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景景觀 » 形成風景區

形成風景區

發布時間: 2020-12-22 14:15:04

Ⅰ 按景區形成的原因可將景區劃分為幾大類

人類活動景區、自然景區、建築景區

Ⅱ 三清山旅遊景區奇峰怪石景觀形成的主要原因

這要分情況
三清山的"司春女神"是由於風化
"巨蟒出山"則是因為山坡常沿節理面剝蝕崩塌後退形成
還有一種是由垂直斷層形成
總結一下:三清山主要形成原因有三種
1.風化
2.節理
3.垂直斷層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哦

Ⅲ 旅遊景區形成的條件有哪些

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管理辦法索引號:發文號:生成日期:2008-5-5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旅遊局令 (第23號令)
《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管理辦法》業經2005年7月6日國家旅遊局局長辦公會議討論通過,現予公布,自2005年8月5日起施行。
國家旅遊局局長 邵琪偉

二○○五年七月六日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管理辦法

第一條 為了全面推行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工作,規范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程序,促進旅遊景區發展,特製定本辦法。

第二條 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工作,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旅遊景區質量等級的劃分與評定》(GB/T 17775—2003)及國家旅遊局頒布的有關評定細則進行。

第三條 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工作,遵循自願申報、分級評定、動態管理、分類指導的原則。 第四條 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正式開業從事旅遊經營業務一年以上的旅遊景區,包括風景區、文博院館、寺廟觀堂、旅遊度假區、自然保護區、主題公園森林公園地質公園、游樂園、動物園、植物園及工業、農業、經貿、科教、軍事、體育、文化藝術等旅遊景區,均可申請參加質量等級評定。

第五條 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是指對具有獨立管理和服務機構的旅遊景區進行評定,對園中園、景中景等內部旅遊點,不進行單獨評定。

第六條 國家旅遊局負責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標准、評定細則的制訂工作,負責對質量等級評定標准實施進行監督檢查。

第七條 國家旅遊局組織設立全國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全國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負責全國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工作的組織和管理。
各省級旅遊行政管理部門組織設立本地區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並報全國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備案。根據全國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的委託,省級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進行相應的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工作的組織和管理。

第八條 3A級、2A級、1A級旅遊景區由全國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委託各省級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負責評定。省級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可以向條件成熟的地市級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機構再行委託。

4A級旅遊景區由省級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推薦,全國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組織評定。

5A級旅遊景區從4A級旅遊景區中產生。被公告為4A級旅遊景區一年以上的方可申報5A級旅遊景區。5A級旅遊景區由省級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推薦,全國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組織評定。

第九條 各級旅遊景區的質量等級評定工作按照「創建、申請、評定、公告」的程序進行。
第十條 參加創建質量等級的旅遊景區要按照國家標准和評定細則的要求,制定創建計劃,明確責任目標,落實各項創建措施。

第十一條 旅遊景區在創建計劃完成後,進行自檢。自檢結果達到相應等級標准和細則規定的旅遊景區,填寫《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報告書》,並向當地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機構提出評定申請。經當地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機構審核同意,向上一級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機構推薦參加相應質量等級的正式評定。

第十二條 現場評定工作由負責評定的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機構委派評定小組承擔。評定小組採取現場檢查、資料審核、抽樣調查等方式進行現場評定工作。

第十三條 現場評定符合標準的旅遊景區,由負責評定的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機構批准其質量等級,並向社會公告。

第十四條 全國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適時公告新達標的各級旅遊景區名單。

第十五條 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現場工作由具有相應資格的檢查員擔負。根據所評定的旅遊景區的資源類型與特色,應有一名相應專家作為評定小組成員。

第十六條 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檢查員分為國家級檢查員和地方級檢查員。國家級檢查員由全國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聘任。地方級檢查員由省級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聘任。 第十七條 檢查員要接受旅遊景區的監督,不得徇私舞弊。各級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機構要加強對檢查員的監督管理,對有違規行為的檢查員取消其檢查員資格。

第十八條 被委託的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機構出現違規操作的,上級評定機構可以撤銷委託其已獲得的最高等級的評定許可權。

第十九條 各級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機構對所評旅遊景區要進行監督檢查和復核。監督檢查採取重點抽查、定期明查和不定期暗訪以及社會調查、聽取遊客意見反饋等方式進行。全面復核至少每三年進行一次。

第二十條 等級復核工作主要由省級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組織和實施。全國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有計劃、有重點進行復核。

