚空。
湖上畫船歸欲盡,孤峰猶帶夕陽紅。
蘇堤春曉
[明] 楊周
柳暗花明春正好,重湖霧散分林沙。
何處黃鶴破瞑煙,一聲啼過蘇堤曉。
麴院風荷
[明] 王瀛
古來麴院枕蓮塘,風過猶疑醞釀香。
尊得凌波仙子醉,錦裳零落怯新涼。
雙峰插雲
[清] 陳糜
南北高峰高插天,兩峰相對不相連。
晚來新雨湖中過,一片痴雲鎖二尖。
湖心亭
[清] 許承祖
百遍清游未擬還,孤亭好在水雲間。
停闌四面空明裡,一面城頭三面山。
與顏錢塘登樟亭望潮作
[唐] 孟浩然
百里聞雷震,鳴弦暫輟彈。
府中連騎出,江上待潮觀。
照日秋空通,浮天渤解黨。
驚濤來似雪,一座凜生寒。
平湖秋月
[宋] 孫銳
月冷寒泉凝不流,棹歌何處泛歸舟。
白蘋紅蓼西風里,一色湖光萬頃秋。
涌金門見柳
[元] 貢性之
涌金門外柳如金,三日不來成綠陰。
折取一技入城去,教人知道已春深。
南屏晚鍾
[明] 萬達甫
玉屏青障暮煙飛,給殿鍾聲落翠微。
小徑殷殷驚鶴夢,山增歸去扣柴扉。
夜泛西湖
[明] 董斯張
放棹西湖月滿衣,千山暈碧秋煙微。
二更水鳥不知宿,還向望湖亭上飛。
花港觀魚
[清] 許承祖
水上新紅漾碧虛,盧園景物盡邱墟。
就中只覺游魚樂,我亦忘機樂似魚。
西湖柳枝詞
[清] 田庶
短長條拂短長堤,上有黃鶯恰恰啼。
翠幕煙綃藏不得,一聲聲在畫橋西。
西湖留別
[唐]白居易
征途行色慘風煙,祖帳離聲咽管弦。
翠黛不須留五馬,皇恩只許住三年。
綠藤陰下鋪歌席,紅藕花中泊妓船。
處處回頭盡堪戀,就中難別是湖邊。
杭州回舫
[唐]白居易
自別錢塘山水後,不多飲酒懶吟詩。
欲將此意憑回棹,報與西湖風月知。
寄題餘杭郡樓兼呈裴使君
[唐]白居易
官歷二十政,宦遊三十秋。
江山與風月,最憶是杭州。
北郭沙堤尾,西湖石岸頭。
綠觴春送客,紅燭夜回舟。
不敢言遺愛,空知念舊游。
憑君吟此句,題向望濤樓。
和西川李尚書漢州微月游房太尉西湖
[唐]劉禹錫
木落漢川夜,西湖懸玉鉤。旌旗環水次,舟楫泛中流。
目極想前事,神交如共游。瑤琴久已絕,松韻自悲秋。
潁州從事西湖亭宴餞
[唐]許渾
西湖清宴不知回,一曲離歌酒一杯。
城帶夕陽聞鼓角,寺臨秋水見樓台。
蘭堂客散蟬猶噪,桂楫人稀鳥自來。
獨想征車過鞏洛,此中霜菊繞潭開。
題磻溪垂釣圖
[唐]羅隱
呂望當年展廟謨,直鉤釣國更誰如。
若教生在西湖上,也是須供使宅魚。
重別西湖
[唐]李紳
浦邊梅葉看凋落,波上雙禽去寂寥。
吹管曲傳花易失,織文機學羽難飄。
雪欺春早摧芳萼,隼勵秋深拂翠翹。
繁艷彩毛無處所,盡成愁嘆別溪橋。
岳鄂王墓
[元]趙子昂
鄂王墓上草離離,秋日荒涼石獸危。
南渡君臣輕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
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
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勝悲。
憶西湖
[明]張煌言
夢里相逢西子湖,誰知夢醒卻模糊。
高墳武穆連忠肅,添得新祠一座無。
西湖雜詩
[清]黃任