第二十一條 經復核達不到要求的,或被遊客進行重大投訴經調查情況屬實的景區,按以下方法作出處理: 1、由相應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根據具體情況,作出簽發警告通知書、通報批評、降低或取消等級的處理。對於取消或降低等級的景區,需由相應的評定機構對外公告。2、旅遊景區接到警告通知書、通報批評、降低或取消等級的通知後,須認真整改,並在規定期限內將整改情況上報相應的等級評定機構。3、凡被降低、取消質量等級的旅遊景區,自降低或取消等級之日起一年內,不得重新申請新的資質等級。

第二十二條 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簽發警告通知書、通報批評、降低或取消等級的處理許可權如下: 1、1A、2A、3A旅遊景區達不到標准規定,省、自治區、直轄市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有權簽發警告通知書、通報批評、降低或取消等級。降低或取消等級的通知,須報國家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備案。 2、4A、5A旅遊景區達不到標准規定,省、自治區、直轄市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有權簽發警告通知書、通報批評,並報國家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備案。如認為應作出降低或取消等級的處理,須報國家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審批。 3、國家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有權對各質量等級的旅遊景區,作出簽發警告通知書、通報批評、降低或取消等級通知的處理,但需事先通知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旅遊局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

第二十三條 旅遊景區質量等級的標牌、證書由全國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統一製作,由相應評定機構頒發。

第二十四條 旅遊景區質量等級標牌,須置於旅遊景區主要入口最明顯位置,並在對外宣傳資料中正確標明其等級。

第二十五條 本辦法由國家旅遊局負責解釋。

第二十六條 本辦法自二00五年八月五日起施行,一九九九年九月三十日制定的《旅遊區(點)質量等級評定辦法》同時廢止。

Ⅳ 火山噴發而形成的著名風景區。

1、富來士山

富士山是日本精自神、文化的經典象徵之一,在日本人的心中是一座蘊含著自然魅力,優美、庄嚴的神山。自古以來一直是日本文學者謳歌的主題,同時也是日本人崇敬的聖地,是日本民俗宗教的一部分。

2、長白山

長白山脈是歐亞大陸東緣的最高山系,地處吉林省東南部,位鄰中國與朝鮮邊界。長白山脈,是松花江、圖們江和鴨綠江的發源地,其中松花江發源於長白山天池。1961年建立了2150平方千米的長白山國家自然保護區。

3、湖光岩

湖光岩風景區位於中國大陸最南端湛江市區西南18公里處,被聯合國地質專家稱為研究地球與地質科學的「天然年鑒」。總面積為38平方公里,園區是一個以瑪珥火山地質地貌為主體,兼有海岸地貌、構造地質地貌等多種地質遺跡,自然生態良好的公園。

4、五大連池

五大連池風景區由五大連池湖區:蓮花湖、燕山湖、白龍湖、鶴鳴湖、如意湖組成串珠狀的湖群,以及周邊火山群地質景觀、相關人文景觀、植被、水景等組成。

5、達里諾爾湖

達里諾爾湖又稱達里湖,漢語譯為「大海一樣的湖」。是內蒙古地區四大名湖之一,內蒙古赤峰市最大的湖泊。

Ⅳ 武陵源風景區地貌是怎樣形成的

武陵源風景區地貌屬於石英砂岩峰林地貌。形成這種地貌有幾個方面的因素。一是岩石為石英砂岩,質純,以石英為主,厚層狀,堅硬穩定,有利於自然造型雕塑,增強形象感;二是岩層產狀平緩,增加了岩石的穩定性,為峰林地貌形成提供了先決條件;三是岩層發育兩組以上垂直節理,節理間距一般15至20餘米,為塑造峰林地貌提供了構造條件。在區域新構造運動的間歇抬升背景下,流水侵蝕切割、物理風化作用、化學風化及生物根劈等多種外營力的作用首先從岩層節理開始,使裂隙逐漸加寬,天長日久演化形成峰林地貌,其特點是高峻、頂平、壁陡。

Ⅵ 張家界風景區是如何形成的

張家界地質形成的原因: 在張家界市區境內,由於受地理、地層、構造、氣候等諸多條件的影響,便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地貌奇觀。從地勢上來看,張家界市西接雲貴高原,東臨洞庭湖,北與鄂西山區接壤,南又與雪峰山毗連。其總的地勢是:東南與中部低,四周高,沿澧水河流兩岸,又有一塊一塊的沖積土平原。該市境內一年四季,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溪流發育,各條溪流的均匯集到澧水河,然後從西向東,一直流進八百里洞庭湖。湖內,沉積著幾十米幾百米厚的泥沙。與洞庭湖相反,從東向西,地勢又逐漸升高,到市區中心地段,便出現了海拔高達1500餘米的天門山、七星山等高山峻嶺。有高山峻嶺,又有低谷平原,這就是本區獨特的流水侵蝕地貌。 武陵源景區內的巨厚的石英砂岩,產狀平緩,使岩層不能沿層面薄弱部位滑塌,覆蓋在志留系柔性的頁岩之上。重力作用,使得剛性的石英砂岩垂直節理發育,在水流強烈的侵蝕作用下,岩層不但解體、崩塌,流水搬運,殘留在原地的便形成雄、奇、險、秀、幽、曠等千奇百怪的峰林,是武陵源風景區的主體。慈利縣五雷山風景勝地,同樣也是由同一層位的石英砂岩組成,岩層產狀也平緩。五台山頂部有黃綠色的頁石、泥灰岩覆蓋,它是隔水岩系,可以保護下伏砂岩免受流水侵蝕。
流水侵蝕地貌在市域另一個突出的表現是由於地殼上升,溪流向下切割作用加大,來不及將河流拓寬,而使河谷形成隘谷、峽谷。河的谷底極竄成線形,兩壁陡峻,灘多水急。張家界市澧水源頭、婁水上游、茅岩河段,就是這種河谷地貌。
喀斯特地貌近年來學術界也稱岩溶地貌,也是張家界地貌的另一突出的特點。約佔全市面積百分之四十左右,且種類,不論地表、地干,其堆積物均發育齊全,是我國湘西北喀斯特地形發育地區的一個組成部分。桑植縣、慈利縣大部,武陵源區、永定區東南部是這一地形發育的地區。地表喀斯特地形的溶溝、溶槽、石芽、干谷、石丘、石陵市內各地可見,唯石林在市區少見,在天門山風景區能見到一些單個石柱,但很少成林。湘西北地區只有在自治州花垣縣小排吾一地,有一片石林,俗稱「石欄柵」,頗引人注意, 也吸引了不少遊人學者觀光考察。 地下喀斯特溶洞、喀斯特堆積物形態。在張家界,更是堪稱一絕。其溶洞規模,桑植縣的九天洞能列入世界洞穴學會會員洞,也真不愧為亞洲第一洞的響亮稱號,可見不是一般。九天洞和位於武陵源區的黃龍洞,是張家界地下喀斯特地形的代表。它們集溶洞、溶洞河、暗河、落水洞、漏斗為一體。其洞內喀斯特堆積物,石鍾乳、石筍、石柱更是千姿百態,變化萬千,可以說,想什麼,像什麼,極大地拓展了遊人想像的空間,往往使人很難找到恰當的詞彙和語言來贊美她。

Ⅶ 三清山旅遊景區奇峰怪石形成主要原因

三清來山屬於花崗岩景觀地貌。源
概括一下成因:主要是岩石的物理風化和化學風化。花崗岩是緻密塊狀結構的岩體,堅硬不透水,抗風化能力強,所以能夠形成高聳的山。花崗岩是由石英,鉀長石,斜長石晶體組成,還有少量黑雲母和角閃石。在這些成分中黑雲母和角閃石抗風化能力差,在濕熱條件下會風化成粘土礦物,這樣花崗岩的透水性就增加了,風化速度也因此加快,進一步促進了其他組分的風化。如果遇寒冷,花崗岩體自身會熱脹冷縮,還有水分進入岩體結冰,冰的膨脹造成岩石碎裂脫落,頻繁地熱脹冷縮加速了花崗岩的冰劈作用,於是形成了三清山獨特的絕壁、石柱。

Ⅷ 地貌是風景形成的基礎

一、地貌是風景的主導美因子

我們強調風景是多種美因子的組合,但各美因子之間有無主次之分?各類美因子對風景區形成的貢獻大小如何?通過分析各種風景區的美可知,地貌在風景的形成中有著重要的地位,風景區的美都是建立在地貌基礎上的。地貌與其他美因子之間的關系有以下3種情況:

1.風景區的美完全由地貌主導,看風景就是看純粹的地貌

這種情形相當多,可以分為4種情況:①地貌已非常之美,增添其他設施反而會畫蛇添足,如張家界的柱狀峰、路南的石林、新疆的魔鬼城;②不宜興建設施的風景區,如優美的草原風光、洞穴風景等;③條件過於惡劣,既難於建設,又沒有建設必要的風景區,如雲南的玉龍雪山、四川的四姑娘山以及冰川、冰塔林景色;④新發現或開發不久的景區,尚未修建建築設施。