珍重遊人入畫圖,樓台綉錯與茵鋪。
宋家萬里中原土,博得錢塘十頃湖。
聞意索三門灣以兵輪三艘迫浙江有
[清]康有為
凄涼白馬市中簫,夢入西湖數六橋。
絕好江山誰看取?濤聲怒斷浙江潮。
南遊吟草
[現代]郁達夫
武夷三十六雄峰,九曲清溪境不同。
山水若從奇處看,西湖終是小家容。
西湖
[清]周起渭
天邊明月光難並,人世西湖景不同。
若把西湖比明月,湖心亭似廣寒宮
西湖生態
麴院風荷桃花——西湖沿岸、蘇堤、白堤等處,遍植柳樹和桃樹,形成了「一株楊柳一株桃」的代表性景觀,另外夾種玉蘭、櫻花、芙蓉、木樨等多種觀賞性植物。杭州桃花的花期一般為2月中下旬至4月上中旬。
荷花——杭州的傳統食品有荷花糕,蕭山跨湖橋遺址中曾出土蓮子化石,至少在唐代之前就有人工種植荷花,宋代楊萬里更有名句「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目前西湖湖面上共有荷花14塊區域、130畝,大部分處在北里湖與岳湖間。根據常年統計,6月初西湖荷花開始綻放,6月底進入盛花期,一直綻放送香到8月底9月初。
桂花——作為杭州市花,桂花是杭州的代表性植物之一。詩人白居易的「山寺月中尋桂子」說明早在唐代,桂花就在杭州出現。桂樹被大量種植在西湖沿岸各大公園,尤其以新西湖十景的「滿隴桂雨」和杭州植物園最負盛名。桂花可分為金桂、銀桂、丹桂、四季桂四種,以金桂、銀桂為佳。每年中秋前後,丹桂飄香,成為杭州旅遊觀光的一大亮點。桂花除供觀賞外,還具有食用價值。金桂、銀桂香氣濃郁,是加工調味品的天然原料。腌制過的桂花和白糖拌在一起,即成了杭州傳統食品之一的糖桂花。西湖桂花的花期一般從9月上旬開始,到11月初結束。
5. 找兩處關於杭州西湖美景的資料
雷峰夕照
6. 杭州西湖風景介紹
杭州西湖的景點主要包括:斷橋、雷峰塔、蘇堤等。
1、斷橋
西湖斷橋位於杭州北里湖和外西湖的分水點上,一端跨著北山路,另一端接通白堤。據說,早在唐朝斷橋就已經建成,宋代稱保佑橋,元代稱段家橋。斷橋之名得於唐朝。其名由來,一說孤山之路到此而斷,故名;一說段家橋簡稱段橋,諧音為斷橋,橋的東北有碑亭,內立「斷橋殘雪」碑。
2、雷峰塔
雷峰塔又名皇妃塔、西關磚塔,位於西湖南岸夕照山的雷峰上。雷峰塔初建於977年,是吳越忠懿王錢弘俶為供奉佛螺髻發舍利而建。因塔成之時恰逢北宋追謚錢弘俶逝去不久的夫人孫氏為「皇妃」,所以命名為「皇妃塔」。
3、蘇堤
蘇堤位於西湖西側,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棲霞嶺下,全長近3千米,是北宋詩人蘇東坡任杭州知州時,疏浚西湖,利用挖出的葑泥構築而成。後人為了紀念蘇東坡治理西湖命名為蘇堤,沿堤建有映波、鎖瀾、望山、壓堤、東浦、跨虹6座單孔石拱橋。
(6)西湖美景資料擴展閱讀:
位置境域
西湖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龍井路1號,杭州市區西部,景區總面積49平方千米,湖面面積為6.38平方千米,中心地理坐標:北緯30°14′45″, 東經120°8′30″。
地質地貌