2.風景區的美由眾多美因子共同作用,但地貌是作用最大的美因子

地貌是風景區的基礎,其他一切美因子都只是對地貌進行美的加工,只是起錦上添花的作用。以峨眉山為例,有十大勝景和四大自然奇觀,十景中有8個與地貌有關,只有聖積晚鍾和金頂祥光是人工修建而成,而金殿如不位於金頂的巔峰,也不會這樣美;四大自然奇觀中,佛光、雲海、日出是地貌與天象、氣候相結合的產物,聖燈則由地質原因形成。峨眉山雖然以佛教聖地著稱,地貌卻是其美的主導因子。

對以建築物為核心的風景區,古人留有很多名篇佳作。如黃鶴樓,崔顥寫「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李白寫「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又如岳陽樓,杜甫只寫「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未及建築物一句。岑參的《與高適薛據登慈恩寺浮圖》是直接描寫建築物較多的一首詩,他用8 句來描寫慈恩寺浮圖(今西安大雁塔)及登塔的感受,卻用了10句來描寫遠近的景物。可見顯示建築物的美,地貌等自然物仍是主導,建築物僅為觀賞這些地貌美創造了條件。

3.風景區其他美因子的貢獻大於地貌的貢獻,但離開了地貌,這些美因子將不復存在

對岩石進行加工,其產物之美似乎與地貌無關,如在懸崖上開鑿的石窟、樂山大佛、埃及的獅身人面像等,但如沒有岩石,這些建築、雕刻就將不復存在。因此,地貌仍然是它們美的基礎。它們的美,在於與地貌的和諧統一,除去地貌,其美也會隨之消失。

二、地貌是眾多美因子的組織者,是美的結構基礎

美來源於結構,來源於眾多美因子的美妙組合。風景是地貌、自然負載物、文化負載物、科學內涵的綜合體,其美因子不下數十種,組合關系極為復雜,結構更加重要。在如此眾多的美因子中只有地貌能與其他所有的美因子都發生聯系,將它們全部連接起來,構成一個整體。地貌表現為地面的起伏形態,植被生長於地面之上,如毛與皮的關系;動物生活於地面之上,地面就是動物活動的場所;煙雲、冰雪、光照覆蓋、籠罩於地面之上;文化是人類活動的結果等。從美學的角度看,純人造物可以按人的願望和靈感任意設計、組合,而風景區的美是在地貌基礎上的加工,一切參與組合的美因子必須適應地貌的特徵。這種「適應」包含兩個意義:①一定的地貌與一定的美因子結合可以產生特殊類型的程度極高的美;②風景區的一切美都是在地貌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是地貌美的增強與提高,兩方面必須統一協調。

以水為例,河流在平原上便有「長河落日圓」或「秋水共長天一色」的美;河流與懸崖(或陡坎)的組合便形成瀑布,如黃河壺口瀑布、貴州黃果樹瀑布以及河南雲台山瀑布。

九寨溝的美,世界罕見,故以此為例分析地貌如何成為眾多美因子的組織者。九寨溝位於青藏高原的邊緣,最高山峰4558m,是典型的高山深切峽谷。溝口海拔約2000m,相對高差2000m以上,到溝頭的草湖、長湖等,海拔為3000 余米,正處於河流的青年期。谷底的縱剖面遠未達到圓滑的曲線,而是呈階梯狀下降1000m,於是在平坦處形成海子,坡度稍小處形成灘或激流,陡崖處則成瀑布。因而九寨溝是由海子、激流和瀑布組合而成的峽谷風景。其中共有114個海子(湖、潭)、5個鈣華灘、11段激流、17個瀑布、數十個泉及12座峰和茂密的森林。高山峽谷和坡度大並呈階梯狀便是這些不同類型風景的成因,即是眾多美因子的組織者。有了地形條件,還需有充足的水源供給才能形成以海子瀑布為主的景觀。高原匯水面大,深切的峽谷正是地表降雨、融雪水和地下水的主要排泄區,從而有豐富的水源。則查窪溝盡頭的長海長4349m,寬600m,最深處達百餘米,湖水主要來自高山積雪;日則溝的熊貓海瀑布高80m,是九寨溝落差最大的瀑布,它被巨石截成數段,數節疊瀑,一氣呵成,直落谷底;諾日朗瀑布落差24m,寬270m,是九寨溝最寬的瀑布(黃果樹瀑布寬81m);珍珠灘瀑布以下是九寨溝水勢最猛的激流,捲起千堆浪花,洶涌澎湃,向前狂奔。溝谷深切地下水面以下,不僅使九寨溝水源豐富,還形成眾多懸泉,如劍岩懸泉,從山峰半腰垂直泄下,高130多米,如白練懸空、玉珠散地,具有輕盈婀娜的身姿。

九寨溝地下水不但清澈,且在厚3000~5000m的石灰岩中長距離運動,溶解了大量的鈣離子,當排出地面壓力降低、CO2 大量逸出時,碳酸鈣便迅速沉積,形成鈣華。茂密的森林,清澈的水,大量無污染的鈣華沉積,進一步將九寨溝的風景推上了美的頂峰。

九寨溝的114個海子,或以倒影取勝,或以色彩爭雄,但水的清澈卻是其基本條件。如果九寨溝的水是渾濁的,那些動人的美將會消失。火花海以反光為特點,湛藍的水面波平如鏡,如同一塊翡翠掩映在翠綠的叢林中,每當晨曦初照,湖面閃爍出朵朵火花。犀牛海的美麗倒影是眾海之冠,雲霧縹緲時的倒影亦真亦幻,分不清哪兒是天、哪兒是水。鏡海為森林包圍,對面是山峰,明鏡般的海面將水上景物——紅葉、綠樹、藍天、白雲,神奇地復制在水面。

鈣華沉積不僅給九寨溝景區增加了美,而且增加了其神奇的色彩。雙龍海中有兩條蛟龍式的生物鈣華礁堤,卧龍海底有一條乳黃色的碳酸鈣沉積,其外形像一條沉卧水底的巨龍,湖面平靜時蛟龍沉睡海底,微風輕拂時便徐徐蠕動,波浪起伏時則搖頭擺尾。珍珠灘是巨大的鈣華灘,鈣華表面布滿坑洞,湍急的流水撞擊時,濺起無數水花,在陽光照射下,宛如無數跳動的珍珠。諾日朗群海是經谷底田埂般的鈣華分割,使海子呈梯田狀群集而成,湖水翻越鈣華堤而過,在樹叢中穿行,由瀑布與激流串聯起各個海子,綠樹青翠,海子湛藍,疊瀑與水花輕盈,一派醉人景色。

植被使九寨溝更加嬌艷嫵媚、絢麗斑斕,五花海因湖底鈣華沉積、各種色澤鮮艷的藻類及沉水植物分布的差異,形成許多五彩斑斕的色塊,與岸上彩林倒影相互點染,色彩斑斕如同變幻莫測的萬花筒,故名五花海。盆景灘布滿白楊、杜鵑、松柏……碧瑩的水從林間流過,如同巨大的翡翠盆景。孔雀河兩岸層林盡染,落葉布滿整條河川,從高處俯視,一道斑斕激流牽扯著一個彩色世界,如開屏的孔雀。九寨溝,初春萬紫千紅,盛夏是綠色的海洋,深秋則層林盡染,此時湖水更藍,藍天、白雲、雪峰、彩林倒映湖中,呈現出嬌艷絢麗的景色。

以深切的V字形峽谷橫剖和陡而呈階梯狀的峽谷縱剖為特點的峽谷地貌,決定了九寨溝有豐富、優質和富鈣的水源,水源又催生茂密的植被,從而共同形成夢幻般的美景。因而地貌是諸多美因子的組織者,九寨溝的地貌是由處於青藏高原邊緣這一大地貌決定的。

三、地貌是景區美學價值提高的起點和基礎

以河南濟源市王屋山風景區(世界地質公園)為例來說明這個問題。

1.地理位置和特殊的地貌產生了始祖文化

我們將本民族發生發展的各種神話傳說稱為始祖文化。始祖文化是根據民族聚集中心地區特殊的地貌而創造出來的。王屋山就具備這種條件。司馬遷說:「三河在天地之中,若鼎足」。王屋山正位於三河(河東、河內、河南)的中心點,又在雄偉的太行、黃河之間,其主峰天壇山是太行山南緣一座秀麗的山峰,峰頂有水平產出不整合於其上的新元古代石英岩,高踞於太行山主體之上,成為附近的最高峰,像一個天地交流的祭壇,故名天壇山。神話傳說便由這些特點演繹而成,如傳說女媧在這里煉石補天,並從海里捉來巨鰲,用它的四條腿來撐天,而把鰲身棄在西邊,便是巨大而平頂的鰲背山。