西湖南、西、北三面環山,東鄰城區,南部和錢塘江隔山相鄰,湖中白堤、蘇堤、楊公堤、趙公堤將湖面分割成若干水面,湖中有三島,西湖群山以西湖為中心,由近及遠可分為四個層次,海拔高度從50至400米依次抬升,形成「重重疊疊山」的地貌景觀。
西湖與群山的第一層次相連,與後三個層次的距離,分別為1650米、3450米和5600米,在湖中看山景,仰角在5°以內。
7. 描寫西湖美景的古詩
蘇軾《夜泛西湖》詩:
菰蒲無邊水茫茫,荷花夜開風露香。
漸見燈明出遠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又《湖上夜歸》詩:
我飲不盡器,半酣尤味長。籃輿湖上歸,春風吹面涼。
行到孤山西,夜色已蒼蒼。清吟雜夢寐,得句旋已忘。
尚記梨花村,依依聞暗香。
又《懷西湖寄晁美叔》詩:
西湖天下景,游者無愚賢。深淺隨所得,誰能識其全。
嗟我本狂直,早為世所捐。獨專山水樂,付與寧非天。
三百六十寺,幽尋遂窮年。所至得其妙,心知口難傳。
至今清夜夢,耳目余芳鮮。君持使者節,風采爍雲煙。
清流與碧巘,安肯為君妍。胡不屏騎從,暫借僧榻眠。
讀我壁間詩,清涼洗煩煎。策杖無道路,直造意所使。
應逢古漁父,葦間自夤緣。問道若有得,買魚弗論錢。
李奎《西湖》詩:
錦帳開桃岸,蘭橈系柳津。鳥歌如勸酒,花笑欲留人。
鍾磬千山夕,樓台十里春。回看香霧里,羅綺六橋新。
蘇軾《開西湖》詩:
偉人謀議不求多,事定紛紜自唯阿。
盡放龜魚還綠凈,肯容蕭葦障前坡。
一朝美事誰能繼,百尺蒼崖尚可磨。
天上列星當亦喜,月明時下浴金波。
周立勛《西湖》詩:
平湖初漲綠如天,荒草無情不記年。
猶有當時歌舞地,西泠煙雨麗人船。
夏煒《西湖竹枝詞》:
四面空波卷笑聲,湖光今日最分明。
舟人莫定游何外,但望鴛鴦睡處行。
平湖竟日只溟濛,不信韶光只此中。
笑拾楊花裝半臂,恐郎到晚怯春風。
行觴次第到湖灣,不許鶯花半刻閑。
眼看誰家金絡馬,日駝春色向孤山。
春波四合沒晴沙,晝在湖船夜在家。
怪殺春風歸不斷,擔頭原自插梅花。
歐陽修《西湖》詩:
菡萏香消畫舸浮,使君寧復憶揚州。
都將二十四橋月,換得西湖十頃秋。
趙子昂《西湖》詩:
春陰柳絮不能飛,兩足蒲芽綠更肥。
只恐前呵驚白鷺,獨騎款段繞湖歸。
袁宏道《西湖總評》詩:
龍井饒甘泉,飛來富石骨。蘇橋十里風,勝果一天月。
錢祠無佳處,一片好石碼。孤山舊亭子,涼蔭滿林樾。
一年一桃花,一歲一白發。南高看雲生,北高見月沒。
楚人無羽毛,能得凡游越。
范景文《西湖》詩:
湖邊多少游觀者,半在斷橋煙雨間。
盡逐春風看歌舞,凡人著眼看青山。
張岱《西湖》詩:
追想西湖始,何緣得此名。恍逢西子面,大服古人評。
冶艷山川合,風姿煙雨生。奈何呼不已,一往有深情。
一望煙光里,蒼茫不可尋。吾鄉爭道上,此地說湖心。
潑墨米顛畫,移情伯子琴。南華秋水意,千古有人欽。
到岸人心去,月來不看湖漁燈隔水見,堤樹帶煙熇。
真意言詞盡,淡妝脂粉無。問誰能領略,此際有髯蘇。
又《西湖十景》詩:
一峰一高人,兩人相與語。此地有西湖,勾留不肯去。
(兩峰插雲)
湖氣冷如冰,月光淡於雪。肯棄與三潭,杭人不看月。
(三潭印月)