2.始祖文化演化為道教文化

天壇山以南的封門斷層,其南為中生代的沉積岩,其北為太古宙的變質岩,兩者顏色形貌差別極大,故有移山的傳說,列禦寇寫有《愚公移山》。道教興起後天壇山自然成為道教的中心,被尊為第一福地洞天,修建了陽台官、紫微宮、總仙宮等許多宏偉精美的宮觀。唐代道教在這里達到極盛,唐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曾在此修行。

3.道教文化演化成環保文化

人民群眾將始祖文化發生地和道教中心視為神山,自覺地保護其一草一木。玉真公主道觀附近,當地群眾曾有不去打柴的習慣。因《射鵰英雄傳》而被人知的丘處機,曾是這里的道士,他曾隨成吉思汗西征,深得信任。有關成吉思汗頒布保護天壇山聖旨的碑記以及明嘉靖皇帝下發保護此山聖旨的碑記,現在都保存完好。因而這里森林茂密,蒼翠欲滴,春天連翹怒放,漫山金黃;入秋黃櫨的紅葉與橡樹的黃葉相間,色彩斑斕,為景區增添了無限的美。此地良好的生態完全是注重保護的結果。

4.葯王的活動使文化沉澱愈益深厚

良好的生態環境,使得王屋山地區葯用植物繁多,吸引了唐代醫學家、葯物學家孫思邈長期在此活動,他去世後亦埋葬於此地。孫思邈被尊為葯王,王屋山也因此提高了文化價值。

5.眾多神話傳說提高了旅遊者對景區的興趣

王屋山風景區傳說很多,如傳說燕蘿子在此修成神仙,他夫人捨不得飼養的禽畜,便「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一位道士追蹤氣脈,插一根枯枝作標記,第二天枯枝居然成活,便有「不老泉」的故事等。

6.疑似《紅樓夢》中太虛幻境發源地

《紅樓夢》中說,賈寶玉是由女媧煉石補天後剩下的那一塊石頭化生而來,而女媧補天的故事傳說就在此地發生,可以說,此處便是賈寶玉的故鄉。 「大」、「太」相通,「荒」、「行」諧音,故曹雪芹所稱的大荒山可能就是「太行山」。天壇山所在是一道長嶺,天壇山、日精峰、月華峰是這一道長嶺中的3個高點,埂為地勢高起的長條形地方,加以此處森林茂盛、鬱郁蔥蔥,似是紅樓夢中的青埂峰。《紅樓夢》中的赤霞宮、靈河、絳珠草似是在此地都可找到對應之物,難不成曹雪芹是參照此地描寫的太虛幻境?

7.特殊的地貌成為關隘建設的基礎

沿斷層多為低谷,於是景區南緣斷層形成的低地便成為叢山中晉豫的交通之道,在險要處——封門口設置了關隘,每天有固定的開關、閉關時間,對過關還有些要求。抗日戰爭時期日軍欲從這里進軍山西,中國軍隊在封門口扼險拒守,致使日軍久攻不下,傷亡慘重。

8.特殊的地質地貌,形成特有的自然奇觀

「王母娘娘過天燈」是天壇山特有的自然奇觀,無風的夜裡,可見點點「燈火」從天壇山北西的王母洞升起,經天壇峰向南飄去,古人有許多詩贊美這一奇觀。類似景象也見於峨眉山、廬山,但卻沒有天壇山這樣明亮、密集、壯觀。其應是斷層錯開深部連續電場後由感應生成。

海上和沙漠都可見海市蜃樓,天壇山也常出現山市蜃樓,其成因為:景區森林蒸騰形成濕度大的上升氣團,與景區外禿山形成的乾燥上升氣團相遇,氣團界面清晰穩定時產生的光學現象。

風景區美學價值的提高是一個錦上添花的過程。地貌基礎是這一過程的起點,起點越高,後來加入的美因子愈多,風景就愈美。

9.豐富的地質遺跡,為王屋山戴上了「世界地質公園」的桂冠

天壇山的快速上升,使山體遭受深深的剝蝕,暴露了豐富的地質遺跡,使之成為一個科學資源的寶庫,助其取得了「世界地質公園」的桂冠。重要的地質遺跡有以下幾處:

1)大陸地殼剛從洋殼中萌生,最先露出海面的島嶼(陸地)稱為陸核。天壇山景區古中元古代地層厚數千米,向東過鄭坪後,古中元古代地層消失,太古宙地層上直接覆蓋新元古代地層。這里正處黃淮陸核的邊緣,是研究大陸地殼生成的理想地區。

2)景區有清晰的地殼上升證據:河流蜿蜒曲折的平面形態與V字形深谷相結合,河谷兩側具多級階地,有太古宙地層與第四系黃土直接接觸的斷層。

3)太古宙地層表面有紅色的古風化面,表明此時大氣中已有一定的氧氣。

4)華北平原的土地現處青年期;王屋山丘陵區山頂為土地,溝谷為岩石,屬老年期;天壇山景區土地全被侵蝕,處於消亡期。土地生命周期的這3個階段匯聚在一起,是極為珍貴的科學資源。

5)擁有清晰的不整合面。

上述演化關系及其對景區美的貢獻見圖3-1。

圖3-1 王屋山風景區的美因子

四、天象、氣候難於獨立成景,只有與地貌、植被、建築等相匹配才能突顯它們的美

日光、月光普照大地,朝霞、晚霞到處可見,降雨、下雪無所不在,能見到這些的地方並不都是風景區,單純的天象、氣候只是風景區的一個美因子,只有與地貌、植被、建築相匹配時才能顯示出美。

「日照香爐生紫煙」、「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岩穴瞑」、「初日照高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徠如畫」、「蒼山如海,殘陽如血」都是描寫日光的美,但都是日光與其他美因子匹配時顯現出的美。

日出是天象景觀中最美的一種,但是只有在面臨平原(或丘陵)的高山上或面臨大海的山上才能看到壯觀而動人心弦的景色,泰山、黃山觀日出屬前者,福建鼓浪嶼觀日出屬後者。

雲的美也必須與不同地貌匹配才有特色。「山抹微雲」、「雲橫九派浮黃鶴」、「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朝發白帝彩雲間」,是雲在不同特定環境與地貌組合形成的美。在峨眉山金頂觀賞,只見雲海無邊,群峰時隱時現,猶如白雲上的仙島,顯示無窮的變幻。從萬佛頂東望,峻峭的山頂矗立雲端,陽光下殿宇巍峨、瓊閣生輝,宛如靈霄寶殿,此為雲與地貌建築組合的美。

五、風景區各種美因子與景點都有內在聯系,其組合形式由風景區的地質地貌決定

每一個風景區都有許多特色不同的景點或許多不同的美因子載體。一個景區之內,景點或美因子載體都有內在聯系,且類似景區總是以相對固定的景點成員或美因子載體類型組合在一起。例如丹霞風景總是有紅色懸崖、孤峰、平緩的洞穴等;石灰岩風景區總是由峰林、石林、天坑、洞穴、鍾乳石等組成;黃山、華山等景區則由陡峭的山峰、深邃的溝谷,形狀奇特的岩石等組成。某些組合中的特有成員,不會出現在其他風景中,例如岩溶風景中的鍾乳石,不會出現在黃山、華山等景區;岩溶風景的洞穴與丹霞風景的洞穴,在形態上也迵然不同。風景的特殊組合是由地質原因,即地面的升降、岩石的軟硬、可溶或不可溶、是否成層等因素決定的。即使文化載體也與之有密切關系,如石窟、棧道開鑿在懸崖上,關隘設立在兩條峽谷的分水嶺上,水庫建在山區或丘陵區的江河上,所以風景成員的特殊組合,也包含文化載體的內容。絕大多數美因子載體直接位於地貌之上,地貌是地學內蘊在地表的表現,故地貌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將這三方面連接成一個整體,是連接各類美因子載體的紐帶,因而風景的多元組合,必然以地貌為基礎,地貌是美因子載體組合在一起的內在原因,從以後的敘述可知,各類風景成員的特有組合,恰好與風景的成因類型相吻合。兩者的一致性,表明本書的風景成因分類深入到了風景的本質,因而分類是正確的。

六、景區各種美因子的歸類

風景區是由各類美因子載體組合而成的,故風景的分類實質是美因子載體組織、組合的分類。如前所述,美因子載體種類繁多,必使分類過於煩瑣而無實際意義。因此,在討論風景分類之前,必須將美因子載體進行歸類,以便分類簡單明了。

風景區的美因子載體可以地表面為界分為兩大類。

地表以上的美因子又可分為自然的和文化的。自然的是天然的產物,如植物、動物等,它們有生命,生長於地面之上;水、冰雪、煙雲光照是無生命的,其中水與冰雪可直接依附於地面,而煙雲光照籠罩在地面之上,與地面結合才能成景。在風景這個領域可以用地貌代表地面,因此,我們將上述物質稱為地貌的自然負載物。文化是人類活動的產物,可以分為物質的和非物質的。物質的是可以直接見到的東西,如建築、雕刻、工程等,它們直接依附於地面,如同植物生長在地上一樣。非物質的只能依靠書籍的記載或人們的記憶和傳說得到了解,例如過去發生過的戰爭、政治事件、名人的事跡以及神話傳說等。井岡山、延安、西柏坡這些革命聖地不僅有大量革命文獻記載,還有毛澤東、劉少奇等革命領袖生活、工作的遺跡;宗教聖地不僅有宗教傳說還有廟宇等建築等。此為地貌的文化負載物。