高柳蔭長堤,疏疏漏殘月。蹩躠步松沙,恍疑是踏雪。
(斷橋殘雪)
夜氣滃南屏,輕嵐薄如紙。鍾聲出上方,夜渡空江水。
(南屏晚鍾)
煙柳幕桃花,紅玉沉秋水。文弱不勝夜,西施剛睡起。
(蘇堤春曉)
頰上帶微酡,解頤開笑口。何物醉荷花,暖風原似酒。
(麴院風荷)
深柳叫黃鸝,清音入空翠。若果有詩腸,不應比鼓吹。
(柳浪聞鶯)
殘塔臨湖岸,頹然一醉翁。奇情在瓦礫,何必藉人工。
(雷峰夕照)
秋空見皓月,冷氣入林皋。靜聽孤飛雁,聲輕天正高。
(平湖秋月)
深恨放生池,無端造魚獄。今來花港中,肯受人拘束?
希望能多給點分 、 Thank you啦
8. 西湖美景美在什麼地方
西湖風景不僅有很多神奇的傳說流傳至今,還有古今無數中外文人墨客留下的贊回美之詞。比如答蘇軾的《飲湖上,初晴雨後》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如此富有濃厚歷史內涵和藝術氣息的西湖,您是不是已經心動了呢。
9. 有關杭州西湖的資料
一、西湖古稱「錢塘湖」,又名「西子湖」,古代詩人蘇軾就對它評價道:「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西湖形態為近於等軸的多邊形,湖面被孤山及蘇堤、白堤兩條人工堤分割為5個子湖區,子湖區間由橋孔連通,各部分的湖水不能充分摻混,造成各湖區水質差異
大部分徑流補給先進入西側3個子湖區,再進入外西湖;湖水總面積5.593平方公里;,總容積1.10億立方米,平均水深1.97 米;西湖底質是一種有機質含量特別高的湖沼相沉積,屬於粉砂質粘土或粉砂質亞粘土,最上層皆為藻骸腐泥層(黑色有機質粘土)
中層泥炭層或沼澤土,最下層為基底粉砂層;入湖河流部是短小的溪澗,主要補水河流為金沙澗、龍泓澗和長橋溪泄流。西湖,是一首詩,一幅天然圖畫,一個美麗動人的故事,不論是多年居住在這里的人還是匆匆而過的旅人,無不為這天下無雙的美景所傾倒。
陽春三月,鶯飛草長。蘇白兩堤,桃柳夾岸。兩邊是水波瀲灧,遊船點點,遠處是山色空濛,青黛含翠。此時走在堤上,你會被眼前的景色所驚嘆,甚至心醉神馳,懷疑自己是否進入了世外仙境。
而西湖的美景不僅春天獨有,夏日裡接天蓮碧的荷花,秋夜中浸透月光的三潭,冬雪後疏影橫斜的紅梅,更有那煙柳籠紗中的鶯啼,細雨迷濛中的樓台------無論你在何時來,都會領略到不同尋常的風采。
西湖十景形成於南宋時期,基本圍繞西湖分布,有的就位於湖上。蘇堤春曉、曲苑風荷、平湖秋月、斷橋殘雪、柳浪聞鶯、花港觀魚、雷峰夕照、雙峰插雲、南屏晚鍾、三潭印月,西湖十景個擅其勝,組合在一起又能代表古代西湖勝景精華,
所以無論杭州本地人還是外地山水客都津津樂道,先游為快。 新西湖十景是一九八五年經過杭州市民及各地群眾積極參與評選,並由專家評選委員會反復斟酌後確定的,
它們是:雲棲竹徑、滿隴桂雨、虎跑夢泉、龍井問茶、九溪煙樹、吳山天風、阮墩環碧、黃龍吐翠、玉皇飛雲、寶石流霞。 其它景點還有保叔挺秀、長橋舊月、古塔多情、湖濱綠廊、花圃爛漫、金沙風情、九里雲松、梅塢茶景、西山薈萃、太子野趣、植物王國、中山遺址、靈隱佛國、岳王墓廟.