地表面以下的東西是地球演化發展的遺跡,是一部有關地球演化的歷史巨著,從它們可以看到地球天文期以後的演化過程:洋殼的特徵,大陸地殼的生成,大陸地殼的分裂和海洋的擴大,地球大氣成分的變化,地球溫度的變化,生物如何發生和進化……這是一門科學,從旅遊的需要出發,無需了解太深太細,做到科普即好,可讓旅遊者增加知識,並能增強生態環境意識,自覺地參與保護地球的行動。

地表以上植被、動物與地貌結合的生態問題也日益引起人們的重視,故有生態旅遊的興起和自然保護區的建設。地質遺跡和生態是風景區的科學美因子。

綜上所述,美因子可分為4類:地貌屬於基礎;植被、動物、煙雲光照、冰雪屬於地貌上的自然負載物;文化、宗教、民俗民居屬於地貌上的文化負載物;生態、地質遺跡屬於地貌之科學內涵。本書對風景的成因分類,將按各類負載物與地貌之組合進行。

Ⅸ 萬綠湖風景區的形成建設

萬綠湖實際是由新豐江下游的亞婆山峽谷修築攔河大壩蓄水而形成的。版新豐江水庫是一個權集灌溉、發電、防洪於一體的水利工程,水庫總面積達370平方公里,庫容量達140億立方米,是廣東省最大的人工湖。萬綠湖風景區位於廣東省東源縣境內,距河源市區6公里,它作為華南地區最大的人工湖---新豐江水庫,是一九五八年籌建新豐江電廠時,在新豐江流徑的最窄山口---亞婆山峽谷修築攔河大壩蓄水形成的。
建設這一人工湖,新豐江流域的人民群眾付出了很大的代價。新豐江是東江水系的最大支流,發源於新豐縣玉田點兵,自西向南經河源市區流入東江,全河長163公里,集雨面積5813平方公里。蓄水時淹沒面積390平方公里。23091戶94311名群眾遷移到韶關、惠州及本縣的其它村鎮,同時有15524人雖未移民但土地被沒而從山腳遷到山腰居住,至今庫區內仍遺留有6個鎮,共7萬多移民。清庫時共淹沒山林28333公頃,稻田12000公頃,號稱河源「魚米之鄉」的地方——新豐江流域上的南湖,變成了萬頃平湖。湖區移民因缺乏生產、生活條件,生活上與非移民地區的群眾比仍有較大差距,近年來,不少移民群眾參與、從事湖區的旅遊活動,脫貧致富的有效途徑之一。

Ⅹ 石林景區的形成原因

雲南石林地質公園是一個以石林地貌景觀為主的岩溶地質公園。晚古生代這里為濱海——淺海環境,沉積了上千米的石灰岩、白雲岩,為形成本區石林地貌奠定了基礎。經受後期地殼運動的抬升作用成為陸地,多期次遭受地下水、地表水沿岩石裂隙進行溶蝕,最後形成了組合類型多樣的石林地貌景觀。最早一期石林形成於2億5千多萬年前的早二疊世晚期,而最新一期還正在形成.其間經歷了玄武岩和湖泊碎屑沉積的覆蓋以及多次的抬升剝蝕。在獨特的地質、氣候、水文條件下,多期石林繼承發展,相互疊置,層次分明。

昆明石林風景區具有最為多樣的石林喀斯特形態。世界各地最為典型的石林喀斯特形態在這里都可以找到,不僅有發育完美的劍狀、刃脊狀喀斯特,而且還有蘑菇狀、塔狀等形態,可謂集石林景觀之大成,堪稱「石林喀斯特博物館」,具有極高的科學和美學價值。

昆明石林風景區是目前唯一位於亞熱帶高原地區的石林。在保護區內,低矮的石牙與高大的石柱成簇成片廣布於山嶺、溝谷、窪地等各種地形,並且與喀斯特洞穴、湖泊、瀑布等相共生,組成一副喀斯特地貌全景圖。特別是這里連片出現高達20米—50米的石柱群,遠望如樹林,人們望物生意稱之為「石林」,石林術語即源於此地,是研究區域地質演化和喀斯特作用的理想之地。

滿意請採納,謝謝!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