二、好傳說
西湖:在很久以前,天上的玉龍和金鳳在銀河邊上的仙島上找到了一塊白玉,他們琢磨了很多年成了明珠,但這顆寶珠被王母娘娘發現了,娘娘將把寶珠搶走
玉龍金鳳趕去索珠,王母不肯,便就發生了爭搶,王母的手一松,明珠就降落到凡間變成了西湖,玉龍金鳳也隨之下凡了,化成玉龍山(玉皇山)和鳳凰山,守護著西湖;
白蛇傳:西湖中還流傳著許仙和白娘子的動人愛情故事,也因為這個故事讓西湖遠近聞名。
雷峰塔:在某種意義上,它名播萬里正是因為壓著白娘子。當《白蛇傳》中出現了雷峰塔後,一個悲愴的結局無可挽回地出現了。
西湖三奇:孤山不孤:皇帝在西湖遊玩時住在這座山,便為它取名為孤山,可是孤山並不孤獨,它四周有山水的陪伴,卻又被稱為「孤山」,所以被譽為是「西湖三絕」之一
斷橋不斷:每至冬日下雪時,斷橋上殘留著積雪,遠遠望去就彷彿斷了一般,人們便稱那是「斷橋」;長橋不長:傳說梁山伯與祝英台,兩人在橋上送別,依依不捨,來回送了十八次,一條本來50多米的橋兩人走了一天所以稱之為「長橋」。
(9)西湖美景資料擴展閱讀:
西湖以其湖光山色和深厚人文底蘊,吸引了歷代文人墨客的眷顧,因此在文學方面也留下了諸多名篇和典籍。《武林掌故叢編》、《西湖夢尋》、《西湖集覽》與新舊《西湖志》、《湖山便覽》等記載了大量關於西湖和古代杭州的史跡掌故。
另外,近現代眾多作家也與西湖結緣。在詩詞方面,白居易、蘇軾、柳永、楊萬里、林逋、徐志摩、胡適等詩人留下了無數佳句;在散文方面,張岱、魯迅、俞平伯、郁達夫、宗璞等名家則寫下了眾多名篇。以下例舉部分與西湖緊密關聯的文學作品。
10. 杭州西湖的資料
1、西湖,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西面,是中國大陸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和版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權它是中國大陸主要的觀賞性淡水湖泊之一,也是現今《世界遺產名錄》中少數幾個和中國唯一一個湖泊類文化遺產。
2、杭州之美,美在西湖,自古就有「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杭州,因為有西湖而被人稱之為「天堂」,西湖因為杭州而成為一顆明珠。自古以來,「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美是杭州」,西湖與杭州如水乳相容,相伴千百年來,構成了人們心中最美的一道風景。
(10)西湖美景資料擴展閱讀:
1、西湖十景形成於南宋時期,基本圍繞西湖分布,有的就位於湖上。蘇堤春曉、曲苑風荷、平湖秋月、斷橋殘雪、柳浪聞鶯、花港觀魚、雷峰夕照、雙峰插雲、南屏晚鍾、三潭印月,組成了西湖十景。
2、八十年代,經過評選,又新增了新西湖的十景:雲棲竹徑、滿隴桂雨、虎跑夢泉、龍井問茶、九溪煙樹、吳山天風、阮墩環碧、黃龍吐翠、玉皇飛雲、寶石流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